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及预防
浅谈腐败案件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浅谈腐败案件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摘要】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也是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各地反腐败工作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出现了新型的犯罪形式,仍在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加强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仍然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腐败;原因;防治措施一、滋生腐败的主要原因当前,腐败案件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呈易发多发态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完善以及监督管理存在漏洞等方面的问题是亟需解决的症结所在。
(一)思想教育不到位,法制观念淡薄,是腐败案件发生的主观原因有的领导干部在工作生活中,逐渐失去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的领导干部主观上放任自流,生活作风腐化堕落,从而陷入腐败的泥潭;有的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淡薄,贪占欲望无限膨胀,为获得部门利益和满足个人私欲铤而走险,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制度缺失或不健全,制度执行力差,是经常发生漏洞的主要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内部管理混乱,无章可循。
有的单位缺乏统一的行为规范和约束机制,给少数违纪者可乘之机。
二是制度陈旧、不成系统。
有的单位制度多年不变,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和管理需要。
三是制度管理走形式,执行力差。
个别单位把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抛在脑后,不去执行或难以执行。
(三)监督机制不完善,权力缺乏监督,是腐败案件发生的关键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内部监督机构缺乏独立性。
监督部门的监督权、监督地位和监督力量得不到保证,难以到位。
二是监督只注重形式,没有实效。
一些单位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只是走过场,不注重实效。
三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缺乏保障性。
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难以形成合力。
二、国外预防腐败的经验借鉴(一)新加坡新加坡重视对公民的廉洁教育,在任何领域违纪违法的不良行为都记录在案,并与就业和升职等挂钩。
其次,新加坡公务员薪酬与企业人员薪酬对等,与职责任务匹配,与行为表现挂钩。
第三,及时了解公务员财产变动情况。
内容提要:腐败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惩治腐败的对策
内容提要:腐败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惩治腐败的对策一、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1.初始形态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形态相交汇。
是产生腐败想象的客观原因。
2.政府官员经不起腐败思想的侵蚀和金钱物质的引诱是产生腐败现象的主要原因。
3.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是产生腐败现象的重要条件。
二、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1.利用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非法致富。
2.一些党员干部拿原则,拿权利做交易。
3.歪曲按劳分配原则,搞金钱至上,个人至上。
三、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危害:1.腐蚀了干部,破坏了干部形象,降低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2.败坏了改革开放的声誉,妨碍了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的大局。
3.使经济建设遭到了破坏,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了重大损失。
四、清除腐败现象,搞好廉政建设的对策:1.提高干部素质,增强干部队伍抗拒腐败能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
2.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从机制的建立健全入手,不给腐败分子可乘之机。
3.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从提拔干部着手。
防止品质不良的坏分子钻进党内和政府内。
4.依法从严治党治国,是保证廉洁政治的关键。
5.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做廉政的带头人,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条件。
五、对风清气正社会环境的展望。
腐败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惩治腐败的对策既要繁荣市场经济,又要实行廉政,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之一。
目前党内、政府及其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存在的腐败现象破坏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们都在思索这个问题,本文试对这个关系人心向背、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从根源、表现、危害及采取对策诸方面进行一次探讨。
一、腐败产生的主要根源第一,初始形态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形态相交汇,是产生腐败现象的客观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从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但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法制和管理机制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中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空隙和漏洞,客观上给消极腐败现象的产生和蔓延以可乘之机。
关于我国政府腐败的原因、危害和对策的分析
关于我国政府腐败的原因、危害和对策的分析摘要:世界各国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腐败现象发生,中国政府也不例外,相比较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目前中国政府正处在腐败的高发期。
政府反腐败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制约政府腐败,促进廉政建设在中国势在必行。
中国政府的反腐败工作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在困境中不断探索新的对策。
腐败的本质是“以公共权力为资本,背离公共利益目标,为个人或集团谋取物质利益与非物质利益,简而言之,是以公权谋私利。
”拥有公共权力资源的主体是唯一可以实施腐败行为的主体,政府腐败的定义是指政府公务人员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并且这个愿望背离公共利益目标,而对政府角色和政府权力资源的滥用。
腐败损害政府权威,影响政府作用的发挥,对社会发展不利。
因此,政府反腐败势在必行。
关键字:腐败、廉政建设、官本位腐败现象产生的各种原因一、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是腐败现象泛滥的制度性原因社会腐败之风,固然与某些政府官员的思想、道德和作风有关。
然而,如果腐败之风屡禁不止,愈反愈烈,这就与制度高度相关了。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实际上,当前的腐败主要是制度性腐败。
腐败现象的产生之一的原因就是制度缺陷,即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制度缺陷。
因此,科学地探索腐败现象的深层次问题,分析其现实基础和社会根源,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从而采取相应的制度化对策,才能收到切实有效的成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政府在各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正向宏观调控转变。
特别是价格“双轨制”的取消,为减少和消除一些腐败现象提供了重要条件。
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很多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之处。
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度或失当,不仅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民主政治的建设,更成为腐败现象泛滥的制度性原因。
另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经济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为此必须及时建立相应的经济制度和管理机构予以规范和防范。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一当前中国反腐背景近年来,腐败现象迅速滋生和蔓延,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腐败至少导致三方面问题:首先是政府公信力、执行力的下降,腐败问题将严重阻碍政策、法律的执行;其次是社会投资环境的恶化;,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再次是影响社会公正,激化社会矛盾。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二中国前腐败现象的成因首先,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当前,在社会转型期,道德行为的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权力的腐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现象相当严重。
其次,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党纪为“摆设”,视政令为“白条”。
再次,未能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
由于我们缺少执法守法的传统,致使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
三中国腐败问题对策(一)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首次完整提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
提出“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等等。
这些重要论述表明了我党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决心,为我们进一步从严治党指明了方向。
而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是要抓住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和关键手段的监督。
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遏制腐败的对策
目录内容提要 (2)一、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 (3)二、当前腐败现象的对策分析 (4)三、总结 (6)参考文献 (7)内容提要近年来,腐败现象迅速滋生和蔓延,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腐败现象根源于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意识形态,它与我党的性质和宗旨严重对立,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严重的破坏性。
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自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学习,使我加深理解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也使我懂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加强廉政建设,坚持反腐败斗争。
关键词:腐败现象,监督教育,政府。
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遏制腐败的对策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
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象的真正遏制。
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击搞运动、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通过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
但这种影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此外,一般象的真正遏制。
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击搞运动、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通过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
但这种影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此外,一般知等数不胜数,腐败之风并无收敛之迹象。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论说服教育还是道德约束,都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为后盾,一般政策性规定的强制力也十分有限。
腐败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腐败问题的成因与对策腐败问题是国家和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腐败已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为了打破腐败的重重桎梏,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腐败产生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对策。
一、腐败的成因1.制度性原因:制度性原因是腐败的主要成因之一。
腐败的出现源于制度不健全和腐败治理缺失。
一些不完备的政策、法律法规和不健全的机制及其执行不力会引发腐败行为,腐败成为人们追求获利与“权力寻租”的渠道。
2.人性原因:人性原因是腐败的一个重要成因。
人们在追求财富、权力等目标时,常常采取不法手段,而政府机关的腐败也源于官员自身的欲望和劣迹。
一些没有定力的官员很容易堕落,从而引发腐败问题。
3.文化交往原因:文化交往原因是腐败的另一个重要成因。
不同民族文化和人际交往方式的差异,也常常引导人们出于某种目的而采取某些不正当的行为。
因此要想有效地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就必须投入大量精力研究文化差异和交往方式。
二、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的对策1.提高法治观念这是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根本对策。
加强法治宣传,提高公民和公务员的法治意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产生,也是治理腐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2.强化政治监督建立完备的政治监察制度,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执纪审查利剑必须时刻悬在官员的头上,在内外约束下实施清廉的行为。
3.加强公民监督纵深推进公民参与国家治理。
除了通过官方途径对权力的制约外,还应引导公民参与治理,加强群众知情权、监督权等方面的权利。
4.加大制度保障力度对于一些存在严重腐败问题的领域,应加大监督力度,增强检查与纠正机制的威力。
5.加强教育和培训加强政治、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公务员的素质,让他们自觉地遵守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
6.推行多元化治理模式在治理腐败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了解专业性知识,更应该适当进行跨学科研究和调查。
越来越多的治理工作已经转向了多元化和多层次,尤其需要通过综合研究、审查和监察机制的协同行动,避免中间的利益斗争和不公平的行为。
浅谈我国高层官员腐败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浅谈我国高层官员腐败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摘要:近些年来,我国高层腐败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
据新闻报道,内地今年前五月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3870件,而其中有多少是高层腐败犯罪案件呢?我们无从知晓。
所谓“高层”,就是相当于单位或者企业的“一把手”或者是重要领导人,他们的腐败犯罪问题,恐怕要比一般的基层干部更为突出。
近期原重庆市常委书记、著名全国人大代表薄熙来于2012年11月4日十七届七中全会确认中央政治局开除其党籍的处分。
究竟薄熙来犯了何等罪行,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次事件充分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当下的中国,高层腐败犯罪现象十分严重。
本文针对这一现象,阐述了高层犯罪的概念,并具体分析了高层腐败犯罪的原因,从社会及个人心理等多个角度去分析,并针对犯罪原因给出一些相应的预防对策,最后归纳总结。
关键词:高层腐败犯罪原因预防对策目录引言 (2)一、腐败犯罪的简单介绍 (2)(一)概念 (2)(二)现状 (3)二、高层腐败犯罪的原因 (3)(一)主观原因 (3)1、思想道德防线溃败 (3)2、高层滥用职权 (3)(二)客观原因 (3)1、不良的社会风气 (3)2、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4)3、相关法律建设不够完善 (4)三、预防高层犯罪的对策 (4)(一)加强官员思想道德建设 (4)(三)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5)(四)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 (5)(五)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5)四、结论 (5)参考文献 (5)引言在现实生活中,小到企业,达到国家,都在不断宣传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不断加大对贪污腐败犯罪的打击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显著效果。
然而,当前的腐败现象仍然呈现蔓延的发展趋势,不断被媒体披露出来的贪污腐败犯罪大案要案,每每都会对整个社会形成极大的震动。
只有廉政才能兴邦,而腐败就会丧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条普遍性规律。
且不谈普通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之严重性,本文只是针对高层领导者的贪污现象做一定的分析。
浅谈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浅谈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摘要] 腐败现象由来已久,自从私有制出现了以后,便产生了腐败现象。
在我国当今的社会中,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对社会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在社会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谈论。
正确分析腐败现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探讨腐败现象的根源、实质,对于深人进行反腐败斗争,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论述谈对对腐败现象的认识,简要提出一些对我国现阶段治理腐败现象的对策。
[关键词] 腐败现象权力监督一、腐败现象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经济发展尤为迅速。
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会使得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如果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腐败现象的发生也会变得越来越频繁。
腐败现象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职权谋取私利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腐败定义为:“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的利益”。
世界银行的定义与此类似,即腐败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滥用权力”。
国际透明组织将腐败定义为“公共部门中官员的行为,无论是从事政治事务的官员,还是从事行政管理事务的公务员,他们通过错误地使用公众委托给他们的权力,使他们自己或亲近于他们的人不正当地、非法地富裕起来”。
而权力是指特定主体强加给其他主体,比如个人、集体、民族等,使之产生压力继而产生顺从的能力。
权力与财富的交换是腐败行为的主要特点,在商人和各种职业群体中也广泛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腐败。
因此,凡违反公认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滥用权力(政治权力、行政权力、职业权力、学术权力)和公共资源等谋取私利的行为,都可以称为腐败。
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很多,根据公权力的不同性质,腐败现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党政领导机关官员的腐败,比如行政监督部门和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损公肥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以权谋私、部门的领到行贿卖官、学术造假、挥霍浪费、腐败堕落等等。
二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腐败,比如司法机关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办“人情案”,在案件审理中收取利益等。
政治腐败的根源及治理
(三) 创造“以法护廉,不敢腐败”的法律环境
惩治腐败,建设廉政,是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教育的、行政的、法 律的多种手段,才能取得成效。而在这诸多手段中,法律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手段。 要大力加强和完善廉政立法。也就是说,要以法律形式明确界定是非,用客观标 准确认廉政、腐败的内涵和外延,用法律规定衡量国家公务人员是否违背人民 的意志,是否有违法乱纪、徇私舞弊等腐败行为。 要严格执法。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它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 维护和发展正常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二、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是腐败现象 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没有有效 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权力腐败的实质 是滥用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 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 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党纪为“摆设”,视政令为“白条”, 把中央的三令五申当成耳边风,你禁你的,他干他的。
四、缺乏俸禄养廉的经济条件。
俸禄养廉是一个有异议的话题,但这是回避不了 的。许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严重的政府 腐败,重要根源之一就是那些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因 为收入太低无法维持一般的生活水平而不得不利用 其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从表面上看,低工资政策好像 缩短了政府官员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反对特权和实现公正的 目的。其实则正好相反,它反而助长了特权思想和各种不公正行为。 在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政府官员滥用特权、徇私舞弊、贪污 受贿等行为正好成为低工资的一种合理而不合法的补充。
组员:贾春楠、富冰迪、 潘海欧、王柳漪、金颖、 沈晓霞、邬晓露、俞安安
一、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一个不可忽 视的原因。
浅谈腐败原因与反腐败措施的小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腐败原因与反腐败措施浅谈腐败原因与反腐败措施第一部分序论本论文的主题是对于政治社会上的腐败现象的概述从而引起对腐败成因的剖析思考以及对反腐败措施的探究,本文就是对该主题的个人看法及感想。
文章是本人主要围绕依据“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来谈谈对于政治上和社会上腐败问题的想法感想。
其中调查问卷通过网络渠道填写,包含不同学校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以及其他不同职业的社会人士的意见和看法,总共约300人参与填写,由本人统计数据而得出调查问卷之后的统计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些问题。
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该序论;第二部分是对腐败现象的概述;第三部分是对腐败原因的剖析;第四部分是对反腐败措施的探究;第五部分是总结。
第二部分腐败现象的概述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来看,如今政治和社会上确实存在腐败现象,并且现象还趋于严重。
腐败是一种伴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公共权力产生而产生的复杂社会现象,腐败现象几乎存在于各行各业,任何国家、任何朝代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腐败现象。
因此腐败问题不仅是国家、地域性问题,而更是全球性问题。
回顾从我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内外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腐败问题一直存在。
自从党放弃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市场经济,党内部的贪官污吏便开始大大增加,屡禁不止。
近年来,党已加大对官员贪污腐败的教育和惩处力度,例如设立国家预防腐败局,该局拥有更广泛的职能和权力,主要的工作是进行反腐败宣传、教育,进行制度的建设、机制体制的创新,以及在反腐败上抓一些源头性的工作等。
自从前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表示今后会把反腐败工作的成效看作是取信于民的重要指标,这是中国进入转型发展近30年来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关于反腐败目标的看法。
相关数据显示,过去几十年中国共有420余万党政人员受处分,其中约450人是省部级官员,包括身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陈希同、陈良宇和薄熙来。
政府官员腐败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引言中央纪委监察部近日在南京市召开全国反腐倡廉建设创新经验交流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会上强调指出:要全面贯彻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坚持标本兼治,既要通过抓紧治标清除已经暴露出来的腐败现象,又要更加注重治本,逐步消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 转型本身会产生出过多的任意处置权和寻租空间。
由于任意处置权这种公共权力的存在和寻租空间的扩大,导致腐败的现实成本和机会成本都很低,这就造成了日益猖獗的腐败行为。
对腐败的治理, 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所强调,需要从各个可能方面阻止腐败产生条件的发生,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其产生的根源, 从而最大限度地杜绝腐败。
案例资料记者30日从山西省纪委获悉,山西声势浩大的煤焦反腐运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今年4月,共立查煤焦及非煤矿山领域违纪案件1126件,共有1590名贪官“蛀虫”受处。
有关人士指出:现阶段在乌金天府山西,煤焦领域中还隐藏着不少贪官“蛀虫”,有的贪污索贿,有的入股分红,有的为黑矿点充当“保护伞”,有的非法评估煤矿资产等,这些贪官“蛀虫”以权谋私表现出不尽相同的手法和特点。
据悉,截至2019年4月,山西各级煤焦领域反腐败领导组办公室共受理群众举报2737件(次),初核煤焦及非煤矿山领域违纪线索1353件,共立查案件1126件,共处分违纪党员干部1590人,涉及县处级干部79人,乡科级干部436人。
2019年6月,山西首次对外通报一批煤焦领域典型案件,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今年5月27日,山西省纪委又公开披露七个典型案件,其中包括:河曲县阳坡泉煤矿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案;蒲县外贸局原局长乔怀亮违规入股煤矿案;石楼县国土局总工程师李雪峰贪污、挪用公款案;盂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原局长罗春林违规投资入股案;保德县孙家沟乡党委书记张建军贪污案;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安家岭露天煤矿矿长董典志受贿案;乡宁县公安局台头派出所所长王睿贪污受贿案。
中国当前官员腐败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中国当前官员腐败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近年来,我国腐败案件发案率呈上升趋势,并呈现新的特点:一是涉案金额大,二是集体窝案多,三是作案官员级别高,四是作案情节严重,五是涉及范围广(腐败案件几乎涉及公共权力和市场经济所及的所有部门和行业)。腐败现象造成巨大的社会危害:腐败分子大肆侵吞国有资产破坏市场规则败坏社会风气;腐败行为动摇了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激化了社会矛盾。我国反腐败斗争面临严峻形势。腐败是社会肌体上的毒瘤,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进而研究遏制腐败的对策,对于赢得反腐败斗争的胜利十分必要。
(二)权力的监督机制存在漏洞
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
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党纪为“摆设”,视政令为“白条”,把中央的三令五申当成耳边风,你禁你的,他干他的。
(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完善用人机制,以文化反腐。
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周礼》曾提出:“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2]意思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六个方面均以“廉”为冠。官员只有经常加强廉政文化的学习,才能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此外在干部任免上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五湖四海,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广辟途径培养干部,满腔热情爱护干部,严格要求管理干部,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健全干部管理机制,[1]从而有力的遏制了所谓的“亲情文化”的蔓延,净化干部队伍。
论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
论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内容摘要:所谓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违反纪律、法律和道德规范,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危害社会的一种畸型的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
腐败是百年来留下的历史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但是在中国,腐败问题成了一种社会生态。
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如果不及时铲除,将会产生癌变,其后果轻则贻害百姓,重则亡党亡国。
因此,反腐败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反腐败现已成为公众深切关注的事情。
基于此,很有必要对腐败问题重新审视,以期对症下药,彻底根治这一社会顽疾。
正文:腐败是百年来留下的历史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但是在中国,腐败问题成了一种社会生态。
贪污贿赂问题,困扰着中国许多年,经过许多法制制度和政策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这个问题依然未曾解决。
由此看来,反腐是任重而道远,是一场长期的,艰巨的并且复杂的斗争。
一中国腐败的历史根源:寻根溯源,秦始皇时期的大一统专制思想所产生的官本位思想是腐败问题产生的萌芽。
士农工商的等级思想,使许多读书人为了当官成为人上人而去读书,导致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偏差。
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思想,在一些人的眼中,他们甚至认为,只要读好书考中状元,以后仕途畅顺,就能享尽荣华富贵。
他们为官的本意并不是为了服务百姓,而是为了改变自己贫穷的生活,衣锦还乡。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等到他们平步青云,他们便提拔照顾自己的亲戚,发展成自己的关系网。
他们互相利用,互相勾结,发展出了他们的一片天。
更有甚的是,一些富有的商人,为了进入上层社会,他们不想通过考试而当官,还能出重金买官。
他们巴结官员,贿赂官员,是他们成为自己的保护伞。
有了自己的官位作为保护伞,他们在生意上就可以为所欲为。
即使做一些违法的勾当,也能够只手遮天了。
而那些官员们为了得到更多的荣华富贵,还会接受不法商人的贿赂,默认他们的不法勾当,成为那些违法犯罪的保护伞。
古代的“三纲五常”伦理关系,导致下级不能直接指出上级的过时和不是,即使上级官员甚至皇帝犯错,他们都只能通过进谏来指出,由此,下层社会被迫默认了上层建筑腐败问题的存在。
(完整版)行政腐败的原因及对策
行政腐败的原因及对策一、行政腐败的定义行政腐败是指国家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或背弃公共权力规范和规则、未履行与权力相应的职责、为牟取私利或所在小集团的不正当利益,非法用权的行为,它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滥用。
二、行政腐败产生的原因(一)既有行政文化的传承与影响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下的行政官僚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既有行政文化背景下的行政伦理观衍生出的行政思维与现实所需的匹配性的差异和冲突。
表现在一下方面:1、在制度法律层面重人治轻法治,行政权力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治色彩,行政伦理的人际关系网对规范合理的行政伦理制度框架形成冲击。
2、“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将行政权力视为个人谋取荣誉、财富等私利的工具,导致“贪渎文化”、“权谋文化”盛行。
3、“缘纽带”关系衍生利益团体,形成具有明确域界线的行政权力版块,伦理失范现象突出。
以血缘、业缘、地缘等为纽带的非正式群体,划定“自己人”的圈子,并以此表现出内外有别、亲属有别的的评判标准。
(二)转型期行政体制改革的桎梏1、法制建设的滞后我国的廉政法规体系尚待健全和配套,专门的规范行政伦理的法律还未出台,既有的诸如《公务员法》等法规及条例难以形成制度合力。
“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既无法对行政权力领域的行为予以界定,更难以以法律的强制力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预防或惩处。
其次,行政立法权限不明,法制不统一致使重复立法、越权立法、盲目立法等问题滋生。
再次,多头执法、多层执法、执法无力等问题凸显,外加行政领导、行政监督等外围因素的干扰,致使执法的绩效性受损。
2、行政程序不完善一方面,权力过于集中,行政体制自身的缺陷为行政人员诸多不合理的兹有裁量权创造了空间。
另一方面,权利交易的政治性失范与权力行使的伦理性失范交错存在。
3、监督机制乏力完善的监督机制需内外部监督主体共同构建,一方面行政权力的内部监督机制存有漏洞,权限的科学规范管控难以实现。
既有的柔性道德内化机制成效缓慢,道德观念缺乏强制约束力。
我国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极其对策分析
我国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极其对策分析摘要:鉴于当前我国反腐斗争形势严峻,本文试图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并对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提一些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腐败;制度;文化党中央对我国的腐败问题高度重视,在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我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会议提出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1]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也分析了我党存在的腐败问题,认为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胡总书记着重提出三个“更加”,即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一、我国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一)部分党员干部信仰缺失,党性修养不够,思想堕落,滋生了腐败心理。
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不注重加强党性学习,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缺失,贪图享乐,一切向钱看,从而导致了腐败心理的滋生,并最终走向腐败的深渊。
信仰对一个人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积极的信仰才能为一个人的行为指明方向。
当前许多党员干部以各种借口少学或不学我党的一些理论,抵制不住金钱利益的诱惑,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抛之脑后,官僚主义严重,生活作风腐化,以权谋私,导致了腐败。
(二)选任干部上,崇尚所谓的“亲情文化”,任人为亲,导致腐败。
亲情文化主要表现是感恩戴德,唯上司是从、唯长者是从,在同辈之间是哥门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在干部任免上任人为亲。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硬性的法律、法规、制度、条例都变成了弹性的东西了。
一张无形且无边无际的关系网让公平、公正、正义、法律望而却步。
大凡处理违法乱纪者时,总是说情者络绎不绝,有朋友、有亲戚、有领导、甚至有执法执纪的领导、一阵糖衣炮弹过后,结果是以权代法,以法代刑,党政纪处分代替司法追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久而久之,关系网下的腐败分子愈来愈胆大,拉下水的人愈来愈多。
腐败问题的根源与对策
腐败问题的根源与对策-李源德-腐败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为什么官员的腐败问题层出不穷,存在“屡反屡腐”的现象?我认为,官员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官,因此,可以从人的本性入手,分析官员腐败的根源,并从其中寻找预防腐败的对策。
我认为,腐败的根源在于“教育的缺陷,法制的不力”,对于权力,财富的不正确看法,和缺少信仰最高层次的自我约束。
从而导致私欲的膨胀,人性的扭曲。
反腐败应从教育与法制等层面上开展工作。
一、分析人的本性。
关于人的本性学说,有三种。
即孟子的“性本善”;荀子的“性本恶”;西方经济学家主张的“性本私”。
三种学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像一张白纸,出生后的教育与环境造就了人的操行。
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人之初是邪恶的,出生后的教育与环境必须对其进行改造,从而使人的操行趋于完善。
西方经济学家推崇的“性本私”学说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是自私的。
人的活动是在不断地满足个人的各种欲望,但又认为,个人的自私以不妨碍他人欲望的实现为度。
法律是把握这个“度”的强有力的武器。
“性本私”学说,是西方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的理论基础。
也是其政府官员的信条。
“性本善”与“性本恶”都是强调教育对人性的决定性作用。
“性本私”则强调法制对人性的约束作用。
我无意评价这三种学说的正误,只想从实际、管用的角度出发,“吸收其精华”部分,认为贪官之所以“贪”,是因为他没有正确的思想,抵御不了“名,利”的诱惑力,从而产生了贪污腐败的行为。
得出腐败的根源在于“教育的缺陷,法制的不力”,从而导致私欲膨胀,人性扭曲的结论。
因此反腐败应从教育与法制等层面上开展工作。
二、研究人本性的量变与质变。
1、“食色,性也”与财色腐败。
古语云:“食色,性也”。
这无可厚非。
但是,应“不食嗟来之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这里有个把握分寸(即“度”)的问题。
超过了这个“度”就是私欲膨胀,对官员来说必然走向腐败。
浅析当前我国腐败犯罪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办法
目录一、腐败犯罪产生的原因 (1)(一)我国相关立法不完善 (1)(二)干部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2)二、有效遏止腐败犯罪的方法 (4)(一)完善立法,健全体制,从根本上封堵权力腐败的通道 (4)参考文献 (7)内容摘要腐败是一种权力的滥用和欺骗行为或在权力保护下的公然行为,是公共权力运作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其本质特征是拿权力或原则作交易,侵吞国家和集体财富,为个人捞取好处。
腐败和权力是依存关系。
权力过分集中,权力行使不当都容易产生腐败。
而腐败就其表象来看,又表现为多种形式,概而括之,表现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生活方式上。
若细分起来,政治上腐败又可以分为用人的腐败、用权的腐败,腐败者信奉任人唯亲的原则,滥用职权,欺上压下,离间党群关系,放弃共产主义信念,抛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终蜕化变质。
经济腐败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在向资本积累型发展,向资金高密集领域蔓延,某些腐败活动已经向团伙性方向发展,向半公开化、公开化方向发展,向扶持和控制政治代理人方向发展,这种现象危害性更大。
生活方式上的腐败表现在挥霍公款、吃喝玩乐、买别墅、养情妇,完全丧失起码的生活道德。
“腐败”不是某种社会制度的“专利”,也不仅限于“官场”,但它起着保护、诱发、扩展工商业欺诈、黑社会形成等社会化丑恶的作用,更有甚者,会形成“国中之国”。
“民心”对腐败更是深恶痛绝,亿万双眼睛,无时不在扫描着蛀虫的蛛丝马迹。
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反腐力度,人民无不拍手称快,但其中似乎存在某种规范性的现象。
因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谈一些看法,仅供商榷。
关键词:腐败犯罪原因预防办法浅析当前我国腐败犯罪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办法一、腐败犯罪产生的原因(一)我国相关立法不完善首先立法的不完善,就是造成腐败犯罪的关键所在。
一是,立法上没有明确对犯罪嫌疑人退赃与否在定罪量刑上有何明显区别。
从现行《刑法》对贪污贿赂犯罪的四个档次的量刑幅度上看,只有当“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其他则与“悔改表现、退赃如何”似乎没有多少直接关系。
如何防止官员腐败
如何防止官员腐败论述题:如何防止官员的腐败在导致腐败现象产生的诸多因素中,对权力监督的弱化是产生腐败的主要原因。
对国家权力的监督是各种组织和个人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监察和督促。
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防止权力的滥用,是实现国家权力系统内在稳定的必要机制和防范权力腐败的根本性措施之一。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
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围绕加强监督机制建设作了大量的工作,但从全局来看,还缺乏一个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善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和措施。
现有的一些准则、规定、制度在数量上不算少,但对权力的约束力,远未达到法律上应达到的强制性程度。
此外,监督机构分散,缺乏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整体配合差,领导关系与监督关系合二为一,难以发挥应有的制约力和整体监督效能,致使一部分掌握实权的权力机关和权力行使者,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监督。
另外,权力监督的重心应当由结果控制转向过程控制,对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制约和监督。
长期以来,我国的权力监督工作重点主要放在对权力运行结果的监督上,对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始终缺乏力度。
而权力运行过程恰恰是遏制腐败发生的主要环节。
相比结果信息而言,过程信息更容易真实反映腐败问题的实质。
尤其在行政审批、财政管理、投资、干部人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是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加强对权力运行过程的制约和监督。
在对这些领域科学配置权力职能、规范权力运行程序的基础上,拓宽和畅通过程监督的渠道,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积极作用,建立起对权力运行过程的制约监督机制,有效预防政府决策制定、决策执行等过程环节中腐败现象的发生。
浅析腐败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教育 广 大领 导干 部要 牢 记 自己的使 命 , 反 辩 证唯 物主 义认 为 , 事物 变化 发展 的过程 中 内因处于 主要 重要 思想 为 指导 思想 , 在 地 位 , 决定 作用 。腐 败 的产 生根源 于人 类 的贪 婪 、 起 自私 。朱子 腐 倡廉 。
题 不 一定 是法 弊 , 它有 可 能是 时弊 的表 现 , 术性 的制 度缺 陷是 形 势下 , 从根本 上遏制 和 防范腐 败 , 进党 风廉 政 建设 , 技 要 社会风 气直 接相 关 的时弊却 不是 制度设 要 全面 加强 德治 , 但 而且 需要全 面加 强法 制 , 正做 到依 法 治权 , 真 依
关键 词 腐败 体 制 改革 大众监 督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90 9(0 OO .5 .1 10-522 1)11 1 0 中图 分 类号 : 6 3 C 1
一
腐 败 的定 义 高 要求 。 这给 ~些 政府 官 员提 供 了 以公谋私 的机会 , 们假 借 为 他 国际 货 币基 金组 织将腐 败 定义 为 : 腐败 是滥 用公 共权 力 以 人 民提 供 公麸服 务之 名 中饱 私囊 。 ~方 面 , 过二 十 多年 的 体 “ 另 经 谋 取私 人 的利 益 。 ” 制 改革 , 国的事 业 资源 逐步 由单 一 汁划 分配 转 向国 家 、 会和 我 社
治行 贿 人 。 部是 有私 心 的 , 人 有人主 动 送礼 , 好处 , 几 个人会 给 有
不 接受 呢 ?只有 建立严 厉 的惩治 机制 , 使行 贿人 和要 意识 到他们
计能 够改 变 的 。礼仪 崩溃 , 风贪 鄙 , 世 则制 度 的漏 洞 层 出不 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及预防刘婷【内容摘要】现在腐败问题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关注的问题,中国是一个腐败现象比较严重的国家,腐败问题不仅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社会、对人民都带来了严重危害,应该采用预防与严惩相结合的方法,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才能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使人民安居乐业。
【关键词】政府腐败集团腐败公务员权力腐败【作者简介】刘婷女 1983年4月18日出生汉族贵州省六盘水市人贵州民族学院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2002级腐败既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同时又是一个“复杂而普遍的现象”。
腐败源远流长,不仅封建社会存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
在透明国际组织所公布的2005年全球政府清廉指数排行中,冰岛在参与排行的89个国家中排第一位,美国排11位,中国香港排在第13位,而中国排在第55位,亚非拉等众多发展中国家排名均偏后。
贫困并不是腐败产生的根源,但一个国家的政府腐败足以使这个国家走向灭亡。
2002年的《明镜》上有一段话:官员与政客四处捞钱,利用金钱、人情、职权或招标项目进行交易,用刑事犯罪的高层行话讲,这些人群受到“输氧”、“喂肥”必要的大宗花费的影响。
而普通公民则不得不为此等频频进行的交易买单——用他们所交的税收或不断增加的垃圾费。
但当前至关紧要的,乃是腐败正是埋葬一个法治国家的阴霾。
“腐败的根本是权力的腐败”。
所谓权力腐败,指的是执掌权力的某些机关或某些干部背离公有权力的性质和原则,把权力私有化、关系化、特权化、商品化、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利。
权力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被滥用。
官员拥有的权力是国家所赋予的,换句话说,是人民所赋予的。
人民把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委托给政府,而不是委托给任何个人。
政府的一切作为都应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当政府的行为违背了大众的意愿,党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私利而滥用权力之后,政府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
世界上许多的国家都在打击腐败,并取得了很大效果。
一、中国的腐败现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人民生活水平刚达到小康,与西方发达国家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以往由于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党不分严重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虽然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实际上,改革还很不充分,很多企业只是照搬经验,并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政府也并没有彻底的由掌舵者变为划桨者。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纪检机关查处党政干部情况不 同 时 期 查结案件数受党纪政纪处分总人数县处级以上干部数1982年——1983年4月 13.1万 38500 缺1983年——1989年5月 缺 67103 缺1990年——1992年 65万 60多万 160051993年——1997年 63.38万 63.2万 200001998年——2001年 59.47万 60.2万 21320(《预防职务犯罪与构建惩防体系专题讲座》)从表中可以看出,近十年受处分的人数比1982年——1989年多了近20倍,县处级以上干部受审查的人数也不断的增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反腐败形势日益严峻。
犯罪主体集体化,多人乃至团体合谋违纪违法、公报私囊的腐败行为更多了。
1990年查处的铁道部副部长罗云光受贿案,就是一个集团腐败案件,被查处的局级干部15人,处级干部19人,科级干部13人。
不少大官高官纷纷落网,如贵州省的刘方仁、刘长贵、卢万里等。
网站上发布了许多张照片,是美国各州、市政府办公楼和中国各市、县办公楼的对比图。
深圳市政府办公大楼超级豪华,总造价超过21亿;湖北省兴山县政府大楼挺拔百米,这仅仅只是个县;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政府大楼设计本身就是按5星级以上酒店标准所设计的,对面的广场比天安门广场还要大,造价更是不菲。
再来看看美国,美国缅因州拉莫西尼市相当于中国苏州市的大小,其市政府大楼寒酸得像民房;明尼苏达州政府的办公楼要不是挂了面旗帜的话还以为是图书馆;华盛顿州Newport市市政厅也不过是两层楼的小建筑;伊阿华州Marian市市政厅和北京五环外的平房差不多,要在北京的话早就被拆除了;美国弗罗里达州宝岛市市政厅简直是我国哪个村的计生办。
美国乃是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人均收入超过3万美元。
而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西部的很多地方,还有很多的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中国的人均收入还不足1000美元,连美国人的3%都不到。
可为什么美国和中国的市政厅存在着那么大的差异,有钱的看起来是那么寒酸,而没钱的却那么得阔绰。
这说明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部分地区的政府部门门面做得体面,实事却没干什么,还出了那么多的腐败分子。
政府的这种铺张浪费又何尝不是一种腐败,而且这种腐败更可耻。
其实中国真正需要的是清正廉洁,肯干实事的政府,而不是那种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政府。
中国的腐败问题还存在一种“59”岁现象,59岁,并不是真的就是59岁,而是接近于退休年龄。
许多干部在离退休之前往往会抱着一种侥幸心理,想在退休前利用自己的职位大捞一笔,导致晚节不保。
二.中国政府腐败产生的原因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党派是参政党。
与许多西方国家不同,很多西方国家都实行的是两党制或是多党制,而中国是由共产党一党执政,因此,共产党的领导水平显得更为重要。
政府的腐败归根结底是官员的腐败,而官员的腐败则与中国的执政党共产党脱离不了关系。
总的来说,腐败产生的原因包括:1、理想失去一些干部从一开始就打着利己主义的招牌进入政府,他们并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并朝着理想奋斗。
还有些干部则是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袭击,理想信念动摇,思想颓废,意志衰退,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失去信心,给自己留好后路,从而在错误理想的影响下走上了腐败。
腐败的最终产生有一个过程,当理想刚动摇时若能及时纠正自己,用党章约束自己,那也不至于走上腐败。
只要有了一次腐败行为,就很难避免发生第二次、第三次,当受贿金额由刚开始的几千增到几万,甚至更多,那这个干部已经走上腐败这一深渊而不能自拔了,他只会往更深的地方走下去。
2、道德失范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观念的错位,道德准则的失范,引起道德行为的失序。
随着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自由化和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对干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政府官员摆脱了自己应遵守的各种道德规范的约束。
比如某些干部包养二奶、参与赌博等,中国曾发生过官员去澳门豪赌输掉几百万公款的事件,这些行为都产生了很坏的影响。
3、权力失控执掌权力的某些部门或干部将公共权力私有化、关系化、商品化、集中化。
卢梭说:“国家全体成员的经常意志就是公意”。
①公意是人民整体的意志,人民把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委托给政府,政府的行为要代表公意。
政府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代理者,政府官员完全是一种任用,人民可以限制、改变或收回委托给官员的权力。
当某些部门或干部将权力私有化、关系化、商品化后,政府的存在就失去了当初成立的意义。
权力失控与政府腐败直接挂钩。
4、监督失效监督是指享有监督权的主体依法对社会生活的管理以及对社会管理运行进行监督检查、惩戒和制约的行为。
其本质是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防止权力的滥用。
我国现有的监督机制并不完善,监督的力度不够大,从而导致某些干部视党纪为“摆设”,视政令为“白条”,把中央的三令五申当耳边风,你禁你的,他干他的;还有部分干部专门钻法律的空子,监督机制的不健全还导致部分地区的领导干部把当地发生的重大事故不往上报,还利用自己的职权给舆论施加压力。
5、要求失严基层组织没有按《党章》和有关规定严格要求和教育干部,导致某些干部没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没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而导致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公报私囊等错误思想的蔓延。
6、管理失职干部对不良思想倾向和苗头不敢抓、不敢管,奉行多种花少裁剪。
正是由于管理不严,从而导致不良倾向和苗头逐渐扩大,产生恶劣的影响。
对于上级所定的制度执行不到位。
部分制度内容空泛,缺少针对性、可操作性。
7、群体腐败腐败的官员利用其在职权上的影响对官职相对较低的干部施加压力,引导官职较低的官员参与腐败,走上腐败之路,从而产生了群体腐败。
群体腐败危害巨大,它发挥了群体的优势,利用群体的智慧来减低风险。
2004年,贵州省乌当区新庄村一村支书为首的11名涉案人员中,还有村委会主任、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出纳、会计、村民组长、工程队长等人员,村支两委班子几乎全部落马。
“抱团”腐败涉案金额高达上千万。
8、政府对某些社会事务实行包办,“小政府,大社会”体制没有形成政企不分现象仍然存在。
2002年落网的卢万里,他既是贵州省交通厅厅长,同时也是贵州省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的总经理。
政企不分的现象也导致了许多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预防政府腐败的对策措施腐败不仅是中国的问题,它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存在的问题。
为了对付腐败,许多国家都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这些措施中有许多都颇有成效。
中国应该借鉴别国的反腐经验,采取相应的措施惩治和预防政府腐败。
1、以德倡廉,筑起“不想腐败”的思想防线柏拉图说:“人的品性是政治的基础,而人的品性堕落是政治败坏的根源”。
②要改造现实的不良政治,必须从改造人的品性入手。
我们要弘扬优秀的德教传统,唤醒权利主体的自律意识,培养廉洁自律的政治氛围,还要继承我们民族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朴素等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意识。
从而淡化权欲、诚信为民、公正廉洁、克己奉公、善于进取。
还应该:(1)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加强品德教育,使公民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加强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
(3)加强党内廉政建设,从严治党,使全体公民都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通过媒体的大力宣传,发挥榜样的影响和辐射作用,通过树立公职人员廉洁公正的形象来形成全社会廉洁的风气,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2、要大力加强和完善廉政立法并严格执法廉政立法的目的在于规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
而我国目前的廉政立法还十分不完善,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
同时,还必须要进行普法教育,使普通人员懂法,树立违法意识。
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具有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不少法律本来就是道德规范)的功能。
在完善立法的同时,要严格执法,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用它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再好的法律,如果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实现也会失去存在的价值。
严格执纪执法,决不允许存在“空档”、“特区”,对于违反法律的,不管是什么人,都要严惩,借以有效的警戒后人。
3、以俸养廉,提供不愿腐败的经济条件在“透明国际”组织公布的世界政府清廉指数排名中,排在前面的清一色都是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