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基于不言之教德育方法论的高校德育工作
高校德育工作新理念与学生德育评价原则及实践
高校德育工作新理念与学生德育评价原则及实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都非常关注学生的德育,这一切都源于中华民族一直对崇尚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强烈渴求。
因此,丰富多彩的高校德育工作获得了迅速发展,成为当今推动学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德育工作推进中,由于学校学生教育组织模式和教育目标的不断变化,高校德育工作缺乏打破传统,走出全新局面的强有力的理念指导和实践指导。
新一代的高校德育工作应当基于新的教育思想,提出新的德育理念,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生活和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培育学生健康快乐、注重人文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及具有责任感的新时代学生。
首先,高校德育工作应当以模拟实践为主要方式,采用“外在环境 +在心理”的结合方式,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学生通过行动和自觉性思考、分析、推理来体验、探索和反思,使德育的教学更好地融入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使德育的理念在学生的思想中更加深刻。
其次,要提出新的学生德育评价原则,这一原则要将学生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价值观念、道德行为作为重点考察对象,以学生真实的行为反映、实际生活运用及师生长期沟通来评价学生的身心素质。
此外,还要建立学生综合资质,将学生的德育教育、学业能力、实践技能作为全面评价的综合指标。
再次,实施德育实践活动。
认真做好学生德育教育,需要密切结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建立原则性、有序性、实效性的德育实践活动。
学校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可以设置一定量的德育机会,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满足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需要,同时,也可以设置德育交流活动,利用交流的方式推进学生的道德修养。
最后,学校要通过规范有序的审核机制,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考试成绩、实践活动成绩及德育素质进行综合评定,准确、公正地反映学生的课业和德育水平,使德育工作得以有序推进。
综上所述,新一代的高校德育工作应当基于新的教育思想,追求创新,创造出实践活动和评价机制,来推动学生的德育教育,真正做到让德育成为学生的精神底蕴和个性品格的根本,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依托校园文化实施德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依托校园文化实施德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可塑性和引导性,可以为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从如何依托校园文化实施德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借助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实现德育目标学校应该始终坚持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可以将道德规范和精神追求写入学校章程,并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弘扬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学校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利用校内外资源促进德育教学效果学校可以利用教育资源,如教师、家长和社会资源,如公益组织和企业联合,共同推进德育教育的工作。
借助社会力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和服务机会,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3.建立学生积极参与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学生会、社团活动等,建立学生积极参与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共同维护校园的和谐与宁静。
4.开设思想道德课程课程与德育教学的结合思想道德课程可以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了解和掌握国家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基本价值观,以及学校的行为规范和要求。
为了更好地强化德育教学,学校还可以将德育教学与思想道德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不断学习中能够深入了解德育教育的意义,形成正确的行为和思想模式。
1.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学校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不同年龄和学生不同的思想品质、能力和学习需求,科学地安排德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教学计划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实践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德育教学中收获实际成效。
2.营造有利于德育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体现校园文化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标志,开设评选活动,推出校园知名品牌形象。
鼓励学生发扬优秀的校园文化,打造温馨、和谐、充满活力的教育环境。
3.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制度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制度,对学生参加学校德育教育活动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基于不言之教的德育方法论
基于不言之教的德育方法论不言之教是一种注重启发学生内心潜能和塑造良好品德的德育方法论。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不言之间的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达到培养健康人格和全面发展的目标。
不言之教的核心理念是“不以言教,以身化”,即教师通过自身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学生。
在德育教育中,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引导者和榜样,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不言之教的基本原则是“不做给学生看,而是做给学生们一起做”,以身作则,以教育引导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品德。
不言之教的核心方法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在课堂上设计有趣和富于挑战的活动,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游戏元素、实践活动和小组合作,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问题解决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种不言而喻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此外,不言之教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让他们在实践中产生独立思考的需求。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不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加以思考。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培养出良好的分析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除了激发兴趣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言之教还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人际关系的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合作和解决冲突。
这种以身作则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感受教师关爱和引导的同时,培养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
此外,不言之教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生活例子和启发性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和温暖关怀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关键因素。
德育中的“无言之教”
德育中的“无言之教”有人常说,当一名出色的教师先得有侃侃而谈、循循善诱的“说教”之功。
然而,我认为,教育的最佳效果不仅在于“说教”中,而且还在于“无言之教”中。
我一直记得,在为贫困学生献爱心的活动中,身为班主任的我带头捐款200元,全班同学见此情景,纷纷捐款,有个连铅笔盒的盒盖和盒底分了家也舍不得更换的女生,成了全班捐款最多的人。
有个学生尽管只捐了2元钱,但他说这2元钱是他用平时积累的矿泉水瓶换来的。
就这样你1元,他5元,同学们慷慨捐款共200多元。
我还记得开学初检查学生是否给新书包了书皮,我给那些已经包上新书皮的同学奖小红花的同时,还书包书皮,要爱护新书……这时,有一学生举手说:“老师,您的书也没包呀!”此时此刻,竟让我无言以对。
事后我赶忙找来旧挂历纸,为自己的教科书包上漂漂亮亮的新衣,小朋友看到后,居然让我奖一朵红花给自己。
从此,同学们只要有新书,就会为新书包上书皮。
当然,老师不但要注意行为这种“无言之教”,同时还得注意另外一种“无言之教”——体态语言的运用。
体态语言是一种以非文字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手段。
它包括手势动作语、面部表情语和眉眼语等。
体态语言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产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它可以淡化班主任说教的痕迹,补充和完善有声语言的未尽之意。
运用体态语言要文明、自然、适度,千万不可做作,也不可滥用,要让体态语言获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一、恰如其分地用好手势动作语。
手势动作语能够深化和丰富有声语言的内涵,表达特殊的意义,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如为学生鼓掌,形象地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和鼓励。
手势动作语的形式较多,表达的内容也很丰富。
学生犯了小错误,或没有回答好问题,可用摇头摆手表示否定、不满意或不同意;对学生的正确言行,以点头或拍手表示肯定、满意和赞许;学生言行不文明、不礼貌,可扬头表示不理解、不理睬;老师错怪了学生,委屈了学生,可用弯腰或紧握学生的手表示对学生的歉意……这些体态语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形象的高大和品质的高尚。
怎样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
怎样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作者:赵学延来源:《师道·教研》2015年第08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颁发,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如何行之高效地做好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德育工作是一门知识面广,内容丰富、高深,并具有与时俱进特点的科学,要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下苦功掌握一定的德育理论知识,这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
要想以高度的责任心关爱学生,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塑造学生,以积极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以优良的作风感染学生,我们首先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基础。
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要适应不断发展的新的形势,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新的理论,不断更新观念;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以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表达能力,以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如《德育报》、《班主任之友》、《心理健康教育》、《半月谈》、《演讲与口才》等都是很好的参阅材料。
通过学习,熟悉形势、了解学生、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以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时代性和实效性。
每种职业都有特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
作为德育工作者的职业形象是他在完成教育工作任务时,在学校以及在社会中承担的职业作用和表现。
其自身形象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外在的示范性与内在的感染性。
德育工作者的教育魅力,首先源于他做人的楷模。
教师的仪表,工作作风、言谈举止和良好习惯,都是其良好素质的外化,同时也是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素质的动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要热爱祖国,对祖国的命运与前途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要具有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要有高尚的情操,对受教育者要有博大无私、深沉久远的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同时还应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要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德育化无形心灵润无声
德育化无形心灵润无声德育是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形成诚实、敬重人权和公共财产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方式。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课堂教育的一部分,更是贯穿整个生活和学习过程的。
除了知识的输入,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人的德育,同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无形但心灵润滑,就像一股清流,它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行为。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会意识到,德育教育已经在我们的心灵中生根发芽,从而推动我们越来越多的去思考,去反思,去实践。
一种成功的德育教育需要一种系统化的方法,这种方法旨在系统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的安排。
首先,使德育教育循序渐进,贯穿三个方面:家庭、学校和社区。
家庭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社区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辅助。
在这三个方面,我们必须建立相应的机制和方法,善于用正面激励,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道德意识,并通过具体的行动来表达我们的态度和信念。
其次,创造互动的德育环境,这是教育的重点。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因为教师是孩子们的榜样和引导者。
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在那些道德挑战时,他们应该如何站出来做出适当的反应。
此外,学生还应该被要求并负责回顾他们的行为,他们应该思考自己是如何行使他们的道德义务,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责任。
第三,鼓励学生发展和增进自己的道德心理素质。
德育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提高和拓展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不断试错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慢慢发现自己的仁爱之心和同情之心,对无助和弱小之人提供帮助。
这种举动虽小,却能展示出我们的人性和道德。
因为德育教育是无形的,所以它需要一个环境来支持它的实践。
我们需要鼓励教育者去持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知识水平,以便能够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要。
同时,我们需要建立训练机制和培训项目,帮助学生感知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环境的协调发展。
德育先行 润物无声
德育先行润物无声摘要:德育教育是树立学生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文明诚信、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一直以来,小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广受关注,德育先行,在教育教学中应讲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润物无声,德育工作应该渗透于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成长阶段中。
本文主要就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进行浅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最重要的一环之一,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和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仍面临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而作为班主任,又该如何克服困难,做到德育先行,让德育教育有效地渗透呢?笔者就个人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对德育教育工作策略进行浅析。
一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困境与存在问题1.德育管理工作开展方式的抽象化和单一性。
现阶段学校对小学生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的教育,大都来自教育部就小学生制定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这套规范全面地为小学生提供了指南,但在实践中,对于小学生而言却过于抽象,小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再者,班主任在实际的德育教育管理工作中,采用的方法也偏向单一,一般采用疏导、评价、示范等偏向理论化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缺乏对德育工作日常的细化,教育形式偏向形式化,难以发挥德育实践教育活动的实际作用。
2.德育教育环境覆盖不够全面。
(1)不少学校德育教育与教学工作割裂开,德育教育仅仅在思想品德课和班会课中开展,在教学中只是进行知识性的传授;学校德育氛围的营造只凭班主任言传,校园德育氛围营造缺少抓手和载体。
(2)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德育教育联系不密切,学生往往在学校对自己的品德行为有所要求,严格执行,回到家父母仅重视其学习成绩,忽视对其品德行为的教育。
(3)学校、家庭德育环境与社会德育环境分割,学生在学校、在家庭践行的良好行为习惯,在社会生活中鲜有机会得以展示或亲身参与体验德育的重要意义。
德育教育环境覆盖不全面,也为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德育理念的传播和推广。
要充分发挥高校德育工作的教育性、社会性、综合性特点,通过讲座、文化活动、实践活动、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把学校的德育理念和内容传播开来,使得更多的师生能够充分理解学校的德育理念,从而更好地实施高校德育工作。
二、制定有效的德育政策。
要不断完善高校的德育政策,使其体现出时代特点,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为实施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依据和保障。
三、重视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对他们道德行为的重视,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的习惯。
四、健全德育管理机制。
要建立高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健全管理机制;要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保证德育工作的正常实施;要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以考核为手段把握德育工作的实施质量。
高校德育理念分析优秀论文
高校德育理念分析优秀论文高校德育理念分析优秀论文1德育理念的内涵德育理念是人们对德育的基本看法和理性认识,是先于行动的核心理论和哲学前提。
没有科学的德育理念,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德育创新,有了理念的更新才会引起方法的变革。
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
传统的德育往往是见事不见人,或者是没有充分考虑人的独立个性和内在需求等因素,进行呆板的说教。
现代德育越来越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
德育理念创新的目标是树立现代化的德育观念,尽快树立起科学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德育新观念。
2高校德育理念存在的问题2.1偏重理论学习,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管高校德育改革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目前德育教育仍然处于注重理论学习、实践教学不尽人意的状态。
在偏重理论学习的影响下,德育教育不自觉地演变成了一种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成为教育的客体。
久而久之,学生对枯燥的理论产生厌烦情绪,并由于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没有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获得,甚至会觉得这项教育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这正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忽视的表现。
2.2德育观念错位,德育功能弱化教育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争论已久,长期以来,我们一贯注重“社会本位”而忽视个人,过度强调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与需要,面对个人的生理、心理需要考虑较少,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难以满足。
德育不仅具有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功能,而且具有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多方面功能,特别是个体享用功能。
然而,现实的德育往往只重视其社会功能。
在当前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中,智育重于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
2.3重视标准化教育,忽视人的差异性和个性教育高校德育在方法论上统一灌输,在教育形式上整齐划一,虽然满足了尽可能多的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却没有尊重教育主体的差异性,没有尊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等方面的差异,没有尊重学生依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发展方式的权利。
润物无声 陶行知思想在德育中的应用
润物无声陶行知思想在德育中的应用班主任是班级的引路人,要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使得整个班级积极向上。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学生的生活环境里,充斥着大量的恶性信息,从游戏广告到校园霸凌,社会性校园事件层出不穷。
为避免学生模仿或做出恶性行为,教师需要加强德育教学,及时扼杀不好的苗头。
班主任担任的是班级管理工作,需要严谨但又不能严肃死板。
工作不能一味照搬教条,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对策,将德育教学变得有趣又润物细无声。
针对德育工作,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很多思想理念,到今天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著名的四颗糖故事,就是陶老实践理念的最好例子。
有人会质疑陶老的思想已经过时,事实上现今的小学德育工作中,他的思想还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我将就自己的德育工作经验谈一谈如何将陶老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中。
一、生活即教育,培养礼仪意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出自陶老的生活教育思想,旨在给学生提供人生真正需要的教育,不是假的教育,让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密切联系,血脉相通。
小学德育教学目的之一就是教导学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懂文明有礼貌的人。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足见礼仪意识的重要性。
现在很多孩子备受家里宠爱,有些养成飞扬跋扈的性子,对长辈随意指使,缺乏基本的礼貌。
教师要有意识地强调礼仪之道,像政府提出的八礼四仪,就是引导未成年人的行为准则。
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等等要求学生要保持面容干净穿着大方,爱惜粮食,用语文明,这些虽然看上去都是小细节,但不是瞬间就可以养成的好习惯。
班主任先从学生意识上改变,灌输礼仪理念,再渐渐地要求学生从行为上做到。
作为班主任,更要严于律己,一言一行都体现礼仪风范。
比如有一次我主动和一位同学打招呼,尽管那位同学显得有些局促和害羞,但也向我问好了。
等到下次再遇见时,他就主动开口问老师好。
不仅是在学校里,在家里也要坚持保持好的行为习惯。
这就需要家校合力,父母要以身作则,班主任要多和家长们沟通,让父母督促孩子养成懂礼仪的好习惯。
试论隐性德育的艺术性——基于老子“行不言之教”的思想
一
、
“ 行不言之教” 的哲学基础
性, 即清净元 为 、 知无 欲。 “ 无 生之 畜 之 , 而不 有 ; 生 为而不 恃, 长而不宰。是 谓玄 德 。 ( 1 ” 第 0章 ) 孔德 之容 , 道是 “ 惟
从。( 2 章) ”第 l 万物的玄 德 、 孔德 与“ 保 持一致 , 道” 因而人 的本性也与“ ” 道 一致。老子 认 为“ 见素抱朴 , 私寡欲 ” 少 的 原始人性在婴儿身上体现得最为完整 , 多次流露出对婴儿的
和道德呈正负 发展 。对此 , 老子 提 出的解决 方案是 , 绝 “ 学, 无忧 ; 绝圣弃智 , 民利 百倍 ; 绝仁 弃义 , 民复孝 慈; 巧弃 绝 利, 盗贼元有。 ( 1 ” 第 9章 ) 老 子这 种救 国救 民的 方法, 但 否
为, 而是“ 以辅万物 之 自然 而不 敢为 ” 第 6 ) 即符合 大 ( 4章 , 道、 遵行 自然 规律而为 。将“ 遵道而行 , 为而治 ” 无 的哲学 思 想应用到教育上 , 就是“ 行不言之教 ” 。
只注章数 ) 道生 一 , “ 一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万物 。 ( 4 ” 第 2章 ) “ 是天地万 物的本原和总规 律及 由此引 申出的社会基本 道” 规律或准则 。“ 天地不仁 , 以万物为 刍狗 。 ( 5章 ) 躁胜 ”第 “ 寒 , 胜热 , 静 清净为天下正 。 ( 4 ) 道” 为无 所不在 、 ” 第 5章 “ 作
( ) 子 的 天 道 观 一 老
“ ” 道 是老于思想体系的最高哲 学范 畴。“ 有物混成 , 先
天地生。寂兮寥兮 , 立不 改 , 行 而不殆 , 以为天下母 。 独 周 可
吾不知其名 , 字之日道 。 ( 道德经》 2 , ”《 第 5章 下引《 道德经》
以德育人 润物无声
以德育人润物无声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品德,丰富学生的人格。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作为教师,德育工作是其职责之一,而以德育人,润物无声的价值观则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持之以恒的追求。
本文将从德育与教育中的力量紧密相关的意义,以及德育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展开阐述。
德育工作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以德育人,是培养和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陶冶他们良好的品德。
学生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困难时,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德育工作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和场所,德育工作贯穿于学生的全程教育,对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养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只有通过德育的引导和教育,才能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润物无声,指用心和爱心去润物无声地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
以德育人,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德育工作中,老师要用心、用爱去润物无声地关心、理解和鼓励学生,让他们情感上得到温暖和滋润,学会珍惜,学会感恩;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释放压力、排解烦恼,使他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只有用爱和关心去润物无声地教育学生,才能够收获真诚的感恩、勇敢的坚持和珍贵的成长。
通过以上对以德育人润物无声的阐述,不难看出,德育工作是获取任何一种知识技能的前提,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德育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关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学会以德育人,用心和爱心去润物无声地培养学生,让他们在德育的陪伴和教育下健康成长,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以德育人,润物无声的意义,为建设美好的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作出积极的贡献。
保守学校德育之道
保守学校德育之道人在无意识时接受教育的效果比有意识接受的还要好,真正有力量的改变都是不知不觉悄然进行的。
所以懂教育的人善于隐蔽教育意图,真正的教育乃教化。
就德育而言,目前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格局过小,做得过于直接,就德育论德育,把管理、说教、奖惩本身看作是德育。
德育的大厦应该建立在稳定结实的基础之上,循道而行,所谓道,体现在学校德育的四个支柱上。
1.支柱一,以自然建设陶冶性情没有好的生命情态,道德很难得到发展。
在阴暗促狭的心理之下,人更易做出反道德反社会的行为。
自然环境有助于提升生命情态,所以学校需要建设好自然环境这项隐性课程。
校园一定要有草木,春季鲜花绽放,夏天浓荫蔽日,秋有落叶缤纷,冬见雪压枝条,每间教室最好也有绿色点缀其中。
道理很简单,美的自然可以陶冶人,让精神变得明亮,心境变得柔和。
所谓环境育人,绝不仅是人文环境,还包括自然环境。
一个感觉到学校吸引力的孩子,德行是不会太差的,而像小混混一样痞里痞气惯于伤害的孩子,往往是对学校感到极端厌恶的。
自然环境是增进学校吸引力的重要元素,这种建设不难做到,在学校里却常常被忽视。
笔者每次路过中小学校都忍不住往校园里一望,却常常失望,有的连一棵树都没有,只有围栏加塑胶操场。
在如此枯索的校园,学生的生命情态肯定会受影响。
没有好的生命情态,谈道德就失去了依托。
2.支柱二,以课堂教学启蒙心智说到德育,老师们习惯用“抓”这个词来形容。
道德并不止于文明礼仪行为,也不光指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它更指一个人内心的仁慈、正义感、是非观念、责任感等内容。
这些品质的获得,需要一个人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等深层价值观念奠基,这就需要将学生的道德成长奠基于广博的文化教养之上。
培育文化教养,不是通过单纯道德知识的传递能够实现的。
在范围上所涉甚广,包含自我、社会、人生、自然、公共生活、权利、自由、责任、民主等多个范畴。
在方式上,不能仅停留于让学生“知道”,还要帮助他们理解、体验和感悟,这是一个文化含蕴的过程,是“学”与“养”两种教育实践活动的统一。
关于高校德育课教学方法设计的思考
关于高校德育课教学方法设计的思考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程序中的一个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问题是合理地选择各种教学方法并使之达到这样的结合,即能在该条件下,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高校德育课经历1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与健康成长的重要课程。
随着现代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和现代教育方法与手段的更新进步,高校德育课课程教学方法的落后和教学手段的陈旧问题也日益突出,并成为防碍德育课程建设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因此,笔者试结合思想道德修养课教改实践,阐述高校德育课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一、德育课教学方法的设计原则德育课教学方法的设计,首先必须遵循以下3个基本原则:1.整合性原则:教学方法的设计应从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师自身的素质出发,在一定的教学策略指导下,在一个教学单元(一章节或一次课)中,以一种方法为主,把多种教学方法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最有利于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优化的教学方法的整合方案。
2.主体性原则: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真正成为“教会学生学习”。
3.创造性原则: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借鉴先进的信息传播理论和技术及国内外教学方法的经验和成果,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探索和总结出体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方法体系。
二、德育课教学方法设计的目标过去德育课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较注重教学的传递功能,追求的是学生接受理论、改变思想的认知目标。
现代教育强调教学的开发功能,这与德育课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教学目标是基本一致的。
因此,德育课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的目标就不仅包括学生的认知发展,更强调对学生情感、意志、能力、行为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以达到学生素质发展的认知目标、情意目标、能力目标和行为目标。
具体包括。
2.情意目标:较浓厚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情感的调动与控制能力;战胜自我、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毅力;丰富而热烈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等等。
桃李不言而成蹊德育方法
桃李不言而成蹊德育方法
桃李不言而成蹊德育是一种以轻言简令,鼓励行动,有重点,结果明显,促进发展的
德育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以桃李的形象来鼓励践行,少语多行,让行动言传身教,以言
行不离,勇攀高峰,而不是通过灌输宣传的形式去进行教育。
总的来说,桃李不言而成蹊
德育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经验,而不是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灌输,所以,更加侧重
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是一种育人之道。
桃李不言而成蹊德育建立在“不言而喻,桃李满天下”的无形形象之上,突出以行动
为主导,说教少,行动多,运用行为让学生深入感知美德,而不是通过宣传去传授。
通过
真实的行动,学生不仅能让师长感受到他们的成长,同时也可以促进自身美德和道德修养
的形成,增加学生的责任感,给他们带来价值观觉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桃李不言而成蹊德育方法包括激发创造力和自我探索。
它鼓励学生勇敢探索,用好奇
心追求事实,发挥学习技能,激发兴趣,唤醒自主意识,提高综合素养,构建学生的学习
创新能力。
此外,桃李不言而成蹊德育还强调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落实。
良好的德育也需要学生
逐步建立起积极的公民观念,在真实的环境中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教会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勇于行动、不断进取,从而培养学生成为担当社会责任的公民。
桃李不言而成蹊德育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贴近生活,话语简洁而富有力量,容易被学生
接受和理解,明确行动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美德价值,
从而激励学生遵循良好的道德准则,真正落实到生活中,成为一个整体的品格教育形式。
德育中的“无言之教”
德育中的“无言之教”在德育教育中,不仅仅需要侃侃而谈的“说教”,还需要“无言之教”。
我曾经带领班级进行为贫困学生献爱心的活动,自己捐款200元后,全班同学纷纷效仿,其中一个平时非常节约的女生甚至成为了捐款最多的人。
另外一位学生只捐了2元钱,但是他用平时积累的矿泉水瓶换来的,这种行为也感染了其他同学,最终共筹集了200多元的善款。
另一次,在检查学生是否给新书包了书皮时,我给那些已经包上新书皮的同学奖小红花,同时也提醒他们要爱护新书。
这时,一个学生却举手说:“老师,您的书也没包呀!”这个时候,我无言以对,但是事后我赶紧找来旧挂历纸,为自己的教科书包上漂亮的新衣,这个举动也感染了同学们,他们开始为新书包上书皮。
除了行为上的“无言之教”,体态语言也是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体态语言是一种以非文字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手段,包括手势动作语、面部表情语和眉眼语等。
在使用体态语言时,需要文明、自然、适度,不要做作或者滥用,让体态语言获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手势动作语可以深化和丰富有声语言的内涵,表达特殊的意义,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例如,为学生鼓掌可以形象地表达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和鼓励。
手势动作语的形式较多,表达的内容也很丰富。
当学生犯了小错误或者没有回答好问题时,可以用摇头摆手表示否定、不满意或者不同意;对学生的正确言行,以点头或拍手表示肯定、满意和赞许;如果学生的言行不文明或者不礼貌,可以扬头表示不理解、不理睬;如果老师错怪了学生,委屈了学生,可以用弯腰或紧握学生的手表示对学生的歉意。
这些体态语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形象的高大和品质的高尚。
面部表情语也是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是多少世纪培养成的语言,是比用嘴巴讲更为复杂的语言。
在使用面部表情语时,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感,用好面部表情语。
例如,当学生做得好时,可以用微笑的面部表情表示肯定和鼓励;当学生犯了错误时,可以用严肃的面部表情表示批评和警告。
通过运用好体态语言,可以让德育教育效果更加深入人心。
不言之教,道德之师一份班主任反思
行不言之教,做道德之师李秀梅“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师不需要多说什么,也不需要多做什么,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觉做自己应该做而且喜欢做的事情,这是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正因为如此,“不言之教”成为所有教育者一直以来希望做到的。
人的成长过程是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这样一个成长的关键时期。
这个过程应该是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不是外人强加的,它应该是一种本能,一种个体的内心需求。
作为教育者要按照自然的法则,引导受教育者成长为他们自己,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良好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可如何才能做到“不言之教”呢?答案是:做道德之师。
道,造字本义为“在叉路口帮助迷路者领路”,所以,教育者首先要做一个领路人,引导学生走出迷茫,找到自我。
德,造字本义为“看清道路的方向,没有困惑迷误,大道坦然直行”,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了解教育,了解自己,了解学生,因人而异,帮助每个学生准确定位。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是根本,德是功用,德由道出,道中有德。
真正有道德有智慧的教育者,不只是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而是让受教育者按照你所指引的正确道路和传授的正确方法,达到他自己理想的人生境界。
在“不言之教”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犹如一叶渡船,载着学生渡河,一旦学生到了河的对面,想要上岸的时候,就必须舍弃渡船,否则他永远无法到达彼岸。
教育者不可能永远陪伴学生,所以,“渡河”(即教育)的过程变得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必须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和教化学生,让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并且在离开学校和老师之后依然可以继续前行,开创属于他们自己的明天与未来。
这样看来,教育者的知识储备和多少相对而言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的“道行”与“道为”,因为有了“道”,他们就有了一切。
只有成为道德之师,才可以行不言之教。
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直接的执行者和贯彻者班主任来说,如何能够成为一名道德之师,进入“不言之教”的教育最高境界呢?一、为而不争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基于不言之教的德育方法论
基于“不言之教”的高校德育方法论[论文摘要]德育的本质是实现被教育者悟性认识的提升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因此,德育的基本方法就决不能是灌输和说教,而只能是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不言之教”来推进德育工作。
在具体实践中,搞好德育工作的要抓住两个要点:第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德育工作;第二,以师德建设为根本,推进德育工作。
[论文关键词]德育方法校园文化师德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然而,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德育政策,我们发现尽管德育正在努力服务于国家政治与市场经济,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
今天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最大威胁可能不是社会动荡,而是社会溃败。
导致社会溃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道德的沦丧和道德教育的无力。
所以,在确立了立德树人的目标之后,关键就是解决德育的方法和有效途径的问题了。
一、德育的方法论:不言之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不在于道德灌输和道德说教,将一种价值观和道德观传递给被教育者不是通过理性认识,而是通过悟性认识。
感性是感觉上的认知,理性是逻辑上的抽象与总结,只有在理性层面上,才能进行悟化,亦即形成新认识,是跃迁式的。
悟性认识包含了人们从理性认识中提取出来的模式,是完全属于自己所有的知识,更是人们在理性认识中感受到的真谛。
悟,就是在理性中寻找感性,在抽象的理性中寻找更高级的感性。
悟性,是在理性中所隐含的更高级的感性,道德感就是这种高级的感性体验。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无法教育一个学生孝敬父母,但是,当学生暑期回家时,看到父亲正顶着烈日在田间劳作时,当他放下行囊默默走到父亲身边时,孝敬父母的信念就已经深深地植入了学生心中,这就是悟性认识。
由于德育的本质是悟性认识的提升,所以推进道德教育就不能靠灌输和说教,而要靠学生的实践和体验,乃至心灵的体悟。
这种教育手段正是道家所推崇的“不言之教”。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校管理育人之德育评价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番禺外国语学校【摘要】润物无声是德育的理想境界。
不求高、不求大、不求全、不求完美,务求导行、务求有效、务求有益,是德育工作的现实追求。
建立重在导行、主体多元化、注重激励性与过程性的德育评价模式,让学生在评价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德育评价导行学生德育评价是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教育评价活动,是对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进行多渠道认证的教育评价活动。
改革传统的偏重考试的评价制度,构建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地、富有个性地、主动地发展的评价制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
我在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中,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纲领,大胆探索构架学校德育评价模式并在学校德育管理中进行实践。
一、探索以“导行”为目的的德育评价学校德育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道德知识的评价,学生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倒背如流也只是反映了学生道德知识的记忆水平,而学生学习道德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导之以行”,也就是为了引导道德实践。
我在学校德育评价管理工作中,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为基本,把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实践,创设了“校园五星少年”系列德育评价机制。
“校园五星少年”评价机制第一步骤为“得卡”。
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道德知识,我创设了“七彩星光卡”,七种“星光卡”涵盖七项内容,分别为“勤奋学习星”、“文明礼仪星”、“遵守纪律星”、“卫生环保星”、“注意安全星”、“热爱劳动星”、“感恩关爱星”,依次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表现。
每一种“星光卡”的获得标准必须是学生的道德实践达到要求方可。
比如“文明礼仪星”的评价标准是:(1)仪容仪表大方,服饰整洁,佩戴红领巾、校卡;(2)能够自觉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请等。
德育方法及贯彻要求
德育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因为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所以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德育目标需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积极向上。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②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③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要求发展。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③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的发展。
我国的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基于“不言之教”德育方法论的高校德育工作[论文摘要]德育的本质是实现被教育者悟性认识的提升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因此,德育的基本方法就决不能是灌输和说教,而只能是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不言之教”来推进德育工作。
在具体实践中,搞好德育工作的要抓住两个要点:第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德育工作;第二,以师德建设为保障,推进德育工作。
[论文关键词]德育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是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出“德育为先”的重要理念。
然而,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德育政策,我们发现尽管德育正在努力服务于国家政治与市场经济,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
今天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最大威胁可能不是社会动荡,而是社会溃败。
导致社会溃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道德的沦丧和道德教育的无力。
所以,在确立了德育为先的目标之后,关键就是如何解决德育方法和途径的问题。
一、德育的方法论:不言之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不在于道德灌输和道德说教,将一种价值观和道德观传递给被教育者不是通过理性认识,而是通过悟性认识。
感性是感觉上的认知,理性是逻辑上的抽象与总结,只有在理性层面上,才能进行悟化,亦即形成新认识,是跃迁式的。
悟性认识包含了人们从理性认识中提取出来的模式,是完全属于自己所有的知识,更是人们在理性认识中感受到的真谛。
悟,就是在理性中寻找感性,在抽象的理性中寻找更高级的感性。
悟性,是在理性中所隐含的更高级的感性,道德感就是这种高级的感性体验。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无法教育一个学生孝敬父母,但是,当学生暑期回家时,看到父亲正顶着烈日在田间劳作时,当他放下行囊默默走到父亲身边时,孝敬父母的信念就已经深深地植入了学生心中,这就是悟性认识。
由于德育的本质是悟性认识的提升,所以推进道德教育就不能靠灌输和说教,而要靠学生的实践和体验,乃至心灵的体悟。
这种教育手段正是道家所推崇的“不言之教”。
不言之教,就是通过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影响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
不言之教意味着把教育看成是一种人格的自然感召过程,教育的力量就潜藏在教育者的人格之中。
因此,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担当育人的重任。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是靠言语、书本等有形的事物,而是凭借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
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情感的沟通上。
缺乏情感的交流与共鸣,道德的说教是苍白无力的。
师生关系也应该是以情感为中介的。
这种关系是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为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
”道德教育课程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只是固守道德教育课程,就无疑压缩了道德教育的空间。
道德教育的课程化,实际上是将大学精神的隐性陶冶转变为有意识的教化,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妨碍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生成。
近年来尽管我国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总体感觉仍然流于形式,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原因就在于缺乏对不言之教精神的恰当把握。
推进不言之教的关键在于使大学精神和文化渗透于校园的方方面面中。
教学只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少部分,此外还存在着一些非正式课程,我们称之为潜在课程或隐性课程,例如课外活动、校园建设、校规校纪、校风校貌、师生关系等。
拉普普说过:“建筑不仅是材料和结构方式的结果,而且是整个社会文化、艺术、宗教、哲学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特性的反映的结果。
”校园的物质环境不仅仅具有美学和技术的价值,它还是对校园生活方式的诊释,表达了师生共同的精神风貌。
校园建筑、雕塑和标语牌、校园绿地、校服、校徽等不仅仅是物质材料,更重要的是负载着一所学校的历史和传统。
这些潜在课程对于学生的精神成长和德性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推进高校德育工作近年来,大学的基础建设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对于大学建设铺张浪费的批评之声屡见报端。
但这种批评有些苛刻和偏颇之处,需要做一些必要解释。
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促进或阻碍人的发展。
孔子曾就物质或自然的环境对人的精神的影响进行过专门的分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这就是自然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
而孟母三迁的故事则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
自然山水与人的本性和精神品质有着共同的结构,所以,好的自然环境可以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感应和共鸣,有助于人的自我完善和心理健康发展。
因此,古人在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视对自然环境的选择。
起于唐代的书院就充分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精心选择,书院大多选于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白鹿洞书院建于江西庐山,嵩阳书院建于河南嵩山等。
原因有二:一是景色幽静,便于潜心研究;二是名山大川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利于读书人修身养性,陶冶心灵,因为山水与人有共通性。
由于大学承担了育人和立人的重要使命,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环境,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应该要刻意安排,必须体现教育性,形成一种相对纯净的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物质基础首先是一个完备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它又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的观点、信念和良好习惯的手段。
”可以说,学校的环境直接关涉到学生的德性成长。
例如,校园的围墙不仅仅具有建筑学上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它代表了校园与社会的相对隔离,它具有特定的文化象征,表示学校是一个特定的文化场。
前苏联的帕夫雷什中学,一所由于苏霍姆林斯基在此执教而闻名于世的中学,就是一所刻意注重物质环境建设的学校。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良好的物质环境,校园内科学的布局和寓意深刻的陈设,教室里的标语和语录,都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自由的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都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和浓厚的人文意蕴。
他这样深情地描述这所学校:“学校地处村边僻静的环境,周围是大自然,附近又有大面积的水域,这一切对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都是十分有利的。
”苏霍姆林斯基坚持这样的观点,就是“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学校的一切物质景观都在诉说着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成为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
这种隐性课程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与显性课程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育人的教育环境。
④校园绿化是最能体现教育者的生态意识的,也更能营造一种亲近自然和宁静和谐的氛围。
在中国传统的书院建设中,都非常注重环境的选择和环境的设计,一般都会把校址选在远离都市的山区或野外。
在这种校园环境中,学生能获得一种心灵的宁静,正是修身养性的佳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校不得不远离山林与河畔,我们虽然不能说,当代青少年的浮躁心态都是由于校园远离自然造成的,但是至少这是原因之一。
所以,在现代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强调校园绿化,它对于校园环境卫生具有天然的调节功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具有特殊的调控作用,使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亲近自然的安全感。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在那些为寻求僻静、获得休息和进行谈心而设的幽静角落里的花木都不是任意种植的,而是考虑了每棵花木、每朵花所能赋予人的精神生活的某种审美和情绪色彩。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转型的时代,社会转型不仅仅是制度的转型,更主要的是观念的转型。
当代学生的价值观念已不再单纯,今天的青少年享受到了前人享受不到的物质生活,这造成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沦为了物质的奴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严重,不思进取,沉迷于享乐。
正是因为如此,现代大学就必须创造一个相对纯净的空间,以免让学生受到过多的不良干扰。
幽雅美观、井然有序的校园,不仅能给人以舒适的感觉,而且会给人以朝气蓬勃、催人奋发的体验。
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前任院长罗夫斯基曾说:“工作场所的物质环境,其影响是巨大的。
对此,我每天早晨都能体会到:当我穿过市内肮脏的哈佛广场而进入庭院时,好像在沙漠中找到了一块绿洲,立刻感到心旷神怡,使人清新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高等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搞好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修养的提高、文明行为的培养、创造能力的开发都起着潜移默化地作用。
优美、舒适、干净的校园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文明习惯所起的作用,是无法被取代的。
三、以师德建设为保障推进高校德育工作在各类社会职业中,教师这一职业总是为全社会所重视。
在中国历史上,教师这一职业的地位被提到了正民风、安邦国的高度,正如《周礼》中说:“教职,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
”这是因为教师的使命在于教书育人,即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具有必要的才能和品质。
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就应在方方面面都成为学生效仿的表率。
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
中国传统师德历来强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教师既要道学问,又要尊德性。
《礼记》中说道:“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作为教师,在学问和德性这两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要关爱学生,遵循教育规律,为学生解疑释惑,帮助他们修炼学问、涵养德性。
正因为如此,人们平素对老师所最不能容忍的,并不是他的学问不精,而是他的道德不纯。
中国人的心目中历来有一个圣贤先师的高大形象。
师,在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中,首先意味着是一个道德上的完人。
这大致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学问大多强调修养身心,做学问与做人往往浑然一体。
好的学问若不能力行于日常为人之中,便不能使人膺服。
宋代理学追求的天人合一,明代的王阳明提出的知行一体,都追求成为将学识贯注于行为的完人。
教师为什么必须有“德”,而且是更高标准的“德”?因为教育正是以人影响人,以人感召人,以人改变人。
教师就是改变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核心所在。
胡锦涛总书记说过:“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社会公德的兴起、职业道德的实现、家庭美德的确立、个人品德的育导,从源头上说都是由师德导入的。
所以说师德是“四德”的源头,抓四德建设,首先要从抓师德建设做起。
教师是以教书育人为本职的,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其比一般职业的从业者在品德行为方面有更高的标准。
江泽民说过:“我国广大教师要率先垂范,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严格要求自己,明辨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道义理想高于物欲财利;才能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上下探索;才能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人格魅力;才能有大批的“国之用才”的涌现;才能有学术的传承革新;才能有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