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

2.观察思考青铜器比原始社会的工具有哪些优点?它怎样促进当时经济发展?概括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其概念。

联系比较氏族部落与奴隶制国家,哪个进步?夏、商、西周疆域扩展概况.综合归纳:夏、商、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统治的基础之上3.增强民族自豪感,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重点和难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子目。

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问题。

我们往往容易将“青铜文明”与青铜器或者青铜制造业简单地等同起来。

导入新课:2001年7月13日,历史的瞬间变成了永恒的欢乐。

北京申奥成功,聚集在中华世纪坛的各界群众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欢呼。

请同学记住7月13日,2006年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安阳殷墟获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

大会对殷墟的评价是:与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媲美,以其甲骨文、青铜文化、玉器、古文历法、丧葬制度及相关理念习俗、王陵、城址、早期建筑乃至中国考古学摇篮闻名于世,文化影响广播而久远,真实性完整性强,具全球突出普遍价值,有良好的管理与展示。

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问答题1、在汉语中,与鼎有关的成语有很多,如三足鼎立、钟鸣鼎食、人声鼎沸、一言九鼎、问鼎中原等。

那么,你知道古代的鼎是什么样子的吗?它是怎样制造的?2、夏、商、西周三代的经济发展状况怎样?为什么夏、商、西周三代会出现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3、请你找一找古代的青铜器还有哪些种类,说说它们都有哪些用途?二、填空1、_______朝时,我国已出现青铜器。

2、商朝青铜器的著名代表有巨大的_______和造型奇特的________3、西周青铜器大量用于________4、举世闻名的“三星堆”青铜文化代表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5、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_________。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制作工艺高超。主要用于饮 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 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夏爵
商爵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比较夏、商青铜器工艺有何区别? 活动与 探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西周利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兽尊: (商)象尊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鸟尊: (西周)鸭尊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汉字的雏形
结绳记事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大汶口灰陶 尊上的符号
甲骨文记事
半坡彩陶上的符号
二里头陶器上的符号[夏]
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和商代相比,西周时期的 青铜器的组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商代以酒器为主,表示身份地位的高 低是看随葬青铜酒器数量和套数的多少,西周以炊食器为主,随葬鼎的 多少则是地位高低的标志。
西周 毛公鼎
毛公鼎铭文
今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铸于西周后期的宣王之世(公元前827—前782年), 它以32行499字,成为现存最长的铭文:完整的册命。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贞,登 妇好三千, 登旅万, 呼伐羌。”
当年商王武丁命妻子妇好率三千人马及奴隶士兵一万人,去征伐商王朝的宿敌羌国 的一场战争。这是甲骨文中记载的商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外战争。
甲骨文记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甲骨文的史料价值——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课文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课文内容

主题: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课文内容解读一、课文重点概述1.1 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围绕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展开,通过对夏朝君主制度、商朝的封建制度以及周朝的封建宗法制度进行介绍,展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和特点。

1.2 课文的重点观点课文通过对三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进行对比,突出了古代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变迁,让学生了解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影响,加深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理解。

二、夏朝的君主制度2.1 夏朝的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建立者是禹。

夏朝的君主制度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君主制度,国家由君主一人统治,君主拥有最高权力。

2.2 夏朝的政治特点在夏朝,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国家事务有最终的决定权,同时君主也会依靠贵族来管理国家,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三、商朝的封建制度3.1 商朝的兴起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商朝的建立者是商汤。

商朝的封建制度是我国封建制度的最早形式之一。

3.2 商朝的政治构造商朝的政治权力主要掌握在王和贵族手中,王作为国家的最高领袖,贵族则占据着社会的主要地位。

商朝王室通过封赏贵族和授予爵位的方式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

四、周朝的封建宗法制度4.1 周朝的兴起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周朝的建立者是周武王。

周朝的政治制度以及宗法制度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2 周朝的政治特点周朝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以封建的宗法制度来维持统治,国王通过分封诸侯和宗法制度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五、课文的启示和反思5.1 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理解通过对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进行介绍,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和特点,加深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理解。

5.2 对当代政治制度的启示这些古代政治制度对当代政治制度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可以让学生思考当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发展。

结语通过本课文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和特点,对比三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农 铁制农具和牛耕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

的重要标志。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表现
作用
农业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手工业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 大(青铜业、冶铁等)
商业 产品增加,金属货币使用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 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手工业有所发展,产品增加
商业活动活跃,城市发展
务,并且组织各国以盟誓的形式,公开申明反对用战争解决国与
国之间的矛盾。这实质上反映出( C ) A.诸侯注重维护王室尊严 B.诸侯严格遵从礼乐秩序
C.周王室的地位下降
D.诸侯之间关系非常融洽
作业本作业:完成 该课时相应的练习。 实践性作业:请同学们搜集资料,汇总 一下春秋时期有哪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成 语故事,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秦穆公
晋文公
齐桓公 王
原因: ①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步 瓦解 ②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 不平衡,为自身利益展开 斗争
名义:尊王攘夷
王-周王室 夷-夷狄
楚庄王
霸主:齐桓公、晋文公、秦
越王
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ǘ)、越王勾践
诸侯争霸——齐桓公
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 春秋第一个霸主?
小组讨论
材料一:“齐国是东 方一个大国,临海, 盛产鱼盐矿藏,经济 富庶。 ——朱绍侯 《中国古代史》
宋楚-泓 水之战
战争性质:非正义的 争霸战争
吴越争霸
分析材料,小组讨论三分钟,总结春秋诸侯争霸的影响。
1、促进了局部地区的统一,客观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实行改革,推动 社会进步。
春秋后期的诸侯国
材料1:春秋初,大小诸侯国有一百四十余,经过三百年的兼并和战争,到春秋末只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说明奴隶可以随意买卖或转让
奴隶的悲惨生活
白天:在奴隶主的监督下,在暴日下辛勤的劳动 夜里 奴隶主将奴隶的双手用木枷锁起来
说明奴隶没有 人身自由
奴隶的悲惨处境
3、奴隶主祭祀祖先要屠杀奴隶做 供品。
人商 骨后 和岗 青祭 铜祀 礼坑 器中 的
4、奴隶主死后要大量的奴隶 做殉葬品
殷 商 时 期 的 奴 隶 殉 葬 墓
复习巩固
• 1.下列最能反映商朝手工业达到较高水平的 是( C ) • A、造酒业 B、玉石雕刻业 • C、青铜铸造业 D、制陶业。 • 2.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古鼎是( B )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 C、青铜立人像 D、青铜面具 •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我国 最早出现瓷窑是在( B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兽面纹双面铜鼓 商代,撞击乐器。1976年湖 北重阳出土。是我国目前发现时 代最早的铜鼓。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兵 器
铁刃铜钺
透雕兽面纹青铜钺
青铜戈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青铜矛(商代)
云雷纹矛
青铜镞(zú ) (箭头)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农具和生活用具
铜耜
铜犁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农具和生活用具
c、灿烂—— 商朝
d、丰富—— 西周
酒 器
食 器
礼 器
特点一:品种繁多
兵器
乐器
农 具
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
1.1米
重832.84千克 每个坩埚能冶炼 铜12.5千克,铸 造该鼎需要约 67 个 1.33米 坩埚。
这说明什么?
特点二:生产规模大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ppt课件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ppt课件
说明奴隶牛马不如,可以随意买卖或转让, 地位低下。
2、图文资料:
白天:在奴隶主的监督下,在暴日下辛勤的劳动; 夜里:奴隶主将奴隶的双手用木枷锁起来。
说明奴隶没有 人身自由
3、图文资料:
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一 座大型祭祀坑,其中有三百多 具骨骸,他们是作为祭品被杀 奴隶。
另:在安阳的一座商王大 墓中,有四百多具奴隶作为殉 葬品被活埋或杀死。他们有的 和车马、狗同葬。
1. 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时已经 ➢ 畜牧业: 有了(品种)
2.那时还建有牲畜圈栏和 专门的牧场(方 ➢ 商业: 式)
观察思考:
与“灿烂的青铜文明”相比,奴隶们却过着悲 惨的生活,根据下列资料,说说奴隶们的处境?
1、图片资料1:
在西周一件青铜器上,记载着一个奴隶主向另外一个奴隶 主买5名奴隶,标价是一匹马加一束丝。
谢谢!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人 ,一说 宋人, 战国初 期思想 家,政 治家, 教育家 ,先秦 堵子散 文代表 作家。 曾为宋 国大夫 。早年 接受儒 家教育 ,后聚 徒讲学 ,创立 与儒家 相对立 的墨家 学派。 主张•兼 爱”“ 非攻“ 尚贤” “节用 ”,反 映了小 生产者 反对兼 并战争 ,要求 改善经 济地位 和社会 地位的 愿望, 他的认 识观点 是唯物 的。但 他一方 面批判 唯心的 宿命论 ,一方 面又提 出同样 是唯心 的“天 志”说 ,认为 天有意 志,并 且相信 鬼神。 墨于的 学说在 当时影 响很大 ,与儒 家并称 为•显 学”。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 十三篇 ,其中 有墨子 自作的 ,有弟 子所记 的墨子 讲学辞 和语录 ,其中 也有后 期墨家 的作品 。《墨 子》是 我国论 辩性散 文的源 头,运 用譬喻 ,类比 、举例 ,推论 的论辩 方法进 行论政 ,逻辑 严密, 说理清 楚。语 言质朴 无华, 多用口 语,在 先秦堵 子散文 中占有 重要的 地位。 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 ”又称 鲁班, 山东人 ,是我 国古代 传说中 的能工 巧匠。 现在, 鲁班被 人们尊 称为建 筑业的 鼻祖, 其实这 远远不 够.鲁 班不光 在建筑 业,而 且在其 他领域 也颇有 建树。 他发明 了飞鸢 ,是人 类征服 太空的 第一人 ,他发 明了云 梯(重武 器),钩 钜(现 在还用) 以及其 他攻城 武器, 是一位 伟大的 军事科 学家, 在机械 方面, 很早被 人称为 “机械 圣人” ,此外 还有许 多民用 、工艺 等方面 的成就 。鲁班 对人类 的贡献 可以说 是前无 古人, 后无来 者,是 我国当 之无愧 的科技 发明之 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另:在安阳的一座商王大墓中,有四百多具奴隶 作为殉葬品被活埋或杀死。他们有的和车马、狗同葬。
说明:奴隶作为奴隶主的殉葬品 可以被任意的杀死或活埋。奴隶
的地位和猪狗一样。
编辑版ppt
12
有位著名考古学家说:商代文化实在 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从不同的角度对商代历史的认识。
我认为考古学家说得 很对。这是祖国历史 上的一个光辉时代。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编辑版ppt
1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手工业的发展)
1、青铜器的发展:
原始社会末期: 青铜器出现 夏朝: 种类逐渐增多 商朝: 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西周: 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2、著名的青铜器有: 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3、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编辑版ppt
2
1.1米
司母戊鼎高1.33米,长 1.1米,重832.84千克, 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 器。当时,铸造这样一 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 同时操作,可见商朝的 1.33米 青铜铸造业,有多么大 的规模了。
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A、编钟
B、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C、四羊方尊
D、司母戊鼎
4. (2010·安徽)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 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 兵马俑 B. 司母戊鼎 C. 竹木简 D. 青花瓷
5. (2010·山东潍坊)《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 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这说明了什么?
司母戊鼎
特点一:生产规模大
编辑版ppt
3


盥水器
编辑版ppt
酒 器

乐 器
铜 镜
4
食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预习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预习单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预习速填】知识点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器的出现:我国在的多个遗址出土了距今 5 000- -4000年的铜器。

如甘肃遗址出土了距今约4000年的铜镜。

2.商朝以后的青铜器(1)特点: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

(2)用途与功能:主要用于饮食、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的大小和严格的。

3.青铜器的铸造技术:采用“”。

4.典型代表: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知识点二甲骨文记事1.发现:1899年,清朝人首次发现甲骨文。

2.出土地点:安阳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周时代甲骨。

3.书写材料: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4.记载内容:涉及、、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5.地位(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知识点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造字方法:甲骨文使用、指事、、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2.甲骨文与汉字的关系: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自我检测】1.在青铜时代创造的物质文化,被称为“青铜文化”,“青铜文明”是奴隶社会人类文明的代称。

在我国,该文明所处的时间是()A.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B.商周时期C.西周、春秋、战国时期.D.夏、商、西周时期.2.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

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

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出征。

商王犹豫不决,通过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率军出征,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宣纸上答案【预习速填】知识点一黄河流域齐家文化祭祀权力等级界限泥范铸造法司母戊鼎知识点二王懿荣殷墟龟祭祀战争最早商朝知识点三象形会意【自我检测】1.D2.A。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

汉字萌芽
中国最早的文字: 先民们刻画陶器
上的符号
甲骨文 1、含义: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2、用途:占卜
3、发现: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
兽骨
一片甲骨惊天下 4、记载内容:祭祀、战争、农牧业、医药等等
5、影响: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
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龟甲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甲骨文使用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 ,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
一、制造历程
青铜器
1、出现: 原始社会后期
2、发展: 夏朝(种类增多)
3、鼎盛: 商朝(数量多,技术高)
西周(生活化)
二、青铜器的用途
1、饮食:(乐器、盛器)身份地位
2、祭祀 : (礼器)祭神 、猛兽 权威的象征 3、军事: (兵器)刀 剑 4、农业生产(极少用): 铜昂贵;只供贵族享用,显示其
记者了解到,这笔奖金并不好拿。凡属主观臆测、 缺乏科学依据的成果,一律不予参评。专家表示,目前 甲骨文破译工作正处在一个瓶颈期,破译一个字都是“ 攻坚战”,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甲骨文单字仍有破 译的可能性。
历史小课堂 你是属于下面的哪一种生肖?
课堂小结:
青铜器与 甲骨文
谢谢大家!

盥水器


爵器
特点三:品种多


铜 镜

兵器
食器
纹豆

特点四:用途广



农具
合作探究
你是如何看待司母戊鼎的铸造的?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习题 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习题 含答案

第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知识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在__________后期,我国的甘肃等地就出现了__________,如距今4000多年的甘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遗址出土了铜镜。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__________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__________等发展到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__________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2.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________丰富,__________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

当时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铜、__________、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

在铸造技术上,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著名的司母戊鼎。

知识点甲骨文记事1.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__________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1899年,清朝人__________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__________、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代和__________甲骨。

2.甲骨文记载的__________十分丰富。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________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__开始。

知识点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甲骨文使用__________、指事、__________、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甲骨文中约40%都是象形字。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__________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1.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铜器。

距今4000多年的甘肃______遗址出土了铜镜( )A.良渚文化 B.齐家文化C.半坡 D.河姆渡2.大量精美青铜礼乐器形成的青铜礼器时代,是中国青铜文化的特色。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背记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背记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5 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1. 王室衰微
特征 西周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社会动荡和变化,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
坏,“礼崩乐坏”
表现 (1)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周王权威明显削弱,渐渐
失去对各地诸侯的控制。

(2)诸侯国日益强大,各自为政,不再定期朝觐和缴纳贡赋,导致
周王室财政入不敷出,困难重重
结果 大国诸侯操控政治,竞相角逐,使春秋时期的政治呈现出新面貌
2. 诸侯争霸
目的
追逐自身的利益,积极争夺霸主地位 方式
从事结盟和军事征伐等活动,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表现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吴国和越国先后北上争霸 影响
许多中小诸侯国覆灭,少数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易误警示
1. 春秋争霸不断、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转型,生产工具的创新,铁器和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政治转型,王室衰微,诸侯竞相争霸。

2. 争霸的实质是大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权(争夺霸主地位)。

3. 民族关系
政治:王室衰微
(分封制瓦解、周
天子地位下降) 经济:经济发展 (农业、手工业、商业)
军事:诸侯争霸 (齐桓公、晋文公等)
(1)地位: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阶段。

(2)表现:中原的“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长期交往,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这些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4. 经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甲骨文
文字的形成
刻在龟甲上的文字 刻在牛肩胛骨上的文字
文字演变
1.汉字起源 结绳记事 仓颉造字
2.汉字萌芽
刻画符号 甲 骨 文
3.汉字形成
甲 骨 文
1、含义: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
清朝,王懿荣
安阳殷墟发现甲骨文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
祭祀、战争、农业、官制、刑法、医 药、气象、天文历法等.
材料二
“古者无文字。其有誓 之事,事大,大其绳; 事小,小其绳。”
相传仓颉造字“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 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 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 文字。”
2.仓颉造字
文字产生之前,古人是怎么记事的?
材料三:
文字的萌芽
半坡彩陶上的符号 材料四:
3. 刻 画 符 号二里头陶器上的符号(夏)
饕餮纹
三角云纹
狩猎纹
1.1米
司母戊鼎重 832.84千克,是 世界现存最大的 青铜器。当时, 铸造这样一个大 1.33米 特点一:生产规模大 鼎,需要二三百 人同时操作。 这说明了什么?
司母戊鼎
蕉叶纹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双角龙头 羊的前腿
四羊方尊的四角,附着四只向 外半伸的 羊,露出羊头和前肢, 羊角蜷曲。器物四壁装饰着蟠龙 纹,双角龙头点缀在羊头之间, 布局新颖。
观察商代的司母戊鼎,你从 中能得出哪些认识?
1、青铜工艺:
司母戊鼎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说明我国的 青铜工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3、文字发展:
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 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夏商 2、社会政治: 司母戊鼎是商王权力的象征。 周时期为青铜时代。
司母戊三字是铸刻在青铜鼎上的文字,它是甲骨 文文字的发展。
大盂 鼎
铜象 尊
四羊方尊
商、周青铜铸 造业规模宏大, 工艺高超。青 铜器种类繁多。
编钟
“三星堆”文化
青 铜 人 头 像
青铜立人像
青铜纵目面具
青铜神树
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一般认 为,文字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你知道吗?
文字起源的传说
文字产生之前,古人是怎么记事的呢?
材料一
1.结绳记事
青铜器的功能的变化
西周大盂鼎 西周青铜簋 西周青铜方彝
你能根据图片说出下 列青铜器鼎、簋和彝 的功能怎样变化的吗?
鼎 ,蒸煮器。主 簋 ,食器,相当现 彝,饮器。呈 要用途煮肉和装肉 代大碗。用来盛放 方形或长方形 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也可盛放祭物和食 黍、稻等。商周与 有盖和耳。用 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 品。商周被作为统 鼎作为统治者等级 以盛酒,也是 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 治者权力和等级的 的器物,常以偶数 青铜礼器的通 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一种器物。 形式出现。 称。
二、工艺精美
②青铜器的用途之一 饮食器 酒 器
你能根据图片说出下 列青铜器的用途吗?
爵温酒和盛酒 盉盛酒器 觚饮酒器 斝温酒器
食 器
利簋盛放黍 稻、梁、稷等
饮食器
敦鼎和簋的结合 有盖,盛放食物 甑zèng煮饭用 具(蒸笼)
②青铜器的用途之二 祭祀礼器
你能根据图片说出下 列青铜器的用途吗?
西周大克鼎
西周青铜簋
祭祀礼器
西周青铜方彝
②青铜器的用途之三 兵器,军事方面
你能根据图片说出下 商目雷纹铜刀 列青铜器的用途吗? 西周虎纹青铜戈
商铜羊首剑
商青铜勾戟
特点三:品种多
兵器,用于军事方面
商铜马首刀 商代妇好钺 殷墟青铜矛
四、分布范围广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
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 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 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右图为毛公鼎。其中学“走进历史”社团通过研究它的 资料,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B
A.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B.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物
C.内壁铸刻的文字为甲骨文 D.贵族日常使用的饮酒器具
“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 上述文字描述的是甲骨文的哪一种造字方法( )
C
A.象形
B.会意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猜一猜,以下甲骨文字是什么意思?
象 形 字 日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猜一猜,以下甲骨文字是什么意思?
会 意 字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你能辨认出下列图片所示的文字吗?
它们的构字方法是……?
指事


2.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贞,登 妇好三千, 登旅万, 呼伐羌。”
当年商王武丁命妻子妇好率三千人马及奴隶士兵一万人,去征伐商王朝的 宿敌羌(qiang)国的一场战争。这是甲骨文中记载的商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 次对外战争。
书写材料的演变
甲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青铜器 竹木简
电脑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2.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⑴造字方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⑵与汉字的关系
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 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简体
象行字,明显特征是两个车轮。初为圆形,后为书写方便, 变成方形,再后来两个轮子简化为一个。
以下故事可以通过甲骨文考证的是(
北京人、山顶 洞人时期用的 生产工具是什 么? 河姆渡人、半 坡人时期用的 生产工具又是 什么? 夏商西周时期 用的生产工具 又是什么呢?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石 器 时 代
金石并用时代 青铜器 青 铜 时 代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司母戊鼎
高1.33米 长1.10米 宽0.78米 重832.84公斤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 进泥造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 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 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 青铜器。
议一议:为什么说司母戊鼎是商王 权力的象征?
商周时期权力的继承主
要通过宗法制度,以血 缘关系来确定的。因而 对祖宗的祭祀过程,也 就是对权力的认同过程 。雄大的鼎也就是预示 着权力的强大、稳固。
C.形声
D.指事
看图回答问题:
【青铜话历史】
图一
图二
图三
⑴请写出上面三幅图片中青铜器的名称。并 说一说这些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四羊方尊(酒器)司母戊鼎(食器和礼器)利簋(礼器)
这是甲骨文中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 的新字,你认识吗?能说出他们的造字方法吗?
形声

长柄树杈

远古时代用尖利的树杈为武器进行狩猎、格斗。干既 是形旁,也是声旁,表示捕猎工具。
3.影响:
(1)、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 始
D

A.尧的传说
C.大禹治水
B.舜的故事
D.武王伐纣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 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 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 是( A )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