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地狱论文佛教地狱伦理思想论文:论佛教的地狱文化和地狱伦理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地狱论文佛教地狱伦理思想论文:论佛教的地狱文化和

地狱伦理思想

摘要:佛教六道轮回之一的地狱是众生受恶业而遭受苦难的所在,在古代印度人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勾勒出了这一个充满黑暗的悲惨世界,这就是“地狱”(梵语niraja直译是泥犁或捺落伽),它暗示的是“众生皆苦”的佛教伦理,同时它在意识领域里更彰显的是另外的一个时空观念。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地狱文化就是从历史的签转中逐步走向成熟的。佛教地狱文化主要表现在地狱名号、地狱时空、地狱昭示的思想伦理上。从而使佛教地狱文化对佛教伦理约束自我、适应社会的必然性提供论证,使得佛教善德在中国生根,成为中国传统伦理的必然。

关键词:佛教地狱;地狱文化;地狱寿量;佛教地狱伦理思想

佛教在早期经典里“地狱”一词,梵语原称为niraja

音译为“泥犁”,本义是“无有喜乐”的一个地方。佛教的轮回观点认为,人造恶业死后就落入此地受尽苦难,丝毫没有喜乐可言,故叫做“泥犁”。在中国文化两晋时期以前“地狱”概念是指人死后魂魄归于地下,与佛教所说的“泥犁”稍有差异。两晋以后中国文化里逐渐有了“地狱”是指黑暗而悲惨的环境的意识。到魏晋南北朝时(吴)支谦,(陈)真谛等人在译经时将佛教所说的“泥犁”直接翻译为“地

狱”,开始形成了中国文化中佛教地狱文化。到了唐代,玄奘译经时始立“五不翻”的原则,就多不用“泥犁”而用“捺落伽”( naraka)。由此,在中国文化中将这一词一直理解为地狱,意思是造恶之人所受苦厄的地方。

一、佛教典籍中记载的地狱名号

佛教的地狱数目繁多、名称各异,但主要则分为“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增生地狱)”、“孤独地狱(零散地狱)”三大类,或者分为“八寒地狱”、“八热地狱”、“边缘地狱”、“孤独地狱”四大类。佛教中通常所说的地狱主要是指根本地狱。在佛教典籍中讲述地狱情况的经典不胜枚举,但详细介绍地狱名号的主要是《十八泥犁经》《长阿含经世纪经地狱品》和《大智度论》,以及《俱舍论》卷八、卷十一和《大乘义章》卷八,《大楼炭经》等《大藏经》经典为最具代表性。在中国文化中“十八层地狱”和“无间地狱”的观念对国人影响最大,不过在佛教典籍中“地狱”却是名目繁多,说法不一。纵观佛教诸多典籍,大体上可以以隋唐为界限,对佛教地狱名号的说法有两大类别,即:在汉至南北朝期间,佛教地狱名号以寒热两大类地狱为主流,隋唐以后佛教地狱名号变得精湛细致了,有时间、空间上的详细描述,而且在说法上出现众多不一的情况。

(一)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地狱名号

在东汉安世高所译的《十八泥犁经》中,讲述了有上下

纵贯的八大炎热地狱,和四方连横的十大寒冰地狱以及其名号。它是以时间和内容上划分的,而不是在空间上的纵向分层,《十八泥犁经》尤以时间为主要叙述对象。这十八个地狱是以人生前所犯恶行的轻重来决定在这十八个地狱的受

罪时间长短的。每一个地狱比之前一层地狱增加苦厄二十倍而所处时间增加一倍。在经中记载:

“第一犁名曰先,就乎而是人言起无死。人居此犁中。相见即欲斗。乎中无兵。而自有兵。相伤杀无岁数又不死。有人来语起不死。以风来吹即愈。如是无岁数。已复持热铁剑相伤杀。已复有铁椎相杀。以手拳极利相。伤久久无岁数。是其类。其人长且大。寿人间三千七百五十岁为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万岁为人间百三十五亿岁。第二犁名居卢倅略。居卢倅略一苦。当先就乎二十……寿人间七千五百岁为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二万岁。为人间二百七千亿万岁……” ①

可见,在这些地狱里轮回的终生受的全是些刀杀砍伤、烈火焚烧、饥寒极冻、遥遥无期的刑罚。一直到了第十八个地狱时,苦已经无法形容,也无法计算出狱的日期了。《十八泥犁经》中的地狱名号分别是:八个火泥犁,“先就乎而、居卢倅略、桑居都、楼、旁卒、草乌卑次、都意难且、不卢都般呼”,是为“入地半以下火泥犁”。 ②还有十个在天际间的十个寒泥犁,“乌竟都、泥卢都、乌略、乌满、乌藉、

乌呼、须健渠、末头干直呼、区逋涂、沈莫”。 ③这些都是梵语直译过来的地狱名号。同时安世高所翻译的《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中对二十类身处地狱的处境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从中可以看出,地狱的寒热和众生遭受苦难的情况。竺昙无兰的《佛说四泥犁经》等经典里也讲述了地狱的情况,不过其地狱的名称和环境与《阿含经》的情况有相似之处。

在《长阿含经卷十九》(第四分世记经地狱品第四)中对地狱的名号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彼有八大地狱。其一地狱有十六小地狱。第一大地狱名想。第二名黑绳。第三名堆压。第四名叫唤。第五名大叫唤。第六名烧炙。第七名大烧炙。第八名无间。其想地狱有十六小狱。小狱纵广五百由旬。第一小狱名曰黑沙。二名沸屎。三名五百丁。四名饥。五名渴。六名一铜釜。七名多铜釜。八名石磨。九名脓血。十名量火。十一名灰河。十二名铁丸。十三名釿斧。十四名豺狼。十五名剑树。十六名寒冰”。 ④

这可以说是中国佛教历史上较早的关于地狱名号的描述,勾勒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地狱系统体系,即八个主地狱各配以十六个分地狱,在时空上建立起来了一个数量巨大的地狱系统。与这种说法相类似的是《大楼炭经泥犁品(第四)》,其中虽然地狱名号相异,但是在根本地狱的说法上很是一样

(按:名称是梵语的直译):

“其中有八大泥犁。一泥犁者。有十六部。第一大泥犁名想。第二大泥犁名黑耳。第三大泥犁名僧干。第四大泥犁名卢獦。第五大泥犁名噭嚾。第六大泥犁名烧炙。第七大泥犁名釜煮。第八大泥犁名阿鼻摩诃”。同样在该经中对“十大寒冰地狱”的名号也有叙述:“其界有十大泥犁。第一名阿浮。第二名尼罗浮。第三名阿呵不。第四名阿波浮。第五名阿罗留。第六名优钵。第七名修揵。第八名莲花。第九名拘文。第十名分陀利”。 ⑤

在《大智度论》(《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毗梨耶波罗蜜义第二十七》)(卷第十六)中记载:

“如是等种种八大地狱周围其外复有十六小地狱为眷属。八寒冰八炎火。其中罪毒不可见闻。八炎火地狱者。一名炭坑二名沸屎三名烧林四名剑林五名刀道六名铁刺林七名醎河八名铜橛。是为八。八寒冰地狱者。一名頞浮陀(少多有孔)二名尼罗浮陀(无孔)三名阿罗罗(寒战声也)四名阿婆婆(亦患寒声)五名睺睺(亦是患寒声)六名沤波罗(此地狱外壁似青莲花也)七名波头摩(红莲花罪人生中受苦也)八名摩诃波头摩。是为八”。 ⑥

这里详细记述了“八热地狱”“八寒地狱”的名号。结合《大乘义章》、《俱舍论记》和《大智度论》来看,“八热地狱”的名号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