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下注射并发症预防及 处理
㈠ 发生原因
皮下注射所致低血糖反应多发生在胰 岛素注射期间。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大, 注射部位过深,在运动状态下注射,注射 后局部热敷、按摩引起温度改变,导致血 流加快而胰岛素的吸收加快。
㈡ 临床表现 突然出现饥饿感、头晕、心悸、出冷汗、软弱无力、心率加快,
英国人弗格森第一个使用玻璃注射器。玻璃透明度好,可以看到注射药物的 情况。此后有玻璃管金属并用制成的注射器,可用煮沸法消毒,针头也可以 磨尖再用和消毒。现在用的注射器用塑料制造,用一次即扔掉,大大减少了 注射时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为了保证卫生,防止交叉感染,当代的注射器多 采用塑料质地。注射时无菌技术十分重要。
皮下注射并发症预 防及处理
㈠ 发生原因 1. 同一部位反复长期注射,注射药量过多,药物浓
度过高,注射部位过浅。密集的针眼和 药物对 局部组织产生物理、化学刺激,局部血循环不良 导致药物吸收速度慢,药物不能充分吸收,在皮 下组织停留时间延长,蓄积而形成硬结。 2. 不正确抽吸药液可吸入玻璃屑、橡皮粒等微粒, 在进行注射时,微粒随药液进入组织中 无法吸 收,作为异物刺激机体防御系统,引起巨噬细胞 增殖,结果导致硬结形成。 3. 注射部位感染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3. 注射药量不宜过多,少于2ml为宜。推药时,速度要缓慢, 用力要均匀,以减少对局部 的刺激。
4. 注射后及时给予局部热敷或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加速药物吸收,防止硬结形成 (但胰岛素注射后勿热敷、 按摩,以免加速药物吸收,胰岛素药效提早产生)。
5. 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微粒污染。先用 砂轮割锯,再用酒精消毒后掰 开安瓿,禁用长镊敲打安 瓿。鉴于玻璃粒、棉花纤维主要在安瓿颈口和瓶口沉积, 注意抽吸药液时不宜将针头直接插瓶底吸药,禁用注射器 针头直接在颈口处吸药。为避免化学药物微粒出现,注射 一种药物用一副注射器。
㈢ 预防及处理 1. 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刺伤血管。
2. 注射完毕后,重视做好局部按压工作。按压部位要准确、时间 要充分,尤其对凝血机制 障碍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3. 如针头刺破血管,立即拔针,按压注射部位。更换注射部位重 新注射。
4. 拔针后针口少量出血者,予以重新按压注射部位。形成皮下血 肿者,可根据血肿的大小 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皮下小血肿早期采 用冷敷促进血液凝固,48小时后应用热敷促进瘀血的吸收和消散。皮 下较大血肿者早期可采取消毒后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出血液,再加压包 扎;血液凝固后,可行手术切开取出血凝块。
注射完毕,用消毒棉签轻按针刺处,快速拔针, 清理用物。
皮下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针头刺入角度不宜大于45度,以免刺入 肌层。
2.尽量避免应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作 皮下注射。
3.经常注射者,应更换部位,轮流注射。 4.注射少于1ml的药液,必须用1ml注射器,
以保证注入药液剂量准确。
皮下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出血 注射部位瘀斑、硬结 低血糖反应、感染 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
皮下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出血
(一)发生原因 1. 注射时针头刺破血管。 2. 病人本身有凝血机制障碍,拔针后局部按压时间
过短,按压部位欠准确。
㈡ 临床表现 拔针后少量血液自针口流出。对于迟发性出血者可形成皮下血肿,
注射部位肿胀、疼痛,局部皮肤瘀血。
皮下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需迅速达到药效又不能或不宜口服给药 局部给药 预防接种
皮下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上臂三角肌、上臂外侧、腹部、后背、臀 部、大腿的外侧方。
皮下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将用物备齐携至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 得合作。选择注射部位,用安尔碘进行皮肤消毒, 待干。
将药液吸入注射器,排尽空气,左手绷紧皮肤, 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和 皮肤呈30度到40度角,过瘦者可捏起注射部位, 迅速刺入针头的1/2~2/3,放开左手固定针栓, 抽吸无回血,即可推注药液。
㈡ 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瘙痒、可扪及硬结。严重者可导致皮下纤
维组织变性、增生形成肿块或出现脂肪萎缩、甚至坏死。
㈢ 预防及处理 1.熟练掌握注射深度,注射时,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
30~40°角快速刺入皮下,深度为 针梗的1/2~2/3。
2. 操作前,选用锐利针头,选择注射点要尽量分散,轮流使 用,避免在同一处多次反复注 射,避免在瘢痕、炎症、 皮肤破损处部位注射。
6. 做好皮肤消毒,防止注射部位感染。如皮肤较脏者,先用 清水清洗干净,再消毒。若皮脂污垢推积,可先用70% 乙醇擦净后再消毒。
7. 已形成硬结者,可选用以下方法外敷:①用伤湿止痛膏外 贴硬结处(孕妇忌用)。②用 50%硫酸镁湿热敷。③将 云南白药用食醋调成糊状涂于局部。④取新鲜马铃薯切片 浸入654-2注射液后外敷硬结处。
早在15世纪,意大利人卡蒂内尔就提出注射器的原理。但直到1657年英国 人博伊尔和雷恩才进行了第一次人体试验。法国国王 路易十六(17741792 年在位)军队的外科医生阿贝尔也曾设想出一种活塞式注射器。但是 一般认为法国的普拉沃兹是注射器的发明者。他于1853年监制的注射器是用 白银制作的,容量只有1毫升,并有一根带有螺纹的活塞棒。
皮下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 理
皮下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概述 发明使用 目的 注射部位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皮下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皮下注射
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常 用注射部位为上臂及股外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皮下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据医学史书记载,注射器出现的最初形态是灌肠器。我国汉代医学家张仲景 在他的《伤寒论》(写于公元219年)《阳明全篇》中写道:“阳明病,自 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 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在此书的“猪胆汁方” 一文中又明确指出: “大猪胆一枚,泻汁和陈醋少许,以灌谷道(肛门)内, 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如何“灌谷道”呢?他写道:“以 小竹管……内入谷道中。”这种小竹管就是灌肠器——注射器的雏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