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项目教学案例设计

合集下载

定量分析化学教案

定量分析化学教案

定量分析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定量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学会使用常见的定量分析仪器和设备。

(3)了解定量分析化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实践,掌握溶液的配制、滴定、光谱分析等基本操作。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学会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定量分析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认识定量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定量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1)定量分析化学的定义(2)定量分析方法分类(3)定量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2. 定量分析仪器与设备(1)滴定仪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2)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操作(3)其他常用定量分析仪器简介3. 溶液的配制与稀释(1)溶液的配制方法(2)溶液的稀释计算(3)溶液的浓度测定与误差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定量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2)常见定量分析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3)溶液的配制、稀释和浓度测定。

2. 教学难点:(1)定量分析方法的原理与选择。

(2)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溶液配制和稀释过程中的误差控制。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定量分析化学的理解。

3. 开展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问题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定量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与课时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32课时,包括16次课堂讲授和16次实验操作。

大学分析化学教学设计案例

大学分析化学教学设计案例

大学分析化学教学设计案例引言:分析化学是化学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研究和应用分析方法来确定和量化物质组成和性质。

在大学中,分析化学通常是化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分析化学教学案例。

本文将介绍一个大学分析化学教学设计案例,并分析其实施过程和结果。

案例背景:在某大学的化学专业中,分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这门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常见分析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设计目标:1. 培养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和动力;2. 培养学生分析化学实验技能;3. 提高学生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能力。

案例设计: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每个小组需要设计和完成一个关于食品中常见成分分析的实验项目。

该项目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分析化学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步骤1:实验项目选择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个特定的食品样品,例如橙汁、牛奶或苹果。

他们需要考虑选取食品样品的原因,并阐明食品样品中常见的成分,如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等。

步骤2:实验方案设计每个小组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实验方案来分析选取的食品样品中的成分。

实验方案应包括试剂和仪器的选择、样品的制备、样品处理的步骤和实验条件的控制等。

步骤3:实验操作和数据采集学生需要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他们应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步骤4: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学生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出各种成分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

他们应该能够解释结果是否符合预期,以及可能的误差来源。

步骤5:实验报告每个小组需要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其中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案、实验数据、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和讨论等内容。

实验报告应具备科学规范和逻辑性。

实施过程和结果: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会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实验项目,相互合作和交流,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课程内容简介本实验课是大学一年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第一门化学实验课。

其任务是教授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及实验现象的观察获得化学方面的感性认识,巩固并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本课程实验联系实际,综合性较强,既强调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又重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教授基本实验操作、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滴定分析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实验能力及严谨的科学实验作风,比较熟练地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

相关思政元素: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敬业、诚信、友善、团结向上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第一,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道路自信。

第二,使学生建立诚信敬业的观念和习惯。

第三,使学生树立安全和责任意识。

三、课程思政融入设计元素1: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通过向学生讲授我国取得的成就和国家对于他们的投入及期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道路自信,激发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

元索2:安全和责任意识实验室的第一课就是安全教育,告诉学生基本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必须遵守的化学实验规则以及实验室安全制度。

在以后每次具体的实验课程中,提醒他们可能会遇到的安全问题以及处理方法。

要求学生轮流做值日,并且对值日生的工作标准提出具体的、严格的要求,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元素3:诚信实验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行为规范教育的非常合适的平台。

教师从一开始就引导学生要具备诚信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并且从每个教学环节去要求和考核,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根据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适时的引导。

元素4:敬业对学生严格要求,并落实到具体的环节,如实验的预习、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的操作,到实验报告的撰写。

每次实验前提出预习的具体要求,在实验前教师检查,没有预习者不得进行实验。

对实验数据的记录也有相应的要求,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记录情况,提醒他们修正错误的做法。

定量分析化学教案

定量分析化学教案

定量分析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常见定量分析技术的操作步骤和应用范围;(3)学会正确选择和应用定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2)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定量分析化学的兴趣和热情;(2)认识定量分析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定量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1)定量分析的定义和分类;(2)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滴定法、重量法、光度法、电化学法等。

2. 定量分析实验操作技能(1)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2)实验基本操作:称量、溶解、过滤、蒸馏等;(3)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常见定量分析技术的操作步骤和应用范围;(3)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 教学难点:(1)定量分析方法的的选择和应用;(2)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3)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2)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实践,培养动手能力;(3)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手段:(1)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2)实验室实践教学;(3)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1)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2)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3)课堂提问和讨论的参与度。

2. 终结性评价:(1)期末考试:理论试题和实验操作试题;(2)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六、教学计划与安排1. 课时分配:(1)第一章:定量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课时);(2)第二章:常见定量分析技术(3课时);(3)第三章:实验操作技能训练(4课时);(4)第四章: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2课时);(5)第五章:定量分析方法的选择与应用(2课时)。

分析化学教学教案

分析化学教学教案

互动讨论:教师引导学生 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 提问、发表见解,促进师 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习题巩固:布置相关习 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 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 能力。
实验设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 结果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学生能够了解分析化学在生 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对分析化学的热爱和兴趣 树立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重量分析法:通过称重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 滴定分析法:通过滴加标准溶液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 比色分析法:通过比较颜色深浅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
环保意识:引导学 生关注实验废弃物 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实验安全与环保的 重要性:强调实验 安全与环保对个人 和社会的影响
实验安全与环保的 实践:介绍如何在 实验中落实安全与 环保措施
理论教学:介绍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和应用。
之处
改进措施:根 据学生表现, 调整教学方法
和内容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学生对教师教学态度的看法
学生对教学进度的适应情况
注意事项:教师需要 合理分组,选择合适 的讨论主题,注意课 堂纪律和时间控制。
定义:通过实验展示化学反应过程和现象, 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原理和概念
目的: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实施步骤:选择合适的实验项目、准备 实验器材和试剂、进行实验演示、引导 学生观察和思考、总结实验结果和结论

初中化学项目化教案例

初中化学项目化教案例

初中化学项目化教案例
项目名称:探究酸碱中和反应
项目目标:通过实验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了解酸碱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项目时间:2课时
项目材料:烧杯、试管、酸性物质(例如盐酸)、碱性物质(例如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PH试纸、滴管、水
项目步骤:
1. 简要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即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盐和水的反应。

2. 将100mL蒸馏水倒入烧杯中,将烧杯放在试管架上。

3. 取一根试管,用滴管将数滴酚酞指示剂滴入试管中。

4.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碱性物质(氢氧化钠),观察试管中液体颜色的变化。

5. 再取另一根试管,重复步骤3和4,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酸性物质(盐酸),观察试管中液体颜色的变化。

6. 使用PH试纸测试试管内液体的PH值,将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项目评价:
1. 学生能正确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并能通过实验验证。

2. 学生能准确观察实验现象,正确使用试剂和仪器。

3. 学生能够合作完成实验,积极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

4. 学生能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并对实验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探讨。

项目延伸:
1. 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

2. 可以让学生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肠胃酸的中和、腌制食物等。

通过这个项目,学生将能更好地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应用,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简介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面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无机与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四大平衡及四大滴定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了解元素化学的性质与应用,并且能熟练运用基本原理,结合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分析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目标,为学生后续化学化工类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结构、酸碱平衡与滴定、配位平衡与滴定、氧化还原平衡与滴定、沉淀平衡与滴定、无机元素化学等多个章节的内容,具有知识点多、逻辑性强等特点。

由于该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过于抽象,需要掌握的元素性质过于繁琐,如果在授课过程中一味地采用简单说教、鸡汤式地劝导,难免会让课堂陷入尴尬,让学生感到疲惫。

因此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巧妙地挖掘学科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恰当地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对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挖掘的思政资源分析1、科学家故事引申出科研精神和家国情怀无机及分析化学领域重要理论地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史实故事,这些故事无不蕴含着思政元素。

在重要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合适的科学故事,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努力,另一方面以科学家的良好思想品德去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通过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兴亡以及文化的传承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以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例如在讲绪论部分时,可以先以我国古代冶金、印染、制陶和火药等技术来讲述化学学科发展的光辉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然后再讲述近代由于科技落后而被列强侵略和压迫,以及近年来我国科技奋起急追时遇到的欧美科技霸凌,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以及科技发展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化学的学科中不断探索,树立远大的科研目标。

《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教案

《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教案

电化学反应
许多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极上发生,通过 电子流动产生电流。
配位化合物概念
定义
配位化合物是指由中心金属离子与周围的配体通过配位键结 合而成的化合物。配位键是由配体的孤对电子与中心金属离 子的空轨道形成的。
特点
配位化合物通常具有特殊的颜色、磁性和光学性质。它们在 催化、医药、染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4 4. 案例分析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互相讨
结合实际案例,将理论知识
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提升
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用能力。
课堂互动环节
小组讨论
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促进互动学 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课堂提问
通过课堂提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情况,并引导他们思考问题,激发学习 兴趣。
实验数据处理
数据记录
实验过程中,要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实验条件、测量值、时间等。
数据分析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误差等指标。
结果呈现
将分析结果以图表、表格等形式呈现,并进行必要的讨论和解释。
数据保存
将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整理归档,以便日后查阅和参考。
实验安全准则
个人防护
实验时必须穿戴实验服、安全眼镜和手套,防止化学品接触皮肤 和眼睛。
pH值概念
pH值是衡量溶液酸碱性的指标, 数值越 低, 溶液酸性越强, 数值越高, 溶液碱性 越强。
酸碱滴定
酸碱滴定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利用已 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来测定未知浓度的 酸或碱溶液。
氧化还原反应理论
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原子或离子之间电子 的转移,导致氧化态的变化。
氧化剂与还原剂

大学分析化学教案

大学分析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1. 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用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验室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1. 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常用分析化学实验方法及其操作。

3.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1. 复杂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2.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

教学内容:一、分析化学概述1.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发展简史。

2. 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3. 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定量分析1. 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定量分析误差的来源和减小方法。

3. 常用定量分析方法: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光谱分析等。

三、定性分析1. 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定性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3. 常用定性分析方法: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滴定等。

四、光谱分析1. 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仪器。

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

五、色谱分析1. 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仪器。

2. 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等。

六、实验室安全与环保1. 实验室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

2. 常用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和废弃物处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发展简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结合实例说明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讲解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 讲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定量分析、定性分析、误差等。

2. 讲解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基本原理。

三、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1. 实验操作:讲解常用分析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数据处理:讲解实验数据的记录、计算和分析方法。

四、案例分析1.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

2. 分析案例中涉及的分析方法、原理和实验操作。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分析化学的理解。

初中化学教研专题案例(3篇)

初中化学教研专题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化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实验探究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以“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为专题,通过分析实验探究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案例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实践三、案例目标1. 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 优化实验探究教学策略,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四、案例实施过程1. 实验探究教学设计(1)明确实验探究主题: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探究主题,如“物质的溶解性”、“气体的制取与检验”等。

(2)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制定详细的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实验现象等,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3)制定实验探究评价标准:从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 实验探究教学实施(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引出实验探究主题。

(2)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实验项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探究。

(3)实验操作: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强调实验安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4)实验现象观察与记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为后续分析、总结提供依据。

(5)实验分析与总结: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实验探究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表现,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小组互评:小组内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实验探究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五、案例反思1. 实验探究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

定量分析化学教案

定量分析化学教案

定量分析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定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如滴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3)学会进行定量分析实验操作,并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定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定量分析的定义;(2)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分类;(3)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

2.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1)滴定法;(2)原子吸收光谱法;(3)X射线荧光光谱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定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1)定量分析的原理和实验操作;(2)不同定量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定量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实验法:进行定量分析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3. 小组讨论法:讨论定量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实验仪器和试剂;2. 教学设施:实验室、多媒体设备。

教案内容请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对定量分析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定量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讲解:(1)讲解定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定量分析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2)介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如滴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并分析它们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定量分析实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如仪器的使用、试剂的配制和滴定等,并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4. 数据处理与分析: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包括数据的记录、计算和误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初中化学项目化教案模板

初中化学项目化教案模板

初中化学项目化教案模板
项目主题:探究化学反应中的气体生成
一、项目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中气体生成的特点;
2. 掌握气体生成的常见化学反应;
3. 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探究气体生成的规律。

二、项目准备:
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气密容器等;
2. 实验药品:氢氧化钠、盐酸、碳酸氢钠等;
3. 实验环境:安全实验室环境,并确保通风良好;
4. 项目资料:化学反应相关知识的教材、参考书籍等。

三、项目步骤:
1. 观察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混合,观察生成的气体;
2.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前后氢氧化钠和盐酸的质量,以及生成气体的量;
3. 分析实验:根据生成气体的特点和反应条件,分析气体生成的原因;
4. 实验设计:根据学习到的知识,设计其他化学反应实验,验证气体生成规律。

四、项目总结:
1. 总结气体生成的特点和规律;
2. 分享实验过程和结果,与同学交流讨论;
3. 提出化学反应中可能产生气体的新实验方案。

五、拓展延伸:
1. 了解其他化学反应过程中气体生成的现象;
2. 探究气体生成与实际生活、工业生产的应用;
3. 参加科学竞赛或展示,展示关于气体生成的研究成果。

分析化学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分析化学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2. 授课对象:化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3. 学时安排:32学时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了解化学分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 素质目标: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3. 常用分析方法: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4. 分析误差及数据处理5. 分析化学在各领域的应用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化学分析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5.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第二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3. 第三周:滴定分析4. 第四周:重量分析5. 第五周:光谱分析6. 第六周:色谱分析7. 第七周:分析误差及数据处理8. 第八周:分析化学在各领域的应用五、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讲授:教师系统讲解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实例,分析化学分析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5. 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撰写实验报告,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撰写报告的能力。

3. 期末考试:通过笔试,检验学生对分析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中化学项目化教案

初中化学项目化教案

初中化学项目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酸碱与中性溶液的基本性质
2. 掌握使用指示剂检测酸碱溶液的方法
3. 学会用实验方法探究酸碱溶液的性质
二、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酚酞、酚酞指示剂、蓝色底物滴管、盛放试剂的玻璃容器等
2. 实验试剂:盐酸、碱性溶液、蓝色墨水等
3. 实验操作步骤和记录表格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让学生回顾酸碱与中性溶液的定义及性质,并说明本次实验的目的。

2. 实验操作:将酸和碱溶液分别倒入两个玻璃容器中,加入少量的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再倒入几滴蓝色墨水,观察再次颜色变化。

3. 结果分析: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酸碱和中性溶液的性质。

4.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次实验的结果,并归纳酸碱和中性溶液的性质。

5. 拓展:让学生提出其他实验方法来检测酸碱和中性溶液的方法,并进行讨论。

四、教学反馈
1.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2. 教师进行评价并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课堂延伸
1. 让学生了解酸碱与中性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2. 让学生设计新的实验方法,探究酸碱与中性溶液的性质。

六、作业
1. 回答课堂提出的问题,并对本次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2. 设计一个新的实验,探究不同酸碱溶液的性质。

《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一、教学目标《分析化学(1)》主要讲授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

围绕“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总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扎实的化学分析基础理论,树立严格的“定量”概念,通过思政案例、课程实践和学科前沿的引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厚植爱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能够成长成为化学及相关学科“德才兼备”的学术精英和卓越人才。

二、课程内容(一)总体设计围绕课程育人目标,结合国家战略、“卡脖子”技术和“健康中国”新发展理念,深入挖掘知识内容、学科前沿和课程实践中蕴含的科创精神、家国情怀、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等育人元素(二)课程思政资源建设(1)从学科发展史中梳理与“家国情怀”、“科创精神”相关的典型人物事迹,激发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

(2)在分析化学应用实例讲述中传承岳麓书院“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优秀文化传统。

(3)以热点话题和案例事件映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三)专业教学与思政元素融合(1)线上与线下相统一进行混合式创新教学设计。

将知识点、案例教学、思政融入和学科前沿进行多元融合,强调互动式教学和启发性逻辑推理式教学。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课堂“活”起来。

将翻转课堂、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法等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活动,增强学生主动性和课堂参与度,运用慕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进行教学管理和反馈改进。

(3)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开展创新课程实践。

与课程同步推进课程实践选题、文献查询、方案设计、实践探索以及成果分享,在小组学习和应用讨论中推动实践育人。

三、课程评价与成效分析化学(1)教学的四维评价结果多数为优秀(即学生评教、同行评价、教学督导和教学规范评价),在创新教学体系中,学生从学科角度对时代和社会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刻,认同“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优秀传统。

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的教学目标,达到“如盐入味”“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传授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

3. 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理论教学内容:涵盖无机化学基本原理、物质结构、元素性质及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

2. 实验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实验操作、化学分析实验等。

3. 思政融入点:通过实验小组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化学史和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三、具体思政教学案例1. 科学家事迹介绍在讲解元素周期表时,穿插介绍门捷列夫等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强调他们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

通过讲述我国化学家在无机及分析化学领域的贡献,如侯德榜的制碱法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2. 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在实验教学中,分组进行实验,要求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课程内容,讨论化学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做到环保、节约资源。

通过分析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食品安全检测、环境监测等,强调化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知识技能评价:通过考试、作业和实验报告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2. 思政效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课堂讨论和课后反思等方式,评估思政目标的实现情况。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以更全面地了解思政教学的效果。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在实施思政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例如,可以通过增加互动环节、引入更多实际案例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以更好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

化学教学实践案例分析(3篇)

化学教学实践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具有实践性强、抽象性高、知识体系复杂等特点。

为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国教育部门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以某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为例,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二、案例描述(一)教学背景某中学化学教师,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

所教班级学生基础较好,但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存在恐惧心理,课堂参与度不高。

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教师决定开展一次以实验操作为主的教学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多个实验操作环节,包括药品取用、仪器使用、实验现象观察、实验数据处理等。

同时,制作了实验操作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

2. 课堂教学(1)导入: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实验操作的主题。

(2)实验操作:教师详细讲解实验操作步骤,示范实验操作过程,并强调注意事项。

(3)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实验数据处理: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操作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与实验操作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案例分析(一)成功经验1. 课前准备充分:教师通过制作实验操作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2. 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实验操作、分组实验、实验数据处理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化学实验教案

分析化学实验教案
南阳师范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案例
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实验预习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仪器和试剂 实验步骤 数据记录与处理 问题讨论
南阳师范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 验 预 习
移液管的使用 分析天平的选择和使用 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设计两种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南阳师范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 验 步 骤
4、细测: 同上,准确吸取醋酸试液10.00mL于100mL 小烧杯中,加入0.1 mol/LKCl 5 mL,再加水 35mL。加入搅拌磁子,浸入pH复合电极。开启 电磁搅拌器用0.1000 mol/LNaOH标准溶液进行 滴定,滴定开始时每加1mL NaOH读数一次,在 突跃范围内,每加0.1mLNaOH读数一次,pH突 跃后,再恢复到每加1mLNaOH读数一次,记录 每个点对应的体积和pH。
南阳师范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 验 原 理
2、确定终点的方法 (1)pH-V曲线法 以滴定剂用量为横坐 标,以pH值为纵坐标, 绘制pH-V曲线。作两 条与滴定曲线相切的 直线,等分线与曲线 的交点即为滴定终点。
南阳师范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 验 原 理
(2)△pH/△V-V曲线法 △pH/△V代表pH的 变化值一次微商与对 应的加入滴定剂体积 的增量(△V)的比, 绘制△pH/△V-V曲线, 曲线的最高点即为滴 定终点。
南阳师范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 验 原 理
(3)二次微商法 绘制△2pH/△V2-V曲线。它是根据△pH/△VV曲线的最高点正是△2pH/△V2等于零来确定终点。
南阳师范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 验 原 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项目教学案例设计
摘要:项目教学选择具有典型性的项目作为载体,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实际应用为尺度,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实施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分析化学作为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高、实践性强、应用广泛的特点,其专业基础知识枯燥而繁难,课堂教学沉闷而乏味。

本文积极进行分析化学项目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展示了项目教学在分析化学课程中的实施过程和方法,简单分析了项目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项目教学分析化学项目设计
项目教学是指以生产中涉及的典型性项目为载体、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1]。

通过项目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素养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将其培养成既能动手又能动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2]。

目前,项目教学大多集中于职业院校的相应课程教学中,将其应用到本科院校分析化学等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报道较少[3],[4]。

分析化学基础课理论性高、实践性强、应用性广泛,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复杂问题的综合处理,项目教学的实施将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5],并提高其职业素养,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及工学结合模式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以“自来水、某品牌纯净水、矿泉水水质分析”为例,展示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和方法,并简单分析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分析化学项目教学中项目的设计
设计项目时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项目的名称、参考的学时、教学和学习的基本目标、相关知识、操作和训练、考核评价及实施建议等[6],[7]。

论文根据项目设计的原则及专业需求,进行不同分析化学项目的设计,如食用醋总酸度的测定、柠檬酸质量的分析、复习氢氧化铝中铝盐含量的测定、阿司匹林含量的测定等,可以作为综合项目出现,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子项目。

论文选用“自来水、某品牌纯净水、矿泉水水质分析”为例阐述各个设计要素。

(1)项目名称:自来水、某品牌纯净水、矿泉水水质分析。

(2)参考学时:6学时(分为:分组、咨询、立项、计划1学时――根据分析项目分为不同的子项目,各个子项目计划书在1学时以内同时设计;决策、准备检测试剂及仪器1学时;三种不同类型的水的鉴别与检查1学时;实施测定2学时;结果展示与评价1学时)。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说出水质分析的内容;能说出不同类型水的鉴别、检查和相应项目测定的方法;能阐述诸如水的硬度、酸度、微量元素、COD等测定的原理。

能力目标――能依照水质分析标准进行水样分析;能依据不同的水质分析项目设计分析测定方法和方案;能正确记录实验结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水质分析报告。

总之,可以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具备严谨细致、实事求是和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具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4)相关知识:水分析标准条款/检测细则及编号;天然饮用矿泉水、生活用水、地表水、污水水质分析的目的及区别;水质简分析、全分析和专项分析的目的及区别;111项(不要求全部都会,会其中的某些项目即可)检测项目及所需仪器、检测原理,等等。

(5)操作训练:任务1:pH值测定;任务2:总硬度测定;任务3:总氯测定,等等,按照具体任务进行操作训练。

(6)考核评价:展示成果,包括学习总结、操作过程完成情况、项目课题报告、实验报告、组内成员评价、教师评价等。

(7)实施建议:根据学生选择的项目,进行教学条件建议(软、硬环境,包括师资)、评价方式建议、教材建设建议等。

2.分析化学项目教学的实施
分析化学项目教学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过程[7],[8]:
(1)咨询并立项:由教师、企业专家和学生共同确定典型性、代表性项目,要具有项目名称、参考学时、教学目标等内容;
(2)计划:教师课前下发项目任务(大项目:水质分析。

子项目:自来水pH值测定、总硬度测定、总氯测定、COD测定,等等),学生自行分组并明确个人的分工,在教师指导下根据项目任务制订学习方案、确定学习内容、整理项目知识并分工,汇报小结,制订项目计划;
(3)决策:分工合作,子项目学习小组确定最佳实验方案;
(4)实施:子项目小组学习方案的展示(方案中应包含基础知识、
测定原理及实验方案)、教师及企业专家的点评、进入实验室进行相应项目的检测、报告的撰写、报告的展示等;
(5)检查:组内、组外(教师、企业专家)的检查、报告、展示等(确定组内、组外检查评定方法及权重);
(6)评估:根据学习小结、实验过程及报告等,进行组内、组外、教师和企业专家的评估。

其中,咨询、计划、实施、检查阶段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只有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才给予及时指导。

在决策与评估两个阶段中,老师要参与到每个组,及时提出合理建议和公正评价。

3.有关分析化学项目教学法的思考
对教师而言,首先要转变角色、自我督促、不断学习。

其次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避免一灌到底或者全篇采用项目教学。

另外,要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生的基础,设计不同的项目实施。

最后要积极进行记录、反思和反馈,为后续应用奠定基础。

另外,对学生而言,首先要明白依据项目学习的目的和项目教学的优势,从心理上接收项目教学并且积极配合。

其次要认识到团队协作和积极沟通的必要,团队进行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组内、组外积极沟通和交流。

另外,不必要求学生在项目开始时掌握一个项目所需的所有知识,可以在项目逐步完成的过程中掌握这些知识。

即先掌握“怎么做”,然后“边做边学”,最后“做中学、学中做”,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合理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4.结语
水质分析内容繁多,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内容分散、知识枯燥、课堂沉闷,采用项目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做中学、学中做,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同时,通过实际项目的完成,学生亲身体会到企业的需求,为其职业素养的养成和提高提供机会。

总之,项目教学积极推动了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大需求下基础课程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江献华.精选教学项目提升项目教学的有效性[J].科技信息,2012(27):273,306.
[2]王婧.案例教学与项目教学比较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22(4):116-117.
[3]张坐省,马云梅,张晓丽,等.高职《分析化学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56-60.
[4]杨伟民,刘佳.药学类高职专业分析化学实验的项目教学法应用探索[J].化工时刊,2012,26(3):64-66.
[5]梁红,苏锡南,余良谋,等.基于项目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7(3):100-104.
[6]张莉,刘峰.项目教学法在分析化学课程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1):83-84.
[7]张金波,姜婧娆.项目教学设计案例及评析[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74-76.
[8]梁红,高红武,周清,等.工业分析专题实验项目教学模式设计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S1):351-354.
许昌学院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编号:020130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