档案管理学
档案管理学

档案管理学档案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和运用档案管理知识和技术来组织、保管和利用档案的学科。
它是信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档案管理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对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档案管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则、技术手段和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档案管理学的定义档案管理学是指研究和运用档案管理学科理论和实践来组织、保管和利用档案的学问。
它主要包括档案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
档案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以档案管理为研究对象,以组织、保管和利用档案为核心内容,以档案的获取、整理、编制以及利用为重要任务,旨在为社会提供帮助,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档案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档案管理学起源于远古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
在古代,人们将重要的文献记载于竹简、木牍等载体上,通过手工整理和保管来维护档案。
随着纸张的发明和印刷术的推广,档案管理工作逐渐得到了改善和发展。
到了现代,档案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通过信息技术、电子媒体等手段,实现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三、档案管理学的基本原则档案管理学以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和服务科学研究为出发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完整性原则: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要全面、准确地记录和保管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 一致性原则: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档案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 保密性原则: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要保守档案的机密性,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保密。
4. 可访问性原则: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要便于检索和利用档案,确保档案的可访问性和可利用性。
四、档案管理学的技术手段档案管理学应用了许多技术手段来实现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其中主要包括:1. 档案数字化技术:通过扫描、OCR识别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档案转换为数字形式,实现档案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管理。
2. 数据库管理技术:通过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对档案信息的整理、存储和查询,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档案管理学(全套课件559P) ppt课件

(4)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会的相对 封闭性——造成档案保管和利用 的矛盾
档案直接关系到形成者的切身利 益,关系到国家机密,因此,许 多国家都实行封闭期制度。
(一)来源原则
1、来源原则的含义:尊重来源、尊重全宗的 完整性、尊重全宗内的原整理顺序。
2、来源原则的形成与发展 (1)尊重全宗原则——来源原则的起源 (2)登记室原则——来源原则的正式形成 (3)《荷兰手册》与1910年布鲁塞尔大会—
—来源原则的理论论证和国际认同 (4)来源原则的国际发展 英国的“档案组合”和美国的“文件组合” 德国的自由来源原则、苏联和中全宗理论
第一节 档案管理概述 第二节 全宗理论 第三节 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与档案管
理系统
back
一、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二、档案管理的内容与范围 三、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四、档案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back
一、 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档案管理工作是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
管理档案,提供档案信息为各项社会 实践服务的一项工作。
(5)来源原则遭遇挑战与重新发现
档案管理学
大 纲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档案资源管理(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第三章 档案统计 第四章 档案标准化管理 第五章 档案计算机管理 第六章 档案网络化管理 第七章 专门档案管理(科技档案、人事档案、会计
档案) 第八章 特殊载体档案管理(缩微档案、数字档案)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档案管理学

一、档案:1、定义: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保存备查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记录。
2、基本含义:档案是各种组织和个人在其特定的社会活动中积累而成的;档案是保存备查的文件;档案内容的记录方式和载体是多种多样的;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
二、现行组织单位档案的接收:1、期限:省以上机关应将永久保存的档案在本机关保存20年左右;省辖市和县级以下机关应将永久、长期保存的档案在本机关保存10年左右,再向有关档案馆移交。
2、办法:逐年接收:现行组织单位每年将保管期满的档案向档案馆移交一次;定期接收:现行组织单位每隔一定时期将所有保管期满的档案向档案馆移交一次。
3、要求:(1)进馆档案应保持全宗的完整性,一个单位的全部档案应该作为一个整体,统一归入一个档案馆,不能随意分散。
(2)规定移交的档案,应该由有关单位收集齐全,按照规定整理好。
(3)与档案有关资料、立档单位的组织沿革、全宗介绍及其他有关检索工具,随同档案一并接收。
三、撤销组织单位档案的接收的要求:1、由撤销单位组织人力,负责整理好,然后再向有关的档案馆移交。
2、撤销单位的业务分别划归几个单位的,其档案不得随之分散,仍作为原单位档案的一部分,按全宗整体移交有关档案馆,或由其中一个单位完整地代管。
3、单位撤销或者合并时,如有尚未处理完毕的文件,要移交应受理这些文件的新单位继续处理,并作为新单位的档案加以保存。
四、全宗构成的条件:1、定义:确定档案全宗划分的界限,研究拥有档案的单位能否成为一个立档单位。
2、条件:(1)可以独立行使职权,并能主要以自己的名义单独对外行文。
(最基本的)(2)设有会计单位或经济核算单位,自己可以编造预算或财务计划。
(3)设有管理人事的机构或人员,并有一定的人事任免权。
3、考察规定有关单位职权的法规性、领导性文件和实际活动,这些单位的文书处理工作、印信和单位的名称等情况。
五、立档单位和全宗划分:1、我国各级政府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等,一般都建有共产党、共青团以及其他群众组织,这些组织和机关的行政机构,是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应当作为一个立档单位。
档案管理学

名词解释1、来源原则所谓来源原则就是:“把同一机构、组织或个人形式形成的档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管理的原则。
”对来源原则可以简单理解为,产生于一个特定机构或组织的全部档案应集中保存,不能把它与其他来源的档案相混合。
2、全宗原则全宗原则是来源原则的具体化,全宗原则是将一个全宗的档案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并以这一有机整体的不可分散性作为基本的管理原则提出。
3、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所谓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就是档案馆(室)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判定档案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的一项工作。
简单地说,就是判定档案价值,决定档案存毁(生死存亡)的工作。
它是档案工作的业务内容之一,是档案馆(室)的一项专门业务。
4、档案保管期限表(必考)档案保管期限表,是用表册的形式列举档案的来源、内容和形式并指明其保管期限的一种指导性文件。
它是档案室、档案馆鉴定档案价值和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依据和标准。
5、全宗全宗是一个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个人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档案整体,是档案馆档案的第一层分类、管理单位。
6、立档单位立档单位是构成档案全宗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个人或生产建设、科研项目的组织者,通常称为“全宗构成者”。
7、个人全宗个人全宗是社会知名人士(如社会活动家、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企业家、英雄模范等)在其一生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整体。
8、档号档号是档案馆(室)在整理和管理档案过程中,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的代码。
档案通常包括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号、页号。
9、档案代理卡档案提供利用和档案馆(室)内部工作,有时需要将库房中已排架分类的档案,暂时移出库外。
为了便于库房管理,工作人员掌握档案流动情况和进行安全检查,可以填制一种卡片放在档案原来存放的位置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代理卡或代卷(件)卡。
10、全宗卷全宗卷是档案馆(室)在管理某一全宗过程中形成的,以全宗为单位,由说明全宗历史情况的有关情况的有关材料组成的专门案卷。
包括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档案管理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材料。
档案管理学

档案管理学
第二节 档案工作执法
v 一、档案工作执法的含义。 v 二、档案工作执法的原则。 v (一)有法必依。 v (二)执法必严。 v (三)违法必究。
档案管理学
第二节 档案的属性的作用
v 一、档案的属性 v (一)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基本属性。 v 1、便于划清档案与图书、报刊及其它资料的
界限。 v 2、有利于认识档案与文件的联系与区别。 v 3、有利于维护档案的真实面貌。 v (二)档案的信息属性。
档案管理学
v (三)档案的知识属性。 v 1、原型性。 v 2、孤本性。 v 3、继承性。
法与社会利用之间存在的矛盾,更好地发挥 档案工作的社会经济效益。 v 3、档案工作现代化将对整个档案工作带来巨 大影响并加速档案工作的社会化。
v (一)计算机检索系统。 v (二)计算机编目系统。 v (三)计算机借阅系统。 v (四)计算机借阅系统。 v (五)计算机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
行法制监督。 v (三)检察监督和审判监督。
档案管理学
v 二、档案法制监督的主要内容 v (一)对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包括档案行政管理机关
制定有关档案工作规章、规定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v (二)对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
为进行监督。 v (三)对档案工作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情况依照
档案法规的规定进行监督。 v (四)对档案工作的具体环节进行监督,包括档案
档案管理学
v 二、档案微缩与复印技术的运用。 v 三、光盘技术及声像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运
用。 v 四、数字化档案馆。
档案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档案概论第一节档案的历史沿革一、档案的起源:结绳记事、刻契记事、原始图画(理解)。
二、我国档案的演变: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纸质档案、胶磁档案、电子档案(理解)。
三、档案的定义及其含义。
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纪录。
”四、档案含义的四个方面(1)档案是各种组织和个人在其特定的社会活动中积累而成的;(2)档案是保存查备的文件;(3)档案内容的记录方式和载体是多种多样的;(4)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
五、档案种类划分按照档案的载体形式标准,可分为金石档案、甲骨档案、泥板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羊皮档案、纸质档案、胶片档案、磁带档案等等;按照记录信息方式可分为文字档案、图片档案、音像档案、电子文件。
音像档案又分为照片、录音、录像、影片档案。
六、国家全部档案的概念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全部档案的总和。
七、档案的作用1、行政管理的查考凭据2、生产建设的参考依据3、政治斗争的必要工具4、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5、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6、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权益的法律书证八、档案的基本价值1、档案的凭证作用2、档案的参考作用3、对档案真实性的辩证理解第二章档案工作概论一、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统一领导、分级集中地管理国家全部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第三章档案的收集一、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1、对本单位需要归档文件的接受工作。
2、对各现行机关和撤销机关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档案的集中和接收工作。
3、对历史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工作。
二、单位内文件的归档(见老师复印资料)第四章档案的整理一、档案整理工作的定义和内容定义:档案的整理工作,就是将处于零乱状态的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进行基本的分类、组合、排列和编目,组成有序的体系。
内容:区分全宗、全宗内档案的分类、编立保管单位(一般是立卷)、案卷的排列和案卷目录的编制。
档案管理学

第五章档案概述第一节档案的概念一、我国档案的历史沿革(一)档案的起源和发展结绳记事:人类在文字产生之前,常用在绳索上打结来表达意思,传递信息,处理事件。
中国、古埃及、秘鲁、波斯都有结绳记事的记录。
《易经·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尚书.序》中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仰韶期遗址的骨契图形西双版纳基诺族的刻木记事结绳与刻契记事,已经具有备忘、凭证的意义和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它记录和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也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
从这个意义讲,也可以说是我国档案的萌芽。
文字的产生、社会分工和管理活动的出现是档案产生的基本条件。
此后依次出现: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纸质档案现代新型档案(见课本P97)金石档案“金石”是指金属和石头。
金文档案主要在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秦汉以后,有些重要的记载和规定,刻在石头上。
简牍档案简椟档案是指以竹片和木片为载体的档案,自商周起出现。
缣帛档案缣帛为丝织品,秦汉以后渐多纸质档案唐律残片(二)档案名称的沿革1.档案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不同时代有不同叫法册(商)中(周)典籍(秦汉)文书、文案(魏晋以后)文卷、案卷、案牍(唐宋以来)“档案”一词,一般认为初见于清代。
“档案”一词,一般认为初见于清代A. “档案”一词最早出现在清初的官府文书《清太宗皇帝实录》(公元1638年)中,这里的“档案”指仓库财务的登记簿。
(课本P97)B.最早对“档案”这一名词说明的是杨宾《柳边纪略》(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曰牌子,以削木若牌故也;存储年久者曰档案,曰档子,以积累多贯皮条挂壁若档故也。
然今文字之书于纸者,亦呼为牌子、档子矣。
”2 . “档案”释义档,《康熙字典》:“横木框档”(木架框格)。
案,《说文解字》:“几属”(小桌子)。
由此引伸,把处理一个事件的有关文书作为一案。
档案就是存入档架收贮起来的文书案卷。
档案管理学

第二节 档案的作用及价值
• • • • • • • • • 一、档案的一般作用 (一)行政管理的查考凭据 (二)生产建设的参考依据 (三)政治斗争的必要工具 (四)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 (五)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 (六)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权益的法律书证 二、档案的基本价值(从性质角度) (一)档案的凭证作用:首先,从档案的形成的过程及其结果来 看,它是从当时当事直接使用的文件转化而来的,并非在现今使 用之际临时编造的,它客观地记录了以往的历史情况,是令人信 服的历史证据。其次,从档案本身的物体形态上看,文件上保留 着真切的历史标记。它的这种凭证作用,构成了档案的基本价值 之一——凭证价值。 • (二)档案的参考作用(情报作用)
三、普通档案常用的分类方法
(一)年度分类法 (二)组织机构分类法 (三)问题分类法
四、复式分类法的选择和分类方案的编制 (一)年度——组织机构分类法 (二)组织机构——年度分类法 (三)年度——问题分类法 (四)问题——年度分类 五、多种门类档案的综合分类 (一)门类分类法(二)组织机构分类法(三)职能分类法 六、人物全宗内档案的分类 (一)生平传记材料(二)创作材料(三)公务活动材料(四)个人书信 (五)经济材 料 (六)亲属材料(七)评价材料 (八)音像材料
第四章 档案的整理
第一节 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和原则 • 一、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和意义 • 二、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 第二节 全宗 • 全宗(全宗内案卷):立档单位内的全部案卷 总和 • 全宗卷:管理全宗内案卷过程中形成的案卷
第三节 全宗内档案的分类 分类的意义和要求(p143) 分类的一般方法(p145) (一)时间分类 1、年度分类法 2、时期分类法 (二)来源分类 1、组织机构分类法 2、作者分类法 3、通讯者分类法 (三)内容分类 1、问题分类法 2、实物分类法 3、地理分类法 (四)形式分类 1、按文件种类(名称)分类,如土地存根、帐簿、会计凭证等 2、按文件的载体形态分类。如影片、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 3、按文件的形状规格分类,如成卷的、成张的、不同尺码和不同开本等。
档案管理学

档案管理学档案管理学是一门涉及组织、保护、利用和处理档案的学科。
它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关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维护档案,以保证信息的可访问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档案管理学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大量的电子文件和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存储。
本文将介绍档案管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档案管理方法。
一、档案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档案管理学是一门关于档案的科学研究。
它主要探讨如何组织、管理和利用档案,以满足组织或个人的需求。
档案是记录着组织或个人活动的一种载体,它可以是纸质文件、电子文件、磁带、光盘等形式。
档案的管理是指对档案进行整理、分类、编制目录、存储、保护和利用等工作。
档案管理学关注档案的全生命周期。
档案的生命周期包括产生、保存、利用和销毁等阶段。
档案的产生是指档案的形成和文档的生成。
档案的保存是指档案的长期保管和保存。
档案的利用是指档案的检索和利用。
档案的销毁是指档案的安全销毁和处理。
二、档案管理学的重要性档案管理学在组织和个人的日常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为组织提供信息支持:良好的档案管理可以为组织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支持。
档案记录着组织的历史、活动和成果,它们是组织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2. 保护信息安全:档案管理学关注档案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如何保护档案中的敏感信息,防止泄露和篡改,是档案管理学面临的重要挑战。
3. 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档案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合理的档案组织和分类可以减少查找时间,规范的档案流程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4. 保护知识产权:档案中记录着组织的研究成果和创新成果。
档案管理学关注如何保护知识产权,防止知识的流失。
三、常见的档案管理方法档案管理学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和理论,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1. 目录编制法:目录编制是档案管理的基本工作之一。
通过编制目录,可以准确地描述档案的内容、形式和背景,提高档案的可访问性。
2. 分类和整理法:档案的分类和整理是档案管理的核心工作。
档 案 管 理 学

档案管理学第一章、档案概论一、档案的定义和属性1、档案的定义(1)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2)档案与文件的关系: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文件是档案的基础,档案是文件的精华;文件是档案的素材,档案是文件的组合。
(3)档案定义的基本含义:①档案是各种组织和个人在其特定的社会活动中积累而成的②档案是保存备查的文件③档案内容的记录方式和载体是多种多样的④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4)文件形成档案的条件:①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成为档案②对日后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等活动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现行文件,才有必要作为档案保存。
③按照一定的规律保存起来的文件,才能最后成为档案。
∙档案的知识属性和信息属性(1)档案是储存和传播知识的一种形式,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
(2)档案信息具有原始性和回溯性特点。
二、档案的作用及其规律1、档案的一般作用档案在行政管理、生产建设、政治斗争、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和维护国家、集体、个人权益方面的作用。
2、档案的基本价值档案的基本价值可以概括为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
对档案真实性和可靠性要加以辩证的理解。
3、档案发挥作用的规律档案作用的时效律和扩展律;档案机密性递减律和社会性递增律;档案行政作用的弱化律和科学作用强化律;档案发挥作用的程度取决于档案利用实践、社会发展水平、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条件。
第二章、档案工作概论一、档案工作的内容和性质1、档案工作的内容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编研、利用服务、统计工作。
∙档案工作的性质和意义档案工作是一项管理性的科学性的工作;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的条件性的工作;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的工作。
二、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1、统一领导、分级集中的管理国家全部档案统一领导、分级集中的管理国家全部档案,是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
档案管理学

档案管理学主要科目:《文书学基础》、《档案管理学》、《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学》、《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档案文献编纂学教程》第一节档案一、概念:1、产生背景:①我国最早的档案:A1899年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档案。
B商代、西周:简牍档案:单一竹片叫做简,许多竹简编连在一起形成策(通册);单一木片叫做牍,两者统称简牍。
缺点:笨重、体积大,阅读和传递不方便。
C春秋战国:随着生产力发展,“缣帛档案”用丝织品作为文件的书写材料,人们把它折叠起来或用木棒为轴把帛书卷起来,卷成一束、一轴所以叫“案卷”、“卷轴”。
缺点:价格昂贵,主要应用于竹木所不能胜任的、重要的文件的书写,汉代宫廷文件。
《文献通考》:东汉末年董卓的军队毁坏了皇家的档案库,军人用作帷帐、车篷等情形。
D西汉出现纸张:纸质粗糙不能推广东汉蔡伦:造纸术,开始了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了推广。
E档案:在个朝代的称呼:商:册;周:中;秦汉:典籍魏晋以后:文书、文案唐宋以来:文卷、案卷、案牍档案一词系由:中、册、文案、案卷演变而来。
2、定义: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纪录。
①档案来源的广泛性:档案是个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自身活动中形成的:一、官方性质的各种机关;二、半官方或非官方的各种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宗教、公司等);三、一定的个人(著名人物-王洛宾、著名家庭和家族)。
②档案是由文件材料有条件的转化而来的:档案和文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是一切文件都无条件地转化为档案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三个条件:一、办理完毕地文件才能作为档案保存,正在承办中的文件不是档案;“办理完毕”指完成了文书处理程序,不能理解为一切文件都要把上述所说的事情全部办完才算“办理完毕”,而是指文件承办告一段落。
二、对日后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活动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有必要作为档案保存。
档案管理学(全套课件559P)ppt课件

档案管理学发展历程及现状
发展历程
档案管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传统档案管理阶段、近代档案管理阶 段和现代档案管理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档案 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现状
目前,档案管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拥有完善的理论 体系和实践方法。同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档案的 管理和利用逐渐成为档案管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06 电子文件与数字 档案馆建设
电子文件概念、特点及分类方法
电子文件概念
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 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 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设备阅 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
送的文件。
电子文件特点
包括信息的非人工识读性、对系 统的依赖性、信息与载体之间的 可分离性、信息的易变性、信息
档案管理定义
档案管理亦称档案工作。是档案馆(室)直接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 并提供利用服务的各项业务工作的总称,也是国家档案事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档案管理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研究对象
档案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档案及档案管理现象。
研究内容
档案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档案的定义、本质、种类、作用,档案工作的性质、 任务、原则、制度,档案工作的历史发展,档案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档案的收集、 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等。
行专门的档案材料 收集。
追踪收集
对于某些重要或易散失的 档案材料,采取追踪方式 进行收集,确保其完整归 档。
档案整理流程与规范
分类
根据档案内容、形式等特征,将档案 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组卷
将同一类别的档案材料组合成卷宗,并 编写卷宗目录。
档案整理流程与规范
排列
档案管理学(全套课件 559P)ppt课件
档案管理学PPT课件

❖ 档案与文献 文献一般是指前人留下来的历史文化价值较 高,内容较系统完整的信息记录。 二者之间的区别 :
1. 本质不同:档案是社会实践的原始记录,是 第一手的原生信息。文献则不论是否原始记 录,非原始记录性的信息记录也可成为文献。
8
❖ 档案与文献 二者之间的区别 :
2. 文献注重历史文化价值,档案则既注重历史 文化价值,又注重现实性的查考、实用价值;
固化信息。
4
❖ 对档案概念的理解
1. 社会性
2. 只要有人类社会活动,就会产生文件并 转化为档案。
2. 历史性
3. 档案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 或尚未形成的东西。
3. 确定性
4. 档案内容信息的清晰、确定性和其载体
的固化、恒定性。
5
❖ 对档案概念的理解 4. 原始记录性——档案的本质特性
12
❖ 档案与图书 关系密切:都是信息的一种实存形态。 区别明显:
1. 二者的本质不同。档案本质上是人们在社会 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图书本质上是 系统知识的结晶。
13
❖ 档案与图书
区别明显:
2. 二者的社会功能不同。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 可供人们查考史实、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历史之 用。而人们看书则是为了学习系统知识,为了陶 冶性情。
绳、刻契、编贝、结珠等。
29
秘鲁印加人结绳记事
30
木刻条痕记事
31
❖ 中国档案起源
1. 传说中的皇帝时期仓颉造字是中国文字的起 源。
2. 郭沫若认为:西安半坡村出土的距今6000 年左右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就是中国文字 的起源。
3. 商代甲骨文,是迄今我国大量发现的最早的 较为系统的文字和古代档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是指形成档案全宗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或者著名人物。条件:能独立行使职权,并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行文;是一个预算会计单位或经济核算单位,可以编制预算或财务计划;设立管理人事的机构或人员,并有一定人事任免权。
论述题
1、论述我国鉴定档案价值的原则。
从国家和人民整体利益出发,这是鉴定工作原则的灵魂和核心。
2、归档制度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归档时间,归档内容及归档案卷的质量
(1)文件的归档范围
(2)文件的归档时间
(3)文件的归档份数
(4)文件的归档要求
四、论述题
1、论述档案分类的常用方法及其应用。
三类分类方法:
年度分类法、组织机构分类法、问题分类法。
年度分类法:
就是根据形成和处理文件的年度,将全宗内档案分成各个级别。要求根据文件的准确日期归入相应年度类别内,对于立档单位形成的专业档案,则要根据其形成的时间特点,划分专门年度,并按专门年度进行分类,如教学年度等。
2、论述人事档案的鉴别工作。
人事档案的鉴别就是按照有关规定对收集的人事档案材料进行甄别和审核,并根据其真伪和价值决定取舍的工作,是人事档案材料归档前的最后一次检验。
其主要内容有:
人事档案鉴别的必要性;
人事档案鉴别工作的要求;
人事档案才俩鉴别的内容和程序;
用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判定档案的价值,这是鉴定工作原则的主要内容和主题部分
2、论述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
电子文件以新颖性及与传统管理方法和手段的不一致性,给档案管理工作方法上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归档模式:双套制。
归档范围:文件本身,支持文件、数据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一并归档
归档办法:介质归档和网络归档
《档案管理学》模拟卷 A
一、判断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档案都是绝对真实可靠的。错
2、人物全宗需要分不同的全宗进行整理。 对
二、名词解释
1、全宗
全宗是一个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个人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文件整体,是档案馆档案的第一层分类、管理单位。
2、档号
档案馆(室)在整理或管理档案的过程中,以字符的形式赋予档案的代码,通常包括全宗号、分类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页)号或其他号。
2、简述按全宗整理档案的作用。
区分全宗是档案整理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档案馆进行日常科学管理的基本单位
四、论述题
1、论述我国档案损毁的原因。
档案损坏和遭受破坏的原因,不为乎社会原因或自然原因,或者说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方面。人为损毁原因:由于政治斗争及其他各种原因,对某些档案文件进行有计划、有意识的破坏;由于档案工作人员以及接触档案的有关人员工作的麻痹大意,或疏忽职守,或不遵守纪律,缺乏档案管理工作,导致管理和使用不完善,造成了档案的丢小、损毁或紊乱。当;按的管理和利用难以避免地加速档案的老化和磨损等。自然原因:内应是档案本身的制成材料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档案的寿命,外因上档案所处的环境和保管档案的条件
归档要求:必须真实有效,必须完整、准确、系统、安全、视听正常、无病毒,无机械损伤,必须按照统一要求转换为标准的文本文件格式,保证日后能顺利读出,必须经过演示和检测及一定的整理和编辑,禁止重复归档,应对归档的电子文件编制归档说明 Leabharlann 《档案管理学》模拟卷 C
一、判断题(判断正误)
1、全宗的补充形式可以在方便的时候随意采用。 (错 )
二、名词解释
1、档案统计工作
就是以表册、指标数字等形式揭示档案和档案工作有关的一项档案业务工作
2、检全率
是指满足利用者需求的全面程度,即检出的某专题有关档案与该专题的全部有关档案的百分比
3、专题指南
是按一定题目以文章叙述的形式综合几少档案馆(室)收藏的有关专题的档案的一种材料。 4、档案咨询
组织机构分类法:
就是按照立档单位的内部组织机构,把全宗内的档案分成各个类别,有多少个机构就设多少类,机构名称也就是该类档案的类名,其类别排列应根据正式文件规定的或习惯认定的顺序排列,并保持相对稳定。当涉及到几个机构的文件应当有有统一的规定,合理而有规律的进行归类,做到前后一直。
问题分类法:
就是按照全宗内档案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应按照文件内容中最基本的问题设置类项,如实反映出主要活动,类目体系力求简明,合乎逻辑,研究确定文件内容的主要问题,按一定规则有规律的归类。
是档案馆、室以档案为依据,通过个别解答问题的方式,向利用者提供档案、档案专业知识和档案检索途径,直接为利用者服务的一种提供利用方式。
5、组织沿革
是系统得记载一个机关、地区或专业系统的体制、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变革情况的档案参考资料
三、简答题
1、简述丰富馆(室)藏的必要性。
档案工作的成就如何,从一定意义上讲,首先取决与档案材料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档案馆(室)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搞好利用服务的前提条件;由于种种原因,我过档案馆(室)保存的材料不够丰富,与我国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现实生活不相称;扩大接受范围,丰富馆藏,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收集历史档案主要是指收集散存于一些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中的历史档案。错
名词解释
1、人物全宗
是社会知名人士在其一生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整体
2、档案检索工作
是对档案信息进行系统存贮和根据需要进行超找的工作
3、大事记
就是按照时间顺序简要地记载一定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的档案参考资料
2、年度分类法比组织机构分类法具有更多更明显的优势。 (错 )
3、人事档案与人物全宗的资料相同。 (错 )
4、保管档案的基本要求是“防治结合,以防为主”。 (错 )
5、档号就是页号。 (错 )
3、电子文件
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4、档案证明是档案部门根据用户的询问和要求,证实某重事实在档案内有无记载如何记载而编写的书面证明材料。出具档案证明是一种重要的书面咨询服务方式。
三、简答题
1、简释档案收集工作及其内容。
就是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通过理性的接收制度和专门征集的办法,把分散在各机关、组织、个人手中和散失在其他地方的档案分别集中到各有关档案室和各级各类档案馆实行统一管理。主要内容有:档案室对本机关单位需要归档的档案的接收;档案馆对各现行机关和撤消机关的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档案的集中和接收;对历史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工作
2、试述我国鉴定档案价值的原则。
从国家和人民整体利益出发,这是鉴定工作原则的灵魂和核心。
用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判定档案的价值,这是鉴定工作原则的主要内容和主题部分
《档案管理学》模拟卷 B
判断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全宗群是由若干具有某种联系的全宗构成的群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者是一回事。错
4、会计档案
是指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和各项会计核算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等材料
简答题
简述档案收集工作的意义。
是保护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维护党和国家历史面貌的重要措施;是党和国家当前和长远利用的需要;具有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的性质;是发展档案事业、特别是发展档案馆事业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