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与界面物化-化学吸附-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C
桥式吸附
M
M
O
O C
Rh
C
孪生吸附
(4)孪生吸附 在负载的细颗粒的Rh上,1个Rh原子吸附2个CO分子
5、烃类的吸附态
饱和烃的吸附态 均为解离吸附,至少有1个C-H键均裂
RH + M M
RH MM
但也有例外:环丙烷
H2 C
+M
H2C CH2
H2 C
H2C CH2 M
H2 C
H2C
CH2
M
5、烃类的吸附态
化学吸附的类型和化学吸附态
化学吸附的类型
★活化吸附与非活化吸附:按所需活化能
★均匀吸附与非均匀吸附:按表面活性中心能量分布
★ 解离吸附与缔合吸附: 1.解离吸附:化学键断裂 2.不解离(缔合)吸附:化学键不断裂(具有π电子或 孤
对电子)
化学吸附的类型和化学吸附态
解离化学吸附和不解离化学吸附
解离化学吸附:许多分子首先经历键的原子团的分裂,才 能与固体表面的自由价形成化学键,形成化学吸附。 例如:H2在金属表面的化学吸附 烷烃的化学吸附
H2 H2C C
**
H HC C
**
n*
均裂解离吸附和非均裂解离吸附
解离化学吸附:根据吸附物键断裂方式不同分为 均裂解离吸附:均裂,形成原子或原子团,未成对电子 非均列解离吸附:非均裂,形成离子,电子对
例如:H2 + 2* ⎯→ 2H* H2 + Mn+ + O2- ⎯→ H-Mn+ + HOH2O + Mn+ + O2- ⎯→ HO-Mn+ + HO-
z氧化物的热稳定性彼此相差很大,吸附态难以 研究
z复合氧化物表面组成很难确定 氧化物分类:半导体和绝缘体
半导体:电导率103~10-8/ Ω cm 绝缘体:电导率<10-9/ Ω cm
半导体氧化物上化学吸附的特点
1、多个吸附部位 表面物种:阴离子和金属阳离子 阳离子氧化数可变,造成多个吸附部位 发生吸附时,在表面和吸附质之间有电子传递
催化剂活性与吸附强度的关系:呈巴兰金“火山形曲线”规律 (Balandin volcano curve)
化学吸附与催化-火山形曲线
θ
1
Activity Too weak
Too strong
Adsorption strength
火山形曲线
化学吸附与催化-火山形曲线
例子:合成氨反应
N原子的吸附是关键 N原子的吸附是高价数的,N与金属表面原子形成多重吸附键 VIII1族金属最有可能,Fe、Ru 对N原子吸附强度不太强,适宜的表面浓度
六位δ型吸附
+ 6*
**
*
*
**
二位δ型吸附
+ 2*
**
5、烃类的吸附态
(2)苯的吸附态:非解离吸附
π型吸附
*
苯的吸附态:解离吸附
C6H6 + M M
C6H5 H MM
各类烃在过渡金属上的吸附能力
乙烯 >> 乙烷,环丙烷,丙烯 >> 丙烷,苯,环己烯 > 环己烷
金属对气体分子化学吸附强度顺序
O2 > C2H2 > C2H4 > CO > H2 > CO2 > N2
(1)线形结构(一位吸附) π电子与金属表面的自由价键合
4、一氧化碳的吸附态
(2)σ-π键合(三位吸附):碳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对的5σ轨 道,与金属原子的空轨道形成键合
O
C dxy dZ 2 dxy MMM
4、一氧化碳的吸附态
(3)桥式结构(二位吸附)
CO再杂化,sp⎯→ sp2, 与2个金属原子的自由价形成 桥联的二位吸附。
不饱和烃的吸附态 非解离吸附为主,也有解离吸附
(1)乙烯的吸附态: 非解离吸附 δ 型:不饱和烃的π 键均裂,C原子从sp2杂化变为sp3杂
化,与两个或多个金属原子δ键合,形成二位或多位吸附。 例如:
+ H2C CH2 Ni Ni
H2 H2 CC
Ni Ni
5、烃类的吸附态
δ-π型:不饱和烃的π 电子与金属原子的d空轨道键合,形成 化学吸附键。
两个以上的吸附部位逐步交换吸附 例如: O2/ZnO、CO/Cu2O
1、氧化物表面上O2的吸附
氧总是以负离子的形式存在 化学吸附的氧的存在形式:
负离子态: O- *, O2- *, O2- * 分子氧:O2 * 不稳定的O3- * O2- *, 与晶格氧相同
各种吸附的氧离子可以互相转化,最终可变成氧化物中 的晶格氧O2-
气体分子撞击晶体表面时可能发生的过程: 被物理吸附部位捕获,进入可能是化学吸附的前驱态 分子沿表面扩散,进入化学吸附部位
H2的吸附方式
Physically adsorbed H2 Transitional state
HH Ni Ni
HH Ni Ni
Chemically adsorbed H
HH Ni Ni
H
2101cm-1,弱化学吸附的氢原子
Pt
2、金属表面上氧的吸附态
(1)氧吸附时的表面氧化反应 室温时氧的吸附覆盖率:氧与金属表面原子数目比θ
金属 θ (按初始面积计算)
Mo W Rh Pd Pt 1.27 1.15 0.84 0.65 0.62
θ (按吸氧后的平均面积计算) 1.41 1.33 0.97 0.74 0.63
2、化 学 吸 附 Chemisorption
教学内容:
化学吸附的位能曲线与溢流效应 化学吸附强度与催化活性的关系—-火山型曲线 小分子在金属和金属氧化物表面的化学吸附态 小分子的催化活化实例—-C1化学
多相催化反应过程的一般步骤
催化反应中的反应物扩散、吸附、表面反应和 产物脱附过程
吸附位能曲线
为何选铁系元素作合成氨催化剂? 如图所示,横坐标是各族元素,左边坐标表示对 氮的起始化学吸附热,右边坐标表示氨的合成速率。 吸附热沿DE线上升,合 成速率沿AB上升。 速率达到最高点B 后,吸附热继续上升,由 于吸附太强,合成速率反 而下降。
对应B点的是第八族第 一列铁系元素。
化学吸附键的类型与命名
说明: θ >1,说明吸附时发生了氧化反应
2、金属表面上氧的吸附态
(2)氧的各种吸附态
负离子态:O2- *, O22- *, O- *, O2- * 分子氧:O2* 不稳定的O3-*
O- * + O2
O3- *
氧的各种吸附态的转化:
O2(g)
O2(ad)
O2- *
2O-*
2O2- *
O2- *-表面或晶格氧离子
还原解离吸附:吸附物中构成键的电子对在吸附时转移到吸 附剂表面-吸附物给出电子(吸附剂得到电子)。
氧化解离吸附:吸附时吸附物从吸附剂表面取走一对电子- 吸附物得到电子(吸附剂 给出电子)。
金属表面上分子的吸附态
1、金属表面上氢的吸附态
金属表面上氢的吸附态
均裂吸附 H2 + 2 *
均裂吸附的证明:
2H *
NN Fe Fe
NN Fe Fe
4、一氧化碳的吸附态
1)CO的吸附态 CO 分子:π电子和孤对电子,4种吸附态 线式结构、σ-π键合、桥式结构、孪生结构
红外光谱: 线式结构、σ-π键合、桥式结构,很容易用1800~2100 cm-1 红外光谱 区分 直线型 频率> 2000 cm-1;桥型 频率<1900 cm-1
3、氧化物表面上CO的吸附
(1)化学吸附形式 高温慢吸附,强化学吸附,不可逆吸附
(2)不可逆吸附机理 脱附时生成CO2,说明吸附时形成表面碳酸盐
CO + 2O2-
CO32- + 2e
CO32-
CO2 + O2-
Overall CO + O2-
CO2 + 2e
4、氧化物表面上烃类的吸附
烃类的吸附:研究结果不多,很不完善 I)两种吸附机理 低温弱化学吸附,可逆吸附 高温强化学吸附,不可逆吸附 II) 表面吸附质点带正电荷 III) 烯烃比饱和烃容易吸附,给电子的施主吸附
化学吸附:吸附物与吸附剂的作用方式不同 (1)双方共享电子,组成共价键 (2)双方电负性差别较大,组成离子键 (3)双方电负性差别不大,形成极性键
吸附时形成的表面化合物的命名: IUPAC建议,1975年 与一般化学命名相一致 前面加“表面”或“吸附”
如:*H 表面氢化物或吸附的氢原子; *=C=O 线式表面羰基 桥式表面羰基 书写时在前面加上星号
(1)H-D交换反应 H2 + D2
2HD
只有能化学吸附氢的金属才能催化H-D交换反应; H-D交换反应的存在是H2均裂吸附的证据。
1、金属表面上氢的吸附态
红外光谱(IR)
Pt吸附氢后的红外光谱: 在2058cm-1和2101cm-1出现2个新峰
H 2058cm-1,强化学吸附的氢原子 Pt Pt
4、氧化物表面上烃类的吸附
(1)烯烃的吸附 比在金属上弱 氧化物中金属离子带正电荷,π 反馈能力比金属弱 但比其它氧化物(如:Alumina, Silica)强
2、金属表面上氧的吸附态
Ag表面上氧的吸附态
O- *-氧化能力强,催化烃类的深度氧化 O2- *-氧化能力适中,选择性氧化
乙烯选择性氧化制环氧乙烷
3、氮的吸附态
二位吸附和多核吸附 氮在铁表面上的化学吸附
低温:二位吸附 吸附很快,瞬时完成,非活化吸附, 饱和吸附量与氢相同,说明单分子占据2个吸附部位 可能氮分子没有解离,吸附状态:
例子:EPR(electronic paramagnetic resonance)研究 负载的Cr2O3上, Cr5+是化学吸附中心,催化聚合活性中心 Cr3+是加氢和脱氢活性中心
2、慢吸附与快吸附 (1)低温快吸附,弱化学吸附,非活性吸附
例如:H2/Cr2O3、H2/ZnO、O2/NiO (2)高温慢吸附,强化学吸附,活性吸附
可形成O- *和O2- *, O- *活泼性高,低温活性好 用于H2、CO、烯烃和烷烃的氧化反应 晶格氧氧化反应的应用:甲烷与空气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2、氧化物表面上H2的吸附
(1)两种化学吸附形式
低温快吸附,弱化学吸附,可逆吸附 高温慢吸附,强化பைடு நூலகம்吸附,不可逆吸附
(2)不可逆吸附机理 脱附时生成水,说明吸附时形成表面氢氧离子
1、氧化物表面上O2的吸附
催化反应与不同吸附态的氧
Mo-Bi催化剂:18O (标记钼酸铋中的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 明: 晶格氧可参与催化反应(18O转移到氧化产物中了)
O2-
O- + e
部分还原的Zn、Sn、V、Ti的氧化物催化剂上:
可形成O2- *, 稳定性好,活泼性差 用于烯烃的部分氧化
负载的部分还原的V、Mo、W的氧化物催化剂上:
H2 + M2+ + O2-
HM+ + OH-
2、氧化物表面上H2的吸附
(3)可逆吸附机理
证据:
I)吸附氢的H2-D2交换反应,原子吸附态 II)氢吸附对ZnO的半导性无影响,吸附时未涉及导带 III)红外光谱研究
低温时氢在ZnO上的化学吸附
ZnO + H2
HH Zn O
ZnO + H2
H-
H+
Zn2+ O2-
CH4(气) + 2* ⎯→ H* + CH3*
不解离(缔合)化学吸附:具有π电子或未共享电子对的分子 能够不解离就发生化学吸附。 例如:烯烃、炔烃、芳烃的化学吸附
2)解离化学吸附和不解离化学吸附
烯烃、炔烃、芳烃的化学吸附(不解离化学吸附)
H2C CH2 + 2 * HC CH + 2 *
+ n*
例如: H2C CH2 + PNti
H2C CH2
NPit
烯烃与面心立方金属 (100)晶面原子的 δ-π键合
5、烃类的吸附态
(1)乙烯的吸附态: 解离吸附
活性Ni表面上,解离吸附
4Ni + C2H4
2NiH + Ni2C2H2
2NiH + C2H4
C2H6 + 2Ni
(2)苯的吸附态:非解离吸附
能产生溢流的物质有H2、O2、CO等,产生溢流的机理目前 不十分清楚
该效应可直接影 响催化剂的活 性,稳定性等
化学吸附与催化-火山形曲线
1、火山形曲线 催化剂表面上反应物的化学吸附键: 太强:难以断开,阻碍后续反应物分子的吸附而终止反应 催化剂的毒物
很弱:难以活化,表面覆盖率低,催化反应速度小
中等强度:足以使吸附的反应物分子中的键断裂; 使表面中间物仅有一个短暂的停留时间; 产物分子迅速脱附。
各种金属对气体的吸附能力强弱不同,有的金属能吸附 所有气体,有的只能吸附氧,多数居中间,只能吸附从氧到 氢(金例外)。
过渡金属,吸附能力强 非过渡金属,吸附能力弱
2.2.2 氧化物表面上的化学吸附
氧化物表面上的化学吸附:比金属复杂,研究更困难 原因:
z表面有两种离子,阴离子和阳离子,相对量和 空间排布随晶面变化,不一定两种离子都参加同一吸 附过程
氢分子在镍表面上的化学吸附
H2的吸附位能曲线
Lennard-Jones曲线
过程: (1)H2先在Ni表面发生 物理吸附 (2)经过一个过渡态转 变为化学吸附的2H
2Ni + 2H ⎯→ 2NiH DHH=434kJ EC<<DHH
溢流效应
溢流效应(spillover effect):在一个相表面上吸附或产生的 活性物种(溢流子)向另一个在同样条件下并不能吸附或产 生该活性物种的相表面上迁移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