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动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动设备分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动设备的使用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电子设备、运输设备等。
第三条动设备的管理原则:维修及时、保养谨慎、使用科学、管理严格。
第四条各部门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动设备管理人员,并进行指导培训。
第五条公司成立动设备管理委员会,由总经理担任主任,各部门经理担任委员,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第六条动设备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对动设备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七条公司每年制定动设备使用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
第八条动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维修保养。
第九条动设备管理人员要确保设备的安全操作,禁止未经培训人员擅自操作设备。
第十条动设备管理人员要保证设备的使用维护记录完整、准确,如有问题要及时上报。
第二章动设备分级管理第十一条动设备根据其重要性、使用频率和故障率进行分级管理,分为A级、B级、C级设备。
第十二条 A级设备指关系到生产质量、生产效率和安全的设备,属于高风险设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维护保养。
第十三条 B级设备指生产中使用频率较高、对生产质量有一定影响的设备,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维护保养。
第十四条 C级设备指生产中使用频率一般、对生产质量影响不大的设备,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维护保养。
第十五条动设备管理人员要根据设备的级别制定相应的维护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十六条本公司将设备的级别、维护保养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十七条动设备管理人员要对设备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设备的级别进行调整。
第三章动设备管理流程第十八条动设备管理流程包括设备购置、设备投产、设备使用、设备维修保养、设备报废等环节。
第十九条设备购置环节主要包括设备需求确定、设备选型、设备采购、设备验收等。
计量器具等级分类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在用计量器具有科学管理,达到“保证重点、兼顾普遍、全面监督”,确保量值准确一致,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化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结合生产的特点制定的。
第三条计量器具按A、B、C三级进行管理,其分级原则应以计量器具的技术特性、使用条件、在生产和管理中的作用及国家对该种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等情况进行划分。
第二章计量器具A、B、C分级管理范围第四条A级管理范围1.公司的最高标准器。
2.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认证授权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
3.《计量法》规定的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医疗卫生方面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4.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
第五条B级管理范围1.用于量值传递的工作标准计量器具。
2.用于生产过程中较重要检测参数的计量器具。
3.用于产品质量检验中主要的计量器具。
4.安装在生产线或设备上,计量数据准确度要求高但非停产不能拆卸的计量器具。
第六条C级管理范围1.用于生产过程中非关键部位,无准确度要求,仅起指示作用的计量器具。
2.对计量数据准确度要求不高,使用频次低,性能稳定的计量器具。
3.使用环境恶劣、寿命短、低值易耗的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及自制专用的计量器具。
4.生产工艺过程检测中,非关键项目的低值易损性计量器具。
5.作为工具使用的计量器具。
第三章计量器具A、B、C分级管理办法第七条A级计量器具管理办法1.凡列入A级管理范围的计量器具应按国家检定规程要求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检定。
2.暂无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具,企业应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制定校验或比对方法。
3.凡使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单位,应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进行管理,以保证严格按规程实施周期检定,并监督检查使用情况。
4.使用标准物质的单位,应严格加以保管和进行操作。
第八条B级计量器具管理办法1.对于连续性运转装置上拆卸不使的计量器具,根据有关检定规程,可随设备检修周期同步安排检定周期,但在日常运转中,必须严格监督检查。
某发电公司设备评级管理制度
某发电公司设备评级管理制度
摘要
本管理制度旨在结合相关法律国家标准,发电公司的设备评级提供一
个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结构清晰,包含了设备评级目的、原则、技术条件、程序等内容。
本制度有助于发电公司的设备使用安全、事故预
防和风险管理。
关键词:发电公司;设备评级;管理制度
1.0 Introduction
发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发电公司,拥有众多精
密复杂的电力设备。
为了使公司的设备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运行,确
保公司安全生产,我们制定了:发电公司设备评级管理制度(以下简称
“本制度”)。
本制度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标准,对公司设备的评级提供
了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2.0 Purpose
本制度的宗旨是为公司的设备评级提供有效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安全
生产,提高运行效率,减少维修成本,降低事故风险,并降低环境污染。
3.0 Principle
(1)依据国家标准进行设备评级,全面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分析设
备可靠性,并根据设备的历史运行情况和设备使用情况,确定其使用寿命。
(2)按照国家规定的评级标准和分类,综合衡量设备的安全性和可
靠性,以提高运行的效率和控制设备损失。
[分享]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分享]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推进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提高重点关键设备的受控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对设备的分类分级管理进行了具体的要求,水厂电器、仪表、所有设备均应按本办法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设备的分类水厂电器、仪表、所有设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是根据该设备的重要性和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分类原则如下:(1)、A类设备是指直接严重影响生产的设备,或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设备,以及危机人身安全的重点关键设备。
(2)、B类设备是指各生产环节的主要生产设备。
(3)、C类设备是指服务于生产的,对生产不会造成影响的设备。
A类设备为重点关键设备,是技术部、维修班、运行班各部门管理的重点,为水厂重点特护对象,要求设备技术档案必须齐全完整,维修内容必须认真仔细填写,并定期检查,设备应有维护保养规程和运行操作规程,操作及维护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落实A类设备的定人(运行班组长)工作,严格执行设备润滑制度和设备三级巡检制度,并开展设备动态监测技术,实现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预防知性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完好高效运行。
定期开展设备的评价工作,对设备的技术状况、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定性分析。
设备发生故障和事故,必须第一时间逐级报告各个设备、电器、仪表主管,随时进行处理,不可拖延维修时间,保证设备设备、电器、仪表在第一时间内正常运行。
设备、电器、仪表完好率达到100,。
B类设备为主要生产设备,应建立必要的设备技术档案,维修内容应及时填写,并定期检查填写情况。
定期开展润滑油品检测,设备修理和维护采取预防性维护和定期修理的方式进行,保证设备完好运行。
设备、电器、仪表完好率达到98,。
C类为一般设备,视单位情况建立设备技术档案,不定期开展设备润滑检测工作,按需换油。
定期维护和季节性维护相结合,设备修理主要采取事后维修的方式。
保证设备完好运行。
设备、电器、仪表完好率达到95,。
玉门油田分公司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设备管理精细化,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强化重点关键设备的受控力度,提高管理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公司各单位的设备进行分类,并按照设备分类对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维修、备件储备和润滑管理等工作内容进行分级管理。
第三条**所有设备(静态和动态设备)均按本办法进行分类并进行分级管理。
第二章设备的分类第四条根据设备的价值和对生产、质量、成本、安全和环保等方面影响的重要程度,设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
分类原则如下: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一旦故障或停机,均会导致生产或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对环境、安全和产生较大影响的关键设备。
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一旦故障或停机,会对生产、安全产生一定影响的主要设备。
C类设备是该设备故障或停机对生产、安全产生影响较小的一般设备第五条分类的方法:采用是非判定法和多因子打分评定法两种方法。
1、是非判定法:根据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要求对设备进行评价(A类设备的划分主要依据本办法)。
A、发生故障和事故对生产、质量、安全和环境等能造成较大影响的,应评为A类设备。
B、可参考附件(《设备分类分级标准及范围》)。
2、多因子打分评定法:根据因子对设备在生产、质量、维修、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影响程度,带有半定量性质的定性评价方法。
参加评定的因子包括:生产影响程度、价值大小、设备利用率、设备保有量、维修难度、检修频次、配件供应及关联风险(工艺、安全、环保)。
B类、C类设备的划分应主要依据该办法。
第六条多因子打分评定法的具体评定方法如下:1、每台设备按其对生产、质量、维护、安全环保等四个类别方面进行打分评价,每个评估项分三个区间,分别定为:4分、2分、1分。
2、每个类别中的每个评估项根据其对主类别的影响程度划分为不同的占有比重。
3、计算方法:设备评价分值D=(P1*10%+P2*20%+P3*35%+P4*35%)*40/4。
公用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公用设备分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公用设备的使用管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制定本分级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部所有公用设备的管理,所有使用单位及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二、设备分级根据设备的种类、用途和重要性,将公用设备分为三个等级,具体如下:1. 重要设备:指对单位工作或生产具有重要影响的设备,如主要供电设备、生产关键设备等;2. 一般设备:指对单位工作或生产有一定影响的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等;3. 日常设备:指对单位工作或生产影响较小,但仍然需要合理管理的设备,如空调、热水器等。
三、设备管理责任1. 单位领导:对全院公用设备的统一管理负有直接责任,需制定设备管理制度、做好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并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
2.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要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确保设备长时间稳定运行。
3. 使用单位负责人:负责本单位内公用设备的使用和保管,监督并协助设备管理员做好设备的管理工作。
四、设备管理流程1. 设备购置:单位领导根据需要制定设备采购计划,明确设备的种类、数量、预算等;设备管理员按计划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采购,确保设备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2. 设备验收:设备管理员在设备到货后及时组织验收,确认设备完整且功能齐全,如有问题应及时向供应商提出处理要求。
3. 设备领用:使用单位根据实际需求填写设备领用申请表,经单位领导批准后方可领用设备,同时需签订《设备领用协议》,明确设备使用规定和责任。
4. 设备使用:使用单位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设备,严禁私自改装或拆卸设备,保持设备的整洁和良好状态。
5. 设备维护:设备管理员和使用单位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维护和保养,如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通知设备管理员处理。
6. 异常处理:设备管理员应在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时及时处理或报修,确保设备能够及时恢复正常运行。
7. 设备报废:设备管理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使用情况评估,对无法修复的设备应及时报废并填写《设备报废申请表》,交领导审批后统一处理。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初稿)
项目设备分类标准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通过制定分类办法对设备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根据设备的不同等级,制定不同设备的巡检、维护保养、维修等方案,合理的安排人力、物力应用于最重要的设备上,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的所有设备。
第三条引用标准(或文件)中国石化总公司《工业企业设备管理制度》中附录二“石油化工主要设备划分规定”等。
第二章分类原则第四条按照设备类别以及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将公司设备依次划分为三类,即:A、B、C类。
A类设备为公司的核心设备,能直接导致公司生产经营中断,影响公司生产的正常运行,或引起重大的设备安全事故,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B类设备为公司的重要设备,能影响公司的生产或能导致公司生产的中断,但不会直接造成生产经营的中断,或引起重大的安全事故;C类设备为公司的次要设备,能使公司生产的工艺链条部分中断,不直接影响公司生产。
第五条A类设备是指:球罐、关键机组、锅炉及有机热载体加热炉、裂解炉及工业加热炉等,以及上述设备所属的动力设备、仪表设备;B类设备是指:除A类设备以外的总公司规定的石油化工主要设备、Ⅰ/Ⅱ类及Ⅲ类(非球罐)压力容器、常压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和湿式气柜,以及上述设备所属的动力设备、仪表设备;C类设备是指:除A、B类设备以外的其它所有设备及其设备所属的动力设备、仪表设备。
第三章分类管理办法第六条 A类设备管理办法:(1) A类设备必须由设备部门、车间实行二级管理。
(2) 对A类设备必须实行“三优一专”管理,即:维护保养优先,备品配件优先,计划检修优先,由专人负责维护保养。
(3) 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建立A类设备完整的技术档案。
(4) A类设备在运转时,车间设备管理人员必须每天巡视一次,专职维修人员和操作者应加强巡检,发现异常应立即向车间、设备部门汇报,必要时应先停机后处理。
(5)A类设备的大修、技改必须提前一个月做出有关方案,并经专题会议讨论通过,由设备管理部门批准,上报公司设备分管领导审核,方可实施。
设备分类管理办法及标准
设备分类管理办法及标准设备分类管理标准及办法目的:本标准旨在通过有效的分类管理,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XXX烟台工厂现场所有设备。
职责:1.保全车间班组长负责根据本标准对不同类别的设备进行相应的巡检、维护、维修和管理办法,并参与设备的分类评估。
2.保全车间技术支持负责对新上设备和变更设备进行重新分类评估,并定期对所有设备进行重新分类评估(暂定一年),并对设备分类清单进行更新。
同时,负责制定不同分类设备的巡检、维护、维修和管理办法。
3.保全车间主任负责监督考核现场设备的分类管理执行情况。
4.工艺运行支持负责参与设备的分类讨论,并及时提供本工序的设备变更情况。
程序:1.设备分级方法:根据设备对生产、质量、成本、安全和环保等方面影响的重要程度,将烟台工厂的设备分为四个等级:AA、A、B、C。
其中,AA级设备占比重为5-7%,A级设备占25%,B级设备占60%,其余为C级。
AA级、A级设备均作为关键设备进行管理,但对AA级作为关键设备中的重点设备进行管理。
2.设备分类方法:2.1 AA类设备:指一旦故障或停机,会导致重大安全和环境影响,以及对生产和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设备。
必须建立详细完整的设备档案管理,以时间为基准的计划维修和状态基准的预知预防性维护为主。
2.2 A类设备:指一旦故障或停机,会对生产、安全产生较大影响的设备。
必须有详细完整的设备档案管理,以时间为基准的计划维修和状态基准的预知预防性维护为主。
2.3 B类设备:指该类设备故障或停机一般不会对生产、安全产生较大影响。
需要有较详细的设备档案。
该类设备以预知性维修为主,以现场检查为主要维护、维修依据。
2.4 C类设备:指该类设备故障或停机不会对生产、安全产生影响,可以采用事后维修。
3.评价方法:3.1 是非判断法:3.1.1 对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要求的设备进行评价:1)对于属压力且所含介质为极度危害介质的设备,列为关键设备。
设备分级管理责任制度范本
设备分级管理责任制度范本一、总则为提高企事业单位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加强设备管理工作,明确设备分级管理的责任,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内各类设备的分级管理工作。
三、设备分级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
设备分级管理的核心目标是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全员参与原则。
设备分级管理是全员参与的工作,每个员工都应承担分级管理责任,充分发挥主体责任。
3. 分级分类原则。
设备应按照设备的性质、功能、安全等级等因素分级分类,实施差异化管理。
四、设备分级管理责任1. 企事业单位领导责任企事业单位领导是设备分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做好以下工作:(1)树立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
制定完善的企事业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设备安全生产培训。
(2)指定设备分级管理负责人。
明确设备分级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分级管理组织架构。
(3)督促设备分级管理工作。
定期对设备分级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 设备分级管理负责人责任设备分级管理负责人是设备分级管理的具体责任落实者,应做好以下工作:(1)制定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设备分级管理的具体规定,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2)负责设备分类评定。
根据设备的性质、功能等因素,对设备进行分类评定,为设备的分级提供依据。
(3)制定设备分级管理方案。
根据设备的分级情况,制定设备的分级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检查频率等。
(4)监督设备分级管理实施。
对设备分级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对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及时采取措施。
3. 部门负责人责任各部门负责人是设备分级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应做好以下工作:(1)落实设备分级管理要求。
根据设备分级管理制度,落实设备分级管理的各项要求,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制定部门设备分级管理方案。
根据部门设备的分级情况,制定相应的设备分级管理方案,加强管理措施。
(3)监管部门设备分级管理实施。
ABC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设备ABC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推进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提高重点关键设备的受控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对设备的分类分级管理进行了具体的要求,公司所有设备均应按本办法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设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分别是:A—重点设备;B—主要设备;C—一般设备。
具体如下:一、分类原则:按照设备重要程度和对生产系统的影响总体划分1. 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生产系统及人员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
2. 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均失去作用的情况下,对生产工艺系统和环境污染造成较大影响的设备。
3. C类设备:是指不属于A类、B类的设备。
对生产工艺系统基本不会造成影响的设备。
二、分类的方法:可采用直接指定法和公式判定法两种方法。
1. 直接指定法是指依据设备对生产影响的重要程度和设备价值直接进行指定。
A类设备的确定应主要依据该方法。
2.公式判定法:是指对单位所属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按照规定的项目进行打分评类,规定的项目包括:生产影响程度、价值大小、设备利用率、设备保有量、维修难度、检修频次及关联风险(工艺、安全、环保)。
B类、C类设备的划分应主要依据该办法。
三、管理职责1. A类设备的技术负责人为各车间设备副主任,车间设备副主任为生产组织提供技术支持,设备副主任负责组织制定和审批A类设备故障处理及检维修施工方案。
负责定期组织A类设备状态巡检和分析诊断,组织A类设备开机条件确认;负责组织A类设备运行状态评价,编制A类设备运行状态评价报告;负责组织A类设备故障分析,编制A类设备故障分析报告,监督检查A类设备故障处理及检维修施工方案执行情况,检验维修效果,负责审查B类设备故障分析报告;负责维修、抢修期间A类设备的技术、质量管理。
2. B类设备的技术负责人为各车间技术组技术员,车间技术员为生产组织提供技术支持,车间技术员负责制定A类设备故障处理及检维修施工方案,负责方案交底,负责组织制定和审批B类设备故障处理及检维修施工方案;负责参与A类设备状态巡检和分析诊断,定期组织B类设备状态巡检和分析诊断,组织B类设备开机条件确认;负责参与A类设备运行状态评价,组织B类设备运行状态评价,编制B 类设备运行状态评价报告;负责参与A类设备故障分析,组织B类设备故障分析,编制B类设备故障分析报告,监督检查B类设备故障处理及检维修施工方案执行情况,检验维修效果,负责审查C类设备故障分析报告;负责维修、抢修期间A、B类设备的技术、质量管理。
设备操作分级管理制度
设备操作分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设备操作流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稳定性,制定本分级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的操作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等。
三、管理原则1. 严格执行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别操作人员权限和责任;2. 加强设备操作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3. 加强设备保养和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4. 加强设备监控和远程控制,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四、设备操作分级1. 一级操作人员:1.1. 职责:(1)负责设备日常操作;(2)执行设备操作指导书中规定的操作流程;(3)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进行处理;1.2. 评定标准:(1)具有相关操作证书或培训记录;(2)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并处理常见故障;(3)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2. 二级操作人员:2.1. 职责:(1)协助一级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2)参与设备的检查和保养工作;(3)熟悉设备操作流程,能够独立处理常见问题;2.2. 评定标准:(1)具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和技能;(2)能够胜任辅助操作工作;(3)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三级操作人员:3.1. 职责:(1)负责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2)熟悉设备操作流程,能够独立处理较为复杂的故障;(3)制定设备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3.2. 评定标准:(1)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和技能;(2)能够独立处理设备的常见故障;(3)具有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五、管理流程1. 岗位设置:根据设备操作分级管理制度,确定各级别操作人员的岗位设置;2. 岗位培训:对各级别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操作培训,包括操作技能、安全知识等;3. 岗位考核:定期对各级别操作人员进行考核,评定其操作能力和水平;4. 岗位评定:根据操作人员的考核结果,确定其岗位等级和职责范围;5. 岗位激励:对表现突出的操作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晋升机会;6. 岗位奖罚:对操作不当或违规操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和教育。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推进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力口强重点关键设备的受控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对设备的分类分级管理进行了具体的要求,公司所有设备均应按本办法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设备的分类公司设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是根据该设备的重要性和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分类原则如下:一、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生产系统或其他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
二、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均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装置的操作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的设备;本身价值昂贵且故障检修周期或备件采购(或制造)周期较长的设备。
三、C类设备是指不属于A类、B类的设备。
分类的方法:可采用直接指定法和公式判定法两种方法。
直接指定法:依据设备对公司生产影响的重要程度和设备价值直接进行指定。
A类设备的确定应主要依据该方法。
公式判定法:对单位所属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按照规定的项目进行打分评类。
规定的项目包括:生产影响程度、价值大小、设备利用率、设备保有量、维修难度、检修频次、配件供应及关联风险(工艺、安全、环保)。
B类、C类设备的划分应主要依据该办法。
具体评定方法如下: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定,通过评价,计算设备分值,总分值在7 5分以上的设备评为A类设备,4 0〜7 5 分为B类设备,4 0 分以下为C类设备。
评定时依据下表项目和内容进行评定。
A类设备为重点关键设备,是各级设备部门管理的重点,为公司重点特护对象,要求设备技术档案必须齐全完整,设备投用前必须制定设备的润滑方案,操作及维护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后上岗,落实设备的四定”定人、定岗、定机、定责)工作,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监测制度和设备点检制度,开展设备动态监测技术,实现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预防知性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完好高效运行。
定期开展设备的评价工作,对设备的技术状况、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定性分析。
生产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生产设备分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生产设备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车间的所有生产设备,包括生产线、机械设备、工具等。
三、设备分级根据设备的运行原理、作用范围和安全风险等因素,将生产设备分为A、B、C、D四个等级。
1. A级设备:运行原理复杂,作用范围广泛,安全风险较大的设备,如高温高压设备、化学反应设备等。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的员工才能操作。
2. B级设备:运行原理较复杂,作用范围较广,安全风险一般的设备,如注塑机、铣床等。
操作人员需接受相应的培训,并持证上岗。
3. C级设备:运行原理简单,作用范围较小,安全风险较低的设备,如电动工具、手动搬运设备等。
操作人员需接受基础培训后方可操作。
4. D级设备:运行原理简单,作用范围小,安全风险极低的设备,如桌子、椅子等。
基本无需特殊培训,一般员工均可操作。
四、设备管理1. 设备购置公司购置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保证质量可靠、性能稳定。
2. 设备验收公司设备在到货后应进行严格的验收,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功能正常。
3. 设备维护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4. 设备检修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排除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5. 设备更新设备管理人员应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更新情况,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新升级。
六、培训要求1. A级设备操作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
2. B级设备操作员需接受相应的培训,并持证上岗。
3. C级设备操作员需接受基础培训后方可操作。
4. 公司应定期组织设备操作员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
七、违规处理对违反设备管理制度的行为,公司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情节严重者,公司保留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八、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如有需要修改,应经公司领导审批并公布实施。
以上就是我对生产设备分级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希望能对公司的设备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nc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nc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设备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同时,为了使公司设备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高效、透明,保障公司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有必要制定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设备是指公司在生产、生活、办公等活动中使用的各种固定资产,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通信设备、交通工具、仪器仪表等。
第三条设备管理委员会是公司设备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设备管理的全面规划、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公司各部门设备管理员是负责本部门设备的具体管理工作,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五条公司在设备管理工作中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规定,严格执行设备购置、使用、保养、维修、报废等各项管理制度。
第二章设备分类第六条公司设备分为A、B、C三类,分别表示重要设备、一般设备和次要设备。
设备管理员应根据设备的性质、用途和重要性合理分级。
1. A类设备:包括对公司生产、安全、质量等具有关键作用的设备,如生产线设备、特种设备等;2. B类设备:包括对公司运营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生产的关键设备,如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等;3. C类设备:包括对公司生产、运营无影响,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转的设备,如门禁系统、监控设备等。
第七条公司设备管理员应对公司设备进行全面调查、登记和分类,建立设备档案,确保设备分类准确、清晰。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八条公司设备管理委员会根据设备的性质和重要性,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设备的购置、验收、登记、使用、保养、维修、报废等各项管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第九条公司设备管理员要认真履行设备管理职责,确保设备管理规范、有效、高效。
1. 购置管理:设备管理员应根据公司实际需求,制定设备采购计划,并按照公司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设备购置。
购置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
2. 登记管理:设备管理员应对公司设备进行登记,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购置日期、厂家信息等,确保设备信息准确完整。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35243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推进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加强重点关键设备的受控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对设备的分类分级管理进行了具体的要求,公司所有设备均应按本办法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设备的分类公司设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是根据该设备的重要性和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分类原则如下:一、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生产系统或其他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
二、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均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装置的操作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的设备;本身价值昂贵且故障检修周期或备件采购(或制造)周期较长的设备。
三、C类设备是指不属于A类、B类的设备。
分类的方法:可采用直接指定法和公式判定法两种方法。
直接指定法:依据设备对公司生产影响的重要程度和设备价值直接进行指定。
A类设备的确定应主要依据该方法。
公式判定法: 对单位所属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按照规定的项目进行打分评类。
规定的项目包括:生产影响程度、价值大小、设备利用率、设备保有量、维修难度、检修频次、配件供应及关联风险(工艺、安全、环保)。
B类、C类设备的划分应主要依据该办法。
具体评定方法如下: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定,通过评价,计算设备分值,总分值在75分以上的设备评为A类设备,40~75分为B类设备,40分以下为C类设备。
评定时依据下表项目和内容A类设备为重点关键设备,是各级设备部门管理的重点,为公司重点特护对象,要求设备技术档案必须齐全完整,设备投用前必须制定设备的润滑方案,操作及维护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后上岗,落实设备的“四定”(定人、定岗、定机、定责)工作,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监测制度和设备点检制度,开展设备动态监测技术,实现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预防知性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完好高效运行。
定期开展设备的评价工作,对设备的技术状况、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定性分析。
设备分级管理
• MES的内涵:MES通过为每一个具体职业或岗位 建立岗位工作描述表的方式,确定出该职业或岗位 应该具备的全部职能。再把这些职能划分成各个 不同的工作任务,以每项工作任务作为一个模块。 根据每个模块实际需要,确定出完成该模块工作所 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
• 分类标准:
• A类(关键设备):总分20分以上(含20分) B类(主要设备):总分12~19分
C类(一般设备):总分11分以下(含11分)
• 2、进行ABC分类管理
• 对各类设备的管理项目和内容,应按下表 要求进行分级管理:
3、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 统筹规划,健全制度,使分类管理长期 坚持下去
• 3.交通运输工具。包括汽车、机车车辆、船舶等。 • 4.建筑工程机械。包括混凝土搅拌机、推土机等。 • 5.主要仪器、仪表、衡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企业设备分类(ABC分类法)
• 1.根据设备在生产上的重要程度,可将设备分为关键 设备(A类)、主要设备(B类)和一般设备(C类)
• A类设备 是企业的心脏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将 引起全厂停产、对人员、生产系统、机组或其他重要 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设备。
力和液体的各种设备。如管道、输电线路络等。
• (5)生产设备 是指具有改变原材料属性或形态、功能 的各种工作机器和设备。如金属切削机床等。
• 按工艺属性分类
• 1.通用设备。包括锅炉、蒸汽机、内燃机、电力 设备及电气机械、工业炉窑等。
• 2.专用设备。包括矿业用钻机、挖掘机、各种轻 工专用设备(如制药专用设备)等。
• 关于帕累托标准
• 帕累托标准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一 个经济学概念,即在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 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 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而这个“最优的状态 标准”,就被人们称为“帕累托标准”。调整理 念、抓住事物的重点,并取得两事物之间的“双 赢”,找到一个切实的平衡点是这个标准所追求 的。
饭店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饭店设备分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饭店设备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减少设备损坏率,保障饭店正常运营秩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饭店所有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厨房设备、客房设备、餐厅设备等所有饭店设备。
第三条饭店设备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一级设备、二级设备、三级设备,各级设备的管理要求和使用范围不同。
第四条饭店设备管理部门是饭店设备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负责设备的采购、维护、更新等工作。
第五条饭店设备管理部门在设备管理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设备管理工作在规范和合法的范围内进行。
第二章一级设备管理第六条一级设备是指饭店设备中必须保障正常运营所必需的设备,例如厨房设备、供暖设备、电梯等。
第七条一级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验收程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验收程序需包括设备质量检查、功能检测、安全性评估等内容。
第八条一级设备须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良好,若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需及时维修或更换。
第九条一级设备的使用范围和时间需符合饭店经营需求,不可私自拆卸或改动设备,如需更改应经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条一级设备的报废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且需经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报废。
第十一条一级设备的维修、更换、报废等费用由饭店设备管理部门承担。
第三章二级设备管理第十二条二级设备是指饭店设备中辅助设备,例如房间里的电视、空调等。
第十三条二级设备的采购需符合饭店经营计划,并经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采购。
第十四条二级设备的使用应符合规定使用范围和时间,禁止私自拆卸或改动设备。
第十五条二级设备的维护工作应及时进行,如设备出现故障或故障频繁需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第十六条二级设备的报废需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并且需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十七条二级设备的维修、更换、报废等费用由饭店设备管理部门和相应部门共同承担。
第四章三级设备管理第十八条三级设备是指饭店设备中不影响正常经营的设备,例如摆设品、装饰画等。
第十九条三级设备的采购不影响饭店正常经营,且经设备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采购。
企业管理资料之设备保养的分级管理
企业管理资料之设备保养的分级管理设备保养的分级管理是指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重要性和复杂性,将设备保养工作分为不同的级别,由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负责。
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提高设备保养的效率和效果,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1. 分级标准设备保养的分级管理通常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复杂度、使用频率以及可能导致的风险等因素来确定。
常见的分级标准包括:- 一级保养(日常保养):主要针对设备的基本清洁、润滑、检查和紧固等日常维护工作。
目的是保持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预防故障的发生。
- 二级保养(定期保养):在一级保养的基础上,加入对设备关键部件的检查、调整和更换,以及对设备性能的测试等。
定期保养的周期可以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制造商的建议来确定。
- 三级保养(大修保养):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大修,包括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更新过时的系统、优化设备配置等。
三级保养通常在设备运行一定周期后或出现重大故障时进行。
2. 实施原则- 定人负责:明确指定专人或团队负责设备的保养工作,确保每项保养任务都有人负责执行和监督。
- 定期计划:根据设备保养的分级标准,制定详细的保养计划和时间表,包括保养的具体内容、时间、负责人等。
- 记录管理:详细记录每次保养的过程、结果和存在的问题,以便于跟踪设备的维护历史和改进保养工作。
- 持续改进:根据设备保养的记录和反馈,定期评估和优化保养计划和方法,以提高设备的维护效率和效果。
- 培训教育:定期对负责设备保养的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对设备维护重要性的认识。
3. 技术支持与系统化- 技术支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IoT)、大数据分析等,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预测性维护,提高保养的智能化水平。
- 系统化管理:采用专业的设备管理软件或系统,实现设备保养工作的系统化、自动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实施设备保养的分级管理,企业不仅能够确保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还能够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最终实现成本节约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设备几级管理制度
设备几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设备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设备几级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采购、验收、领用、台账管理、维护、维修和报废等。
第三条设备管理遵循合理使用、安全第一、节约为主的原则,加强设备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延长设备寿命。
第四条本制度内容包括设备分类管理、设备使用管理、设备维护管理、设备闲置报废管理等。
第二章设备分类管理第五条设备按照使用性质分为固定资产设备和日常使用设备。
第六条固定资产设备包括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必须进行专门台账管理,每月进行一次盘点,年度进行一次全面盘点。
第七条日常使用设备包括办公用品、文具、小工具等,由各部门负责统一管理,要求清点台账,年底进行一次台账对比。
第八条设备要及时维修、加油、保养、使设备保持良好状态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第九条对于生产设备,要制定定期检查计划,做好设备使用记录。
如设备故障,应当报修并配合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第十条设备故障对设备进行及时维修,维修期间及时通知各部门,维修完成后进行相关设备检验。
第三章设备使用管理第十一条设备领用必须进行审批程序,由设备管理员统一管理,领用人员应签订《设备使用协议》。
第十二条设备使用人员必须按规定使用设备,杜绝私自挪用设备、乱改原配件、无故闲置等行为。
第十三条设备使用人员要爱护设备,合理使用,并做好设备的清洁和保养。
第十四条设备使用人员要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报告设备管理员。
第十五条设备领用人员应按照规定时限归还设备,并经设备管理员验收确认后,方可归还库存。
第四章设备维护管理第十六条设备维护管理要做到“定期、定点、定人”原则,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
第十七条设备管理员要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维护计划和维护流程,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八条设备维护人员应严格按照维护计划进行维护,做到不遗漏,不错误。
第十九条对于需要更换零部件或大修的设备,必须经过设备管理员审批,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维修。
农机安全分级管理制度
农机安全分级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农机作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农民和农机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农机作业特点,制定如下《农机安全分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农机作业安全管理,保障农机作业人员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农机安全分级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农机作业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耕作、施肥、喷洒等。
三、管理目标1.确保农机作业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率;2.提高农机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管理机构1.本单位设立农机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领导班子成员负责,具体负责本单位农机作业安全管理工作;2.设立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执行农机安全管理工作;3.设立农机作业安全监督员,每个农机作业班组配备一名安全监督员,负责监督农机作业的安全情况。
五、作业流程1.农机作业安全分级:根据农机作业的风险程度和技术难度,将农机作业分为一般作业、中档作业和高难作业三个等级。
一般作业:指农机作业风险较低,操作简单的作业,如播种、除草等;中档作业:指农机作业风险适中,操作需要一定技术的作业,如收割、施肥等;高难作业:指农机作业风险较高,操作技术要求较高的作业,如灌溉、喷洒等。
2.农机作业安全管理措施:(1)一般作业:由具有相关技术证书的农机操作人员操作,定期对农机进行保养维护,保证农机设备的正常运转;(2)中档作业:在操作前进行安全检查,操作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定期进行技术考核;(3)高难作业:专门设立专业的农机作业队伍,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操作,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执行,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
六、安全教育培训1.农机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关的技术证书,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掌握农机操作技能,了解农机作业安全规程;2.每年定期组织农机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3.定期组织农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演练,熟悉应急处理程序,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推进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提高重点关键设备的受控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对设备的分类分级管理进行了具体的要求,油田所有设备均应按本办法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设备的分类
油田设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是根据该设备的重要性和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分类原则如下:
(1)、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生产系统、机组或其他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
(2)、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均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机组的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的设备;本身价值昂贵且故障检修周期或备件采购(或制造)周期较长的设备。
(3)、C类设备是指不属于A类、B类的设备。
分类的方法:可采用直接指定法和公式判定法两种方法。
直接指定法:依据设备对油田生产影响的重要程度和设备价值直接进行指定。
A类设备的确定应主要依据该方法,可参考附件 (《设备分类分级标准及范围》)。
公式判定法: 对单位所属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按照规定的
项目进行打分评类。
规定的项目包括:生产影响程度、价值大小、设备利用率、设备保有量、维修难度、检修频次、配件供应及关联风险(工艺、安全、环保)。
B类、C类设备的划分应主要依据该办法。
具体评定方法如下:
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定,通过评价,计算设备分值,总分值在75分以上的设备评为A类设备,40~75分为B类设备,40分以下为C类设备。
评定时依据下表项目和内容进行评定。
评定项目所占
分值
评定内容
评分
值
备注
合计100
生产影响程度25 对生产有直接影响且影响到停产,作用处于关键地位的评为16-25分;对生产没有直接影响且不影响到停产,作用处于一般地位的设备评为11-15分;辅助生产设备评为2-10分。
设备原值15 设备原值在100万元以上评为11-15分;设备原值在50万~100万评为6-10分;50万元以下评为2-5分。
设备利用率10 设备利用率在85%以上评为6-10分;设备利用率在50%~85%评为2-5分;设备利用率在50%以下评为1分。
设备保有量 5 设备发生事故、故障后没有备用设备替代评为5分;有备用设备替代评为2分。
设备维修难度10 公司内没有专业维修队伍,外委维修评为10分,厂内自己能够维修的评为5分。
设备维修频率10 设备维修频繁且维修费用高的评为6-10分,设备维修一般的评为3-5分,设备维修很少且费用低的评为2分。
备品备件供应10 备件供应渠道不畅且制造周期长,处于″卖方市场″的评为6-10分;基本能满足生产的评为3-5分;其它评为2分。
关联风险15 对工艺、安全、环保影响较大的评为11-15分,一般影响的评为6-10分,很少影响的评为2-5分。
A类设备为重点关键设备,是各级设备部门管理的重点,为公司重点特护对象,要求设备技术档案必须齐全完整,设备投用前必须制定设备的润滑图册,操作及维护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落实设备的“四定”(定人、定岗、定机、定责)工作,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监测制度和设备点检制度,开展设备动态监测技术,实现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预防知性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完好高效运行。
定期开展设备的评价工作,对设备的技术状况、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定性分析。
设备发生故障和事故,必须第一时间报告上级设备主管部门,随时进行处理。
B类设备为主要生产设备,应建立必要的设备技术档案,定期开展润滑油品检测,视单位情况开展设备状态监测工作,设备修理和维护采取预防性维护和定期修理的方式进行,保证设备完好运行。
C类为一般设备,视单位情况建立设备技术档案,不定期开展设备润滑检测工作,按需换油。
定期维护和季节性维护相结合,设备修理主要采取事后维修的方式,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油田各部门对A、B、C设备实行四级管理制度。
公司管理层:以决策及宏观调控为主,全面掌握各单位A类设备的运行动态、故障处理、检修总体进度,并编制A类设备运行月报。
二级单位管理层:全面掌握A、B类设备的运行动态,及时上报A类设备故障信息,组织对A、B类设备故障采取相应措施;组织专业人员对设备运行、检测、故障、检修等情况全面掌握分析。
三级单位管理层:全面掌握设备的运行动态,及时上报B类以上设备故障信息,按照厂处部要求组织对B、C类设备故障采取相应措施;对区域内设备日常工作进行管理,及时汇报(汇总)需上传下达的信息。
岗位操作层:全面掌握所管设备的运行动态,及时上报C类以上设备故障信息,按照作业区要求组织对C类设备故障采取相应措施。
对各类设备的管理项目和内容,应按下表要求进行分级管理。
类别
管理项目
A B C
设备动态分析设备管理处组织进行检
查和考核,定期进行设备
完整性分析
二级单位组织进行
检查和考核,定期
进行设备完整性分
析和报告
视情进行完整性分
析
前期购置由设备管理处组织可行
性技术经济论证
由二级单位组织可
行性技术经济论证
由使用单位提出计
划,不需论证
技术档案严格完善完善按需
运行检修动态建立运行检修动态报表,
全面掌握信息,二级单位
上报周报
建立运行检修动态
报表,掌握信息,
三级单位上报周报
建立运行检修动态
报表,掌握信息,
生产岗位按要求上
报
四定要求定人、定岗、定机、定责
全部要求
定人、定机、定责定机、定责
培训持证专业培训后持证上岗专门培训后上岗岗位培训后上岗状态检测必须开展视情开展不开展
维修模式预防性维护计划和预防性维护
相结合
事后维修
检修、检测、备品
计划
优先计划正常计划视情计划设备标识牌(责任
牌)
标识明显视情而挂可不挂牌
故障处理权限设备管理处指导进行故
障处理
二级单位设备管理
部门指导进行故障
处理
三级单位设备管理
部门指导进行故障
处理
润滑管理严格油品对路,加密油品
检测
严格油品对路,定
期监测
按需润滑
报废审批设备管理处组织相关部
门、单位鉴定
二级单位组织鉴定使用单位提出申请
各单位要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认真落实。
本办法由设备管理处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设备分类分级标准及范围
二0一一年五月十七日
寻
一处清幽,觅一分孤
独
,
是
沉
淀
心
性
的
孤
独
时
的
寡
言
罕
语
更
谈痛
不
言
,
笑
不
语
,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