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痹症的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痹症的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痹症采取中医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痹症
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正清风痛
宁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
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则为77.50%,研
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痹
症患者采取中医辩证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疗效明确,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痹症;中医辩证;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效果
痹症属于常见多发性疾病,痹指的是痹阻不通,因湿热风寒等影响,造成
关节、肌肉等发生肿胀、酸痛、麻木及屈伸不便等[1],进而发展为痛风、类风湿
关节炎、风湿热及骨关节炎等。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已有几年前历史,在治疗痹
症上有比较有效的方案。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医治疗痹症的方法与效果,我院针对
接诊的80例痹症患者进行了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计入选对象80例,全部为我院接诊的痹症患者,入选时间2012年
5月-2015年5月。入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实验室血沉、X线等检查确诊符合
《中医内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于痹症的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
配合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0-53岁,均值40.6±2.9岁;病程1个月-16年,均值3.4±0.9年。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1-52岁,均值40.9±2.5岁;病程1个月-17年,
均值3.6±0.7年。两组患者在前述资料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患者采取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国药准字Z20010174)治疗,60mg/次,2次/d,1个疗程以连续治疗1个
月计。
1.2.2 研究组:本组患者采取中医辩证治疗,具体如下:①中药内服:采取
本院自制桂枝痛风汤(基本方)内服,方药组分包括桂枝、秦艽、防风各9g,赤芍、白芍、当归、丹参、鸡血藤各15g,以及川芎6g。辩证加减则包括湿热阻络型:去基本方中当归与白芍,加入黄柏、薏苡仁、苍术及元胡;风寒袭络型:基
本方中加入独活与羌活,并重用防风与秦艽;寒热错杂型:基本方中加入滑石、
石膏及制川乌;气血两虚型:基本方中加入黄芪、杜仲、鸡血藤及牛膝;上肢痛:基本方中加入桑枝、羌活及灵仙;下肢与腰痛:基本方中加入牛膝、独活、杜仲、巴戟、木瓜;肩背痛:基本方中加入羌活、姜黄;四肢麻木:基本方中加入胆南星、鸡血藤及黄芪;游走性疼痛混杂:基本方中加入乌梢蛇,并重用防风;关节
红肿:基本方中去桂枝,加入生地、丹皮及连翘。内服方药采取水煎煮服用,1
剂/d,分早晚服完,1个疗程以连续治疗1-2个月计。②中药外泡或热敷:方剂
组分为川乌、草乌各20g,透骨草、伸筋草、防风、血竭、牛膝、白芷、五加皮
各15g,以及细辛10g,水煎0.5h,根据不同部位实施外泡或热敷,2次/d,1个
疗程以连续治疗0.5-2个月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分析。
1.4 疗效评价标准
本研究采取的疗效评价标准[2]为:1)治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
肢关节与肌肉功能均恢复正常;2)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肢关节
与肌肉功能明显好转;3)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患肢关节与肌肉功
能有一定改善;4)无效:未能达到前述标准。总有效率以有效率+显效率+治愈
率计。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
料行χ2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组间临床效果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则为77.5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n(%)]
组别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研究组(40) 26 6 5 3 37(92.50)*
对照组(40) 18 6 7 9 31(77.50)
注:与对照组相较,*P<0.05
2.2 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痹症属于常见疾病,从中医分型来看,以风寒湿痹最为常见。祖国古代医学
对痹症病因已有论述,比如《诸病源候论?风痹侯》中指出:“痹者,风寒湿三气
杂至,合而为痹。”又比如《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中提出:“痹者闭也,壅闭
经络,气血不行,不能随时祛散,故久而为痹。”从祖国医学中总结可知,本病病机为闭阻,病变为瘀久化热与化瘀。基于此,祖国医学认为治疗痹症尤其是风寒
湿痹症患者,应以祛风、散寒及除湿为主,但因此类痹症病机比较复杂,迁延难
愈[3],成为临床难题。从国内相关报告中可知,在农村大部分地区,因经济状况
不景气,缺医少药,而且农村人口对疾病认识了解不深,导致顽痹迁延数十年而
不解,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现代中医理论则认为痹症可归为“历节病”范畴,发病因外邪入侵引发经络闭阻,气血不畅,故而认为其病机也为闭阻。痹症临床
表现较多,常见的有关节肿胀、疼痛、晨僵、活动不便及反复发作等。此外,痹
症的中医分型比较复杂,故而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可根据中医分型采取中医辨证
治疗。
本研究针对我院接诊的80例痹症患者进行对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
取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研究组予以中医辨证论治。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
高达92.50%,而对照组仅为77.5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本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基本一致,郝俊凤学者[4]针对178例痹症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单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
治疗,治疗组加用中医辨证内服与外治。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对
照组则为77.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属于传统青风藤经现代工艺精炼提取而来,有一定的抗风
湿药物抗感染与镇痛效果,并有一定的免疫调节效果,但疗效并不理想。中医认
为痹症因正气不足、卫外不固,以及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所致气血凝滞与经络痹阻。中医治疗本病有多年历史,治疗上应分清主次,尽量达到祛邪活络与缓急止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