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分类管理办法及标准
设备分类管理办法
设备分类管理办法
1、目的
设备分类是为了在公司内部根据生产性质和要求,对在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的设备,进行重点管理和维修,以保证公司的正常生产、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全公司生产设备的分类管理。
3、内容要求
3.1 设备的分类由维检厂提出,由设备能源部批准。
3.2 根据生产和设备技术方面要求,将公司现有生产设备对生产、质量、安全、交货期等诸方面影响的程度与造成生产影响的大小,将设备分为A、B、C三大类:A类为重点设备,是重点管理和维修的对象,应严格执行预防维修;B类为主要设备,也属于实施预防维修;C类为一般设备,可以实行事后维修。
3.3 在设备分类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3.4 A类设备选定的依据:
生产方面:
(1)关键工序的单一设备;
(2)负荷高的生产专用设备;
(3)出故障后影响生产较大的设备;
(4)负荷高并对均衡生产影响较大的设备;
质量方面:
(1)精加工关键设备;
(2)质量关键工序无代用的设备;
(3)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设备;
安全方面
(1)出现故障或损坏后严重影响人身安全的设备;(2)对环境保护及作业有严重影响的设备;
维修性及成本方面
(1)维修停机对产量产值影响较大的设备;
(2)设备修理复杂程度较高的设备;
(3)易出故障,出故障不好修的设备。
3.5 除第3.4项外的设备均为B类和C类设备。
设备分类管理制度
设备分类管理制度方案:设备分类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设备管理行为,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制定本设备分类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到使用和管理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三、设备分类按照设备的性质和用途,本制度将设备分为以下四类:1.生产设备:主要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加工、生产、制造、印刷等工序的设备。
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维护是否得当,关系到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2.实验设备:主要用于研究、开发、检测、分析等科学技术领域。
实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3.办公设备:主要用于日常管理和工作中的办公设备,如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电话等。
办公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状态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
4.维修设备:主要用于设备维修维护,如电动工具、维修工具等。
维修设备的维护保养对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修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设备分类管理制度1.购置和更新采购设备应坚持选择品质和性价比高的设备,符合要求的设备应经过比价、试用等程序确定采购,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违规采购。
2.设备领用和到位管理所有设备应有明确的“设备领用单”,并有专门的人员进行记录和管理。
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设备在时间和保养上进行跟踪管理,确保设备到位并按时进行保养维护。
3.设备的日常使用(1)设备管理人员应根据设备使用手册和使用规范进行指导和培训。
(2)使用设备时,必须经过设备管理人员书记确认,领用时必须核对清楚,不得超负荷、不得私自拆卸、改装、改变程序、不得随意开关设备电源,不得随意移动设备和零配件。
(3)每个设备都应有专人负责,工作要认真、细致、负责,根据设备使用状态和维护情况制定保养计划和维护方案,并报告设备部门同志。
(4)损坏的设备应及时维修或报废,维修时应经过设备管理人员同意,不得私自进行维修或零配件更换。
(5)使用完毕后,应按规定清洗设备,保持设备清洁卫生。
4.设备的保养和维修(1)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按规定进行维修。
设备分类管理办法及标准
设备分类管理办法及标准设备分类管理标准及办法1.目的:通过制定分类办法对设备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根据设备的不同等级,制定不同设备的巡检、维护保养、维修等方案,合理的安排人力将有限的资源(人力、财力和物力)应用于最重要的设备上,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2.范围:烟台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烟台工厂现场所有设备。
3.职责:3.1.保全车间班组长职责:负责根据《设备分类管理标准及办法》对现场不同类别的设备进行相应的,巡检、维护、维修和管理办法;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对设备的分类评估。
3.2.保全车间技术支持职责:负责对新上设备和变更设备进行重新分类评估;负责定期对所有设备进行重新分类评估(暂定一年),并对设备分类清单进行更新;负责根据设备不同分类制定相应的巡检、维护、维修和管理办法;3.3. 保藏车间主任职责:负责监督、考核现场设备分类管理的落实情况。
3.4.工艺运行支持职责:有责任和义务参与设备的分类讨论,并及时提供本工序的设备变更情况。
4.程序:4.1设备分类方法:根据设备对生产、质量、成本、安全和环保等方面影响的重要程度,将烟台工厂的设备分为:aa、a、b、c四个等级。
四个等级设备所占比重大致为:aa级:5―7%;a级:25%;b级:60%;其余为c级。
aa级、a级设备均作为关键设备进行管理,但对aa级作为关键设备中的重点设备进行管理。
4.1.1aa类设备:指发生故障或停机时会对安全和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对生产和质量有重大影响的设备。
必须建立详细完整的设备档案管理,维护方法主要是基于时间的计划维护和基于状态的预测性预防性维护。
4.1.2 a类设备:一旦故障或停机,会对生产、安全产生较大影响的设备。
必须有详细完整的设备档案管理,维修维护方式以时间为基准的计划维修和状态基准的预知预防性维护为主。
4.1.3b设备:该类设备故障或停机一般不会对生产、安全产生较大影响。
需要有较详细的设备档案。
该类设备以预知性维修为主,以现场检查为主要维护、维修依据。
设备分类管理方案及标准
设备分类管理方案及标准1.方案介绍本方案旨在提供设备分类管理的详细流程和标准,以便在组织内实现高效的设备管理和分类。
2.流程概述设备分类管理方案包括以下流程:1. 设备登记:将所有设备进行登记,包括设备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2. 设备分类:根据设备的功能、用途和特性,将设备进行分类。
3. 设备标识:为每个设备添加标识,如编号或标签,以便辨识和跟踪设备。
4. 设备归类:根据设备分类标准,将设备分别放入相应的设备分类中。
5. 设备管理:对不同分类的设备进行管理,包括维护、保养、检修等。
6. 设备更新:根据设备的状况和需求,及时更新设备信息和分类。
3.设备分类标准根据设备的功能、用途和特性,我们将设备分为以下几类:3.1 办公设备办公设备指用于办公室工作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
3.2 生产设备生产设备指用于生产过程的设备,如机床、生产线、生产工具等。
3.3 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用于检测和测量的设备,如仪器仪表、测试设备等。
3.4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指用于通信和联网的设备,如电话、路由器、交换机等。
3.5 特殊设备特殊设备指具有特殊用途或特殊属性的设备,如安全设备、实验设备等。
4.设备管理对于不同分类的设备,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办公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状况,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 生产设备:按照生产计划和要求,进行设备的调度和维护。
- 检测设备:定期校准设备,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 通信设备:监测设备的通信状态,及时处理故障和问题。
- 特殊设备:根据设备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安全规范。
5.设备更新根据设备的状况和需求,我们需要根据以下情况及时更新设备信息和分类:- 设备损坏或故障:及时修复或更换设备,并更新相应的设备信息和分类。
- 设备升级或替换:根据技术发展和需求变化,对设备进行升级或替换,并更新设备信息和分类。
6.总结设备分类管理方案通过明确的流程和标准,帮助组织实现设备管理的高效性和可追溯性。
设备管理(如何分级)
2、ABC分类法基本原理
ABC分类法又称主次因素分析法,它是从帕累 托曲线转化而来的。它是根据事物之间“关键 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关系,对错综复杂的 现象进行分类,从中找出最关键得少数(A类 )和次要的多数(B类和C类)从而把主要精 力集中于关键的少数,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将ABC分析法运用到设备管理中,就是把品 质繁多的设备,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排队 ,然后针对不同类别的设备,分别采用不同的 管理方法,提高效率。
3、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统筹规划,健全制度,使分类管理长 期坚持下去
运用ABC分类管理,必须对重点设备 的维护保养、使用操作等各项指标严格 考核,同时对一般设备的各项指标也要 进行考核,并直接与绩效挂钩,把ABC 分类管理的措施落到实处,做到有令则 行,有禁则止,使分类指导的意图付之 实施。
采用MES教学法,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 水平人员的需要,有了统一的衡量考核 技能的尺度和标准,它能有效的促进和 激励学习地积极性、主动性、紧迫感, 避免了盲目性,使各工作岗位人员都能 自觉地参与设备管理工作和推广ABC分 类管理。
ABC分类管理法涉及面广,不是一个部 门能奏效的,因此 有些措施必须用制度
一、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简介 1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的意义: 2、ABC分类法基本原理 3、关于设备分类 二、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实施过程
1、确定ABC分类标准,划分各种设备的类别 2、进行ABC分类管理 3、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一、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简介
1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的意义: 设备是工业企业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生产设备越来 越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特别像钢 铁企业这样的资产密集型企业,设备管理 的难度越来越大。 准确地统计企业设备的数量并进行科学的 分类,是分析企业生产能力、明确职责分 工、编制设备维修计划、进行维修记录和 技术数据统计分析、开展维修经济活动分 析的一项基础工作。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推进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加强重点关键设备的受控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对设备的分类分级管理进行了具体的要求,公司所有设备均应按本办法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设备的分类公司设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是根据该设备的重要性和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分类原则如下:一、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生产系统或其他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
二、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均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装置的操作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的设备;本身价值昂贵且故障检修周期或备件采购(或制造)周期较长的设备。
三、C类设备是指不属于A类、B类的设备。
分类的方法:可采用直接指定法和公式判定法两种方法。
直接指定法:依据设备对公司生产影响的重要程度和设备价值直接进行指定。
A类设备的确定应主要依据该方法。
公式判定法: 对单位所属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按照规定的项目进行打分评类。
规定的项目包括:生产影响程度、价值大小、设备利用率、设备保有量、维修难度、检修频次、配件供应及关联风险(工艺、安全、环保)。
B类、C类设备的划分应主要依据该办法。
具体评定方法如下: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定,通过评价,计算设备分值,总分值在75分以上的设备评为A类设备,40~75分为B类设备,40分以下为C类设备。
评定时依据下表项目和内容进行评定。
A类设备为重点关键设备,是各级设备部门管理的重点,为公司重点特护对象,要求设备技术档案必须齐全完整,设备投用前必须制定设备的润滑方案,操作及维护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后上岗,落实设备的“四定”(定人、定岗、定机、定责)工作,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监测制度和设备点检制度,开展设备动态监测技术,实现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预防知性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完好高效运行。
定期开展设备的评价工作,对设备的技术状况、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定性分析。
设备管理办法 (1)
钢结构公司设备管理办法一、目的为强化设备综合管理,确保设备安全顺行,延长设备自然寿命,创造最大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二、设备的分类管理1.根据设备的价值、使用率及对生产的重要程度将设备分为甲、乙、丙三类进行管理。
甲类:板材抛丸机、抽条机、组立机、数控切割机、龙门焊机、型材抛丸机、数控钻床、锯床、配电室、压缩空气站、行车、介质管道等。
乙类:气保焊机、手弧焊机、半自动切割机、半自动埋弧焊机、卷床、摇臂钻、平车、喷涂机、等离子切割机等可移式设备。
丙类:磁力钻、风机、手持角磨机等小型设备和小型辅助设备。
2.根据设备状态及设备使用情况分类,分为在用设备、备用设备、报废设备(该分类主要针对乙类、丙类等可移式设备)。
(1)在用设备根据《设备编号管理办法》进行编号,由设备管理员根据生产需要统一分配到各班组,由班组自行负责管理。
(2)备用设备统一存放在设备库进行分类管理,备用设备的领用必须开具领料单,经库管员、设备管理员、生产科长及相关领导签字批准,设备管理员按设备编号进行登记备案。
(3)报废设备或未达到使用年限的设备不能修复或修复成本过高需要报废的须书面报告,且报建设公司设备管理部门(物资部、一年一次),经建设公司相关设备管理规定及办法报批处置。
报废设备或部件需集中堆放统一管理且建台账(分公司无权处理,报废实物必须与财务数据相符),便于维修设备时利用其中完好零件,以达到所有零件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
3.设备的附属配件或小型辅助设备(除统一编号管理外的)各班组在配件上涂上与其它班组不一的油漆颜色,以方便自行管理。
三、设备的使用管理1.分配至各班组的甲类、乙类设备,班组必须安排专人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掌握该设备的操作规程及操作方法,严禁非本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2.甲类、乙类设备操作人员由班组统一确定后报相关部门备案,如需调整操作人员须提前书面形式报告批准后方可进行调整。
3.设备的调度调整必须经设备管理员同意,不得私自使用本班组以外的设备,同时各班组须配合调度设备的使用。
设备管理办法
设备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满足生产和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的管理,包括生产设备、办公设备、检测设备等。
二、设备的分类和编号(一)设备分类根据设备的用途和重要性,将设备分为关键设备、重要设备和一般设备三类。
1、关键设备:对生产和工作有直接影响,一旦出现故障会导致生产中断或造成重大损失的设备。
2、重要设备:对生产和工作有较大影响,出现故障会影响生产进度或工作效率的设备。
3、一般设备:对生产和工作影响较小,出现故障容易修复且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设备。
(二)设备编号为了便于设备的管理和识别,对每台设备进行编号。
设备编号应具有唯一性,由设备类别代码、设备流水号组成。
三、设备的购置和验收(一)设备购置1、各部门根据生产和工作的需要,提出设备购置申请,填写《设备购置申请表》,注明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用途、预算等。
2、设备管理部门对购置申请进行审核,综合考虑设备的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提出购置建议。
3、经公司领导批准后,由采购部门按照采购程序进行采购。
(二)设备验收1、新购置的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使用部门、采购部门等进行验收。
2、验收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规格型号、技术参数、随机附件、随机资料等。
3、验收合格后,填写《设备验收报告》,办理入库手续。
四、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一)设备安装1、设备安装前,由设备管理部门制定安装方案,明确安装地点、安装要求、安全措施等。
2、安装工作由专业人员进行,严格按照安装说明书和安装方案进行操作。
3、安装完成后,进行设备的初步调试,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
(二)设备调试1、设备调试由设备生产厂家或专业调试人员进行,调试过程中应做好记录。
2、调试内容包括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精度、稳定性等。
3、调试合格后,填写《设备调试报告》,交付使用部门使用。
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一)设备使用1、使用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设备ABC分类方法
关于我公司的设备ABC分类随着企业领导对设备管理的重视以及QHSE体系的运行,我公司的设备管理职能不断加强,管理范围得到了近一步扩大。
压力容器和电器设备相继归口到设备管理部门。
设备的前期管理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以往设备管理混乱的局面得到了解决。
但职能的加强和管理范围的扩大,使设备管理人员少、维修资金紧张的问题凸显出来。
运用ABC现代化管理模式是搞好设备管理的途径之一。
一、设备ABC分类管理评价原则1.设备原值金额评价标准。
设备原值金额在20万元以上的评为20分;7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评为5分;7万元以下的评为1分。
2.设备利用率评价标准。
设备利用率规定在75%以上的评为10分;75%以下50%以上的评为5分;50%以下的评为1分。
3.设备发生故障后又无替代评价标准。
设备发生故障无备用设备替代评为5分;有备用设备替代评为1分。
4.设备维修难易程度评价标准。
(1)厂内无专业修理力量及手段、维修非常困难的评为10分;有专业修理力量及手段的评为5分。
5.在化工生产中设备所处地位评价标准。
(1)对产量及质量有直接影响、作用处于关键地位的设备评为30分;无直接影响、属一般生产设备评为5分;辅助生产设备评为1分。
6.配件供应评价标准。
(1)配件供应渠道不畅、购买困难的评为25分;基本能满足生产的评为5分;应能满足生产的评为l分。
7.设备维修评价标准。
(1)设备维修频繁、费用高的评为20分;一般的评为5分;设备很少维修、费用较低的评为1分。
二、设备ABC分类标准根据以上评价标准,对各类设备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各类设备的总评价分,并按各类设备综合评价的总分分值划定A、B、C类别。
A类为总评价分值在75分(含75分)以上的设备;B类为20~75分以内的设备;C类为20分以下的设备。
三、管理措施通过对现有设备进行分类、分级管理,使关键设备受到全面监控,主要设备受到必要监控,一般设备得到基本管理,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回报。
设备分类管理准则及标准
设备分类管理准则及标准1. 引言设备分类管理准则及标准是为了在组织内建立透明、标准化和有序的设备分类管理体系而制定的。
本文档旨在为各个部门提供设备分类的统一标准和指导,以确保设备管理的一致性和高效性。
2. 设备分类的目的设备分类的目的是便于组织对设备进行管理和跟踪,以保障设备的有效利用、维护和更新。
通过合理的设备分类,可以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维护成本,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 设备分类的准则3.1 根据用途进行分类根据设备的用途和功能,可以将设备划分为不同的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生产设备、办公设备、实验设备等。
每种分类一般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子分类。
3.2 根据价值进行分类根据设备的价值高低,可以将设备划分为不同的价值级别。
通常可以将设备分为高价值设备、中价值设备和低价值设备,进一步明确设备的重要性和管理要求。
3.3 根据维护周期进行分类根据设备的维护周期,可以将设备分为定期维护设备和非定期维护设备。
定期维护设备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率进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4 根据风险程度进行分类根据设备的风险程度,可以将设备分为高风险设备、中风险设备和低风险设备。
高风险设备需要特别注意安全事项和管理要求,以预防事故和保障人员的安全。
4. 设备分类的标准在设备分类中应遵循以下标准:4.1 一致性和普遍性设备分类标准应具有一致性和普遍性,即不同部门和领域都能够适用。
标准应该能够满足组织内不同需求的设备分类要求。
4.2 易于理解和操作设备分类标准应该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
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能够快速掌握和应用设备分类标准,以便进行设备的分类和管理工作。
4.3 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设备分类标准应具有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能够适应组织内设备种类的增加和变化。
标准应该能够容纳新的设备类型,并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
5. 总结设备分类管理准则及标准是组织内设备管理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设备分类管理指南及标准
设备分类管理指南及标准本文档旨在为组织机构提供设备分类管理的指南和标准。
设备分类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有助于组织机构有效管理和维护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1.定义设备分类设备分类是将组织机构所使用的设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分类和归类的过程。
通过设备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设备的特点、用途和状态,便于后续的设备管理工作。
2.设备分类的目的设备分类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晰的设备归类方式,便于设备的管理和使用;进一步了解设备的特点和用途,有针对性地进行设备维护和更新;管理设备库存和资产,降低资源浪费;为设备维修、租赁和采购提供依据。
3.设备分类的原则和标准在进行设备分类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和标准:功能分类:根据设备的功能特点进行分类,如办公设备、生产设备、实验设备等。
技术分类:根据设备的技术特点进行分类,如电子设备、机械设备、光学设备等。
使用状况分类:根据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分类,如日常使用设备、备用设备、闲置设备等。
价值分类:根据设备的价值进行分类,如高值设备、中值设备、低值设备等。
4.设备分类管理的步骤进行设备分类管理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调查设备信息:了解组织机构内所使用的设备种类、数量、功能和使用状况等信息。
2.制定分类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组织机构的设备分类标准,包括功能分类、技术分类、使用状况分类和价值分类等。
3.进行设备分类:根据制定的分类标准,对设备进行分类和归类,建立设备分类清单和档案。
4.设备管理和维护:根据设备分类结果,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和维护策略,确保设备的有效使用和维护。
5.定期更新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设备分类进行更新和调整,保持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5.总结设备分类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合理的设备分类,组织机构可以更好地管理和维护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本文档提供了设备分类管理的指南和标准,希望对组织机构进行设备分类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设备分类管理要求及标准
设备分类管理要求及标准一、引言设备分类是管理和评估设备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档旨在提供设备分类管理的要求和标准,以帮助组织有效地对设备进行分类和管理。
二、设备分类的目的设备分类的主要目的是将设备按照其特征和用途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和评估。
通过设备分类,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控制设备的使用情况,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安全性。
三、设备分类管理的要求1. 确定分类标准:组织应根据其业务特点和设备的特征确定适合自己的设备分类标准,以确保分类结果具有实际操作性和可行性。
2. 建立分类和编码体系:根据分类标准,组织应建立相应的设备分类和编码体系。
编码体系应简洁明了,便于使用和管理。
3. 设备信息记录:组织应建立设备信息记录系统,将设备按照分类和编码体系进行记录和管理。
记录的信息应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供应商、购置日期等关键信息。
4. 分类管理流程:组织应制定设备分类管理的流程和要求,并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流程中应包括设备分类的审批、变更和废弃等环节。
5. 培训和意识提升:组织应定期进行设备分类管理相关的培训和意识提升活动,以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分类标准和管理要求,能够正确操作和管理设备分类系统。
四、设备分类的标准设备分类的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组织的业务特点和设备特征进行定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备分类标准:1. 按功能分类:将设备按照其功能进行分类,如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办公设备等。
2. 按用途分类:将设备按照其用途进行分类,如生产线设备、实验室设备、通信设备等。
3. 按性能分类:将设备按照其性能和技术指标进行分类,如高速设备、精密设备、大型设备等。
4. 按重要性分类:将设备按照其在业务中的重要性进行分类,如核心设备、辅助设备、一次性设备等。
五、总结设备分类管理是组织合理管理设备的基础。
通过确定分类标准、建立分类和编码体系、记录设备信息、制定分类管理流程以及进行相关培训和提升活动,组织可以更好地掌控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设备分类管理制度
设备分类管理制度目录一、基本信息 (2)1.1 文档概述 (2)1.2 目的和适用范围 (3)二、设备分类原则 (4)2.1 设备分类的目的 (5)2.2 设备分类的基本原则 (6)2.3 设备分类的维度 (7)三、设备分类方法 (8)3.1 自然分类法 (9)3.2 分层分类法 (10)3.3 综合分类法 (11)四、设备分类管理流程 (12)4.1 设备分类规划 (13)4.2 设备分类实施 (14)4.3 设备分类评估 (15)4.4 设备分类调整 (16)五、设备分类管理制度 (17)5.1 管理组织架构 (18)5.2 管理职责 (19)5.3 管理制度 (20)5.4 管理措施 (22)六、设备分类管理监督与考核 (23)6.1 监督组织 (24)6.2 监督内容 (25)6.3 监督方式 (26)6.4 考核评价 (26)一、基本信息设备分类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企业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报废等管理行为,提高设备利用效率,降低设备运行成本,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设备,包括固定资产、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维修设备等各类设备。
设备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制度由企业领导层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执行,各部门应根据本制度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措施和操作规程。
企业应建立健全设备分类管理制度的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的地方,请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调整。
1.1 文档概述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设备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为了规范设备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确保设备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我们特制定了此设备分类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明确设备分类管理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流程,为公司各部门提供一个统一的设备管理指导文件。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ABC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设备ABC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推进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提高重点关键设备的受控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对设备的分类分级管理进行了具体的要求,公司所有设备均应按本办法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设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分别是:A—重点设备;B—主要设备;C—一般设备。
具体如下:一、分类原则:按照设备重要程度和对生产系统的影响总体划分1. 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生产系统及人员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
2. 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均失去作用的情况下,对生产工艺系统和环境污染造成较大影响的设备。
3. C类设备:是指不属于A类、B类的设备。
对生产工艺系统基本不会造成影响的设备。
二、分类的方法:可采用直接指定法和公式判定法两种方法。
1. 直接指定法是指依据设备对生产影响的重要程度和设备价值直接进行指定。
A类设备的确定应主要依据该方法。
2.公式判定法:是指对单位所属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按照规定的项目进行打分评类,规定的项目包括:生产影响程度、价值大小、设备利用率、设备保有量、维修难度、检修频次及关联风险(工艺、安全、环保)。
B类、C类设备的划分应主要依据该办法。
三、管理职责1. A类设备的技术负责人为各车间设备副主任,车间设备副主任为生产组织提供技术支持,设备副主任负责组织制定和审批A类设备故障处理及检维修施工方案。
负责定期组织A类设备状态巡检和分析诊断,组织A类设备开机条件确认;负责组织A类设备运行状态评价,编制A类设备运行状态评价报告;负责组织A类设备故障分析,编制A类设备故障分析报告,监督检查A类设备故障处理及检维修施工方案执行情况,检验维修效果,负责审查B类设备故障分析报告;负责维修、抢修期间A类设备的技术、质量管理。
2. B类设备的技术负责人为各车间技术组技术员,车间技术员为生产组织提供技术支持,车间技术员负责制定A类设备故障处理及检维修施工方案,负责方案交底,负责组织制定和审批B类设备故障处理及检维修施工方案;负责参与A类设备状态巡检和分析诊断,定期组织B类设备状态巡检和分析诊断,组织B类设备开机条件确认;负责参与A类设备运行状态评价,组织B类设备运行状态评价,编制B 类设备运行状态评价报告;负责参与A类设备故障分析,组织B类设备故障分析,编制B类设备故障分析报告,监督检查B类设备故障处理及检维修施工方案执行情况,检验维修效果,负责审查C类设备故障分析报告;负责维修、抢修期间A、B类设备的技术、质量管理。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推进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提高重点关键设备的受控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对设备的分类分级管理进行了具体的要求,油田所有设备均应按本办法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设备的分类油田设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是根据该设备的重要性和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分类原则如下:(1)、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生产系统、机组或其他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
(2)、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均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机组的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的设备;本身价值昂贵且故障检修周期或备件采购(或制造)周期较长的设备。
(3)、C类设备是指不属于A类、B类的设备。
分类的方法:可采用直接指定法和公式判定法两种方法。
直接指定法:依据设备对油田生产影响的重要程度和设备价值直接进行指定。
A类设备的确定应主要依据该方法,可参考附件 (《设备分类分级标准及范围》)。
公式判定法: 对单位所属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按照规定的项目进行打分评类。
规定的项目包括:生产影响程度、价值大小、设备利用率、设备保有量、维修难度、检修频次、配件供应及关联风险(工艺、安全、环保)。
B类、C类设备的划分应主要依据该办法。
具体评定方法如下: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定,通过评价,计算设备分值,总分值在75分以上的设备评为A类设备,40~75分为B类设备,40分以下为C类设备。
评定时依据下表项目和内容进行评定。
评定项目所占分值评定内容评分值备注合计100生产影响程度25 对生产有直接影响且影响到停产,作用处于关键地位的评为16-25分;对生产没有直接影响且不影响到停产,作用处于一般地位的设备评为11-15分;辅助生产设备评为2-10分。
设备原值15 设备原值在100万元以上评为11-15分;设备原值在50万~100万评为6-10分;50万元以下评为2-5分。
设备分类管理制度
设备分类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保值增值程度,制定本制度。
二、设备分类根据设备的性质、用途和管理要求,设备分为以下几类:1.生产设备:主要包括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等。
2.办公设备:主要包括办公室中使用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
4.特种设备:包括封闭式环境使用的设备、特殊条件下使用的设备等。
三、设备购置1.设备购置应按照公司采购流程进行,需填写设备采购申请表,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购买。
2.购买的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具备相应的安全认证和质量认证。
3.购买的设备应有清楚的产地、生产厂家、型号、规格、数量等信息,并妥善保管购买凭证和相关资料。
四、设备保管1.购买的设备应交由专人负责保管,保管人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设备保管人应认真履行保管义务,确保设备安全,保持设备整洁。
3.设备保管人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如有故障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五、设备使用1.设备使用人应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出设备使用范围和负荷。
2.设备使用人应定期进行设备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设备使用人应妥善保管设备,避免设备遭到损坏或丢失。
六、设备报废和淘汰1.设备达到设计寿命或存在严重故障时,应及时报废并进行相应记录,不得继续使用。
2.报废设备应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回收和处理,确保环境安全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3.设备淘汰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
4.淘汰设备的处理方式应符合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七、违规责任对于违反设备分类管理制度的行为,将给予相应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1.批评教育;2.暂停或取消设备使用权;3.经济处罚;4.追究法律责任。
八、制度宣贯与培训公司应通过内部通知、培训会议等形式,将本制度宣传到位,确保全体员工了解并遵守该制度。
以上为设备分类管理制度,如有需要,经公司领导审批后方可进行修订。
设备分类管理规程及标准
设备分类管理规程及标准
一、设备分类原则
1. 根据设备功能和用途,将设备划分为不同的分类,并确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2.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设备进行分类,遵守相应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设备分类标准
1. 安全性: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性要求,并经过相关认证机构的检测合格。
2. 功能性:设备应能满足预期功能,并具备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3. 可维护性:设备应具备便于维护和修理的特性,以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4. 可追溯性:设备应具备可以追踪的标识,记录设备的相关信息和维修历史。
5. 环境友好性:设备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和危害。
三、设备分类管理措施
1. 根据设备分类,确定相应的管理责任人,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2. 制定设备管理计划,包括设备采购、维护、更新等方面的内容。
3. 设备购置前需进行审批,并保证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
要求。
4. 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购置时间和维护情况等。
5.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6. 对设备的故障和损坏进行及时处理,修复或更换不符合标准
要求的设备。
7. 进行设备培训,保障操作人员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
作规程。
为确保设备分类管理规程及标准的有效实施,相关部门和责任
人应密切配合,加强监督和培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以上即为设备分类管理规程及标准的主要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补充和调整。
设备ABC分类管理规定
生产设备ABC分类管理规定一、目的为加强厂设备管理工作,细化设备分类管理,明确各级管理部门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职能,使所有设备得到有效管控,充分发挥设备的技术经济效率与效益,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的稳定运行,保持设备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厂范围内设备管理工作。
三、设备ABC分类标准(一)A类设备:–部控设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为A类设备:1、主要生产设备和主体生产设备。
在生产过程中起主体作用,承担产品生产过程,对产品质量、产量、工序直接影响的成套设备或机组。
该类设备发生事故或故障,会直接导致产品生产过程中断、质量降低,安全、环境受到重大影响,影响公司整个生产组织。
2、对人身安全有直接威胁的设备。
如特种设备、危化品设施等3、对周围环境有潜在严重污染与危害的设备。
如有毒有害气体、介质、油品处理设施。
(二)B类设备:关键设备-厂控设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为B类设备:1、具有专用性强,没有在线替代,精度要求高、功能复杂的特点,发生事故故障时会对整条产生线造成较大影响或导致主要生产设备或生产线停机的设备。
2、对人身安全有间接威胁的设备。
3、对周围环境有潜在中度污染与危害的设备。
(三)C类设备:一般设备除主要生产设备、关键设备以外的生产设备称为一般设备。
这类设备发生事故故障时对生产影响较小,且对人身安全、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一般有替代设备,不会造成主作业线停产。
四、职责分工(一)设备科1、设备科是厂生产设备ABC分类管理的归口管理科室,负责制定设备ABC分类标准、分类管理要求,对各车间和作业区分类管理效能进行监察。
2、对A、B类设备的检修、事故、技改等实施控制管理。
负责A、B类设备三大规程、四大标准的审核批准;负责编制A、B类设备的定修模型及日常(周、月、季)检修计划。
3、负责设备(ABC类)专项大修、A、B类设备年修的组织管理。
4、负责A、B类设备三级以上设备事故抢修的组织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分类管理标准及办法
1.目的:
通过制定分类办法对设备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根据设备的不同等级,制定不同设备的巡检、维护保养、维修等方案,合理的安排人力将有限的资源(人力、财力和物力)应用于最重要的设备上,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2.范围: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工厂现场所有设备。
3.职责:
.保全车间班组长职责:负责根据《设备分类管理标准及办法》对现场不同类别的设备进行相应的,巡检、维护、维修和管理办法;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对设备的分类评估。
.保全车间技术支持职责:负责对新上设备和变更设备进行重新分类评估;负责定期对所有设备进行重新分类评估(暂定一年),并对设备分类清单进行更新;负责根据设备不同分类制定相应的巡检、维护、维修和管理办法;
.保全车间主任职责:负责对现场设备的分类管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工艺运行支持职责:有责任和义务参与设备的分类讨论,并及时提供本工序的设备变更情况。
4.程序:
设备分级方法:
根据设备对生产、质量、成本、安全和环保等方面影响的重要程度,将烟台工厂的设备分为:AA、A、B、C四个等级。
四个等级设备所占比重大致为:AA级:5—7%;A级:25%;B级:60%;其余为C级。
AA级、A级设备均作为关键设备进行管理,但对AA级作为关键设备中的重点设备进行管理。
4.1.1 AA类设备:
是指那些一旦故障或停机,均会导致重大安全和环境影响,以及对生产和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设备。
必须建立详细完整的设备档案管理,维修维护方式以时间为基准的计划维修和状态基准的预知预防性维护为主。
4.1.2 A类设备:
一旦故障或停机,会对生产、安全产生较大影响的设备。
必须有详细完整的设备档案管理,维修维护方式以时间为基准的计划维修和状态基准的预知预防性维护为主。
4.1.3 B类设备:
该类设备故障或停机一般不会对生产、安全产生较大影响。
需要有较详细的设备档案。
该类设备以预知性维修为主,以现场检查为主要维护、维修依据。
4.1.4 C类设备:
该类设备故障或停机不会对生产、安全产生影响,可以采用事后维修。
评价方法:
4.2.1是非判断法:
4.2.1.1对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要求的的设备进行评价:
1〉对于属压力容器且所含介质为极度危害介质的设备,列为关键设备。
2〉对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规定的所属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强腐蚀介质的设备,列为关键设备
4.2.1.2.对所属送危害介质设备进行评价:
1〉输送介质凡属国家规定的“剧毒”范围内的化学品,且在生产输送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异常和紧急状况时能产生严重的安全、环境影响事故的,应列为关键设备;
2〉对于输送介质属低危害介质,但设备在工艺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即一旦异常和紧急状况时可能引起其他设备造成严重的安全、环境影响事故的,应列为关键设备。
如:反应器冷却装置等。
4.2.1.3对以往发生事故和存在潜在危害设备进行评价:
1〉对于所列设备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造成安全、环境影响的后果进行评价,对发生事故造成影响较大的,发生事故或抱怨的可能性较高的,应评为关键设备。
4.2.1.4是非法判断法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设备,但多用于公司静设备的分级管理。
是非判断法也可根据上述判断要求的严重程度等对所属关键设备进一步分级管理。
4.2.2多因子打分评价方法:
设备分类用多因子打分评价方法,是根据因子对设备在生产、质量、维修、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的带有半定量性质的定性评价方法。
多因子打分法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设备,但多用于公司动设备的分级管理。
4.2.2.1方法步骤
1〉每台设备从对生产、质量、维护、安全环保等四个类别方面进行打分评价,每个评估项分三个区间,分别定为:4分、2分、1分。
2〉在每个类别中的每个评估项根据其对主类别的影响程度划分不同的占有比重。
3〉计算方法:设备评价分值D=(P1*10%+P2*20%+P3*35%+P4*35%)*40/4
+(Q*100%)*10/4
+(M1*10%+ M2*20%+ M3*35%+ M4*35%)*30/4 +(S1*50%+ S2*50%)*30/4
4.2.2.2评价依据表格:
4.2.2.3等级划分:
设备分类评价标准分值划分等级表:
评价更新
当发生下列情形时,应及时进行设备分类的评价更新:
a.当设备表格出现新增或拆除等设备变更时;
b.当工艺改变,设备用途、介质发生变更时。
c.当公司对事故、事件或其他安全、环保信息有新的认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