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公开课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设计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朱自清散文《春》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
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途径,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本内容通过对《春》这篇散文的阅读,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分析文中的主要意象,如春草、春花、春风等,感受作者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赞美。
探讨文中的主题思想,如生命的活力、生活的美好等。
2.2 语言特点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其表达效果。
品味朱自清的语言风格,如清新、自然、含蓄等。
学习文中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春》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分析和欣赏作者的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3.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探讨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情感表达。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
运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文中的自然景物和修辞手法。
运用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和阅读材料。
采用在线讨论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过程性评价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回答、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鼓励学生在课堂外进行自主学习,如写读后感、进行实地观察等。
5.2 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或课程论文,评估学生对《春》这篇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朱自清及其作品《春》的创作背景。
2. 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朱自清,原名朱自清,我国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
2. 作品背景:《春》写于1933年,正值我国封建社会末期,文章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朱自清照片,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2. 简介朱自清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3. 介绍《春》的创作背景。
4.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思考“春”的象征意义。
第二章:作者及其写作背景一、教学目标:1. 掌握朱自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了解《春》的创作背景,领会文章主题。
二、教学内容:1. 朱自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春》的创作背景及主题。
三、教学过程:1. 回顾朱自清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 讲解《春》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
3. 分析文章主题,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章:作品朗读与分析一、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
2. 分析文章结构,总结文章主旨。
三、教学过程:1. 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 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段。
3. 总结文章主旨,强调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四章:重点词语解析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2. 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重点词语的筛选。
2. 重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筛选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2. 分析重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如“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等。
第五章:拓展与实践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欣赏与《春》相关的散文作品。
2. 进行写作练习,仿写散文。
三、教学过程:1. 推荐与《春》相关的散文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春》公开课优质教案
《春》公开课优质教案《春》公开课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朗读,感知春意;2.通过多角度品读,感受春趣;3.通过质疑析读,感悟春情。
教学重点:通过多角度品读,感受春趣;教学难点通过质疑析读,感悟春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金文春,让学生猜这是个什么字?(春),然后出示解释:春,推也。
草字头中间一个屯字下面一个日字。
屯字像一个幼芽破土而出,即在阳光的推动下,幼芽破土而出。
草长出的季节就是春,表示万木生长,充满生机。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走近《春》,去感受春的魅力、春的神韵吧。
二、朗读,知春意1.自由朗读课文,思量:作者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是带着什么感情描绘这些景物的?明确:作者描写了春天的草、春天的花、春天的风、春天的雨、春天的人。
是带着热爱和赞美的感情描绘这些景物的。
2.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去读呢?明确:用轻松、欣喜的语气读,语调要上扬。
朗读节奏是应该轻盈还是缓慢呢?明确:朗诵节奏是由文章的思想内容决定的。
普通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节奏可以轻盈一些;平静、庄重、悲哀、沉重的内容节奏可以缓慢一些。
这篇文章处处充满着轻松、明快的气息,应该带着欣喜的语气去读,整体节奏是轻盈的,中间又有舒缓的地方,这样就给人回环往复的美感。
3.老师范读其中一段。
如1-2段。
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5.指名读课文段落。
三、品读,感春趣1.(过渡语)同学们,草绿了,花开了,风吹着,雨下着,平时由于习惯,我们对此视而不见,知而不新,但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会发现朱自清先生把这些表现的新鲜、可爱、温和,叫人欢欣,令人惊喜,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散文学会会长林非曾经说: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朱德熙曾经说: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绝不放松。
2.同学们,我们在你最喜欢的段落中找找哪些句子通过精确的观察、讲究的用词写出了春天的新鲜、可爱、温和,叫人欢欣,令人惊喜?3.生来交流,老师作评价。
第1课《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第1课《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春》教学设计朱自清【教学设想】《春》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这篇文章主要通过优美的语言向大家描绘了多幅春日图景,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盼望和赞美。
通过教授本课文,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通过不同方面对语言进行分析,体会文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盼望、赞美之情。
初一学生处于升学过渡期,他们对关于春天的文章了解较多,掌握基本修辞手法的运用,但是对于修辞手法的深层表达效果理解有一定困难。
而且,作为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应当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在教学中,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走近课文,感受文章的美,体会到作者感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等画面的描写,带领学生反复朗读,仔细琢磨和品位文中的语言,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及其效果,感受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读出重音和连读,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重点)2、通过分析语言的句式、手法,体会文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盼望、赞美之情。
(重难点)【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法【教学时长】1课时【教学流程】《春》朱自清一、问题导入。
1、教师提问:雪莱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同学们,你们印象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思考回答。
2、导入课文:春天在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会通过不一样的语言的描绘春天,今天让我们走进朱自清笔下的《春》,看看他是怎样描绘春天的吧。
板书:春朱自清二、初读课文。
1、教师布置任务:安排同学默读课文,标记课文中不懂的词语,小组结合文中注解进行讨论,把最终不会的词语上交给老师。
老师集中分析课文学生不会的词语。
2、疏通文意,通过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尝试根据老师的朗读标出重音和连读,学生自由朗读。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设计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节:导入新课,整体感知1. 教师简要介绍朱自清及其作品《春》的背景信息。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二节:分析第一部分,体会春的美1.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第一部分,体会春的美。
a. 第一部分描绘了春天的哪些特点?b. 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春天的美?3. 教师总结并板书关键词:生机、希望、美好。
第三节:分析第二部分,感受春的活力1.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第二部分,感受春的活力。
a. 第二部分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活力场景?b. 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表现春天的活力?3. 教师总结并板书关键词:生机勃勃、活力四溢。
第四节:分析第三部分,领悟春的意义1.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第三部分,领悟春的意义。
a. 第三部分描绘了春天对人们的影响有哪些?b. 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传达春的意义?3. 教师总结并板书关键词:希望、奋斗、成长。
第五节: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春天的特点、活力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悟和体会。
3. 教师给出拓展阅读建议,如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荷塘月色》、《背影》等。
4. 布置作业: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朱自清的《春》,使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活力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拓展延伸,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但在时间安排上,可以适当减少课堂小结的时间,增加学生自主阅读和讨论的时间,以提高课堂效果。
第六节:对比阅读,深化理解1. 教师提出对比阅读的任务,将《春》与另一篇描写春天的文章《草原》进行对比。
2. 学生分组阅读两篇文章,找出各自的描写手法、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3. 各组汇报阅读成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两篇文章的异同。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春》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基本信息年级:七年级授课篇目:《春》教科书版本及章节: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课型:新授课单元教学设计1.单元学习主题:“四季美景"2.单元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文主题是“四季美景”,能力培养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体会汉语之美。
“课程标准"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点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本单元以自然美景为主要内容,对“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了如下细化:(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
(2)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
(3)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本单元的阅读部分由三篇现代文和四首古代诗歌构成。
《春》描绘了春季新、美、力的独特魅力;《济南的冬天》描绘了济南冬天的温晴、小山和小雪;《雨的四季》描绘了四季中雨的形态和人们对它的态度。
四首古诗表达情感各不相同,但都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景自有特点。
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分析《春》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
第一单元的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
学习这个单元,要“重视朗读,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顿,感受汉语声韵之美”“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这一课的课前预习要求有两个:一是回忆以往读过的描写春天的诗文;二是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春景。
《春》是朱自清于1933年应中华书局之邀为中学语文教材所作的一篇文章。
1933年,朱自清在清华大学任教,家庭美满、生活幸福。
《春》可以分为“盼春”(1自然段)“绘春"(2-7自然段)“颂春”(8-10自然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3)分析并欣赏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复述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 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分析并欣赏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特点,如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等。
(2)提问:你们对春天有什么印象或感受?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工具书或小组合作,解决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分析并欣赏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朗读、默读、复述等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设置一些题目,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练习。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课文中描绘的春天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2. 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六、教学评估:1. 在课堂讲解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2. 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课文重点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趣味性,看是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考虑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学会运用修辞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会珍惜时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懂得分享,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学会运用修辞手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进行教学。
2.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印象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互相交流学习。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写作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教师示范写作,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doc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3篇)朱自清《春》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根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收集的朱自清《春》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1、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展描写的方法。
2、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标出生字词;感受春天之美。
2、扫除文字障碍。
(多媒体出示字词。
找学生读,齐读,写生僻字)1、“春”美在什么地方?我们都认为春天是最美的季节。
那么朱自清先生认为“春”美在哪些地方呢?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来说一下。
(多媒体显示:朱自清喜欢“春”,因为“春”美在。
)2、学生可能答复:(1)“春”美在嫩绿的,软绵绵的草。
春草是历代文人争相歌咏的对象,你还知道哪些写春草的诗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写出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小结:同样是写春草,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着笔。
这也启示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多角度构思。
(2)“春”美在万紫千红的花。
花的特点: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3)“春”美在温暖的杨柳风。
风的特点:温暖、芳香、悦耳“春风”与林斤澜的《春风》比照阅读,学生能说出二者的不同特点即可。
多媒体显示:“一夜之间,春风来了。
突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
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吼叫,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撤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林斤澜《春风》同样是写春风,朱自清笔下的春风和林斤澜笔下的春风有什么不同呢?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柔柔的、清新的、悦耳的;“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林斤澜笔下的春风那么充满力度,充满豪迈之情。
“如无数的针扎”。
(4)“春”美在细密的春雨。
“春雨”与《春夜喜雨》比照阅读:多媒体显示:杜甫《春夜喜雨》诗。
杜甫诗中的春雨和朱自清的“春雨”特点一样吗?都是伴随和风而来,突出春雨的细的特点。
2024《春》公开课课堂优质教案
2024《春》公开课课堂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朱自清散文《春》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散文主题,分析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散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三、教学准备1.课文《春》2.多媒体教学设备3.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关于春天的诗句,如:“春天在哪里?春天的特点是什么?”(二)课文朗读与感悟1.学生自读课文《春》,感受作者对春天的描绘。
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享朗读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三)分析课文结构与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如:总分总、总分等。
2.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
(四)修辞手法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学生分组讨论,找出具体的修辞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五)象征手法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象征手法的概念。
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春天象征希望、生命等。
3.教师解析象征手法的作用,强调其深刻意义。
(六)情感体验与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如:喜悦、激动等。
(七)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八)课后作业1.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题目自拟。
2.搜集关于春天的诗句,进行鉴赏分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春》,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注意对个别学生的关注和指导,以提高教学效果。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朱自清散文《春》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分析并欣赏朱自清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欣赏和评价朱自清的散文作品。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简介朱自清和他的散文作品《春》。
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2 课文解读分析课文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部分。
解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象征意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或播放春天的音乐,引起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春天对人们的影响和意义。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学生查找并整理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每组选取一篇重点句子或段落,进行解读和分析。
3.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解读,进行讲解和分析。
重点讲解课文中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可以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对彼此的肯定和建议。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帮助,共同提高。
4.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学生可以借鉴朱自清的写作风格,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想象。
5.2 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朱自清散文中的场景。
学生通过表演,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提高自己的表达和表演能力。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朱自清散文《春》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分析并欣赏朱自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描绘春天的美景。
学会欣赏和运用散文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春》的内涵。
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鼓励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春》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分析朱自清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技巧。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2.2 教学难点理解并分析朱自清在文中的深层含义和独特见解。
学会欣赏和运用散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熟读并研究朱自清的《春》,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如朱自清的生平介绍、散文创作的背景等。
3.2 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阅读《春》,并做好笔记。
鼓励学生主动查找相关的资料,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及其散文创作。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以春天的图片或音乐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想象。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印象。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春》,感受朱自清的文字魅力。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4.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4 欣赏与实践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朱自清的写作风格,分析其修辞技巧。
学生尝试运用朱自清的写作手法,创作自己的散文作品。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效果。
5.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提高。
5.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问题,给予鼓励和建议。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春》公开课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散文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3)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培养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会珍惜时光,奋发向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体会散文的语言特点。
(3)分析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教学难点:(1)散文语言的品味与鉴赏。
(2)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朱自清及其作品《春》。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学会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4. 散文品读(1)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优美语句。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5. 情感体验(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春天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珍惜时光,奋发向前。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作文评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课文表达方式的运用和情感抒发的情况。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春》。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词语的意思,分析句子的作用。
(3)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 课文结构的分析和归纳。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春》的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对春天的感受和印象。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春》的作者和背景。
2. 课文朗读和背诵(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
3. 课文理解(10分钟)(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思考,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并分享讨论结果。
4. 修辞手法分析(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解释其作用。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并进行写作练习。
5. 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疑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背诵、理解和分析课文《春》,学生能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并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疑问,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初中七年级语文《春》挺好公开课教案【细品9篇】
初中七年级语文《春》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9篇】《春》是一篇构思精巧、语言精美、富有诗情画意的写景抒情散文,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分享的9篇《初中七年级语文《春》优秀公开课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初中七年级语文《春》优秀公开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领会赞美春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珍惜春光,奋发向上。
3、学习全面而细致地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有条理地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表现景物特点的方法。
4、了解文章寓情于景,表达对春天赞美之情的特点,体会精确的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1、培养"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教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朱自清的笔下。
二、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诗人、散文家、学者、*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
1920xx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
代表作《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
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三、检查预习:蓑suō 黄晕yn 应和h 抖dǒu擞sǒu 呼朋引伴笠l 嘹亮lio 胳ɡē膊bo 酝yn酿ninɡ 花枝招展撑盼望润湿清脆欣欣然卖弄朗润软绵绵四、整体感知:1、听课文朗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体会语言美。
3、划分层次,概括段落大意。
(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部分。
)五、分析文章结构:(一)第一部分(第1段):1、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是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明确:急切盼望着,盼望着2、此时春天来了没有?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明确:没有近3、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明确:用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盼春的急切心情。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朱自清的《春》,使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文学地位,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 学习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春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领会作者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
2. 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写作练习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文学地位,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标出生字词。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春天的描绘和赞美。
4. 互动交流: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讨论。
5. 朗读感悟: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6.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
7.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8.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热爱生活。
9.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10. 课后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写作或阅读任务。
六、教学策略: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关注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设计
朱自清《春》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春》的内容;(2)能够分析朱自清的写作手法及表达技巧;(3)能够解读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朱自清的散文,提高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2)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3)懂得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报效国家。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自清的写作手法及表达技巧;2. 解读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分析朱自清的写作手法及表达技巧;2. 解读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3.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春》;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朱自清及其作品《春》;(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2)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课文结构及朱自清的写作手法。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2)教师分析朱自清的写作手法及表达技巧;(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品味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 互动环节:(1)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及理由;(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交流阅读感悟。
5. 朗读训练:(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2)教师选取优秀朗读作品进行展示。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7.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8.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春天的图片和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一语文《春》PPT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和煦、 芳香、悦耳
引用、 触嗅视听觉 比喻、拟人
春雨图 细密、轻盈
由物到人 比喻、排比、 由近到远 拟人
迎春图
名称
特征
迎春图 奋发向上
角度(顺序)
由景及人
修辞
引用
名称
特征
顺序(角 修辞
度)
春草图 嫩、绿、多、软 由物到人 拟人、排比
春花图
多、艳、甜
比喻、 由高到低 拟人、排比
春风图
和煦、 芳香、悦耳
涨zhǎng
散sǎn 应和 yìng 戴笠lì 抖擞sōu
嫩nèn 嘹亮 软绵绵
混hǔn 静默 巢cháo 薄烟bó 披蓑suō 稀稀疏疏shū
强健
日晕yùn 晕 黄晕yùn
晕头转向yūn
水涨起来了zhǎng 涨 涨红zhàng
应和hè
捉迷藏cáng
和 和平hé
藏 宝藏càng
散在草丛里sǎn
散 散会sàn
1、欣欣然 2、朗润 3、赶趟儿
4、酝酿
5、繁花 6、呼朋引伴
7、卖弄
8、宛转 9、黄晕
10、烘托
11、舒活
12、一年之计在于春 13、落地
14、花枝招展
一、听课文录音,理清全文构造, 思索下列问题:
1、能够把课文分为哪三个部分?用 两个字概括其段意。 2、第二部分中描画了几幅图?用三 个字概括。
第一部分:盼春(总领全文,开启下文) (1)
(2)春旳总轮廓
(3)春草图
春
第二部分:绘春 (2—7)
(4)春花图 (5)春风图
(6)春雨图
(7)迎春图
第三部分:赞春 (8—10)
春草图
名称
特征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春》教学设计(3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想象文中的春之景。
2.揣摩关键语句,品味优美语言,体会文中优美的情境。
3.把握比喻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关于春天的古诗我们学过很多了,回忆一下,选一首你认为最能表现春天特点的诗背诵给同学们听,好吗预设: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点评:这首诗里有春鸟、春风、春雨、春花,还有一个沉醉在春天里的人。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点评:诗人将二月春风比作剪刀,冒出嫩芽的柳枝在春风中轻轻摇动,春意盎然。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点评:绵绵细雨,滋润万物,复苏万物。
夜雨向我们宣告了春天的来临!)春天让人陶醉,春天令人振奋。
现代作家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名作《春》里,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图景。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好的春天。
二、初读入文,寻“春"之景(初步感知的朗读)1.【课前预习】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要求:读得响亮、准确、流畅。
2.【检测预习】学生多形式朗读:女生/教师读1-2段,分小组读3-7段,齐读8-10段。
(教师关注学生读音的正确与否,让学生跟随着书写课文注释中的重点语词。
)字音字形水涨(zhǎng) 迷藏(cang) 抖擞(sou) 酝云酿(niang) 宛转(wan) 应和(he)笼着(long) 薄烟(bo) 嘹亮(liao) 眨眼(zha) 黄晕(yun) 蓑衣(suo) 常用雅词朗润气息润湿清脆寻常烘托静默喉咙繁花嫩叶呼朋引伴轻风流水花枝招展精妙用词欣欣然张开了眼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蜜蜂嗡嗡地闹着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跟轻风流水应和着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这些精妙的用字用词,大家在课文中把它们圈画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写出春天的中______景物,用____ 修辞,(或是从__感官____角度来)表 达_____情感。_______我用______语
春草图
嫩、绿、满、软——草(生机勃勃)
坐、躺、滚、踢、跑、捉—人(喜悦、 高兴) 人们对美好春天的热爱之情
作者如何全方位的描写春花?
树上繁花 眼前花儿争春 花的色彩 树中昆虫 树下野花 高低结合
赞春
思考:1、你能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提示把文
章分为三个部分吗? 2、请你找出文中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假如你是一个画家,你能根据本文画出几幅图画, 并且给每一幅加上小标题。如:____图。
盼春
作者的心情怎样?
急切、喜悦
品味美图:
1.你最喜欢哪一幅图画? 2.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这一段话,并试 着背诵下来。 3.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春的气息,品 例:我喜欢 句,因为 味到语言的美?
春雨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 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 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 工夫,有的是希望。
迎春
像小姑娘,花枝招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 展的,笑着,走着。 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 上前去。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咏柳》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晓》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 细无声。 ——《春夜喜雨 》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 草 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
写出春雨的 细 、 密 的特征。 6.“雨是最寻常的”写出春雨的什么特征:(
)
C
A.雨量很多 C.经常下雨
B.雨期很长 D.雨下很小
作业直通车
走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大自然,欣赏大自 然,截取一段秋天的景象进行描写,一两百字 即可。
(可以从景物的形、色、味、神和你的感 受等多方面描写,可以借助比喻、拟人、排比 等多种手法,力求语言生动形象)
如何写景:
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等; 4、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强化训练营
1.“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的含义是:(C )
A.春天伊始,万紫千红,充满活力。
B.春是一年之始,干劲最足,工作最出色。
C.春天是计划安排一年工作的关键。
D.春天风和日丽,天气暖和,是充满浪漫和希
望的季节。
⒉“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意思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 ) D A.采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一种树花跟着一种 树不停地开放。 B.采用拟人手法写出桃花、杏花、梨花的 数量繁多。 C.采用夸张手法写出所有的花竞相吐艳。 D.采用拟人手法写出桃花、杏花、梨花等 竞相开放。
• 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抓住春 景的特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 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 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 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2014-12-3
1、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 排比等; 2、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 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3、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到低、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 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 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 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 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 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 雨里静默着。
春
朱自清
1.播放录音,听名家泛 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 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2.自由朗读,要求:读 准字音,声音洪亮。 3、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4、把握朗读的节奏、重音,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 .
.
.
盼春
. .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 . .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 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春花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 手抚摸着你。风里带 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 各种花的香,都在 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 叶当中,高兴起来 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 曲子,跟轻风流水 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 天嘹亮地响着。 春风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总体轮廓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 . 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 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春草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 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 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 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品味语言 “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从视觉上写出了春花竟相开放的情景。 “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从视觉上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花里带着甜味儿” “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香味儿。 “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想象,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虚实结合,更突出了花味之甜。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侧面衬托春花的竟相开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 “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 眨的” 比喻、拟人,从视觉上 写出了野花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 2014-12-3
颂春
这篇文章,为什么把春 天比喻成娃娃、小姑娘、 青年。 新:新生命的开始,给人无限希望
美:令人喜爱 力: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这三个比喻、拟人句构成排比句 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春天新鲜、美丽、 充满力量并不断成长的特点。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2014-12-3
• 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抓住春景的 特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 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 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 作,奋发向上
写出了春雨的经常。 ⑵“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写出了春雨的多、细、密的特点。 写出了春雨的轻盈。 ⑶“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⑷“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写出了春雨的润物。
2014-12-3
“ 一年之计在于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 何作用?
引用俗语,激励人们把握时机, 奋发、向上,辛勤劳作,也抒发 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 创造美好生活,积极向上 的感情。
想象、联想到结果实
花的味道 暗写风与太阳
虚实结合 色味结合
明暗结合
像星星眨呀眨
全方位描绘春花的美
桃树
杏树
梨树
春 花 图
春 作者从哪些感觉来写春风? 风 图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触觉
泥土的气息、草 味、花香 鸟鸣、流水、短笛
嗅觉 听觉
运用各种感觉描
5、春雨图
• 春雨有什么特点? ⑴“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⒊“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句中的“眨”说明:( D ) A.花的种类丰富、竞相开放。 B.写野花遍地,逗人喜爱。 C.写花儿繁多,美丽鲜艳。 D.写野花闪闪发亮,在微风中轻轻摆动的明丽 色彩。
5.“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 着。”从修辞手法看,此句运用了 排比 、比喻 ,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