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大豆异黄酮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因老年性痴呆 与年龄高度相关,所以 ,抗衰老也 是改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机制。机体 的衰老与 氧自由基关系密切 ,可引发脂质过氧 化。丙 二醛( MDA) 是脂质过氧化的最终产物,测定MDA可 直接反映 自由基水平,其含 量高低是组织细胞 损伤的 重要标志,可反应机体衰老程度旧J 。而超氧化物歧 化酶( SOD) 是体内一类重要的氧自由基的清除酶,其 活力高低反映了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旧J 。张艳玲等¨叫 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可抑制D一半乳糖衰老模型大 鼠各脏器组织MDA含量的升高,抑制SOD和谷胱甘 肽过氧化酶( GSH—Px) 活性的降低,有效改善D一半乳 糖致衰老大鼠的抗氧化能力,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2神经系统疾 病
老年性痴 呆症分为原发性 痴呆、血管性痴 呆和两 者的混合型,前者又称阿尔茨海默病( Al zhei mer ' s di s— eas e,AD) ,是一种与年龄高度相关的、以进行性认知 障碍和 记忆力损害为 主的中枢神经 系统退行性疾 病。 汪新华∞1和曹仕健。列等分别探讨了大豆异黄酮改善 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发现大豆异黄酮可通 过升高AD大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 chol i ne ace t yl —
1心血管系统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是多病因的疾病,除年 龄和性别这 一不可 改变的危险因 素外,血脂异 常是其最重要 的危 险因素。此外,高血压、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胰岛素 抵抗增强、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病毒、衣原体感染 等都在动 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发展过程中起重要 作用。 因此,防 治这些危险因素的 发生发展,亦能有 效的防 治动脉粥样硬化。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年06月 第34 卷
t r ans f er as e,ChAT) 和降低半胱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 酶3( cys t ei nyl aspar t at e—s peci f i c pr ot ea se3,cas pase - 3) 活性,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大豆异黄酮功能及其水解的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功能及其水解的研究进展

表 明经 常服用 大豆 异黄 酮可 预 防和 防治乳 腺癌 ,前列 腺 癌
和肠 癌等 癌症 与缔结 组织 母体 的新 生促 使 动 脉血管 内壁 的增 厚 ,人 体低 密 度蛋 白中的胆 固醇 经过 氧 化 后 可转 化为 血栓 的基 本成 分 ,进 一 步造 成动 脉硬 化 。实验 表 明 : 日服用 3 — 0 0 5 mg异 黄 酮 就 可 以将 低 密 度 蛋 白抗 氧
苷基脱 离 ,可 释放 出游离 的异 黄酮 糖苷 配基 。迄今 已发现 了 l 异 黄酮 ,其 中 9种 异 黄 酮糖 苷 和 3种 配 糖 体 ,已 2种
美 国科 学 家于 18 发 现 大 豆 异 黄 酮 的抗 癌 作 用 , 96年
19 9 0年 美 国 国家 癌症 研 究 院 肯定 了大 豆 异 黄 酮是 最佳 的 天 然抗 癌 物质 。近 年来 发 现 ,异 黄酮 中染 料 木素 (e i— G ns ti1可 防 止新 血 管 的生 成 而 达 到 防癌 的作 用 。大 豆异 黄 en 酮 的这 种生 物效应 主要 体现 在 与激素 相关 的疾 病下 ,研 究
生 质 子化 ,然后 糖 苷键 断裂 生成 苷元 和糖 的氧 碳离 子 中间
大豆 异 黄酮可 提 高细胞 内源 抗氧 化酶 活性 。用 含 有金 雀异 黄 酮 的饲 料 喂养 小 鼠后 ,其 体 内的超 氧 化 物歧 化酶 、 过氧 化氢 酶和 谷胱 苷肽 转移 酶 的活性 显著 提高 。对 于一 些 抗 肿瘤 药物 如 阿霉 素等 引起 的细胞 过 氧化损 伤 所造成 的毒 副 作用 ,大 豆异 黄酮也 有 较强 的保 护作用 。另外 ,它 还 能 抑 制猪 油和 亚油 酸在 高温 下 的 自动 氧化 ,在体 内能直 接保 护细 胞 内膜系 统 的多不 饱 和脂肪 酸 的免遭 氧化 损 伤 。

大豆异黄酮生物活性中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生物活性中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生物活性中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功能]:可防治一些和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的疾病,延缓女性衰老、改善更年期症状、骨质疏松、血脂升高、乳腺癌、前列腺癌、心脏病、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等。

对于高雌激素水平者,表现为抗激素活性,可防治乳腺、子宫内膜、结肠、前列腺、肺、皮肤等癌细胞的生长和白血病,及其它心血管疾病。

大豆提取物作为营养补充食品便用,此外,大豆异黄酮显著的降低了乳腺癌的发病率,产生这种结果被认为是与它的产物植物雌激素有关。

研究还指出在平时多食用富含大豆异黄酮的食物有助于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那些多吃低脂肪,富含大豆蛋白食品的人患前列腺癌的概率会更低。

(一)什么是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是从非转基因大豆精制而成的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种具有多种重要生理活性的天然营养因子,是纯天然的植物雌激素,容易被人体吸收,能迅速补充营养。

在每100克大豆样品中,含异黄酮128毫克,传统方法生产的分离蛋白含异黄酮102毫克,而豆乳中含9.65毫克,因为豆乳含水93.27%,相当于干物质中每100克也含异黄酮100毫克以上。

豆腐中含异黄酮27.74毫克,其干物质含异黄酮200毫克以上。

异黄酮是一种弱的植物雌激素,大豆是人类获得异黄酮的惟一有效来源。

在雌激素生理活性强的情况下,异黄酮能起抗雌激素作用,降低受雌激素激活的癌症如乳腺癌的风险,而当妇女绝经时期雌激素水平降低,异黄酮能起到替代作用,避免潮热等停经期症状发生。

异黄酮的抗癌特性十分突出,能阻碍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而且只对癌细胞有作用,对正常细胞并无影响。

异黄酮还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能阻止氧自由基的生成,而氧自由基是一种强致癌因素。

可见异黄酮的抗癌作用有多种方式和途径。

(二)大豆异黄酮的特点1、神奇的双向调节作用大豆异黄酮在化学上作为结构类似物与雌激素活性有关,显示抑制和协同的双向调节功效:当人体内雌激素水平偏低时,异黄酮占据雌激素受体,发挥弱雌激素效应,表现出提高雌激素水平的作用;当人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时,异黄酮以“竞争”方式占据受体位置,同时发挥弱雌激素效应,因而从总体上表现出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作用。

大豆异黄酮

大豆异黄酮
11






1、大豆异黄酮与癌症 1987年日本科学家发现,染料木黄酮特异性的抑制蛋白 酪氨酸激酶(TPK)的活性。由于TPK参与细胞生长的 调节和控制,因此能够抑制TPK活性的物质一直作为有、大豆异黄酮与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成为危害人类生 命的高发性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和心肌梗塞,而造成这 些心血管疾病的初始阶段就是动脉粥样硬化。
17
18
大豆异黄酮的简介
杨青青 2010.12.26
1
一、发现和分布
2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特性是美国首先发现的,它是大豆生 物活性物中最有医疗价值的活性成分。早在1999年1月, 美国癌症研究中心,邀请诸多著名专家研究大豆中的天
然活性物质具有抗癌效果会议上,专家们充分肯定大豆
异黄酮中的雌激素是防癌、抗癌有效的活性物质,并确 定大豆异黄酮具有以下的生理特性:
7
性质




1)显色 异黄酮类化合物与其他或无色,紫外线下多显紫色。大豆异黄 酮中的染料木素呈灰白色结晶,紫外灯下无荧光,大豆素呈微 白色结晶黄酮类化合物相比,由于A、B、C环共轭程度与黄酮 类相比较小,因此仅显微黄色、灰白,紫外灯下无荧光。 2)旋光性 大豆异黄酮的甙元不具有旋光性,但对于结合型的糖甙结构而 言,由于结构中引入了糖基,因而具有旋光性。 3)溶解性 大豆异黄酮的甙元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可溶于甲醇、乙醇、 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中及稀碱中,大豆异黄酮的结合式 甙易溶于甲醇、乙醇、吡啶、乙酸乙酯及稀碱液中,难溶于苯、 乙醚、氯仿、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对水溶解度增加,可溶于热 水。 4)酸碱性 由于异黄酮分子中有酚羟基,故其显酸性,可溶于碱性水溶液 中及吡啶中

大豆异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 ,
大豆异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刘志胜 李里特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北京
辰巳英三
) (日本国农林水产省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
摘 要 综述了近年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对有关大豆及大豆食品中异黄酮含量的一些研究报告分析表明,大
! !! ;
(( 年,美国癌症研究所确认大豆中有 种成 分具有抗癌活性。这五种成分分别是:植物甾醇、肌 醇六磷酸、大豆皂甙、胰蛋白酶抑制素和大豆异黄酮。 近几年,科学家们的研究兴趣集中在大豆异黄酮。研 究表明,除防癌抗癌外,大豆异黄酮对心血管疾病、骨 质疏松症以及更年期综合症具有预防甚至治愈使用。 自然界中异黄酮资源十分有限,大豆是唯一含有异黄 酮且含量在营养学上有意义的食物资源,这一点赋予 大豆及大豆食品特别的重要性。
# ! ’ $’ ’ " % !&! ,’ " ! ! , ,
可以抑制骨骼再吸收,是防治骨骼疏 松症的 优 良 药 物。在 体 内 只 有 代 谢 分 解 后才能充分发挥其药效,而其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与
大豆苷原完全相同。动物试验表明,染料木黄酮也可
抑制骨骼再吸收。
大豆异黄酮与动脉硬化症
血液中 胆固醇浓度高是动脉硬化症的主要 病因。胆固醇只有经过氧化才会引起动脉粥样 硬化。因此,一些抗氧化剂可用于预防心脏病。初步
丙二酰基异黄
() () () ( )
()
()
基葡糖苷( ) 酮葡糖苷( )
大豆胚轴 大豆子叶 大豆胚轴 大豆子叶
大豆粉 大豆粉 炒大豆
组织化大 豆蛋白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及发展现状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及发展现状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及发展现状摘要:异黄酮是一种植物类黄酮化合物,结构与雌激素有一些相似之处。

本文主要介绍大豆异黄酮结构,来源,生理功能及其发展现状。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发展现状过去人们对大豆的研究主要因为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油脂,且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

因此,大豆食品被看作是高蛋白、高油脂营养丰富的食品。

但在过去十年里,医学工作者将更多的兴趣转移到食用大豆食品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上。

通过对多种大豆成分的研究表明,大豆中还含有其他有益的生物活性成分如皂苷、磷脂、植物固醇。

植酸、蛋白酶抑制剂和低聚糖等。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保健功能,包括降低胆固醇含量,预防乳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生,抑制心脏癌和骨质疏松的发生,改善更年期综合症等都与食用大豆有关。

而研究显示大豆中的异黄酮是这些保健作用的主要因素。

大豆中异黄酮含量非常丰富,高达4mg/g大豆干重,而谷物和其他豆类中含量几乎为零。

因而人们对大豆异黄酮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关注。

1. 异黄酮的结构及来源1.1 化学结构异黄酮是一类具有三碳链连接的两个苯环为基本结构的类黄酮化合物的总称,这个三碳链可闭合也可不闭合成吡喃环,异黄酮与类黄酮的区别在于它的苯环B与C-3连接,而不是与C-2连接。

异黄酮为无色、透明的苯酮,而且他们的结构与雌激素有一些相似之处,因因此具有一些雌性激素的性质。

大豆及其制品中的异黄酮主要以游离型的苷元和结合型的糖苷两种形式存在,其中苷元包括大豆素,染料木素及黄豆苷元。

结合型的糖苷有9种,分别为上述3种苷元的糖苷型、乙酰基糖苷型和丙二酰基糖苷型。

1.2 来源异黄酮仅存在于少数几种植物中,这是因为查耳酮异构酶的分布有限,此酶能将2(R)-柚苷配基(一种类黄酮的前体)转变成2-羟基大豆苷。

大豆是异黄酮含量最高的植物,异黄酮也存在于其他植物中,如紫花苜蓿,红三叶草荷叶葛根。

亚麻和鹰嘴豆中也含有一些,但含量非常低,几乎没有什么营养价值。

大豆异黄酮及其异构体的分布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大豆的品种、生长地点、种植年份、种植日期以及收获时间等。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抗菌消炎 、预防骨质疏松和老年痴呆症等方 面具有重要作用 。大豆异黄酮的检测 方法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 、色谱法 、 层析法和免疫检测法等 。 关 键 词 :大 豆 异 黄 酮 ;生 理 功 能 ;检 测 方 法
中图 分 类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Q 4 96 文 献标 志 码 :A
Re e r h Ad a c n P y ilgc l u ci n a d Dee t n s a c v n eO h soo ia n t tc o F o n i
i f mmain, p e e t n o d s a e a d c n rl t ad o a c lr ds a e b e e c .S y io a o e v r t f d tc in na l t o r v ni f ie s n o to o c r iv s ua ie y rs a h o s f v n ai y o ee t o s r l e o meh d , s c s U p t p o o ty h o t ga h , c r mao r p ya d i t o s u h a V s  ̄ r h tmer ,c r mao r p y h o tg a h o n mmu o s y me o . n a a t d s h
a e ea l sr g n.S y e n i fa o s e e t n r ssa c o c n e , p e e tn se o o i a tba tra mi ih s v g t be e to e o b a  ̄ l v ne ha f cs o e it n e t a c r r v ni g o top rss, n i ce ildi ns
Ab t c : S y e n i f v n st e mo t mp  ̄a t ia t e c mp n n o b a . I i e e e t f s o e n a a d sr t o b a s l o e i h s i o n o ci o o e t n s y e n t st f c  ̄ g n a d w s n me a oa b v i h oe

大豆异黄酮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5-10T10:08:24.46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期作者:姜涛[导读] 摘要:大豆异黄酮是以3-苯并二氮杂卓为基础的多酚混合物。

赤峰市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大豆异黄酮是以3-苯并二氮杂卓为基础的多酚混合物。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大豆异黄酮消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活性,有效提高动物和鱼类的抗氧性,促进动物生产和健康。

因此,大豆异黄酮在动物选择中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水产养殖的迅速发展,在水产养殖生产中使用大豆异黄酮作为抗氧化剂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在分析大豆异黄酮的结构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综述了大豆异黄酮在动物中的应用,探讨了大豆异黄酮在鱼类饲料中的潜在积极作用。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抗氧化;动物养殖;应用进展;前言目前,畜牧业产品的质量和有机畜牧业的发展对食品添加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研究和开发安全的食品添加剂,以替代抗生素和相关激素,并生产高质量的动物产品,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大豆异黄酮主要存在于蔬菜中,大豆、苜蓿和三叶草含量较高。

大豆异黄酮广泛存在于成熟的大豆种子中,特别是在胚芽下部,但在叶片中含量较低。

大豆异黄酮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雌激素活性低、血脂减少、肿瘤控制、抗氧化剂和免疫功能增强。

对畜牧业和家禽养殖的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可对提高牲畜和家禽的日常体重、改善动物食品的使用和生产力、促进免疫功能和降低动物和动物死亡率作出重大贡献。

大豆异黄酮作为食品添加剂可以提高动物和家禽的生产性能,前景广阔。

一、大豆异黄酮(SI)的性质分析1.大豆异黄酮的理化性质纯大豆异黄酮是无色晶体材料带有轻微的苦味。

大豆异黄酮熔点很高。

大豆异构体、木材染料和大豆异构体的熔点分别为320-321℃、295-296 ℃和337-339 ℃,易于溶于低极性溶剂。

在水溶性方面,最贫穷的是葡萄糖、乙基葡萄糖和乙基葡萄糖。

大豆异黄酮的功能特性研究进展_李玉珍

大豆异黄酮的功能特性研究进展_李玉珍

大豆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我国膳食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自然界中异黄酮资源非常有限,大豆是唯一含有异黄酮且含量在营养学上有特别意义的食物资源。

所以大豆及大豆食品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随着大豆异黄酮生理功性的逐步揭示,特别是大豆异黄酮与人体健康关系的明朗,大豆异黄酮的研究成为了大豆深加工的一个热点。

1大豆异黄酮结构与其理化特性1.1大豆异黄酮的化学结构大豆异黄酮在自然界中以2种形式存在:即糖苷型和游离型。

异黄酮糖苷从结构上分为葡萄糖苷配基和配糖物2个部分,这2部分各自由不同的结构组合而成不同的9种异黄酮葡萄糖苷。

在非发酵性大豆制品中,异黄酮只有极少量以游离形式存在,大部分以β-葡萄糖苷的形式存在。

主要成分有:大豆黄苷(Daidzin)、黄豆黄苷(Glycitin)、染料木苷(Genisin)。

此外,还有较少的异黄酮苷的乙酰化合物和丙二酰化合物,而在发酵性大豆制品中,异典酮葡萄糖苷在β-酶的作用下,水解成为游离的大豆异黄酮,主要成分为大豆黄素(Daidzein)、黄豆黄素(Glycitein)及染料木黄酮(Genistein)。

1.2大豆异黄酮的理化特性大豆异黄酮在通常情况下为固体、熔点大部分在100℃以上、其在常温下时性质稳定、呈黄白色的粉末状、无毒、稍有轻微的苦涩味,在醇类、酯类和酮类溶剂中有一定溶解度,它不溶于水,也难溶于石油醚、正己烷等。

2大豆异黄酮的功能特性2.1抗肿瘤的作用与欧美国家相比,东亚国家的乳腺癌以及前列腺癌病死率相对较低,特别是中国、日本等以大豆为主要食物的亚洲国家,激素依赖性疾病发病率较低。

研究人员对此疾病发病率的差异进行了病因学调查,其结果令人振奋。

各种癌症,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胃癌以及肺癌等发病率都与大豆的摄取呈负相关性。

大豆异黄酮抗癌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类似于女性雌激素作用以及抗雌激素的作用。

②能抑制与癌相关酶的活性作用,特别是酪氨酸激酶。

③在癌细胞增殖的阶段具有抑制血管增生的作用。

大豆异黄酮防治疾病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防治疾病研究进展
常 食 用 大 豆 的 日本 发病 率 是 美 国的 四 分之 一 , 究 表 明 , 研 人
体 豆制 品摄 人量与罹患癌症 的发病 率呈 明显 负相关关系。 对 于豆制品的抗肿 瘤 , 多数观点为豆类含有低 甲硫氨酸 、 高
肌 醇 六磷 酸 、 苷 异 黄 酮 等 物 质 。Z m n 等 [】 含 有 不 皂 e ig 3而用
同浓度 的大豆异黄酮的食物喂饲大鼠 ,发现高浓度大豆异 黄 酮可 以抑 制 乳 腺 癌 细胞 生 长 ,或 低 浓度 促 进 其 生 长 。 目
前, 已经 明 确 大 豆异 黄 酮 在 以下 6方 面 具 有 抗 肿瘤 机 制 : ①
大豆异黄酮能抑制一些依赖 于雌激 素生长的肿瘤的繁殖 , 具有抗雌激素作用 ;②对肿瘤细胞合成过程 中所需要的相 关酶 , 对其 活性 有明显抑制作用 ; ③在肿瘤细胞增生 阶段 , 大豆异 黄酮通过 抑制血管增 生而抑 制肿瘤 的生长效果 明 显 ; 通 过 消 除 活性 氧 实 现 抗 氧 化作 用 ; 可 以调 节 细 胞 周 ④ ⑤ 期; ⑥含有丰富的染料木素具有抑制部分与 D A切断有关 N
中 国 中 医 药 咨 讯

21 0 0年 1 月下 第 2卷 第 3 1 3期
No e e 2 1 Vo . No v mb r 0 0 1 2 33
46 ・
J un l f iaT a iin l ieeMe iieIe r to o ra n rdt a n s dcn romain o Ch o Ch f
大 量 流 行 病学 研 究 表 明 ,东 西方 国国人罹患癌症 的比例显着高于 发展 中国家 , 中类型多乳腺癌 、 其 胃癌 、 前列腺癌等 , 发病率
往 往较 发展 中国家的 4 1 倍 , ~ 0 当然 , 这也与西方发达 国家 医学水平较先进 , 人们健康意识强 , 时发现癌症的 比例较 及 高 , 比发 展 中 国家 , 症 检 出率 低 又关 。对 比乳腺 癌在 经 对 癌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近况与展望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近况与展望
l * a vy l ' d v l l a d n xle c g n e i gc u d ic e s h c i [ f s f v n . ed  ̄ r k f e ea l t io n el wo k e d m n c z , ̄ n i e r o l n r a ete a t t o io a o e Th i e s 3 o g n l el r n l 发病率是美 国的四分之一 .妇女更 年期综合症的发病率 只有美 国的三 分之一 研究认为这与大豆 中存在的具有生理活性的大豆异黄酮有关 . 大豆异黄酮对 于与 激素有 关的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如果妇女更年期前经常 食用 大豆食品 ,患乳腺癌的危 险性便降 低 ; % 0 更年 期综合症是 由于妇女绝经后卵巢分泌 的雌激素碱少而 造成的 。大豆异黄酮具有雌激素活性 .因此食用大豆食品可弥
gn s i j e i tn .和黄豆苷 ‘ a d i .相应的甙元分别是染料木 d i znj
g n s e n .和大 豆黄素 ( a d e n 。结构形式分别见 d l z i J 异黄酮外,其他四种 物质均存在于许多植物中=自然界中异黄 素 (e i t i )
酮资源十分有限.大豆是唯一含有异黄酮且含量在营养学上有 图 i 图 2 和

d iz i a d e m R H
g n sen R e i i: t H
图 I 大豆异黄酮甙元 (F ]A)
CH2 0Rl
本 文综述 了近年大豆异黄酮 的研究进 展。 对一些研究 报告分析表明: 加工方法影响大豆制品 中导黄酮的
存在形式和生理活性 . 大豆制品 中的异黄酮甙元具有重 要的生理功能 . 发酵及酶工程的应用 有利于提高豆制 品中 大豆异黄酮 的生理恬性:基因型和环境的差异可以引起不 同大豆品种中异黄 酮含量 的变化等; 型大豆异黄酮产 新

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2)大豆异黄酮的药理作用与保健功能

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2)大豆异黄酮的药理作用与保健功能
第4 卷 第4 期 2 0 0 4年 1 2月
中国食 品学报
Ju a o C i s I t t o Fo Si c ad ho g or l h e n i e od e e Tcnl y n f n e t f c n n e o su
V l4 No 4 o. . D c 2 e . 0 4 0
低[ [ 9 1 。马雌酚的产生与低乳腺癌发病危险的关系 表明,在能产生马雌酚者的体内,存在非常有益 的激素分布四,证明马雌酚能参与雌激素的代谢 过程,而雌激素的代谢对乳腺癌的产生和发展具 有重要影响。卵巢分泌的雌二醇在体内可通过两 条竞争性代谢途径,产生两种具有明显不同特性 的代谢产物 ,一个是可降低乳腺癌发病危险的弱
图 1 染料木黄酮 ()和马雌酚 ()的分子结构 a b
F . o cl sute f ie () l u r c r o gn tn il e a t u s e si a g M r
ad o b n e l) q ( u 值得一提的是 ,异黄酮某些代谢产物的抗氧 化活性超过其母体异黄酮[。研究发现 ,大豆黄 w ]
3 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活性
大豆异黄酮对人体健康的另一个可能的保护
作用是作为抗氧化剂抑制脂蛋 白的氧化〔。研究 1 9 ] 表明,大豆异黄酮可减少体内脂质的过氧化 ,从 而抑制 L L氧化[o L的氧化可能是动脉壁巨 D 0 D 2 L l 噬细胞吸收 L L形成动脉粥样化的先决条件。 D 研究显示 ,摄取 4 周大豆异黄酮即能显著降低血 浆中脂质的过氧化值 ,并显著提高血浆总的抗氧 化态 (A )水平t0 TS 2 5 1 在大豆异黄酮分子结构主链上,取代轻基的 数 目和位置是决定其抗氧化活性强弱的主要因 素[。染料木黄酮在 C 5 C 7和 C 4 位含 3 A - , - -‘ 个轻基 ( 见图 l) a ,故在脂质体中是有效的抗氧 化剂。由于大豆黄素结构中缺少 C 5 - 位经基,而

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作者:陈彦杞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7年第11期大豆异黄酮是大豆中的一类具有广泛营养学价值和健康保护作用的多酚化合物,自然界中的异黄酮资源十分有限,大豆是含有异黄酮,且在营养学上有意义的食物资源,这就赋予了大豆及大豆食品特别的重要性。

许多研究证实:大豆异黄酮有弱雌性激素活性,作为一种植物性雌激素,具有类雌激素和抗雌激素双重作用。

而且具有较好的天然抗氧化活性、抗溶血活性和抗真菌活性的生物效能,长期食用能有效预防和抑制白血病、多种癌症、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在大豆种子中提取和开发高异黄酮的食品或者保健品,已然成为食品保健品和医药等行业的热点之一。

因此,培育高异黄酮含量的大豆品种成为大豆品质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

一、大豆异黄酮概述(一)大豆异黄酮的组成大豆异黄酮是属于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异黄酮类。

现知的12种大豆异黄酮,可以分为2类:自由基和共轭类。

游离型苷元共有3种,仅占大豆异黄酮总量的2%~3%,包括金雀异黄素(又称染料木黄酮)、大豆黄素(又称大豆素)和发现较晚且含量较少研究不多的黄豆黄素。

结合型糖苷约占大豆异黄酮总量的97%~98%,主要以葡萄糖苷、乙酰基葡萄糖苷和丙二酰基葡萄糖苷形式存在,共有9种,分别为金雀异黄苷、大豆苷、黄豆苷、6”-O-乙酰基大豆苷、6”-O-乙酰基金雀异黄苷、6”-O-乙酰基黄豆苷、6”-O-丙二酰基大豆苷、6”-O-丙二酰基黄豆苷、6”-O-丙二酰基金雀异黄苷。

结合型糖苷大部分以金雀异黄苷、大豆苷、丙二酰基金雀异黄苷、丙二酰基大豆苷4种形式存在。

这4种结合性糖苷占异黄酮总量的95%。

(二)大豆异黄酮的理化性质纯的大豆异黄酮为无色晶体状物质,是大豆带有苦涩味的因子之一。

染料木素呈无色片状结晶,大豆苷元呈无色针状结晶,工业上生产的大豆异黄酮产品多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食用时兼具苦味、收敛性和干涩感。

大豆异黄酮苷元比糖苷拥有更加突出的味道,其中金雀异黄素和大豆黄素最甚。

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卢丞文;刘颖
【期刊名称】《农业与技术》
【年(卷),期】2017(037)017
【摘要】大豆异黄酮属于大豆中多酚类化合物,通常以糖苷的形式存在.大豆异黄酮是天然存在的一种荷尔蒙,又称作植物雌性激素.大豆异黄酮具有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以及缓解女性更年期症状等多种生理活性,对人体健康有促进作用,愈加受到人们重视.
【总页数】2页(P4-5)
【作者】卢丞文;刘颖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10.1
【相关文献】
1.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2.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及其分离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3.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4.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5.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豆异黄酮对人体健康作用的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对人体健康作用的研究进展

异黄酮对人体健康作用的研究进展专业:食品营养与安全学号:B100106001 姓名: 陈秀金摘要:本文综述了异黄酮的结构、代谢、测定方法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概况,并对大豆异黄酮的存在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深入研究异黄酮的功能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异黄酮;更年期症状;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肿瘤Advances in study on effects of isoflavones on human health ABSTR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ructure, metabolism and determination of isoflavones and research of its physiological function, prospects its problems in the future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eply investigating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 of isoflavones.KEY WORDS: Isoflavones; Menopausal symptom;Osteoporosis;Cardiovascular disease;Cancer异黄酮(isoflavones)是一类主要分布于豆科植物的天然多酚化合物,因大豆中含量较多,故常称为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SIF)。

因其是从植物中提取,而且主要成分的结构与人体内的雌激素(如雌二醇)相似,能与体内的雌激素受体选择性结合,具有雌激素样的生物活性作用,因而被归为植物雌激素。

早期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低与其大豆摄入量高有关,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异黄酮的广泛关注。

早先的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具有弱雌激素活性,抗氧化活性和抗辐射作用[1],能有效地预防和抑制骨质疏松、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2]。

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文献综述1

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文献综述1

大豆异黄酮开发及研究进展[摘要]大豆异黄酮是大豆中的一类具有广泛营养学价值和健康保护作用的多酚化合物,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作为一种植物性雌激素,具有类雌激素和抗雌激素双重作用,并且在抗肿瘤、预防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了流行病学和实验数据的有力支持。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了分析整理,同时对大豆异黄酮的结构、代谢以及发展前景做了介绍。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大豆异黄酮已成为大豆最引人注目功能成分之一,也是食品与营养学研究热点之一。

该文介绍大豆异黄酮的结构、性能、分布、提取分离、检测技术,糖苷水解方法及大豆异黄酮国内研究现状,且分析大豆异黄酮市场状况及研究前景。

[关键字]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糖苷;大豆;功能性食品1 大豆异黄酮概述1.1 大豆异黄酮组成及结构大豆含有大量活性成分,被人们称为“功能性成分宝库”。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中形成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属于黄酮类化合物中异黄酮类成分,主要是指以3–苯并吡喃酮为母核化合物。

迄今为止,从大豆中共分离出12 种大豆异黄酮异构体,分为游离型苷和结合型糖两类,其中苷元占总量2%~3%,包括染料木素(Genistein)、大豆苷元(Daidzein)和黄豆黄素(Glycitein)三种。

结合型糖苷由三种苷元衍生而成,占总量97%~98%,主要以染料木苷(Genistin)、大豆苷(Daidzin)和6”–O–丙二酰基染料木苷等九种形式存在(Philippe 等,2004;Chung 等,2005)。

其中主要成分有三种,染料木素、大豆苷元和黄豆黄素,它们具有共同母核结构,染料木素为母核5、7、4 位被羟基取代三羟异黄酮,大豆苷元和黄豆黄素均为7、4 被取代二羟异黄酮,其中黄豆黄素母核6位存在甲氧基。

在天然状态下,这三种异黄酮母核与葡萄糖以β–糖苷键连接,以异黄酮葡萄糖苷形式存在于大豆中,分别称为染料木苷(Genistin)、大豆苷(Daidzin)和6–甲氧基黄豆苷(Glycitin)。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作者:佚名科研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60 更新时间:2005-4-27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代谢,吸收,作用机制,β-葡糖苷酶,酶解健康网讯:大豆异黄酮(soyaisoflavones)是大豆等豆科植物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物,迄今为止,己知大豆中的异黄酮共有12种异构体(化学结构式见图1、2),其中3种为苷元形式,即染料木素(genistein)、大豆黄素(daidzein)和黄豆黄素(glycitein), 9种为葡糖苷形式。

大豆异黄酮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有限,其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位置、生长季节、气候、培养条件和储存方式等。

大豆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仅为千分之几,而且97%~98%以糖苷形式存在,苷元仅占2%~3%。

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不仅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活动,还能对人体发挥有益的生理调节作用。

大豆异黄酮的植物雌激素作用,可以降低人体多种雌激素依赖型疾病的发病率;抗氧化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能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诱导癌细胞凋亡;还具有抗菌作用。

近年来,关于大豆异黄酮的研究报道较多,本文就大豆异黄酮的代谢与吸收、药理作用机制、生物活性与结构的关系以及大豆异黄酮酶解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代谢与吸收1.1 代谢大豆异黄酮糖苷在人体内主要由肠内菌从产生的葡糖苷酶水解为苷元,苷元直接被人体吸收或者被代谢成多种单一的代谢物再被吸收,如马雌酚就是大豆黄素在人体内进行生物转化的最终代谢物。

大豆异黄酮的代谢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并受饮食结构的影响,如用不同来源的淀粉饲养时,大豆异黄酮在小鼠体内的代谢物则不同,饲喂土豆淀粉的小鼠,血液中马雌酚的含量显著高于饲喂大米淀粉的小鼠,并且小鼠肠内β-葡糖苷酶的活性亦有明显差异,这可能是不同来源的淀粉影响了小鼠的生理代谢过程或肠内菌从组成。

另有报道,每天食用大豆食品的成年人中,约有30%~50%在尿液中检测不到马雌酚,原因尚不清楚。

大豆异黄酮功能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功能研究进展
1 1 大 豆异 黄酮 的国 内研究概 况 .
近 年来 国内也重 视 了对大豆 异黄 酮 的基础 与应 用 开发 研 究 。1 9 王 春 娥等 对 它 的性质 作用 含 量进 9 8年
[ 收稿 日期]z O —0 一l O8 6 1 [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资助( 06 0 3 , 3 70 0 ) 中国科学 院徽生物所资源平 台资助项 目(O 7 0 8 , 2O —20 ) 新疆师范大学重点实验
物 根 际 微 生 物及 动 植 物 内 生 菌方 面 的 研究 。
第 4期
迪 丽拜 尔 ・托乎 提 等
大 豆异 黄 酮 功 能 研 究 进 Nhomakorabea展 3 7
行 了研究 [ 2 0 ,0 1年武 汉工业 学 院王海 波等对 大 豆异 黄酮 分 离 纯化 工 艺进 行 了研究 [ , 0 6年 暨南 大 学食 7 20 ]
文章编 号 : 10— 5( 0)4 06 3 08 692 80 0 — 9 0 30
大 豆异黄酮 是一 种大 豆生长 过程 中形成 的次生代谢 物 , 属于 生物类 黄铜口 仅存在 于豆科 植物 中 , 据研 究 发 现具 有雌激 素活 性 , 氧化活 性 , 抗 抗溶 血活性 , 抗真 菌活性 及酶抑 制剂 活性 等生理 特性 , 对多 种癌症 和妇女 更 年期综 合症[ 有一定 的防治 。大 豆异 黄 酮 又是 一种 植 物 雌 激 素 , 构 与女 性 雌 激 素 内源雌 二 醇 ( ) 2 ] 结 E2 相 似, 故表 现 出两 种生 物学 活性 即雌 激素 活性和抗 雌激 素活性 , 当雌 激素水 平较 低时 , 以补充雌 激素 , 可 当人 体
品科 学与工 程 系黄才 欢等 用大 孔树 脂分离 纯化 大豆 胚芽 中的异 黄酮 [ ,0 7年[大 连 轻工 业 学 院生 物 与食 8 20 ] g

国内外大豆异黄酮研究开发概况

国内外大豆异黄酮研究开发概况

国内外大豆异黄酮研究开发概况作者:佚名医药原料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147 更新时间:2003-1-4[关键词]:药健康网讯:1986年美国一学者在做大豆胚芽制品中发现了大豆异黄酮,并对其组分进行了全面分析。

1990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ACI(Amer-ican Cancer Institute)根据它的功能作用,邀请有关专家对其抗癌效果进行研讨,结果表现:大豆异黄酮是较佳的抗癌防癌物质,在医药界引起较大的轰动,旋被列为大豆精深加工和医药产品重点开发项目。

与此同时,日本科学家在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的治疗中,也使用了异黄酮,并说明每天食用20g-30g大豆,就可获得充足的大豆异黄酮而确保健康。

一、大豆异黄酮系列产品1、大豆异黄酮分子构成大豆异黄酮(lsoflavones of soybean)属黄酮类混合物、母核是指具有两个苯环A与B通过二碳链连接而成。

三羟异黄酮占50%以上,由染料木素,大豆黄素和黄豆苷原为主体骨架。

97%以7-0-葡萄糖甙形式存在,其配糖体及酰基化衍生物达12种之多,外观形态为半透明结晶体,产品以粉末状出现。

2主要产品大豆异黄酮根据其加工工艺和用途不同,国内外其制品大体分为三种:一种是含量40%-60%的提纯精制品;另一种是含量20%-30%的并有助剂的配方精制品;还有一种是含量10%添加辅料的复合制品。

前两者主要用于药品和饮品,后者主要用于保健品和食品。

国内大都是含量30%左右的提纯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达70多种。

二.质量指标1 原料含量大豆中异黄酮的含量为:全豆0.12%-0.42%,胚轴1.4%-1.76%,子叶0.15%-0.31%,种皮0.01%-0.12%。

大豆不同部位异黄酮含量见表l所示:表1大豆各部位异黄酮含量(μg/g)------------------------------------------------黄豆苷染料本素大豆苷原大豆黄素全豆36.3 864 20 21子叶530 687 25 27胚轴8327 1883 83 15种皮41 44 176 5-----------------------------------------------表1表明:大豆胚轴含量为全豆含量的5倍左右,特别是含配糖体(葡萄糖昔)异黄酮的比例较高。

大豆异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大豆异黄酮,作为一种天然存在的植物雌激素,近年来在营养学、食品科学、医学等多个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大豆异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从大豆异黄酮的化学结构、生物合成、食物来源出发,深入探讨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益处,特别是在预防慢性疾病、维护心血管健康、改善更年期症状等方面的作用。

本文还将关注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利用度、安全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前景。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旨在为研究者和消费者提供关于大豆异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的全面、深入的了解,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二、大豆异黄酮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也被称为大豆黄酮,是一类具有独特化学结构和广泛生理活性的天然植物雌激素。

它们主要存在于大豆的种子中,特别是大豆胚芽,是大豆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

大豆异黄酮主要包括大豆苷元(Ddzein)、黄豆黄素(Genistein)和染料木黄酮(Glycitein)这三种主要形式,它们各自通过糖苷键与不同的糖分子结合,形成相应的糖苷型异黄酮,如大豆苷(Ddzin)、黄豆黄素苷(Genistin)和染料木黄酮苷(Glycitin)。

大豆异黄酮的化学结构特点在于其酚羟基的存在,这些酚羟基是大豆异黄酮发挥其生理活性的关键。

大豆异黄酮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等,这些生物活性与其酚羟基的数量和位置密切相关。

大豆异黄酮的性质稳定,但受到光照、高温和氧气等因素的影响,其生物活性可能会降低。

因此,在储存和加工大豆及其制品时,需要注意避免这些因素对大豆异黄酮的破坏。

大豆异黄酮的水溶性和脂溶性均较好,这使其在人体内能够被充分吸收和利用。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活性主要归功于其与人体内的雌激素受体的结合能力。

虽然大豆异黄酮的结构与人体内的雌激素相似,但其生物活性较弱,因此被称为植物雌激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81第3卷 第3期 中 国 食 品 学 报 V ol.3 No.3 2003年9月 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p.2003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1) 大豆异黄酮的代谢及雌激素特性袁建平 王江海 刘 昕(中山大学国家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 广州510275)摘要 大豆尤其是大豆胚轴富含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大豆异黄酮。

人体内的两种专一肠道细菌能将大豆异黄 酮中的大豆苷和染料木苷代谢为相应的糖苷配基大豆黄素和染料木黄酮。

马雌酚是大豆黄素在肠内细菌作 用下的代谢产物,具有比大豆异黄酮更高的生理活性;但幷非在所有摄取大豆异黄酮的健康成年人体内 都能产生马雌酚;马雌酚的产生与体内是否存在某些特定的肠内菌丛有关。

大豆蛋白能影响肠内菌丛的构 成,进而提高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利用率。

大豆异黄酮是一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具有雌激素和抗雌 激素的双重活性,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预防和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植物雌激素 生理活性 代谢 文章编号 1009-7848(2003)03 -0081-05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亚洲妇女的更年期潮热出汗症状明显比西方妇女轻微[1]。

亚洲妇女乳腺 癌的发病率仅为西方妇女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 一[2]。

移居美国幷接受西方饮食方式的亚洲人, 其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3]。

研究 表明,亚洲人因摄入大量的大豆及大豆制品,而使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西方人。

这与大豆及其制品中所含的弱雌激素即大豆异黄酮有关[1]。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在饮食中 富含大豆异黄酮的人群中,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骨质疏松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低量摄入大豆异黄酮的人群[4]。

鉴于大豆异黄酮所具有的显著生理活性及其对人类健康的有益作用,美国FDA 于1999年 10月将含大豆异黄酮的大豆蛋白正式推荐为降 低血中胆固醇水平,以减少冠心病危险的健康产品[1],显示出大豆异黄酮对健康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同,促使人们对大豆异黄酮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1 大豆异黄酮及其吸收和代谢1.1 大豆异黄酮的种类大豆异黄酮是在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植物雌激素,它主要分布于大豆种子的子叶和胚轴中。

子叶中大豆异黄酮含量为0.1% ~ 0.3%, 而胚轴中异黄酮含量较高,可达1% ~ 4%。

从 大豆中已发现幷分离出12种异黄酮化合物。

其中有3种糖苷配基(Aglycones ) [即大豆黄素(Daid- zein )、染料木黄酮(Genistein )和黄豆黄素(Gly- citein )] 和9种对应的异黄酮糖苷(即葡萄糖苷、 丙二酰基糖苷和乙酰基糖苷)。

大豆中的异黄酮 糖苷约占总异黄酮的98%。

大豆胚轴中的异黄 酮构成与大豆子叶不同的是,其大豆苷含量高于染料木苷。

大豆胚轴除含丰富的异黄酮外,还含大豆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剂、肌醇六磷酸和皂角苷等多种活性组分[5]。

1.2 大豆异黄酮的代谢及药代动力学大豆异黄酮糖苷主要在人体肠道内代谢和吸收,再传递至肝脏,幷进入肠肝循环。

肠内菌丛对大豆异黄酮的代谢起决定作用[6],幷明显影响 异黄酮的生物利用率[7]。

Hur 等已从健康人体内 筛选出专门代谢大豆异黄酮糖苷的肠道细菌,其中大肠杆菌HGH21和格兰氏阳性菌株HGH6均 具有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能将大豆苷和染料木苷82中 国 食 品 学 报 2003年第3期收稿日期:2003–06–17代谢为相应的糖苷配基。

在缺氧条件下,菌株HGH6还能将大豆黄素和染料木黄酮分别转化为二氢大豆黄素和二氢染料木黄酮[8]。

Richelle等将非发酵大豆食品中的异黄酮糖苷预先进行酶水解产生糖苷配基,然后研究食用糖苷配基是否能提高异黄酮的生物利用率。

实验结果证实,将异黄酮糖苷预先水解为糖苷配基幷不能提高大豆异黄酮糖苷在体内的生物利用率[9],表明异黄酮糖苷和糖苷配基在体内的生物利用率幷无差别[9,10]。

日本学者Wakai等对发酵豆制品所进行的研究表明,由于日本豆面酱味噌(Miso)含有高浓度的亚硝胺前体,使日本一些高味噌摄入地区的肺癌发病率明显较高。

尽管味噌含有丰富的大豆异黄酮,Wakai等认为异黄酮糖苷经发酵转化为非结合态的糖苷配基可能是其抗癌功效降低的原因之一[11]。

Setchell等研究了大豆异黄酮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当10名健康女性摄入不同剂量的大豆苷和染料木苷后,分别对她们的血浆和尿中异黄酮的浓度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血浆中大豆黄素和染料木黄酮浓度在4~8h后达到高峰,半排泄期分别为8.0和10.1h。

研究还发现,大豆异黄酮在绝经前后妇女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没有差别,表明异黄酮的吸收和分布与年龄和更年期状况无关。

随着摄入大豆异黄酮剂量的增加,通过尿排泄的异黄酮的量占摄入量的百分比也随之下降,说明大豆异黄酮的药代动力学呈非线性变化[7]。

根据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结果,为使血浆中异黄酮浓度保持最佳的稳态,每天应有规律地多次食用富含大豆异黄酮的健康产品,而非一次性摄入大量的大豆食品[12]。

1.3 大豆异黄酮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的分布在体内结肠菌丛的作用下,糖苷配基进一步转化为特殊的代谢产物,即染料木黄酮转化为对乙基苯酚和4-羟苯基-2-丙酸,大豆黄素还原为异黄烷类化合物马雌酚(牛尿酚,Equol;约占70%)和开环化合物O- DMA(邻脱甲基安哥拉紫檀素,O-desmethylangolensin;约占5% ~ 20 %)[6~8]。

染料木黄酮、大豆黄素和马雌酚与雌激素受体有较强的亲合力,而O - DMA的亲合力很弱,对乙基苯酚则无雌激素活性[6]。

分析结果表明,摄取大豆异黄酮后,在乳房组织中仅检测到少量的染料木黄酮和微量大豆黄素,而马雌酚是乳房组织中主要的雌激素,其含量明显高于血清中的马雌酚浓度。

尿和血清中植物雌激素的分布类似,以染料木黄酮为主,大豆黄素含量次之,马雌酚含量最低。

尿中的染料木黄酮、大豆黄素和马雌酚的浓度较高,比血清和乳房组织中的浓度至少高100倍[13]。

Richelle等在血浆中检测到二氢大豆黄素,在尿中检测到马雌酚、O - DMA和二氢染料木黄酮[9]。

由于马雌酚在结肠中产生,故它进入血液的时间较异黄酮晚[12],大约在4h后出现,幷在48h后仍然保持较高的浓度[10]。

在大量摄取异黄酮的志愿者尿中,总异黄酮排泄量差异很大(高达16倍),表明个体间异黄酮的代谢能力存在明显差异[14]。

东西方人之间代谢能力也存在差异,如日本人体内的大豆黄素、染料木黄酮和马雌酚的平均浓度远高于英国人[15]。

1.4大豆黄素的重要代谢产物马雌酚[7 - 羟基- 3 -(4’- 羟苯基) - 苯幷二氢吡喃] 是一种非甾族异黄酮类雌激素,仅为膳食异黄酮在肠内细菌作用下的代谢产物,它具有雌激素活性,能亲和两种雌激素受体ER-α 和ER-β,其抗氧化活性也明显高于其它异黄酮。

马雌酚是大豆黄素在体内进行生物转化的最终代谢产物,有较稳定的化学结构。

然而幷非所有摄取大豆食品或大豆黄素的健康成年人都能在体内产生马雌酚[16]。

大豆异黄酮的某些代谢产物在不同个体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特别是O - DMA和马雌酚[7,14]。

仅有约35 %的受试者在摄入大豆异黄酮后能排泄一定量的马雌酚[7],Setchell等则在30 %受试妇女的尿和血液中检测到马雌酚[12],说明马雌酚仅能在部分人群的肠道内产生[17]。

亚洲人群能将大豆异黄酮代谢为马雌酚的比例明显高于西方人[18]。

一项研究显示,在58 %日本男性和38 %日本女性的血液中,马雌酚浓度高于20 nmol/L,仅在2.2 %英国女性血液中的马雌酚浓度高于20 nmol/L,而英国男性则无[15]。

部分受试者不能产生马雌酚的主要原因是其第3卷第3期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1)大豆异黄酮的代谢及雌激素特性83体内缺乏某些特定的肠内菌丛[7]。

很明显,存在两种具有不同“细菌分型”的人群。

故依据个体间产生马雌酚能力的高低,就可预知大豆异黄酮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即大豆异黄酮在保持心血管、骨胳和更年期健康以及预防癌症方面的临床效果与个体摄入大豆异黄酮后在体内代谢为更82具活性的马雌酚的能力有关。

研究结果证实,体内能产生马雌酚的人群,其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会更低,这一人群可从大豆异黄酮膳食中获得最好的临床效果,显示出马雌酚是极其重要的代谢产物,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豆异黄酮的生理活性[16,17]。

前人在部分临床试验时未将受试者中的“非马雌酚产生者”与“马雌酚产生者”分开,很可能是造成大豆功效研究结果存在某些差异的原因之一[16]。

摄入大豆异黄酮后,尿中马雌酚含量在不同个体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因为大豆黄素代谢生成马雌酚的速率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肠内菌丛构成、肠内存留时间、大肠中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等,而饮食又能强烈影响这些因素。

研究发现,大豆蛋白能显著减少梭状杆菌数量,幷能提高乳酸杆菌数量。

在大豆蛋白-异黄酮试验组,其血浆中的马雌酚浓度明显高于酪蛋白-异黄酮试验组,表明在摄取大豆异黄酮的同时,补充大豆蛋白能影响肠内菌丛的构成,进而促进体内大豆异黄酮的代谢。

大豆蛋白通过影响肠内菌丛而能显著地提高血浆中的马雌酚浓度[14]。

最新研究结果发现,由于大豆苷在肠内有较长的停留时间,以及肠内菌丛充分的代谢作用,摄入的大豆苷在人体内能够产生比大豆黄素更多的马雌酚[10]。

2 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特性2.1弱雌激素与抗雌激素活性大豆异黄酮是以3 - 苯幷吡喃为母核的植物雌激素。

它在胃肠道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杂环酚类化合物[19],其结构类似于雌激素。

大量的研究已证实,大豆异黄酮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而显示弱雌激素活性。

大豆异黄酮是一类天然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1,19],当体内雌激素缺乏时,可成为雌激素促效剂;而当体内雌激素过多时,则可成为雌激素拮抗剂,因而具有雌激素和抗雌激素双重活性[19]。

2.2妇女更年期与激素替代疗法更年期妇女因缺乏雌激素而使多种植物神经系统、精神和身体出现不适症,甚至引起老年妇女严重的疾病。

许多更年期症状如热潮红(阵发性皮肤炽热感)和睡眠障碍等较易察觉,但许多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在发病初期常被忽视,直到很严重时才引起察觉[20]。

更年期妇女是使用替代激素药物的最大群体。

在45至60岁的西方妇女中,有80 %采用非处方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症。

这些疗法包括激素替代疗法(HRT)、草药疗法、超脱静坐疗法(Meditation)、中医疗法、顺势疗法、针刺疗法和脊柱按摩疗法等[19]。

采用传统的激素替代疗法,即用17 - β - 雌二醇酯或结合雌激素,幷与黄体酮(孕酮)一起使用,能明显减轻雌激素缺乏症及所引起的其它疾病,减缓病症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