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旅客车站暖通空调设计专项审查(doc 12页)
铁路站房暖通空调设计综述
铁路站房暖通空调设计综述摘要:本文论述了高速铁路站房设计中的建筑房屋特点,暖通空调专业的设计要点。
重点介绍了冷热源和空调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给予了分析和总结。
介绍了工程实例。
关键词:铁路建筑;暖通空调;设计高铁站房是大型公共交通枢纽的典型代表之一,伴随着高铁建设的不断发展,要求高铁站房设计的外部造型需融入地域特色,内部空间层次更要深度体现出当地文化背景。
为了满足该目标,高铁站房的建筑结构趋于复杂化,同时也对暖通空调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满足温湿度的同时,不仅要兼顾美观和舒适性,更要综合考虑集成控制和节能降耗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以高铁站房为例,对暖通空调设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一、建筑特点1.建筑空间的平面特点。
大型铁路站房通常由三个基本层构成,分别为旅客地下出站层、地面乘车站台层和高架候车层。
其中,旅客地下出站层,通常布置贯为穿通廊、出站厅、设备间和停车场等;地面站台层,常见布置为站台候车、贵宾室、进站大厅和售票厅等;高架候车层常见布置为旅客候车室和商业餐饮,且为高大空间,具有跨度大、进深长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高架桥和快速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铁路站房将进站大厅入口设置在高架候车层,使其与候车大厅相连接,是其构成贯穿统一具的整体性大型空间。
小型铁路站房通常仅为两个基本层构成,分别为地面站台层和旅客地下出站层。
地面站台层通常设置为售票厅、进站厅、候车及商业餐饮等;旅客地下出站层,常见设置为地下走廊、出站厅和设备间等。
2.建筑空间的高度特点。
为确保旅客候车环境的舒适性,同时候车大厅也是体现地域文化的一个窗口,因此为了兼顾美观与功能,候车高架层通常设计为高大空间,有的甚至达到三十米高度,更有跨层设计的出现。
二、暖通空调设计要点1.负荷特点。
由于旅客数量众多,人体散热散湿对于冷热负荷的波动影响较大,相对于传统建筑中建筑中由围护结构负荷产生的热传递产生负荷而言,该部分负荷较大。
为了确保采光,建筑通常会设计较多的玻璃天窗,夏季阳光照辐射会产生较大负荷,该部分负荷占有较大比重。
暖通专业审查要点
暖通专业审查要点一、设计方案的审查:1.设计标准和规范:审查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暖通设计标准和规范,如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设计规范》等。
2.设计效果和合理性:审查设计方案中的供暖、通风、空调等系统的设计效果和合理性,包括室内温湿度、气流速度等参数是否满足舒适度要求。
3.设备选型和布置:审查设计方案中的设备选型是否符合实际需求和可行性,设备的布置是否合理、便于运维和维修。
4.节能性能评价:审查设计方案中的节能措施是否有效,如使用高效热泵、余热回收等技术手段来提升能效。
二、施工过程的审查:1.施工方案合理性:审查施工方案是否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设备的安装位置、布置是否正确。
2.施工质量:审查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设备是否合格,管道和风管的连接是否牢固、密封性能是否良好等。
3.施工安全:审查施工过程中是否符合安全规范,如是否有防火措施、是否有足够的安全防护设施等。
三、设备性能的审查:1.设备选型和安装质量:审查供暖、通风、空调等设备的选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设备的安装质量是否经过认证或检验。
2.运行状态和能效:审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如供暖设备的供热能力、通风设备的送风能力、空调设备的制冷/制热能力等,同时审查设备的能效水平是否符合要求。
3.自动控制系统:审查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是否能够实现设定的室内温湿度要求,是否能够实现节能目标。
四、运维管理的审查:1.设备维护:审查设备的维护计划和维护记录是否完善,设备的日常保养是否及时进行。
2.能耗情况:审查设备的能耗情况,如供热燃料的消耗情况、通风空调设备的耗电情况等。
3.故障处理:审查设备故障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设备的故障率是否符合要求。
以上是暖通专业审查的主要要点,审查的目的是确保建筑暖通设备安全、高效、可靠地运行,达到节能、舒适的目标。
同时,审查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建筑暖通设备的运维管理水平。
铁路客站供暖空调系统设计及运行现状
铁路客站供暖空调系统设计及运行现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交通工具的现代化,铁路交通在我国的运输领域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铁路交通由于运输速度快、准时性高、运输能力强,在许多地方都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首选。
而在铁路客运领域中,铁路客站供暖空调系统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旅客的出行体验以及客站整体形象的展示,因此,对于这一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现状的研究和探讨非常重要。
1. 铁路客站供暖空调系统设计原则供暖空调系统的设计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安全可靠,确保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稳定运行;二是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在保证供暖、通风、空调效果不降低的前提下实现能源消耗的减少。
在设计之初,需要对客站的建筑布局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科学分析,以此为基础确定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的类型以及运行模式。
铁路客站属于大型建筑工程,面积大、结构复杂,供暖、通风、空调系统需要进行分类设计,采取分区控制的方式,以确保篇幅较大的空间有足够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通量等,从而提供良好的舒适性环境。
对于铁路客站的供暖系统,可以采取热水、蒸汽、电锅炉等多种供暖方式。
在冬季采取封闭式供暖,保证热量的充分利用,同时定期进行室内外温度差的调整,避免温差过大。
对于铁路客站的通风系统,可根据站内人流量加大或减小室内空气流通量,避免气流层流不畅,产生死角影响通风效果,同时配合滤清器对室内空气进行杀菌净化。
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室外气温、室内人流量等进行智能化温度控制,提高设备效率,并能根据变化的客运需求灵活调整系统运行模式。
2. 铁路客站供暖空调系统运行现状目前,在我国的铁路客站供暖空调系统中,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一些铁路客站的供暖系统配置过老,燃料效率低下,存在能源浪费的情况。
其次,由于级别不同、面积不同、客流量不同,各个铁路客站的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与配置差异较大,一些低级别的客站的供暖系统配置过于简单,甚至存在部分建筑内无法供暖的现象,给旅客带来不必要的不便。
空调设计方案审核要点
空调设计方案审核要点一、室内空调系统设计:1、室内负荷:重点校核高大空间、玻璃幕墙多的房间和空气渗透量大的房间的负荷。
2、气流组织:2.1 送风口形式:空间3.5以下,可采用散流器、条形双层百叶风口;在3.5—4.5之间,可采用条缝风口; 高于4.5以上的空间采用旋流风口;高于8米以上的空间,采用旋流风口和球型风口。
对冬季采暖要求严格的空间,超过3米的空间尽量避免采用散流器送风。
2.2 回风口不应设在射流区内, 避免送回风短路。
并保证送风和回风为同一空间的气流。
2.3 要避免送、回风风速过高对舒适度的影响。
2.4 进深过大的房间,要避免送风死角。
3、风管:3.1 校核风机的静压,保证风机的静压能克服风管阻力,保证风口的送风量。
3.2 同一风系统中,如风口超过2个以上,在风管上要加设风阀调节送风量或选择带风量调节阀的风口。
3.3 对于风量和噪音较大的风系统,在送风和回风风管上要加消声降噪装置。
4、内机安装:4.1 所有内机的送、回风口必须接风管,不允许吊顶内回风,也不允许使用帆布软接做变径。
低静压内机(30Pa)的出风口与内机的距离不允许超过6米。
4.2 高静压(超过50Pa)的内机必须接符合静压要求的一定长度的风道,不允许直接送风。
二、新风和排风:1、新风:1.1按暖通设计规范要求,所有房间应设置新风和排风系统。
如甲方提供的图纸上设计新排风系统,应要求在图纸设计上加上“新排风系统由甲方另行委托”的字样。
1.2在没有自然通风的房间,尤其是餐饮和娱乐场所,要重点考虑新风的供应量是否满足要求。
1.3新风口的设置应保证室内新风供应的均匀,并避免新排风短路。
1.4室外新风口要加设防雨百叶。
1.5在寒冷地区,新风机(水系统)要加设自动关闭阀,避免新风机冻裂。
2、排风:2.1 在房间内存在新风口时,为避免房间内的静压过大,新风送不进来的问题,要考虑室内的排风。
2.2 餐饮和娱乐场所的房间内的排风必须有效和可靠.2.3 卫生间等存在异味的房间,排风量要大于新风量,维持负压状态,避免异味外溢。
铁路站站房改造暖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铁路站站房改造暖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是对特定铁路站的站房进行改造,包括暖通工程的施工。
改造内容主要包括站房内部空调系统、排风系统、采暖系统、给排水系统等方面进行改造。
二、工程设计(一)总体方案根据站房内部建筑结构及使用情况,设计方案分为三个子工程:1.空调系统改造原站房空调系统使用的是中央空调加分区空调的方式,效果一般。
改造后,将原有的中央空调设备更换为新型节能型中央空调,同时在各个局部区域内安装空气处理设备和局部空调设备,达到冷暖隔离的效果。
2.排风系统改造原站房排风系统使用的是自然排风方式,效果不佳。
改造后,在主要空调设备上加装换气设备,并在局部区域设置新型换气扇,对于局部空气质量提升具有正面作用。
此外,加装回风管道,对于空气可调配比例进行优化,提高空气质量。
3.采暖系统改造原站房采暖系统使用的是水暖方式,效果一般。
为提高采暖效果,改造后在主要区域内设置独立的散热器加以支持,保证各个区域的温度持平。
同时,加装电热发热器和空气能热泵等设备,以提高采暖系统的效率。
(二)工程施工方案1.安全措施施工工作期间,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措施进行。
主要措施包括:安排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制定安全预案,设置警示标示,加强高处作业防护措施等。
2.施工流程施工流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工作:安排材料、设备,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清理。
(2)拆除原有设备:拆除中央空调、散热器、管道等设施。
(3)管道改造:更换新的管道及相关接头。
(4)设备安装:安装新型空调、采暖系统设备。
(5)电气线路改造:更换或重新设计电气线路。
(6)系统测试:对改造后的暖通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
(7)结束:完成最后的验收。
三、工程建议为保证改造后的暖通系统正常运行,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进行定期检修:对于设备和管道进行定期的检修,保证其正常运行。
2.加强维护管理:对于维护管理工作进行加强,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制度。
3.节能优化:对于节能方案进行优化,减少能源的消耗。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审查表
1暖通空调系统节能审查表工程名称:层数:(地上) 层(地下) 层 总建筑面积:序号审查内容节能指标设计值设计自评价 节能措施节能判断(审查人填)1负荷计算提供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书是口 否口是口 否口2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应符合本标准第5.2.4 条的规定锅炉类型及燃料种类锅炉额定蒸发量 D (t/h )/ 额定热功率 Q (MW )是口否口是口否口D <1 / Q <0.71≤D≤2 / 0.7 ≤ Q ≤ 1.42<D < 6 / 1.4< Q <4.26≤D≤8 / 4.2 ≤ Q ≤ 5.68<D ≤20 / 5.6< Q≤14 .0D >20 / Q > 14.0燃油燃气锅炉重油86 88 轻油88 90 燃气88 903冷热源方式类型 额定制冷量 CC(kW ) cop 限值(W/W ) EER -sysX (W/W )设计COP设计 EER -sys计算系统综合限值 EER-sysZX设计 EER-SYS是口否口是口否口电驱动水冷冷水机组性能系数应符合本标准第5.2.7 条的规定;冷源系统能效系数应符合标准标准5.2.8条的规定活塞式/涡旋式CC ≤528 4.40 3.40系统 1螺杆式CC ≤528 5.30 3.7052 <CC ≤1163 5.60 3.90系统 2CC >1163 5.80 4.10离心式CC ≤1163 5.60 4.00系统 31163<CC ≤21105.80 4.10CC >21105.90 4.20 电驱动风冷或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性能系数应符合本标准第5.2.7条的规定;冷源系统能效系数应符合标准标准第5.2.8条的规定活塞式/涡旋式CC ≤503.00 2.70系统 4是口否口是口否口CC >50 3.20 2.80螺杆式CC ≤50 3.00 2.80系统 5CC >503.202.903制冷量大于7.1kW 电驱动单元式空调机性能系数应符合本标准第5.2.9 条的规定类型名义制冷量 CC (kW )能效比(W/W )是口否口是口否口风冷式单元式空调机单冷型(SEER ,Wh/Wh ) 7≤CC ≤14.0 2.90CC >14.0 2.70热泵型 (APF,Wh/Wh)7≤CC ≤14.0 2.70CC >14.0 2.60水冷式单元式空调机 (IPLV,W/W)CC>14 3.70 7≤CC <14 3.30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单元式空调机 (AEER,W/W)风冷式 3.00 水冷式 3.50 乙二醇经济冷却式 3.20 风冷双冷源式 2.90 水冷双冷源3.40 通讯基站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COP ,W/W ) 2.80 恒温恒湿型单元式空气调节机(AEER ,W/W )3.00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应符合本标准第5.2.12条的规定名义制冷量 CC (kW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 IPLV (C )是口否口是口否口CC ≤28 4.3028 <CC ≤84 4.20 CC >844.004空调冷热水系统的最大输送能效比应符合本标准第5.3.4 条的规定扬程效率 温差空调冷热水管道:ER ≤0.02415单位风量耗功率应应符合本标准第5.4.9条的规定系统形式Ws 限值[W/(m 3/h )]机械通风系统 0.27 新风系统 0.24 办公建筑定风量系统 0.27 办公建筑变风量系统 0.29 商业、酒店建筑全空气系统 0.306空调风管绝热层的最小热阻应符合本标准第5.4.1条的规定风管类型 风管最小热阻 [(m2·K)/W]一般空调风管 0.81低温风管1.147空调冷凝热回收系统应符合本标准第5.2.15条的要求是否有集中空调系统有口 无口设置冷凝热回收系统 是口否口是口否口是口否口集中空调系统空调面积 (m 2) ≥10000是口 否口 有稳定的热水需求是口 否口8空调冷凝热回收装置冷热能综合能效比应符合本标准第5.2.16条的要求 冷热能综合能效比不低于同类型单冷设备空调制冷能效比(或性能系数)的二 级能效冷热能综合能效比设计值 是口否口是口否口同类型单冷设备名称 能效比 或(性能系数)限值设计单位暖通节能专项设计人年 月 日 暖通节能专项校核人年月日节能审查意见 节能审查单位暖通节能专项审查人年月 日。
暖通审核意见
设计(勘测)人
校审人
回复:
5、所有风管无标高。
6、气体灭火房间阀门控制需在房间外留开启控制拉索。排风系统应有将排风管道与房间隔断的控制阀门,以保证灭火时候的气密性
回复:
7、有2个KT-12,编号重叠
回复:
KT-12:(水管)
1、空调水立管缺少编号
回复:
2、车库内水管缺少标高及定位
回复:
KT-15(裙楼通风排烟图)~:
1、将厨房通风管道移到防排烟通风图纸上。
勘测、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子项名称
实施阶段
设计人
校核审核审定
○○○
பைடு நூலகம்专业
暖通
专业负责人
校审人
校审意见
落实情况
1.计算书:
1)该套图为施工图,则缺空调系统逐时负荷计算书(强条),所有设备应根据计算书选型。
回复:
2)系统图办公水泵的扬程20米估计有所偏小,请复核。
回复:
KT-01:
1、图纸目录和实际图纸张数不符。
回复:
2、裙楼三层空调通风平面图缺图纸编号。
回复:
3、排烟口需设就地手动拉索控制。并在排烟系统控制说明中补充该控制。
回复:
4、图纸编号缺漏,请检查。
回复:
KT-27:
1、排烟风机编号重复。
回复:
2、屋顶空调通风平面图与屋顶空调水管平面图编号重复。
回复:
3、平面图与系统图不符,缺少了机组和水泵。
系统图及说明均为3台主机,4台水泵。请检查。
回复:
KT-03:
1、建筑无B4层,应改为B1层。
回复:
KT-04:
1、平时机械通风用风机应标出Ws值。
暖通专业图纸设计审查要点
暖通专业图纸设计审查要点审查内容:1.设计文件审查(1)设计依据是否充分,是否有初步设计审查会议记要、初步设计批文、建设单位对本专业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及主管部门批文;(2)计算书是否完整;(3)施工图设计深度是否符合规定;(4)签署、出图章及有关专业会签是否符合规定。
--------------------------------------------------------------------------------2.地下汽车库(1)地下车库排风;(2)排风系统防火阀;(3)地下车库设送风系统;(4)排风(烟)系统风口。
--------------------------------------------------------------------------------3.高层建筑防、排烟(1)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方位;(2)机械防烟风量计算、系统位置;(3)机械排烟系统设计、排烟量计算及防火阀的位置;(4)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5)有害气体排放。
--------------------------------------------------------------------------------4.空调、通风(1)系统设置;(2)新风量、正压值;(3)调节阀设置;(4)保温材料。
--------------------------------------------------------------------------------5.锅炉房(1)锅炉房布置;(2)锅炉房泄压面积计算;(3)油、气系统符合设计规范;(4)锅炉房、控制室和化验室等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6.燃气(1)气管道布置;(2)进户管设置;(3)燃气管坡度;(4)燃气管安装几调试。
图纸审核——暖通空调硬性要求(一)
图纸审核——暖通空调硬性要求(一)一、要求执行情况1.空调冷负荷计算未严格执行,有的项目采用估算,有的项目甚至没有计算书。
2.设计说明中未列出新风量标准,特别是变频(VRV)空调系统或分体空调系统,在用于商业、办公及会所时没有供应新风的具体措施。
3.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其隔热层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有些设计中无说明,图中无具体做法,哪个部位的风管需做隔热不标明。
4.无窗卫生间未设置有防回流构造的排气通风道。
5.穿越空调机房隔墙或防火墙(含防火卷帘)时,送回风管未设70℃防火阀。
6.高层建筑超过100m2;的地上无窗(或有窗不可开启)的房间及面积超过50m2;的地下室房间,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未设机械排烟系统。
7.高层建筑采用难燃材料作保温材料,其外表面没有采用不燃烧材料作保护层。
8.在排烟风机房入口处未设280℃防火阀。
9.在风机直通大气的进出口未设防护网。
10.空调冷负荷未进行逐项逐时的计算。
11.普遍存在着对风、水系统未进行详细的水力计算,所选风机、水泵扬程往往偏大,这不仅造成造价增加,噪声增大、调试困难,也多消耗了电量。
12.设备性能参数标注不全或不准确,为设备选型的准确合理留下隐患。
13.冷水机组未注明进出水温、未注明蒸发器、冷却塔、冷凝器水侧允许最大压力降。
14.末端设备未注明进出水温及进风状态。
15.冷却塔未注明进出水温及进风空气湿球温度。
16.冷水机组蒸发器、冷凝器水侧及水泵都应注明工作压力,但却注为含义不清的“承压”。
17.采用气体灭火的房间,通风、空调的风系统未设气体灭火采用快速密闭及灭火后排除废气的措施。
18.地下停车库排风、排烟系统设计欠妥,不考虑平时停车量较少时节能运行。
19.变电所等重要房间未设机械通风(无外窗)。
20.设备选用指定生产厂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五十七条。
21.夏季空调冷负荷未按各区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
22.建筑物室内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的确定,不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标准。
某火车站站房的中央空调设计方案
冬季: 空 调 干 球 温 度一 7 , 相 对 湿度 6 O %, 室 外 平 均 风 速
室、 及 派 出所 等 房 间 的通 风 与 空调 设 计 , 屋 顶 用 于放 置 空调 室 外机 、 消 防 水 箱 和 膨胀 水 箱 。
4 通风系统 的设计
卫生问、 配 电室、 调 压 室 等 设 置 机 械 排 风 系统 。卫 生 间按
l 0次, h计 算排 风 量 。 配 电 宣按 l 5次, h计 算 排 风 量 . 调 压 室排
无 需设 置机 房 , 为使 用 者 节 约 了有 效 的 空 间 .与 水 冷 机 组 相
派出所、 办 公 房 屋
2 6 — 2 8
4 0  ̄ 6 5
1 6 一l 8
≤6 O
3 0
通信、 信 号 等 设 备 用 房 l 8 — 2 8
4 0 — 7 0
l 8 — 2 8
≤6 0
3 0
比。 又 没有 水 系统 , 既 节 水 又 维 护 方 便 。 数 码 多联 中央 空调 集
一
3 空调 系统设 计
根 据 拳 建 筑 所 处 地 区气 象 因素 、 地质构造、 基 于建 筑本 身
拖 多技 术 、 智能控制技术 、 多重健 康技 术 等 多种 高新 技 术 于 身. 具体 主 要 有 如 下 特 点 :
膨 胀 阀进行 控 制 , 电子膨 胀 阀根 据 蒸发 器 出入 口温差 及 室 内温
暖通校审细则
第四节各阶段设计文件的校审细则一、总体设计校审细则(一) 校核内容(1)设计所需的基础数据是否完整,如气象资料、工艺要求资料及其他专业要求的资料等.(2)规范使用是否正确,设计方案是否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是否满足节能和环保要求,并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3)设计所包括的内容是否完整,有无漏项。
(4)文字说明对于方案是否交代明确,主要设计指标的估算是否合理,系统划分、材质的特殊要求等是否阐述清楚。
(5)室内设计参数的确定、各类计算数据的选取是否合理。
(6)设备选型、规格及材质是否齐全、合理,估算是否合适,备用设备的配备是否合理,有无漏项.(7)给其他专业提出的资料是否齐全、正确。
(二)审核内容(1)设计基础数据是否完整,选用的数据是否正确。
(2)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可行,是否满足工艺生产要求,设计文件编制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漏项U(3)有关专业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设计是否符合有关设计规范。
(4)空调冷水站、采暖热水站的位置及系统划分是否合理,制冷剂、冷热媒的选择是否恰当。
(5)主要设备的选型计算是否正确,余量的选取是否合理。
(6)是否符合节能、环保、防火、防爆要求,并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7)技术经济指标及概算条件是否经济、合理.1 / 9二、基础设计/初步设计校审细则(一)校核内容(1)设计基础资料是否完整,如气象资料、工艺要求资料、其他专业要求的资料等。
(2)设计计算的基础数据、计算公式、计算方法以及各系数、负荷指标的选取是否正确。
(3)若采用电算程序,校对输人的原始数据是否正确…(4)设计原则是否正确,设计方案是否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符合节能和环保要求,并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5)工艺流程是否可靠,控制点、控制水平、物料代号、管径及编号、设计标准是否合适,采用的技术是否可靠。
(6)设备布置图中的定位尺寸是否正确,设备位置是否便于操作及维护管理。
(7)设备选型、规格及材质是否安全、合理,主要材料的选用及其数量是否合适,有无漏项.(8)文字说明对于方案是否交代明确,制冷供冷或换热供热是否平衡,主要设计指标 (包括冷却水、脱盐水、电、蒸汽、冷冻水、热水、冷冻机油等消耗指标)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系统划分、材质的特殊要求等是否阐述清楚,文字是否简洁明确.图纸、表格是否齐全并符合制图标准.(9)给其他专业提出的资料是否齐全、正确。
暖通工程设计技术审查要点记录表(含汇总表)
暖通工程设计技术审查要点记录表(含汇
总表)
1. 概述
本文档旨在记录暖通工程设计技术审查的要点,以便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和审查。
2. 设计要点记录表
设计要点记录表包括以下内容:
2.1. 项目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项目地点:
- 设计单位:
- 设计日期:
2.2. 设计要求
- 暖通工程设计标准及规范:
- 特殊要求或指示:
2.3. 技术设计要点
- 供暖系统设计要点:
- 供热方式:
- 供热负荷计算方法:
- 采暖设备选择:
- 管道敷设方式:
- 其他要点:
- 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要点:- 通风送风量计算方法:
- 空调制冷负荷计算方法:- 送风系统设计:
- 排风系统设计:
- 其他要点:
- 给排水系统设计要点:
- 给水系统设计:
- 排水系统设计:
- 处理设备及设施选择:
- 其他要点:
- 控制与自动化系统设计要点:
- 控制策略选择:
- 控制设备选择:
- 系统集成与互联要求:
- 其他要点:
2.4. 审查意见
审查意见根据设计要点的评估结果提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符合性评估:
- 技术可行性:
- 设计合理性:
- 其他意见:
3. 汇总表
汇总表将设计要点记录表中各项要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审查意见。
4.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对暖通工程设计技术审查的要点记录和评估意见,有助于确保设计方案的质量和可行性。
以上为暖通工程设计技术审查要点记录表(含汇总表)的简要框架,具体内容根据实际项目情况进行填写和补充。
施工图审查要点(暖通空调)
2.1.1
2.1.2 2.2 2.2.1 2.2.2 2.2.3 2.2.4 2.2.5 2.3 2.3.1 2.3.2
2.3.3
2.3.4 2.3.5
□是□否 □优化 □是□否 是否选用限制和禁止的设备和管材 □优化
2.3.6 2.3.7
2.3.8 2.3.9
采暖系统户内管材采用PB、PE 或 PEX 管 特别注意厨房、卫生间等个别房间 的末端采暖形式,如卫浴型散热器 、厨房散热器设置位置等 注意端头、顶层等房间应与标准层 存在负荷计算差异,空调、散热器 配置应有变化 库房等房间是否设有值班采暖 豪宅地板采暖设智能分室温度控制 系统,主要房间设置温控器,方便 室温调控。地板采暖选用性能稳定 、质量可靠的分集水器 不同朝向、外围护结构面积不同的 房间的地暖管间距不宜相同,应根 据房间负荷调整 地暖分集水器的安装位置应不影响 户内使用功能,尽量设在厨房或卫 生间 地暖分集水器的数量应能够负担户 内所有地暖区域的的地暖环路,并 且每组分集水器所负担的环路数量 不超过8 组 应明确散热器材质为钢制或铝制
通风室内空调风管应采用镀锌钢板制作风管保温材料应采用难燃级橡加压送风口位置是否合理楼梯间应采用自垂百叶风口前室应采用电控风口超过32层的建筑应分段设置加压送风系统排烟口距离防烟分区最远点不超过30气体灭火区域所有通风管道上应设电动阀在灭火时关闭应设灭火后排风系统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应设加压送风系统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其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的防烟系统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soho办公等中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的防烟系统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层数超过32层的高层建筑其加压送风系统和送风量应分段设计如剪刀楼梯间合用一个风道其风量应按二个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应分别设置地上和地下部分在同一位置的楼梯间需要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时加压送风系统宜分别设置地上和地下部分在同一位置的楼梯间合用一个加压风道时风量应叠加且均应满足地上地下加压送风系统的要求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设施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应设机械排烟设施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m的中庭应设机械排烟设施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应设机械排烟设施排烟管道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车站暖通空调设计专项审查指导原则
车站暖通空调设计专项审查指导原则一.前言车站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交通枢纽,是城市与外界衔接的重要节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车站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车站建设过程中,暖通空调设计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方面,车站作为大型的公共场所,人员密集,流动性强,如何实现舒适的室内环境是重点;另一方面,车站有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设计需要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一套适用于车站暖通空调设计专项审查指导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主要内容1.设计指导原则针对车站的建设,暖通空调设计应当根据车站的实际情况制定。
一般地,车站作为城市交通枢纽,要考虑到其人流量的大小、流量的变化、不同站台的特殊需求、车站的周边环境等因素。
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暖通空调设计应当制定以下指导原则:(1)制定符合环保节能要求的设计方案车站作为公共场所,往往需要实现大面积的空调效果,这就需要同时考虑到舒适度以及能耗性能。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循环保节能的原则。
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调整系统的运行模式,使得系统运行效率更高,能源消耗更少。
(2)根据人流量的大小和流量的变化进行设计车站的人流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在高峰期和低谷期,人流量的差别非常大。
因此要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调整暖通空调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保证在高峰期和低谷期都能向乘客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3)结合地域环境进行设计车站的周边环境也是影响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一个因素。
不同地域的气候特征和环境条件也会对车站的暖通空调系统产生影响。
设计方案要结合地域环境进行制定,对气候特征和空气质量进行一定程度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特殊的调整。
(4)设计考虑安全因素车站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何保障乘客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在设计暖通空调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到安全因素,原则上应当制定专业方案,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2.审核指引指导原则主要是针对具体设计阶段的要求,而审核指引则是对设计阶段完后进行审查的具体流程,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
车站暖通空调设计专项审查指导原则.doc
铁路旅客车站暖通空调设计专项审查指导原则为适应大规模铁路客站建设及运营需要,进一步加强客站暖通空调设计的可控性,规范客站设计审查工作,提高设计质量,特下发《铁路旅客车站暖通空调设计专项审查指导原则》,供参考使用。
一、审查范围(一)站房冷热源设计(二)暖通空调末端设计(三)通风防排烟设计(四)环保节能及监控设计二、审查程序省级、副省级、地市级、重点客站由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专业负责人组织审查,报主管主任审定。
普通中间站报主管部长审定。
三、审查内容、文件组成(一)审查要点1.落实初步设计阶段确定的原则及调整意见。
2.审查暖通空调专项设计方案,提出修改意见。
3.审查暖通空调主要设备材料标准、数量及价格,校核工程造价。
4.设计单位根据审查意见,完成鉴修文件报鉴定中心审核后,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
(二)设计文件组成暖通空调工程专项设计是对站房暖通空调工程进行的具体专项研究和设计细化,不用于代替铁路建设管理规定的项目阶段性研究和设计文件。
在站房设计的各个阶段,都应按规定同步进行相应的暖通空调方面的研究或设计工作。
在站房装修深化方案设计时,同步编制暖通空调工程专项设计文件,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审查意见及装修深化方案修正并达到工程化要求,文件单独成册。
目次结构为:1.项目总体性概述简述项目概况,公共空间建筑布局、面积、层高、装修方案、结构特征、建筑及装修对暖通空调的要求。
2.暖通空调方案概述暖通空调方案设计的思路和方法等,说明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3.冷热源设计4.重点空间的暖通空调设计站房及重点空间的暖通空调及防排烟设计。
空调通风形式及配置措施,末端设施综合,分项及汇总冷热负荷指标,用电指标等(表格)。
重点空间一般包括候车厅、售票厅、进站厅、出站厅、主要通道、贵宾室等。
5.存在问题和建议等内容。
6.附图附表(1)特大、大型站房需提供主要空间平、立、剖面图,室内效果图。
(2)特大、大型站房空调系统原理图或流程图,高大空间气流组织及声环境模拟计算图。
暖通空调报审方案
暖通空调方案报审1. 项目基本情况:01)项目所在气候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02)项目包含的建筑类型:住宅、住宅底商/独立商业、学校、幼儿园03)住宅的建筑形式:小高层/高层/洋房/别墅/叠拼04)项目分期开发情况:不分期/分期交房05)地下室建筑层数、类型:几层/车库/人防06)交房标准:毛坯/精装2. 采暖系统2.1. 系统设计要求07)大市政条件A. 可用的周边大市政现状:(填写路由、管径、高程等相关参数)B. 可接入的位置:08)采暖热源形式:市政供热/小区自建锅炉房/分户燃气壁挂炉09)采暖系统形式:地板采暖/散热器采暖/空调采暖10)采暖供回水设计温度:地板采暖55︒C/45︒C;散热器采暖:75︒C/50︒C11)采暖室内设计温度:客厅、主次卧室、书房、餐厅、卫生间、厨房12)单位面积热负荷指标: W/m213)分区方式:采暖竖向主干管分区:高/中/低14)计量方式:不做计量表/预留计量表安装位置/设置计量表15)温控方式:分室温控/整体控制16)带洗浴的卫生间是否有辅助采暖方式:是(地板采暖+浴霸)/否(散热器采暖)2.2. 系统布置要求01)燃气壁挂炉的位置:厨房/设备阳台02)自采暖燃气壁挂炉是否带储水罐及储水罐大小:是/否, L(容积)03)热力小室的布置:采暖管道进楼前的小区市政热力井内/单体建筑地下室内的独立房间/地下车库内04)干立管设置位置(仅指采用集中热源):楼内公共管井05)户内集分水器位置:厨房/卫生间/设备房06)散热器布置:下进下出同侧连接/下进下出异侧连接2.3. 设备材料要求01)小市政管材:聚氨酯保温管02)楼内入口至热力小室采暖立管(集中供热): 焊接钢管DN/无缝钢管DN03)热力小室至热表:热浸热浸镀锌钢管04)热表至户内集分水器管线:PPR铝塑复合管/阻氧PERT05)管道保温:橡塑/铝箔超细玻璃棉06)集分水器:铜制/不锈钢07)地暖盘管:阻氧PERT/PPR08)散热器材质:钢制/铜铝复合/铸铁09)分室温控器:机械/不可编程液晶/可编程液晶10)温控阀:带感温包/不带感温包11)热计量表:远传式采暖热计量表/机械式采暖热计量表12)手动关断阀:铜质闸阀或球阀DN≤50mm/蝶阀DN>50mm3. 空调及通风系统3.1. 空调系统设计要求01)空调冷源形式:分体式空调/家用中央空调(VRV)机组02)空调末端形式:挂壁式室内机/风管式室内机/嵌入式室内机/其他03)空调室内设计温度:客厅、餐厅、主次卧室、书房、厨房3.2. 新风系统设计要求01)新风量设计标准:30m3/h.p / 1.0次换气次数02)新风机组型式:自平衡新风系统/普通新风换气机/热回收型新风换气机/其他03)新风机组安装形式:吊装/落地安装04)新风机组位置:厨房吊顶内/设备阳台05)新风除PM2.5措施:静电过滤/初中效两级过滤/无相应措施06)新风气流组织形式:吊顶上送上风/地板送风吊顶回风07)室内新风回风风口布置:客餐厅、卧室设送风口,集中设回风口/其他08)室外取风、排风风口布置:设备阳台直接取风、排风/集中竖井排风,设备阳台取风3.3. 通风系统设计要求01)卫生间通风:集中竖井排风/直接外排02)厨房通风:集中竖井排风/直接外排03)地下车库通风方式:自然通风/机械送排风(与机械排烟合用一套系统)/诱导风机系统04)地下车库排风量:地下车库排风换气次数:6次/h,层高按3米计算/地下车库排风换气次数:4次,层高按3米计算05)非机动车库的排风量:1-2次/h换气次数/其他06)设备机房通风换气次数:清水泵房次/h、污水泵房次/h、电梯机房次/h、变配电室次/h、弱电机房次/h、柴油发电机房次/h07)地下车库消防排烟:自然排烟/机械排烟/机械排烟兼排风08)地下车库的消防排烟量:地库净高米,排烟量 m3/h09)地下车库的补风量:10)地下车库排风机选用原则:平时通风与消防排烟共用风机,双速风机高速排烟低速排风/平时通风与消防排烟分设风机3.4. 系统布置要求01)通风机房布置位置:防火分区内每个防烟分区设1个排烟机房1个补风机房/防火分区内每个防烟分区设1个排烟机房,2个相邻防烟分区合用1个补风机房02)通风管线布置位置:车位上方/非主要车道上方3.5. 设备材料要求01)地下车库排烟/补风风机类型:斜流风机/轴流风机/离心风机02)地下车库排烟/补风风机安装型式:吊装/落地安装03)地下车库设备用房风机类型:排风扇/轴流风机/离心风机04)风管材质:镀锌钢板/玻璃钢风道4. 小区自建锅炉房4.1. 系统设计要求01)能源形式:天然气/城市煤气/管道煤气02)锅炉的形式:常压热水锅炉/真空热水锅炉/蒸汽锅炉03)锅炉水系统形式:直供采暖热水/间接提供采暖热水(需设置换热设备)04)换热形式:板式换热器/混水器05)锅炉软水处理形式:加药/离子交换06)锅炉除氧处理形式:加药/除氧设备07)设备吊装孔和运输通道:采光竖井/吊装孔4.2. 系统布置要求01)锅炉房位置:地下一层/地上独立设置4.3. 设备材料要求01)一次侧热水管线:焊接钢管DN/无缝钢DN/管螺旋焊接管DN02)采暖二次侧管线:焊接钢管DN/无缝钢DN/管螺旋焊接管DN03)生活热水二次侧管线:衬塑钢管/不锈钢管04)补水管线:热浸镀锌钢管05)锅炉烟囱:钢板烟囱/不锈钢烟囱06)阀门:铜质闸阀或球阀DN/蝶阀DN5. 其他业态的暖通方案说明注:本暖通空调方案报审模板仅适用于住宅项目,如果项目含有底商、独立商业、学校、幼儿园、会所等其他业态请分别在第5项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旅客车站暖通空调设计专项审查(doc 12页)铁路旅客车站暖通空调设计专项审查指导原则为适应大规模铁路客站建设及运营需要,进一步加强客站暖通空调设计的可控性,规范客站设计审查工作,提高设计质量,特下发《铁路旅客车站暖通空调设计专项审查指导原则》,供参考使用。
一、审查范围(一)站房冷热源设计(二)暖通空调末端设计(三)通风防排烟设计(四)环保节能及监控设计二、审查程序省级、副省级、地市级、重点客站由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专业负责人组织审查,报主管主任审定。
普通中间站报主管部长审定。
三、审查内容、文件组成(一)审查要点1.落实初步设计阶段确定的原则及调整意见。
2.审查暖通空调专项设计方案,提出修改意见。
3.审查暖通空调主要设备材料标准、数量及价格,校核工程造价。
4.设计单位根据审查意见,完成鉴修文件报鉴定中心审核后,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
(二)设计文件组成暖通空调工程专项设计是对站房暖通空调工程进行的具体专项研究和设计细化,不用于代替铁路建设管理规定的项目阶段性研究和设计文件。
在站房设计的各个阶段,都应按规定同步进行相应的暖通空调方面的研究或设计工作。
在站房装修深化方案设计时,同步编制暖通空调工程专项设计文件,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审查意见及装修深化方案修正并达到工程化要求,文件单独成册。
目次结构为:1.项目总体性概述简述项目概况,公共空间建筑布局、面积、层高、装修方案、结构特征、建筑及装修对暖通空调的要求。
2.暖通空调方案概述暖通空调方案设计的思路和方法等,说明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3.冷热源设计4.重点空间的暖通空调设计站房及重点空间的暖通空调及防排烟设计。
空调通风形式及配置措施,末端设施综合,分项及汇总冷热负荷指标,用电指标等(表格)。
重点空间一般包括候车厅、售票厅、进站厅、出站厅、主要通道、贵宾室等。
5.存在问题和建议等内容。
6.附图附表(1)特大、大型站房需提供主要空间平、立、剖面图,室内效果图。
(2)特大、大型站房空调系统原理图或流程图,高大空间气流组织及声环境模拟计算图。
(3)冷水、空调机房设备布置平面图。
室外地埋井、冷却塔及空调室外机组布置图。
(4)主要空间室内送回风口、送回风单元、消火栓及地板采暖集配器等设施布置图及节点大样图。
(5)各主要空间空间形态、暖通空调措施,分项及汇总冷热负荷指标,用电指标等。
(6)其它必要的附图附表。
同一条线路中、小型客站根据具体站型分类开展室内暖通空调标准化设计,提供室内效果图标准、样板。
四、投资控制站房暖通空调专项设计原则上应在站房初步设计批复的投资下设计,如果与初步设计所批复的投资概算不符的分项列出工程量、单价等变化明细和总金额,并注明增减原因。
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初步设计批准的标准、投资规模,限额做好设计,控制好建设投资。
五、专项文件版面格式(一)采用A3标准的横向幅面。
设封面,应有项目名称、阶段、编制单位、编制时间等内容;设扉页,应有编制单位、编制日期、编制人、审核人、审定人、单位总负责人等内容;设目录,层次到“(一)、(二)、(三)……”。
(二)章节结构按TB10504-2007《铁路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采用的汉字编号方式,分别为“一、二、三……”,“(一)、(二)、(三)……”,“1、2、3……”,“(1)、(2)、(3)……”等。
(三)文字内容每页分2栏。
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cm,右1.6cm。
页眉1.5cm,页脚1.75cm。
字体、字号及对齐:“一、二、三……”采用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一)、(二)、(三)……”采用三号宋体加粗,左对齐;“1、2、3……”采用四号宋体(GB2312),左对齐;以下各层次均采用五号仿宋,两端对齐,首行缩进。
附件:铁路站房暖通空调给排水设计标准指南铁路站房暖通空调给排水设计标准指南一.总则1.室外气象计算参数应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选用或计算确定,室内计算参数按《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铁路房屋暖通空调设计标准》选用,同时应满足节能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站房应进行冷热源可行性、经济性研究,大型、特大型站房做冷热源专题报告,其它站房应附冷热源比选的章节或附件,应在初步设计鉴修前完成。
3.站房高大空间应进行气流组织研究,特大型站房应进行模拟计算,确定合理的送风方式和气流组织。
4.暖通空调方案应分层面、分区域、分功能选用不同的设计标准和型式,确保核心区域的环境舒适及工艺房间的环境要求。
5.暖通空调设备的选型宜统一,做到标准化、规模化,设备单元须进行工业化设计。
6.应充分考虑站房室内外给水、排水、雨水、燃气、消防及热力管道的接口设计和配合,尤其注意站台、站前平台的雨水、消防及雨棚雨水接口。
7.站房暖通空调细节设计可参照《铁路旅客车站设计施工细节处理》(鉴建筑[2008]105号) 及《铁路旅客车站细部设计》办理。
二.采暖1.严寒地区及寒冷地区应设置采暖设施,夏热冬冷地区及温和地区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达60d或≤8℃的天数达75d时大型及以上站房可结合空调系统设置采暖设施,夏热冬暖地区不宜单独设置采暖设施。
2.严寒地区及寒冷地区的进站厅、售票厅、候车室、贵宾室等高大空间宜设置热水地板辐射系统,单独设置空调的办公、工艺房间及无集中空调或无人有水设备房间可设置散热器装置,工艺机房若设备发热量满足机房冬季环境要求可不设置采暖设施。
其它区域采暖系统宜共用空调系统。
3.站房的主要出入口优先采用建筑措施封堵,中型及以上站房主要出入口严寒地区宜设热空气幕、寒冷地区可设电热空气幕, 其它地区的宜设贯流空气幕。
4.站房内服务于城市交通的通廊不宜单独设置空调采暖设施,宜预留给排水、采暖、空调及电接入条件。
5.各站商业夹层宜预留给水、排水、采暖、空调及电接入条件,待后期开发再行细化设计。
6.散热器系统可采用普通钢管,热水地板辐射系统宜采用PEX 管。
三.通风防排烟1.站房内候车室、进站广厅及售票厅等高大空间应结合自然排烟进行排风设计。
2.站房内地下变电所、配电室、水泵房、空调机房等设备用房应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
变电所、配电室应按排除余热及事故通风设置通风设施。
3.发电机房及油箱间应设置送排风系统,应考虑事故排风及发电机燃烧所需风量。
4.站房内吸烟室、旅客厕所应设机械排风,换气次数不宜过小。
5.通信、信号、信息及售票主机房等设置气体消防的房间应设置卸压及事故排风装置。
工艺房间结合事故排风进行通风设计。
6.出站及行包地道可按建筑防火规范的隧道一章进行设计,宜采用自然通风和排烟。
大型、特大型站房地下出站厅应消防结合性能化报告要求设置通风排烟及其它消防设施。
7.站房通风防排烟设计原则排至屋顶,尽量减少外立面风口。
四.空调1.夏热冬冷地区及夏热冬暖地区的站房宜设置空气调节系统;其它地区客运专线站房最热月平均温度≥24℃时可设空调, ≤24℃时贵宾室、售票室等办公及工艺用房可设置空调,省会城市及口岸站的枢纽车站可适当提高标准。
2.冷热源应根据当地资源情况,用户对设备运行费用的承担能力,设备的稳定性等条件,合理、科学地确定空调方式及设备的选型,尤其要从可行、节能、节资的角度合理比选确定。
3.当站房区域内有既有或规划城市、区域热源、电厂余热,同时满足站房工期需求时宜优先采用;具有充足的天然气供应的地区,且满足并网要求时可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系统;具有天然水资源或地热源可供利用时,可采用水(地)源热泵系统;当铁路系统内实施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时,可采用冰(水)蓄冷系统;具有多种能源(热、电、燃气、污水等)的地区,宜采用复合式能源供冷、供热技术。
夏热冬冷地区及夏热冬暖地区的中、小型站房可采用空气源热泵系统;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于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较低、温度的日较差大的地区,如气候区划图的VIIA,VIIC,VIID区宜采用蒸发式空调。
6.地源热泵系统应核实当地地质资料及室外用地的可行性并应进行全年冷热负荷平衡计算,做好辅助冷热源设计,以减少系统投资。
7 .合理处理站房内暖通、给排水、消防设备及其附件和管线所用空间和位置,即要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维护,节约设备及管线所占空间,又要不影响室内外空间的功能和环境美观。
8.严寒、寒冷地区空调机房宜设于室内夹层处,夏热冬冷地区及夏热冬暖地区的中小型站房可设于室外,空调设备及系统应考虑设置保温、防腐、防雨、防风、排水、安全及检修维护等措施,装设检修马道时,马道的设置应方便设备及管线的检修作业。
9.候车室、售票厅等高大空间集中空调系统宜采用组空+低速风道的全空气系统,贵宾、工艺、办公房间宜采用多联机/风盘+新风系统。
空调系统的室外机应尽量设置在屋面上,并做好遮挡措施。
10.工艺房间应按功能分区域设置空调设施,风口及设备选型和布局应注意结露、凝水、维护及运行时间等问题,通信、信号机械室及电源室,信息主机房及设备间设置机房专用空调。
11.候车室、售票厅等高大空间宜优先采用喷口侧送风、集中回风的送回风方式,无条件时可采用顶送、集中回风的送回风方式,贵宾、工艺、办公房间采用顶送顶回方式。
12.候车室、售票厅送回风口选型与布局应与室内装修及空间协调一致,应合理控制喷口尺寸与布局,尤其应注意回风口的设计。
贵宾室风口应隐蔽处理。
13.空调通风风管可采用复合风管,冷冻/却水管可采用内外热浸镀锌钢管或钢塑管,凝水管采用UPVC管。
百叶风口采用喷塑铝合金风口。
保温采用橡塑材料。
五.节能环保卫生防疫1 .暖通空调设计应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中有关建筑耗热量、耗冷量指标和采暖、空调全年用电量等节能综合指标的限值要求。
2 .候车室售票厅等人员密度大的房间,宜采用新风需求控制。
即根据室内C02浓度检测值增加或减少新风量,使C02浓度始终维持在卫生标准规定的限值内。
3 .大型、特大型站房暖通空调系统可设变频控制节能系统。
4.站房集中空调系统的组合空调机组可设消毒净化设施,风机盘管+新风系统仅考虑过滤除尘装置。
5.大型、特大型站房候车室、售票厅等人员集中、新风负荷大的集中空调系统可设置热回收装置,设置地板采暖的集中空调系统可单独设置新风换气机组。
6.建筑空间高度≥10m、且体积>10000m3时,应采用分层空气调节系统,仅满足人员活动区下部空间对温度的要求,过渡季采用自然通风或全新风运行。
7.以排除房间余热为主的通风系统,宜设置通风温控装置。
8.采用市政热源的站房,宜设置热量计量装置。
9.给水、空调水系统按相关规定应设置管道倒流防止器。
六.给水排水热水雨水1.给水宜采用分质分层供水,宜由室外或市政直供,分层供水宜采用变频供水。
客运专线大型及以上站房直饮水系统宜分散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