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的靶向治疗:现状和未来

合集下载

胃肠间质瘤靶向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胃肠间质瘤靶向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胃肠间质瘤靶向药物TDM的技术方法
有效浓度 舒尼替尼用于伊马替尼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GIST患者,包括以50mg·d-1
的剂量服药4周停药2周(4/2方案)或37.5mg·d-1连续给药两种方式。 患者以4/2方案给药,血浆舒尼替尼+SU12662总Css≥100ng·mL-1呈现剂量 限制性毒性,总Css维持在50~100ng·mL-1时疗效最佳。 鉴于舒尼替尼Css与剂量呈线性关系,且其暴露量与临床反应显著相关,外 推获得GIST患者37.5mg·d-1连续服药时血浆舒尼替尼+SU12662总 Css>37.5~50ng·mL-1有效性好,总Css<75~100ng·mL-1安全性好。
推荐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TDM用于治疗期间肿瘤进展的晚期GIST患者及不 良反应严重的GIST患者。 建议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TDM用于治疗期间合并使用与其有潜在药物相互作 用的其他药物、伴有肝肾功能损害、服药依从性差的GIST患者。 建议伊马替尼TDM用于胃切除的GIST患者;舒尼替尼TDM用于同时行胃切 除和小肠切除的GIST患者。
替尼。 完整切除术后PDGFRA基因外显子18D842V突变的GIST患者对伊马替尼原 发耐药,其他突变类型患者行伊马替尼400mg·d-1治疗。
GIST主要靶向治疗药物的药动学特点
胃肠间质瘤靶向药物TDM的必要性
GIST患者服用相同剂量的伊马替尼后PK呈现较大的个体差异,稳态谷浓度 (Css)、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清除率(CL)的个体间变异分别为 25%~64%、21%~66%、17%~88%,Css和AUC个体内变异分别高达69%和12%。 同时,伊马替尼AUC、Css、游离浓度等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显著相关。 舒尼替尼及其活性代谢物N-去乙基舒尼替尼(SU12662)无论在单次给药后还是连

胃肠道间质瘤伊马替尼继发耐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伊马替尼继发耐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伊马替尼继发耐药治疗的研究进展郑佳;俞清翔;王莉;王邦茂【摘要】The use of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imatinib in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has achieved a dramatic therapeutic efficacy. However,secondary imatinib resistance emerged as a clinical problem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GISTs secondary resistance to imatinib may be related with secondary mutations of KIT/ PDGFRA genes,loss of PTEN gene and induction of cellular quiescence. This resulted in the adoption of new therapeutic strategies such as novel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combined use of imatinib with downstream signaling inhibitors,KIT/ PDGFRA independent targeted inhibitors such as KIT chaperone inhibitors and aurora kinase inhibitors,as well as inducing apoptosis in quiescent GIST cells. In this article,the above-mentioned issues were summarized.%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治疗中已取得令人瞩目的疗效,然而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出现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

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疗进展

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疗进展

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疗进展杨明磊;姚定康【摘要】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最常见的消化道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约10%的患者不伴有KIT和PDGFRA基因突变,称为野生型GIST.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琥珀酸脱氢酶(SDH)缺陷型、BRAF基因突变型和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基因型等不同亚型,另有约半数患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野生型GIST的临床特征、病理表现和疾病治疗均具有一定特殊性.本文就野生型G I S T的分子基础、发病机制和临床诊疗进展作一综述.【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年(卷),期】2018(023)008【总页数】4页(P494-497)【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诊断;治疗关键词【作者】杨明磊;姚定康【作者单位】海军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内科教研室 200003;海军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内科教研室 200003【正文语种】中文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起源于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其年发病率约为2/10万,全消化道均可发病,胃部高发,其次为小肠、结直肠、食管等部位[1]。

80%~90%的GIST患者可发生酪氨酸激酶受体KIT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 PDGFRA)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s)可通过抑制相关信号通路,对GIST起治疗作用[2]。

10%~15%的GIST患者KIT和PDGFRA突变阴性,称为野生型GIST。

全基因组分析发现,野生型GIST基因组突变频率较低,约75%的患者未见染色体失衡现象;突变型GIST中肿瘤抑制因子RTN1、DAAM1和DACT1表达下降,但在野生型GIST中不明显,提示野生型与突变型GIST的肿瘤发生机制可能并不相同[3]。

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完整版)

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完整版)

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完整版)近年来,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在诊断、治疗及研究领域取得快速进展,部分研究结果将对GIST临床诊疗实践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GIST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经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对关键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并对争议问题进行投票,最终,在2013年版共识基础上,形成了《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7年版)》,现予公布。

1 病理诊断原则1.1 GIST的定义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在生物学行为上可从良性至恶性,免疫组化检测通常表达CD117和DOG1阳性,显示卡哈尔细胞(Cajal cell)分化,大多数病例具有c-kit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多肽(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基因活化突变,少数病例涉及其他分子改变,包括SDHX、BRAF、NF1、K/N-RAS及PIK3CA等基因突变等。

1.2 对标本的要求手术后的标本需要及时固定,标本离体后应在30分钟内送至病理科,采用足够的中性10%福尔马林液(至少3倍于标本体积)完全浸泡固定。

对于直径≥2 cm的肿瘤组织,必须每隔1 cm予以切开,达到充分固定。

固定时间应为12~48小时,以保证后续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有条件的单位应留取新鲜组织妥善冻存,以备日后基因检测之用。

1.3 GIST的病理诊断和辅助检测1.3.1 基本诊断组织学上,依据瘤细胞的形态可将GIST分为3大类:梭形细胞型(70%)、上皮样细胞型(20%)及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混合型(10%)。

即使为同一亚型,GIST的形态在个例之间也可有很大的差异。

除经典形态外,GIST还可有一些特殊形态,少数病例还可见多形性细胞,尤多见于上皮样GIST。

胃肠道间质瘤(GIST)综合治疗经验分享

胃肠道间质瘤(GIST)综合治疗经验分享
过敏等
严重副作用: 肝功能异常、
骨髓抑制等
处理方法:调 整剂量、更换 药物、辅助治
疗等
胃肠道间质瘤(GIST) 的手术治疗经验
手术适应症:肿瘤位于胃、小肠、结肠等部位,直径小于5cm,无转移迹象,患 者身体状况良好。
手术禁忌症:肿瘤位于重要器官附近,如心脏、肺、肝等,手术风险较大;肿瘤 已经转移,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无法承受手术风险。
展望:新型药物、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等方法的发展
挑战:肿瘤的异质性、耐药 性、复发性等问题
综合治疗策略:多学科协作、 个性化治疗、全程管理
未来研究方向:生物标志物、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在 GIST治疗中的应用
胃肠道间质瘤(GIST) 患者的心理支持与 护理
评估方法:使用心理量表进行评估,如SCL-90、SDS等 心理状态:焦虑、抑郁、恐惧、孤独等 支持方法:心理辅导、家属陪伴、病友交流等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
03
监测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报告 医生
04
协助治疗: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如药物注射、伤口 护理等
05
提供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胃肠道间质瘤 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
06
协调医患关系:促进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提高治疗效果
心理辅导: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理解疾病和治疗过程 情绪调节: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保持积极心态 社交支持: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交流,减轻心理压力 放松训练:教授患者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阿帕替尼:用于治 疗伊马替尼耐药的 胃肠道间质瘤,疗 效尚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如PD-1/PD-L1抑制 剂

胃肠道间质瘤的靶向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的靶向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的靶向治疗*导读:胃肠道间质瘤(GIST)在胃肠道肿瘤中相对少见,发病率约为14.5例/100万人,我国GIST患者约有3万人。

GIST 的特点可以用“难预防、难诊断、难治疗”来概括:其病因至今不明,尚无任何预防措施。

……专家介绍了靶向药物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治疗带来的巨大进步。

GIST在胃肠道肿瘤中相对少见,发病率约为14.5例/100万人,我国GIST患者约有3万人。

GIST的特点可以用“难预防、难诊断、难治疗”来概括:其病因至今不明,尚无任何预防措施。

病程在早期较为隐匿,多无特异性症状,初次确诊时有15%~50%的GIST患者已进入晚期。

手术是唯一有望根治GIST的方法,但有高达50%的患者术后可复发,且复发瘤多生长迅速,并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患者常在短期内需要二次甚至反复手术,因此GIST的治疗多年以来存在瓶颈。

靶向治疗的崛起给GIST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

伊马替尼成为第一个能有效治疗GIST的靶向药物,该药进行一线治疗可使80%~85%的患者获益。

但伊马替尼的耐药问题值得重视,有15%的GIST患者对伊马替尼具有原发性耐药,在进行18~24个月的治疗后另有约42%的患者对伊马替尼产生继发性耐药,这一比例随着疗程延长以每年10%的幅度增加。

因此临床迫切需要二线靶向治疗选择。

在近年来的多项临床研究中,舒尼替尼治疗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能耐受的GIST显示出确切、显著的疗效。

一项Ⅲ期临床研究的中期分析显示,舒尼替尼二线治疗GIST的PFS即较安慰剂显著延长达3倍以上(27.3周对6.4周,P0.001),该研究基于伦理考虑提前揭盲,安慰剂组患者可选择换用舒尼替尼,在此情况下舒尼替尼组的OS仍显著优于最初应用安慰剂者。

根据这项研究,舒尼替尼在多个国家获批用于GIST的二线治疗。

在2008年公布结果的一项开放性临床研究中,1117例GIST接受舒尼替尼二线治疗的至疾病进展时间(TTP)和OS分别达到41周和75周。

胃肠道间质瘤药物与手术治疗的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药物与手术治疗的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药物与手术治疗的进展严速;费代良;张伟忠【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年(卷),期】2018(020)012【总页数】3页(P2062-2064)【作者】严速;费代良;张伟忠【作者单位】316000 浙江大学舟山医院;316000 浙江大学舟山医院;316000 浙江大学舟山医院【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放射影像、免疫组化、内镜技术、手术技巧等的发展,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认识也逐渐加深。

其是一种起源于消化道间质细胞Cajal细胞的胃肠道间叶组织的非典型分化肿瘤,与原癌基因c-kit、PDGFRα突变密切相关,免疫组化中常以CD117、CD34等标记物阳性为代表。

目前治疗上,以外科手术切除为首选,内镜辅助下切除、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TKIs)等药物的使用为辅。

本文从GISTs的病理特点、外科手术治疗、内镜辅助诊疗、药物化疗等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流行病学特点GISTs为胃肠道中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有研究提示约占全部胃肠道肿瘤的1%~3%,其发病率为1.4~1.96/100000[1]。

发病人群男女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发病年龄平均63岁,大多数年龄50~80岁[2]。

大多数的GISTs都是无家族聚集情况的散发病例,其中约有5%与遗传基因的突变相关,比如I型神经性纤维瘤病和Carney-Stratakis综合征。

GISTs可发生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以胃和小肠最多见,在消化道内,GISTs通常位于胃(51%)、小肠(36%)、直-乙交接处(12%)、食道(≤1%)[3],还可以发生于胃肠外部位如大网膜、小肠结肠系膜、后腹膜等处。

在罕见的情况下,GIST可以表现为手臂或腹壁等部位的外周性软组织肿瘤的转移瘤[4]。

2 病理学特点GISTs被认为起源于Cajal的间质细胞或其前体干细胞,仅依靠光学显微镜难以分辨出与其他间充质肿瘤的差别,免疫组化的应用对于GISTs的分辨至关重要。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杨林【摘要】胃肠道间质瘤(Gastron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电子胃镜、医学影像学、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应用,电子内镜、CT、MRI以及病理学检查已成为诊断GIST的主要方法,手术与分子靶向药物仍然是目前GIST治疗的最重要的两种治疗手段.本文就目前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2(023)005【总页数】3页(P119-121)【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诊断;治疗【作者】杨林【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普外科,重庆 4021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胃肠道间质瘤(Gastron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最早由Mazur和Clark于1983年提出[1],过去由于病理技术的限制,常被误认为是一种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而被诊断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恶性神经鞘瘤等。

近年来,随着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应用,发现GIST与胃肠道肌间神经丛周围的Cajal细胞相似,均有独特的C-kit基因,表达CD117、CD34阳性。

目前也认为GIST起源于间叶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特征,可以向平滑肌、神经分化或不定向分化,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胃肠道肿瘤。

本文对目前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

GIST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多发于中老年患者,罕见于儿童,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部分GIST发生于胃(50%~70%)和小肠(20%~30%),结直肠占10%~20%,食管、肠系膜、盆腔及腹腔后少见。

GIST的临床表现是从无症状到非特异性的腹部不适、疼痛、出血和触及腹部肿块。

GIST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不明原因的腹部不适和疼痛、腹部肿块及消化道出血,其次为急慢性肠梗阻、腹泻、便秘、贫血、消瘦、水肿、乏力、肠穿孔和腹膜炎、梗阻性黄疸等,有的患者以远处转移为首发症状。

胃间质瘤

胃间质瘤

综述材料胃间质瘤的临床诊疗进展李立龙安徽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普外三科胃间质瘤的临床诊治进展李立龙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普外三科(安徽马鞍山243000)1983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病理学专家Mazur和Clark 在研究胃肠肿瘤时,发现有些肿瘤既没有平滑肌特征,也没有施万细胞的特征,为区分不同类型的胃肠非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率先提出“胃间质瘤”的概念。

1998年,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院Hirota 等报告提出GIST 含有活化的c-kit 突变,并且发现其在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免疫组化显示GIST 对CD34和CD117 呈阳性反应,至此,GIST 的诊断进入标准化阶段【1】。

目前比较公认的胃肠道间质瘤( GIST) 的定义为: GIST 是胃肠道除平滑肌肿瘤、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以外,富于表达CD117 的梭形、上皮样或多形性细胞的间叶源性肿瘤,起源于向Cajal 间质细胞分化的未定形的间充质细胞。

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其发病率不高,全世界每年为10~20/100万,男性略多于女性。

该病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质源性肿瘤,可能起源于胃肠间质干细胞,由未分化或多能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在消化道所有肿瘤中的比例<1%【2】,大约60% 发生在胃【3】,25% 发生在小肠,10%发生在回肠和直肠,其余发生在消化道的其他部位。

胃间质瘤1/2 发生于胃体,发生于胃窦和贲门的间质瘤各占1/4。

大约60%的肿瘤位于黏膜下,呈膨胀性生长,30% 位于浆膜下,其余10% 位于胃壁内。

GST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肿瘤较小时(<5 cm)往往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肿瘤较大时(>5 cm)可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上消化道出血或黑便,大多患者以出血为首发症状[4]。

诊断CT 是目前诊断的首选方法。

王秀焕报道26 例胃间质瘤的主要CT 表现: 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肿块内密度多不均匀呈混杂密度影,增强后肿块强化较明显,其内不规则坏死液化区无强化,而实质密度区有不同程度的强化【5】。

浅析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现状与进展

浅析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现状与进展

浅析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现状与进展摘要:胃间质瘤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于肠道的夜间源性肿瘤。

而胃间质瘤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进行外科手术进行完整的切除。

目前,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治疗理念以及方法在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利用腹腔镜对胃间质瘤进行切除在越来越多的手术中被应用,但是腹腔镜在使用和手术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文结合多年来腹腔镜在治疗胃间质瘤的相关进行展开相应的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腹腔镜、胃间质瘤、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又称为胃肠道间质瘤,主要发生于肠道的夜间源性肿瘤,其发病率是肠道恶性肿瘤的0.1%-3%[1]。

其不同的位置会显示不同的病状,主要是由原发肿瘤灶决定,其中包括位置、大小以及侵袭的严重程度等[2],需要对手术标本进行相应的免疫组化检测,若发现阳性即可确诊。

目前对于胃间质瘤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根除,这样不但可以保证肿瘤包膜的完整性和可以确保进行腹腔镜手术时镜下切缘的阴性[3]。

传统的胃间质瘤手术多数是在开腹的环境下进行的,但目前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推广,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广泛,并且腹腔镜进行胃间质瘤手术比传统的手术更具有优势。

1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原则胃间质瘤可对原发性进行切除,根据相关报道可得,胃间质瘤的进行腹腔镜手术的主要原则就是对完整的肿瘤进行切除,有效避免肿瘤破裂,确保切缘的阴性,在手术时不推荐对胃进行扩大切除以及对常规行淋巴进行清扫等[4]。

保证切除肿瘤无破损:胃间质瘤切除之后如若发生肿瘤破裂是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手术进行中,必须确保并坚持无溜原则,避免肿瘤的破裂。

如果在手术进行中发生了肿瘤破裂的情况,则手术应该及时对外科急症进行处理,并获取病理的诊断,根据手术中的风险程度对肿瘤进行相应的切除,此外在手术中应尽最大的可能避免肿瘤的破裂。

保证切缘阴性:一般病理切除阳性的患者,无需进行相应的补充弄手术,主要是因为进行二次手术的风险较高。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治疗发表时间:2013-07-16T16:35:42.077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何程祖[导读] 胃肠道间质瘤的两种主要治疗方法分别是药物分子靶向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可以说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5]。

何程祖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人民医院530400【摘要】目的探究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方法以及有效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用性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54 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诊断并采用手术治疗方法。

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出腹部胀痛、不适,采用MRI 和CT 作为重要影像学帮助检查,通过手术治疗之后,免疫组化检测CD34和CD117 呈阳性率分别为55.6%和92.5%,手术治疗后一、三、五年内存活率分别是93.7%、84.8%、77.7%。

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在临床表现上没有特异性症状,因此进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难度,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切除,能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癌;临床诊断;治疗前言胃肠道间质瘤在临床医学上还属于一种比较新的概念,该疾病源自于胃肠道间叶组织中的软组织出现肿瘤,大约占整个胃肠道肿瘤体积的1%[1]。

其主要有胃肠道平滑肌瘤、神经鞘瘤还有平滑肌肉瘤等, 该病发病不限年龄段,男性发病率较高与女性[2]。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3年2月到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病人,其中男性患者34 例,女性患者20 例,患者年龄均在36~75 岁,平均年龄为53 岁。

病人临床表现症状为:腹部胀痛、下腹不适为主,表现出该症状者25 例(46.3%);首发症状表现为黑便者20 例(37.0%);经过辅助体检查看出现肠道肿瘤者3 例(5.5%),腹部出现包块者4 例(7.4%),2 例出现肠梗阻(3.8%).肿瘤位置:位于胃器官者23 例;位于小肠者18 例;位于结直肠者9 例;位于肠系膜或腹膜后者4 例。

胃肠间质瘤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的个体化用药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胃肠间质瘤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的个体化用药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指南与共识·胃肠间质瘤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的个体化用药管理中国专家共识Δ中国药师协会精准药学工作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肿瘤专科药师分会,《胃肠间质瘤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的个体化用药管理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中图分类号 R 979.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4)03-0257-14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3.01摘要 目的 为指导胃肠间质瘤(GIST )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的个体化用药管理,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名义群体法,由多学科(临床、药学、循证)专家组成编写组,经共同讨论确定《胃肠间质瘤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的个体化用药管理中国专家共识》编写大纲。

编写组专家针对大纲涉及内容进行系统检索、分析、归纳,并根据我国现状、临床需求和研究证据制定相关共识。

由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多学科专家组成外审组。

采用德尔菲法问卷方式,开放收集专家的外审意见,并对意见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反馈、修订,最终形成共识。

结果与结论 本共识内容包括伊马替尼针对GIST 的新辅助治疗、手术切除后具有明显复发风险的成人患者的辅助治疗、复发转移性或不可切除患者的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药学监测及其长期用药管理。

本共识的发布为我国医疗机构在GIST 患者个体化用药管理方面提供了规范化的流程与方法,对提高伊马替尼的临床疗效、保障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伊马替尼;个体化用药;专家共识Consensus of Chinese experts on individualized medication management of imatinib for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Precision Pharmacy Working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 , the Oncology Specialist Pharmacist Branch of the 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 , the Writing Group of the Consensus of Chinese Experts on Individualized Medication Management of Imatinib for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guiding the individualized drug therapy management of imatinib for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 with the goal of enhancing patient survival rates and improving their quality of life. METHODS Using a nominal group technique , a multidisciplinary (clinical , pharmaceutical and evidence-based ) expert panel was formed to create the Consensus of Chinese Experts on Individualized Medication Management of Imatinib for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outline through joint discussions. The expert panel conducted systematic retrieval , analysis , and summarization of the outline ’s content , and reached relevant consensus based on China ’s current situation , clinical needs , and research evidence. An external expert panel was also formed , comprising experienced multidisciplinary experts in clinical practice. Delphi method questionnaire was employed to openly collect the external experts ’ opinions , which were then organized , summarized , analyzed , provided with feedback , revised , and finally formed into a consensus. RESULTS & CONCLUSIONS The drafting of this consensus include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imatinib in neoadjuvant therapy for GIST patients , adjuvant therapy for adult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risk of recurrence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 and drug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 metastatic , or unresectable tumors ; pharmaceutical monitoring and long-term medication management. This consensus provides standardized processes and methods for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individualized drug therapy management for GIST patients and holds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improving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matinib and ensuring drug safety.KEYWORDS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 imatinib ; individualized drug therapy ; expert consensus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基因突变有关,多数为KIT /PDGFRA 基因突变[1]。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现状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现状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现状[摘要]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肿瘤。

近年来由于影像学和病理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对其认识也不断加深,各种影像学检查对gist 术前诊断的报道不断增多,但仍缺乏对该病影像学诊断系统性的报道。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gist影像学诊断的现状和各种影像学检查gsit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各种影像学检查提供参考。

[关键词]间质瘤;影像学;诊断[abstract]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 are the most common non-epithelial tumors.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imaging technology and pathology has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diagnostic yield of gist.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review the recent advances in imaging diagnosis of gist,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work.[key words]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imaging; diagnosis影像学目前是gist术前诊断的主要手段[1],其检查种类多样,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常可以相互补充,既往研究也表明:联合多种影像学检查可明显提高gist的诊断率[2-4]。

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因其无创、经济、灵活等特点,临床上广泛用于疾病的筛查。

超声可多角度、动态、连续的观察gist病灶大小、边界、外形、内部回声、血供、与周围组织关系及有无淋巴结和腹腔脏器转移等,并可通过综合上述指标对肿瘤良恶性的作出初步判断。

2019年华医网选修课《胃肠间质瘤的诊治现状与进展》、《重现并坚持医者初心,为建设和谐医患关系而奋进》

2019年华医网选修课《胃肠间质瘤的诊治现状与进展》、《重现并坚持医者初心,为建设和谐医患关系而奋进》

温馨提示:,此卡可申请2019年选修课12胃肠间质瘤的诊治现状与进展一、胃肠间质瘤诊断与外科治疗指南解读1.空肠和回肠GIST,腹腔镜手术的意义主要是()D2.GIST的复发风险与()有关E3.目前,局限和潜在可切除GIST的最佳治疗方法是()B4.GIST的外科治疗原则是()E5.依据瘤细胞的形态通常将GIST分为3大类,其中梭形细胞型约占()E二、胃肠间质瘤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与随访管理1.瑞戈非尼的常见不良反应不包括E2.GIST术前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一般认为给予伊马替尼()施行手术比较适宜C3.GIST术前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适应证不包括()A4.建议GIST术前()周停用分子靶向药物,待患者基本情况达到要求,可考虑进行手术B5.舒尼替尼用于转移/复发/不可切除GIST的治疗,其连续服用方案的剂量是()D重现并坚持医者初心,为建设和谐医患关系而奋进一、医者初心,世代传承1.下列()提出“只有人人各安其分,才可能有公正的社会。

”B2.孙思邈是下列()的作者D3.关于医者初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二、医者初心为何被迷雾蒙蔽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2.寇宗茰是下列()的作者A3.下列()曾经概括的“我国进入了全民焦虑的时代!”C4.有研究机构把医疗纠纷列为我国社会存在的九大纠纷之一,下列()不属于这里所指的九大纠纷C三、坚冰已破,迷雾将逐渐消散1.关于文中作者的理念,下面说法错误的是()D2.文中“坚冰已破,迷雾将逐渐消散”指的是()A3.文中提到的“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皬倾太阳,物性固难夺!”是下列()的诗B四、选择地去坚守初心,为建设和谐医患关系,建设正常医疗秩序而奉献1.关于文中作者的理念,下面说法错误的是()D2.()是第一时间进行的医患沟通C3.有关医患关系艺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4.()是对患者“一生都很重要的因素”A。

胃间质瘤综述

胃间质瘤综述

综述胃肠道间质瘤研究进展定远县总医院刘辉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就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1]。

出现从Cajal间质细胞(ICC)或普通细胞的前体,两者的表达III型酪氨酸激酶受体。

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CD117)或相关的酪氨酸激酶受体的突变可能促进胃肠道间质瘤生长与最终肿瘤形成。

胃肠道间质瘤属于频谱的非上皮、间质瘤,其范围从小型惰性肿瘤到恶性肉瘤,就是腹部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

在伊马替尼出现之前,完整的手术切除就是病人长期生存与疾病治愈的主要途径。

然而,复发仍就是不可避免的,患有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0~20数个月;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为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提供了新的方向。

从此,以胃肠道间质瘤突变活化的酪氨酸激酶作为靶标的多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不断的被合成,并进行药效检测。

这些治疗方案正在持续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本综述的目标就是梳理胃肠道间质瘤最新诊断方法,以及针对不同患者的合理治疗方案。

1、胃肠道间质瘤发病概述自Mazur 等于1983 年首次提出了胃肠道间质肿瘤这个概念以来,多国对此病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

据统计,美国胃肠道间质瘤年发病率为3、2~7/100万[2]。

欧洲、韩国与香港的发病率略高,为15~20/100万[3]。

因为发病率数据来自于以人群体为基础的肿瘤登记,不能获得良性肿瘤发病率,因此,真正的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率可能更大高。

自1998年以来,胃肠道间质肿瘤发生率呈逐年指数增长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c-kit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的发现,它们均就是胃肠道间质肿瘤可靠的生物标志。

胃肠道间质瘤最常见于胃部(50~60%),其次就是小肠(30 ~35%)、结肠与直肠(5%)、食道(<1%),罕见于胃肠道以外组织(肠系膜、网膜、腹膜后,<5%)[2]。

恶性胃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展

恶性胃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展
7 预后
类既无雪旺氏细胞 免疫组化特征又无平 滑肌细胞超微结 构的
胃非上皮 细胞性肿瘤 ”。 2 流行病学
胃间质瘤可发生于 任何 年龄 , 主要发病 患者群在 4 o一8 0 岁, 其中位年龄 6 0岁 , 发生在儿 童和青少年 罕见 , 无 明显 性别 倾 向。胃间质瘤 占整个 胃肠道 间质瘤 的 6 0 %~ 7 0 %是常 见的
性, 胃间质瘤最可靠 的恶性象征是手术 时 已浸润到邻近 器官 , 或 出现网膜 , 肠系膜 , 腹膜, 肝脏或淋 巴结 转移等 。误诊原 因 : ①对恶性 胃间质瘤认识不足 ; ②该病 临床 表现缺乏特异 性 ; ③ 内镜下取标本较浅或取材不当 ; ④超声 内镜基层 医院未 普及 ; ⑤忽视了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的监测 。
瘤 的预后 , 而年龄 、 性别、 族别、 术前不 适期 , 术前 症状与 术前 贫血与患者预后 无关 。多因素分析表明恶性 胃问质瘤预后 的 独立危险因素是 间质瘤 的直径 和术后浸润转移 。冯 涛等认为 肿瘤直径大于 5 c m, 尤其是肿瘤存在核分裂相对预后 差 , 术 中 出现肿 瘤浸润 转移 者 3年 生存率很 低 , 预后差 J 。P 5 3蛋 白 的表达与恶性 胃间质瘤 的预后 相关 已被证实 。陈寅波等研究 表明 P 5 3蛋 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 , N I H分级细胞 密集程度 , 核
及 回声 性质 。 6 诊断条件及误诊原因分析
1 . 7 %~ 6 %, 因此 , 淋 巴结清扫无 必要 , 王栋等对 7 5例 胃间质
瘤( 其 中恶性 4 5例) 行 手术切 除 J , 共切除 3 9枚淋 巴结均无
转移 。但术 中要注意 严格 的无瘤 原则 , 以减少术 后复 发或转 移 的几 率 。手 术 完 全 切 除 恶 性 胃间 质 瘤 . 5年 生 存 率 为 6 1 . 8 %, 扩大切除并未使患者获益 引。 8 . 2 内镜治疗 : 腹腔镜下 胃楔形切除术对较小 的恶性 胃间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