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三上第三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教案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教案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教案地球的运动教案设计【导语】《地球的运动》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单元,也是学生学习自然与生活的基础知识的关键内容之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倾斜等基本运动特征,培养他们对地球运动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倾斜的概念和特点;2. 能力目标:观察、描绘和模拟地球的运动过程;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倾斜的特征;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物模型和实际观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教学准备】地球仪、简易模型、绳子、圆盘、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个单元学习的内容,复习并回忆一下地球的基本知识,例如地球是什么,地球的形状等。

二、新课呈现(20分钟)1. 通过展示地球仪,向学生介绍地球的自转,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标志,并解释地球自转的概念和特点。

2. 利用投影仪呈现由美国宇航局提供的地球仪上的实时影像,让学生感受地球的自转运动。

3. 制作简易模型,通过绕着自己旋转来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

教师可以示范一下,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并体验。

三、讨论与探究(30分钟)1. 提出问题:地球不仅有自转运动,还有其他的运动吗?请同学们思考。

2.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共享一个地球仪和一个圆盘。

要求他们先观察地球仪和圆盘上的标志,然后通过移动圆盘和地球仪,尝试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和倾斜。

鼓励他们观察并思考,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享。

3. 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观察和模拟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地球公转和倾斜的特点。

四、拓展应用(20分钟)1. 利用投影仪展示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对时间的影响。

2. 让学生观察地球表面的季节变化,并思考地球公转和倾斜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例如昼夜交替带来的生活区别、气候变化等。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科版)第三单元材料学习熟悉世界的方式——对如实验2一切推理都必需从观看与实验中得来。

——伽利略材料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咱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咱们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钢铁)、(塑料)、(橡胶)等。

3物体的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是由于组织结构间的毛细现象造成的,因此材料不同的构造和组成致使吸水性能的不同。

4水无法渗透到金属和塑料当中去,能部份渗透到木头中,纸的渗透性很强。

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有的材料在水中上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组成的材料有关。

6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7物质的物理性质能够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这些物理性质能够被观看和测量8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木头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坚硬)、(容易加工)、(具有柔韧性)、(能浮在水上)、(具有繁重力)等。

2木头缺点:容易变形、易腐、易燃、质地不均匀、各方向强度不一致等。

3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过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4下面这些物品利用了木头的什么性质?筷子坚硬、轻便2桌椅易加工、有繁重性较硬、不易传热3桥墩房梁较硬、有繁重性船能浮水上纸白纸具有的特点1白色、轻、薄、软、有点透明、2表面比较滑腻、折后留有痕迹、3容易着色、吸水性较强、4比较柔韧、有纤维等特点。

2造纸术:我国(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了用树皮、麻头绳、破布、旧鱼网做原材料的造纸术。

3古时造纸进程:1割草砍木2烹煮、浸沤制浆3舂捣打浆4纸模抄纸晒干成纸。

4常见的纸有牛皮纸、腊光纸、餐巾纸、卡纸、瓦楞纸、宣纸、书写纸等。

白卡纸用于中档包装类,这是利用它的繁重性、柔韧性、吸水性弱等特点。

6牛皮纸用于包装纸箱文袋档案袋信封,要紧利用它的柔韧性和吸水性弱的特点。

小学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教案

第三单元天气1、我们关心天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知道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是发生在大气圈内的。

3.知道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天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麻烦,甚至是灾害。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判断是否需要带雨伞,学会以降水这一标准区分天气。

2.经历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的过程,了解天气的相关知识。

3.学会运用多种感官与工具来收集天气信息,并记录在“天气日历”表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会使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2.学习科学家持之以恒地进行研究的坚毅品质。

教学重点:自主提出与天气相关的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天气日历”的制作。

教学过程:一、说一说——创设情境,区分天气。

1.同学们,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可是有时候阴,有时候晴,还有时候下雨那我们上学都需要带些什么呢?怎样才知道户不会下雨?要带上雨伞吗?说说理由。

(预设回答:需要,可能下雨。

/需要,遮太阳。

/不需要,不下雨,带着重)大家意见也不同意,你们还需要什么信息能够做出判断呢?(预设回答:天气预报)2.出示天气预报图,现在你们觉得需要带雨伞吗?(预设回答1:不需要,没有下雨。

)问:你是从哪里知道不会下雨的?(引出“天气图形符号”)(预设回答2:需要,遮太阳。

)问:大家觉得用雨伞遮太阳好吗?出示雨伞,简单介绍,确定雨伞更适合在下雨天或下雪天使用。

3.回顾天气类型。

那你还知道哪些天气需要使用雨伞,哪些天气不需要呢?板书记录。

4.小结:大家了解的天气知识真不少,看来大家都非常关心天气,揭示课题《我们关心天气》。

二、问一问——整理感兴趣的天气疑问。

1.现在我们整理了这么多天气类型,你们还想知道什么有关天气的知识呢?(问题:1.什么是天气?2.天气发生在哪里?3.同地不同时的天气一样吗?4.同时不同地的天气一样吗?5.什么是灾害天气?)大家列举了这么多的问题,哪位同学可以帮忙解答?请举例说明。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表格式核心素养目标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表格式核心素养目标教案

第三单元天气第1 课时我们关心天气【教学反思】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前,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天气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

但是缺乏对天气相关知识系统化的认识,对如何观测天气中的各个要素的方法不明确。

往往无法根据天气的情况来规划自己的日常生活,不能区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于天气的观测方法、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天气的特征等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知道可以通过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形成天气日历,来更好地了解某地的天气变化情况。

第2课时认识气温计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气温计的了解比较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接触得最多的就是体温计,也会相对熟悉一些。

因此我在讲解气温计的结构时,只是让学生们初步了解气温计的基本结构:液泡、液柱、刻度和单位符号。

对于气温计的量程没有进行详细分析,所以在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时,学生们对于零上温度就能比较正确地读数。

但是对于零下温度,学生们对于液面对应刻度的数值上,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

不少学生认为读数依然是从下往上越来越大,造成读数出现错误。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着重让学生们观察认识气温计的量程,并且在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时,不管是零上还是零下都要遵循读数要从零开始”这一规则。

第3课时测量气温【作业设计】1.(浙江•开化)某天清晨5点的气温是23℃,一般情况下,这一天下午2点的气温(C)。

A.低于23℃B.还是23℃C.高于23℃2.(河北.承德)测量气温需要选择在通风、无阳光直射的(B)上方,气温计离地面约1.5米。

A.水泥地面B.草地C.柏油路面【教学反思】结合上一节课认识气温计,学生们对于如何使用气温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先详细讲解测量气温的方法步骤,再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学生能发现并及时地解决问题,或寻求帮助来解决,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绘制柱状图时,学生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柱状图,所以部分学生没能快速完成绘制,并分析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教案第一章:认识天气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的定义和分类。

2. 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

教学内容:1. 天气的定义和分类。

2. 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的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天气。

2. 讲解天气的定义和分类。

3. 示范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的方法。

4.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描述,教师指导。

第二章:天气变化的原因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

2. 学会预测天气变化。

教学内容:1. 天气变化的原因。

2. 预测天气变化的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天气变化的原因。

2. 讲解天气变化的原因。

3. 示范预测天气变化的方法。

4. 学生分组进行预测,教师指导。

第三章:天气对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 学会根据天气做出合适的决策。

教学内容:1. 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 根据天气做出合适的决策的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 讲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3. 示范根据天气做出合适的决策的方法。

4.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指导。

第四章:保护自己免受天气伤害教学目标:1. 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恶劣天气伤害。

2. 学会应对恶劣天气的方法。

教学内容:1. 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恶劣天气伤害。

2. 应对恶劣天气的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恶劣天气伤害。

2. 讲解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恶劣天气伤害。

3. 示范应对恶劣天气的方法。

4.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指导。

第五章:天气与季节的变化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与季节的变化关系。

2. 学会描述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

教学内容:1. 天气与季节的变化关系。

2. 描述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的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天气与季节的变化关系。

2. 讲解天气与季节的变化关系。

3. 示范描述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的方法。

4. 学生分组进行描述,教师指导。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电》(教案)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电》(教案)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电》(教案)第一节电的概念与性质一、学习目标1. 理解电的概念与性质。

2. 掌握电的分类和来源。

3. 了解电能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电的概念与性质。

2. 电的分类和来源。

三、教学难点1. 电能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PPT、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以一个问题开始导入:你们家里有电吗?平时我们都用电做些什么?2. 学习电的概念与性质(15分钟)- 利用PPT展示电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确保学生理解电的基本概念。

- 通过实验演示,向学生展示电的性质,如导电性、绝缘性等,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总结。

3. 了解电的分类和来源(20分钟)- 利用PPT介绍电的分类,如静电和流电,并给学生展示相关实验。

- 引导学生思考电的来源,例如电池、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等,让学生了解电的多样性。

4. 集体实验(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实验,通过简单电路的搭建,观察电的流动过程,并探究电灯的发亮条件。

- 分组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器材,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并帮助学生进行实验结论的总结。

5. 拓展应用(20分钟)- 利用教材上的案例讲述电能的应用,如电能的转化、应用于家庭生活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列举他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电能的场景,并与全班分享。

6. 归纳总结(10分钟)- 归纳电的概念、性质、分类和来源等要点。

- 强调电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更多电能的应用。

七、课堂作业1. 完成课堂上的集体实验报告并上交。

2. 搜集有关电能应用的图片或新闻,进行分类整理。

八、板书设计电的概念与性质- 电的概念- 电的性质电的分类和来源- 电的分类:静电、流电- 电的来源:电池、发电机、太阳能电池等电能的应用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展示实验、讲解理论知识和进行集体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教案第一章:天气与气候1.1 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引入天气和气候的定义,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图片和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天气的多变性和气候的稳定性。

1.2 天气观察与记录教授学生如何观察天气,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风力和降水等要素。

指导学生记录天气情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第二章:天气现象2.1 降水现象介绍降水的类型和形成原因,如雨、雪、冰雹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降水现象,了解其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2 风的现象讲解风的概念和形成原因,包括气压差异和地球自转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风的现象,了解其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天气变化与预测3.1 天气变化的原因介绍天气变化的原因,如气压变化、温度差异、水汽凝结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天气变化的原因,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3.2 天气预报的原理与方法讲解天气预报的原理和方法,如观察气象卫星云图、气象雷达图等。

引导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四章:生活中的天气4.1 天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讨论天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如出行、穿衣、饮食等。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学会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4.2 天气与健康的关系介绍天气与健康的关系,如气温、湿度、紫外线等对人体的影响。

引导学生了解天气对健康的影响,培养他们关爱自己和他人的意识。

第五章:探索天气的奥秘5.1 科学探究方法教授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和分析等。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探索天气的奥秘。

5.2 天气科学实验设计简单的天气科学实验,如制作气象站、观察降水实验等。

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兴趣。

(教案编辑专员)第六章:天气与环境保护6.1 天气与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讨论天气和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极端天气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6.2 环境保护与我们的责任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每个人在保护环境中的责任。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教案第一章:《天气与气候》教学目标:1. 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 掌握描述天气和气候的不同词汇。

教学内容:1. 引入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天气是短时间内大气层的变化,而气候是长时间内某个地区的天气平均状况。

2. 学习天气和气候的常用词汇,如晴、阴、雨、风、温暖、寒冷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不同天气和气候的图片,让学生区分并描述。

2. 词汇游戏:设计一个词汇卡片游戏,让学生matching weather and climate vocabulary。

第二章:《天气现象》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天气现象,如晴天、雨天、多云等。

2. 学会用简单句子描述天气现象。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雨天、多云、风等。

2. 学习用简单句子描述天气现象,如“今天是个晴天,太阳明媚。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让学生识别并描述。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天气现象,用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

第三章:《天气变化》教学目标:1. 理解天气的变化无常,学会描述天气变化。

2. 学会用比喻和形容词描绘天气变化。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天气的变化,如晴天转为雨天,多云转为晴天等。

2. 学习使用比喻和形容词描绘天气变化,如“天气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不同天气变化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 创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比喻和形容词创作关于天气变化的短文或句子。

第四章:《天气预报》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内容,如温度、湿度、风力等。

2. 学会阅读和理解天气预报。

教学内容:1. 介绍天气预报的基本内容,如温度、湿度、风力等。

2. 学习阅读和理解天气预报,如“今天晴天,最高温度25摄氏度,最低温度18摄氏度。

”教学活动:1. 天气预报模拟:学生分组,模拟天气预报节目,介绍当天的天气情况。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教案)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教案)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教案)工具与技术:激发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引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工具的发展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小学阶段,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的重要环节,科学教师需要巧妙地利用教学工具与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与好奇心。

本文将针对小学科学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提供一份教师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

一、教学目标1. 学习理解和应用科学工具与技术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利用科学工具与技术进行科学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4.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科书、所需实验器材、科学工具(如显微镜、尺子、天平等)、课堂活动材料。

2. 学生准备:学生课本、活页笔记本、铅笔和橡皮擦。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和技术,如计算器、电话、显微镜等,引发学生对科学工具与技术的好奇和探究欲望。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平时在哪些场合使用过这些工具?”“它们是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等。

步骤二:概念讲解介绍科学工具与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教师可以结合教科书内容进行讲解,并配以图示,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科学工具与技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同时,教师可以使用举例的方式,引出不同工具与技术的应用领域,如量具、光学仪器等。

步骤三:实验探究为了增强学生对科学工具与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

例如,设计一个反射实验,要求学生使用反射小镜子和激光笔,观察光线的反射现象。

步骤四:合作学习分组让学生共同合作设计一个科学实验,并使用适当的科学工具与技术进行观察和记录。

鼓励学生提前沟通和分工合作,激发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

教师要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启发,引导他们思考实验的问题、目的和方法。

步骤五: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完成实验报告,详细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和结论。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
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
1、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
2、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记录
一、导课
谈话导入:通过前几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韧度、吸水性各不相同,它们在其它方面还有不同的特性吗?这节课我们将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它们的沉浮状态,有兴趣吗?
2、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
3、从这些物品中,我们发现木头具有哪些特性?小组合作,填写气泡图。
4、介绍一棵树成材的过程,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3.交流记录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出错。
4.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很广,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们又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对于难以判断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请作出标记。
5.调查结束后,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①调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
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3、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纸的特点,均应给予肯定,要注意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结构上去。
4、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现了纤维,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一下,进行观察。(学生观察悬浮在水中的纸纤维)
四、介绍造纸术
导语: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但不知道同学们了解过没有,世界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中国人造出来的呢!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想想跟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关的地方。
4.有金属
用砂纸磨擦铁钉、磨擦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饮料罐的故事
1.组织学生阅读第50页,了解一个饮料罐的生产过程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6 观察云》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6 观察云》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6 观察云》教学设计2.给同学们的云进行分类?3.同学们能将这些云进行分类吗?你的依据是什么?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学生将云的形态记录,并且尝试着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对于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这也为之后的学习做铺垫。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21.通过观看视频,对比教科书,学习积云、层云、卷云的形貌特点;2.根据积云、层云、卷云的特点,重新将同学们的画进行分类;3.将今天天空中的云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31.学生分组讨论,学会区分云量多少的方法;2.学会自己记录晴天、多云、阴天的云量;晴天的云量为:多云的云量为:阴天的云量为:3.根据教师展示的图片,学会区分每张图片属于哪种天气,有哪些类型的云组成。

教师活动21.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各种云的视频或者照片,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各种云的特点。

2.引导学生将同学们收集的云的照片进行重新分类,学会认识天空中的云。

教师活动31.教师引导学生来观察和鉴别不同天气云量的多少。

2.教师引导学生将观察和归纳的结果填写记录下来,并与同学讨论交流,教师进行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3.教师提供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并且判断所属天气。

活动意图说明:在学生掌握云的分类的基础上,学会对云量的多少进行分析,并且掌握云的多少对天气的影响,层层递进的理解和掌握天气的形成原因,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掌握的更加牢固,明白科学现象背后的本质影响,学会判断云量的方法,为室外的实际观察做准备。

环节三:研讨(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41.学生到室外进行云的观察,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云的形貌。

观察今天的云量并记录:2.云的变化和天气变化有什么样的关系?与人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教师活动41.教师带领学生有序的开展室外云形态的观察活动,并引导学生记录。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云量多少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以及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将对云的形状和云量的认识拓展到实际生活中,知道云的变化与天气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

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环境)教案

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环境)教案

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环境)教案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环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 研究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1. 环境的定义和作用- 什么是环境?- 环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为什么需要保护环境?- 环境破坏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有哪些?3. 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 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 节约用水和用电- 植树造林和保护野生动植物教学步骤1. 导入环境概念- 让学生思考、讨论环境的定义和作用。

- 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2. 研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使用案例和图片展示环境破坏的后果。

- 分组讨论环境保护的理由和意义。

3. 研究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 分组完成垃圾分类游戏,加深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 观察水和电的使用情况,讨论如何节约用水和用电。

- 观察校园和社区的植被状况,讨论植树造林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 检查学生对环境概念理解的准确性。

- 评估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2. 游戏表现- 评估学生在垃圾分类游戏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

- 评估学生对节约用水、用电以及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

教学延伸1. 利用视频资源展示环境保护实践的案例,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动力。

2. 安排环保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实际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3. 鼓励学生与家人分享学到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方法。

教学资源1. 展示案例图片、视频资源2. 垃圾分类游戏材料3. 环境保护手工制作材料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环境的概念、作用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学生通过参与垃圾分类游戏、讨论节约用水、用电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方法,培养了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积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注意事项:- 教师要在教学中提供充足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定义,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学会用恰当的词汇描述天气。

3.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关爱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定义,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关爱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学会用恰当的词汇描述天气。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天气的奥秘。

2. 运用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天气现象,学会描述天气。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天气的定义、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现象的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天气,谈论近期的天气状况。

2. 新课导入:介绍天气的定义,讲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3. 观察与描述:让学生观察PPT中的天气现象图片,学会用恰当的词汇描述天气。

6. 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天气信息,了解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培养关爱环境的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观察与描述能力:评估学生在观察天气现象时的细致程度以及使用恰当词汇描述天气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天气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天气变化。

2.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天气科学的了解。

3. 开展家庭气象站活动,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关注天气,记录天气数据。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了解了天气的定义,学会了如何描述天气,并认识到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对天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培养了关注天气、关爱环境的意识。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气象》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气象》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气象》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气象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掌握天气的变化规律和对生活的影响;- 培养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能力;- 培养对天气的敏感性和观察的惯。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天气的变化规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天气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他们对这些天气的感受。

2. 研究天气的分类和常见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3. 通过观察天空、云的变化、风向等现象,探究天气的变化规律。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根据观察结果共同总结天气变化的规律,并展示给全班。

第二课时:天气对生活的影响1. 复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天气的变化规律。

2. 通过图片和实例介绍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例如晴天适合户外活动,雨天需要带雨具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不同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4. 总结课堂讨论的结果,让学生写下自己对不同天气的看法,并解释自己的理由。

第三课时: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观察天气的方法和工具,如观察云朵、气温计等。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他们观察当天的天气现象,并记录下来。

3. 回到教室后,学生归纳和整理观察结果,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填写在表格中。

4. 学生交流和比较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不同地点的天气是否相同,并尝试解释原因。

第四课时:培养对天气的敏感性和观察的惯1.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天气的感受和观察结果。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要有观察天气的惯,以及观察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帮助。

3. 鼓励学生制定自己观察天气的计划,并坚持记录下来。

4. 结束课程前,学生展示自己记录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教学评估方法-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对教师提问和引导的回答是否准确。

- 小组活动: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和交流情况。

- 观察记录:评估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天气影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混合与分离》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混合与分离》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混合与分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混合与分离》,主要围绕第一章“混合物的认识”和第二章“分离技术”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混合物的概念、分类及性质;分离技术的原理及方法,重点介绍过滤、沉降和蒸馏等操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混合物的概念、分类和性质,认识到混合物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分离技术原理,学会运用过滤、沉降等方法进行混合物的分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混合物的分离原理及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混合物的概念、分类及性质;分离技术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滤纸、漏斗、烧杯、铁架台、沙石、食盐、色素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如牛奶、沙石、空气等,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从而引出混合物的概念。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混合物的概念、分类和性质;(2)分离技术的原理及方法,重点介绍过滤、沉降和蒸馏。

3. 例题讲解(5分钟)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如过滤食盐和沙石的混合物。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5. 团队合作讨论(5分钟)(1)混合物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分离技术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六、板书设计1. 混合物的概念、分类和性质;2. 分离技术原理及方法;3. 过滤、沉降实验操作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并说明它们是如何分离的。

2. 答案:如牛奶中的奶油和蛋白质可以通过离心分离;沙石和食盐可以通过过滤分离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混合物和分离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分离技术在环境保护、资源回收等方面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2课《认识气温计》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2课《认识气温计》教案

认识气温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

2.“℃”是气温的常用单位,读作”摄氏度”。

科学探究目标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对运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感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懂得工具的使用能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气温计模型进行多次练习,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难点:掌握零下温度的正确读数。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小组:每四人一支气温计、每四人一个气温计读数练习模型、学生活动记录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导入:1.谈话导入:第一次和我们三(5)班的同学合作上科学课,找个同学握下手,谁的手温度高一点呢?高多少?怎样才能知道他比我手的温度高多少呢? (预设: 温度计)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这学期同学们用过温度计来测量水温了是吧?还记得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吗? ( 了解前概念)3.同学们用来测量水温的温度计叫水温计,如果用来测体温的叫体温计,用来测量气温的叫气温计,也叫寒暑表。

4.我们今天来《认识气温计》二、探索:气温计的结构认识和读数(预设30分钟)(一)认识气温计的结构1.我们就先从认识气温计的结构开始。

每个小组会拿到一支气温计和一张活动记录单(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3页气温计图表和上方的文字,完成活动记录单(展示活动记录单)(2)音乐响起,整理器材,准备交流。

温馨提醒:气温计是--个非常容易破损的玻璃仪器,-定要小心拿放,如果气温计破碎,务必要告诉老师来处理。

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本到43页,找到右下角的气温计图表和_上方文字,请组长上讲台来领取活动记录单和气温计,领到的小组开始活动。

2.请一个小组同学将记录单放到投影下,按问题顺序说说你们的记录。

说完之后问一下,你们记录的有和我们小组不一样的吗?其他小组补充不足之处。

(投屏)3.根据交流结果用1分钟改进活动记录单的记录。

4.认识了气温计的结构,那谁能来读一读这个气温计显示的气温是多少呢?有不同的答案吗?刚才老师看到你们都是看着气温计.上的刻度读数的,为什么读出来的示数却不一样呢?我们来认识一下气温计上的刻度板。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测量气温》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测量气温》教科版

第三单元《天气》
第3课测量气温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为了比较,每天可以选同一时间点来测量气温。

2.一天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科学探究目标:
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绘制成柱状统计图,分析获得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科学态度目标: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工具的使用提高观测气温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室外的气温活动。

教学难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气温计、气温记录表、最高最低气温计。

教学流程:。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教案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天气第1课时我们关心天气【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3.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

科学探究目标:1.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交流、讨论。

2.运用多种感官来收集天气息,并记录在“天气日历”表中。

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会使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天气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了解台风、洪水、干旱等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重要: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难度:天气是一个地方的大气在短时间内的温度、雨雪和风。

【教学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各种天气现象的图片和视频,关于大气的视频,还有一本天气日历。

小组:天气现象分类表,实验记录表,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1.同学们,暑假里你们到过很多地方旅游吧!相各位在旅途中每天都会关心一件相同的事情(ppt出示24小时天气预报背景图)。

(预设:天气)1初三上册教案2。

问题:为什么人们在旅行中会关心天气?(预设:天冷多穿点衣服,下雨带把伞.)提问:平时研究生活中需要关心天气吗?为什么?3.提问:那么,关心天气对我们来说重要吗?(默认:非常重要。

)4.揭示课题:我们关心天气(板书)。

二。

探索:感受天气的多样性。

[材料准备:晴天长城和雪天长城的照片各一张,12月黑龙江和12月海南的照片各一张;天气现象分类单每组一份]1.提问:上上学期在各种各样的天气一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天气现象?(生自由回答,师板书出示。

)提问:生活在杭州,你还遇到过哪些天气现象?(生自由回答,师板书出示。

)2.出示照片:晴天的长城,雪天的长城;12月的黑龙江,12月的海南。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教案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天气课时教学设计4.引导学生对相关天气现象进行归类,形成对天气的认识: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雪雨以及风等情况。

5.阅读大气圈图片,明确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6.讨论台风、暴雨天气带来的灾害,然后可以提问学生还知道哪些会带来灾害的天气。

根据大家的交流,他们会意识到了解天气变化的重要性。

此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可以告诉人们天气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阅读,交流讨论,了解天气的复杂多样,灾害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

知道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三、布置任务1.出示、介绍天气日历,并试着用简单的文字、简图记录当天的天气。

2.阅读本册教科书的“科学家这样做”部分的竺可桢观测、记录天气的资料,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向科学家学习。

3.布置记录天气日历,学着对天气变化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

设计意图:天气日历的记录将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成为单元学习的任务驱动,学生的活动过程和进展也将体现在天气日历中。

板书设计:3.1我们关心天气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本课的活动手册要求学生观察、记录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活动手册安排了四个星期的天气日历表,由于版面有限,每一天的日历只安排了比较小的填写空间。

为了便于学生记录,教师可以自行制作天气日历记录表,可以适当扩大单元格的空间,也可以增加单元格的格数。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可以要求每个学生都完成一个月的天气记录,最后粘贴在活动手册中;也可以4人为一个小组,每人记录一周,单元结束时,做成小组天气日历册。

记录形式相对灵活,可以用简单的文字记录,也可以用全班学生认同的简单符号来记录,记录的内容最好包括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四个方面。

我们希望在天气日历的记录中看到学生在天气观察活动中的成长过程,对天气的关注越来越全面,对天气的记录越来越规范。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化石的奥秘》(教案)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化石的奥秘》(教案)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化石的奥秘》(教案)引言:本文是关于小学科学第三单元《化石的奥秘》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特点以及对地质学和生物学的重要意义。

课堂教学将通过引入实例、进行观察和讨论以及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石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2. 掌握化石的几种类型和其在地质学和生物学中的重要意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化石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2. 化石的几种类型和其意义。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导入:与学生共同观察并讨论身边的物体,询问他们这些物体中是否有化石,为什么?老师指导学生回忆上一单元学习的内容,回答问题并逐步引导他们进入本单元的主题。

2. 学习化石的概念和形成过程:a. 介绍化石是指在地球各个地层中保存的古生物的遗体、足迹或化石化木质等。

b. 说明化石的形成过程:生物死亡后的遗体被埋在泥沙或淤泥中,经过数百万年的沉积、压力和化学变化,逐渐形成化石。

c. 展示化石的特点和种类:硬体化石(骨骼、牙齿)、负印化石(足迹、羽毛)、木化石和化石胶质。

3. 化石的重要意义:a. 地质学意义:化石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推断地壳运动、地质变迁的过程。

b. 生物学意义:化石记录了生命起源和演化的过程,帮助科学家研究生物的进化、生态系统的变迁等。

4. 实践活动:化石挖掘实验a. 接下来,让学生亲自进行化石挖掘实验。

b. 准备一些模拟化石(塑料动物骨骼或负印),放在盒子里,并扔入一些带有沙土或细泥的水槽中。

c. 学生们分成小组,用小铲子、小刷子等工具挖掘出化石。

d. 学生们共同观察自己挖掘出来的化石,并根据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解读。

5. 总结与归纳:a.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化石的重要性。

b. 鼓励学生围绕化石的主题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四、教学评价:1. 老师观察学生在化石挖掘实验中的参与程度和解题能力,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太阳与影子
第9课影子
教学目标:
1.知道行进中的光被物体阻挡时会形成阻挡物的阴影。

2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实验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和使物体影子发生变化的方法。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影子产生的条件表现出探究兴趣。

4.了解到影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谜语导入
2、学生抢答
二,探究活动
(一)找一找哪里有影子
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会有影子呢?请大家先看一组图片。

2.教师出示图片。

提问:请同学们看一看并想一想这样的场景都可能涉及哪些知识原理。

3.学生汇报自己的认识。

4.学生接着回想生活中见到的影子,汇报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二)画影子。

1.师生谈话:同学们画过影子吗?有人画过自己的影子吗?
2.学生讨论,教师提示:你们打算怎样画影子?影子可能是什么样的?
3.在教室里,利用光源,画影子。

4.活动体验完成,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总结出教学的特点:
影子与光源分别在人(物体)的两侧:
影子的底端是与人(物体)相连的:
影子是灰黑色的:
*.........
(三)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1.制造影子。

(1)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能不能制造出影子?可以用到什么物品什么方法?
(2)学生讨论思考如何进行实验。

(3)学生分组完成实验:4名同学在一起做影子形成的实验,一名学生手握手电筒操作,两名学生在观察,一名学生在画图记录。

(4)学生汇报交流观察情况。

2.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

(1)教师提出问题与要求:如果没有橡皮,白纸上还会有影子吗?如果没有手电筒,白纸上还会有影子吗?引导学生先思考,再进行实验,做到边观察记录。

2)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活动。

(3)全班展示学生画的实验图以及影子形成的条件记录。

(4)学生交流观察收获与体会。

(5)师生共同小结:当橡皮挡住手电简的光时,白纸就形成了橡皮的影子。


果没有橡皮白纸上不会出现影于;如果没有手电简,白纸上不会出现影子。

(四)玩手影游戏。

1.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影子形成的条件,为了更好地巩固今天所学知识,我们一起来学做几个手影吧。

(1)教师进行演示,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做出手影的动作。

(2)学生分组模仿手影操作进行观察。

(3)学生汇报做手影活动中的发现与体会。

2.探究改变物体影子的方法。

(1)教师提问:影子的形状可以改变吗?怎样改变影子的大小?影子的方向与光照方向有什么关系?
(2)学生汇报发现与体会。

3.师生共同总结:调节与屏幕的距离可以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影子的方向与光照方向是统一的等。

三、反思与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同学们通过亲历观察、实验活动,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探究
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探究生活中影子对我们影响,加深对影子形成原理的理解与认识。

第10课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通过观察和测量描述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阳光照射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表现出探究兴趣。

3.了解到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影子游戏,导人新课
师带领生玩手影游戏,回顾上节课知识点,引发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都是在的灯光下形成的影子。

那么,日常生活中,除了在灯光下可以看到影子,还能在什么情况下看到物体的影子?(生交流)
师小结:灯光下、月光下、阳光下都会产生物体的影子。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太阳和影子(板书课题:太阳和影子)。

二.回忆生活,模拟探究
(一)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
师谈话:生活中,太阳和影子是对好朋友。

同学们知道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怎样变化的吗?(生交流)
师小结:早展,太阳从东方升起,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置慢慢变高:到了中午,太阳在南,位置最高:下午,太阳的位置又慢慢变低:到了傍晚,太阳位置更低了,从西面落下。

师提问,带领生回顾知识:现在如果我我们面向早晨的太阳.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面向傍晚的太阳: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这些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太阳有什么作用?(生交流)
师小结:利用太阳可以辨别方向。

(二)一天中,气温是怎样变化的?
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一天中,早晚气温较低,中午气温较高。

(三)太阳位置变化引起影子变化的情况
师提问:请同学们再回想一下,太阳早中晚的位置变化(指着屏幕上太阳贴)会引起同物体的影子发生什么变化。

(生交流)
师追问:同学们认为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之间有哪些关系呢?
(生回答。

教师板书:方向相反。

)
师:那早中晚影子的长短分别是怎样的。

(生汇报,师板书生观点。

)
师谈话:那么,影子的特点究竟是不是像同学们说的这样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老师这里有一个模拟场景,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中间是模拟的观测对象。

我们设定模拟天空上太阳有3个不同位置(板书上午7:00,中午12:00,下午5:00)。

我们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呢?
(生交流实验方案,师强调实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
师:注意,首先我们要将太阳的位置线和时间线对齐。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记录、观察现象,老师准备了实验记录单,我们先把实验记录单套到观测物体上(套的时候要注意,实验记录单的东方要和模拟天空的东方一致并用夹子固定)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直尺,我们可以用它来测量不同时间时影子的长度。

除此之外,实验时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生小组实验后交流,有序开展实验。

)
生汇报,师小结: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早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

(四)思考:太阳的位置变化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
太阳的位置变化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1)辨别方向(2)推断时间(3)……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一)猜时间,了解古时候的计时工具。

动手实验真是验证猜想的好方法,短短半个小时,我们就了解了这么多关于太阳和影子的知识。

说到时间,老师想知道,我们平日里要想知道准确的时间的话一般都会怎么做?(学生回答看手机、手表)
师:如果没有钟表呢? 生思考
四、总结
第11课日晷
教学目标:
1.知道日晷是根据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进行计时的种仪器。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利用材料制作日晷模型。

会使用日晷模型计时。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制作日晷模型使用日晷模型计时表现出探究兴趣。

4.了解到日晷对古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 导人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现在是什么时间?古时候的人们在没有钟表的情况下是如何知道时间呢?
(学生交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太阳确定时间的实例。

例如:看太阳的位置、看阳光下物体影子推算现在的时间等。

)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日晷。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日晷的实物模型和相关图片观察。

教师出示日晷模型和日晷的图片,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观察学习活动。

过程中,教师适时参与指导,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了解日晷的构造,如晷面和晷针以及相关特点,并测量日晷各部分的尺寸、角度等数据。

教师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简单归纳小结,使学生认识到:日晷由底座、晷面、晷针组成: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面倾斜,与地平面夹角等于当地纬度:人们根据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的变化而进行计时的。

教师进一步出示形式多样的日晷图片,丰富学生认知,使学生进步了解日晷的科学道理。

(二)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日晷学习活动。

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收集到的关于日晷的相关资料,设计自己要制作的日晷。

活动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以不断完善设计作品。

待学生初步制作完成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在事先划定好的校园区域中摆放自己小组制作的日晷模型,学习使用日晷模型进行计时。

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调节日晷的晷面角度,使晷针影子指向正确的刻度,并向学生提问如"现在是上午十点钟,晷针影子应该在哪给正确刻度呢?"“预测一下,中午十二点的时间时,晷针的影子应该在什么位置呢?”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三、拓展活动
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习古代其他计时的方法。

教师可与学生进步交流:在没有钟表的古代,人们除了可以用日晷计时外,还有哪些计时的方法呢?
教师可与学生交流古人计时方法的变迁,适时出示水钟漏刻这些古人计时工具的相关资料,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出拓展主题:到科技馆或博物馆进步了解古人的计时工具,或查阅资料了解这些计时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计时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