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单 (1)
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计划
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计划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一、学习目标1. 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2. 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动力二、学习内容1. 学习方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包括阅读方法、记忆方法、思维方法、表达方法等2. 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学习时间3. 学习成绩:提高学习成绩,通过努力实现理想目标4. 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动力三、学习计划1. 学习方法(1)阅读方法:掌握快速阅读和精读的技巧,培养阅读的兴趣(2)记忆方法:掌握记忆技巧,通过反复练习提高记忆能力(3)思维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4)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通过多次写作练习提高表达能力2. 学习效率(1)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2)克服学习困难,保持学习的动力(3)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实践,适时调整学习策略3. 学习成绩(1)制定提高成绩的具体目标,根据目标制定学习计划(2)多做练习,及时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3)积极参与课外活动,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4. 学习习惯(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按时睡觉,规律作息(2)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充实自己,培养较好的知识、道德、体育、艺术素养(3)克服拖延症,保持学习热情,按时完成作业任务四、学习方法1. 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实践,适时调整学习策略2. 多做练习,及时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3.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按时睡觉,规律作息4. 积极参与课外活动,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五、学习评估1. 制定每周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2. 每周进行学习反思和总结,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评估3. 根据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4. 考试之后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问题并及时解决六、学习效果1. 通过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2. 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实践,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3.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提高了学习动力和学习成绩七、学习总结通过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实践,学习效果得到了提高,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
浪淘沙其一自主学习任务单
浪淘沙其一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浪淘沙》(其一)。
2.体裁:古诗。
3.达成目标。
(1)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读准字音。
(2)能读通、读顺全诗。
(3)知道全诗描写了怎样的意境。
(4)简单理解难懂句子的意思,会背诵古诗。
(5)了解诗人以及作品相关的资料。
4.学习方法建议:自主识字、认真思考、交流讨论。
5.课堂学习形式预告: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自主体验。
二、学习任务
1.借助拼音读一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簸涯
2.读下列诗句,尽量读出自己的感受。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簧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查阅诗人和这首诗的相关材料,并写下来。
三、困惑与建议
预设:说一说,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我有一个想法》 学习任务单
《我有一个想法》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能够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想法,并说明产生这个想法的原因。
2、学会有条理地组织语言,运用恰当的事例来支持自己的想法。
3、培养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明确阐述想法的要点,包括想法的内容、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2)能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使想法更具说服力。
2、难点(1)如何深入思考想法的可行性和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在表达想法时,避免空洞无物,做到有理有据、具体生动。
三、学习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问题,从而产生想法。
例如,观察学校周边的交通状况、社区的环境卫生等。
2、调查法针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小范围的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比如,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们对于课间休息时间安排的看法。
3、讨论法与同学、老师或家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想法。
4、阅读法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章,拓宽视野,借鉴他人的思考方式和经验,为自己的想法提供更多的支持。
四、学习过程1、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现象,激发学生思考。
(2)展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关注和讨论。
2、想法产生(1)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确定一个想法。
(2)在纸上写下想法的关键词和初步的思路。
3、原因分析(1)学生思考产生这个想法的原因,从自身经历、社会现象、他人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
(2)可以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来详细说明原因。
4、影响预测(1)推测如果这个想法得以实现,可能会带来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2)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思考,并尝试提出解决办法。
5、组织语言(1)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将想法、原因、影响和解决办法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2)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语法错误。
6、小组交流(1)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文章,互相倾听和评价。
(2)根据小组同学的建议,对文章进行修改和完善。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一】读下面的简讯,说说你的感受。
新华社电:截至7月28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累计出动了725000人次、组织民兵228500人次,出动工程机械和车辆54116台次,协助地方转移受灾群众137000人。
【学习任务二】1.写出比万大的计数单位。
想一想,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万、千、百、十、个2.自己选择计数单位,从903万数到1200万(可以在计数器上边拨珠子边数数)。
3.把下面计数单位分组,再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从下面的数中选两个为一组,任选几组进行比较。
再说一说,亿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什么?682000 230000 204000 62950 北海公园 中山公园 鸟巢 水立方【学习任务二】选择下面的数,在计数器或数位顺序表中画一画、写一写,再说一说:为什么位数多的数大呢?682000 230000 204000 62950【学习任务三】1. 写一写,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1)53780 ○ 62500 (2)30300○30030 (3)89500 ○ 101200 (4)6245000○62450000 2. 根据信息,指出下面三条铁路线。
亿级万级个级……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1.义乌到西班牙马德里约13052千米。
2.哈尔滨到俄罗斯下日卡姆斯克约6578千米。
3.郑州到德国汉堡约10245千米。
【学习任务一】读出下面各数,然后把它们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水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57910000千米。
(2)2010年上海世博会共有约2000000名志愿者,累计参观人数约73080000人次。
【学习任务二】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为什么要去掉个级的4个0?【学习任务三】【学习任务四】先写出横线上的数,再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语文园地一(学习任务单)-一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一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识字加油站
1.朗读古诗,猜猜谜底。
2.书写生字,并排笔顺。
()画
()画
学习任务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读准字音。
2.比一比,他们有什么不同。
学习任务三:书写提示
1.复习坐姿、握笔姿势。
2.观察生字的占格。
3.练习书写,描红。
学习任务四:日积月累
(1)诵读古诗《咏鹅》。
(2)观察图画,初步理解古诗描写的画面。
(3)背诵古诗。
学习任务五:和大人一起读
1.分角色读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
2.思考:
(1)小白兔和小灰兔都来帮助老山羊收白菜,可以看出他俩怎样的品质?
(2)面对老山羊的答谢,他俩的态度有什么不一样?结果怎样呢?
(3)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学习任务单] 9加几
9加几
1.初步学会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经历9加几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凑十法”,体会“凑十法”在计算中的方便与快捷,初步渗透转化思想。
3.在探究中感受算法多样化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任务一】
(1)结合图或学具(圆片或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2)与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习任务二】
同桌两人分工合作。
(1)一人用方格代替纸箱,用圆片代替酸奶,尝试摆一摆。
(2)一人用小棒代替酸奶,尝试摆一摆。
(3)相互交流你们的摆法。
学习目标
课堂学习任务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口算9加几的方法有哪些?哪种方法最简便?
课后任务
把你学到的9加几的计算方法讲给你的家人听。
学习任务单(模版)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1、在自主发现中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2、在问题情境中增强主动探索的意识。3、在独立思考中形成主动探索的意识。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提示:含必要的提示等帮助性信息)
任务一:自己动手完成一份月历设计,样式选择“优美”并留出图片位置。
任务二:对刚才自己设计的月历进行美化,图片的设置,文字的设置,文本框背景的设置。
任务三:小组合作完成你认为最美的月历。
三、困惑与建议
(提示:此项由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填写)
“学习任务单”设计模版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福建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制作月历
2.达成目标:
通过观看《制作月历》教学视频,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学会在单元格中插入图片。学会设置单元格的边框和底纹。从而美化月历。
3.学习方法建议:
(1)任务驱动(2)自主探究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综合实践活动一二年级《剪纸蝴蝶》学习任务单
《剪纸蝴蝶》学习任务单一、学习指南1.课题名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一二年级《剪纸蝴蝶》2.达成目标:(1)初步了解剪纸这一传统文化,产生探究的兴趣。
(2)了解剪纸基本工具,发现对称图形的折叠剪纸法,学习用对折剪纸的方法剪蝴蝶。
(3)认识剪纸时常用的基本纹样,在研究、发现的过程中学会动脑筋解决问题,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3.学习方法建议:(1)认真观看视频示范指导,根据提示问题充分思考后再进行操作。
(2)使用剪刀注意安全。
4.课前准备彩纸、铅笔、安全剪刀二、学习任务1.赏蝴蝶画蝴蝶发现对称图形,学习设计蝴蝶外形。
2.画一画剪一剪自主设计蝴蝶轮廓形状,并进行剪纸。
3.我的蝴蝶我装饰初步认识剪纸的基本纹样,尝试运给蝴蝶设计图案纹样。
4.实践练习学习用对折剪纸法和认识的基本纹样设计创作其他剪纸作品。
三、自主检测1.设计制作剪纸作品需要用到()()等工具。
小学生选择剪刀时为了安全)的。
最好要选择(2.剪纸的基本纹样有很多,在右图中,牛身上使用的基本纹样有( )( )( )( )等。
3.剪蝴蝶时,我们可以选择( )的剪纸方法,应当从蝴蝶的( )部位剪起。
4.按照对折剪纸的顺序排序:( )画出图样( )展开整理( )对折彩纸( )进行剪纸四、自主检测答案1.铅笔、剪刀圆头2.月牙柳叶锯齿圆环3.对折尾部4.(2)(4)(1)(3)五、尝试运用你能尝试运用对折剪纸的方法和基本纹样创作出新的剪纸作品吗?。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学习任务单] 11~20的认识(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11~20的认识(一)
学习目标
1.正确地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理解20以内各数的大小关系。
2.初步培养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想一想:19根小棒添上1根小棒是多少根?
拼一拼:在19根小棒的基础上添加一根,看看你拼出的是多少根。
说一说:小组内讨论,怎样才能更清楚的表示这个数。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任务
1.数一数教科书第73页的学具各有多少。
2.从一数到二十。
1。
语文园地二(学习任务单)一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统编版2024秋)
语文园地二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学习“识字加油站”
1.观察课本作业封面的写法,自己动手写写自己的作业封面。
2.读一读,注意红色字体读音。
3.写一写。
学习任务二:学习“用拼音”
1.读一读,读准声调。
dǎ——dà mō——mó bí——bǐ pǔ——pù lǘ——lǜ
2.比一比,读一读。
3.读一读,做动作。
bá pá ná lā
pō mō pī tí
pū fú dú tú
学习任务三:学习“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连一连。
2.联系之前学过的汉字,说说读音中带单韵母u、ɑ、i的字。
带u的字:
带a的字:
带i的字:
学习任务四:学习“和大人一起读”
1.借助拼音,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小白兔和小灰兔》。
2.和爸爸妈妈讨论:
(1)收完白菜,老山羊要送给它们白菜,小白兔和小灰兔分别要了什么?
(2)小白兔和小灰兔各自把它们想要的东西带回了家,接下来它们都做了什么?
(3)喜欢小白兔还是小灰兔?说说喜欢的原因。
第七单元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学习任务单)-三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关注生活现象,明确写作内容
1.“口语交际”中我们谈论了身边的“小事”。
最近在生活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想法?
2.课本上给出的两个事例,一个是指出了,一个是提出了的建议。
3.明确习作内容。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我有一个想法”,写一写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
如果有改进的办法或建议,也可以写下来。
学习任务二:借助例文片段,明晰写作思路
4.观察例文的写作思路。
例文一,先提出的现象;再通过两个事例,强调;最后提出自己的想法——。
例文2:先提出想法——;再提出;最后点出。
5.明晰写作思路。
(1)开头开门见山,直接描述现象,或用示例描述现象,还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
(2)中间针对这种现象做出简要分析,然后联系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
(3)总结现象,发起倡议。
学习任务三:自主写作
6.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从自己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
参考答案
2. 生活中很多人爱玩手机的不良现象提出了建立植物角这个让生活更加美好的建议
4. “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普遍性和危害性自己的想法——不应该总是玩手机
在班里开辟植物角植物角运作的建议植物角的好处。
课堂学习任务单模板 (1)
2阶作业
/
运用合理丰富的想象将下列句子写完整。
1、远远地看到建筑工地的塔吊一刻不停地忙碌着,我想象到 。
2、听到窗外欢快的笑声,我想象到 。
使用情况描述:
课堂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设计依据
1.课题名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课 天窗
2.达成目标:
1.感悟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学习作者想象手法的合理与丰富”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2.将“体会课文最后一小节的深刻含义”作为教学难点,
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达成学习目的的一种支架。它主要从:“做什么”、“怎么做”等方面提供学习的要求和指导
3.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二、学习任务
/
1始检测
/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
1.什么是天窗?
2.天窗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使用情况描述:
导入课题之后,教师出示该任务单,学生围绕任务单展开对课文的初读。交流反馈环节,学生基本能够将问题回答清楚,但是碰到“慰藉”一词的时候,有两名学生将“藉”字误读成了“jí”,使得教师两次停下来正音。
在学习第七小节之后,教师出示该任务单,引导学生发挥合理丰富的想象将句子写完整。学生们能够根据前半句的情境写出后半句想象的内容,写出诸如“远远地看到建筑工地的塔吊一刻不停地忙碌着,我想象到建筑工人正埋头工作着,他们的脸上挂着汗水,挖土机也正来回不停地运送着泥土。”这样的句子。
引导学生实践运用课堂所学,进行具体的语言练习,就语境的设置而言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实际功用而言的确收到了训练的效果。
六上语文第二单元 口语交际《演讲》(学习任务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大单元教学 统编版
口语交际《演讲》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一:谈话导入,促发演讲1.揭示学习内容2.交流演讲经历学生回忆在哪些场合进行过演讲,交流演讲的经历与感受。
竞选班干部开学典礼国旗下演讲演讲比赛3.明确演讲:演讲就是一个人围绕一个话题,用讲述的方式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别人。
一次好的演讲,可以深入听者的灵魂深处,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写好演讲稿,同时学习一些演讲技巧,也来做一名演讲者,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习任务二:明确要求,学写讲稿1.选定主题出示教材中关于演讲的话题范围,引导学生交流对哪方面的话题感兴趣,并说说感兴趣的理由。
(1)科学(2)读书(3)家乡新貌(4)健康饮食……1.国庆将至,我们班将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举办一次演讲比赛。
根据演讲主题,你会确定什么题目呢?2.请仔细阅读这篇演讲稿(课件),你发现演讲稿的格式有什么要求吗?3.一篇好的演讲稿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与情感传递给听众,让他们产生共鸣,直至认同。
那什么样的演讲稿才是好的,怎样写一篇好演讲内容?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寻找答案。
4.梳理资料具有说服力的演讲稿不仅要有明确的观点,还要用具体的材料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请你梳理自己课前搜集的材料。
5.演讲格式:①称呼:称呼要有礼貌,写清演讲的对象。
②开头:开头要亮出观点。
③正文:围绕观点使用具体的材料进行说明。
④结尾: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发出号召。
6.交流写正文的方法:①观点鲜明;②引经据典;③点面结合,列举代表性真人真事,也可以写自己的亲身经历;④引用生动的故事;⑤运用排比句式,增强有感染力……学习任务三:演讲要求和方法1.演讲技巧:(1)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
(2)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学习任务四:开展比赛,评价总结1.小组内交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同学的演讲进行评价,提出建议:①观点鲜明吗?②事例支持观点吗?③事例的顺序是否条理?2.按照演讲比赛形式,进行“我爱我的祖国”演讲比赛。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学习任务单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2、认识惯性的概念,了解惯性的影响因素。
3、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理解。
(2)惯性的概念和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
2、难点(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深入理解,尤其是“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含义。
(2)如何运用惯性知识解释复杂的生活现象。
三、知识讲解(一)牛顿第一定律1、定律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理解要点:“一切物体”:指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无论是微观粒子还是宏观天体,都遵循这一定律。
“总保持”:指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自发地改变。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是物体不受外力时可能存在的两种状态。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强调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纠正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
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是整个牛顿力学的基石。
(二)惯性1、概念: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的表现:当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合为零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惯性表现为物体抵抗运动状态改变的能力。
3、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4、惯性与力的区别: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状态如何无关。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生活中的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现象1、汽车启动时,人会向后仰;刹车时,人会向前倾。
这是因为人的身体具有惯性,当汽车的运动状态突然改变时,人的身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扔出去的铅球能继续向前飞行一段距离,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观看微课,体会“画圆为方”转化方法在圆面积和圆柱体积公式推导中的共同之处,用自己的话说给同伴听。
2、回忆以前学过的圆形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联系本次微课的收获,谈谈有什么新发现?
3、完成练习:现在知道了木头底面半径2分米,高10分米,能算出这根木头的体积吗?
六、后续学习预告(可选):
总结本课的收获体会就,和身边的同学、爸爸妈妈分享。
(提示: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请在此处为学生提出微课程学习的具体要求或建议)
观看前:独立观察圆柱,联想已学知识,提出圆柱计算的猜想,并操作学具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
观看微课程,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的方法进行回顾与提升。
观看后:完成知识测试。
四、学习任务
(提示:请将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测验或思考题列在此处)
《圆柱的体积》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微课,理解圆柱体体积,并体会公式推导过程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2)经历联想、实验推导三个过程,积累较为完整的数学推理活动经验。
二、学习资源
(提示:可选项,如有其他相关资源请在此说明):
微视频文件名:圆柱的体积
相关资料:PPT课件
三、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