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痹症的体会

合集下载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痹证是中医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中医辨证治疗的重点之一。

痹证是指肌肉、骨骼、关节、筋脉等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或损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疼痛、麻木、僵硬、肿胀、强直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中医认为痹证多是由风、寒、湿、热等外邪侵入体内,致使人体经络阻滞、气血不畅,引起经络气滞、血瘀、痰湿、肝肾不足等病理变化,进而导致病症出现。

在辨证治疗中,针对不同的痹证类型,中医医生常采用不同的中药和治疗方法。

以下是本人在临床中对不同类型痹证的体会:1.寒湿痹寒湿痹是由风寒湿邪困扰,使筋骨、气血受阻而引起的疼痛、局部肿胀和僵硬,多见于老年人和体弱者。

此类痹证以温补为主要治疗,常用药物有羌活、巴豆、芍药、细辛、细辛等。

羌活温经散寒、活血化湿,巴豆散寒止痛,芍药、细辛活血止痛,可缓解痹痛、肿胀、僵硬症状。

2.湿热痹湿热痹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热感明显、肌肉萎缩、痒痛难忍等。

主要是由于湿热邪气侵入人体,致使湿热毒邪郁积肉体所致。

此类痹证,治疗应以清热利湿为主要手段,常用的药物有木通、南星、车前子、蒺藜、泽泻、茵陈等,这些药物多为利尿清热、通经活络之剂,能缓解痹痛、肿胀、红肿、热感等症状。

3.气滞痹气滞痹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运动僵硬、肌肉萎缩等,主要由于气机郁滞不畅、气血不足所致。

治疗气滞痹主要以行气活血为主要措施,常用的药物有川芎、赤芍、乳香、没药等。

川芎能活血行气、舒筋活络;赤芍能凉血止痛、活血调经;乳香、没药可通经活络、扶正化气,从而缓解气滞症状。

4.血瘀痹血瘀痹表现为关节疼痛、肌肉萎缩、色素沉着、皮肤硬实、裂纹出血等。

主要是由于气滞血瘀、经络不畅所致。

痹证是一种临床多发疾病,中医辨证治疗痹证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点之一。

在治疗痹证时,医生要根据不同的病情和病因,进行辨证施治,从而达到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

通过临床经验和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医药在治疗痹证方面的独特优势,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治疗病症中的价值。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痹证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疾病类型,其发病机理复杂,涉及多个脏腑、经络及气血津液等方面,治疗难度大,需要结合较长时间的临床经验和多方面的知识来进行综合分析和治疗。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我在临床中治疗痹证的体会。

一、辨证施治应以肝肾、脾胃为主要方向痹证的发病机理多与肝肾虚损、脾胃失调等有关。

因此,在辨证施治时,应以这两个脏腑为主要方向。

肝肾亏损引起的痹证,可以用滋肾壮阳的中药方剂来治疗,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补骨脂饮等;脾胃失调引起的痹证,可以用理气健脾的方剂来治疗,如活血通络丸、逍遥丸等。

二、按摩治疗效果显著按摩是治疗痹证的常用方法之一,尤其是对于症状较轻的痹证患者,按摩治疗效果显著。

按摩可以促进经络的畅通,改善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和肌肉僵硬等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力度要适中,不宜过强或过弱,以免损伤身体或治疗效果不佳。

三、针灸疗法为痹证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痹证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疗效卓著、无毒副作用,广受患者信赖。

在针灸疗法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症状配合不同的针灸手法和针灸穴位来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肝肾亏损引起的痹证,可以采用补肾益肝的针灸手法和穴位来治疗;对于脾胃失调引起的痹证,可以采用健脾利湿的手法和穴位来治疗。

四、食疗调理中医食疗是治疗病症的一个重要方面,痹证也不例外。

痹证可以通过摄入一些补益肝肾、健脾开胃的食品来进行食疗调理。

例如,可以多吃一些黑豆、黑芝麻、核桃、山药、枸杞等食物来滋肾壮阳,增强体质;可以多吃一些鸡肉、牛肉、鱼类、黑鱼肉、蛋类、豆浆、海带等食物来健脾暖胃,帮助身体排出湿气。

五、注意生活方式调节在治疗痹证的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外,还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节。

例如,要保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保持心情愉悦、积极乐观,少受到精神上的折磨等。

同时,还需要控制饮食,减少烟酒的摄入等不良生活习惯,以避免加重病情。

痹证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疾病,其治疗不仅需要医生的经验和技能,也需要患者的主动配合和参与。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痹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常见病症,包括风湿痹、关节痹、四肢痹痛等多种类型。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将结合个人临床体会,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痹证的方法和特点。

一、痹证的基本特点痹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类慢性病证,主要表现为关节或肌肉僵硬、活动受限、疼痛不适等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不同,痹证可分为风湿痹、寒湿痹等多种类型,症状也有所差异。

但痹证表现为四肢疼痛、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二、中医辨证治疗痹证的方法1. 辨证施治中医治疗痹证首先要进行辨证施治,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脉象、舌象等进行辨证分型,如风湿证、寒湿证、湿热证等。

然后根据辨证结果采用对应的中药治疗方案,既可以采用外用贴敷、熏洗等物理治疗手段,也可以采用内服中药进行治疗。

2. 调整气血中医治疗痹证主要是调整气血,因为在中医理论中,痹证的发生与气血的运行不畅有较大的关系。

中医治疗痹证时常常会用到活血化瘀、理气活血的中药治疗,以调节气血,改善痹证症状。

3. 推拿按摩在中医治疗痹证时,推拿按摩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按摩和推拿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活血化瘀,缓解痹痛。

4.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也是中医治疗痹证的重要手段,通过选择穴位,针刺等手段来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以达到治疗痹证的目的。

三、个人临床体会在临床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位患风湿痹的病人。

这位患者年龄较大,双手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在进行辨证分析后,我认为该患者主要表现为风湿寒凝,气血不畅。

于是在治疗中,我采用了活血祛风的中药治疗方案,同时结合中医推拿按摩和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经过持续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关节肿胀、疼痛明显减轻,活动灵活起来。

患者的心情也变得积极乐观,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这个病例,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辨证治疗痹证的重要性和独特优势。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不是简单的治疗症状,而是从病人整体出发,从根本上去调整人体的气血功能,达到治疗和预防痹证的目的。

针灸治疗痹症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

针灸治疗痹症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

针灸治疗痹症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针灸治疗痹症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梳理自己的思路。

阿是穴四花刺针法治疗痹证的临床体会

阿是穴四花刺针法治疗痹证的临床体会

阿是穴四花刺针法治疗痹证的临床体会痹证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肢体酸麻、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在中医治疗痹证的方法中,阿是穴四花刺针法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分享我在临床实践中对阿是穴四花刺针法治疗痹证的体会,并探讨其疗效及机制。

阿是穴四花刺针法,是中医学中一种传统的疗法,起源于古代医家阿是,后世医者钻研发展而成。

该疗法主要利用针刺特定穴位,通过刺激经络、调和气血,从而疏通经脉,舒缓疼痛。

在实践中,我发现阿是穴四花刺针法对痹证有着良好的疗效。

首先,刺针能够激活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强组织的营养供应和排泄功能,从而缓解痹证引起的局部酸痛不适。

其次,刺针还能够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内源性物质的释放,如内啡肽等镇痛物质,产生镇痛效应。

最后,阿是穴四花刺针法还可以通过镇定神经系统,减轻患者因痹证引起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然而,阿是穴四花刺针法治疗痹证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首先,该疗法适用于早期病情较轻的患者,对于病情严重、病程较长的患者疗效可能较差。

其次,患者对针刺疗法可能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需要医生进行恰当的沟通和解释。

此外,受制于医疗条件和医生的技术水平,该疗法的应用范围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临床实践中,我还注意到了阿是穴四花刺针法的操作技巧。

首先,需要准确找到阿是穴位,这是该疗法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

其次,对于痹证不同部位的患者,需要选择相应的四花刺针法,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最后,在刺针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力度和深浅,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总结来说,阿是穴四花刺针法在治疗痹证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疗效。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可以缓解疼痛症状,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

然而,该疗法的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医生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同时,对于该疗法的操作技巧也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仅是基于作者的个人经验和观察,没有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和科学研究的支持,因此结论还需进一步探讨和验证。

应用经方治疗痹证的心得体会

应用经方治疗痹证的心得体会

应用经方治疗痹证的心得体会痹证,又被称为风湿痹症,是指由于风寒湿邪侵袭于人体,引发关节痛、肌肉酸痛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中医经方在治疗痹证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心得。

本文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探讨应用经方治疗痹证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辨证论治原则在治疗痹证时,首先需要进行准确的辨证。

辨证是中医治疗的基本理论之一,只有正确辨证,才能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对于痹证的辨证,主要包括寒痹、湿痹、风痹等不同类型。

针对不同类型的痹证,采用不同的经方治疗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准确辨证非常重要。

二、风寒湿较盛者宜祛风寒湿在治疗痹证时,如果病程较短、肢体疼痛明显,并伴有寒性症状,那么通常是风寒湿较为盛。

这种情况下,可选用祛风寒湿的经方治疗方法。

例如,可以选择桂枝汤、银翘散等方剂,其能较好地祛风寒湿、温通经络,有效缓解病情。

三、湿热痹者宜清热利湿对于湿热痹的患者,除了出现疼痛以外,还可能有局部发热、红肿等症状。

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清热利湿的经方治疗方法。

常用的方剂有苦参汤、青黛汤等,这些方剂能有效清热解毒、利湿化痰,从而改善湿热痹的病情。

四、活血化瘀对于慢性痹症有良好效果对于慢性痹症患者,往往伴随有气血运行不畅、痛风结节等情况。

这时,可以选择活血化瘀的经方治疗方法。

例如,可以选用川芎茶、红花酒等方剂,其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病情,并具有消肿散结的作用。

五、个体差异决定方剂选择每个人的体质和痹症的表现都有所不同,对同样的治疗方剂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因此,在经方治疗痹证时,需要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方剂选择。

每个方剂都有其应用范围和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方剂对于提高疗效非常重要。

六、调理全身以根治痹证在治疗痹证时,单一使用经方可能不能根治病情。

因此,除了确保针对性的治疗之外,还需要调理全身,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饮食调理、适量锻炼、保持良好心态等方面入手,综合调理全身,有效根治痹证。

痹症治疗心得

痹症治疗心得

痹症治疗心得痹症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疾病,也被称为“痹证”。

痹症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肌肉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痹症的治疗,中医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治疗痹症的心得体会。

中医治疗痹症的关键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中医认为,痹症的发生与寒湿、瘀血有关,因此要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湿气和瘀血堆积,达到治疗的效果。

常用的方法有针灸、推拿、艾灸等。

针灸是中医治疗痹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的活动度。

针灸疗程一般需要多次治疗,疗效渐显。

推拿也是治疗痹症的有效方法。

通过按摩、推拿患处,可以刺激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气血的运行,达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推拿还可以舒缓肌肉的紧张和僵硬,增加关节的灵活度。

推拿的力度和手法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一般需要专业的医师来进行操作。

艾灸是中医疗法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艾灸可以温通经络,祛寒湿,促进血液循环。

通过将艾条燃烧后,对患处进行温热刺激,可以缓解关节疼痛,改善肌肉的僵硬感。

艾灸的时间和频率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通常一周进行2-3次的艾灸疗程。

除了以上的治疗方法,中医还强调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对痹症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医认为,饮食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在治疗痹症时,要注意饮食的调理。

首先,要避免食用寒凉性的食物,如冰激凌、生冷水果等,以免寒湿侵袭身体。

其次,要选择一些有助于活血化瘀的食物,如姜、红枣、乌鸡等,可以通过煮汤或炖煮的方式食用。

此外,还要保持适当的运动,避免长时间的静坐或长时间的站立,以防止关节的僵硬和血液循环的不畅。

中医治疗痹症是一门独特的学问,其中涉及到很多理论和技术。

在实践中,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加速康复。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痹证是中医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在发作时会感到肢体麻木、寒冷、疼痛等不适,严
重时还会导致肢体功能障碍。

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实践,我总结了一些中医辨证治疗痹证
的体会。

要注重辨证分型。

痹证的辨证分型有寒痹、热痹和湿痹等,每种分型所对应的治疗方
法和药物都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如疼痛程度、发作频率、
肢体颜色和温度等,以确定是属于哪种痹证,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要从病因入手。

痹证的发病原因有外感邪气侵袭、湿气蕴结、气血运行不畅等多种因素。

对于外感邪气侵袭引起的痹证,可以采用发散寒邪或驱除湿邪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
湿气蕴结引起的痹证,可以选择祛湿化痰或络清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
痹证,可以通过活血化瘀或理气行滞等方法进行治疗。

要根据患者的病因特点来选用相应
的治疗方法。

要注重调理阴阳。

中医认为痹证是阴阳失调所致,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调理阴阳
平衡。

对于寒痹患者,可采用温经散寒的方法;对于热痹患者,可以使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对于湿痹患者,则应选择健脾化湿的药物。

还可以通过脉诊、舌诊等方法观察患者的阴阳
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调理阴阳平衡的目的。

要根据病情进一步调整治疗。

在治疗痹证的过程中,有时患者的病情可能会出现波动
或者是并发其他疾病,这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可以适当增减用药剂量,或者添
加药物以强化治疗效果。

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观察与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以
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医痹症经验

中医痹症经验

中医痹症经验
痹症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主要表现为肢体或关节的疼痛、麻木、僵硬等症状。

痹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气候变化、体质弱、外伤等。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中医痹症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痹症患者来说,保持适当的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僵硬的症状。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每天坚持一定的时间进行锻炼。

中医认为痹症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因此调理气血也是治疗痹症的关键。

可以通过食疗来改善气血状况,如多吃一些补血的食物,如猪肝、瘦肉、黑豆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来促进气血的运行,如川芎、熟地黄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

按摩也是治疗痹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按摩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僵硬的症状。

按摩时可以选择一些温和的力度,重点按摩病灶部位,并适当配合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膏,如活络油等。

心理调节也是治疗痹症的重要环节。

痹症患者常常会感到痛苦和沮丧,这会进一步加重症状。

因此,患者应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可以通过听音乐、与亲友聊天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缓解情绪的压力。

中医对于痹症的治疗经验主要包括保持适当的运动、调理气血、按摩和心理调节。

这些方法都是以人类的视角出发,注重整体的调理和个体的差异。

希望以上经验对于痹症患者有所帮助,能够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一、辨证
治疗痹证首先要进行辨证,由于痹证属于中医的“痹病”范畴,所以一定要了解病程,病因,病位和症状等。

病程的长短及病情虚实,病因的寒热湿燥,病位的部位及范围,症
状的表现情况都是我们需要仔细观察的。

根据辨证结果分类治疗,可以使治疗更为精确,
从而提高了治愈率。

二、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痹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临床治疗中应用非常广泛。

针灸疗法
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促进局部和整体的身体循环,改善局部的病变状况,使
症状得到改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三、理疗疗法
理疗疗法也是治疗痹证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包括电疗和热疗,这两种理疗方法都可
以通过加热或传导电流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循环,调节机体内部环境,增强免
疫功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四、草药治疗
草药治疗是治疗痹证最基础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治疗痹证有着很好的效果,中药湿
热清热的功效是治疗痹证极为有效的草药疗法。

五、食疗调理
饮食十分重要,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预防和缓解病症的发生。

食疗也可以成为治
疗痹证的一个方面。

例如,填食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维生素D和钙可以预防关节炎的发生,这种护理措施可以预防病症的发生,也可以缓解症状从而有效的治疗痹证。

在临床治疗中,中医辨证治疗痹证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应该根据患者个人情况来综
合使用,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对于痹证这样的疾病,中医辨证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医生也需要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既重视良好医患关系,又根据患者个人身体状况,精准治疗,才能取得最好的治愈效果。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痹证是中医学上常见的疾病,主要特点是肢体麻木,运动不灵活,久之可导致肢体功能的丧失。

中医认为痹证的发生主要与气血不畅,寒湿凝滞,肝肾不足等多种因素有关。

辨证治疗是中医治疗痹证的核心,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结合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我在临床实践中对痹证的辨证治疗体会。

痹证的辨证要点是其发病机制。

痹证属于中医的“痹病”范畴,产生原因主要有风、寒、湿、热、燥、气等多种因素。

不同的发病机制决定了辨证治疗的方向和方法。

对于由于风寒湿邪所致的痹证,治疗时要清热祛湿,散寒通络;对于由于气血不畅所致的痹证,治疗时要理气活血,通经络。

在辨证治疗痹证时,要充分了解病因病机,准确判断病情,才能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痹证的辨证要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寒热虚实等方面综合分析。

中医辨病论治是以“辨证”为基本方法,了解病人的身体状态、气血状况、脏腑功能等,是做好辨证治疗的关键。

痹证的主要症状有四肢麻木、拘挛疼痛等,根据其病情发展和伴随症状,可以判断其病证属于哪一类痹证,再根据脏腑经络的辨证分型,确定治疗的方向和方法。

在治疗中,还要分清虚实寒热的不同类型,因为不同类型的痹证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于寒湿痹证要取温化寒湿之法,而对于热痹证则要清热燥湿。

在辨证治疗痹证时,要全面分析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辨证,做到因病施治。

辨证治疗痹证要针对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注重因人因病制宜,对于不同体质、病情轻重的患者要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对于气血不足、寒湿凝滞的痹证患者,可以采用温阳祛湿、活血补气的治疗方法;而对于寒湿痰凝所致的痹证患者,则可采用燥湿、化痰的治疗方法。

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史、病情的变化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痹证时,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痹证的辨证治疗要注重调理和防病。

中医治疗强调“治未病”,要通过调理阴阳、益气养血、调和脏腑等方法来增强患者体质,提高自身抵抗力,使其远离病痛。

中医治疗痹症的绝密心得

中医治疗痹症的绝密心得

中医治疗痹症的绝密心得中医痹证大体包括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骨质增生等。

对本病西医的理论中还没有找到真正的致病因,所以只能用激素、非甾体类止痛药等药治疗,也只能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激素有很多副作用(如疏松骨质、浮肿等),非甾体类止痛药对胃刺激比较严重,使人体的脾胃受损,所以并非是理想的治疗办法。

中医发展了几千年,对痹症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素问》“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痹也”。

《医宗必读》对痹证治疗做了很好的概括,提出了采用袪风、除湿、散寒、补气、补血及“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法则。

痹症是体虚的前提下,感受风、寒、湿、热、毒之外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证,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

痹是阻闭不通的意思。

风寒湿热等邪,乘虚袭入人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皆可以发病。

痹症的病因有内外两方面:内因是人体肝、脾、肾及气血俱虚;外因是风、寒、湿、热、毒等邪致病。

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按摩只能表面上缓解疼痛症状,很难做到针对病因治疗,因此,疾病容易反复发作。

对本病应从整体角度来考虑,根据脏腑理论,认为与肝、脾肾关系最密切,肾气的盛衰对肌体的生长衰老起着主导作用。

同时,因为肝肾同源,肾主骨,肝主筋,筋骨相连,所以肝血的充足与否对筋骨的生长荣衰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如脾胃受损则后天化源不足,人体的正气虚弱,而易感受外邪。

治疗原理为“不通则痛”,即任何疾病的疼痛均为气血不畅通引起,不畅通的常见原因是风、寒、湿、瘀等。

所以本病的性质是正虚邪实,正虚是指素体阴阳气血的不足为内因;邪实是指风寒、湿热之邪侵入人体、引起的不通则痛。

风痹,由人体虚后风邪侵袭人体而得,其性如风之善行,痛无定处,治疗则以风药治之。

药用:麻黄、苍术、白芷、白芍、川芎、桔梗、威灵仙、甘草、独活、党参、白术、黄芪等。

痹症心得体会

痹症心得体会

痹症心得体会痹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僵硬等症状。

痹症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常见于中老年人。

我曾经也患过痹症,通过长期的治疗和自我调理,我对痹症有了一些体会和心得,现在分享给大家。

病因分析痹症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常见于中老年人。

气血运行不畅的原因有很多,如情志不畅、饮食不当、劳累过度、气血不足等。

其中,情志不畅是导致痹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情志不畅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痹症。

治疗方法痹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如针灸、推拿、艾灸、中药等。

不同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情和患者。

在治疗痹症的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点很重要。

1. 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痹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并不是每种方法都适合每个人。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比如,如果病情较轻,可以选择推拿或艾灸等物理疗法;如果病情较重,可以选择针灸或中药治疗。

2. 坚持治疗痹症的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不能一次治疗就期望病情能够完全好转。

在治疗过程中,要坚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且要注意休息和调整饮食。

3. 自我调理除了治疗外,自我调理也是很重要的。

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按摩、保暖等方法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病情。

同时,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等食物,多吃一些有益于气血运行的食物,如红枣、桂圆、山药等。

病后注意事项痹症治愈后,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避免病情复发。

1. 保持良好的情绪情绪不良是导致痹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对于预防病情复发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读书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2.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病情。

但是,要注意运动量和方式,不要过度运动或选择不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3. 饮食调理饮食调理也是很重要的。

要避免辛辣、油腻等食物,多吃一些有益于气血运行的食物,如红枣、桂圆、山药等。

总结痹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痹证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也是中医辨证治疗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对痹证的辨证治疗有了一些体会,现在与大家分享。

一、辨证分型痹证根据致病因素、病程发展和病情变化可分为风寒湿邪痹、风湿痹、寒湿痹、湿热痹、寒痹、燥痹等类型。

针对不同类型的痹证,我们需要通过仔细询问病史、观察病情变化和望闻问切等方法来进行准确的辩证分型。

二、辨证要点1. 风寒湿邪痹:病情多开始于四肢关节,患处红肿疼痛,寒凉感明显,重者有寒战、发热等表现。

2. 风湿痹: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晨僵和寒湿化热。

3. 寒湿痹:患处关节肿胀、疼痛明显,寒冷感重,活动受限,晨僵。

4. 湿热痹:关节肿胀、疼痛明显,热感重,尤其在夜间加重,可出现红肿、温热、湿热疮等表现。

5. 寒痹:患处关节冷痛,活动受限,寒冷感明显,疼痛缓解后有冷感。

6. 燥痹:皮肤干燥,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痛苦难忍。

三、治疗方法根据痹证的不同分型,我们可以采用针灸、艾灸、推拿、中药煎服等治疗方法。

针灸是治疗痹证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调节经络气血,达到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效果;艾灸则可以温通经络,散寒燥湿,舒筋活络;推拿可以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调理经络,舒缓疲劳,改善血液循环;中药煎服则可以根据具体的辩证要点,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四、辨证治法1. 风寒湿邪痹:辛温解表、祛风祛寒、理气活血。

2. 风湿痹: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3. 寒湿痹:温经散寒、湿祛除痹、活血止痛。

4. 湿热痹:清热利湿、祛风活血、舒筋活络。

5. 寒痹:温经散寒、活血舒筋、温补阳气。

6. 燥痹:滋养阴液、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以上仅是痹证辨证治疗的一些基本体会,实际临床中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施治。

只有准确辩证,在具体治疗时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希望对于学习和实践中医辨证治疗痹证的同仁有所帮助。

中药治疗痹证与康复护理的体会

中药治疗痹证与康复护理的体会

中药治疗痹证与康复护理的体会痹证是由感受风寒湿热之邪而致,以肢体关节肿痛、酸楚、麻木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病证,《素问·痹论》有:“风寒湿之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之说。

明·龚信:“夫痹者,手足痛而不仁也……”其病机为风寒湿热之邪外感侵袭,肢体关节经络气血闭阻不通,故治以宣通为主。

同时做好本病护理工作对痹证的早日恢复也是不可缺少的。

现将近几年收治痹证患者115例,对其治疗和康复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1 中药治疗中药基本方:采用北京光明中医学院知医堂临床部杨建宇教授经验方活络壮骨散:当归12~30 g、山芋肉20 g、熟地30 g、牛膝20 g、狗脊30 g、补骨脂30 g、川断30 g、杜仲20 g、肉桂10 g、附子10 g、干姜10 g、地龙20 g、蜂房30 g、川芎15 g、全蝎20 g、白花蛇5条、乌梢蛇30 g、黄芪60 g、当归12 g、桂枝15 g、白芍20 g、细辛15 g、知母12 g、生甘草20 g,上药混合,研粉,6 g/次,3次/d,1个月为1疗程,同时视具体病情,另配服中药汤剂治疗。

2 一般护理疼痛剧烈者应卧床休息,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发病原因,疼痛的部位、性质、有无邪气内传于心的“心痹”证。

应详细做好记录;长期卧床者须预防发生褥疮;关节处放置软枕或海绵垫,以避免局部受压增加疼痛;平时应注意局部保暖,勿贪凉,临床用药中毒性较大的生川草乌时,必须先煎2 h,服药后加强巡视,观察有无毒性反应,如发现患者唇舌发麻、头晕、心悸、脉迟、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及时抢救。

3 心理护理痹证是一种顽固性常见病,病程缠绵,经久不愈,容易造成患者情绪不稳定,如表现为紧张、焦虑、忧伤、悲愤、恐惧等。

这些情绪的变化,均不利于患者病情的病康复,甚至导致病情加重而致残。

在我们治疗的患者中就有34%的患者因情绪变化而影响病情恢复,所以我们在以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患者的疾苦,使他们了解病情,解除其思想顾虑,从而保持精神愉快,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积极配合各种治疗,使之尽早康复。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痹证是中医学传统疾病名称之一,它指的是由于风、湿、寒、热等外邪侵袭或气血运行不畅等原因所致的全身或局部肢体麻木、拘急、疼痛等症状。

临床上,痹证常见于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五十肩、坐骨神经痛等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痛苦和困扰。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积极有效,值得医护人员深入学习、总结和应用。

我的临床体会是,在治疗痹证时要注重辨证施治,对病情作出详细分析,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

以下是我在临床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痹证的核心。

中医学认为痹证属于气血运行受阻的范畴。

由于外邪侵袭或气血运行不畅,可导致瘀滞、寒湿内生、气机不畅等病理变化,最终出现肢体麻木、拘急、疼痛等症状。

在治疗痹证时,首要任务就是要对病情作出详细辨证分析,搞清病邪侵袭的性质、部位、病因病机等,然后再进行施治。

比如有的痹证为风痹,其病因为风邪侵袭,常表现为痛痹拘挛,应选用祛风活络、温经散寒的方法进行治疗。

而有的痹证为湿痹,其病因为寒湿内生,常表现为重痛,关节肿胀,应选用温阳祛湿、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

由于痹证的病因病机繁多,治疗也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痹证进行分别的辨证施治,以期达到最佳的疗效。

中医治疗痹证要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中医治疗痹证要综合运用针灸、推拿、草药、艾灸等多种治疗方法,才能够更好地调理痹证患者的身体。

比如针灸疗法能够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推拿疗法能够舒经活络、湿散风热,草药内服能够祛痹活血、祛风散寒,艾灸能够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等。

在治疗痹证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灵活地运用各种治疗手段,以期达到最佳的疗效。

对痹证患者的饮食起居等方面也要进行综合调理。

中医治疗痹证强调“治未病”,即在治疗痹证的要综合考虑患者的饮食起居等方面,进行综合调理,以期达到全方位的康复。

在饮食方面,要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病情特点,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如多食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鱼、虾、豆腐等,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痹证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疾病,病因繁多,临床表现也各异,常见的症状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

针对痹证的辨证治疗是中医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常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中医特色疾病治疗的一个方面。

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对痹证的辨证治疗有了一些体会,下面我将结合临床案例,来阐述一下我的一些见解。

一、辨证分型痹证的病因繁多,临床表现各异,中医辨证治疗时首先要根据病情的具体表现来进行辨证分型。

一般可以分为风湿痹、寒湿痹、湿热痹、气滞痹等类型。

不同类型的痹证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因此进行准确的辨证分型非常关键。

风湿痹是由风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多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红肿热痛等症状。

寒湿痹是由湿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不利、肢体沉重等。

湿热痹则是由湿热邪气侵袭所致,表现为关节肿痛、热痒、红肿等症状。

气滞痹是由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因素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辨证分型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准确地分析病因,明确病机,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措施。

临床案例1:一位患者因为风湿痹,出现了全身关节疼痛、红肿、活动受限、恶寒发热等症状。

经过详细的辨证分型,最终确定为风湿痹。

治疗时采用了祛风散寒的中药治疗,同时结合针灸疗法,取得了明显疗效。

二、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痹证的重要手段。

根据不同的病情和辨证分型,中医医生会开具不同的中药方剂,以治疗痹证的病因和病机。

针对风湿痹、寒湿痹、湿热痹、气滞痹等不同类型的痹证,中医医生会选用不同的中药进行治疗。

一般来说,中药治疗痹证有着疗效确切、不易复发等特点。

三、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痹证的常用手段之一。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进行针灸操作,可以调理经络气血,达到治疗痹证的目的。

针灸疗法有着疗效快、刺激小、安全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四、配合运动疗法在中医治疗痹证的过程中,配合运动疗法也是非常关键的。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畅通,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对恢复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治风湿热痹心得体会

治风湿热痹心得体会

治风湿热痹心得体会
风湿热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在我多年的临床经验中,总结了一些治疗风湿热痹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正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风湿热痹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包括风寒湿热、寒湿痹风、湿热痹风等,每种类型的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治疗之前,必须准确地判断出患者的类型,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其次,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是最有效的。

传统中医药治疗风湿热痹的方法已有数千年历史,其中包括针灸、艾灸、草药等。

这些治疗方法通过调理气血、活络经络、祛风除湿等方式,能够显著缓解疼痛和肿胀的症状。

同时,结合西医的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如局部冷热敷、理疗等,能够加速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

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治疗风湿热痹也有很大的影响。

患者应该注意保持适当的运动量,避免长时间的静坐或站立,以免加重关节负担。

此外,饮食方面,应该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和寒凉的食物,以免影响到治疗效果。

同时,注意保持精神愉快和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对病情的影响。

最后,治疗风湿热痹需要患者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

风湿热痹的治疗过程一般比较漫长,需要时间和持之以恒的坚持。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波动,时好时坏,但只要持续进行治
疗,症状将会逐渐减轻,最终痊愈。

总结起来,治疗风湿热痹需要准确的诊断、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患者的坚持。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才能够有效地治疗风湿热痹,恢复患者的健康。

希望患者朋友们都能早日康复,享受美好的生活!。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痹证临床体会1. 引言1.1 痹证的特点痹证,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证之一,其特点主要表现为阻滞不畅、疼痛拒按。

疼痛可在不同部位发生,有时随人体运动而变化,有时又固定在某一部位。

痹证还常伴随着肿胀、发热等症状,患者常感到局部有拘挛或硬结的感觉,甚至可影响到患部的正常功能。

痹证的发病与体内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常受外感风寒湿邪侵袭、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因素影响。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气血失调导致经络阻滞,瘀血内停,使局部组织营养和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导致疼痛、拘挛等症状的出现。

中医治疗痹证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辨证施治。

通过调理气血、舒经活络、祛风散寒等方法,促使体内气血得以畅通,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恢复受损组织功能的目的。

只有深入了解痹证的特点,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辨证施治,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1.2 中医辨证治疗的基本原则1.辨证求因:中医治疗疾病注重辨证求因,即根据病情的表现、脉象等特征,找出病因所在,从根本上治疗疾病。

2.辨证施治:根据辨证结果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不同的疾病痹证、不同的证候类型,应配伍不同的药物或治疗手段,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3.辩证用药:中医在辨证治疗中强调药物的选择与搭配。

药物的选择要考虑患者的个体特点、病情的发展变化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疗效。

4.标本兼治:中医治疗痹证注重标本兼治,即既要缓解患者症状,又要调整体内的平衡,从根源上防止病情复发。

5.因时制宜:中医辨证治疗痹证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和病情发展变化,灵活调整治疗方案,因时制宜,以期取得最佳疗效。

2. 正文2.1 痹证的分类及病因痹证是中医学的常见病症之一,通常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病因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痹证的分类主要包括寒痹、湿痹、风痹、瘀痹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病因和病机。

寒痹多由外感寒邪或饮食不节引起;湿痹多由湿邪侵袭体内,或由脾胃虚弱引发;风痹则与风邪侵袭体表有关;瘀痹则一般是由于气血不畅或外伤引起的瘀滞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痹症的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痹症采取中医治疗的方法与效果。

方法:将我院接诊的痹症
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正清风痛
宁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

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
生率,并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则为77.50%,研
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P>0.05)。

结论:痹
症患者采取中医辩证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疗效明确,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痹症;中医辩证;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效果
痹症属于常见多发性疾病,痹指的是痹阻不通,因湿热风寒等影响,造成
关节、肌肉等发生肿胀、酸痛、麻木及屈伸不便等[1],进而发展为痛风、类风湿
关节炎、风湿热及骨关节炎等。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已有几年前历史,在治疗痹
症上有比较有效的方案。

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医治疗痹症的方法与效果,我院针对
接诊的80例痹症患者进行了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计入选对象80例,全部为我院接诊的痹症患者,入选时间2012年
5月-2015年5月。

入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实验室血沉、X线等检查确诊符合
《中医内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于痹症的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
配合本次研究。

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0-53岁,均值40.6±2.9岁;病程1个月-16年,均值3.4±0.9年。

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1-52岁,均值40.9±2.5岁;病程1个月-17年,
均值3.6±0.7年。

两组患者在前述资料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患者采取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国药准字Z20010174)治疗,60mg/次,2次/d,1个疗程以连续治疗1个
月计。

1.2.2 研究组:本组患者采取中医辩证治疗,具体如下:①中药内服:采取
本院自制桂枝痛风汤(基本方)内服,方药组分包括桂枝、秦艽、防风各9g,赤芍、白芍、当归、丹参、鸡血藤各15g,以及川芎6g。

辩证加减则包括湿热阻络型:去基本方中当归与白芍,加入黄柏、薏苡仁、苍术及元胡;风寒袭络型:基
本方中加入独活与羌活,并重用防风与秦艽;寒热错杂型:基本方中加入滑石、
石膏及制川乌;气血两虚型:基本方中加入黄芪、杜仲、鸡血藤及牛膝;上肢痛:基本方中加入桑枝、羌活及灵仙;下肢与腰痛:基本方中加入牛膝、独活、杜仲、巴戟、木瓜;肩背痛:基本方中加入羌活、姜黄;四肢麻木:基本方中加入胆南星、鸡血藤及黄芪;游走性疼痛混杂:基本方中加入乌梢蛇,并重用防风;关节
红肿:基本方中去桂枝,加入生地、丹皮及连翘。

内服方药采取水煎煮服用,1
剂/d,分早晚服完,1个疗程以连续治疗1-2个月计。

②中药外泡或热敷:方剂
组分为川乌、草乌各20g,透骨草、伸筋草、防风、血竭、牛膝、白芷、五加皮
各15g,以及细辛10g,水煎0.5h,根据不同部位实施外泡或热敷,2次/d,1个
疗程以连续治疗0.5-2个月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分析。

1.4 疗效评价标准
本研究采取的疗效评价标准[2]为:1)治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
肢关节与肌肉功能均恢复正常;2)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肢关节
与肌肉功能明显好转;3)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患肢关节与肌肉功
能有一定改善;4)无效:未能达到前述标准。

总有效率以有效率+显效率+治愈
率计。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
料行χ2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组间临床效果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则为77.5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n(%)]
组别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研究组(40) 26 6 5 3 37(92.50)*
对照组(40) 18 6 7 9 31(77.50)
注:与对照组相较,*P<0.05
2.2 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痹症属于常见疾病,从中医分型来看,以风寒湿痹最为常见。

祖国古代医学
对痹症病因已有论述,比如《诸病源候论?风痹侯》中指出:“痹者,风寒湿三气
杂至,合而为痹。

”又比如《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中提出:“痹者闭也,壅闭
经络,气血不行,不能随时祛散,故久而为痹。

”从祖国医学中总结可知,本病病机为闭阻,病变为瘀久化热与化瘀。

基于此,祖国医学认为治疗痹症尤其是风寒
湿痹症患者,应以祛风、散寒及除湿为主,但因此类痹症病机比较复杂,迁延难
愈[3],成为临床难题。

从国内相关报告中可知,在农村大部分地区,因经济状况
不景气,缺医少药,而且农村人口对疾病认识了解不深,导致顽痹迁延数十年而
不解,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现代中医理论则认为痹症可归为“历节病”范畴,发病因外邪入侵引发经络闭阻,气血不畅,故而认为其病机也为闭阻。

痹症临床
表现较多,常见的有关节肿胀、疼痛、晨僵、活动不便及反复发作等。

此外,痹
症的中医分型比较复杂,故而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可根据中医分型采取中医辨证
治疗。

本研究针对我院接诊的80例痹症患者进行对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
取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研究组予以中医辨证论治。

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
高达92.50%,而对照组仅为77.5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本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基本一致,郝俊凤学者[4]针对178例痹症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单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
治疗,治疗组加用中医辨证内服与外治。

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对
照组则为77.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属于传统青风藤经现代工艺精炼提取而来,有一定的抗风
湿药物抗感染与镇痛效果,并有一定的免疫调节效果,但疗效并不理想。

中医认
为痹症因正气不足、卫外不固,以及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所致气血凝滞与经络痹阻。

中医治疗本病有多年历史,治疗上应分清主次,尽量达到祛邪活络与缓急止痛的
效果。

要求治风之品,防风燥之品,伤阴耗气,中病即止;散寒之时,佐温阳之品,湿盛者,渗湿化浊佐以健脾利湿,热盛者,清泄郁热佐以活血化瘀,气血虚
弱之痹症者,益气养血活络,血行风自灭,达到内外兼治的效果[5]。

针对这些要求,我院以自拟桂枝痛风汤为主方,根据病症辨证论治,并且辅之以外用方药治疗,其中基本方药中桂枝可解肌发汗与温经通脉;当归、川芎及鸡血藤可活络之
痛与养血活血;秦艽与防风可祛风散寒及止痛;白芍可养血柔肝及调和营卫;赤
芍与丹参可消肿止痛及活血行瘀。

外用方药中川乌、草乌及白芷可搜风胜湿与散
寒止痛;透骨草、伸筋草及防风等可祛风除湿散寒及止痛。

综上,痹症患者采取中医辩证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疗效明确,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孟威,侯鹏桓,钱洪爽等.中医临床治疗痹症40例疗效观察[J].中国农村卫
生,2014,13(15):31-31.
[2] 修洁.中医痹症临床治疗探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08(3):610-610.
[3] 张欣.中医辩证治疗痹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09(36):250-250.
[4] 郝俊凤.中医痹症临床治疗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0(25):110-110,111.
[5] 袁宁.中医治疗痹症50例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
刊),2014,24(3):1721-17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