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基层河长制落实存在几个问题有待破解

合集下载

基层河长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探微

基层河长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探微

基层河长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探微发布时间:2022-07-21T03:38:39.659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5期3月作者:多吉次培[导读] 强化河长制推广工作能够有效处理我国河流与湖泊存在的污染问题。

当前,我国河长制的应用,已取得良好效果。

多吉次培林周县江热夏乡人民政府摘要:强化河长制推广工作能够有效处理我国河流与湖泊存在的污染问题。

当前,我国河长制的应用,已取得良好效果。

但在推广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为此,需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的改善策略,在根本上处理河长制推广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例如,可采取强化宣传力度、优化管控机制、增加投入资金等方式,使各界人士全面了解河长制的重要性,并制定完善的策略进行优化。

基于此,文章结合实践,先对河长工作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对基层河长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最后对改善基层河长制工作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河长制;问题;改善策略前言河长制的施行能够实现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在根本上提升人们生活质量。

基层部门加大对河长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将其进行推广,以此强化水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

在推行河长制工作过程中,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完善的改善策略,在根本上提升河长制推广效果。

1河长工作内容1.1河湖岸管理基层河长制工作中,对所在辖区内河湖岸线进行有效控制,落实管控要点,强化河流湖泊沿线环境的有效保护,避免非法开采与占据河道等问题的存在,对河流湖泊沿线存在的占用等问题集中进行整治,使其保持良好生态环境。

1.2控制水污染工作人员结合水污染控制要求,落实河流湖泊污染防控工作,对存在的水污染问题进行有效治理。

在人们日常工作过程中,需定期排查河流湖泊中的污染源,同时制定完善的防治方案,避免河流湖泊受到工业污水、养殖污水等的污染问题,在根本上提升水环境质量水平,同时对河流湖泊排污口的布局进行科学设置,并完善其日常管控工作。

1.3水体的有效治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强化水体的治理工作,结合水体的实际功能,制定不同的保护要点,保障人们的饮用水源不受任何污染。

乡级、村级河长制工作问题整改报告

乡级、村级河长制工作问题整改报告

乡级、村级河长制工作问题整改报告一、背景介绍1. 河长制是国家推行的一项重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旨在通过设立河长制度,加强对河流水质、岸线整治等方面的管理,保障河流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乡级、村级河长制是河长制中的基层组织形式,负责具体的河道管理和维护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2. 在实际工作中,乡级、村级河长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责任不明确:部分乡级、村级河长对其职责范围和具体任务认识不清,导致工作不到位;2)监管不到位:对于乡级、村级河长的工作进展和成效监管不够,存在管理漏洞;3)统筹协调不力:乡级、村级河长制与相关部门、单位的协调配合和信息共享不够,影响工作效果。

三、整改措施3.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整改措施:1)明确责任:进一步明确乡级、村级河长的职责与任务,确保每位河长都清楚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责任;2)加强监管:建立健全乡级、村级河长制的监管机制,包括定期督导检查、工作成绩考核等,确保河长制工作有序开展;3)加强协调:加强乡级、村级河长制与各相关部门、单位的交流和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河长制工作。

四、整改效果4.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整改措施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 1)责任明确:乡级、村级河长对自己的职责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工作态度和效率有所提高;2)监管有力:监管机制的建立使得乡级、村级河长的工作得到了更加有效的监督和支持;3)协调共赢:各相关部门、单位与乡级、村级河长形成了良好的协作机制,推动了河长制工作的全面开展。

五、下一步工作5. 未来,我们将继续积极推进乡级、村级河长制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责任落实,确保整改措施的长期效果。

结语在乡级、村级河长制工作问题整改过程中,我们将继续保持积极的态度,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努力为河流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感谢各界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理解,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进一步关注和参与河长制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关于河长制工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的汇报

关于河长制工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的汇报

关于河长制工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的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担任某市河长制工作的工作人员,特向您汇报河长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整改措施。

首先,我们发现河长制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1.责任不落实:部分河长对河流管理责任不够重视,工作推诿扯皮,未能有效履行河流保护和治理职责。

2.监督不到位:河长制的监督机制尚未完善,监督角色不明确,导致一些问题无人负责监测和处理。

3.资金不足:河流治理需要大量的投入,然而一些地区在资金筹措上存在困难,导致治理计划无法得到有效实施。

4.信息发布不及时:一些地方政府未能及时向公众发布河流治理工作进展情况,缺乏透明度与参与度,导致公众对河长制工作缺乏了解和信任。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拟定以下整改措施:1.加强责任制: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明确河长的权限和职责,使其真正履行河流保护与治理的职责。

2.建立监督机制:完善河长制的监督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或明确相关职责,加强对河长工作的督导和监督。

3.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资金补充,确保河流治理工作能够得到足够的经济支持。

4.加强信息公开:建立定期公开河流治理工作的机制,通过网站、公告牌等多种方式及时向公众发布政府工作进展情况,提高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

以上是我向您汇报的河长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整改措施,我们将全力以赴,积极推动河长制工作的改进与发展。

希望领导能够给予指导与支持,共同促进我市河长制工作的健康发展。

谢谢!尊敬的领导:继上次汇报河长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整改措施后,我将进一步详细描述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便更好地推动河长制工作的改进与发展。

一、责任不落实问题针对责任不落实的情况,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明确的河长职责:通过制定具体的河长工作职责和目标,并将其纳入相关考核体系,明确责任的界定。

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开展培训、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对河长的职责和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升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河长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河长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河长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一,流域管理机构和地方政府之间配合不顺畅。

流域管理机构和地方政府对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权责划分还不够明确,共同管理协作运行机制还不完善,流域管理的监测监控、执法监督、科技运用、资金投入等治理能力还比较薄弱,河流规划和控制不能做到保护优先的原则。

第二,确权工作进展缓慢。

流域岸线和水利工程管理边际的确权划界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难度高,推进缓慢。

有些在管理维护时不承认权属,有些在涉及利益时争权属;甚至有些已经确权的,存在长期被周边群众耕种或违建占用现象,依法收回需要支付补偿金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执法管理。

第三,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合力。

河流污染治理工作涉及部门众多,部门之间职责仍有交叉、模糊或空缺,在解决某些具体问题时相关部门职责权限边际界定不清,配合不紧密、不顺畅,各自所开展的规划、政策、行政管理等工作还存在交叉重叠或权责脱节或多头治理等问题,缺乏统一有效的制度保障,难以协调形成治理合力,造成“九龙治水、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严重。

第四,区域间较难协调。

流域相关地区由于发展基础和经济水平不同,其利益需求出发点也不同,对流域治理保护着重点也不同,流域上下游和城市间关系协调复杂,流域地区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还未建立,难以全面有效规范河流整体的开发和水生态保护的行为,生态环保形势的复杂性、艰巨性和不平衡性仍然较为突出,“上游污染、下游治理”的现象依然存在,急需各级河长的共同努力。

针对当前河长制存在的问题,建议如下:1.进一步明确河长制的法律地位和权责。

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河长制的法律地位和权责,使得各级河长在开展工作时具有更强的法律保障和权威性。

2.加强流域管理机构和地方政府的协作。

通过加强流域管理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共同推进水资源保护工作。

3.加快推进确权工作。

通过加快推进河流岸线和水利工程管理边际的确权划界工作,明确管理范围和权属,加强执法管理力度。

河长制落实不到位整改措施

河长制落实不到位整改措施

河长制落实不到位整改措施当前,河长制度已经成为了我国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法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在河长制度的落实上不尽如人意,并不能达到实现顺畅低碳绿色环保的目标。

因此,必须要找到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对河长制进行整改,进而加强对河流的保护。

一、整改情况当前,河长制度已经在许多地方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的素质并不算高,尤其是在一些基础教育和服务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而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河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完全的普及和推广,还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二、河长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原因(一) 缺少必要的法律制度保障河长制的基本原则是提高河流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制度保障,使得河长制度在一些地方面临着上级河长办公室、地方政府及其下级河长的干预,实际效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此外,如果缺乏明确的制度建设,也可能会导致底层河长对河流问题的解决难度增大,最终影响河长制落地的实效性。

(二) 河长制工作的投入不足实施河长制的成本是相对较高的,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而这对于一些较为贫困的地区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而且,地方政府的河长制度工作并未在总体预算中得到充分的考虑,这对于推动落实河长制的工作来说是相当不利的情况。

(三) 执法和制度约束的不足河长制度明确规定了各级河长应当对河流下游行政区域的水质出现恶化或其他环境问题时负有统一领导、协调组织和监督指导的职责和权利,从而落实对于违法行为的惩罚措施。

然而,在实践中,在地方政府内部缺乏科学有效、完善的监管机制,对于不规范、不合法的行为并没有严格的约束。

三、完善的整改措施(一)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制度,使河长制工作规范化。

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法律制度的规范化是解决现状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各级河长办公室在规定河长制度实施程序时需严格执行相关部门的指导意见,确保法规制度常态,常态化常规,从而达到对各河流的全面、专业管理。

基层反映:基层河长制落实存在几个问题有待破解

基层反映:基层河长制落实存在几个问题有待破解

基层反映:基层河长制落实存在几个问题有待破解最近几年来,各地高度重视河长制落实工作,密集出台细化办法,全面推动整治行动,河道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但部份政协委员、基层干部也反映河长制落实中存在一些问题,需引发重视。

一是管理部门多头治水,责任边界不清。

河道管理部门多,岸上岸下涉及水利、环保、经信、住建、海事、航道等多部门,各县区及部门按照管辖区域对流域分段包保,各自管理。

以河道采砂管理为例,单一采砂行为涉及水法、河道管理、矿产资源、航道管理、施工通航管理等多个方面,采砂地段往往处在流域交汇平坦地段,具体管理进程中,存在部门责任边界交织、联动不力和彼此推诿现象。

二是河道治理任务重,资金投入压力大。

流域生态治理是系统工程,不仅要开展码头整治、河道清淤、封堵排污口等治标办法,更需同步开展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推动污染企业、产业、行业转型,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群众环保意识等治本办法。

各项办法的落实都需要大量项目资金支撑,单靠基层财力难以达到全面治理的效果。

以某地(县级)为例,仅一条河流域治理就斥资12亿元,历时数年才使流域水质有所提升,而该地像这样的流域还有8条,全数治理资金投入压力庞大。

三是问题销号时限短,整治质量难保障。

河长制实行治理任务清单管理,限时销号形式。

调研发现,“负面清单”层层下发,最终落实均在基层,部份“清单”销号时间限定在十几天乃至数天,基层为按时完成任务,不能不采取突击、一阵风式整治,以捐躯质量换取按期销号目的。

以某县阶段“负面清单”为例,整治条款数百处,很多需在一个月内销号,而且涉及很多遗留问题,短时间落实很难。

基层反映,问题不排查出来要问责,但排查的越多,整改的任务越重,被通报问责的风险也越高,影响工作踊跃性。

四是群众参与度不高,局部地方存在“一头热”现象。

从省市到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均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纷纷出重拳、花巨资、下大力推动河长制落实,构建三级河长、四级河长或五级河长体系,营造了浓厚的护河、管河气氛。

当前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当前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当前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落实属地责任,健全长效机制。

一、河长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县的“河长制”组织、制度、责任体系已初步形成。

截止2020年12月底,我县已完成全县河库的管理划定工作。

目前河长制工作还存在如下主要问题:(一)跨区域河流缺乏上下联动、协调配合机制,河道管理难度大。

目前,跨境中小河流虽已实行属地河湖制管理,但上下流、左右岸分属不同行政区域,管理标准和要求不尽相同,同时上游河段对下游河段的影响因素不易量化。

如:XX镇与XX县交界处XX河,上游是XX县,中流为两县交界面河流流经XX镇XX村,经常有垃圾漂浮河面,很难鉴定两县界面的工作。

(二)入河排污口存在违规设置不规范、水质排放标准低,影响河湖水质。

由于历史遗留部分排污口没有接入污水管道,入河排污口未经审批,均属私自设立,据调查有8个排污口直接将污水排入XX河内对河湖水质安全形成重大隐患,比如XX河通过走访和调查发现,沿河偷排、暗排现象严重,尤以XX城区河段为重,部分居民直接污水偷排入鉴河。

(三)乡村级河长对河长制落实不力、履职不到位。

由于近期换届工作繁忙乡村级河长对检查发现问题重视力不够。

如:每月巡河不能按时完成,导致巡河APP数据相对滞后。

各级河长实际巡河记录完成率XX%,对履职不到位导致河流水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或河流严重污染的河段长得不到治理。

二、几点建议(一)建立各级河长联系会议制度。

负责协调跨界跨流域河湖水量调度、水污染纠纷、水环境治理等重大问题。

按照“一河一策”标准出台上下游左右岸相统一的河湖治理保护工作方案,并明确联动协调机制监督考核标准等,形成上下联动、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格局。

(二)加快开展排污专项整治行动。

加快推进各级河湖问题排查工作,切实摸清全县入河排污有关情况。

基层反映:基层河长制落实存在几个问题有待破解

基层反映:基层河长制落实存在几个问题有待破解

基层反映:基层河长制落实存在几个问题有待破解基层反映:基层河长制落实存在几个问题有待破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河流资源,我国提出了推行基层河长制。

基层河长制是指通过设立河长制度及其组织实施机构,进一步完善河流管理,加强对河流的保护和治理,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然而,实践中我们发现,基层河长制的落实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破解。

首先,基层河长制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虽然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河长制的指导意见和规定,但是基层河长制的法律法规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以提高落地的执行力和有效性。

目前,基层河长制的法律法规尚不够系统,而且在不同地区的实施情况也存在差异,这给了一些地方政府和单位可以抓住漏洞谋取利益,导致河流保护工作的不均衡。

其次,基层河长制的责任划分还不清晰。

目前,每个地方的河长制度设置、职责划分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地方政府设置的河长制度只是名义上的,实际执行力度不足。

更多的问题是,河长制的责任划分不清晰,导致在河流管理中出现责任推诿和任务重叠的情况。

河流资源的保护和治理需要协同合作,需要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以形成工作合力。

再次,基层河长制的监督机制还不健全。

基层河长制是建立在党委、政府、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法院的有力支持下的,但是河长制的监督机制还不健全,导致一些河长在履行职责时不够尽职尽责。

同时,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也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河流治理时不够透明,难以真正解决环境问题,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最后,基层河长制的资金保障还不充分。

河长制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用于水资源规划、水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

目前,基层河长制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但是由于财政压力和各种政策限制,导致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河长制的顺利实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基层河长制的落实。

河长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河长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河长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前言河长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旨在保护和管理我国的水资源。

虽然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河长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河长制工作存在的问题1. 责任不清由于河长制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责任分散,导致责任不清。

在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只是简单地组织了一个河长办公室,并没有真正落实责任。

2. 缺乏资金支持河长制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其运作。

然而,在一些地区,政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河长制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

3. 信息不畅通信息不畅通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各级政府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4. 治理手段单一目前,针对水体污染治理手段单一。

主要采用传统的管控方式来解决问题,缺乏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三、建议1. 建立河长制工作的责任体系政府应当建立一个明确的河长制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和义务。

政府应当对河长制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2.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当加大对河长制工作的资金投入,为其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

同时,政府应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河长制工作中来。

3.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政府应当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以便各级政府之间能够及时地分享信息。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建设智能化平台来提高信息共享效率。

4. 探索新型治理手段政府应当探索新型治理手段,如生态补偿、市场化治理等。

这些新型治理手段具有可持续性和创新性,并且能够更好地解决水体污染问题。

四、结论总之,河长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然而,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进河长制工作,政府应当建立明确的责任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并探索新型治理手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我国的水资源。

关于河长制工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的汇报

关于河长制工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的汇报

关于河长制工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的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是某某区委河长制工作小组成员,现就河长制工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向您做一份汇报。

问题一:河长制工作责任不够明确。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相关部门职责不清,导致河长制工作责任不够明确。

例如,在污水治理方面,有的化工企业应承担责任,但实际情况是由环保部门负责监督,政府部门负责协调。

这样容易造成责任推卸和工作混乱。

整改措施:建立河办机构,职责划分明确。

为了解决责任不明的问题,我们建议在区委内设一个专门的“河办”机构,将各部门的职责划分明确。

同时,通过制定考核绩效,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使河长制工作有方向、有内容、有保障。

问题二:河道保洁不够到位。

在日常河长制工作中,河道保洁不够到位,尤其是一些难以清理的废品和死角,存在较大的隐患。

整改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及时清理垃圾。

针对地面垃圾清理不到位的问题,我们打算通过扩大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同时配合有关职能部门的制度建设和管理规范,保证垃圾及时清理。

问题三:对河流的保护治理存在缺陷。

目前,涉及河流保护治理的部门较多,出现部门职责不清、沟通不畅、信息不互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河流的保护治理。

整改措施: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在区内成立“河管组”,为细化责任、完善职责、提高协调作用。

同时,工作组将与相关部门建立联络机制,多方面地获取信息沟通工作,实现对流域的主要污染源,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以上就是我们小组就河长制工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的汇报,请领导过目。

我们希望通过各种手段,倡导全区居民及企业单位,积极参与河长制工作,真正保护我们的环境,美好我们的家园。

谢谢!问题四:河长制工作资金不足。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河长制工作缺乏资金保障,河流治理和环境保护等其他工作也得不到有效支持。

加上一些地方财政压力等因素,导致经费配备一直是河长制工作的一大瓶颈。

整改措施: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加大投资力度。

针对资金不足的问题,我们提出促进社会资本参与,通过PPP 模式拓宽资金来源。

落实河(湖)长制度年度工作存在问题

落实河(湖)长制度年度工作存在问题

落实河(湖)长制度年度工作存在问题
1.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也是加强河湖管理保护、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举措。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库塘环境综合整治还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集中居住区、绿化美化等工作。

二是工作机制方面,相关部门、村委会等长效护河管河队伍还需进一步健全。

三是对于河道污染治理欠缺专业培训。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坚持落实“河长制”,强化长效管理。

继续认真履行河长职责,实现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性。

定期组织日常巡查,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定期组织联合整治,水岸齐抓、标本兼治。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组织指导和监督。

进一步发挥好牵头、组织、协调、指导及督查作用,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形成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推进河长制工作。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氛围。

积极运用各种平台和形式,加强对河长制工作的宣传,着力提高沿河居民及企业的意识,形成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长制”工作的良好氛围。

河长制运行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河长制运行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河长制运行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仍面临几方面问题,亟待关注。

(一)配套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当前,有关河湖水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条例》及《水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等,但还没有一套专门针对河长制的法律体系来保障河长制的有效实施,河长制仍有大量需要进一步法律制度化的内容,如各级“河长”的权力与责任界限和问责机制、相关职能部门的权力和责任、企业和社会的权利和责任等还没有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予以明确的界定。

(二)跨界河湖有效管理难。

由于行政管理体制的分割,以及两地经济发展程度、生态环境破坏状况和环境承载力的不同,交界两边的环境治理政策不完全相同,地市交界地区两地环境治理权难以有效对接。

(三)投入渠道单一,基层财政压力大。

尽管近几年PPP 模式在流域治理领域大力兴起,社会资本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但总体来看,企业和第三方参与的程度仍非常低,目前投资渠道单一,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要渠道的资金投入模式仍未改变。

同时,河长制各项工作全面展开,涉及规划编制、水质水量监测、信息平台建设、环境整治、技术服务等多项工作,以及湖巡查保洁、堤防工程、水闸工程等日常管养,需要基层财政承担大量经费,对经济不发达的县区来说,面临的财政压力较大。

(四)水资源量匮乏,河流生态径流难保障。

水资源普遍匮乏,引黄灌区受黄河水位及引水指标限制,无法大流量放水,目前,除汛期外,全县支流河道基本呈现季节性干枯现象,河湖生态难以有效保障。

针对以上问题,基层建议:一是健全配套法律法规,切实为规范河长行为和职责提供法律支撑,赋予职能部门相应的权力和手段。

二是推行区域或流域管理,建立交界地区信息共享机制、交叉监督机制,实现联合治理,无缝对接。

乡镇落实河长制方面的存在问题及建议

乡镇落实河长制方面的存在问题及建议

乡镇落实河长制方面的存在问题及建议乡镇落实河长制方面的存在问题及建议一、基本情况我县境内共有河流___条(其中省级河长联系的河流1条,市级河长联系的河流_条,县级跨乡镇的河流__条,不跨乡镇的河流__条),沅水自西向东流经我县__公里,一级支流__条(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__条),水库___座(其中大中型水库__座)。

由于河流(水库)众多,管理保护责任重大,近年来,我县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强力推行河长制,河流(水库)管护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在河长制工作推进过程中,我县人大通过多次调查研究,学习考察其他省、市、县工作经验,发现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亟需上级支持解决,从而推进河长制工作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巩固治理保护成效,确保河湖健康,永续利用。

二、主要问题1.基层力量不足。

自推行河长制以来,由于定位不清晰,河长制工作自上而下皆由水利部门一力承担,各级河长办均设在水利部门,形成了河长制工作就是水利部门工作的误区,尤其是乡镇(街道)水利站作为落实河长制工作的基层单位,因工作力量薄弱,职能职责有限等原因,致使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一是执法处理难到位。

由于乡镇(街道)水利站没有执法权,在处理涉水违法行为时,仅限于现场制止、劝导、上报,使得工作效率、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管护工作难到位。

由于乡镇(街道)财力不足,经费保障不到位,而水利站能力有限,因此造成河流(水库)管理维护工作落实不力。

三是工作力量难到位。

乡镇(街道)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自身事多人少,在河长办工作力量配备上不到位,使得水利站人员身兼数职,疲于应对。

同时,乡镇(街道)水利站的工作人员素质和技能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适应河长制工作的需要。

2.宣传教育不足。

在推行河长制工作的过程中,宣传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由于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导致一些沿河居民、企业单位对河长制工作的意识和理解不足,甚至存在抵触情绪。

河长制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河长制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河长制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问题概述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河流水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加强对河流水质的管理,推行河长制成为了政府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措施。

然而,实践中我们发现,河长制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

二、问题分析1. 河长制责任不明确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地方政府对河长制责任并没有明确规定。

有些地方政府将责任转嫁给了基层干部,但是这些干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因此,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操作不当等情况。

2. 河长制监管不到位由于监管机构的缺乏或者监管措施不力,导致一些企业和个人可以逃避监管。

这样就会出现违法排污等情况,从而影响水质。

3. 河长制宣传不足有些地方政府对于河长制宣传不够充分,在广大群众中缺乏必要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这样就会导致一些人对于河长制的执行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推行效果。

三、整改措施1. 明确责任政府部门应该对河长制的责任进行明确规定,并且要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和岗位。

此外,政府还需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执行能力。

2. 加强监管政府需要加强监管机构建设,完善监管措施。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对违法排污等行为的打击力度,让那些企业和个人意识到违法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3. 宣传教育政府需要加大对于河长制推行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于河长制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此外,在宣传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价值观。

四、总结河长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保措施,在推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进河长制工作,我们必须要明确责任、加强监管、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改进。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河流水质,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基层河长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河长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河长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河长制这一理念是保护河湖健康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促进河道治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举措。

需要注意的是,河长制的提出以及不断深入,在为河道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助力的同时,也对河道治理工作提出常态化发展要求。

基于此,本文分析基层河长治助推河道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供广大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河长制;重要性分析;常态化发展;河道治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河道污染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明显加剧,不仅对居民的生活用水带来一系列影响,同时也对河道水资源以及河道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影响。

借助河长制推动河道治理工作常态化发展,关乎社会的稳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得到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

一、河长制的重要意义江河湖泊一直被看作是地球的血液,同时也是生命的摇篮,在资源领域、经济领域以及生态领域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同时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水质安全以及湖河管理工作保持高度重视,制定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治理措施[1]。

而河长制的科学实施,突破传统水利局独家治理模式的束缚,同时也改变多家治水又各自为政的错误观点。

通过提出一系列联合治理措施,实施联合执法,确保各个部门、社会各界可以深度参与到河道治理工作当中,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河湖系统保护,改善水生态环境,维护河湖健康,同时维护人类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

二、基层河长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管理责任不清晰河长制是一个新兴管理制度,在推行之初,部分党政领导对于管辖区内的河湖情况并不了解,也缺乏水利治理工作的相关经验,后期在推广过程中出现对河长制理解不透彻、职责划分不明确。

部门联动不畅,协同工作不够紧密,各相关单位仍然存在各自为战、被动接受任务的现象,相互之间的有效沟通仍需提高。

基层河长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河长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河长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几年来,党中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河长制,是一种河流管理责任制度,经过这几年全面推行河长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其中也暴露了一些重要性问题,主要集中在基层落实河长制存在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困难。

本文就针对基层河长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论述,同时根据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从多个方面探讨对基层河长制有效落实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河长制;问题;应对之策近几年来,我们一直提倡建设生态美丽中国,同时河流环境的保护已成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提倡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河长制应运而生,河长制主要是为了应对河流管理,减少河流污染而提出的一种河湖管理制度。

通过近几年的时间证明河长制工作取得了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重要问题,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是河长制面临的关键问题。

河长制同时也是为了顺应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国家河湖健康生命,保证国家用水安全的重要制度创新。

进一步完善河长制,尤其是基层落实河长制,加强国家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落实责任,建立起长效运行机制,对于当前中国河湖管理与保护非常有意义。

一、基层河长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层力量不足自从2007年无锡市实行河长制以来,经过近几年的逐步发展完善,我国的河长制组织制度体系已初步形成。

目前基层河长制在我国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基层河长制工作并不成熟[1]。

基层乡镇水利站作为基层河长制的基础单位,工作能力有限,有些职能权限难以达到,工作实施起来较为困难。

另外,由于执法处理的缺陷,一些乡镇水利站缺乏执法权,在处理一些紧急涉法违法事件时,显得较为缩手缩脚,工作效率不高。

基层河长制在维护河道,平时保养河道时,由于经费缺乏,水平能力有限,工作落实不到位,工作效率不高。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基层河长制人员缺乏,往往造成工作能力有限,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效率不高,而且基层最容易出问题,事多人少也给工作实施带来很多麻烦。

河长制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河长制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河长制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河长制是近年来中国在环境保护领域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

它旨在通过设立河长制岗位、明确职责、加强监管等方式,提升对河流等水域的保护和治理。

然而,河长制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河长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责任不明确在一些地方,对于河长制工作的责任划分不够明确,导致执行不到位。

一些地方政府存在依法审批但不履职的问题,对河长制工作不重视。

另河流跨界、属地分散的特点也给责任划分带来了挑战。

在一些河流流经多个省市时,各级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不够顺畅,导致河长制工作难以推进。

改进建议:1. 建立明确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政府、河长以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并加强河长制考核机制,提高责任落实的效果。

2. 加强河流跨界治理的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河流治理的省际、市际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

二、监管不到位河长制要求河长对所负责的河流进行常态化监管,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手段,导致监管效果不佳。

一些河长只注重表面治理,对于隐形问题或者长期存在的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由于监管资源有限,一些地方难以对所有河流实施全面的监管,导致一些河流得不到有效治理。

改进建议:1. 提升河长的监管意识和能力,加强对隐形问题和长期问题的监管,注重细致入微的治理工作。

2. 加大对监管资源的投入,提高监管的全面性和综合性,确保所有河流都能得到有效治理。

三、参与度不高在一些地方,河长制工作的参与度仍然不高。

一些地方的居民对河流的保护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

另一些地方政府对于民众的参与和监督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河长制工作的公众性不够突出。

改进建议:1. 加强河流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于河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

2. 加强民众参与和监督的机制建设,鼓励公众通过举报、监督等方式参与河长制工作,推动工作的透明化和民主化。

总结回顾:河长制工作的问题主要包括责任不明确、监管不到位和参与度不高。

关于河长制工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的汇报

关于河长制工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的汇报

关于河长制工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的汇报尊敬的领导:我作为河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特向您汇报河长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的整改措施。

首先,目前河长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对河长制工作认识不足或重视程度不够,河长办公室的工作缺乏全面的支持和配合。

另一方面,一些河流管理中存在着责任不明确、职责交叉等问题,导致河长制的执行出现困难。

此外,一些地方河长办公室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缺乏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手段,影响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1. 加强宣传和推广:加强对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对河长制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争取更多的支持和配合。

2. 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对河长制工作的制度建设,明确河长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力,默认河长的重要性和地位,加强河长办公室的配备和人员培养等。

3. 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对河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河流污染防治的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确保河流的安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4. 加强技术支持:加强对河长办公室的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引入先进的监测和评估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5. 加强沟通协调: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河长制工作。

我们将按照以上整改措施,不断完善河长制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

希望领导能够给予我们指导和支持,共同推动河长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此致敬礼尊敬的领导:河长制是中国政府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福祉而推行的一项重要改革。

然而,当前河长制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做出努力和改进。

首先,我们要积极应对地方政府对河长制工作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的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对河长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对河长办公室的全面支持和配合。

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河长制工作意义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认识和理解。

浅析河长制在基层推行的困境及改进方向

浅析河长制在基层推行的困境及改进方向

浅析河长制在基层推行的困境及改进方向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增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显,水资源作为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保护重中之重。

国家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推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河长制。

本文就河长制在基层推行的困境及改进方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河长制;基层推行;困境引言在绿色生态理念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当下,河流绿色治理已经成为我国水资源保护的关键。

作为一项具备生态性、环保性的手段,河长制有效维护了河流的生命健康,可以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利用复杂问题,强化了我国水资源治理水平,为社会安全、健康用水打下了良好基础。

1 河长制在基层推行概述《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出台以来,水利部、生态环境保护部等相关部委及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真抓实干,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全国各地江河湖库的“河长”们根据当地河情,研究制定了具体江河湖库政策,取得较好成效。

作为河长制全面推行的“最后一公里”,需涉水多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在具体管理和推进过程中,一些实质性问题也制约着河流管理工作的发展,如违规偷排问题严重屡禁不止、多部门治水责任边界不清、河道治理任务重资金投入不够、群众参与热情不高等问题应予以关注。

2河长制的工作原则首先,坚持以生态环境为先,促进绿色发展。

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平衡好河湖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促进河湖生态功能的恢复与稳定。

其次,坚持党政领导,各部门协同合作。

落实党政“一把手”领导负责制,实行党政同责,构建高效的组织体系,明确分工与责任,增强各部门协同。

再次,坚持问题导向、属地管理。

从地方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分类指导,统筹不同地区力量,实行“一河一策”,针对性解决河流保护管理的突出问题,并要求各地切实负责。

最后,坚持严格的监督与考核机制。

治理河湖必须依法治理,需要严格有效的监督和科学严谨的考核,促进工作进步,提高工作水平,拓展社会参与,积极接受群众监督。

3基层河长制推行现实困境3.1 公众参与度相对较低在推行过程中,由于参与的主体相对单一,和河流生态保护与治理密切相关的人民群众、企业等其他主体却缺少对河长制的正确全面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反映:基层河长制落实存在几个问题有待破

今天,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基层河长制落实存在几个问题有待破解》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河长制落实工作,密集出台细化措施,全面推进整治行动,河道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但部分政协委员、基层干部也反映河长制落实中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重视。

一是管理部门多头治水,责任边界不清。

河道管理部门多,岸上岸下涉及水利、环保、经信、住建、海事、航道等多部门,各县区及部门根据管辖区域对流域分段包保,各自管理。

以河道采砂管理为例,单一采砂行为涉及水法、河道管理、矿产资源、航道管理、施工通航管理等多个方面,采砂地段往往处在流域交汇平坦地段,具体管理过程中,存在部门责任边界交织、联动不力和相互推诿现象。

二是河道治理任务重,资金投入压力大。

流域生态治理是系统工程,不仅要开展码头整治、河道清淤、封堵排污口等治标措施,更需同步开展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推进污染企业、产业、行业转型,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群众环保意识等治本措施。

各项措施的落实都需要大量项目资金支撑,单靠基层财力难以达到全面治理的效
果。

以某地(县级)为例,仅一条河流域治理就斥资12亿元,历时数年才使流域水质有所提升,而该地像这样的流域还有8条,全部治理资金投入压力巨大。

三是问题销号时限短,整治质量难保障。

河长制实行治理任务清单管理,限时销号形式。

调研发现,“负面清单”层层下发,最终落实均在基层,部分“清单”销号时间限定在十几天甚至数天,基层为按时完成任务,不得不采取突击、一阵风式整治,以牺牲质量换取按期销号目的。

以某县阶段“负面清单”为例,整治条目数百处,很多需在一个月内销号,而且涉及不少遗留问题,短期落实很难。

基层反映,问题不排查出来要问责,但排查的越多,整改的任务越重,被通报问责的风险也越高,影响工作积极性。

四是群众参与度不高,局部地方存在“一头热”现象。

从省市到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均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纷纷出重拳、花巨资、下大力推进河长制落实,构建三级河长、四级河长或五级河长体系,营造了浓厚的护河、管河氛围。

但在调研时发现,少数地方在各级干部治河行动“轰轰烈烈”的同时,部分与河道关系更为紧密的群众依然是“旁观者”的角色,利害关系认识不足,参与热情不高,存在干部“一头热”现象。

对此,基层有五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理顺河长制责任体系。

进一步强化认识,打破部门壁垒,构建统一治理体系,明确、细化各地各部门责任。

以流域为单位,自上而下构建流域总河长负总责、水利部门牵头负责、流域上下游河长分段负责、各责任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体制。

同时构建工作联席机制、综合管理执法机制,以妥善处理职能交织、责任不清弊端,统筹流域内河长制落实各项工作。

二是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建议国家、省、市加大产业转型、生态攻坚转移支付和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整体打捆至县(市区),由县(市区)根据轻重缓急和辖区流域治理实际,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领域,实施全流域生态治理,提高治理实效。

三是推行渐进式销号管理。

河长制是一项长期工作,要构建长效工作机制。

在加强问题排查力度的同时,建议对排查出的“负面清单”进行梳理,结合各地实际,给基层更多整改工作权限,由基层根据轻重缓急,分类分年设置重点整改流域及流域整改重点,不搞一刀切,推行渐进式销号管理,实现“负面清单”从突击整改向长效管控转变,从注重整改数量向提高整改质量转变。

四是加强基础性环保设施建设。

在强化整治及问题销号的同时,注重开展对农村生活、畜禽养殖污水处理技术的投入和研究,尤其是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农村集镇、自然村落推进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资
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基础设施配置、建设,适时推广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根据基层实际情况统筹推进,突出标本兼治。

五是整合汇集多元治理力量。

在加强宣传动员的同时,以县乡为单位,探索村级网格化综合管理机制,整合河道巡查员、护林员、护路员、治安管理员等工作职责,聘请村民担任村级综合管理网格员,兼顾河、林、路等管理职责,统一管理主体,统一工作标准,统一考核机制,统一财政资金,真正发挥群众在河道治理、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提升管护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