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和特点一、管理概念:管理就是管理这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实现特定组织的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社会活动。
管理六点基本含义:1 .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2 .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3 .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4 .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5 .具有基本职能;6 .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二、管理的特点(一)管理具有两重性1 .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
2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艺术性即实践性,管理活动对于“度”的把握)(二)目标性1 .组织的共同目标;2 .目标具有大小层次性;3,具有时间跨度;4.多元价值性(盈利、地位等)(三)组织性(四)创新性第二节管理职能与类型一、管理职能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
(一)计划(做什么)活动条件研究制定业务决策;编制行动计划。
(二)组织(怎么做)设计组织;人员配备;组织变革。
(三)领导(靠什么做)(四)控制(如何做得更好及做得如何)二、管理职能发展:20世纪下半叶开始,决策、创新、协调职能受重视。
三、管理类型:按照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
(一)公共管理是以公共组织为依托,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特点:1.以公共利益为实现目标2以公共组织为依托;3.公共管理是公共权力运用过程;4.独占性(一种公共服务、产品由一个部门承担);5.接受公众监督。
在中国,把非政府组织分为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性中介组织。
(二)企业管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生产、服务的组织,以企业法人身份活动注重个体利益。
特点:1.目标单一即盈利2企业管理具有竞争性3典型的经济理性;4.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所有权及委托经营权。
第三节管理者职责与技能一、角色类型: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决策制定三方面角色。
层次:高层、中层、低层管理者。
领域分类:综合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如人事、销售)二、具备技能(一)技术职能。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16页)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1. 管理学的定义和发展管理学以研究企业和组织管理为主要内容,它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运筹学等多个领域。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和组织的管理过程、管理方法和管理行为等,旨在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管理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组织结构、决策分析、领导力、沟通协作、人力资源管理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管理学的研究也不断深化和拓展。
2. 管理学的基本理论2.1 组织结构理论组织结构是指企业或组织中各级岗位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关系的方式。
组织结构理论主要包括功能结构、分工结构、层级结构等。
功能结构将不同的职能划分为不同的部门,分工结构则根据员工的技能和任务来进行分工,层级结构则是根据不同的职权和责任来进行层次划分。
2.2 决策理论决策是管理者在面对不同选择时,通过决策过程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决策理论主要包括决策环境分析、决策方法和决策模型等。
决策环境分析包括内外环境的分析、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评估等,决策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决策方法,决策模型则是通过建立数学和统计模型来辅助决策。
2.3 领导力理论领导力是指管理者能够影响和激励员工,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组织的工作中。
领导力理论主要包括权力理论、特质理论和行为理论等。
权力理论认为领导力的来源是管理者的权力和权威,特质理论则认为领导力与管理者的个人特质有关,行为理论则认为领导力是一种行为和技能。
2.4 沟通协作理论沟通协作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的过程。
沟通协作理论主要包括沟通模式、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等。
沟通模式包括垂直沟通和水平沟通,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和反馈等,团队协作则是通过组建团队来实现协作效果。
2.5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和组织的战略目标,通过合理和有效的方式管理和利用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招聘和选用、培训和开发、绩效评估和激励等。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组织结构的形式与优缺点分析
功能制组织结构
• 优点:专业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 缺点:部门间协调困难,适应性较差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 优点:分权管理,激发员工积极性 • 缺点:资源分散,管理成本较高
矩阵制组织结构
• 优点: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适应性强 • 缺点:双重领导,协调难度较大
组织变革与调整的策略
07
市场营销管理
市场营销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市场营销管理的目标
• 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企业利润目标 • 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企业形象 • 提高客户满意度,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
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
• 市场调查与分析: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格局等信息,为营销决策提供依据 • 营销策略制定: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结果,制定营销策略和方案 • 营销实施与监控:执行营销策略和方案,监控市场反馈,调整营销策略
控制方法
• 检查、纠正工作过 程中的偏差 • 强调目标评价和绩 效反馈 • 通过成本控制和风 险管理,保障组织可 持续发展
协调方法
• 协调各部门、员工 之间的工作 • 提倡跨部门合作, 实现知识共享和协同 创新 • 通过有效沟通,提 高组织协同效率
管理方法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某企业实施目标管理,提高组织效率
员工培训与发展的策略与实践
员工培训的方法
• 技能培训: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工作能力 • 管理培训:提供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管理能力 • 团队建设:通过团队活动,提高员工团队协作能力
员工发展的策略
• 职业规划:帮助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实现员工职业目标 • 晋升通道:建立清晰的晋升通道,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 • 培训体系: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持续提高员工能力和素质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的学科,它涉及到企业、组织或团队内部的决策制定、组织构建、团队协作、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各种管理问题的研究和分析,管理学提供了许多基础知识点,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管理挑战。
本文将对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整理,以便读者更好地掌握和应用。
一、管理概述1. 管理的定义和特点2. 管理的基本职能和过程3. 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二、组织行为学1. 个体行为1.1 个体的特性与行为1.2 个体动机和满足1.3 个体决策和判断2. 组织结构与设计2.1 组织的基本结构类型2.2 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2.3 组织的权责关系三、领导与决策1. 领导理论与风格1.1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1.2 领导风格的分类和影响1.3 领导力的培养和发展2. 决策理论与方法2.1 决策过程和决策环境的影响 2.2 决策方法和工具2.3 决策效果的评估和改进四、组织管理1. 组织文化与变革1.1 组织文化的形成和特点1.2 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1.3 组织变革的原因和过程2. 组织绩效与控制2.1 绩效管理的目标和原则2.2 绩效评估与激励2.3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五、人力资源管理1. 招聘和选择1.1 人才需求分析和岗位描述 1.2 招聘渠道和方法1.3 选择与面试技巧2. 培训与发展2.1 培训需求分析和计划2.2 培训方法和评估2.3 发展和职业规划六、市场营销管理1. 市场分析与定位1.1 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1.2 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1.3 品牌定位和市场定位策略2. 产品与价格管理2.1 产品开发和生命周期管理2.2 价格定价和策略2.3 产品与价格的协调管理七、战略管理1. 战略分析与规划1.1 环境分析和内外部要素评估1.2 企业使命、愿景和目标的制定1.3 战略规划和执行2. 战略实施与控制2.1 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2.2 绩效评估和修正2.3 战略变化和适应以上只是管理学的一部分基础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管理挑战。
《管理学基础》课堂笔记重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第一篇概论一、管理学的重要性二、本课概述三、本课的学习方法1经典名著学习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曼昆《经济学基础》哈罗德孔茨《管理学》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张五常《经济学解释》郎咸平《郎咸平说》2多种媒体学习报刊杂志:《南风窗》《21世纪经济报道》电视:中央二套《对话》理财频道《郎咸平说》网络:中央电大网站,陕西电大网站百度,谷歌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管理的含义管理: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管理概念的理解:1管理是在组织中发生的2管理是一种动态的协调过程3管理活动是围绕一定组织的目标进行的。
4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效率投入和产出比二、管理的性质(一)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二)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管理的科学性:管理是有规律可循的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实践性管理无定式四、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的职能:计划、决策、组织、人事、领导、激励、控制和协调1计划:对未来行动做出的安排(1)目的:明确组织的目标任务,以及实现组织目标任务的方法措施。
(2)工作包括:制订目标任务制订实现目标任务方法措施将目标任务在部门岗位之间展开形成组织的目标连锁体系。
(3)作用:使企业对环境变化带来的冲突降至最低,使组织的浪费降至最低。
2、决策:围绕一定的组织目标,提出各种可行方案,从中选择一个最满意方案的过程。
3、组织:围绕一定组织目标,进行岗位设计,组建部门,规定各个部门、岗位的职责、权限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
组织的三要素:目标、部门、相互关系4、人事:根据企业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职位和任职需求,通过招聘、选拔、培训和考评等活动为企业各部门、各岗位配备合适人选,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1)目的:将合适的人配备到合适的岗位(2)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包括招聘、选拔、培训、报酬等工作。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收集]
一、管理概述1.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等职能,有效利用组织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 管理的目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确保质量、激发员工潜能、实现组织战略。
3.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4. 管理的环境:政治、经济、法律、技术、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以及组织内部环境。
二、计划1. 计划的概念: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未来的行动进行预见、分析和安排的活动。
2. 计划的类型:战略计划、战术计划、作业计划。
3. 计划的过程:确定目标、分析现状、预测未来、拟定方案、评估选择、实施计划。
4. 计划的工具:目标管理、滚动计划、网络计划技术、项目管理等。
三、组织1. 组织的概念:组织是指为了实现共同目标,按照一定结构和职能分工,合理配置资源的过程。
2. 组织结构:直线型、职能型、矩阵型、事业部型等。
3. 组织设计:部门划分、职务设计、职权配置、制度规范等。
4. 组织文化: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传统等。
四、领导1. 领导的概念:领导是指在组织活动中,引导和影响他人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 领导理论:特质理论、行为理论、权变理论、魅力领导理论等。
3. 领导技能:沟通、激励、决策、团队建设、变革管理等。
4. 领导风格: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等。
五、协调1. 协调的概念:协调是指调整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组织运行顺畅、高效的过程。
2. 协调的内容:人际关系、工作分配、利益分配、信息沟通等。
3. 协调的方法:沟通、协商、调解、制度约束等。
4. 协调的艺术:把握时机、平衡利益、化解矛盾、激发潜能等。
六、控制1. 控制的概念:控制是指通过对组织活动的监督、检查和调整,确保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
2. 控制的类型: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3. 控制的过程:设定标准、监测绩效、分析差异、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4. 控制的方法:预算、审计、绩效考核、规章制度等。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管理学基础知识点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汇总1·管理的性质: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下,对组织中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管理,控制,有效的完成组织所既定的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性质就是管理的本质。
管理的重要性:1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促进组织规模的扩大3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
2·管理的职能1计划职能(做什么) 对未来活动的规划和安排2组织职能(怎么做)对员工进行分工,协调;塑造企业文化3领导职能(靠什么)4控制职能(怎么做更有效)对偏差的调整管理流程:计划——组织——管理——控制——计划。
3·管理的二重性1自然属性:合理组织生产力2社会属性: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4·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艺术性必须建立在管理艺术性之上,管理的艺术性使管理的科学性从理论上升到实践,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5·管理者定义:在组织中负责对组织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计划,组织,管理,控制的等管理活动的人的总称。
(管理者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达到组织的目标)6·管理者按所处层次分1高层管理者(计划,组织,控制职能方面起关键作用)决策角色,概念职能2中层管理者3基层管理者(一线管理者,管理职能比重大,他花在管理职能上的时间比高层管理者多)人际关系角色,技术技能重要管理者按从事的工作领域及专业性分1业务管理者(行业关系领域最密切,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负直接责任)2行政管理者3财务管理者4人事管理者5营销管理者。
7·管理角色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一,人际关系角色1挂名首脑2领导者3联络者二、信息传递角色1监听者(收集掌握信息)2传播者(内部传递信息)3发言人(向外传递信息)三、决策制定角色1企业家2混乱驾驭者3资源分配者4谈判者在大组织中,资源分配者最重要,企业家最不重要在小组织中,发言人最重要,传播者最不重要高层管理者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是决策角色中层管理者在三个角色中平均分配底层管理者主要扮演人际关系角色8·管理者技能1技术技能(业务领域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基层管理者2人际技能高中基同等重要3概念技能(思维技能,做出正确判断,引导组织发展方向)高层管理者9·管理学特点1一般性2历史性3实践性4综合性10·管理学研究对象1生产力方面2生产管理方面3上层建筑方面管理学研究方法1比较研究方法2案例研究方法3实验研究方法4系统科学方法(特点:从全局出发解决管理问题。
管理学基础笔记整理
管理学基础笔记整理一、管理学概述1.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规律、管理现象以及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组织、计划、领导、控制、协调等多方面内容。
2.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应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时效性。
3.管理学的发展历史管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科学管理时代、人际关系时代和系统管理时代等不同阶段,各个阶段都对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1.管理者角色理论管理者的角色包括信息处理者、决策者、人际关系协调者和代表者等,不同的角色要求管理者具备不同的技能和素质。
2.管理者行为理论管理者的行为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管理者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有效的行为,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3.管理者决策理论管理者需要不断进行决策,包括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操作性决策等,决策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组织的运作和发展。
4.管理者沟通与协调理论管理者需要进行沟通和协调,实现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和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5.组织理论组织是管理的基本单位,包括权力结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信息系统等方面,组织的设计和运作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效果和组织的稳定性。
三、管理学的基本功能1.计划管理者需要对组织的目标和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确定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实施步骤。
2.组织管理者需要进行组织架构设计,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责关系,建立良好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
3.领导管理者需要具备领导才能,激励员工、协调各部门,推动组织不断发展。
4.控制管理者需要进行组织绩效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管理学的实践应用1.企业管理企业作为管理的基本单位,需要应用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组织、计划、领导和控制等各个方面。
2.公共管理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需要进行有效管理,以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非营利组织管理非营利组织包括学校、医院、慈善机构等,同样需要进行有效管理以达到其宗旨和目标。
(完整word版)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知识归纳1管理: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活动,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完成工作。
(书上)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有效果的同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课件)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强化企业的核心利润源,谋取企业长期的、稳定的、增长的利润;管理是一种过程: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组织机构内的人员以及其它资源以实现组织机构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要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活动;管理目标衡量指标:效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做事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效果: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做事的结果)——正确的做事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1)在被管理人员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即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2)与管理的政务和事务的难易程度和规范程度有关。
管理的事务越难、越不规范,则要求管理幅度要小些3)与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有关。
管理者水平高,管理手段先进,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4)与被管理对象有关。
被管理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能独立胜任工作且忠于组织,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5)不同管理层次和工作性质。
管理幅度也应有差别。
6)与组织法规健全与否有关。
对于一个法规、程序健全的组织,幅度就可大些。
3霍桑试验由哈佛大学的工业心理学教授梅奥组织进行。
梅奥的结论是: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小组对个人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小组的标准是由单个工人的产出确定的,金钱在决定小组的产出标准上小组的情绪和工作保障来说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这些结论导致在组织管理方面对人的行为因素的新的强调。
霍桑试验结果:1)管理者不但需要做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工作,还要不断建立一个人际的社会机构。
2)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方法使人们容易与其他群体结合。
3)管理人员的风格的重要性。
4)首创“社会人”的概念。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影响因素
• 政治因素:如政策、法律法规等
• 经济因素:如市场需求、竞争态势等
• 社会因素:如文化、教育、道德等
• 技术因素:如技术创新、信息化等
SWOT分析:评估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
SWOT分析的定义
SWOT分析的步骤
• 评估组织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的分析方法
• 分析内部优势、劣势
• 分析外部机会、威胁
• 将经验教训应用于后续项目,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谢谢观看
T H A N K Y O U F O R WATC H I N G
CREATE TOGETHER
DOCS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
• 20世纪中期至今的现代管理理论:如系统理论、决策理论、动态平衡理论
管理学的关键要素与应用领域
管理学的关键要素
管理学的应用领域
•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 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
• 这些要素相互关联,共同实现组织目标
03
沟通机制
• 建立定期的团队沟通会议,分享信息和经验
• 利用现代通讯工具,提高沟通效率
团队激励:激发团队积极性与创造力
团队激励的定义
激励方法
激发创造力
• 通过物质和精神手段,提高团队成
• 物质激励:如奖金、晋升等
• 提供创新机会和资源,鼓励员工尝
员积极性和创造力的过程
• 精神激励:如表扬、认可等
战略控制
• 建立有效的控制系统,确保目标实现
• 平衡战略与控制,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关注员工需求和发展
持续改进
• 分析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寻求改进方法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1. 组织行为学: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组织环境中的行为规律,如领导理论、人际关系、团队合作等。
2. 战略管理:制定组织的长期目标和计划,并确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
3. 绩效管理: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评估标准,监测和评估员工的绩效,以提高组
织的绩效。
4. 人力资源管理:负责招聘、培训、绩效管理、激励和员工福利等方面,以确保组
织拥有合适的人才。
5. 决策分析:研究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做出最佳决策的方法,包括决策理论和决策模型。
6. 组织结构:研究组织内部的层级和职权关系,以及部门之间的协作方式和信息流动。
7. 项目管理:规划、执行和监控项目,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和时间表。
8. 领导学:研究领导者的特质、行为和影响力,以提高领导者的管理能力。
9. 沟通管理:研究有效的沟通技巧和策略,以促进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10. 变革管理:管理组织内部的变革过程,包括规划变革、管理变革风险和激励员
工。
11. 营销管理:研究市场需求、竞争分析、产品定位、推广策略和销售渠道等,以实
现组织的市场目标。
12. 供应链管理:管理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协调和协作,以确
保产品和服务的顺利交付。
13. 财务管理:研究资金的筹集、投资与运营,以实现组织的财务目标。
14. 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来管理和处理组织的业务数据和信息,以支持决策
和业务流程。
15. 职业道德:研究工作中的道德问题和道德规范,以引导管理者和员工正确行事。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doc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管理学基础知识点复习内环境:(三)企业内部条件要素1.管理的职能资源要素、管理要素,、能力要素管理职能是指管理的职责与功能,它是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施加影资源要素包括人财物力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和环境资源等;响的方式和具体表现,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功效的概管理资源包括计划、组织、控制、人事与激励和企业文化等;括反映,是联结管理要素的动态机制,是设计管理者职务和管理机能力要素包括供应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等。
构功能的依据。
现代管理应该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四)组织文化战略、市场、生产、质量和人事等方面,这里我们将重点论述计划、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层次,制度文化层次,精神文化层次。
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这五项基本管理职能。
组织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诸方面:(1)价值观念。
(2)组织哲学。
(3)组织精神(4)组织道德。
(5)组织目标。
(6)2.管理思想的发展阶段组织风尚。
(7)组织制度。
管理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传统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古典组织组织文化具有重要的功能:自控功能、协调功能、激励功能、凝聚管理、人际关系学说和现代管理五个阶段。
功能、辐射功能:3.企业内外环境的主要因素 4.预测的方法答:管理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的结合。
(一)定性预测方法:专家意见法(德尔菲法)、集合意见法、头通常,就企业而言,构成企业环境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脑风暴法企业不可控的因素,构成企业外部环境;一类是企业可控的因素,(二)定量预测方法:时间序列法、因果分析法。
构成内部环境,亦称企业内部条件。
时间序列法又分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趁势延伸法外环境:1.宏观环境因素 5.目标管理: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1)政治环境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于美国,以泰勒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政治环境是指一国的政治形势,它涉及社会制度、政治结构、理论(特别是其中的参与管理)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
前言:管理概述1.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分工与合作人性假设,行为主体的假设2.《管理学》: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基座是创新与发展第1章管理总论1.概念:泰罗,孔茨2.管理的两重性:自然与社会,生产过程的两重性,生产过程的管理也具有两重性3.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4.管理者的区别(垂直与水平)5.管理角色(60年代,明茨伯格):信息传递,人际关系,决策制定6.个人时间管理的: 4个阶段, 要点: 专注于可支配的时间, 步聚,要诀20/80区分重要性与紧急性7.帕金森定律:时间会自动膨胀8.管理环境:一般,具体,异国9.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民族文化差异的四个维度: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权利差距,不确定性的规避,生活的数量和质量10.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11.管理的一般研究方法:规范法/自上而下,实证法/自下而上(规范与实证)第2章发展简史1.管理学理论萌芽:亚当斯密,查理.巴贝奇。
2.科技革命:第一次(1740-1860)第二次(1870-1940)3.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美国4.古典管理理论:泰罗《计件工作制》《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理》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经营的6项职能,管理的5项要素, 14项管理原则5.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权力,权威;社会组织应当是理性-法律型;行政组织的特点6.行为科学理论(源于20世纪30年代):梅奥与霍桑:人际关系学说7.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社交、自尊、自我实现8.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和激励9.麦格雷尔的X-Y理论:X悲观,Y乐观10.管理科学理论:特征,建模程序,成熟的管理科学模型11.管理理论丛林:孔茨,麦金西的7S理论,权变管理12.标杆管理:三种方法,五种阶段第3章企业制度1.企业法律形式的选择:企业存在的必要性:1)社会化分工;2)更有效地组织生产。
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对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利润归个人所有,单税制。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1.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学科。
它关注组织中人员、资金、设备和信息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主要分为三个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一线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组织的整体战略和目标,中层管理者负责实施和协调各项工作,一线管理者负责具体的操作和监督。
3.组织的基本特征:组织是由不同的人员、职位和部门组成,它们通过各种关系和流程相互连接和协调,共同追求组织的目标。
4.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部门和职位之间的关系和层次。
它可以分为功能型结构、分工结构、事业部门结构、矩阵结构等不同的类型。
组织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到组织的目标和策略,以及员工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5.管理过程:管理过程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环节。
规划是制定组织目标和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计划,组织是建立组织结构和分配资源,领导是激发员工参与和发挥潜力,控制是检查和评估组织实施计划的进展和结果。
6.决策与问题解决:决策是管理者将来自内外部环境的信息和选择汇集起来,做出决策的过程。
问题解决是根据具体的问题和目标,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案。
7.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在组织内部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
组织文化可以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并对组织绩效和员工的满意度产生影响。
8.组织变革:组织变革是指组织在适应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对组织结构、流程和文化等进行调整和改变。
组织变革需要管理者合理制定变革策略,并有效地推动变革的实施。
9.团队管理:团队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有效地进行团队建设和激励,推动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合作,提高团队绩效和创新能力。
10.领导与领导力:领导是指影响他人行为和价值观的过程。
领导力是具备激励、指导和影响他人的能力。
有效的领导力可以带领团队获取成果,提高组织的绩效和创新能力。
以上是《管理学基础》课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完整word版)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概念: 管理学是在一定的环境下, 为有效的达到组织的目标, 通过决策,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发挥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进行有意识的有组织不断的协调活动。
1、概念: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 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以高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特征: 目的性、人本性、组织性、有效性创新性。
性质: 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管理的特性: 有效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艺术性和科学性3、基本职能: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
4、2.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5、管理者与管理对象分类: 高层、中层、低层管理者(地位不同)综合、职能、直线、参谋人员(性质与范围不同)6、分类: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 综合、专业管理者7、管理者的角色①人际角色来自于正式权利, 并必须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②信息角色: 依靠建立起来的组织内外的关系网, 管理者成为组织的神经中枢并获得和传递信息(监督者、传播、发言人)③决策角色: 全面信息做出决策、组织成员按计划行事, 分配资源, 保证计划的实施和完成。
(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1)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2)人际关系方面: 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者(3)信息传递方面: 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8、决策方面: 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9、管理者的素质与技能素质: 良好的思想品德、德才兼备;身体素质好;良好的信息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
技能:技术技能、具有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人际技能:管理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能理解激励他人;概念技能:管理者具有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
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 能够运用特定的方法、程序、技巧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人际技能: 指与其他人一起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3)概念技能: 是指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管理的对象: 人、财、物、时间信息和无形资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知识归纳1管理: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活动,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完成工作。
(书上)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有效果的同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课件)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强化企业的核心利润源,谋取企业长期的、稳定的、增长的利润;管理是一种过程: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组织机构内的人员以及其它资源以实现组织机构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要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活动;管理目标衡量指标:效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做事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效果: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做事的结果)——正确的做事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在被管理人员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即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2)与管理的政务和事务的难易程度和规范程度有关。
管理的事务越难、越不规范,则要求管理幅度要小些3)与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有关。
管理者水平高,管理手段先进,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4)与被管理对象有关。
被管理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能独立胜任工作且忠于组织,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5)不同管理层次和工作性质。
管理幅度也应有差别。
6)与组织法规健全与否有关。
对于一个法规、程序健全的组织,幅度就可大些。
3霍桑试验由哈佛大学的工业心理学教授梅奥组织进行。
梅奥的结论是: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小组对个人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小组的标准是由单个工人的产出确定的,金钱在决定小组的产出标准上小组的情绪和工作保障来说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这些结论导致在组织管理方面对人的行为因素的新的强调。
霍桑试验结果:1)管理者不但需要做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工作,还要不断建立一个人际的社会机构。
2)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方法使人们容易与其他群体结合。
3)管理人员的风格的重要性。
4)首创“社会人”的概念。
4组织文化: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传统习俗和做事的方式,他影响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
七个维度:关注细节:期望员工表现出精确性、分析和关注细节的程度成果导向:管理者关注结果或成果,而不是如何取得这些成果的程度员工向导:管理决策中考虑结果对组织成员影响的程度团队向导:围绕团体而不是个人来组织工作的程度进取性:雇员富有进取性和竞争性而不是合作性的程度稳定性:组织决策和行动强调维持现状的程度创新与风险承受力:鼓励雇员创新并承担风险的程度强文化:强烈支持并广泛共享基本价值观的文化。
特点:价值观广泛共享;关于“什么事重要的”,价值观传递的信息是一致的;大多数员工能讲述关于公司历史或影响的故事;员工强烈认同价值观;共有价值观与行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优点:雇员对组织的承诺更多一些;提高绩效(快速反应并解决问题)缺点:妨碍员工进行新的尝试,特别是在处于快速变革时期时。
5目标管理一个组织成员共同确定组织目标并依据这些目标的达成与否来评估员工绩效的过程在这种管理体系下,雇员与他的管理者共同确定具体的绩效目标,然后定期评审实现目标方面的进展情况。
奖励是基于在实现目标方面的发展。
目标管理方法不仅仅将目标作为一种控制方法,而是同时把它作为激励雇员的方法。
目标管理有助于提高员工绩效和组织的生产率。
但是此方法要求相对稳定的环境,在动态的环境下,可能会失去作用。
四个要素:明确目标参与决策规定期限反馈绩效6战略战略管理:管理者为制定组织战略而做的工作。
组织战略:决定组织长期绩效的决策和行动。
战略管理过程:1)确定组织当前的使命、目标和战略 2)外部分析 3)内部分析4)构造战略5)实施战略 6)评估结果7个人SWOT分析:(内部分析的结合,优势弱势机会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审视个人长处和短处,平评估你感兴趣的各种职业生涯的机会和威胁。
步骤:1)评估个人的长处和短处 2)识别职业生涯的机会和威胁3)描绘未来五年职业生涯的目标 4)描绘未来五年职业生涯的行动计划8组织(工作):对工作任务进行安排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组织结构:组织内部对工作的正是安排。
管理者在发展或变革一个组织的结构时,就在开展组织设计工作。
简单结构:低度部门化、宽管理跨度,职权集中于一人手中,且正规化程度低的组织设计。
优点:快速、灵活、维持成本低、责任明确。
缺点:对成长后的组织不适用,且过于以来个人是有风险的。
职能型结构:将相似或相关职业的专家们组合在一起的组织设计。
优点:专门化带来成本节约的好处;员工会喜欢和其他能完成相似任务的人在一起。
缺点:追求只能目标会导致管理者看不到组织整体的最佳利益;职能专家相互隔离,不了解其他单位的工作。
事业部型结构:有相对独立的单位或事业部组成的组织结构。
优点:强调结果——事业部经理对特定产品或服务的经营负责。
缺点:活动和资源重复配置导致成本上升、效率降低。
团队结构、矩阵—项目结构、无边界组织。
9切斯特·巴纳德组织理论正式组织: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的一个体系。
包含着三种普遍的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沟通。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不可缺少的部分,非正式组织使组织更有效率并有助于使组织更有效力。
除信息沟通外,非正式组织在组织的习惯养成、风气时尚、性格磨炼、价值观念以及忠诚心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10信度和效度1)效度:甄选工具和一些相关的工作标准之间存在已被证明的关系。
任何甄选手段的使用必须与工作的绩效相关。
2)信度:甄选工具能够再测量同一事物时保持一致。
要是甄选手段成为有效地预测器,就必须拥有可接受范围的一致性——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11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我们对某一特定行为作出的归因不同,因而影响到我们对个体的判断也十分不同。
基本要点:当我们观察某一个体的行为时,总试图判断它是由内因造成的还是外因造成的。
判断取决于三个因素:区别性:个体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种具体情景下表现。
一致性:每个人面对类似场景时都作出相同反应。
一致性高——外部归因,反之亦然。
一贯性:某人的这种行为是否稳定而持久。
一贯性高,观察者倾向于内部归因。
基本归因错误:在判断他人的行为时,尽管有充分的事实依据,但我们总是带有“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并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的倾向性,即。
自我服务偏见: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而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为外部因素如运气。
刻板印象:根据个体所在的团队为基础来判断个人。
晕轮效应:是根据个体的某种特征如智力、社会活动力、外貌而形成总体印象的过程。
选择性注意(知觉):是从观察到的信息中依赖于自己的兴趣、背景、过去经验和态度有选择地吸收某些信息的过程。
假设相似性或称“像我”效应:假定别人与我们类似,但大多数情况是错的。
12德尔菲法是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预测意见,经过几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预测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做出符合市场未来发挥在那趋势的预测结论。
又名专家意见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覆的填写问卷,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
13 X理论:主要代表了一种消极的人性观念,它认为工人没有雄心大志,不喜欢工作,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为了保证工作效果必须要严格监控。
(低层次的需要)Y 理论:主要代表了一种积极的人性观点,它认为工人可以自我指导,他们接受甚至主动寻求工作责任,他们把工作视为一项自然而然的活动。
(高层次的需要)14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1)内部因素(成就、认可、责任等)与工作满意有关。
外部因素(公司政策、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与工作不满意有关。
2)消除了工作中的不满意也不一定能让工作满意。
赫茨伯格二维连续体的存在: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导致满意和不满意的因素是互相独立的。
3)保健因素: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外部因素。
激励因素:会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的内部因素。
当保健因素得到充分改善时,人们便没有不满意,但也不会因此而感到满意(或受到激励)。
要想真正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必须注重激励因素。
15领导者: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职权的人。
领导:领导者所做的事情,是一个影响群体实现目标的过程。
领导者特质:内在驱动力、领导愿望、诚实与政治、自信、智慧、工作相关知识、外向性。
16权变的领导理论:权变理论:因为组织不同,面对的情境不同,所以可能要求不同的管理方式。
⑴费德勒的权变模型:有效的群体绩效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恰当匹配:其一是与下属发生相互作用的领导者风格;其二是领导者能够和影响情景的程度。
前提假设:在不同类型的情景中,总有某种领导风格最为有效。
理论的关键:首先界定领导风格以及不同的情景类型,然后建立领导风格与情景的恰当组合。
确定领导风格——最难共事者问卷:一种度量某人是任务导向的还是关系导向的调查问卷。
确定情景因素——三项权变维度是:①领导者成员关系:领导者对下属信任、信赖和尊重的程度;②任务结构:工作任务的规范化和程序化程度;③职位权力:领导者运用权力活动施加影响的程度(雇佣、解雇、处分、晋升)。
费德勒认为个体的领导风格是稳定不变的,因此,提高领导者有效性两条途径:1.你可以替换领导者以适应情境.2.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者。
费德勒模型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告诉我们,有效的领导风格需要反映情景因素。
⑵赫塞--布兰查德德情景领导理论:成功的领导是通过选择恰当的领导方式而实现的,选择的过程根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而定。
成熟度:个体能够并愿意完成某项具体任务的程度。
当下属的成熟度越来越高时,领导者不但要不断降低对他们活动的控制,还要不断减少关系行为。
下属成熟度的四个阶段:①R1:无能力而且不愿意-告知/命令;②R2:无能力但愿意-推销/说服;③R3:有能力但不愿意-参与;④R4:有能力而且愿意-授权。
根据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两个领导维度的水平,从而组合成四种领导风格:①告知(高任务低关系):领导者界定角色,明确告诉下属具体该干什么、怎么干以及何时何地去干;②推销(高任务高关系):领导者同时提供指示性行为与支持性行为;③参与(低任务高关系)-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者的主要角色是提供便利条件与沟通渠道;④授权(低任务低关系):提供极少的指示性行为或支持性行为。
⑶领导者参与模型(乔治格里奥):提出领导者的行为必须加以调整以适应任务的结构。
任务的结构可能是常规的、非常规的,或介于二者之间的某种形式。
领导风格:裁决;个别磋商;群体磋商;推动和促进;授权。
权变因素:决策的显著性、承诺的重要性、领导者的专业化、承诺的可能性、群体的支持性、群体的专业化、团队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