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教程文件
2.1《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
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 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情景交融包括 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情中景,景中情” 。
三、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什么区别?
1、工具材质不同 。 2、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不同。 3、山水画对笔墨意境在追求。
四、示范:
2020年2月6日 手机拍摄于锦江畔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张璪 就是创造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 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 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 思想体系,既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状态。在山水画中 体现为:画者把自然山水与自我人生际遇相结合。
人民美术出版社高中《绘画》第2课
自然山水之美
山 水 画 之 美
设色山水 (青绿、 浅绛、金 碧)
水墨山水
一、山水画的画法系统
钩、勒、皴、擦、点、染、烘
染
米 点 皴
解 索 皴 、 披 麻 皴
乱 柴 皴 大小斧劈皴
石 头 画 法 之 一
树 石 画 法 之 一
构二、山水画的文化思想
《锦江春晴好》罗国章范画
练习:尝试临摹以下其中一幅水墨山水画。
注意事项:
• 1、学习运用中国山水画的思想观念和基本技法,来进行临 摹。
• 2、准备好一杯清水、浓墨碟子、干净调色盘,一支毛笔。 • 3、毛笔先蘸淡墨、再在笔尖蘸浓墨,用笔用墨灵活、有气
韵,有书写味道,有意境。 • 5、落款位置合适,章法合理。
天人合一 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 -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教案
一、课程名称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
二、授课老师
严乔山
三、课时
1课时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哲学观,体验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美感,了解其审
美情趣及其深层的文化内涵。
2、使学生理解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之间的区别。
3、使学生初步掌握山水画的绘画技法及创作理念,学会欣赏山水画
4、艺术实践---临摹一幅山水画小品,体会一下笔墨和意境
五、课程类型
新授课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中国山水画创作理念和学习山水画技法。
难点:中国画的创作方法与西画不同,是以生活中真山真水为客观原型,经画家主观的思维加工,借笔墨技巧,艺术地创造出来的,不能只经写生完成学习过程,必须
掌握独特的造型方法,融合自身感受方能完成。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示范法;教学媒体运用
八、教学准备
老师:1制作幻灯片。
2给同学们分组,每组自选一幅山水画和一幅西方风景画作为主题,要求了解这
幅画的创作时间和作者的生平。
学生:1准备宣纸、毛毡、毛笔等相关练习工具。
2分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九、教学过程。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v?ct=301989888&rn=20&pn=0&db=0&s=25&word=山水画技法
六、教学反思
1、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精神,本课努力使教学成为引领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感受其中包含的传统文化、获取欣赏思路的有效活动。教师抓住高中学生思,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化于学科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由此,帮助学生把握对中国山水画审美内涵的理解,对于各个历史时期、各类型中国山水画不同的风格和面貌进行初步的探讨,引发学习兴趣。从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高度来对待本课学习,会使学生产生对传统艺术了解的热情和愿望,这是顺利进行本课学习的根本保证。
3、画种比较,探究画理
教师提出问题: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什么区别?(学生阅读课文,同桌讨论比较山水画与风景画的区别。)
PPT展示:
(1)工具材料的不同。西画多用平头笔,如油画笔、水彩笔、水粉笔等,调和颜料作画,画出的作品一般都叫“风景画”。而用毛笔和水墨颜料,画在宣纸和绢上gypzx/g/2009-02-18/2115521328.html
《六君子图》/shuhua/2011-06/13/content_4262126.htm
(让学生根据教科书提供的材料结合自己搜索到的相关画理资料展开讨论,生生、师生交流互动。)“古画画意不画形”、“树石不取似,意到便已”、“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师评述:在古人看来,把大自然融入笔墨之中,这是山水画所表达的天人合一的精神;而把自然界的物象和人融合到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情与景的交融。这就是历代中国画家所追求的“外346390.htm
第二课 天人合一 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人美版《绘画》教案
第二课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人美版《绘画》教案一、导入本课我们将继续探讨中国文化中的山水画,也是继上节课“笔墨情致–中国山水画-王维版《绘画》教案”之后的一个续篇。
本次教案主要从“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角度来探讨山水画这一充满哲学和人文情感的艺术形式。
同时,本课还将引入著名画家人美的作品,引导学生通过赏析和模仿人美画家的作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现山水画的精髓。
二、知识讲解1. “天人合一”的内涵“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概念之一。
指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
在山水画中,“天人合一”表现为画家以自己的心境去揣摩自然,用笔墨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山水画不是简单的自然写生,更是艺术家内心感受的抒发和展现。
2. “情景交融”的艺术形式“情景交融”是山水画中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它指的是人文景物和自然环境在画面中融为一体,互相交融,相得益彰。
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的生动描绘,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氛围和情感气氛。
3. 介绍人美画家人美,本名赵麦琪,是中国当代画家、教育家,同时也是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山水画研究中心主任。
他是中国当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素朴、笔墨洒脱为特点,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
4. 人美画家作品赏析在此,我们将介绍人美画家的一幅代表作品,并对其进行详细赏析。
作品名称:《春思》作品描述:画面中,一道清溪蜿蜒穿越山峦,流水潺潺,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画家通过墨写的草木、水石,彩绘的花鸟虫鱼,表现了一幅自然真实、情感深邃的山水画境。
同时,画面中融入了人文因素,例如亭台楼阁、曲桥流水等,更增添了一分诗情画意。
作品解析:人美画家在此幅作品中,充分展现了自然和人文景致的交融,体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学风格。
他通过画面的布局、线条的运用以及色彩的搭配,传达了自然与人文的无间关联。
画家采用的是淡墨之笔和水墨彩绘的手法,呈现出一种温润、典雅、脱俗的美感。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精品PPT课件
1.魏晋时期萌芽
东 晋 。 顾 恺 之 〈 洛 神 赋 图
〉
隋:独立成画科
隋:展子千。〈游春图〉
唐、宋:从成熟走向高峰
唐:李思训 南宗:青绿山水(金碧山水) 北宗:水墨山水 唐:王维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
北 宋
元
巨 然
倪 瓒
《
《
层
六
崖
君
丛
子
树
图
图
》
》
元
明
清
明
成
清
唐
为
油
1、工具材料
西画:平头笔:油画笔、水彩笔、水粉笔 调和油;油画、水粉、水彩颜料 纸、木板、墙、布
中国画:毛笔、水墨颜料、宣纸、绢
生宣纸 中国画颜色
墨汁
毛 笔
2、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西画:焦点透视 写生(支起画架对照景物如实描绘,
包括光影、体积等)客观表现物象。 中国画:散点透视
“搜尽奇峰打草稿”,目识心记,腹 稿。主观精神与客观世界相融合,收放自 如,随心所欲 。
读碑窠石图 李成 (宋)
②青绿山水:为了夸张或者加强装饰味,山水画的设色 以石青、石绿为主。
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宋)
4、 写生与创作
临摹是继承国画优秀传统的手段。 创作是对大自然的艺术加工。 创作的步骤大体与临摹相同,只是要先把写生得来 的稿子进行整理、取舍、加工、合意之后按步骤进行即可。
黄 山 云 海 摄 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 柳宗元 :唐
作以 者清 孤冷 傲、 、荒 清凉 高的 、画 疏面 放, 的表 性达 格出
正居 直然 特相 立对 无六 偏君 颇子
2022人美版美术绘画第2课《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PPT课件
北宋
无我之境
重在画家对 自然景物的 感受和描写 ,画家为自 然服务。
南宋
元代
追求细节真实 和诗的意境
重诗情画意。
有我之境
重在抒发画家 内心思想情感 ,自然景物描 写为次。
溪山行旅图 范宽(宋)
特点: 1、大小对比 2、虚实对比 3、疏密对比 4、动静对比 5、化情思入景
《千里江山图卷》
《佛拉富德小屋》英 康斯泰勃尔
发展脉络概况
1。魏晋时期萌芽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
隋:独立成画科
隋:展子千。〈游春图〉
唐、宋:从成熟走向高峰
唐:李思训 南宗:青绿山水 北宗:水墨山水 唐:王维
宋:赵伯驹。〈江山秋色图〉
宋 李成 《度碑窠石图》
《早春图 》北宋 郭熙
元 明 清成为中国古代绘画主流
小结: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传统
一、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二、山水画在空间处理上采用“以 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
三、中国古代山水画创造了许多 行之有效的表现程式(︾)。
课堂练习:作品分析《富春山 居图》或《千里江山图》
笔法上有很多皴法 雨点皴
的表现程式。
卷云皴(cun) 披麻皴
南宋四家:夏圭、李唐、刘松年、马远
春山瑞松图 米芾(fu)(宋)
创造了“米点山水”——用横 点错落排列、连点成线、表
现云雨苍茫的景色。
突出表现早春季节特色
《寒江独钓图》 宋 马远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创造孤傲、清高、荒凉、疏放 的一种艺术境界
草地一角 水彩 丢勒 (德国
• 中国古代山水画在空间处理上采用 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
高中美术《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9孙茜教案名师一等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中国山水画》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通过欣赏名家山水画,激发学生感性认识,了解山水画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
通过引导学生对笔墨和勾、皴、擦、染、点等技法的学习与运用从一树一石画起,认知山水画的画法步骤,在实践中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征,使学生能够用笔墨大胆的去表达自己对自然山水的感受,培养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与学习。
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
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要求学生通过课本示图练习能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步骤,大胆的进行造型表现。
二、学生分析通过前期人物画和花鸟画的欣赏,高一学生对于中国山水画有一定的认知,能够做到对美术作品进行评述,发表自己的感悟与审美体验。
但学生们缺少笔墨方面的基本功,在造型表现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落墨表现,不要拘泥于太多的专业技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绘画艺术的热情。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能够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初步理解山水画的意境营造;2、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学习画山水画的方法步骤,学生能创作或临摹一幅山水画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课讨论等途径,学习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如何借山川之情,抒发感情描写意境的;2、通过示范教学法与动手实践,让学生近距离领会山水画的基础知识、树石的绘画步骤和山水画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引导学生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乐于学习与传承传统绘画,从而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2、体会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学习用艺术和自然愉悦心灵丰富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1、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留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美;2、山水画的树石绘画步骤与方法,学生对笔墨和勾、皴、擦、染、点等技法的学习与运用。
人美版美术绘画2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课件(共34张PPT)
大青绿山水
小青绿山水
青绿山水是用 矿物质石青、石 绿作为主色的山 水画。有大青绿 、小青绿之分。 前者多钩廓,少 皴笔,着色浓重 ,装饰性强;后 者是在水墨淡彩 的基础上薄罩青
绿。
金碧山水 以泥金﹑石青和石绿三种颜料作为主色﹐比
“青绿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于钩染山廓﹑石纹﹑坡脚, 沙嘴﹑彩霞﹐以及宫室楼阁等建筑物。
山水画创作并非是对一山一水作客观刻个板的自然描绘,而是把山水
作为传达情感的载体,来抒发画家自己内心的情绪,用笔墨的浓淡、点线 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去创造一幅意境幽深、气象 万千的胸中丘壑。
范 宽
宋
----
雪
景
寒
林
图
与 其
师
人
,
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如 师
诸
造 化
黄公望的代 表性作品 《富春山居 图》,花了 七年时间完 成,高33厘 米,横长 396.6厘米。 将富春江两 岸数百里精 粹收聚于笔 下。
三远法是总结了构图学上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高远、 深远和平远的三远法,实际上是如何表现山水境界中的高、 宽、深三度空间的方法。
高远
深远
平远
平远
高远,就是“自山下仰山 巅”,反映的是一种仰视所见 的巍峨宏伟的山势。是从下面 向上仰视,才觉得高远,即把 物象放在视平线上,仰视。
深远,就是“自山前而窥山后” ,由 前面往里画出深奥之感觉叫深远。画中进 深大,造成一种具有深远空间的意境。
情景
中国人认为人的一呼一吸都与宇宙相通。艺术家的 精神无处不与寥廓的宇宙相感应,相交游。人与自然是融 合为一,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这叫“天人合一”思想。 这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思想核心。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_《天人合一情境交融——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x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着重把握以下要点。
一是体会中国山水画情感表达。
二是在分析作品时,应有意识地强调山水画独特的透视和技法。
三是要着重讲解北宋、南宋山水画的特色。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悟中国哲学思想,理解画家的创作心境。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对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通过分析不同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艺术欣赏能力,感受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一、理解中国山水画创作理念。
二、中国古代山水画北宋、南宋时期不同的艺术特色及代表作。
教学难点:追求意境是中国古代山水画重要的艺术特色之一,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包含的意境和人文主义思想。
课前准备:图片素材、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题提出中国山水画。
为什么说山水画是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二、PPT展示。
三、讲授新课:我们的祖国富源辽阔。
祖国河山美不胜收,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共同来体会我们中国山水画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副北宋范宽的山水画《《溪山行旅图》作品一《《溪山行旅图》这副作品采用的是传统的散点透视.自下而上用笔墨表现北方秦岭一带的山峦层林,更重要的是画家对于大自然的美景融入自己的感情,通过艺术手法表达出来,寄予家国情怀。
画家XX终日游居山林久坐细观,对景生情,雄浑险峻的北方自然景观,画家利用传统的雨点皴和积墨法造成如行夜山的阴郁效果。
细微之处尽显XX观察的细致、用笔之精妙。
XX 深受天地有大美的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宽曰:与其师人不如师诸造化。
宽之所以能画出山之精神与神采究其根本观照自然与自身天人合一使其融入山水之间,理通神会移念于眼前山之精神笔下自然流露作品二《XXX图》这是一幅典型的以画抒情的作品。
作品画了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
以表达自己做人的志趣,画面XX的气氛寥落的用笔,都体现了画家的内心情感。
第2课.中国山水画doc
第2课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了解“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观,体验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美感,了解其审美情趣及其所体现的某种深层的人文价值观念,体会山水画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理解山水画的特点和创作理念,学会欣赏山水画。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以阅读、欣赏、实践、讨论、比较等方法,理解山水画的“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特点;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山水画内涵的探究活动,体会山川的美好及无尽的变化,积累经验,丰富自身的感受能力,丰富审美经验,提高理解能力和赏析能力,以期达到整体素养的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提高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绘画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有人知道中国文化三品是指什么吗?中华武术、中华医学、中国山水画2、中国画就其内容分为三大类: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
为什么就山水画在中国文化领域与中华武术、中华医学并列为中国文化三品呢?民大会堂的外宾接待室的墙壁上都是挂的中国山水画,中国人为何对山水画独有情衷?山水画的缘起,使中国画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以山水为主,山水、人物、花鸟交替发展的格局。
山水画虽起步较晚,但较之人物、花鸟却一直成为中国美学的主脉。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不急回答。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
其文化价值可想而知。
看来我们对中国山水画了解得还不够深刻,今天我们再次来了解中国山水画,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理念,为更好地学习画山水画打好基础。
二、阅读教材,自主探究3、要了解中国山水画必须先了解“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观,请先阅读课本上的知识窗,思考:你是怎么理解“天人合一”的?三、协作交流,释疑解难4、感受“天人合一”之美播放自然山水美景,聆听高山流水音乐,回想自己旅游置身于山水间时的心境。
你觉得如果你能在那里居住会是什么样的心情?5、讲授“天人合一”之道这个思想又叫“天人相应”、“天人和谐”、“天人统一”等等,内涵大致上都相同。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教案-01
课题: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
课时:1课时
课型:单一课
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材分析: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临摹中国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是绘画领域中重要的一种绘画形式,同中国花鸟画、素描、水彩画、水粉画、装饰画、版画、卡通画共同构成高中绘画教材教材,学习这一章对与学生了解学习中国画有非常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中国山水画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工具材料的性能、基本技法及其运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感受传统艺术之美,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山水画作品的欣赏和临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
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的作画步骤及其要领。
教学难点:对工具材料性能的初步掌握和基本技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1、教法:演示法、讲述法、观察法、辅导练习法、提问法、总结法
2、学法:观察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教材,笔、墨、纸、砚等中国画工具材料,范本50页,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教材,笔、墨、纸、砚等中国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
一、欣赏《雪景寒林图》《六君子图》
二、中国山水画临摹步骤
1、起稿
2、勾线
3 、画出物体体积质感
4、染墨
5、设色
6、题字盖章
三、中国山水画主要技法及其运用
1、纸性、用笔、用水、用墨、用色
2、皴擦点染。
高中美术《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11舒萍教案名师一等奖教学设计
12018年度“一师一优、一课一名师”美术学科《心与自然的对话---宋代山水画赏析》教学设计执教老师:舒萍广州市花都区邝维煜纪念中学一、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高中美术《绘画》模块情景交融天人合一中国山水画二、课型:鉴赏三、课时:1课时四、教材分析:本课从探讨中国古代绘画从盛唐时期人物画由盛至衰,逐步兴起山水画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在山水画中所展现的文化内涵。
重点分析山水画高峰时期的代表作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对宋代早、中、晚期的经典山水画作品比较赏析,引导学生从笔墨皴法、构图、形式、以及意境的表达等多角度对比鉴赏,与西方绘画作品对比赏析,使学生可以体会到有宋代独特的中国山水韵味的意境和格调。
宋朝文人士大夫文化的相互渗透, “郁郁乎文”的时代氛围与人文思想的启导,宋代山水画的意境有其时代特征:如诗画结合的山水之美;如情景交融的生命之美,表现出物我两忘的禅意境界。
画家们把自己对自然的感悟融入山水画创作之中,寄情山水的艺术情怀。
本堂课学生在欣赏、分析、探究、比较的过程中,感受和体会中国山水画寄情于景,是中国人对美、对自然、对自我修养、对人生感悟的具象化艺术形态。
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赏析,了解宋山水画发展历程、名家名作、表现技法和风格特征,理解山水画的意境,感受宋代画家是如何表现自然之美,表达对自然的认识、对人生的感悟和抒发内心情怀,掌握中国山水画的欣赏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用所学知识对宋代经典山水画进行分析品评,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能组织语言进行表达、发现、表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问题互动式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在分析、品评宋代山水画的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个性化体验,获得艺术鉴赏的欢乐和情感交流的喜悦;引导学生形成关爱自然、以人为本、热爱生活的完善人格。
通过多角度、多形式的赏析和拓展,领略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之美,体悟两宋山水画的独特审美价值,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为什么说山水画是“天人合一 情景交融”
中国人认为人的一呼一吸都与宇宙相通。艺术家的 精神无处不与寥廓的宇宙相感应,相交游。人与自然是融 合为一,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这叫“天人合一”思想。 这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思想核心。
中国山水画受老庄思想及禅宗思想影响至深,注重个体心灵的体悟,常常 在静寂观照中,结合宇宙内部的生命求返于自己内心深处的心灵。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分别是: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唐代·阎立本《步辇图》 唐代·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 唐代·韩滉《五牛图》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明代·仇英《汉宫春晓图》 清代·郎世宁《百骏图》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三、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什么区别?
1、工具材料的不同
4 6
9
1 10
2
8
3
7
5
国画的工具材料
• 1、毛笔 • 2、墨汁 • 3、宣纸/绢 • 4、砚台 • 5、颜料 • 6、笔洗 • 7、笔架 • 8、镇尺 • 9、毡子 • 10、调色盘
5
2 4
1
3 6
7
油画工具材料
• 1、油画颜料 • 2、 油画笔(用弹性适中的动
北宋郭熙在所著《林泉高致》一文中提出“山有三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三远法是总结了构图学上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高远、 深远和平远的三远法,实际上是如何表现山水境界中的高、 宽、深三度空间的方法。
深远
平远
高远,是从下面向上仰视,才觉得高远, 我们今天应用透视学的观点,即把物象放在 视平线上。
中国山水画采用“散点透视”,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下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
,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只有采用中国绘画 的“散点透视”原理,艺术家才可以创作出数十米、百米以上的长卷,(如清明上河图)
千里江山图
高远 平远
山水画的构图
山水画创作并非是对一山一水作客观刻个板的自然描绘,而是把山水
作为传达情感的载体,来抒发画家自己内心的情绪,用笔墨的浓淡、点线 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去创造一幅意境幽深、气象 万千的胸中丘壑。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 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 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 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 浪迹太湖一带。
没骨山水:“没骨”是中国画技法的名称,指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大块面 的水墨或彩色描绘物景。
《雨中漓江》林曦明
他的代表性作品 《富春山居图》, 花了七年时间完 成,高33厘米, 横长396.6厘米。 将富春江两岸数 百里精粹收聚于 笔下。
“元四家”是 元代山水画的 四位代表画家 的合称。是指 黄公望、王蒙、 倪瓒、吴镇四 人。元四家对 于山水画起到 了举足轻重的 作用,他们四 人均是江浙一 带人,他们生 活在元末社会 动乱之际。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 》
一、什么是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 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 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
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 青绿山水 金碧山水 水墨山水 浅绛山水 小青绿山水 没骨山水
深远由前面往里画出深奥之感觉叫深远。 画中进深大,造成一种具有深远空间的意 境。 俯视
平远 平远景色要画出前后左右辽阔的空间。
平远画法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矮山及丘陵的 平远山水;一种是只有田园河流的平原大地。
3、追求不同 表物——主要是客观地反映现实 抒情——主观地表情达意
草地一角 丢勒
六君子图 倪瓒
物毛制成) • 3、 画刀,又称调色刀 • 4、 画布,常用的是亚麻布 • 5、调色板 • 6、调色油 • 7、上光油
2、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的不同
西方风景画一般是采用“焦点透视”,它就象照相一样,观察者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把能摄入镜头的物象
如实地照下来,因为受空间的限制,视域以外的东西就不能摄入了。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即是焦点透视的典范 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