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设备分级管理责任制度

设备分级管理责任制度

设备分级管理责任制度
是指组织机构内部为确保设备安全和合理使用而建立的一套责任制度。

该制度主要包括设备分级管理原则、设备分类标准、设备保管人责任、设备申领和报废流程等内容。

一、设备分级管理原则:
1. 安全优先原则:确保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 真实需求原则:设备的申领和使用必须符合实际需求,避免过度购置和浪费。

3. 统一管理原则:设备的申领、报废和保管必须由指定部门统一管理,确保规范和统一操作。

4. 优先内部利用原则:设备的优先利用权归属于组织机构内部,避免外借和闲置。

5. 合理配置原则:设备的配置必须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二、设备分类标准:
根据设备的使用范围和价值等因素进行分类,常见的设备分类包括办公设备、生产设备、信息设备等。

三、设备保管人责任:
设备保管人是指被特别指定负责设备保管和管理的人员,其责任包括:
1.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2. 定期检查设备的完好程度和安全性。

3. 组织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

4. 对设备进行领用和归还登记。

四、设备申领和报废流程:
设备的申领和报废必须经过统一流程,包括:
1. 填写设备申领或报废申请表。

2. 经主管部门审批后,将申请提交给设备管理部门。

3. 设备管理部门按照规定程序办理设备申领或报废手续。

4. 将设备的变动情况及时更新到设备台账中。

以上是设备分级管理责任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建立和遵守该制度,可以确保设备安全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组织的健康发展。

设备分级与重点设备管理制度(4.06)

设备分级与重点设备管理制度(4.06)

设备分级与重点设备管理制度一、设备分级为了更好地管理设备,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对设备进行分级管理。

设备分级要按照设备等级、设备重要性等要素进行划分,一份完整的设备分级表应包括设备名称、编号、设备等级、设备重要性、设备位置、负责人等信息。

1.设备等级设备等级是对设备质量和技术水平的综合评定。

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应制定相应的等级标准。

设备等级通常分为三个级别:•一级设备:技术水平、性能指标较高的设备,使用寿命长,维护保养比较容易,价格也比较昂贵。

一般采用国产知名品牌或进口品牌的设备。

•二级设备:技术水平、性能指标中等的设备,使用寿命较长,价格相对比较低廉。

一般采用国产名牌或合资小品牌的设备。

•三级设备:技术水平、性能指标不高,适用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使用寿命较短,较为容易出故障。

价格比较低廉。

一般采用国产普通品牌或进口低档品牌的设备。

2.设备重要性设备重要性是对设备在生产运营中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进行评价。

设备重要性通常分为三个级别:•A级设备:关乎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的核心设备,一旦出现故障,会导致生产停滞。

•B级设备:生产运营关键的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有可能导致生产线停机,影响生产进度。

•C级设备:对生产运营轻微影响的设备,一旦出现故障,虽然不会影响整个生产线,但依然需要及时处理。

二、重点设备管理制度重点设备是指设备等级和设备重要性均较高的设备,对于生产运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重点设备管理制度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重点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1.设备台账对于所有的重点设备,需要建立相应的设备台账。

设备台账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主要包括设备名称、编号、厂家、型号、投产日期等信息。

并应按照设备分级表中的等级和重要性进行标识。

2.设备维护计划对于重点设备应制定细化的维护计划。

设备维护计划应根据设备的不同等级和重要性,确定维护频次和维护内容。

在执行维护计划的过程中,应注意准确记录维护过程中的设备运行状态和维护内容。

动力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动力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动力设备分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动力设备管理行为,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效率性,保证企业生产安全,保护设备资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动力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发电机、空压机、汽油发动机等。

第三条公司管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动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第四条动力设备管理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措施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第二章动力设备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五条公司应当制定动力设备管理规范、操作规程和安全保障措施,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动力设备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六条动力设备的使用应当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和安全规程进行,不得超负荷使用,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寿命。

第七条动力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应当落实到岗位,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第八条动力设备的故障维修工作应当统一管理,建立故障维修记录,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及时修复。

第九条动力设备的报废淘汰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不得私自拆卸、报废设备,应当对报废设备进行彻底清理和处理。

第十条动力设备的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技术资格和工作经验,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并处理常见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一条动力设备管理人员应当严格履行管理职责,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生产秩序,对于管理不善导致的设备损坏和事故,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章动力设备的分类管理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对动力设备进行分类管理,根据设备的性质、用途和重要性进行分类,并明确责任人、用途、维护保养和报废等管理要求。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对设备进行编号登记和档案管理,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的基本情况、维护保养记录、故障维修记录和报废淘汰记录等。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加强对重要设备的特殊管理,建立特殊设备台账,定期进行检查和监测,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十五条公司应当对重要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建立设备检修计划和预防性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设备分级管理办法

设备分级管理办法
4
2万元以下
NO.
修改申请单号
修改内容
修改人
修改日期
修订单位
1
2
3
4
5
WI
设备分级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WI-MFG-041
版次
A/0
页次
2/3
生产方面
2
有无代用设备或迂回工艺
10
利用率在80%以上,无代用设备或迂回工艺
安全
7
设备对作业人员安全及环境污染影响程度
10
有严重影响
8
利用率在80%以上,无代用设备,有临时迂回工艺
f.一般设备的备品备件必须数量充足、供应及时,以确保生产;
g.对有备机的一般设备,应每20天进行一次切换使用。
5.记录
文件名
文件编号
保存单位
保存年限
设备分级清单
QR-MFG-047
设备科
长期
设备台账
QR-MFG-045
相关单位
长期
WI
设备分级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WI-MFG-041
版次
A/0
页次
3/3
4.3分级管理要求
4.3.1关键设备
a.重点及关键设备是生产设备中的关键,是完成生产任务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对设备的使用有特殊要求;
b.严格执行凭证操作制度,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岗位培训合格并持有操作证。操作工人须选择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的生产工人;
WI
设备分级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WI-MFG-041
版次
A/0
页次
1/3
1.目的
为进一步推进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提高重点关键设备的受控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制定本办法。

[分享]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分享]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分享]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推进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提高重点关键设备的受控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对设备的分类分级管理进行了具体的要求,水厂电器、仪表、所有设备均应按本办法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设备的分类水厂电器、仪表、所有设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是根据该设备的重要性和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分类原则如下:(1)、A类设备是指直接严重影响生产的设备,或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设备,以及危机人身安全的重点关键设备。

(2)、B类设备是指各生产环节的主要生产设备。

(3)、C类设备是指服务于生产的,对生产不会造成影响的设备。

A类设备为重点关键设备,是技术部、维修班、运行班各部门管理的重点,为水厂重点特护对象,要求设备技术档案必须齐全完整,维修内容必须认真仔细填写,并定期检查,设备应有维护保养规程和运行操作规程,操作及维护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落实A类设备的定人(运行班组长)工作,严格执行设备润滑制度和设备三级巡检制度,并开展设备动态监测技术,实现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预防知性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完好高效运行。

定期开展设备的评价工作,对设备的技术状况、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定性分析。

设备发生故障和事故,必须第一时间逐级报告各个设备、电器、仪表主管,随时进行处理,不可拖延维修时间,保证设备设备、电器、仪表在第一时间内正常运行。

设备、电器、仪表完好率达到100,。

B类设备为主要生产设备,应建立必要的设备技术档案,维修内容应及时填写,并定期检查填写情况。

定期开展润滑油品检测,设备修理和维护采取预防性维护和定期修理的方式进行,保证设备完好运行。

设备、电器、仪表完好率达到98,。

C类为一般设备,视单位情况建立设备技术档案,不定期开展设备润滑检测工作,按需换油。

定期维护和季节性维护相结合,设备修理主要采取事后维修的方式。

保证设备完好运行。

设备、电器、仪表完好率达到95,。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1、目的为进一步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分清设备管理工作的主次层次,既要全面管理又要重点突出,提高设备管理的效果,进而保证生产系统的连续稳定,特制定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2、使用范围适用于各车间各岗位。

3、职责3.1设备主管部门负责制定设备分级管理制度,并负责各车间A类设备的检查、监督和考核管理。

3.2车间设备负责人负责A类和B类设备的检查、监督与考核。

3.3班组长负责A类、B类和C类设备的检查、监督与考核。

4、工作内容4.1 设备分级原则根据车间特点,将设备划分为A、B、C三类。

4.1.1 A类设备——指设备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在装置生产中起关键作用的单一设备,或有备机但设备原值较大的设备。

4.1.2 B类设备——指在工艺路线上起主要作用,若设备出现问题会引起装置局部停车或系统正常运行的设备。

4.1.3 C类设备——除A类、B类设备外的其它设备4.2 设备分级管理要求4.2.1、A类设备:实行全员管理,设备主管部门负责检查、监督和考核管理。

4.2.2、B类设备:由车间设备负责人管理为主,设备主管部门协助管理。

4.2.3、C类设备:由班组管理为主,车间设备负责人协助管理。

4.3、检查方法4.3.1、A类设备,设备主管部门每月定期全面检查一次,辅助不定期随机抽查;车间每周全面检查一次,辅助不定期随机抽查;班组每班至少检查一次;各级检查都要有记录,设备主管部门对各级检查进行检查、监督和考核,确保该类设备安全、高效、长周期运行。

4.3.2、B类设备,车间每周全面检查一次,辅助不定期随机抽查;班组每班至少检查一次;各级检查要有记录,车间设备负责人对班组级检查进行检查、监督和考核。

4.3.3、C类设备,班组每班至少检查一次,检查要有记录。

4.3.4 设备主管部门、车间两级检查记录在“设备定期检查记录”中体现,班组岗位人员检查记录在“设备运行记录表”中体现。

5、考核内容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照设备管理制度和设备管理考核细则的有关要求考核。

设备ABC分类方法

设备ABC分类方法

关于我公司的设备ABC分类随着企业领导对设备管理的重视以及QHSE体系的运行,我公司的设备管理职能不断加强,管理范围得到了近一步扩大。

压力容器和电器设备相继归口到设备管理部门。

设备的前期管理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以往设备管理混乱的局面得到了解决。

但职能的加强和管理范围的扩大,使设备管理人员少、维修资金紧张的问题凸显出来。

运用ABC现代化管理模式是搞好设备管理的途径之一。

一、设备ABC分类管理评价原则1.设备原值金额评价标准。

设备原值金额在20万元以上的评为20分;7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评为5分;7万元以下的评为1分。

2.设备利用率评价标准。

设备利用率规定在75%以上的评为10分;75%以下50%以上的评为5分;50%以下的评为1分。

3.设备发生故障后又无替代评价标准。

设备发生故障无备用设备替代评为5分;有备用设备替代评为1分。

4.设备维修难易程度评价标准。

(1)厂内无专业修理力量及手段、维修非常困难的评为10分;有专业修理力量及手段的评为5分。

5.在化工生产中设备所处地位评价标准。

(1)对产量及质量有直接影响、作用处于关键地位的设备评为30分;无直接影响、属一般生产设备评为5分;辅助生产设备评为1分。

6.配件供应评价标准。

(1)配件供应渠道不畅、购买困难的评为25分;基本能满足生产的评为5分;应能满足生产的评为l分。

7.设备维修评价标准。

(1)设备维修频繁、费用高的评为20分;一般的评为5分;设备很少维修、费用较低的评为1分。

二、设备ABC分类标准根据以上评价标准,对各类设备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各类设备的总评价分,并按各类设备综合评价的总分分值划定A、B、C类别。

A类为总评价分值在75分(含75分)以上的设备;B类为20~75分以内的设备;C类为20分以下的设备。

三、管理措施通过对现有设备进行分类、分级管理,使关键设备受到全面监控,主要设备受到必要监控,一般设备得到基本管理,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回报。

玉门油田分公司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玉门油田分公司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设备管理精细化,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强化重点关键设备的受控力度,提高管理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公司各单位的设备进行分类,并按照设备分类对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维修、备件储备和润滑管理等工作内容进行分级管理。

第三条**所有设备(静态和动态设备)均按本办法进行分类并进行分级管理。

第二章设备的分类第四条根据设备的价值和对生产、质量、成本、安全和环保等方面影响的重要程度,设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

分类原则如下: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一旦故障或停机,均会导致生产或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对环境、安全和产生较大影响的关键设备。

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一旦故障或停机,会对生产、安全产生一定影响的主要设备。

C类设备是该设备故障或停机对生产、安全产生影响较小的一般设备第五条分类的方法:采用是非判定法和多因子打分评定法两种方法。

1、是非判定法:根据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要求对设备进行评价(A类设备的划分主要依据本办法)。

A、发生故障和事故对生产、质量、安全和环境等能造成较大影响的,应评为A类设备。

B、可参考附件(《设备分类分级标准及范围》)。

2、多因子打分评定法:根据因子对设备在生产、质量、维修、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影响程度,带有半定量性质的定性评价方法。

参加评定的因子包括:生产影响程度、价值大小、设备利用率、设备保有量、维修难度、检修频次、配件供应及关联风险(工艺、安全、环保)。

B类、C类设备的划分应主要依据该办法。

第六条多因子打分评定法的具体评定方法如下:1、每台设备按其对生产、质量、维护、安全环保等四个类别方面进行打分评价,每个评估项分三个区间,分别定为:4分、2分、1分。

2、每个类别中的每个评估项根据其对主类别的影响程度划分为不同的占有比重。

3、计算方法:设备评价分值D=(P1*10%+P2*20%+P3*35%+P4*35%)*40/4。

公用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公用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公用设备分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公用设备的使用管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制定本分级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部所有公用设备的管理,所有使用单位及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二、设备分级根据设备的种类、用途和重要性,将公用设备分为三个等级,具体如下:1. 重要设备:指对单位工作或生产具有重要影响的设备,如主要供电设备、生产关键设备等;2. 一般设备:指对单位工作或生产有一定影响的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等;3. 日常设备:指对单位工作或生产影响较小,但仍然需要合理管理的设备,如空调、热水器等。

三、设备管理责任1. 单位领导:对全院公用设备的统一管理负有直接责任,需制定设备管理制度、做好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并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

2.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要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确保设备长时间稳定运行。

3. 使用单位负责人:负责本单位内公用设备的使用和保管,监督并协助设备管理员做好设备的管理工作。

四、设备管理流程1. 设备购置:单位领导根据需要制定设备采购计划,明确设备的种类、数量、预算等;设备管理员按计划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采购,确保设备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2. 设备验收:设备管理员在设备到货后及时组织验收,确认设备完整且功能齐全,如有问题应及时向供应商提出处理要求。

3. 设备领用:使用单位根据实际需求填写设备领用申请表,经单位领导批准后方可领用设备,同时需签订《设备领用协议》,明确设备使用规定和责任。

4. 设备使用:使用单位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设备,严禁私自改装或拆卸设备,保持设备的整洁和良好状态。

5. 设备维护:设备管理员和使用单位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维护和保养,如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通知设备管理员处理。

6. 异常处理:设备管理员应在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时及时处理或报修,确保设备能够及时恢复正常运行。

7. 设备报废:设备管理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使用情况评估,对无法修复的设备应及时报废并填写《设备报废申请表》,交领导审批后统一处理。

设备分类管理办法及标准

设备分类管理办法及标准

设备分类管理办法及标准设备分类管理标准及办法目的:本标准旨在通过有效的分类管理,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XXX烟台工厂现场所有设备。

职责:1.保全车间班组长负责根据本标准对不同类别的设备进行相应的巡检、维护、维修和管理办法,并参与设备的分类评估。

2.保全车间技术支持负责对新上设备和变更设备进行重新分类评估,并定期对所有设备进行重新分类评估(暂定一年),并对设备分类清单进行更新。

同时,负责制定不同分类设备的巡检、维护、维修和管理办法。

3.保全车间主任负责监督考核现场设备的分类管理执行情况。

4.工艺运行支持负责参与设备的分类讨论,并及时提供本工序的设备变更情况。

程序:1.设备分级方法:根据设备对生产、质量、成本、安全和环保等方面影响的重要程度,将烟台工厂的设备分为四个等级:AA、A、B、C。

其中,AA级设备占比重为5-7%,A级设备占25%,B级设备占60%,其余为C级。

AA级、A级设备均作为关键设备进行管理,但对AA级作为关键设备中的重点设备进行管理。

2.设备分类方法:2.1 AA类设备:指一旦故障或停机,会导致重大安全和环境影响,以及对生产和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设备。

必须建立详细完整的设备档案管理,以时间为基准的计划维修和状态基准的预知预防性维护为主。

2.2 A类设备:指一旦故障或停机,会对生产、安全产生较大影响的设备。

必须有详细完整的设备档案管理,以时间为基准的计划维修和状态基准的预知预防性维护为主。

2.3 B类设备:指该类设备故障或停机一般不会对生产、安全产生较大影响。

需要有较详细的设备档案。

该类设备以预知性维修为主,以现场检查为主要维护、维修依据。

2.4 C类设备:指该类设备故障或停机不会对生产、安全产生影响,可以采用事后维修。

3.评价方法:3.1 是非判断法:3.1.1 对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要求的设备进行评价:1)对于属压力且所含介质为极度危害介质的设备,列为关键设备。

ABC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ABC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设备ABC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推进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提高重点关键设备的受控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对设备的分类分级管理进行了具体的要求,公司所有设备均应按本办法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设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分别是:A—重点设备;B—主要设备;C—一般设备。

具体如下:一、分类原则:按照设备重要程度和对生产系统的影响总体划分1. 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生产系统及人员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

2. 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均失去作用的情况下,对生产工艺系统和环境污染造成较大影响的设备。

3. C类设备:是指不属于A类、B类的设备。

对生产工艺系统基本不会造成影响的设备。

二、分类的方法:可采用直接指定法和公式判定法两种方法。

1. 直接指定法是指依据设备对生产影响的重要程度和设备价值直接进行指定。

A类设备的确定应主要依据该方法。

2.公式判定法:是指对单位所属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按照规定的项目进行打分评类,规定的项目包括:生产影响程度、价值大小、设备利用率、设备保有量、维修难度、检修频次及关联风险(工艺、安全、环保)。

B类、C类设备的划分应主要依据该办法。

三、管理职责1. A类设备的技术负责人为各车间设备副主任,车间设备副主任为生产组织提供技术支持,设备副主任负责组织制定和审批A类设备故障处理及检维修施工方案。

负责定期组织A类设备状态巡检和分析诊断,组织A类设备开机条件确认;负责组织A类设备运行状态评价,编制A类设备运行状态评价报告;负责组织A类设备故障分析,编制A类设备故障分析报告,监督检查A类设备故障处理及检维修施工方案执行情况,检验维修效果,负责审查B类设备故障分析报告;负责维修、抢修期间A类设备的技术、质量管理。

2. B类设备的技术负责人为各车间技术组技术员,车间技术员为生产组织提供技术支持,车间技术员负责制定A类设备故障处理及检维修施工方案,负责方案交底,负责组织制定和审批B类设备故障处理及检维修施工方案;负责参与A类设备状态巡检和分析诊断,定期组织B类设备状态巡检和分析诊断,组织B类设备开机条件确认;负责参与A类设备运行状态评价,组织B类设备运行状态评价,编制B 类设备运行状态评价报告;负责参与A类设备故障分析,组织B类设备故障分析,编制B类设备故障分析报告,监督检查B类设备故障处理及检维修施工方案执行情况,检验维修效果,负责审查C类设备故障分析报告;负责维修、抢修期间A、B类设备的技术、质量管理。

机房设备管理分级管理制度

机房设备管理分级管理制度

机房设备管理分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机房设备管理工作,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高设备利用率,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机房设备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机房设备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维护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工作管理等原则。

第四条机房设备管理分级管理制度是公司机房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规范性和指导性。

所有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第二章设备管理分级管理制度第五条机房设备管理责任落实要求1.公司每个机房设备都应指定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对机房设备进行全面的管理,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运行监控、故障处理等工作,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3.设备管理员必须参加相关的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保养知识,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第六条设备管理分级管理制度1.设备管理员分为一级设备管理员和二级设备管理员。

一级设备管理员负责本机房设备的管理工作,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行监控。

二级设备管理员负责对一级设备管理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协助一级设备管理员进行设备管理工作。

2.一级设备管理员由公司技术主管任命,二级设备管理员由一级设备管理员任命。

第七条设备管理分级管理制度的监督1.公司技术主管负责对所有机房设备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技术主管对设备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信息系统的安全。

第三章设备管理工作流程第八条设备管理工作流程1.设备管理员负责对机房设备进行日常的巡检工作,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和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

2.设备管理员要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3.设备管理员要做好设备的运行监控工作,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4.设备管理员要做好设备故障处理工作,及时排除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生产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生产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生产设备分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生产设备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车间的所有生产设备,包括生产线、机械设备、工具等。

三、设备分级根据设备的运行原理、作用范围和安全风险等因素,将生产设备分为A、B、C、D四个等级。

1. A级设备:运行原理复杂,作用范围广泛,安全风险较大的设备,如高温高压设备、化学反应设备等。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的员工才能操作。

2. B级设备:运行原理较复杂,作用范围较广,安全风险一般的设备,如注塑机、铣床等。

操作人员需接受相应的培训,并持证上岗。

3. C级设备:运行原理简单,作用范围较小,安全风险较低的设备,如电动工具、手动搬运设备等。

操作人员需接受基础培训后方可操作。

4. D级设备:运行原理简单,作用范围小,安全风险极低的设备,如桌子、椅子等。

基本无需特殊培训,一般员工均可操作。

四、设备管理1. 设备购置公司购置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保证质量可靠、性能稳定。

2. 设备验收公司设备在到货后应进行严格的验收,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功能正常。

3. 设备维护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4. 设备检修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排除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5. 设备更新设备管理人员应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更新情况,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新升级。

六、培训要求1. A级设备操作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

2. B级设备操作员需接受相应的培训,并持证上岗。

3. C级设备操作员需接受基础培训后方可操作。

4. 公司应定期组织设备操作员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

七、违规处理对违反设备管理制度的行为,公司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情节严重者,公司保留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八、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如有需要修改,应经公司领导审批并公布实施。

以上就是我对生产设备分级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希望能对公司的设备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方法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方法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方法在各种各样的管理体系中,很关键的是体系的过程方法问题,诸如“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DCA)循环和基于风险的思维,这里不再赘述。

对于设备管理,同其他管理一样,同样适用过程方法,同时,由于设备的多样性、管理的复杂性,还适用分类分级的管理方法。

本文旨在阐述设备分类分级管理的意义和作用,以方便对后面章节的理解与应用。

1、分类分级管理的概念及目的1. 分类分类就是按照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等作为区分的标准,将符合同一标准的事物聚类,不同的则分开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

我们面临的处理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量化的,一类是不能量化的。

对于不能量化的,我们通常只有凭经验判断。

对于能够量化的,分类就要容易得多,而且更为科学。

面对纷繁杂乱的处理对象,如果分不清主次,鸡毛蒜皮一把抓,可想而知,其效率和效益是不可能很高的。

而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对象,却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2. 分级分级是指对同一类事物根据一定的方法或标准分成不同的级别。

事物分级后,事物的原有属性没有发生改变。

分类和分级管理的目的不在于对事物进行分类和分级的本身,而在于对不同类别、不同级别的事物进行管理,使之主次分明、易于管理、提高效率、有的放矢。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分类和分级管理的概念。

设备事故是设备管理者再熟悉不过的事情,我们为了管理设备事故,一般要对事故进行分类,如:按照事故的责任划分为责任性事故和非责任性事故;按照发生事故的设备属性可分为机械设备事故、电气设备事故、自动化设备事故、液压设备事故等;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磨损失效类、泄漏失效类、断裂失效类等。

凡此种种,还可以有很多分类方法。

再来说设备事故的分级(有些企业认为是分类),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按照事故的时间长短和经济损失大小把事故分为ABCD四个等级。

那么,我们对设备事故进行分类和分级管理的目的是什么呢?只是为了分类和分级吗?一定不是的。

对设备事故进行分类分级管理的目的是:易于统计分析,统计出各种类别和级别事故的分布情况,分析出造成事故的原因、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进行预防;发生不同类别和级别的事故,提前确定谁来主导制定方案、谁来实施、谁来分析、谁来制定措施、谁来验证措施等等;发生不同类别和级别的事故,提前确定考评细则等。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nc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nc

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nc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设备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同时,为了使公司设备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高效、透明,保障公司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有必要制定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设备是指公司在生产、生活、办公等活动中使用的各种固定资产,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通信设备、交通工具、仪器仪表等。

第三条设备管理委员会是公司设备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设备管理的全面规划、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公司各部门设备管理员是负责本部门设备的具体管理工作,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五条公司在设备管理工作中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规定,严格执行设备购置、使用、保养、维修、报废等各项管理制度。

第二章设备分类第六条公司设备分为A、B、C三类,分别表示重要设备、一般设备和次要设备。

设备管理员应根据设备的性质、用途和重要性合理分级。

1. A类设备:包括对公司生产、安全、质量等具有关键作用的设备,如生产线设备、特种设备等;2. B类设备:包括对公司运营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生产的关键设备,如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等;3. C类设备:包括对公司生产、运营无影响,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转的设备,如门禁系统、监控设备等。

第七条公司设备管理员应对公司设备进行全面调查、登记和分类,建立设备档案,确保设备分类准确、清晰。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八条公司设备管理委员会根据设备的性质和重要性,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设备的购置、验收、登记、使用、保养、维修、报废等各项管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第九条公司设备管理员要认真履行设备管理职责,确保设备管理规范、有效、高效。

1. 购置管理:设备管理员应根据公司实际需求,制定设备采购计划,并按照公司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设备购置。

购置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

2. 登记管理:设备管理员应对公司设备进行登记,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购置日期、厂家信息等,确保设备信息准确完整。

饭店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饭店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饭店设备分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饭店设备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减少设备损坏率,保障饭店正常运营秩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饭店所有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厨房设备、客房设备、餐厅设备等所有饭店设备。

第三条饭店设备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一级设备、二级设备、三级设备,各级设备的管理要求和使用范围不同。

第四条饭店设备管理部门是饭店设备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负责设备的采购、维护、更新等工作。

第五条饭店设备管理部门在设备管理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设备管理工作在规范和合法的范围内进行。

第二章一级设备管理第六条一级设备是指饭店设备中必须保障正常运营所必需的设备,例如厨房设备、供暖设备、电梯等。

第七条一级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验收程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验收程序需包括设备质量检查、功能检测、安全性评估等内容。

第八条一级设备须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良好,若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需及时维修或更换。

第九条一级设备的使用范围和时间需符合饭店经营需求,不可私自拆卸或改动设备,如需更改应经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条一级设备的报废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且需经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报废。

第十一条一级设备的维修、更换、报废等费用由饭店设备管理部门承担。

第三章二级设备管理第十二条二级设备是指饭店设备中辅助设备,例如房间里的电视、空调等。

第十三条二级设备的采购需符合饭店经营计划,并经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采购。

第十四条二级设备的使用应符合规定使用范围和时间,禁止私自拆卸或改动设备。

第十五条二级设备的维护工作应及时进行,如设备出现故障或故障频繁需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第十六条二级设备的报废需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并且需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十七条二级设备的维修、更换、报废等费用由饭店设备管理部门和相应部门共同承担。

第四章三级设备管理第十八条三级设备是指饭店设备中不影响正常经营的设备,例如摆设品、装饰画等。

第十九条三级设备的采购不影响饭店正常经营,且经设备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采购。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35243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35243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推进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加强重点关键设备的受控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对设备的分类分级管理进行了具体的要求,公司所有设备均应按本办法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设备的分类公司设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是根据该设备的重要性和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分类原则如下:一、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生产系统或其他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

二、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均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装置的操作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的设备;本身价值昂贵且故障检修周期或备件采购(或制造)周期较长的设备。

三、C类设备是指不属于A类、B类的设备。

分类的方法:可采用直接指定法和公式判定法两种方法。

直接指定法:依据设备对公司生产影响的重要程度和设备价值直接进行指定。

A类设备的确定应主要依据该方法。

公式判定法: 对单位所属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按照规定的项目进行打分评类。

规定的项目包括:生产影响程度、价值大小、设备利用率、设备保有量、维修难度、检修频次、配件供应及关联风险(工艺、安全、环保)。

B类、C类设备的划分应主要依据该办法。

具体评定方法如下: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定,通过评价,计算设备分值,总分值在75分以上的设备评为A类设备,40~75分为B类设备,40分以下为C类设备。

评定时依据下表项目和内容A类设备为重点关键设备,是各级设备部门管理的重点,为公司重点特护对象,要求设备技术档案必须齐全完整,设备投用前必须制定设备的润滑方案,操作及维护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后上岗,落实设备的“四定”(定人、定岗、定机、定责)工作,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监测制度和设备点检制度,开展设备动态监测技术,实现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预防知性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完好高效运行。

定期开展设备的评价工作,对设备的技术状况、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定性分析。

设备分级管理

设备分级管理
• “职业技能模式”英文缩写为MES,也称为“模 块培训法”,
• MES的内涵:MES通过为每一个具体职业或岗位 建立岗位工作描述表的方式,确定出该职业或岗位 应该具备的全部职能。再把这些职能划分成各个 不同的工作任务,以每项工作任务作为一个模块。 根据每个模块实际需要,确定出完成该模块工作所 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
• 分类标准:
• A类(关键设备):总分20分以上(含20分) B类(主要设备):总分12~19分
C类(一般设备):总分11分以下(含11分)
• 2、进行ABC分类管理
• 对各类设备的管理项目和内容,应按下表 要求进行分级管理:
3、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 统筹规划,健全制度,使分类管理长期 坚持下去
• 3.交通运输工具。包括汽车、机车车辆、船舶等。 • 4.建筑工程机械。包括混凝土搅拌机、推土机等。 • 5.主要仪器、仪表、衡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企业设备分类(ABC分类法)
• 1.根据设备在生产上的重要程度,可将设备分为关键 设备(A类)、主要设备(B类)和一般设备(C类)
• A类设备 是企业的心脏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将 引起全厂停产、对人员、生产系统、机组或其他重要 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设备。
力和液体的各种设备。如管道、输电线路络等。
• (5)生产设备 是指具有改变原材料属性或形态、功能 的各种工作机器和设备。如金属切削机床等。
• 按工艺属性分类
• 1.通用设备。包括锅炉、蒸汽机、内燃机、电力 设备及电气机械、工业炉窑等。
• 2.专用设备。包括矿业用钻机、挖掘机、各种轻 工专用设备(如制药专用设备)等。
• 关于帕累托标准
• 帕累托标准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一 个经济学概念,即在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 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 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而这个“最优的状态 标准”,就被人们称为“帕累托标准”。调整理 念、抓住事物的重点,并取得两事物之间的“双 赢”,找到一个切实的平衡点是这个标准所追求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推进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目标,加强重点关键设备的受控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对设备的分类分级管理进行了具体的要求,公司所有设备均应按本办法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设备的分类
公司设备按A、B、C三类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是根据该设备的重要性和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分类原则如下:
一、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生产系统或其他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
的设备。

二、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均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装置的操作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的设备;本身价值昂贵且故障检修周期或备件采购(或制造)周期较长的设备。

三、C类设备是指不属于A类、B类的设备。

分类的方法:可采用直接指定法和公式判定法两种方法。

直接指定法:依据设备对公司生产影响的重要程度和设备价
值直接进行指定。

A类设备的确定应主要依据该方法。

公式判定法: 对单位所属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按照规定的
项目进行打分评类。

规定的项目包括:生产影响程度、.
价值大小、设备利用率、设备保有量、维修难度、检修频次、配件供应及关联风险(工艺、安全、环保)。

B类、C类设备的划分应主要依据该办法。

具体评定方法如下:
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定,通过评价,计算设备分值,总分值在75分以上的设备评为A类设备,40~75分为B类设备,40分以下为C类设备。

评定时依据下表项目和内容进行评定。

所评备评定项评定内分100

对生产有直接影响且影响到停产,作用
对生产没有分于关键地位的评16-2生产影响程接影响且不影响到停产,作用处于一般25
辅助生产设备评11-1分位的设备评2-1分设备原值在100万元以上评11-1分
6-1设备原15
设备原值在50万~100万评分分;50万元以下评2-5 设备利用率在85%以上评为6-10分;设备利用率设备利用率在50%~85%评为2-510
分;设备利用率在50%以下评为1分。

设备发生事故、故障后没有备用设备替代5 设备保有量分。

2评为5分;有备用设备替代评为公司内没有专业维修队伍,外委维修评为10
设备维修难度10分,厂内自己能够维修的评为5分。

设备维修频繁且维修费用高的评为6-10设备维修频率3-分,设备维修一般的评为5分,设备维10
修很少且费用低的评为2分。

卖备件供应渠道不畅且制造周期长,处于″备品备件供应基本能满足生产的6-10″方市场的评为分;10
23-评为5分;其它评为分。

11-15对工艺、安全、环保影响较大的评为
关联风险分,一般影响的评为6-10分,很少影响的15
2-5评为分。

类设备为重点关键设备,是各级设备部门管理的重点,A.
为公司重点特护对象,要求设备技术档案必须齐全完整,设备投用前必须制定设备的润滑方案,操作及维护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后上岗,落实设备的“四定”(定人、定岗、定机、
定责)工作,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监测制度和设备点检制度,开展设备动态监测技术,实现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预防知性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完好高效运行。

定期开展设备的评价工作,对设备的技术状况、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定性分析。

设备发生故障和事故,必须第一时间报告设备主管部门,随时进行处理。

B类设备为主要生产设备,应建立必要的设备技术档案,定期开展润滑油品检测,视单位情况开展设备状态监测工作,设备修理和维护采取预防性维护和定期修理的方式进行,保证设备完好运行。

C类为一般设备,视单位情况建立设备技术档案,不定期开展设备润滑检测工作,按需换油。

定期维护和季节性维护相结合,设备修理主要采取事后维修的方式,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公司各部门对A、B、C设备实行分级管理制度。

公司管理层:以决策及宏观调控为主,全面掌握各单位A类设备的运行动态、故障处理、检修总体进度,并编制A类设备运行月报。

设备管理部:全面掌握A、B类设备的运行动态,及时上类设备故障采取相应措B、A类设备故障信息,组织对A报.施;组织专业人员对设备运行、检测、故障、检修等情况全面掌握分析。

使用车间:全面掌握设备的运行动态,及时上报B类以上设备故障信息,按照公司要求组织对B、C类设备故障采取相
应措施;对区域内设备日常工作进行管理,及时汇报(汇总)需上传下达的信息。

岗位操作层:全面掌握所管设备的运行动态,及时上报C类以上设备故障信息,按照作业区要求组织对C类设备故障采取相应措施。

对各类设备的管理项目和内容,应按下表要求进行分级管理。

A
B
C
类别管理项目严格油品对路,定严格油品型号,定期油按需润滑润滑管理期监测品检测设备管理部组织鉴主管副总组织相关部使用单位提出申请报废审批门、单位鉴定定各单位要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认
真落实。

本办法由设备管理部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设备管理部
一六年三月一日0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