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法的真实面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佛法的真实面目
了解原始佛法的真实面目,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把握佛教修持的真实含义,现在,大乘佛法流行,对所谓小乘的东西,相反很多人不太重视,视之为不了义的说法,其实,所谓大乘也好,秘密乘也好,离开小乘都是不可想象的事,佛法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佛陀的说法,都是三乘归一乘,应机而说,活活泼泼,生动可信,了解真实的佛法,对我们的人生有真实的启发。
一、从传布的时间上看
释迦牟尼佛世尊创立的佛教,据学术划分,在印度一般有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公元前六世纪——公元前四世纪中叶。
这一时期为释迦牟尼佛创教及与弟子传教时期,称为根本佛教或原始佛法。
第二个时期:公元前四世纪中叶——公元一世纪。
因为对佛陀的教义和戒律的理解的不同,佛教分裂成上座部和大众部两部,称为根本两部,后来又演变成为十八部或二十部,是为部派佛教。
原始佛法和部派佛教现在都称为小乘佛教。
第三个时期:佛陀涅磐后500年,大乘佛教出现,即是龙树菩萨开创的中观学派,被称为空宗;其后,瑜迦学派产生,被称为有宗。
第四个时期:公元七世纪——:公元九世纪,大乘佛教部分教派融原印度婆罗门教的一些东西,而出现密教。
自公元十一世纪——十三世纪,印度受到外来势力侵略,佛教在印度基本灭亡。
二、从传布的路线上看
南传的大多数是上座部,以斯里兰卡为中心;
北传的大乘为主,大小乘兼有,以中国汉地为中心;
西藏的以金刚乘为主,以中国西藏、蒙古等地为中心;
中国现在只有云南的傣族地区弘传上座部(原始佛教)
三、从三藏经典文字传布上看
巴利语系佛教属于南传上座部;
汉语系佛教和藏语系佛教同属于大乘为主,,大小乘兼有。
成、住、坏、空是小乘乃至大乘共同认可的基本教义,研究界所认可的原始佛教是指从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起,直到佛涅磐的百余年间的时期,据北传佛教记载,部派佛教分裂的时期是佛灭116年,也就是阿育王在位的时期,这之前都是原始佛教时期,现在有学者认为部派分裂后,佛教虽然有些变革,但其基本教义和戒律,都还保存了佛陀在世时的风貌,所以都应该称原始佛教。
四、佛教兴起之背景
1、佛教的产生,学术界大体上公认是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
雅利安人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从现在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地入侵印度。
印度原来的土著居民是达罗毗荼人,他们在雅利安人的侵略中成为奴隶或身份比较低的人,当时印度有四种种性:婆罗门、刹帝
利、吠舍、首陀罗。
婆罗门是印度古老的宗教,起源于所谓“印度河文化”。
雅利安人的到来,与原来婆罗门教的融合,出现了《吠陀》、《奥义书》经典,其思想大致以宇宙之本体“梵”与个体“我”的融合为主旨,主张修行达到“梵我如一”即是终究的目的。
2、六师外道
佛教当时所指的外道是把婆罗门和婆罗门教以外的沙门学派称为“外道”,并非含有贬义。
六师外道和他们的主张分别是:
(1)富兰那.迦叶。
据说他与佛陀辩论失败后投水而死。
他主张“善恶无报论”;
(2)末伽犁翟舍利。
他主张“无因论”和“宿命论”;
(3)阿耆多.次舍钦罗。
他主张“诸根归空”,实际上是一种断灭论。
(4)婆浮陀.伽旃那。
他主张人是要素组成,要素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创造其他东西。
因此,用刀杀人,杀的是要素,后来被称为邪命外道;
(5)珊耶.毗罗尼子。
原来是佛的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的老师。
他主张“不可知论”,认为经过八万劫的时间,自然可以达到精神的解脱境界。
(6)尼乾陀.若提子。
是印度耆那教创始人,被称为“大雄”,他在世时间大致与佛陀相同。
其主张是所谓“七支论法”和“七谛说”。
他认为构成世界的原素有灵魂(命)和非灵魂(非命)两种,认为众生受的苦乐是由宿业决定,由各种因素会合而成,由命运决定。
如果要超越,应该修
苦行,还要守五戒,只有恶业都不造作,就可以解脱。
五、释迦牟尼佛的家族
1、释迦牟尼佛名称的由来。
释迦牟尼佛原名叫悉达多,族姓乔达摩。
出身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天的尼泊尔王国南部)。
释迦是族名,牟尼是明珠,比喻为圣人之意,佛陀是人间的圣人。
佛是佛陀的简称,是觉悟者或智慧者的简称。
依《长阿含经》、《佛本行集经》,释迦牟尼佛属于翟昙种——《楼炭经》有大善生王,言为释迦族的七世祖——《长阿含经》卷13之《阿摩昼经》、《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2,大善生王有子声摩王,为释迦族的始祖——《佛本行集经》,声摩立贤善为妃生一子长寿,王又纳第二妃,生4子,贤善为立自己的儿子为王,使王流放其余4子,4子在雪山之南建国,立姓为释迦——3子死后,一王子尼拘罗生子拘罗——再传其子翟拘卢——传子师子颊——传子阅头檀即净饭王,是释迦牟尼佛的父亲。
2、释迦牟尼佛的诞生。
中国夏历4月初8。
太子诞生后第7天,其母摩耶夫人弃世,由姨母摩诃波提抚养长大。
后来,摩诃波提被净饭王立为妃子。
据研究说,佛陀本人性格受其后母影响非常大。
3、太子的王宫生活
学习五明——语文学的声明,技艺学的工巧明,医药学的医方明,论理(逻辑)学的因明,宗教学的内明。
学习婆罗门教经典——《犁俱吠陀》、《沙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印度最古老的“四吠陀”经典。
除以上,还学习了武术,兵法和各种经论,从现在的佛教经典上看,太子武艺超群,能力敌大象,绝非文弱书生。
六、释迦牟尼的成佛
1、游四门的感悟。
佛典记载,太子游东门,见老人,观人生如梦,转眼既逝;游南门,见病人,知人生痛苦,不得自由;游西门、北门,见出殡,了生死无常。
2、出家修道经历。
带领5个随从,向阿罗逻伽蓝学习持戒、忍辱、禅定——向郁陀罗摩子学习禅修——在尼连禅河边修6年苦行——停止苦行,接受牧女供养的牛奶,独自一人到伽耶城外的毕钵罗树下入金刚定7天7夜(有的说是49天),彻悟人生宇宙真理而成道。
七、最初说法
释迦牟尼佛成佛后,说了些什么呢?从小乘经典可以知道,主要是讲了因果的东西,说人之所以有种种烦恼,归根到底是因为情爱,人受情欲本能的驱动就产生了贪爱的想法,于是有了无明(不明白道理),就会在生死轮回中漂流,不能解脱;欲解脱,必须用中道的方法才有可能达到。
太苦了,会干扰人的精神,太安逸了,不愿意出离,应该舍弃苦与乐这两种偏执,采取中道的方法——全部包含在原始佛法中的“四圣谛”、“十二
因缘”、“八正道”里面——才可以解脱。
“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知道了苦,就应断集(苦集合在一起),怎么去断,要依靠实践,欲证必修即是道,修道就是这样来的。
佛陀认为唯有如此,才能得到明(明见)和觉(觉悟)。
原始佛教最基本的精神体现在“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协淫、不妄语、不饮酒。
佛法的最基本的东西就是戒,所以佛陀涅磐时告诉弟子阿难,应以戒为师。
我们学习佛法,这个根本不能忘记。
八、原始佛法的经典——《阿含经》
佛陀入灭后,由500比丘举行了结集,以佛陀也许弟子大迦叶为首,优婆离诵律,阿难诵经。
大迦叶询问律、经之由来、起源、意义等等,全体人员一致认可方才能够决定下来。
所以,《阿含经》是由佛陀亲口说,而由其弟子口口相传下来的,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和现在有不少国家地区只承认小乘的东西是佛法,对大乘的经典采取排斥甚至是不承认的原因。
阿含经典是佛亲口说,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四阿含经》——即《长阿含经》、《阿含经中》、《阿含
经杂》、《增一阿含经》。
阿含翻译过来有“传承的言教”之意,是故名阿含。
《阿含经》开始应该是口口相传,自从结集后,各部派都有自己传承的《阿含经》,但因为地区和理解以及传布的缘故,
它们之间尽管大体相同,但还是有一点差别。
九、原始佛法的基本理论
一、四圣谛说
苦圣谛——人生是痛苦。
集圣谛——痛苦之因是因为有贪、嗔、痴。
灭圣谛——超越一切痛苦的境界。
道圣谛——超越的方法——修习戒、定、慧三学。
苦——常见的有八苦的说法——谓之“生、老、病、死、怨憎会苦(越是冤家越聚头,最讨厌的人恰巧是你的同事等等,生活现实中我们有时候往往能够原谅伤害过我的人,但不能宽容那些对自己有妨碍或是有潜在威胁的人,然往往这类人又总是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圈子里,欲躲避几乎不可能,所以这是学佛人最难透过去的地方)、爱别离苦(因战争等原因妻离子散,最爱的人离你而去)、求不得苦(想升官、发财、出人头地,一样都求不到)、五蕴炽盛苦,五蕴是指人的身心——色(肉体)、受(感受)、想(思维活动)、行(意识活动,名意)、识(统一前几种活动的意思)。
简单说就是所谓烦恼啊。
你看,这八苦,我们谁能够免掉?
集——贪(渴求,凡向内都可以说是贪)、嗔(恨,此恨最难除灭)、痴(不懂得道理)。
集谛说主要讲了十二因缘说——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具体关系是:
无明缘行——由于无知,所以产生种种世俗的意志活动。
行缘识——是投胎时的心识和精神的活动。
因为意志活动(业力)的牵引,识(不是灵魂)就投了胎。
识缘名色——名是指心、精神,色是指肉体。
名色就是指胎中的精神和形体。
这是说的在胎中身心的发育情况。
名色缘六入——六入(眼、耳、鼻、舌、身、意),指胎儿身心发育成各种不同器官。
六入缘触——触是触觉,胎儿出生后,用六种器官去感知外界。
触缘受——缘是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识渐开,受外界刺激产生苦、乐、不苦不乐三种感受。
受缘爱——有了感受就有了贪爱,麻烦就来了。
爱缘取——追求执着。
取缘有——有指业,就是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其实是习惯,我们在生死轮回中流转就是这个习惯在害我们呐。
有缘生——生指下一世之生。
因为前面的善恶业的造作,必定要产生果报,从而导致来生的实现,所以轮回是由不得我们作主的。
生缘老死——有生必定有老,有老必
定会死,试问谁见过不死之人?
以上十二因缘,循环不断,所以称为因;互为条件,因此称为缘。
十、佛的世界观
可以说在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中,唯有佛陀是不以非人天神自居的导师。
佛陀住世时从来都没有说自己是什么化现,而是反复说自己是纯粹的人,只是证悟了诸法实相,他成道后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可见我们学佛不能执着,不能起分别。
佛证得了,所以是普天之下最胜者,《四分律》中说:“一切无上智,一切欲爱解。
自然得解悟,云何从人学?我亦无有师,亦复无等侣。
世间唯一佛,谵然常安稳。
我是世无着,我是世间最。
诸天与世人,无有与我等。
我们看佛是何等的自信,何等的解脱自在。
在《增一阿含经——等见品》中,他告诉比丘们,“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
”
在释迦牟尼佛时代,各种宗教学派对宇宙人生问题产生过种种认识和修行方法,翻译《密勒日巴尊者传》的张澄基先生将它们归纳成为4大类16个问题:
一类:世界:
(1)是永恒的?
(2)是非永恒的?
(3)是既永恒又非永恒的?
(4)是非永恒又非不永恒的?
二类:世界:
(1)是有限的?
(2)是无限的?
(3)是既有限又无限的?
(4)是非无限又非无限的?
三类:如来“死去”以后:
(1)是存在的?
(2)是不存在的?
(3)是既存在又不存在的?
(4)是非存在又非不存在的?
四类:心灵与肉体:
(1)是一?(2)是异?(3)是既一又异?(4)是非一非异?
上面四类问题,几乎包括了古今中外一切哲学大问题,也是人们最为关切的东西。
当时,很多学者和修行人都想与释迦牟尼佛探讨这个问题,想知道大觉悟者如何认识这些问题,但令他们失望的是佛陀住世时,从来都没有回答这些问题。
这就是佛典里面讲的“十四无记”。
佛陀为什么不回答这些问题,在《中阿含经》里有记载,佛说关于这些问题都是对我们的解脱毫无意义的,它像迷宫,使人进去后就出不来了,徒增加人们的困惑、痛苦和烦恼,不能导向寂静、智慧和解脱。
当时有外道追问,您既然拒绝回答这些问题,是否有自己的哲学主张?佛告诉他,如来不受任何东西的约束,他已经从一切理论中超越解脱了。
外道又问,已解脱的圣者到哪里去了呢?佛就批评他说,这些问题本身就问得不对,譬如前面有一团燃烧的火,如果把燃料撒去或者燃烧尽了,火就会熄灭。
假设有人问,火是向东灭去,还是向西、北、南方灭去?这个问题就不好回答了。
因为问题问得没有道
理,火依靠燃料而燃烧,燃料没有了一定会熄灭,而不是向东、南、西、北任何方向灭去。
与此同理,悟道的圣者如来,涅磐后,身心俱寂,远离有无一切戏论,问他存在与否,都无实际意义。
其实世间一切哲学问题,都是如此。
还是看《中阿含经》之《箭喻经》记载,一位弟子有一天修习禅定,忽然心生一念去找佛陀请教这16个问题,他想要是佛还不说,说明佛并非一切智,那我就向其他人学习。
他见到佛后提出了这些问题,佛告诉他,我为什么不回答这些问题,并非我不知道,好比一个人被涂满毒药的箭射中,亲戚替他请了个医生,病人却说,我不要把箭拔出来,我要查清是谁射中了我,是武士,还是婆罗门,是长得高的,还是长得矮的人?我还要搞清楚射我的箭是什么东西做的?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当那个人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以前就会死掉。
所以,佛不回答这些问题,就是因为它们对修行解脱关系不大,不能导致厌离、无欲、止息、寂静、神通、无上智慧和涅磐解脱。
反观我们现在,有些人习惯搞所谓法义辩论,诽谤他人,说有争无,其实对学习佛法帮助不大,如《箭喻经》所比喻,我们人的生命太短暂,智慧太有限,如果想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以有限智慧和生命很难达到,既然佛和很多高僧大德善知识已经告诉了我们方法,何必要把什么问题的根源都弄清楚呢?况且要采取什么法义辩论的方法,显然非智者所为,是缺乏智慧的表现。
因此,佛法的传播离不开语言文字,但佛法的修炼则要脱离语言文字障碍,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法,重实证,不重语言文字。
哪怕是所谓了义说法,如果执着语言文字本身也是不了义的,这应该是佛陀的世界观对我们最好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