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水资源教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水资源》教案

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水资源》教案

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水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水资源的概念、分布及我国水资源的状况。

2.培养学生分析水资源问题的能力,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资源的特点、分布及我国水资源的状况。

2.难点:水资源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水资源分布图、水资源利用案例等。

2.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水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2)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吗?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2.学习水资源概念(1)讲解水资源的概念,让学生明确水资源的定义。

(2)举例说明水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水资源的价值。

3.学习水资源分布(1)展示水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2)讲解我国水资源分布规律,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4.学习我国水资源状况(1)讲解我国水资源总量及人均占有量,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分析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水资源浪费、污染等。

5.分析水资源问题(1)分组讨论:针对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6.课堂小结(2)强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7.课后作业(1)绘制我国水资源分布图,标注主要河流、湖泊及水资源丰富地区。

(2)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本地区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五、教学反思1.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水资源的特点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水资源有哪些特点呢?”2.水资源的分布展示水资源分布图,教师引导:“请大家观察,哪些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哪些地区较为缺乏?”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指出:“我国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掌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具体措施,如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改进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
(3)水资源保护措施的实施:理解并掌握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如治理水污染、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等,并了解这些措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学生对于水资源问题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认识人类活动与水资源的关系,形成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水资源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水资源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水资源。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水资源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2)请列举三项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
答案:治理水污染、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等。
4.材料分析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年来,某城市通过实施一系列节水措施,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1)请分析该城市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措施。
答案:城市通过推广节水技术、改进供水管网设施、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措施,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3)测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水资源相关的测试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作业评价:
(1)认真批改: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2)点评: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给予学生鼓励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节 水资源》优质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节 水资源》优质教案

第三节水资源
【教学目标】
1、了解水资源的含义,知道我们日常应用的水资源有哪些。

2、了解水资源短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懂得我国节水标志的含义。

3、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和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我们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和解决措施
【教学用具】
中国水资源分布图
【教学过程】
路,知道东线和中线已经开工,并且开始
使用,西线是一个计划。

讨论:除了以上措施,我们在生活中海能够有什么做
发可有节水。

例如:植树造林、海水淡化、节约用水,治
理水污染等。

【作业设计】
我国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我们在生活中要站得挺拔,坐得端
正,读得响亮,说得大方。

要做一个有精
神的学生!
教师寄语
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

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那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

认真学习的话,你会发现学习中蕴涵着无穷的快乐。

认真学习使自己进步,只有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断前行,做自己所能做的一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要心存侥幸,避免贪婪心作怪。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

但总会苦一阵子,没有开始的苦,就尝不到后来的甜。

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响曲,汇成我们的一生。

拒绝“苦”就等于关上“甜”的门。

须知,攀登的越高,走过的荆棘就越多。

学习没有捷径,只有踏踏实实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成功才会属于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案首先,删除了文章中的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然后,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以使其更加清晰明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我国水资源现状。

2.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

3.知道在某种意义上,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过程与方法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密切地理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珍惜、合理利用、节约资源的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重点与难点】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我国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3.培养节水意识。

教学方法】讲述法、读图分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出示世界上海陆面积比图,引导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有限性。

提出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为本节课的研究做铺垫。

二、新课研究一)时空分布不均介绍水资源的定义和分布。

通过读图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发现南北方水资源的差异。

同时,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即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引导学生思考西北和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二)合理利用水资源介绍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包括兴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重点讲解南水北调工程。

同时,强调节水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让学生了解了水资源的有限性和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掌握了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以及节约用水的方法。

东线工程和中线工程是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的重要工程,前者从长江下游扬州引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后者则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北达北京。

而西线工程则是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将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

南水北调工程则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配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这些工程的实施可以缓解我国缺水问题,但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更为重要。

水资源短缺、利用率低、浪费惊人、水污染是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水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水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水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水资源》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本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有现实意义,又具有挑战性,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水资源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本章内容共分为三节,分别是水资源概述、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上的水资源、气候、地貌等基本知识,对于水资源的概念、特点和分布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需要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来补充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方法,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教学难点: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和理解水资源的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了解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教学设备。

3.学习任务单:制定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水资源的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水资源》优质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水资源》优质教案

学生励志寄语: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要明白时间就像日历一样,撕掉一张就不会再回来。

要懂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

要学会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孩子们,踏踏实实的学习,现在启航,展开你自信和智慧的双翼,乘风踏浪,在知识的海洋里去收获无限风光吧!老师坚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加油吧!孩子们。

人教版地理八上《水资源》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上《水资源》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上《水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有限的水资源,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继续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和相关图表、材料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本节课对地图和图表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用过去所学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探究和分组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并使学生认知知识的连续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节约用水,有意识的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护有限的水资源。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教学难点:联系我国降水分布等自然环境方面的相关材料,分析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造成影响及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对淡水资源危机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做节水、护水的模范。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的内容和我们日常生活较为密切,许多内容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主要采用“角色扮演”和“讨论法”。

通过“角色扮演”和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并通过活动设计,有意识地让学生亲自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五、板书设计:第三节水资源六、教学反思:1、通过本次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对于水资源的现状问题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有更深入的理解。

初步形成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

2、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发现并解决问题等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实践和我们的理想可能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与思考。

这节课我和我的学生一起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相信我们会走得很远。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水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水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

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地形、气候等地理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

但水资源的概念、分布和利用等知识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分布和利用,掌握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地理工具,分析水资源分布和利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用水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水资源的概念和分布。

2.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表、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水资源相关问题的小组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水资源的相关资料,包括水资源的定义、特点、分布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水资源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根据呈现的水资源资料,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以检验学生对水资源知识的掌握情况。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分析水资源在农业、工业、生活等方面的利用,进一步巩固水资源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措施,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践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
授课时间:总计:22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相应的工程措施。

教学难点:推测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时空分布不均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创设情境;今天家里停水了。

学生谈感受。

2.教师展示两组数据资料:水对生命的重要性、水对生产和生活的
重要性。

3.教师展示生活中因缺水而发生的生活实例和不同年份南方发生的
洪涝灾害实例。

二、学习新课
1.水资源的概念
(1)教师提出话题:我们的生产、生活用水来自于哪里?学生自由
发言。

教师点评。

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基本结论是:直接来源
为河流、湖泊水;最终来自于大气降水。

(2)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思维整理。

2.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1)教师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学生推测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
规律。

学生会得出类似结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或者仅说出南丰北
缺也可以)。

教学复备

(2)教师展示中国河流流量分布图和中国水资源供需状况图,验证学生的结论。

(3)教师展示中国南方与北方水、土、人口等配置的相关资料,引发学生讨论问题: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对我们的社会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评价。

学生能够说出南北供需矛盾即可,能够发现华北和西北缺水严重的更好。

3.水资源的季节分布不均匀
(1)教师展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地的降水柱状图,学生推测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变化规律。

运用前面的思维方式学生不难得出:夏秋多,冬春少。

(2)教师展示中国黄河、长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验证学生的结论。

(3)参照前面的研究方法,学生会提出: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布差异对我们的社会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教师可以提醒学生结合课前
的资料讨论。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评价。

只要学生能够发现季节性的丰、缺之间的矛盾即可。

4.水资源的年际变化大
(1)教师展示北京、浙江部分年份的降水量变化,学生推测我国水资源的年际变化。

运用前面的思维方法,学生不难得出我国水资源同样存在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2)教师展示长江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对照图黄河兰州站汛期径流量变化规律图验证学生的推测。

(3)参照前面的研究方法,学生自然会思考:我国水资源的年际差异对我们会有怎样的影响?教师提醒学生结合课前的例子讨论,学生能得出旱涝灾害频繁的基本结论即可。

三、学习回顾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