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质示范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质示范课教案一、课程背景1.1 教材简介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教材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包括课文、诗歌、散文等,旨在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培养阅读写作能力。
1.2 课程目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旨•掌握习作写作技巧•启发学生用心感悟,勇于表达二、教学内容2.1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通过学生自主感悟和表达,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成长与体验。
2.2 教学重点•体会写作背后的情感•表达个人独特的成长体验2.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实而深刻地表达成长感悟三、教学过程3.1 导入1.师生互动:谈论“长大”是什么样的感觉,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2.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引发学生思考3.提出学习目标:通过写作表达那一刻成长的感悟3.2 学习中心1.学生自主写作:设定时间让学生思考、记录成长经历,写下自己的习作2.小组讨论分享: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感悟,交流互动3.师生交流:教师点评学生的表达,鼓励学生思辨3.3 课堂拓展1.分享优秀习作:选择几篇优秀的习作进行展示和讨论2.教师点评:总结表达技巧和思考方法,指导学生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3.作业布置:鼓励学生继续写作,完成特定习作四、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在习作写作中获得了独特的成长体验,锻炼了表达能力,激发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中要注重引导,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体验成长,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
未来的教学中,可结合更多的写作技巧和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表达方式。
以上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共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那一刻,我长大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那一刻,我长大了》教学设计《那一刻,我长大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那一刻,我长大了》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本次习作教材由两部分组成:文字和插图。
文字部分引导学生围绕“那一刻,我长大了”进行思考和选择材料,对学生习作和修改提出了具体要求。
插图部分配合文字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寻找成长中让自己受到感触的那个时刻。
设计理念:“要求学生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抒真情讲真话,自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目标1.在习作中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感触、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2.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
3.体验“长大”的自豪,理解“长大”的内涵。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在习作中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感触、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教学难点在习作中把受到触动的那个时刻写具体。
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1.引导回忆:同学们,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们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你们都长大了。
谁能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自己长大了?2.学生自由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
3.教师小结:从交流中可以看出,同学们身体长高了,学会了很多知识,学会了关心别人,学会了体贴父母……所有的这一切都足以证明——你们长大了。
4.观看视频,引发交流:(1)我长大了,学会做许多的事情了,你们看,这些小朋友能做什么事呢?【出示课件3】播放录像视频(2)我们也长大了,又会做什么事情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星星,你觉得你能得到哪颗呢?(设计表格)【出示课件4】(自信、环保、文明、爱心、体育、勤学、家务……)5.教师评议,导入课题:翻阅影集、日记、成长手册……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有没有某一个时刻、某一件事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这节习作课我们就根据自己的体会,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成长中的自己。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秀教案一、教案背景本文档是针对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编写的优秀教案。
该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展现成长过程中的转变与成就。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所传达的主题和情感;2.能够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提炼出自己的写作素材;3.能够组织清晰的思路,合理安排文章结构,表达个人的情感和体会;4.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三、教学内容1.《那一刻我长大了》故事内容概述;2.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3.故事主题分析与讨论;4.写作技巧与方法指导;5.学生写作训练与作业布置。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与故事理解1.通过短暂介绍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对《那一刻我长大了》的兴趣;2.让学生听读或朗读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3.提出提问,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关键人物与事件,梳理故事线索。
第二节:人物形象分析1.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对故事人物的理解和评价;2.引导学生具体描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变化过程;3.帮助学生从人物形象中汲取写作灵感,启发他们表达自己的成长感悟。
第三节:主题分析与写作指导1.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那一刻我长大了》传递的主题;2.分析文章结构,讲解如何合理安排写作框架,写出有表现力的文章;3.提供写作技巧和方法指导,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鼓励他们勇于表达。
第四节:写作训练与反馈1.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指导,撰写《那一刻我长大了》的习作;2.收集学生作业,进行评阅和评价,给予合理的反馈与指导;3.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写作心得和体会,促进共同进步。
五、教学评价与展望通过本次教案的实施,学生能够对《那一刻我长大了》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提升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注重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不断拓展语文教育的多样化与深化。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背景分析五年级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语文是学习最基础的学科之一,习作是培养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单元的《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旨在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经历,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成长感悟和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的主旨,提炼故事核心内容;掌握叙述文章的基本写作技巧。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成长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3.学科素养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习作的主旨,准确把握故事情节,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体会。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写出有情感的作文,培养学生对成长的深刻理解与体验。
四、教学准备1.课文《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材及课件2.学生练习本、作文纸及笔3.活动设计与实施计划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师生互动,呈现话题:“你认为什么时候感觉到自己长大了?” ### 2.学习课文(15分钟)•学生跟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及主旨 ### 3. 分组探讨(20分钟)•小组合作,讨论“那一刻我长大了”对应的自己经历,并写下关键事件### 4. 集体讨论(15分钟)•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引导全班思考成长的感悟 ### 5. 写作实践(30分钟)•学生根据讨论内容,写作《那一刻我长大了》的习作 ### 6. 互评分享(15分钟)•学生互相分享作文,老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 7. 总结反思(10分钟)•老师总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成长的重要性六、教学延伸•可以邀请学生选择其他重要成长经历,写作习作,或者以不同的视角写作同一事件•对写作进行批改,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表达方式对作文质量的影响七、板书设计•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主旨:成长的感悟•写作技巧:时间、人物、地点等细节的描述八、课堂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成长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作文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回顾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那一刻,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成长,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选材、句子、运用修辞等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顾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那一刻,感悟成长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回顾成长过程,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成长。
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选材,句子,运用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具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了解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优秀作文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2.学生准备成长过程中的那一刻,用于写作素材。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思考那一刻自己感觉长大了。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了解写作技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现场写作。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针对性地给予建议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相评价和反馈。
教师总结评价,强调写作注意事项。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拓展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继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作文。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自我表达和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了解成长中的困惑和变化,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3.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掌握写作文的结构和技巧。
3.提高写作时的文字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概述:介绍作者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变化,通过一次经历,展现了作者的成长与自信。
2.写作内容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写一篇《那一刻我长大了》的习作,突出自己的成长和变化。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成长中的经历,并谈谈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改变和感悟。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阅读课文《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2.学生课后自主阅读,并思考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内涵是什么。
第三步:分析写作技巧1.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如开头、发展和结尾的设置,语言的运用等。
2.学生讨论自己的写作计划,确定写作的主题和写作风格。
第四步:写作实践1.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写作《那一刻我长大了》,关注表达的内涵和情感。
2.学生可以在写作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帮助,提出建议和意见。
五、教学评价1.学生相互交流作品,互相分享感悟和体会。
2.教师给予学生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反馈,并指导学生改进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鼓励学生勇于表达,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培养自信和探索精神。
六、课后作业1.学生完成自己的《那一刻我长大了》习作。
2.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评论,提出建议。
3.学生可以在下节课时准备朗读自己的作品,展示学习成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一刻我长大了》的内涵,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能力,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学习兴趣。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回顾成长历程,能顺利甄选习作素材。
2.运用特写镜头和内心独白,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那一瞬间的细节放大,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3.愿意与同学分享习作,并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精选材料,学习运用放大细节和表达感受等方法,从不同方面将某一瞬间写具体。
教学准备1.请学生在课前回忆自己的成长事件,完成预学单。
2.教师收集学生的成长照片做成小视频。
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激发“情”1.播放女儿成长视频,引出习作主题。
视频内容:以女儿呱呱坠地到10岁生日间的成长照片制作的视频,最后定格在女儿10岁生日切蛋糕的照片,辅以妈妈的独白和母女对话。
师:至今,我还回味着孩子的那句话:“那一刻我长大了”。
(板贴:“那一刻”)2.学生回忆成长事件,分享难忘的“那一刻”。
师:亲爱的同学们,在你的记忆深处,有没有让你感动、难忘的“那一刻”呢?是在哪里?你的心情如何?我猜那一刻,你一定在心里反反复复地对自己说:“我长大了。
”(板贴:我长大了)3.借助预学单,师生共同梳理“成长事件”。
预学单那一刻,我长大了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回顾过往,在你的记忆深处,有没有哪个瞬间让你觉得“那一刻,我长大了”?闭上眼睛,仔细想一想,然后拿起你的笔,把这件事写下来。
例:今年我过生日,妈妈给我切蛋糕的时候,我发现她的眼角出现了浅浅的皱纹。
师:是的,我们的脑海里有许多难忘的成长画面,同学们在课前预习时,用笔记录下了很多的“那一刻”,我们一起去看看。
(呈现学生不同类型的成长事件范例,如关爱他人、获得自信、被人依赖、学会独立等内容,拓宽学生的思路。
)4.根据同学的分享,确定写作事件。
师:请同学们再次聚焦预习单,想一想你在预学单上回忆的三件事情中,哪一件事情最让你有“我长大了”的感觉,在这件事旁边打上五角星。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引路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让学生从自身生活出发,选取不同的“成长事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选择一件自己印象最深的事,借助提纲,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题目自拟。
2.把能感到长大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真实感受。
3.主动与家人分享习作。
根据别人的意见进行修改。
教学重点:能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选择一件自己印象最深的事,借助提纲,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教学难点:把能感到长大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真实感受。
教学过程:一、回顾预习,指导选材,明确“那一刻”(一)谈话导入(二)指导选材教师引导:在上课之前,同学们翻看了自己的日记本和成长册,一定搜集了不少的习作素材吧?你的头脑中可能也出现了很多美好的画面,可能也回忆起了很多印象深刻的事情。
1.教师引导:请大家打开书,自己来读一读,在这件事中的“那一刻”。
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给这个小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呢?2.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事例。
(1)今年我过生日,妈妈给我切蛋糕的时候,我发现她的眼角出现了浅浅的皱纹……(2)今天爷爷走了很远的路,给我买了一双心爱的球鞋。
接过爷爷递来的球鞋,我感觉手上沉甸甸的……(3)三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在全校开学典礼上发言,我很紧张。
看到同学们鼓励的目光,我又有了信心……3.分享事例。
(1)教师引导:这些事例是否启发了你?让你有了新的想法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几个同学和大家分享的事例,一边看一边想,让小作者长大的那一刻究竟是什么呢?(2)出示教材中的三幅,教师一边出图,一边引导学生体会每幅画面中让人感到长大的那一刻究竟是什么。
4.拓展事例:课件再出示几张学生们生活中的情景照片,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习作素材。
5.回看事例。
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交流,看一看自己在课前选择的事例,是哪一刻让也有了长大的体验和感受?如果你的身边有和你一起听课的家长,也说给你的家长听一听。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部编版

那一刻,我长大了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选择一个最有感悟的时刻进行习作。
2. 通过习作,培养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懂得成长的意义。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寻找一个让自己感到成长的时刻。
2. 指导学生如何将这个时刻具体、生动地写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 通过讲评、修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有感悟的瞬间,进行具体、生动的描绘。
难点: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黑板2. 作文纸、文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想想自己什么时候觉得长大了。
二、指导写作(15分钟)1. 让学生选择一个最有感悟的瞬间,进行习作。
(1)那一刻发生了什么?(2)为什么那一刻让你觉得长大了?(3)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4)成长对你的意义是什么?3. 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与讲评(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2. 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讲评,从内容、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3. 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进行修改。
1.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这次习作中的收获。
3. 学生课后进行反思,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那一刻,我长大了1. 发生的事情2. 成长的感悟3. 当时的感受4. 成长的意义作业设计:1. 根据课堂所学,修改自己的习作。
2. 选择一个成长瞬间,进行详细描述,不少于300字。
课后反思:1. 引导学生具体、生动地描绘成长瞬间,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注重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讲评时要关注学生的写作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4. 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引导学生具体、生动地描绘成长瞬间,表达自己的情感。
补充说明:一、为何要关注这个细节在写作过程中,具体、生动地描绘成长瞬间,表达自己的情感,是习作的关键。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那一刻我长大了》教育教学教学设计(带内容)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那一刻我长大了》教育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那一刻我长大了》是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散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和妈妈一起经历风雨、帮助妈妈收获庄稼的故事。
通过这篇文章,学生可以感受到成长的喜悦和责任,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那一刻我长大了》的内容,掌握文章主题和情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对成长的向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散文《那一刻我长大了》的情感内涵,感受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2.难点:引导学生从散文中品味人物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阅读能力。
四、教学方法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
2.合作阅读:组织学生小组合作阅读散文,讨论文章内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内涵。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和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与散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猜测文章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合作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共同阅读散文《那一刻我长大了》,讨论故事情节和主题,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认识。
3. 师生互动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散文中的重要句子和段落,并就关键问题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4. 小组讨论学生小组讨论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和感悟,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心情。
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阅读理解能力、讨论能力和表达能力。
2.小组讨论:对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进行评价,包括合作积极性、表达清晰度和观点独到性。
3.作业评定:布置与散文内容相关的作业,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质课 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质课教学设计一、课堂背景本节课是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堂《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的优质课,旨在通过这篇习作引导学生回顾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加深学生对成长的思考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的主题与情感,掌握有关写作的基本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回顾成长过程,感悟成长的乐趣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1.理解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的主题和情感。
2.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的主题,并与学生分享一些自己记忆深刻的成长时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2. 学习与讨论(20分钟)教师逐段讲解习作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情感和人物形象。
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对成长的思考,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看法。
3. 写作练习(1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那一刻我长大了》的主题,写一篇自己的成长故事,并在写作过程中尝试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
4. 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互相欣赏和评价,分享彼此的成长经历和心得体会。
五、教学反思与评价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成长的意义,培养写作能力的同时提升了自我表达和情感认知能力。
学生的参与度和写作水平均有较大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写作技巧,更能够通过《那一刻我长大了》这篇习作,深入思考成长的内涵和价值,对自己的人生有更丰富和深刻的感悟。
以上是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质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成长的过程。
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 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
部编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作文题目的含义,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2.培养学生准确把握写作内容的能力。
3.培养学生写作时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作文题目的含义。
2.培养学生写作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写作时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在写作中准确把握内容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教案、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让学生思考这个题
目可能涉及的内容,并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作文要求(10分钟)
教师讲解作文的题目,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理解题目要求,明确写作的内容。
第三步:展开讨论(15分钟)
学生们围绕作文题目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看法,互相启发,丰富写作
内容。
第四步:撰写作文(25分钟)
学生根据所讨论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开始撰写作文。
教师在一旁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第五步:展示作文(15分钟)
部分学生将自己的作文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互相学习改进。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写作中有所收获,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这篇文章,掌握其中的主题和情感。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述自己所认为的成长。
3.能够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方式,写出生动、有个性的习作。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方式。
三、教学内容1. 文章内容《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某个特别的时刻,意识到自己长大了的故事。
文章通过描述一个小小的转变,表达了成长的意义。
2. 重点解析•主题分析:文章中的“那一刻我长大了”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会让人感到长大了?•修辞手法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语言表达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有哪些特点?如何使人产生共鸣?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成长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成长的意义,并带入本节课的主题。
2. 阅读课文让学生阅读《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并就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复述,强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3. 主题分析和学生一起讨论文章中提到的“那一刻我长大了”,引导学生思考关于成长的重要时刻,让学生从自身经历中找到例子。
4. 修辞手法分析分组讨论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对文章表现力的重要性。
5. 语言表达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找出其中的特点,并讨论如何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6.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以《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为启发,写一篇关于自己成长经历的文章,要求用心灵感悟,结合个人经历,生动有趣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课堂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多角度理解文章内容,并通过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作业安排布置作业:完成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在家里认真进行反思和写作,再次体会成长的内涵。
七、教学反思通过教学《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情感,也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字表达能力,同时对成长有更深刻的认识。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质示范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质示范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一篇作文题目。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描述那一刻的感受,表达对成长的理解。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但部分学生在描述细节和抒发情感方面仍有一定困难。
此外,学生对成长的理解各有不同,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可能出现思路不清晰、要点不突出等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明确作文要求,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完成一篇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作文。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观点和感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长中的挫折和困难,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明确作文要求,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完成一篇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作文。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成长过程中的细节,抒发真挚的情感,表达对成长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2.情感教学:以情促写,引导学生从内心感受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表达对成长的理解。
3.小组合作: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成长过程相关的素材,如故事、图片等,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3.作文纸:为学生准备作文纸,方便学生书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提问:“你们觉得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有没有某一时刻让你觉得长大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作文题目《那一刻我长大了》。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习作,学习习作的写作方法;2.通过学习《那一刻,我长大了》这篇习作,感悟成长的意义;3.完成自己的习作写作。
二、教学重点1.学习习作写作的方法;2.理解文章中的隐喻和比喻,感受成长的艰辛;3.完成自己的习作写作。
三、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隐喻和比喻的写作技巧;2.尝试在习作中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法;2.教师讲解法;3.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引入习作的主题,让学生谈论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教师提问:•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个时刻对你来说特别重要?•这个时刻让你感悟到了哪些东西?•你是怎样度过这个阶段的?经过讨论后,教师介绍本课的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向学生简单介绍习作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
2. 教师讲解法,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向学生讲解习作的写作方法:•选择一个有意义的主题;•描述生活中的小细节;•运用隐喻和比喻,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多运用一些情景描写,让人们感受到情感的真挚。
然后,老师请学生阅读《那一刻,我长大了》这篇习作。
阅读后,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文章介绍了什么?•你从中读出了什么?3. 分组合作,交流思想让学生组成小组,互相交流阅读后的感悟。
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想法,并且让别的同学给出反馈。
带领学生回忆,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尝试着寻找那些与文章主题相对应的经历。
4. 写作实践,创作自己的习作教师向学生讲解习作的写作结构和技巧,并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成长的习作。
要求学生:•选择真切的经历,写下那些感动你的时刻;•运用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出感受。
六、教学资源1.配备合适的教室设施;2.《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3.本课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七、教学评价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习作主题是否明确,表达是否清晰;2.是否具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3.语言表达是否生动、准确。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主要针对学生对事件的描写能力和对情感的抒发能力。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自己成长过程中那一刻,让学生学会如何把那一刻的情景、心情、感受写得具体、生动、真实。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但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事件的描写不够具体,情感抒发不够真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顾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那一刻,学会如何把那一刻的情景、心情、感受写得具体、生动、真实。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用具体的语言文字描绘那一刻的情景。
2.学会如何把内心的感受和心情抒发得真挚、深刻。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范例教学:通过优秀范文,让学生了解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4.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珍惜亲情、友情。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优秀范文,供学生欣赏和借鉴。
2.准备写作素材,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3.准备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那一刻,让学生思考那一刻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那一刻发生了什么,自己的心情是怎样的。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优秀范文,让学生了解那一刻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关注范文中对那一刻情景、心情、感受的描绘。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分析范文的写作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尝试写作那一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那一刻,让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各种写作方法后的第一次习作,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进行简单的写作。
但在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变化。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变化。
2.难点:如何将内心的变化具体地表现出来,让读者感同身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2.准备写作素材,帮助学生丰富写作内容。
3.准备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有效评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生活中的案例,案例中的人物在某一时刻内心发生了变化。
学生通过观察案例,分析人物内心的变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呈现的案例,讨论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变化。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总结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方法。
然后,教师给出一个写作素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现场写作。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由写作,将自己生活中的一刻写下来,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内心的变化。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引导学生阅读,了解别人童年故事,反观自己正在经历的童年生活,选择成长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写下来。
教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时刻,帮助学生选择习作素材。
提示一些可能引起成长回忆的物品,并列举了三个具体事例,启发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时刻。
第一个例子是过生日时发现了妈妈的皱纹,“我”学会了关心妈妈。
第二个例子是爷爷走了很远的路给“我”买来新球鞋,“我”感觉这份爱沉甸甸的;第三个例子是当众发言受到大家的鼓励,“我”从紧张变得自信。
通过教材的例子,让学生懂得成长的含义:往往就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或是懂事了,或是会感恩了,或是进步了,或是懂得了什么道理……第二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和要求。
习作任务:要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习作要求:一是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二是把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的情形写具体,写出真实感受。
(情形可以是看到的、听到的、也可以是结合往事想到的,将其写具体,意味着要围绕感受对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进行细致描写。
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即是要求学生所写的内心感受都是真实的,不编造);三是自拟题目。
第三部分提出成文后交流、修改的要求。
(是否把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的情形写具体了。
分享成长的故事,丰富对成长的感知、产生共鸣。
)教学目标:1、从自己成长经历中选择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能把感受长大的“那一刻”情形写具体,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
2、会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把感受到长大的那个时刻情形写具体。
教具:多媒体教学、下水文教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回忆交流师:大家有没有回家翻看自己成长经过的相册、或者自己之前写过的日记呢?预设生:有。
师:从自己的相册和自己的日记中,大家有没有想起自己成长经历中印象深刻的事情呢?试着说说哪个时刻让自己感到了成长?(学生交流)(时间:3分钟)出示教材提供的三个事例,让学生读一读。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简介本节课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想象,写出一个让自己感到成长的瞬间。
2. 教学目标•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文中的基本信息;•能够通过练习培养写作功底,锻炼表达能力;•能够养成思考和总结的好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合理表达个人观点;•难点:通过语言表达出个人成长的感受,提升写作水平。
二、教学策略1. 任务型教学通过设定明确而具体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让学生更加专注于写作的训练过程。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互相批评,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3. 个性化反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针对不同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具体改进意见,帮助学生在写作上有所突破。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老师以引人入胜的方式介绍本节课的主题,《那一刻我长大了》,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学习任务•学生阅读《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理解故事情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自己的写作主题和内容;•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讨论。
3. 创作阶段•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完成作文,注意表达自己的成长感受;•老师巡视指导、点评,及时给予帮助和建议。
4. 作品展示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分享写作心得。
5. 总结反思•老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心得体会;•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四、教学评估1. 学生评估•以学生的习作质量和展示表现为主要评价标准;•根据表现情况给予不同形式的评价和鼓励。
2. 教师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写作和表现,判断教学效果;•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表现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五、板书设计学习任务创作阶段作品展示总结反思理解故事情节完成作文学生代表展示作品共同总结学习心得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任务型教学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使学生在写作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文,学生能够感悟到人生中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学习目标。
2.通过讲解文学形式和语言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文学形式和语言技巧,感受到文学与生活的联系,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1.学生能否理解作者的语言与写作意图。
2.学生能否深入思考人生成长的主题,并把握好叙事结构和情感表达的技巧。
教学策略1.自主阅读+导读:老师指导学生先读懂文本并理解主要含义,再引导学生发现文学形式和语言技巧。
2.小组讨论+分享: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文本中的主题和意义,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以增强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成长中的经历(如何获得成功、如何克服困难等),渗透进本课文的主旨:人生需要成长,人生需要经历。
第二步:预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让学生回答问题“首句‘我’打头,似乎出一件事,你猜作者会讲什么故事?”,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含义和主题。
第三步:精读教师让学生第二遍精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文本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并讲解文学形式和语言技巧(如小说结构、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
第四步:讨论老师按小组分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文本中的主题和意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把讨论结果汇总到全班。
第五步:总结教师通过学生的讨论结果,简单总结本文的主题和意义,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主题和意义表达出来。
第六步:巩固老师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思考生活中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如何通过成长与经验来解决。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短文,表达出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表达,达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的目的。
但也有部分学生需要在表达和交流上进行培训和指导,教师应该对不同学生的表达方式和个人内涵加以重点关注和引导,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本课文的主题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具体。
重点难点
1.写清楚事情的经过,以
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
的情形。
2.运用一些写作方法写出
由“那一刻”引发的自己最真
实的内心感受。
教
学
准
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课
时
安
排
2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教师展示相册,激发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
导语:同学们,看着这些记录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的照片,那熟悉的场景是
否一一浮上你的心头?其中的某个时刻是否触动你的心弦,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2.教师简单总结,引出本次习作。
过渡:成长是一条五彩路,有红色的成功,蓝色的孤独,白色的友情,黑色的失败……,经历了,才会筑起梦中的彩虹小屋;成长是一本百科书,有交往中的互助,挫折后的坚强,失败后的珍惜……,只有经历过,才会最终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格。
成长也意味着学会为他人着想,意味着学会承担责任,意味着学会感恩回报。
今天,我们就来写写成长中的故事。
(板书:那一刻,我长大了)
二、点拨技巧,交流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文字,出示问题。
思考:(1)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什么?
(2)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3)该如何写好这篇习作?
2.引导学生分组交流以上问题,教师巡视,并相机点拨。
3.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首先要明白“长大”的含义,再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想一想在哪一个时刻,你突然有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感悟,觉得自己长大了。
生2:要选取让自己最受触动的那一刻,联系与之相关的人和事,把它们有条理地写下来。
事情的经过要写清楚,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要写具体。
生3:重在写出由那一刻引发的自己最真实的内心感受,不管是伤心、快乐、懊恼、后悔……,都要基于自己最切身的体验。
4.其他学生认真听,听完之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进行总结。
明确:(1)应该写最近发生的事,以表现“长大了”的主题,并重点表现自己的进步。
也可以选取成长过程中的前后两件事作对比,以突出“长大了”这一主题。
(2)可以先写自己对“长大”的理解,并抒发自己渴盼长大的心情,然后写一件事表明自己真正长大了。
三、精选素材,完成初稿
1.教师出示教材上的三个片段,指导学生分析。
过渡:想必在大家的成长历程中,总有某一个时刻、某一件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结合教材给出的这三个片段,谈谈自己对成长的理解。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对成长的理解。
生1:在挫折中成长(难忘的经历或锻炼)。
可以叙写一次沉痛的教训、一次失败的痛苦,抑或遭人误解的苦闷,诠释这些挫折、苦痛如何磨炼了自己的意志,提升了自己的修养,完善了自己的人格;也可以写这些挫折怎样把自己推向成熟,学会坚强,学会达观,学会锲而不舍。
生2:在反思中成长(理解爱、回报爱)。
成长的滋味五味杂陈,我们的烦
恼来自生活中的琐事、繁重的课业负担、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埋怨、与同学的交往……如果能设身处地地为父母师长考虑,多为他人着想,多些冷静的思索和应有的谅解,很多烦恼都可以释然。
学会反思,体谅他人,就是长大。
生3:成长的路上,万事万物皆可为师(人生感悟)。
在阅读中成长,在生活小事中成长,在自然中成长,在社会中成长……,总之,一本书、一件事、自然中的一花一草一景一物,都可以为我们的成长提供契机和启示。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交流内容进行记录,打好草稿。
4.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四、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投影出示几篇习作,师生集体评改。
点评重点:(1)故事是否完整;(2)感受是否真实;(3)语句是否通顺;(4)有哪些可供借鉴的地方。
2.教师点评完后,学生能尝试自己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1)删掉或精简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2)改正不通顺的语句;(3)改正用错的字、词、标点等。
3.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修改点评。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那一刻,我长大了
阳光洒下来,那么明亮,那一刻,我意识到,我长大了。
①
雨天,我踱步在湿漉漉的地上,每踩上一脚,地上就会溅起一片水花,紧接着泛起一片波澜。
②此刻的我异常烦闷,因为妈妈在雨地不小心滑了一跤,手骨折了,现在住在医院里。
③
妈妈不让我去看她,怕耽误我学习,但我一写
句段赏析
①开篇点题,表明“我”长大了。
②“溅起一片水花”,细节描写具体、生动。
③点明“我”烦闷的
总评:这篇文章情感真挚,感人至深,就像一杯普洱,品尝过后,余味不绝。
文章的亮点在于细节描写,从地面上溅起的水花,到每次端详妈妈时的心理,都细致入微,令人称赞。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并誊写在作文本上。
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所学,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写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关键是要把自己受到触动的那个瞬间写具体。
教材给出了三个片段和习作指导,我们通过阅读品赏掌握了这次习作的要领。
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积极思考,多方探讨,也都谈了自己对成长的感悟。
在这节课上,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在这次习作中学习到的写作技巧、用词诀窍、修改作文
的方法等,使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在本次习作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成长的内涵,界定了本次习作的重点,并通过交流,拓展了习作选材的范围,加深了学生对“长大了”的理解,使他们明确要表达出自己受到触动的那个时刻的真实感受。
在具体的习作实践中,我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在以下几方面,我做得比较成功。
一、丰富习作源泉,让学生敢写。
课堂上,教师不是指导学生应该写这个,可以写那个,而是安排学生围绕题目要求打开思路,大胆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多见多识,纵向延伸,开阔眼界,积累习作原料,树立敢写的信心。
然后,教师又横向拓宽,放低要求,让学生撇开心理负担,自由选材,引导他们在丰富的习作源泉里对号入座,产生生动直观的形象。
有纵有横,扫除学生怕作文的阴影,使学生放开手脚敢写。
二、注重作文的评价,让学生乐写。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
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要求不能写得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对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
这样做,能让一些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三、注重作文修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看到经自己修改过的作文比原来更通顺了,更流畅了,从而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以增强学生对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进行习作、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最终使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