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不言之教 的 德育方法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不言之教”的高校德育方法论

[论文摘要]德育的本质是实现被教育者悟性认识的提升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因此,德育的基本方法就决不能是灌输和说教,而只能是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不言之教”来推进德育工作。在具体实践中,搞好德育工作的要抓住两个要点:第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德育工作;第二,以师德建设为根本,推进德育工作。

[论文关键词]德育方法校园文化师德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然而,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德育政策,我们发现尽管德育正在努力服务于国家政治与市场经济,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今天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最大威胁可能不是社会动荡,而是社会溃败。导致社会溃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道德的沦丧和道德教育的无力。所以,在确立了立德树人的目标之后,关键就是解决德育的方法和有效途径的问题了。

一、德育的方法论:不言之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不在于道德灌输和道德说教,将一种价值观和道德观传递给被教育者不是通过理性认识,而是通过悟性认识。感性是感觉上的认知,理性是逻辑上的抽象与总结,只有在理性层面上,才能进行悟化,亦即形成新认识,是跃迁式的。悟性认识包含了人们从理性认识中提取出来的模式,是完全属于自己所有的知识,更是人们在理性认识中感受到的真谛。悟,就是在理性中寻找感

性,在抽象的理性中寻找更高级的感性。悟性,是在理性中所隐含的更高级的感性,道德感就是这种高级的感性体验。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无法教育一个学生孝敬父母,但是,当学生暑期回家时,看到父亲正顶着烈日在田间劳作时,当他放下行囊默默走到父亲身边时,孝敬父母的信念就已经深深地植入了学生心中,这就是悟性认识。

由于德育的本质是悟性认识的提升,所以推进道德教育就不能靠灌输和说教,而要靠学生的实践和体验,乃至心灵的体悟。这种教育手段正是道家所推崇的“不言之教”。不言之教,就是通过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影响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不言之教意味着把教育看成是一种人格的自然感召过程,教育的力量就潜藏在教育者的人格之中。因此,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担当育人的重任。“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是靠言语、书本等有形的事物,而是凭借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情感的沟通上。缺乏情感的交流与共鸣,道德的说教是苍白无力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是以情感为中介的。这种关系是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为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道德教育课程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只是固守道德教育课程,就无疑压缩了道德教育的空间。道德教育的课程化,实际上是将大学精神的隐性陶冶转变为有意识的教化,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妨碍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生成。近年来尽管我国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得如火如

荼,但总体感觉仍然流于形式,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原因就在于缺乏对不言之教精神的恰当把握。

推进不言之教的关键在于使大学精神和文化渗透于校园的方方面面中。教学只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少部分,此外还存在着一些非正式课程,我们称之为潜在课程或隐性课程,例如课外活动、校园建设、校规校纪、校风校貌、师生关系等。拉普普说过:“建筑不仅是材料和结构方式的结果,而且是整个社会文化、艺术、宗教、哲学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特性的反映的结果。”校园的物质环境不仅仅具有美学和技术的价值,它还是对校园生活方式的诊释,表达了师生共同的精神风貌。校园建筑、雕塑和标语牌、校园绿地、校服、校徽等不仅仅是物质材料,更重要的是负载着一所学校的历史和传统。这些潜在课程对于学生的精神成长和德性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德育的切入点:校园文化建设

近年来,大学的基础建设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对于大学建设铺张浪费的批评之声屡见报端。但这种批评有些苛刻和偏颇之处,需要做一些必要解释。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促进或阻碍人的发展。孔子曾就物质或自然的环境对人的精神的影响进行过专门的分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就是自然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而孟母三迁的故事则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自然山水与人的本性和精神品质有着共同的结构,所以,好的自然环境可以使

人获得精神上的感应和共鸣,有助于人的自我完善和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古人在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视对自然环境的选择。起于唐代的书院就充分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精心选择,书院大多选于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白鹿洞书院建于江西庐山,嵩阳书院建于河南嵩山等。原因有二:一是景色幽静,便于潜心研究;二是名山大川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利于读书人修身养性,陶冶心灵,因为山水与人有共通性。

由于大学承担了育人和立人的重要使命,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环境,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应该要刻意安排,必须体现教育性,形成一种相对纯净的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物质基础首先是一个完备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它又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的观点、信念和良好习惯的手段。”可以说,学校的环境直接关涉到学生的德性成长。例如,校园的围墙不仅仅具有建筑学上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它代表了校园与社会的相对隔离,它具有特定的文化象征,表示学校是一个特定的文化场。

前苏联的帕夫雷什中学,一所由于苏霍姆林斯基在此执教而闻名于世的中学,就是一所刻意注重物质环境建设的学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良好的物质环境,校园内科学的布局和寓意深刻的陈设,教室里的标语和语录,都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自由的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都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和浓厚的人文意蕴。他这样深情地描述这所学校:“学校地处村边僻静的环境,周围是大自然,附近又有大面积的水域,这一切对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都是十分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