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第一章 乡土中国之乡土社会 学案(思维导图、内容提要与练习)

合集下载

统编版高中语文《乡土中国》——思维导图带你走进“乡土中国”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乡土中国》——思维导图带你走进“乡土中国”课件
• 四、深入探究:写作特色、思想内涵 家乡是什么,搅进筷子的是一口吃的,塞进耳朵是一句乡音,映入眼帘是一个地名,触手可及是一抔黄土。
在乡土社会,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城市文明在进步,也许城里人藐视乡下人土里土气,只有靠种地谋生的人才能明白泥土的可贵,才能体会到中国社会的基层具有浓厚 的乡土性。 中国以自我为中心,看关系而加以伸缩,为人治。 礼治秩序 无讼 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
的社会。
理性的。 中国社会不叫人治,叫礼治,前提是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各种问题,但认为这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而乡土社会是稳定
的社会。
图9
• 城市文明在进步,也许城里人藐视乡 下人土里土气,只有靠种地谋生的人才能 明白泥土的可贵,才能体会到中国社会的 基层具有浓厚的乡土性。
• 在乡下,“土”是我们的命根,年复 一年,日复一日,随着季节的更替,锄地 播种,精耕细作,尽管寸草不生,仍然期 盼能从土里长出希望,收获果实。
图6
• 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以 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体”。“差序 格局”中的社会范围是从“己”推出去的, 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 亲属,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 和悌。在“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中,往 往由于私人间的关系影响,很难找出一个 普遍的道德标准,所有的价值标准都不能 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中国的道德和 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 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 1.确定主体 • (1)核心词:目录、乡土本色等 • (2)框架关系:并列、总分、对比、
流程、手环……
怎么画思维图?
• 2.确定分支 • 包括分支的数量及图表样式
• 3.确定分支的内容
• 4.适当改变图形位置,使整体和谐协调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之各章思维导图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之各章思维导图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之各章思维导图第一章:乡土本色费孝通在第一章中主要探讨了乡土社会的本色。

他认为,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基于长期共同生活的经验和习惯。

他还指出,乡土社会是一个静态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缓慢,变化不大。

第二章:文字下乡在第二章中,费孝通讨论了文字在乡土社会的作用。

他认为,文字并不是乡土社会的基本需求,因为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主要依靠面对面的交流。

他还指出,文字的引入可能会打破乡土社会的平衡,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在第三章中,费孝通继续讨论了文字在乡土社会的作用。

他进一步指出,文字的引入可能会带来文化的变迁,影响乡土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他还强调了乡土社会对文字的适应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和矛盾。

第四章:差序格局在第四章中,费孝通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

他认为,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就像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同心圆,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地位和角色,与周围的人形成不同的关系。

他还指出,差序格局是乡土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第五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在第五章中,费孝通讨论了乡土社会的道德观。

他认为,乡土社会的道德观是私人的,即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形成自己的道德标准。

他还指出,乡土社会的道德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六章:家族在第六章中,费孝通探讨了乡土社会的家族制度。

他认为,家族是乡土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密,共同生活,共同生产。

他还指出,家族制度对乡土社会的影响深远,决定了人们的身份地位、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第七章:男女有别在第七章中,费孝通讨论了乡土社会的性别关系。

他认为,乡土社会的性别关系是男尊女卑的,男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占据主导地位。

他还指出,乡土社会的性别关系对女性的生活和命运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八章:礼治秩序在第八章中,费孝通提出了“礼治秩序”的概念。

《乡土中国》整本阅读序列指导(思维导图图+渐进式阅读+深度阅读)

《乡土中国》整本阅读序列指导(思维导图图+渐进式阅读+深度阅读)

《乡土中国》整本阅读序列指导(思维导图图+渐进式阅读+深度阅读)《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著的一部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其中收录的14篇论文,是根据费孝通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的,曾在当时的《世纪评论》期刊分期连载过。

作者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讲授“乡村社会学”,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以“乡土”概念来概括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以“礼治秩序”来概括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

在费孝通眼中,“乡土社会”是从“乡土”一点点走向“现代”的。

传统的乡土社会虽然已经基本解体,但这些让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魂”并没有消散,它们仍在方方面面影响着现代中国。

作为中学生,阅读《乡土中国》,可以沿着作者的思路,一窥中国的基层社会,具体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面貌,深入地理解中国乡村文化的特性;可以通过研读文本,学习作者观察社会、透视社会的方法,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可以通过研读文本,学习作者缜密的思维、生动的表达、严密的论证,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中学生阅读《乡土中国》,不但要读懂这本书,还要通过阅读这一本书来学会如何阅读学术著作,掌握研读学术著作的基本方法,建立阅读学术著作的基本规范。

在梳理传统阅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术著作阅读与研讨”的特点,阅读《乡土中国》,建议中学生采取“浏览—略读—精读—研读—重读”五步阅读法。

第一步是浏览。

阅读封面、作者简介,记住本书的作者与书名;阅读目录、前言、后记、内容摘要,大致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对全书进行一目十行的扫描式阅读,大致了解本书的基本结构;跳读部分章节或段落,了解本书的内容体系,用几个关键词语概括本书的内容。

第二步是略读。

快速地通读全书,圈出各篇的核心概念,勾画出各篇的主要观点;结合原文,对文章的核心概念作出解释;结合原文,理解文中的主要观点的含义;找出每章节的关键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全书梗概。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思维导图PPT(15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思维导图PPT(15张)

第10章
【教学步骤】 问: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这首赞歌,仅仅是呈给大堰河的 5.荆轲迟发缘由。 12.《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C. 由材料四可知,共享单车行业存在单车质量不合格、押金退费难、单车随意停放、行业标准不规范、行业竞争激烈等问题。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 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 仍未感化晋国。 B. 材料一介绍了共享单车产生的背景及其使用方法,而材料三和材料四都提到要关注儿童骑行共享单车时所面临的安全问题。 1.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第一课时 大堰河家穷,却有爱,我家富有,但缺少爱,想到这些,诗人心中充满了——眷恋与感激。 一、 导入: 6.太子丹见荆轲迟迟未发,“疑其改悔”。荆轲怒斥太子丹,告别赴秦。 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最近发展起来的“共享单车”经营模式,正在快速地改变着我们生活方式,也为经济发展新常态增添了新的内涵。
《乡土中国》
思维导图各个章节第1章 Nhomakorabea2-3章
第4章
本文从荆轲将入秦作准备工作写起,接着写他在太子丹的催促下启程赴秦,及至到秦国后巧用“打开关节”的办法“拜见”秦王,最 后记叙了刺秦王的壮烈举动及其惊心动魄的场面。对这一复杂的事件,作者不但写得精彩、生动,而且文字十分洗练,有很强的感染 力。 9.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8. 试题分析:A项,因果倒置,应是“共享单车盈利模式有待梳理和建构,这注定了当前的共享单车发展模式不会是其发展的终点。” 同时“必将梳理和建构”也过于绝对;B项,老年人比年轻人有着更积极的评价;D项,新增人数不是最多。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2 二、结合课文学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标点和翻译的能力。 (板书课题) C.在共享经济中,我国人际信任基础薄弱,这既与中国文化中的人际交往方式有关,也与中国缺乏有效的个体信用体系有关,要克服 这一问题,需靠个人与国家共同努力。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下面请听5.2班同学的演唱,他们带来的自选歌曲是《少年先锋队队歌》,必唱曲目是《国歌》和 《盘马中心校校歌》。请3号参赛班级9.1班作好准备。 2.秦王被逐狼狈不堪,荆轲行刺一无所惧。 油纸伞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雨——春雨。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样描绘春雨的? 可以想象:烛之武向多少人探问过天下的分分合合,路人、行商、政客(其中可能就有佚之狐);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 的手势与眼神;想象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能从王宫里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时的焦急与渴盼。 【要点难点】

乡土中国每一章思维导图

乡土中国每一章思维导图

乡土中国每一章思维导图
乡土中国每章核心观点与论证思路如下所示:
第一章在东方的乡土社会中,最主要的是“克己复礼”——这是道德体系的出发点。

乡土社会中的道德和法律依据私人间的关系亲疏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

第二章乡土社会中缺乏“团体”,也就难以产生“团体”的道德,由于团体是超越个人的存在,乡土社会中也就没有产生“超人”的道德。

主要优势:
剖析了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特点。

书中不作空泛说教和简单类比,一切以时空条件为转移,从结构、道德、法律、家庭、权力等方面来看中西文化差异。

《乡来垍头土樤中国》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
1、乡土本色:以农为生的人,时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讲解了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其信用并不是并不是依靠契约。

2、文字下乡:从空间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中没有文字的需要。

3、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需要。

4、维系着的私人道德:介绍了不同的社会格局构成不同的道德体系。

5、家族: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是小家族。

6、男女有别: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

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

7、礼治秩序:"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维持礼的规范是传统,与"法"不同。

创作背景
《乡土中国》来源于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当时作者应《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14篇文章,《乡土中国》由这些内容、文章辑录而成。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和思维导图(113页)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和思维导图(113页)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和思维导图(113页)《乡土中国》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1948年出版的一本学术著作,主要探讨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和性质。

全书共分为14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乡土社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在阅读《乡土中国》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费孝通先生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和实证研究,深入揭示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如土地的分配、家族的构成、农村的权力结构等。

他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乡土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如农民的生活、婚姻、家庭、教育等,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乡土社会的全貌。

1. 导论:介绍了《乡土中国》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2. 乡土社会的特点:包括土地的分配、家族的构成、农村的权力结构等。

3. 农民的生活:包括农民的居住、饮食、衣物、交通等。

4. 农民的婚姻:包括婚姻的习俗、婚姻的动机、婚姻的关系等。

5. 农民的家庭:包括家庭的构成、家庭的关系、家庭的教育等。

6. 农民的教育: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手段、教育的效果等。

7. 乡土社会的变迁: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关系的变化、社会观念的变化等。

8. 乡土社会的未来:包括社会发展的趋势、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进步的方向等。

通过这个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乡土中国》的内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和性质。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激发自己的思维,深入思考和探讨乡土社会中的各种问题,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9. 乡土社会的经济活动:探讨农民的经济活动、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农村市场的运作机制等。

10. 乡土社会的文化传承:包括乡土文化的特点、文化传承的方式、文化对乡土社会的影响等。

11. 乡土社会的宗教信仰:探讨农民的宗教信仰、宗教活动、宗教对乡土社会的作用等。

12. 乡土社会的法律制度:包括乡土社会的法律观念、法律制度的特点、法律对社会秩序的影响等。

13. 乡土社会的政治参与:探讨农民的政治参与方式、政治权力的分配、政治对乡土社会的影响等。

【新教材】第一章乡土中国之乡土社会学案(思维导图、内容提要与练习)

【新教材】第一章乡土中国之乡土社会学案(思维导图、内容提要与练习)

【新教材】第⼀章乡⼟中国之乡⼟社会学案(思维导图、内容提要与练习)第⼀章乡⼟社会【本篇导读】作为整书之开篇,作者即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社会在基层上是乡⼟性的,也即乡⼟本⾊的。

这⼀基本特征是由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主体的农民(乡下⼈)与⼟地的关系所决定的:⼟地是农民谋⽣的基础,是农民的命根⼦,农民离不开⼟地。

继⽽,论述了农民与⼟地的关系所决定的⼈与⼈之间的关系,其特征是强烈的地⽅性,即⼈与⼈在空间排列关系上形成了以住在⼀起的⼩集团村落为单位的孤⽴与隔膜。

然在聚村⽽居的⼩集团内部,则完全是⼀个因在⼀起⽣长⽽发⽣的、充满了亲密感觉的熟⼈社会:从⽣命历程上看,个体的常态的⽣活是终⽼是乡;在互动对象上,⾯对的是⽣⽽与俱⽽⽆须选择的⼈物;在信任信⽤⽅⾯,靠的是习得的礼俗规矩⽽⾮契约;在⽣活需要的知识上,靠的是认识⼿段与⽬的之间的个别联系、具体经验⽽⾮普遍、抽象的覆盖万有的真理。

通过对⽐社会学家滕尼斯和涂尔⼲的社会类型概念,作者向我们指出这样⼀个熟⼈社会属于有机团结的社会、礼俗社会,是不同于作为机械团结的社会、法理社会的现代社会的。

本篇共17个⾃然段。

第1⾃然段扼要地从历史与现实⾓度点出了⾃⼰对基层社会的基本判断和⾃⼰讨论的对象;第2—6⾃然段阐释了乡下⼈⼟⽓的原因是农民谋⽣离不开⼟地,进⽽被⼟地束缚;第7—10⾃然段阐述乡⼟社会⼈与空间关系上的不流动和在⼩农经营、⽔利合作、安全保卫、平等继承等需要下呈现的聚村⽽居的格局,由此形成了以住在⼀起的集团为单位的孤⽴与隔膜,即地⽅性。

第11—17⾃然段阐述了在地⽅性限制下乡⼟社会作为熟⼈社会在⽣命历程、互动对象、信任信⽤和知识特征上的表现,并指出由于熟⼈社会的风俗⽆法在现代社会应⽤,故⽽“⼟⽓”才变成了骂⼈的词汇。

【内容概括】如果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那么中国有99.9%的时期都处在农业社会,在那么长的时间⾥我们都是受到⼟地的束缚,我们⾃然会惯性的受到⼟地的影响。

⽐如说我们喜欢定居在⼀地,不爱迁徙。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之各章思维导图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之各章思维导图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之各章思维导图第一章: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1.1 地理环境与乡土社会的关系1.2 乡土社会的特点:熟人社会、礼俗社会1.3 乡土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家族、村落1.4 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与变动性第二章:乡土社会中的权力与秩序2.1 长老统治与教化权力2.2 社会规范与礼治秩序2.3 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刑罚2.4 权力与秩序的维护机制第三章:乡土社会中的性别与婚姻3.1 性别分工与家庭角色3.2 婚姻制度与乡土社会3.3 婚姻选择与家族利益3.4 婚姻生活中的夫妻关系与家庭和谐第四章:乡土社会中的经济生活4.1 土地制度与农业生产4.2 乡土社会中的经济组织:家庭、家族、村落4.3 市场经济与乡土社会的互动4.4 乡土社会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第五章:乡土社会中的教育与文化5.1 乡土社会的教育观念与教育体系5.2 文化传承与乡土社会5.3 乡土社会的宗教信仰与民间信仰5.4 乡土社会的艺术与娱乐生活第六章:乡土社会的变迁与现代化6.1 乡土社会的传统与现代性6.2 乡土社会的变迁动力:政治、经济、文化6.3 乡土社会的现代化困境与出路6.4 乡土社会变迁中的个体命运与社会责任第七章: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与交往法则7.1 人情世故与面子观7.2 乡土社会中的互助与合作7.3 社交礼仪与交往规范7.4 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与乡土社会的网络结构第八章:乡土社会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8.1 传统美德与乡土社会的道德体系8.2 道德教化与乡风民俗8.3 乡土社会中的善恶观念与行为评价8.4 道德实践与个体修养在乡土社会中的体现第九章:乡土社会的岁时节庆与民俗活动9.1 传统节日的由来与意义9.2 乡土社会中的节庆习俗与民间信仰9.3 民俗活动与乡土社会的生活情趣9.4 岁时节庆在维系乡土社会凝聚力中的作用第十章:乡土社会的环境保护与生态观念10.1 乡土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0.2 传统农业与生态平衡10.3 乡土社会中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行为10.4 生态观念在乡土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第十一章:乡土社会的宗教信仰与精神生活11.1 宗教在乡土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11.2 乡土社会中的宗教仪式与信仰实践11.3 精神寄托与乡土社会的心理健康11.4 宗教信仰在乡土社会变迁中的适应与变迁第十二章:乡土社会的未来发展展望12.1 乡土社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2.2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土社会的发展12.3 乡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12.4 乡土文化与现代社会融合的前景与可能性第十三章:乡土社会的语言艺术与表达方式13.1 方言土语与乡土文化的传承13.2 乡土社会中的谚语、俗语和成语13.3 语言艺术在乡土社会交往中的应用13.4 乡土语言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保护与变迁第十四章:乡土社会的饮食习惯与食物文化14.1 地方特色饮食与乡土生活的关联14.2 食物在乡土社会中的象征意义14.3 乡土社会中的饮食礼仪与节日食俗14.4 传统饮食习惯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第十五章:乡土社会的民间艺术与手工艺15.1 民间艺术的历史渊源与地域特色15.2 乡土社会中的手工艺传承与发展15.3 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15.4 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与市场化的挑战第十六章:乡土社会的乡贤文化与社区治理16.1 乡贤文化的内涵与历史作用16.2 乡贤在乡土社会中的角色与影响力16.3 社区治理中的乡贤参与与民主实践16.4 乡贤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第十七章:乡土社会的教育与人才培养17.1 乡土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17.2 乡土社会中的教育公平与普及17.3 传统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制度的融合17.4 乡土教育在培养乡土情怀与国家认同中的作用第十八章:乡土社会的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播18.1 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18.2 乡土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保护与创新18.3 乡村旅游对乡土社会的影响与挑战18.4 乡土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方式通过这些章节的思维导图,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乡土中国》这本书所描绘的丰富多彩的乡土社会,以及它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思维导图ppt下载(15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思维导图ppt下载(15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 》整本 书阅读 思维导 图ppt下 载(15 张)【 PPT教 研课件 】
第13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 》整本 书阅读 思维导 图ppt下 载(15 张)【 PPT教 研课件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 》整本 书阅读 思维导 图ppt下 载(15 张)【 PPT教 研课件 】
第11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 》整本 书阅读 思维导 图ppt下 载(15 张)【 PPT教 研课件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 》整本 书阅读 思维导 图ppt下 载(15 张)【 PPT教 研课件 】
第12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 》整本 书阅读 思维导 图ppt下 载(15 张)【 PPT教 研课件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 》整本 书阅读 思维导 图ppt下 载(15 张)【 PPT教 研课件 】
第10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 》整本 书阅读 思维导 图ppt下 载(15 张)【 PPT教 研课件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 》整本 书阅读 思维导 图ppt下 载(15 张)【 PPT教 研课件 】
第14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 》整本 书阅读 思维导 图p乡土中国 》整本 书阅读 思维导 图ppt下 载(15 张)【 PPT教 研课件 】
整本书 思维导图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 》整本 书阅读 思维导 图ppt下 载(15 张)【 PPT教 研课件 】
第2-3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 》整本 书阅读 思维导 图ppt下 载(15 张)【 PPT教 研课件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 》整本 书阅读 思维导 图ppt下 载(15 张)【 PPT教 研课件 】

硬核!《乡土中国》:思维导图+章节概要+概念梳理+模拟金题

硬核!《乡土中国》:思维导图+章节概要+概念梳理+模拟金题

硬核!《乡土中国》:思维导图+章节概要+概念梳理+模拟金题一、怎么阅读《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是一部社会学的学术著作,2017年版课标对阅读学术著作的具体要求是:“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

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

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

”高一学生阅读《乡土中国》,至少要做到几个“结合”。

1.精读与略读、浏览相结合。

对不同的内容可以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重要章节要精读,多读几遍,比如《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家族》《礼俗秩序》《无为政治》等,在阅读中提取关键词,把握核心概念,梳理文本思路,理解内容大意。

其他章节可以略读或浏览,可以利用《重刊序言》、《后记》、目录等,学习检索作者信息、作品背景,了解本书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大致了解全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体例。

浏览学界对《乡土中国》的相关评论,可以帮助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与学术价值,但一定注意把握好“度”,不必求之过深,更不能“钻牛角尖”。

2.阅读与思考相结合。

阅读必须与思考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收效甚微。

可以边阅读边思考。

建议参考思维导图,自己手动画出每章节的导图来。

3.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中学生阅读《乡土中国》不是为了研究社会学,而是作为语文学习的材料阅读的。

这就需要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及时用笔记录下来。

4.读书与实践相结合。

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读书与实践的关系。

读书的目的在于运用,从阅读中汲取前人的智慧,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聪明。

阅读《乡土中国》,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将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

总之,阅读《乡土中国》,要真正静下心来,阅读整本书,了解本书的学术价值,进一步认识中国,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亲近感;同时,学习社会科学著作的阅读方法,积累阅读学术著作的经验,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 思维导图1-9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  思维导图1-9

段落大意归纳本章共十七个自然段。

各段段意如下:第一段: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第二段:我们的民族与土地分不开,既在土地上创造过光荣的历史,也受土地的束缚。

第三段:“土”在我们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四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

土地不能流动,农民也很少流动。

第五段:农民黏着于土地,人口相对固定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ー。

第六段:即使因为繁衍,乡村人口迁移出去后依然会与土地保持密切关系。

第七段:不同聚居社区间是孤立和隔膜的。

第八段:中国农民大多聚村而居的特点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第九段: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

第十段:村落之间相对孤立、隔膜;乡土社会的生活富于地方性。

第十一段:地方性的限制使村中人彼此熟悉。

乡土社会是熟悉的、没有陌生入的社会。

第十二段:受土地東缚的乡民,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的。

第十三段:在彼此熟悉的社会中,乡民拥有规矩带来的自由。

第十四段:乡土社会的信任源于对行为规矩的熟悉。

第十五段:生活在乡土中的人在漫长的时间中彼此熟悉。

第十六段:乡士社会中,人们熟悉彼此及生长环境中的事物,并从中获得个别性的认识。

第十七段:在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乡土社会养成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流弊。

思维导图段落大意归纳本章共十九个自然段。

各段段意如下第一段:乡下人在城里人眼晴里的“愚”,是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

第二段:乡下人不识字并不等于“愚”,识不识字并非判断愚不愚的标准。

第三段:城里孩子长于学业而乡下孩子善于捉蚱蜢。

第四段:与教授的孩子相比,乡下孩子因缺少识字环境而不识字,不能据此得出乡下人“愚”的结论。

,第五段: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生活本来就不需要文字。

第六段:乡土社会中的人在“面对面的社群”中成长,彼此熟识,不必使用姓名来辨识。

第七段: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人们可以通过足声、声气、气味等交流,不常使用姓名。

第八段:文字的出现是为克服时空中人与人接触的阻碍。

乡土中国思维导图完整版本

乡土中国思维导图完整版本
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在乡土社会中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 反映了人们在价值观、利益诉求和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差异和复杂性。
04
乡村生活与文化形态
乡村的经济生活
农村合作社
农民通过合作社进行集体生产和分配,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赋予农民经营自主权,提高生产积 极性。
发展乡村产业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农业现代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加强农村产业规划与布局,提高农村经 济效益。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交 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 意义
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 署,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 致富,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乡土中国思维导 图完整版
汇报人: 2023-12-12
目录
• 中国社会的基层构造 • 乡村秩序 • 乡村关系网络 • 乡村生活与文化形态 • 乡村的未来与现代化
01
中国社会的基层构造
乡土本色
01
02
03
土气
乡民身上带有土气,与土 地的联系是他们的命根子 。
土地信仰
土地是乡民的神圣信仰, 与土地的联系也是他们生 存的根基。
未来展望
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设,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 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 品质和幸福感。
THANKS
感谢观看
人治社会的关系网络
乡土社会的关系网络是以家族、亲戚 、朋友等群体为核心构建的,这种关 系网络对个人行为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
人治社会的关系网络具有封闭性和排 他性,对外来人员和陌生事物有一定 的抵触和排斥。
关系网络的形成源于传统社会中的血 缘、地缘和业缘等关系,人们在这种 关系网络中相互依存、相互支持。

《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整本书阅读之《乡土中国》思维导图+习题专练复习全计划

《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整本书阅读之《乡土中国》思维导图+习题专练复习全计划

有关“乡”的成语
无何有乡 无何有之乡。 无何有之乡 无何有:即无有。原指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后指虚幻的境 界。 武断乡曲 指凭借势力在民间横行霸道。 物离乡贵 物品离产地越远越贵重。 乡壁虚造 即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无事实根据,凭空捏造。
有关“乡”的成语
乡利倍义 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 乡书难寄 乡书:家书。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心乡往之 对某人或某些事物心里很仰慕。 衣锦还乡 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鱼米之乡 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有关“土”的成语
鱼烂土崩 比喻国家内部发生动乱。 瘴乡恶土 瘴:瘴气。指瘴气、瘴疠流行的贫瘠和落后的地方。 飞土逐肉 抛掷土丸以逐禽兽。同“飞土逐害”。 分茅赐土 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分茅列土 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有关“土”的成语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分茅锡土 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分茅胙土 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粪土不如 还比不上粪便和泥土。形容极无价值的东西。 风土人情 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现在飞不上天
工业革命后,中国经济、军事等实力落后了,被列强蹂躏。 被赔款,被割地,被侵略。
土地神
土地负载万物,吐纳众生。随着定居农业生产的出现,原 始社会的农民更相信土地是有灵性的,是可以主宰农作物生 长的。土地神崇拜就是从这种土地有灵观念逐步发展而来 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土地神的形象不断演化。
乡土本色是指什么?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为什么说中国的基层社会是乡土性的?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 占有相当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乡土社会【本篇导读】作为整书之开篇,作者即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社会在基层上是乡土性的,也即乡土本色的。

这一基本特征是由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主体的农民(乡下人)与土地的关系所决定的:土地是农民谋生的基础,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离不开土地。

继而,论述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所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特征是强烈的地方性,即人与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形成了以住在一起的小集团村落为单位的孤立与隔膜。

然在聚村而居的小集团内部,则完全是一个因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充满了亲密感觉的熟人社会:从生命历程上看,个体的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在互动对象上,面对的是生而与俱而无须选择的人物;在信任信用方面,靠的是习得的礼俗规矩而非契约;在生活需要的知识上,靠的是认识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个别联系、具体经验而非普遍、抽象的覆盖万有的真理。

通过对比社会学家滕尼斯和涂尔干的社会类型概念,作者向我们指出这样一个熟人社会属于有机团结的社会、礼俗社会,是不同于作为机械团结的社会、法理社会的现代社会的。

本篇共17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扼要地从历史与现实角度点出了自己对基层社会的基本判断和自己讨论的对象;第2—6自然段阐释了乡下人土气的原因是农民谋生离不开土地,进而被土地束缚;第7—10自然段阐述乡土社会人与空间关系上的不流动和在小农经营、水利合作、安全保卫、平等继承等需要下呈现的聚村而居的格局,由此形成了以住在一起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与隔膜,即地方性。

第11—17自然段阐述了在地方性限制下乡土社会作为熟人社会在生命历程、互动对象、信任信用和知识特征上的表现,并指出由于熟人社会的风俗无法在现代社会应用,故而“土气”才变成了骂人的词汇。

【内容概括】如果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那么中国有99.9%的时期都处在农业社会,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是受到土地的束缚,我们自然会惯性的受到土地的影响。

比如说我们喜欢定居在一地,不爱迁徙。

从农业本身来看,农业活动可以由一个人来完成,许多人居群在一处是无须的,耕种活动如果不向分工专业的方向发展,农业也就没有了把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的需要。

反观美国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有屋檐相接的邻舍。

因此当我们看到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群,我们可以猜想这可能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

为什么中国农民有聚村而居的习惯?除了人多容易保卫安全、合作兴修水利的需要之外,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在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的积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村都是同姓的原因。

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作者在这里定义了土地的重要性,我们以农业为生。

人与空间上不流动;村雨村之间往来很少、孤立、隔膜多。

因此我们是熟人社会,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交流并不是基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行为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于是,乡土社会逐渐演化成一种礼俗社会,是异于西方的法理社会。

农人固守土地而居,形成“熟悉”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因“熟悉”而成“俗”,常“习”之。

这些“俗”因为熟悉和信任而毋需以契约而固化,于是形成所谓的乡土本色:一个礼俗社会。

“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描写的是熟悉后的亲密感觉。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

乡土社会是没有法律的位置的,从熟悉到信任。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在社会学中,却分两种社会:1. 礼俗社会: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有机的团结;2. 法理社会: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机械的团结。

【概念整理】乡土本色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原因:谋生方式、文化风俗、世代定居后果:终老是乡,人人相识、礼俗社会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原因:小农经营、水利合作、安全保障、遗业继承礼俗社会:“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并不需要抽象的普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

”(与现代社会的矛盾-文字下乡)1. 礼俗社会:字面上理解就是用礼和风俗来约束当时人们言行的社会。

中国乡民被圈在土地上,在由无比熟悉的人物、无须选择的关系所构成的基本不变的环境中生活,显然,中国社会是自然发生、有机团结的礼俗社会。

另外,中国社会是一个彼此熟悉、用规矩和礼俗而不是法律维持的社会。

2.法理社会:以城市为代表的社会,法律和理性支配一切。

习俗和情感的作用减弱。

【思维导图】【阅读练习】(2013年湖北卷)乡土本色费孝通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

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

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

“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

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

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

这样才发生法律。

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

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

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

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

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说“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

《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4.孟懿子问什么是孝。

孔子回答:“孝就是父母活着时,就依礼侍奉;父母死了,就依礼安葬、祭祀。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

孔子回答:“孝就是为父母的疾病忧愁。

”子游问什么是孝。

孔子回答:“孝,不只是养活父母,更要对父母恭敬。

”孔子通过列举具体行为答复了学生的问题,这体现了乡土社会的认知特征,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5. 文章阐述了乡土社会中人们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方面的种种特征,最后提到:“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

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

”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选择文中所述特征之一,联系生活实际和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识与思考。

200字左右。

习题答案1.A 解析:A项,见第二段;B项,“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有误,原文是“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C项,见第12段,“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误,它是“机械地团结”的特征,而“乡土社会”是“有机地团结”;D项,见第11段,“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有误,原文是“无须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