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金刚石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精品教学课件

【思考】古代名画历经几 百年甚至几千年而依然色 泽鲜艳不褪色,你知道其 中的原因吗? 【提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探究新知
探究实验1 碳与氧气的反应
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

击 图
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CO2(充足氧气)
2C+O2=点=燃===2CO(不充足氧气)
(1)跟氧气反应——可燃性 (2)跟某些氧化物反应——还原性
【回顾总结】
1.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本课学习收获。 2.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知识点,并 总结交流本课学习心得
课后作业
01 完成课后练习题 02 课时练习题(选取)
探究新知 探究实验2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变为红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片 播
化学方程式

探究新知
还原反应
高温
C+2CuO====2Cu+CO2
氧化铜失去_氧__变成_铜__,_碳__得到氧变成二氧化碳 CuO发生_还__原__反应 木炭粉有_还__原___性,作_还__原__剂
是( A )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C.金刚石、石墨、C60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
二氧化碳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
排列方式不同
课堂检测
3.如图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2CuO+C 2Cu+CO2↑ 。 (2)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 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 (3)若要使80g氧化铜完全被还原,试管A中实际加入 的碳的质量应 > 6g。(选填“>”“<”或“=”)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教材《化学》第三章第一节“碳的同素异形体”,详细内容涉及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以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2. 了解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质。

难点: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实物模型,引发学生对这些碳同素异形体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金刚石的结构与性质;(2)石墨的结构与性质;(3)C60的结构与性质;(4)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性质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选择题、填空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进行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实验,观察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表现。

六、板书设计1.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2.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3.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2)举例说明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3)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 答案:(1)金刚石:正八面体结构,石墨:层状结构,C60:足球烯结构;(2)例如:石墨转化为金刚石、C60转化为石墨;(3)金刚石:饰品、工业切割;石墨:电极、润滑剂;C60:超导材料、药物载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掌握程度如何,实验环节是否到位。

2. 拓展延伸:(1)研究其他碳同素异形体的结构与性质;(2)探讨金刚石、石墨和C60在新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前景;(3)进行关于碳同素异形体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化学》教材第三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以及应用。

重点分析这三种碳单质的异同,并探讨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掌握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并能解释其成因。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重点:三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实物或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实验器材,记录本,碳单质样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实物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与性质,讲解三种碳单质的应用。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应用实例。

5. 课堂实验:观察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如硬度、导电性等,并记录实验结果。

6. 结果讨论:分析实验结果,探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2.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3. 三种碳单质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并说明其优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碳单质,如纳米碳管、富勒烯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前景。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发现碳单质的应用,提高化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化学》教材第2单元“碳的世界”中的第1章“金刚石、石墨和C60”。

具体内容包括: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与性质;C60分子的发现及其结构特点;碳的同素异形体概念;以及金刚石、石墨和C60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及其物理性质。

2. 掌握碳的同素异形体概念,并能运用该概念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共性与特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及其物理性质的区别。

重点:碳的同素异形体概念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模型,PPT展示课件。

2. 学具:实验器材(放大镜、导电实验装置等),实验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 知识讲解:(1)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与性质(2)C60分子的发现及其结构特点(3)碳的同素异形体概念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每组探讨一种碳的同素异形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选择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碳的同素异形体的填空题,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6. 实验演示: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导电性能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与性质2. 碳的同素异形体概念3. 实验现象及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

(2)举例说明碳的同素异形体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与联系。

(3)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导电性能实验结果。

2. 答案:(1)金刚石:正八面体结构,硬度大,导电性差;石墨:层状结构,导电性好,硬度较低;C60:足球烯结构,导电性能介于金刚石和石墨之间。

课题1 金刚石石墨C60

课题1 金刚石石墨C60

3. C60
C60分子是一种由60 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 它形似足球(如图6-4), 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 很稳定。
目前,人们对C60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认识正在 不断深入,它应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的研 究正在进行中。我国在这方面已取得不少成就。
近年来,又发现了新的碳单质如C70、 C240、C540和碳纳米管
焦炭、活性炭、炭黑等的构成和结构与 木炭类似。
比较碳与炭的区别:
是元素的名称,是核电荷数 为6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比 如:碳元素、碳单质、含碳 化合物、一氧化碳。(这儿 不能用“炭”) 表示由碳元素组成的某种 单质—木炭、活性炭、焦 炭、炭黑等。
一般在 未指明 具体单 质时, 习惯上 用碳, 如“炽 热的碳” “当碳 燃烧 时”。
讨论: 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吗?
金刚石
石墨
C60
研究表明,透明的金刚石、灰色的石墨和足球状的 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排 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存在着差异。
1. 金刚石
(1)金刚石的性质
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 体形状的固体。它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 物质。
点燃
2CO
3.还原性 【实验6-2】 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 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 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如 图6-7),用酒精灯(可加网罩以使火焰 集中并提高温度,最好使用酒精喷灯) 加热混合物几分钟。然后先撤出导气 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 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并分析。
•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 1. 在锁芯中加入适量铅笔末,会使锁芯转 动更好,为什么? • 所用铅笔末4B的比HB的效果更好,为什 么? • 2.刚刚用漆粉刷的房子,油漆味很浓,为 除去异味,人们往往在房间里放些木炭, 以除去异味,这是利用了木炭的那些性质? 有些人就地取材,利用废弃掉的洋葱片除 异味,效果比较明显,请你推理洋葱 有吸附性吗?

《课题1 金刚石 石墨和C60》1

《课题1 金刚石 石墨和C60》1

3C + 2Fe2O3
失去氧
4Fe +3CO2
还原反应
还原剂 氧化剂
C Fe2O3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CO2
Fe
小结:

一、碳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 点燃 2、可燃性 C + O2 CO2 2C + O2 2CO + O2
点燃 点燃
2 CO 2 CO2
2 Cu +CO2

3、还原性
C + 2CuO
为达到此目的,某同学设计 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第一步,先向特制玻璃管中通入纯净氧气,然后再给试管加 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 第二步,不断加强热后,发现M逐渐氧化并消失,同时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此时停止反应,先将A处断开,再停止加热 。这样做的目的是 。 由此,他得出M物质只含有碳元素的结论,遭到其他同学的 反对。反对的理由是:
不导电
最硬
良好 质软
硬度
用途
结构
组成元素
不同的原因
钻头、刻刀、 制备新材料、 铅笔芯、电极、润滑剂 器件等 装饰品等 立体网状 层状结构 形似足球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碳原子方式排列不同
讨论P108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
结构
决定
体现
性质
决定
体现
用途
1、金刚石很硬,可用来切割玻璃;
2、石墨很软,可用来做铅笔芯; 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来做 电极; 3、木炭、活性炭有强吸附性,可做吸附剂; 4、C60有特殊的性质,可用于材料科学、 超导体等方面。
二、碳的化学性质:
东晋书法家 距今1600多年
说明通常情况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1、碳与氧气的反应

课题1_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题1_金刚石、石墨和C60

未加工的钻石
加工后的钻石
天然采集的金刚石雕琢后——钻石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以用 来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金属,把它装 在钻探机的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等。
硬度大 结构
决定
性质
决定
用途
2.石墨
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 磷片状固体,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很滑腻。
石墨的结构 (层状结构)
4、如下图所示,中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 体的集气瓶里放几小块活性炭,最终观察 到红棕色消失 (填“变深”或“消失” 上升 或“不变”),漏斗中液面 (填“ 上升”或“下降”或“不变”)。其原因为 吸附 小于 :活性炭具有 作用,使瓶中气体压强 外 界大气压。
5、我们知道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石 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变成金刚石,该变化属于 化 学 变化。 D 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石墨制铅笔芯; B、石墨制成碳纤维;
活性炭
滤毒罐 防毒面具
木炭、活性炭、焦炭和炭黑的比较
种类 色态 特性 用途 木炭 灰黑色,多孔固 可燃性、 作燃料,制火药, 体 吸附性 做食品和工业的吸 附剂、除异味 活性 黑色、多孔性颗 强吸附 炭 粒或粉末 性 焦炭 浅灰色,多孔固 还原性 体,质地坚硬 炭黑 非常细的黑色粉 有滑腻 末 感 净化水,用于防毒 面具,做吸附剂、 脱色剂 冶炼金属,化工原 料 黑色颜料,用作墨 汁,橡胶填料
这是因为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所以它们释放出来后,覆盖在发电 厂的设备上,会造成设备短路而停 电
课堂检测
2、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B、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C、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D、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碳和碳的氧化物”。

具体内容包括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1. 金刚石:原子晶体,碳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六边形的空间网状结构,具有最大的硬度和最小的韧性,常用于切割、磨削和抛光。

2. 石墨:层状结构,碳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六边形的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较弱,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润滑性,常用作电极、润滑剂和涂料。

3. C60:足球烯,分子晶体,由60个碳原子组成,具有球状结构,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可用作超导体和催化剂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和用途,提高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

2. 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用途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模型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 讲解:介绍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金刚石:原子晶体,最大硬度,最小韧性,切割、磨削、抛光。

2. 石墨:层状结构,优良导电性,润滑性,电极、润滑剂、涂料。

3. C60:足球烯,分子晶体,独特性质,超导体、催化剂。

七、作业设计1. 描述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

答案:金刚石为原子晶体,石墨为层状结构,C60为足球烯结构。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5、1999年北约曾用“石墨炸弹”,该炸弹 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的纤维状石墨覆盖在发电 厂的设备上,使南联盟的高压输电线路短路, 这是利用了石墨的什么性质? 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 6、将下列左边物质与右边的用途用线连接起 来。 石墨 冰箱去味剂 炭黑 作电极 金刚石 冶炼金属 焦炭 制油墨 活性炭 作钻头
3、具有导电性 可以用来做电极 4、具有润滑性 可以用来做润滑剂
想一想:如果有一把长期不用而生锈的铁锁, 怎样可以轻易打开? 把铅笔芯的粉末放到生锈的锁孔里。
5、耐高温 可以制成耐高温材料
金刚石和石墨的比较 金刚石 色态 硬度 熔点 导电性 用途 石墨
无色透明、正八 深灰色、有金属色泽 面形状的固体 细鳞片状固体
第六单元
课题1
碳和碳的氧化物
金刚石、石墨和C60
想一想: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什么? ——单质 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吗? ——可以! 例如: 氧元素组成氧气和臭氧, 磷元素组成红磷和白磷。 碳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吗? 研究表明: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 组成的单质。
一、金刚石
吸附有毒气体
防毒面具活性炭
3、焦炭:
冶炼金属
4、炭黑:
可用于制墨子
C60是一种单质,一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 原子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形似 足球,性质很稳定。
更新的碳单质:
C70 C240 C540
课堂练习: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 B.碳单质都是黑色固体 C.所有物质中金刚石最硬、石墨最软 D.石墨是优质绝缘材料 2、家用净水器常用活性炭作净水剂,这是因 为活性炭( B ) A.可作催化剂 B.疏松多孔,吸附性强 C.无毒 D.可以吸附水中的不洁物质

课题1 金刚石

课题1 金刚石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知识与技能⑴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⑵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⑶知道的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2、过程与方法⑴学会分析、归纳展示或演示的资料。

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⑵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懂得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导入】我们知道的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那么同种元素能否组成不同物质呢?玻璃刀的钻头的很坚硬的,而铅笔芯是很软的,你们知道它们各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这就是我们今天下午要学习的内容?【教师】玻璃刀上镶嵌的物质是金刚石,铅笔芯的主要成份是石墨,现在有新的C60〖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相对分子质量是720〗我们发现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因为它们都是只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我们把这种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的物质叫做某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例如:金刚石、石墨和C60就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一、碳的单质1、金刚石⑴外观: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⑵特点:①天然采集的金刚石经过仔细打磨后,可以成为璀璨夺目的钻石----装饰品②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用途:切割玻璃,钻头〗③不导电,导热性很差【过度】天然的金刚石由于稀少所以很昂贵,而由同样碳元素组成的石墨就便宜的多2、石墨⑴外观:①一种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

②石墨很软,有滑腻感(最软的矿物质之一)。

〖作铅笔芯、固体润滑剂〗利用这一特点常用石墨用铅笔芯,但由于太软了,光用石墨作笔芯,易断又易磨损,因此生产中,常常在石墨粉末掺进一些粘土以增加硬度,粘土的质量分数越高,笔芯硬度越大⑵特点:石墨还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作电极,石墨的熔点高,可以在高温下使用〗【老师】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用到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等,它们主要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组成。

课题1 金刚石

课题1   金刚石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梯度练习相对原子质量N-14 C-12 O-16 Cu-641.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木材制活性炭B.石墨导电C.木炭使红墨水褪色D.用木材制筷子2.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失事。

有专家分析认为,其原因可能是航天飞机机壳底部的石墨瓦在空中脱落,击中机翼。

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石墨A.能导电B.密度小C.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3、能证明木炭、金刚石、石墨的主要成分都是碳元素的方法是A.分别置于氧气中燃烧,都能得到一种产物CO2 B.观察它们的颜色来判断C.测定三种物质的密度来判断D.测定它们的硬度来判断4.我国的黑白山水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的微粒,用这种墨汁画的国画千百年都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A.具有氧化性B.具有还原性C.具有吸附性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5.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橡胶里添加炭黑能增加耐磨性②干电池里的碳棒是石墨制成的③电冰箱除味剂是活性炭④防毒面具用焦炭吸收有毒气体⑤制糖工业用炭黑来吸附有色物质金刚石不仅能刻划玻璃,还能装在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A. B.②③④ C.③④ D.④⑤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C.不同的单质可以由同一种元素组成D.不同的单质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性质.7.碳纳米管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

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 nm=10-9 m)的空心管。

下列说法错误( )A. 碳纳米管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B. 碳纳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C. 碳纳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D. 碳纳米管材料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8.金刚石、石墨在物理性质上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9.经常不用的锁,开启比较困难时,可向锁空中加些铅笔芯粉末,便容易开启,这是因为。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及用途,认识碳单质的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观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金刚石和石墨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硬度、导电性等。C60是一种分子晶体,具有足球烯的外貌和性质。通过对比分析这三种碳单质的结构与性质,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掌握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碳单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通过展示金刚石和石墨在工业和科技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用途和价值。同时,通过介绍C60的独特结构和性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问题导向:教师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如“金刚石和石墨为什么具有不同的性质?”“C60的结构特点是什么?”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验技能。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评价,提高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3.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强调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2.教师总结碳单质在现实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突出碳单质的重要性。
3.教师强调碳单质在能源、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6.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
1.碳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
2.结构特点与物理性质差异;
3.碳的同素异形体转化关系;
4. C60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a.解释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特点及物理性质差异;
b.画出C60分子的结构,并说明其与金刚石、石墨的关系;
2.语调起伏,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尤其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
3.适时放缓语速,确保学生能够跟上讲解思路。
二、时间分配
1.实践情景引入阶段不超过5分钟,确保迅速吸引学生兴趣;
2.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各分配15分钟,保证学生充分理解和练习;
3.实验演示和总结归纳各占10分钟,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作业布置不超过5分钟,明确作业要求。
3.了解C60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及物理性质差异,碳的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关系。
难点:C60分子的结构理解,碳同素异形体转化的化学反应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金刚石、石墨样本,C60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具:实验器材,碳的同素异形体学习资料。
3.提问方式导入,如“你们认为金刚石和石墨有什么区别?”。
教案反思
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了解他们对碳的同素异形体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2.教学方法:评估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如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
3.时间管理:反思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影响了教学效果;
4.教学效果:通过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解析碳的同素异形体的相关知识;

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说课稿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说课稿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和用途 • 四、木炭、活
性炭
同一类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
形成的单因质素不同。
•一、问题 •二、金刚石 •三、石墨 •四、C60 •五、小结 •六、练习
金刚石 石墨
金刚石
二 金刚石
• 一、金刚石 • 二、构造 • 三、物理性质
和用途
金刚石的构造
金刚石的构造
• 一、金刚石 • 二、构造 • 三、物理性质
和用途
网状构造
金刚石的金物刚石理的性物质理和性用质和途用途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 物质
木炭和活性炭含有吸附性
构造 决定 性质决定 用途
练习
1.这个六实验练阐明习了活性炭的什么性质
•一、问题 •二、金刚石 •三、石墨 •四、C60 •五、小结 •六、练习
活性炭含有吸附能力
练习
2.金刚石练、习石2墨、 C60都是由碳元素
______构成的单质。但是,它们的
• 一、C60 • 二、构造
四 CC6600
C60C构60的造构造
• 一、C60 • 二、构造
每一种C60分子都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
•一、问题 •二、金刚石 •三、石墨 •四、C60 •五、小结 •六、练习
同五一小种小元结结素也能够构成不同
的物质。金刚石、石墨和C60 等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单质。
几个不同的单质
几几个个单不同质的单质
金刚石
石墨
足球烯(C60)
金刚石、石墨、 C60都是由碳元素构
成的单石墨 •四、C60 •五、小结 •六、练习
同一种元素能够构成不同的单质
因素:同一类原子,排列方式 不同,所形成的单质不同。 例如:金刚石、石墨、 C60都是 由碳元素构成,因此它们的化学 性质相似,但它们的物理性质不 同,根本因素就在于它们的原子 排列方式不同。

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C青年教师大赛获奖示范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C青年教师大赛获奖示范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4、物质的构造、性质和用途间的关 系:构造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用途体现性质,性质体系构造。
比一比:
现有A.炭黑B.木炭C.石墨D.活性炭E.焦炭F.金刚石六种物质,按
下列规定选择填空:
①制碳素墨水的原料_______A__ ②用于治炼金属的是______B___ E
③黑色橡胶的填加成分是_____
④用于制造黑火药的是_______ A ⑤ 画家惯用来写生的是______ B ⑥装在钻探机钻头上的是_____ A ⑦ 填充滤毒罐的是_________ F ⑧可用来作电极的是_______D_
AC
课后作业: 阅读教材P109:化学·技术·社会
二、自主学习
1、请同窗们先根据课本P106---P107的 内容,完毕导学案 “自主学习”的1、2部分 。(独学:5分钟)
2、小组内互相检查你们的答案,讨论未 完毕的问题和有异议的地方,并把你们的答 案写在小黑板上。1、2、3组展示金刚石的 表格;4、5、6组展示石墨的表格;7、8、9 组展示A、B部分。(对学、群学:3分钟)
在2010年世界 环境日中,中国主 题:低碳减排·绿色 生活,“低碳”中 的碳是指的什么呢?
碳元素在自然界里的含量不是最多的, 但它形成物质的种类却有诸多。
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元素构成的 ,不同的元素构成不同的物质。
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的物质叫做 单质 。
课题1 金刚石 、石墨和C60
一、学习目的: 1、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重要物理性质 和用途。 2、懂得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差别的因 素(难点) 3、理解物质的构造、性质和用途间的互有 关系(重点)
3、成果展示。
金刚石和石墨的构造模型
正四周体骨架构造 构造平面层状 Nhomakorabea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构造)不 同,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的差 别。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教学设计
2.利用多媒体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实物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三种碳同素异形体的外观特点,为新课的学习提供直观感受。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如金刚石的四面体结构、石墨的层状结构以及C60的足球烯结构。
2.详细讲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如硬度、导电性、热稳定性等,并分析其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
5.结合生活实际,提高知识的应用价值。通过介绍金刚石、石墨和C60在日常生活、科技领域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兴趣。
6.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环保意识、创新精神和国家使命感,引导学生关注碳材料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7.教学评价多元化。采用课堂提问、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分子模型、实物图片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精神。
2.通过学习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碳元素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增强环保意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掌握其物理性质的差异,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释相关现象。
2.学会使用化学式、分子模型来表示金刚石、石墨和C60,能准确描述它们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掌握碳的同素异形体概念,了解碳的同素异形体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及应用等知识点,特别是对同素异形体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改

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改
原因是:虽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碳原子的排列 方式不同。 碳单质的不同结构
金刚石
石墨
碳60
可见: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而同一种元素也 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纳 米 碳 管
1、金刚石很硬,可用来切割玻璃;
2、石墨很软,可用来做铅笔芯; 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来做 电极; 3、木炭、活性炭有强吸附性,可做吸附 剂; 4、C60有特殊的性质,可用于材料科学、 超导体等方面。 决定 用途 5、性质 体现 6、金刚石、石墨、 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是 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课堂练习:
1.请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相关内容用 直线连接起来。 金刚石硬度大 冰箱除臭剂 石墨的导电性好 切割玻璃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强 干电池电极
2.“依靠科学战胜非典”佩戴一种含有活性炭 的口罩可以预防“非典”,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 作用。
3、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证明金刚石,石墨都是 由碳元素组成的?
结构 木炭
用途
主要是由石墨的微小 作燃料,制造黑火药, 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 制造活性炭,冶炼金 的,具有疏松多孔的 属,作吸附剂。 结构,具有吸附能力。 净化多种气体和液体, 用于防毒面具,作吸 附剂
木炭
活性 炭 炭黑
焦炭
活性炭
焦炭
制造油墨、油漆、鞋 油和颜料等,橡胶制 品的填料
作燃料和冶炼
炭黑
活 性 炭 冰 箱 去 味 剂
点燃
3.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1.试管为什么要略向下 倾斜? 2.火焰上罩网罩的作用 是什么? 3.实验结束时,为什么 要先从石灰水中取出导 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4.反应的现象,化学方 程式?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优秀教学案例
1.小组分工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明确分工,共同完成实验观察、问题探究等任务。
2.小组交流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小组成果展示: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反思与评价
1.学生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发现自身不足,明确改进方向。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来自,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交流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挑战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碳单质的结构和性质,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能够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
2.掌握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应用领域,了解碳单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3.学会运用实验方法探究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碳单质(金刚石、石墨或C60)进行讨论。
2.讨论内容:比较所选碳单质的结构、性质和应用,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
3.讨论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补充。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引导学生从结构、性质、应用等方面总结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特点。

第六单元 课题1 金刚石

第六单元 课题1  金刚石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2)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以及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

(3)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4)知道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木炭、活性炭对红墨水的吸附实验,培养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学会根据图片、资料、现象分析获取知识。

(2)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懂得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碳纳米管和C60发现和研究的介绍,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眼光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教学重点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以及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

教学难点理解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自学,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情景引入:出示钻戒和玻璃刀、铅笔芯的图片,你知道他们的共同点吗?这些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生活中很常见或听说过。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些常见的碳单质的物理性质。

(板书课题)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大家课前预习情况。

1、温故而知新学生展示学案模块一。

2、自主探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6——P108页,独立解决学案模块二,时间5分钟。

学生展示。

3、设问激疑:“碳”与“炭”的区别?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也是单质吗?(无定形碳)介绍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视频)活学活用,完成学案“夯实双基”并分组展示。

4、新知升华:小组合探:同学们自学的很专注,收获肯定不小,请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并完成模块三,时间为5分钟。

小组展示,点评。

教师点拨: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

物质结构、性质、用途的辩证关系。

5、拓展视野:学生合作探究,新型碳单质C60,教师引导:学好化学可以为人类制造出更多更新的材料,为人类造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1 金刚石、石墨和 C60(一)
【学习目标】
1.知道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2.知道几种碳单质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异同;
3.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活动方案】
活动一、受碳单质的丰富多彩
阅读课本,按要求用下列物质填空:
①石墨 ②金刚石 ③C60 ④木炭 ⑤ 活性炭 上述物质都含有由_____元素组成,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属于
⒋根据下列物质的性质,写出其对应的用途: ①金刚石的硬度很大 ②石墨的导电性能好 ③活性炭的吸附性强
()
A.它们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软
C.它们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D.它们里面的碳原子排列不同
2.在化学上我们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如氧气(O2)和臭氧(O3),
下列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氧气和液氧
B.金刚石和石墨
C.水银和银
D.水和双氧水
⒊向盛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木炭,为什么红棕色会消失?
混合物的是

活动二、感知不同碳单质的主要物理性质
1.了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
结合课本 P104 内容,小组讨论完成下列内容
金刚石
石墨
化学式

色态
理性质
硬度
熔点


导电性
无导电性
滑腻感
无滑腻感
用途 2.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①观察实验:往盛有红墨水的小锥形瓶里,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振荡。说说实验中 的现象。 ②阅读课本 P105 第二节内容说说木炭和活性炭所具有性质和用途
活动三、感悟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1.了解金刚石、石墨、C60 和碳纳米管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①观看结构图,说说它们物理性质各不相同的原因?
金刚石
石墨
C60
碳纳米管
②结合所学内容试分析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结构
性质


用途
【检测反馈】课题 1 金刚石、石墨和C60(一)
姓名
班级
学号
1.关于金刚石、石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