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临颍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8--2025
建立科学合理的用地体系打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示范区
![建立科学合理的用地体系打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示范区](https://img.taocdn.com/s3/m/a3d961c04b35eefdc8d333eb.png)
建立科学合理的用地体系打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示范区作者:刘风明来源:《资源导刊》 2014年第12期刘风明临颍县地处中原腹地,因滨临淮河的主要支流颍河而得名,西汉初年置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辖区内9镇6乡,367个行政村,总人口76.4万人,面积821平方公里(120.4万亩)。
其中耕地面积88.1万亩,村庄占地面积13.6万亩,交通、水利、园林及其他占地13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38亩。
境内有汉魏政权交替的历史见证“受禅台”“三绝碑”,有早于赵州桥的“天下第一桥”隋代石拱桥小商桥,民族英雄杨再兴纪念园等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
临颍县先后获得全国粮食核心区产粮大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多项殊荣,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经济管理扩权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县、对外开放重点县、城镇化建设重点县、新农村建设试点县、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县、人地挂钩试点县。
临颍县作为典型的平原农业县,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瓶颈的制约越发明显。
面对用地瓶颈的约束,近年来,临颍县立足县情,积极创新思路,充分发挥有限的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和支撑作用,努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走出了一条“有限空间、无限发展”的新路子,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的充分肯定。
一、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考评体系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形成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正确导向。
近年来,临颍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节约集约用地考评,将耕地保护责任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列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明确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负责人,一级抓一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改变干部考核只看GDP增长、忽视节约集约用地的现象。
完善相应的奖惩机制,定期通报,并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与建设用地指标相挂钩,凡是未达到标准的乡镇,不得继续扩大用地规模,并停止下达新增用地指标,以推动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新村镇总体规划评估报告
![新村镇总体规划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981b34376baf1ffc4fad64.png)
目录第一章编制背景 (2)1. 国家层面背景 (2)2. 省域层面背景 (2)3. 县域层面背景 (3)4. 总体发展背景 (3)第二章总则 (4)1. 依据 (4)2. 指导思想和原则 (4)3. 评估体系的构建 (5)第三章新村镇概况及总体规划回顾 (8)1.地理位置 (8)2.自然条件 (8)3.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8)4.资源条件 (9)5.城镇建设情况 (10)6.《陵水县新村镇总体规划(2009-2020)》要点 (10)第四章镇域总体规划 (12)1.产业功能分区 (12)2.城镇体系规划 (13)3.土地利用规划布局 (14)4.旅游发展规划: (14)5.镇区部分要点(2009版镇区控规) (15)第五章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17)1. 规划目标实施评估 (17)2.空间组织与布局实施评估 (18)3.规划的编制与审批情况 (22)4.规划实施管理情况 (23)第六章评估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4)1.评估结果 (24)2.评估结果分析 (25)3.评估结论 (28)第七章总规修编必要性与建议 (28)1.总规修编的必要性 (28)2.下一轮总规修编的工作要点 (29)第一章编制背景1. 国家层面背景随着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态失衡在全球范围的日趋严重,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国家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发展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主要内容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五个统筹”发展,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在此背景下中国加快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步伐,大力推行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高科技的绿色产业,加快核电、风电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和农村沼气、生物质能的利用。
村镇正式 中规协秘〔2012〕47号 排版后
![村镇正式 中规协秘〔2012〕47号 排版后](https://img.taocdn.com/s3/m/f329847e1711cc7931b71643.png)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文件中规协秘〔2012〕47号关于公布2011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村镇规划类)评选结果的公告2011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村镇规划类)按照《全国优秀城乡规划奖评选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经项目筛选、专家评审、公示和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组委会的审定,共评出获奖项目67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39项。
现将获奖项目名单予以公布。
希望广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继续充分发挥在规划行业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规划编制水平,为我国城乡规划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特此公告。
附件:2011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村镇规划类)获奖项目名单二○一二年八月二十一日附件:2011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村镇规划类)获奖项目名单一等奖(6项)序号项目名称编制单位主要编制人员1 海林市横道河子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赵志庆、张国涛、姜鸿涛、宋扬扬、王晓磊、胡金萍、郑佳鑫、王锐、张昊哲、朱海玄2 青海省尖扎县坎布拉镇总体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曹璐、蔡立力、邓鹏、魏保军、冯雷、陈鹏、茅海容、孙晓彤、吴晶一3 湘乡市月山镇龙冲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李彩林、田高平、罗志强、莫诗扬、曾青山、刘化高、魏明理、李周林、张成智4 内蒙古多伦县多伦诺尔镇旧区详细规划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明、董艳芳、薛玉峰、陈敏、张韧韧、曾永生、王玉、王伟娜、郑潇蓉5 北京市浅山区协调发展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彤舟、郭睿、王飞、高雅、杜立群、何永、张永仲、加雨灵、朱铁华、张聪达6 番禺区石楼镇新农村工作报告——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工程项目带动村镇规划一体化实施试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规划局番禺分局何林林、赵迎雪、孙玥、刘雷、刘倩、龚毅、张志强、邹鹏、吕晓蓓、邓代红二等奖(22项)序号项目名称编制单位主要编制人员1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总体规划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邓琪、张志杰、张立、史亮、韦明杰、高建柯、禇浩然2北京市门头沟区村庄体系规划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邓琪、张志杰、杨宝林、连彦、刘平平、张莹、彭斯3晋江市金井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总体规划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艾奕康有限公司、美国华汇环境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陆引、杨思阳、刘昭吟、张颜、沈旦婕、王晓晖、刘振山、覃玄、马宝君、杨礼基序号项目名称编制单位主要编制人员4佛山市三水区迳口华侨经济区(南山镇)开发建设规划(2008—2020)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宋劲松、徐东辉、李日生、马强、查冬冬、胡剑双、张小薇、劳世泽、司徒卓林、吴珮琪5增城市村庄布点规划(2009—2013)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李洪斌、邓毛颖、何冬华、蒋万芳、周岱霖、袁媛、赖伯舟、杨箐丛、刘慷、包悦6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樊晟、王国森、程龙、伍俊辉、曹利、刘丰、乐震、胡上春、吴小平、丁忠宝、常彦军、李世科、王树文、马国福、李刚7 崇州市街子古镇总体规划修编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曾九利、薛辉、沈莉芳、王小翔、母冠桦、高蓝、张旭旻、王维8 内蒙古鄂托克旗乌兰镇绿地系统规划(2009-2020)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单彦名、赵辉、熊燕、任世英、陈兴、钟晨、门博、温飞燕、解春燕、吕海光9 南安市水头镇总体规划(2010-203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刘贵利、盛况、晏群、朱波、李宁、李铭、易芳馨、倪学东、张连荣、吴淞楠10 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林湾村、高石村村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郭大忠、徐涞、周觅、程良川、刘成、张伟、朱举东、许业修、蒋闻华、李杰11 薛埠镇镇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常州市规划设计院葛志兵、刘安生、张小平、尤玉琴、胡金燕、陈德福、唐友明、蒋波、符兼、沈锦12 富阳城市绿心新沙岛风情小镇规划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林璇、朱浏嘉、周东东、王波、丁彩丽、林初晓13 广西城乡风貌平果县新安镇新安村庄内屯样板村屯示范点详细规划百色市综合规划设计院彭明、甘府章、张军波、石国健、黄建吉、黄劲、黄元明、吴生勇、凌远文、农乐权14 云南大理漾濞光明核桃生态旅游村详细规划云南方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吴翔、李雪雯、孙平、林雷、谭艳林、黄小溪、汪海洲15 贵阳市乌当区偏坡乡偏坡村(上下街)村庄整治规划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刘兆丰、潘红元、杨辉智、吴磊、陆玲、蒋蕾、李玉柱、曾松、蔡仁盛、刘金星16 蒲江县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临溪河流域总体规划与实施规划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小翔、冯志红、任思为、王婷、王维17 九华山白云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杨建辉、吴于勤、龙兆云、吴爱国、张伟、喻绪宝、范钧、桂青平、柯彬、陈根贵序号项目名称编制单位主要编制人员18 陈村镇仙涌村新农村景观改造规划设计广东顺建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唐泽雯、陈潮武、胡敏华、欧阳尚贤、陈可苗、陆小明、许红卫、李敏宜、伍健樑、邱焯标19 海沧区村庄排污整治专项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刘敏、张玲玲、张洪杰、邵玉梅、陈秀丽、黄华伟、陈马超20 安吉乡村风貌特色研究——乡村风貌特色营造规划策略和设计技术研究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安吉县勘察设计协会贺勇、王竹、李王鸣、张咏梅、葛坚、李咏华、张汛翰、林涛、周小龙、戴世续21 广东省村庄规划实施机制研究广州中大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番禺区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办公室孙玥、龚毅、李郇、周锐波、侯启章、张志强、邓代红、李凤珍、张学良、陈达明22 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村镇布局与村庄环境整治规划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李红、邱实、田涛、何佳、宋锟三等奖(39项)序号项目名称编制单位主要编制人员1 垫江县高峰镇总体规划重庆仁豪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廖正福、廖正贤、徐厚琴、杨洋、刘道国、张国元、刘伟、刘庆、彭先涛、孙英2 浮山县村镇体系规划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太原师范学院畅月萍、郭文炯、景普秋、于丽萍、马杨悦、白新强、翟顺河、傅泽秋、陈建军、王勇3 盐都区郭猛镇统筹城乡发展规划(2009-2030)江苏省村镇建设服务中心陈华、邢瑶、卢丹枫、寇建帮、孙黎阳、吴谦林、戚俊4 永安市小陶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福建省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小城镇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张帆、白敏、李川、孙若菁、薛祥成、张孔锋、柯雪梅、孙思敏、陈垂执、郭新平5中山市古镇镇综合交通专项规划中山市规划设计院陈向科、张成、郭磊、李志、杜启云、田我顺、庞熙炼、田湘攸、于英华、刘锦贤6咸阳市旬邑县太村镇总体规划(2009—2020)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吴左宾、吴党社、王杨、万晓剑、陈晓键、李祥平、张会民、朱建军、王安平、刘昊序号项目名称编制单位主要编制人员7陵水县新村镇总体规划(2009-2025)海南巨方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李文军、薛怡、范黎黎、卢传晓、杜娜、陈刚、胡朝勇、安志远、李敏、陈元灯8咸宁市咸安区桥乡新村发展规划及重点村庄刘家桥村村庄建设规划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董文、蔡洪、陈剑、徐敏、叶小平、喻洁、陈思、冯大金9鹿泉市黄壁庄镇总体规划河北信达城乡规划设计院齐立芹、张华、张军霞、王伟娜、姚许涛、刘健慧、李玲、刘昆霞、李宪志、赵会力10青龙满族自治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2010-2020年)秦皇岛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张志生、张维平、郑心蓉、张月胜、闻海梅、杨志平、孟丽明11高碑店市域镇村体系规划(2010-2020年)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赵文娟、吴威、崔建甫、邢天河、鲍龙、苗运涛、张玉芳、郭健、张荣、张智勇12高安市八景镇总体规划(2009-2030)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张宁波、曹炎炎、万敏、熊艳琴、周清、舒振、刘珊珊、刘燕、严冬、王星戈13永登县连城镇总体规划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朱建、魏孔军、王兴萍、魏虎、孙秀玲、韩大舟、何龙龙14曲阜市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扈宁、陈栋、于兰军、张学强、马磊、朱新社、曹威、李真真、袁珊珊、刘亮1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三十四团(铁干里克镇)总体规划修编武汉华中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耿虹、陈实、罗毅、张凯、朱子攸、梁洁、黄昕、薛利、尚青、袁光华16大邑县安仁镇总体规划修编(2010-2020)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曾九利、涂海峰、杜震、蒋蓉、陈果、曾帆、张超越、吕梁17玉树县禅古村灾后重建规划北京市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袁昕、袁牧、胡洋、王彬汕、吴邦銮、军镁扎西、王健、匡湧、李群、衣敏18铜山区汉王镇老镇区综合整治规划徐州市规划设计院孙强、邓高飞、许关惟、王锴、白潇潇、杨传琛、卞连波、李光耀、韩蓓、张松19宁德贵歧村旧村改造规划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陈炜、杨洁、黄钦、欧世芬、邹倩、黄宁海、游龙、陈纪、陈弼成、兰海洋20南澳鹅公村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深圳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鲁民、乔迅翔、吕诗佳、陈萍、白天、蒋志丹、李永红、周洁、叶伟华、罗维维序号项目名称编制单位主要编制人员21猎德村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何锦超、许成汉、胡曼莹、龙国辉、陈朝阳、刘勇、邓伟明、易雅娟、李庆平、杨超22增城市“莲塘春色”国际生态旅游示范村村庄规划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陈静、王其东、蒋万芳、邓毛颖、李敏、陈志瑜、容伊梨、曹秀茹、李敏胜、林莉23 柳州市柳南区上等村河尾屯特色(生态)农业名村规划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李渟、朱雅雯、王静、黄猛、利健、范文兵、罗远荣、赵钧、韦信园、江洵24 湖南省对口援建吐鲁番市二堡乡高昌民居项目规划新疆四方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朱飞、刘豫、刘玉坤、陈治刚、王勇慧、张迎25 魏县后小寨村村庄规划北京清大建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胡洋、郭琪、王和才、张丽、谢中龙、魏文彬、史雪成、沈伶伶、王丽贤、王一南26 河北省滦平县巴克什营镇偏桥村村庄规划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彭立宁、张平、邢天河、鲍龙、温炎涛、张楠、李炯、张景雪、孟祥平、刘建勇2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和静县河北新村修建性详细规划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彭立宁、温炎涛、邢天河、鲍龙、张平、李骏浩、张楠、时艳田、李明、郑斌28 滨州市滨城区村庄整治规划设计――王立平村滨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炜、邓静静、史磊、李伟、曹晓东、张文博、卞士雷、刘春锋、郭京京、宋涛29 岳普湖县铁力木乡九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杨德智、张竞、冯涛、李志敏、曹新茹、韩庆东、杨义、李辉、李斌、颜廷萌30 红安县二程镇关王寨新社区规划鄂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红安县规划勘测设计院李驰、王智勇、吴竟成、张涛、龙文涛、林华、夏恒、翁晓娟、刘红燕、阮志群31 三斗坪集镇改造规划及黄陵庙片区改造规划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黄轲、黄科峰、刘屹、陈孝定、杜卫华32 雅安市雨城区中理镇张沟村新村建设规划四川攀枝花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陈立、余淼、刘强、陈亮、叶青可、花茜、黎志平、王晓黎、李青松、程勇33 绵阳市江油示范片新村建设示范点规划-中河示范点规划四川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楚松平、曹彦青、温凤连、吴迪、李必强、张晨、杨鸿明34 平昌县白衣古镇恢复重建规划四川省村镇建设发展中心赖志国、曾焘、何洋、侯佳、蔚俊龙、蔡之荣、李胜、李忠武序号项目名称编制单位主要编制人员35 荣县望佳镇品山村村庄规划(2010-2012)自贡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吴永生、周恒、闵利兴、文兴华、刘林英、熊林、尹欣、马嵩、代艳、袁琼36 绵竹市清平乡灾后治理重建新农村综合体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樊晟、汪晓岗、严俨、罗龙、林三中、杨猛、唐密、任锐、单云飞、熊胜伟37 石台县仙寓镇王村村庄整治规划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李保民、王晨、李家宁、肖铁桥、马明、倪成敬、杨婷、万轩宗、张少杰、李可38 镇域规划编制办法研究——以四会市江谷镇域规划为例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黄祖璜、王浩、温春阳、邹伟勇、赵嘉新、任庆昌、周祥胜、秦晴、杨嘉、马星39 武汉市新农村规划建设回顾及策略研究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马文涵、祝莹、胡飞、黄晓芳、耿云明、阮雄波、黄峻、袁建峰、曹磊、徐国斌。
临澧县新安镇镇域村镇布局规划(2012-2020年)
![临澧县新安镇镇域村镇布局规划(2012-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8ddc61b7284ac850ad024234.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了优化莽山乡乡域村镇空间布局,引导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资源节约利用,促进新农村建设科学合理有序进行,统筹安排各项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经济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文本中宋体加粗加下划线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修改。
第二条规划期限本规划的期限确定为:2014—2030年近期:2014—2020年中期:2021年—2025年远期:2026—2030年第三条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莽山乡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89.0平方公里。
第四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1);(2)《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2009);(3)《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4)《关于开展镇(乡)域村镇布局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12]30号);(5)《湖南省村镇规划管理暂行办法》(2012);(6)《湖南省镇(乡)域村镇布局规划编制导则》;(7)《宜章县村庄布局规划(2008-2030)》;(8)《莽山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9)《莽山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10)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11)《宜章县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平攻坚规划》;(12)莽山乡提供相关设计资料。
第五条规划原则(1)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合理定位;(2)有利生产,方便生活,集约高效;(3)城乡统筹,科学布局、适度超前;(4)生态优先,分类指导,特色突出。
第六条规划内容(1)综合评价乡域发展条件,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2)分析农村人口转移趋势,预测集镇区和各村庄人口;(3)划定空间管制的范围和界线,处理好乡域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4)统筹规划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的空间选址布局,明确集镇区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明确中心村和基层村;(5)对村庄分类控制,按照不同类型提出整治与建设方案;(6)明确防洪、消防等设防标准,制定防灾减灾措施;(7)提出村容村貌建设的整体要求,提出近期建设的内容和实施措施。
河南省临颍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8--2025
![河南省临颍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8--2025](https://img.taocdn.com/s3/m/5dc4b58d84868762caaed5c6.png)
河南省临颍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8-2025)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1第三章村镇体系规划 2第四章村庄布点调整规划3第五章空间管制和资源利用规划4第六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6第七章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系统规划7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7第九章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8第十章给水设施规划9第十一章排水设施规划10第十二章电力设施系统10第十三章燃气与供热规划10第十四章通信设施规划11第十五章防灾规划11第十六章环境卫生设施规划11第十七章近期建设规划11第十八章实施对策与建议12第十九章附则1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临颍县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引导、调控临颍县域城镇建设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法律法规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依法制定的指导临颍县域城乡建设活动的法律性文件。
凡在规划范围内进行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要求,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对本规划的调整、修改,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条款执行。
第四条指导思想1. 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土地集约化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2. 坚持统筹发展原则,统筹考虑城镇和乡村、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从促进县域整体发展角度进行空间资源和各类公共基础设施配置。
3. 坚持控制和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从县域长远发展出发,确立以控制为主,适度引导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08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5)146号文发布)《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建规(2006)183号文发布)《河南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细则(试行)》(豫建村镇〔2007〕14号)《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中原城市群规划(2006~2020)》《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加快省25个重点县(市)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临颍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六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8~2025年,其中:近期2008~2015年,远期2016~2025年。
临颍县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思考
![临颍县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ed187cd5fbfc77da269b14f.png)
绩 意 识
一
以确 立 正 确 的 政绩 观 。
2 重 视 规 划 的超 前 性 , 保 规 划 的权 威性 和 严 肃 性 确
诸 种 设 施 与 主 要 用地 功 能之 间 的 比例 关 系 和 开 发 秩 序 , 免 各 项 开 发 避 投 资 因 互 相 干 扰 而 降低 效 益 。通 过 综 合 开 发 , 理 安 排 互 补 功 能 用 地 合
为 统 筹城 乡发 展 打 下 坚 实 的基 础 。
【 关键词 ¨、 城镇 ; 规划 ; 建设 ; 思考
在 根 适 1 用 城 市 化 集 聚 观 和 离 散 式 发 展 观 念 制 导 规 划 。 服 不 良政 题 。 镇 县 以外 的地 域 , 据 现状 和未 来 发 展 , 当 小 分散 的控 制 建 设 克 发 展 。 打 破 村 、 ( 道 ) 级行 政 界 限 的 限 制 , 大 限度 地 发 挥 小 城 要 镇 街 两 最 镇 建 设 的 空 间 聚 焦 效 益 和 规 模 效 益 .对 小 城 镇 空 间 资 源进 行 合 理 配 城 市 化 集 聚观 。对 于 城 市 化 的 概念 . 于 人们 认 识 角 度 不 同 而 有 置 。 从 目前 我 县镇 街 现 状 的发 展 条 件 和 未 来 的 发 展 需 求 , 们 的 小 城 由 我 各 自不 同 的 理 解 。既 可 理 解 为 “ 居住 在城 市 地 县 的人 口比 重 呈 上 升 的 镇 规 划 建设 还 处在 内 聚式 与 外 溢 式 相 结 合 的 发 展 过 程 . 是 各 种 发 展 一 现象” ,也 可理 解 为 城 市 化 是 各 种非 农 产 业 发 展 的 经 济要 素 向城 市 集 要 素 向 政府 驻 地 的地 域 空 间 聚 焦 . 是 二 产 业 建 设 走 出 场镇 向农 村 转 二 聚 的 过 程 , 时还 可 理 解 为 城 市 化是 居 民聚 落 和经 济 布局 的 空 间 区 位 移 。 土 地 开 发 利 用 上 , 实施 小 城 镇 土 地 的 综 合 开 发模 式 。 城镇 的 同 在 要 小 日益 集 中化 的过 程 ; 而 言 之 就 是政 治 、 济 、 化 、 员 、 住 、 贸 、 发 展应 以房 地 产 综 合 开 发 为 依 托 。 以 前 的 小 城镇 建 设 是 线 条 式 发 展 , 简 经 文 人 居 商 基 础 设 施 以及 社 会 保 障 和 产 业 布 局 等要 素 向城 镇 向心 式 集 中 。 基 本 上 就 是 单 一 的 公 路 作 街 . 两 边 建 房 , 架 的 拉 大 主要 靠 道 路 建 街 框 离 散 式 发展 。就 是 在 抓 好 城镇 中心 县 建 设 规 划 的 同 时 , 充分 考 虑 设 和 群 众 建 房 来 实 现 房 为 主 。 房 前 屋 后 多 乱 搭 建 , 造 成 了城 市 景 且 这 和 利 用 城镇 的强 大 辐 射 功 能 和合 理 的功 能 分 区布 局 , 城 镇 向外 不 断 观 零 乱 、 面单 一 , 能 不 全 . 乏 品位 。 要 根 据 总 体 规 划 和社 会 经 济 将 立 功 缺 扩 张 , 拓 展城 镇 吸 纳 空 间 以及 人 才 和 县 域 经 济 社 会 综 合 发 展 要 素 的 发展计划的要求 , 以 实行 “ 统一 规划 、 统一征地 、 一设 计、 统 统一施工 、 统 引 入 空 间 。最 终 缩 短 城 乡 二元 差 距 . 现 统 筹 发 展 。 实 配套 、 一 管 理 ” 原 则 。 具 体 开 发 内容 上 , 对 规 划 设 计 、 统 的 在 要 征地 拆 依 照我 国《 乡 规 划 法 》小 城 镇 规 划 一 般 都 是 由镇 政 府 负 责 组 织 迁 、 城 , 土地 开 发 、 织 施 工 、 收交 用 , 到各 个 环 节 紧 密衔 接 、 相 配 合 组 验 做 互 编 制 。 于受 政 绩 的 利 益 驱 动 , 些 基 层 官 员 不 顾 发 展 规 律 , 面强 调 和 协 调 发 展 , 求 缩 短 工 期 , 得 良好 的经 济 效 益 ; 工 业 、 通 、 由 一 片 以 取 对 交 住 做 大 镇 县规 模 , “ 延 ” 求 “ ” “ ” 不 切 实 际 盲 目攀 比 , 形 象 宅 、 教 文 卫 、 业 服 务 、 政工 程 、 重 外 , 大 求 高 , 搞 科 商 市 园林 绿 化 等 所 需 用 地 , 据 需 要 和 根 工程 。 其结果是“ 城乡” 差别越来越大 . 社会越来越不和谐 , 与自然也 可能 , 轻 重 缓 急 , 筹 安排 , 套 建 设 , 期 交 付 使 用 。 人 分 统 配 分 要通 过 对 各 项 不 和谐 。 因此 , 们必 须 建 立 一 套 有 别 于 经 济 核 算 的 “ 会 核 算 ” 系 目的综 合 平 衡 , 合 理 地 安 排 交 通 、 我 社 体 最 电力 、 讯 、 排 水 、 气 、 防 等 通 IN E&T C NO O YIF R T O CE C E H L G N O MA I N
漯河市郾城区李集乡总体规划(2010-2025)基础资料汇编
![漯河市郾城区李集乡总体规划(2010-2025)基础资料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aa90224ab307e87101f696c4.png)
目录第一章基本情况 (2)一、概况 (2)二、自然环境条件 (2)三、历史沿革 (3)第二章社会经济状况 (4)二、人口概况 (7)三、基础设施状况 (10)第三章镇区建设现状 (11)一、镇区概况 (11)二、居住环境现状 (11)三、公共服务设施 (11)四、给水 (13)五、排水 (13)六、供电 (13)七、电信 (13)第一章基本情况一、概况李集乡位于郾城县境北部,东与西华县奉母乡交界,西与商桥镇相连,南靠颖河与孟庙镇相望,北与临颖县皇帝庙乡毗邻。
乡政府驻李集村。
京珠高速南北从镇域中部穿过,国道107紧邻镇域西部,发达的交通体系有力促进李集乡经济的发展。
二、自然环境条件(一)地质李集乡总面积52.1平方公里,属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平均海拔高度为172米,最高59米,最低56米。
整个地势略呈西北高而东南低,工程地质良好。
地表土壤主要以黄沙土为主。
(二)气候条件李集乡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年日照为2228.9小时,年平均气温14.6℃,极端高温42.2℃,极端低温-15.9℃,无霜期216天。
年平均降雨量为805.2毫米,地下水资源丰富,土壤多为沙壤土,酸碱度适中(PH值15.7—7.81)。
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乡。
(三)水利条件1、颍河从本区域南部流过,经本乡12个行政村南部,流入西华境内,南岸为黑龙潭乡。
在我乡贯串东西11.2公里。
排水沟有三条:稻草湖、南干渠、北干沟。
由商桥入境①南干渠经老官田村南、潘付刘、老集、李集、相树张、位李、田庄,陈刘马南部入稻草湖,经陈刘马闸流入颍河。
②稻草湖经老官田南至潘付刘、大宋、老集、李集、相树张、位李、田庄、郭东、陈刘马、大王、东孟、西孟等十三个行政村南部,分别从陈刘马闸、东孟闸流入颍河。
③北干沟由老官田南部稻草湖流入,往北从老官田西头走老官田北部及潘付刘、宓桥、老集、后李、李集、位李、田庄、郭庄、大王、渚阳寨、陈东、吕庄、东孟等17个行政村土地,由潘付刘北及大王南部,及东孟分别流入稻草湖后入颍河。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文本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562e57c383c4bb4cf6ecd174.png)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文本驻马店市黄淮学院建工学院城市规划1201班04组指导老师:郝翠丽小组成员:党超凡王波许鹏飞李威张建峰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2)第三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3)第四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3)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 (10)第六章城市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10)第七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11)第八章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12)第九章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13)第十章城市环保环卫规划 (14)第十一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17)第十二章城市空间管制 (19)第十三章城市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规划 (20)第十四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与发展时序 (21)第十六章规划实施措施 (22)附表1 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 城市绿地规划一览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贯彻科学发展观,适应确山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的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上一次规划,结合确山县的实际情况,编制《确山县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第2条规划依据一. 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2006年)《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二. 规划技术依据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年)《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三。
相关政策依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2011]32 号)《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豫发[2003]9号)四. 相关规划依据《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驻马店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河南省确山县总体规划》(1995—2010年)以及其他与确山县城市发展和规划有关的资料和文件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1. 充分发挥城市的潜力和优势,克服限制条件和不利因素,将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想结合,全面分析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其给城市发展带来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事求是的制定未来城市发展目标,合理控制城市发展规模,节约用地,紧凑发展。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河南许昌)实施方案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河南许昌)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b7608d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4.png)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河南许昌)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0.15•【字号】豫政办〔2021〕56号•【施行日期】2021.10.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河南许昌)实施方案的通知许昌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河南许昌)实施方案》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10月15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河南许昌)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认真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部委《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9〕1947号)要求,高质量推进许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改革基础许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位于河南省中部,毗邻省会郑州,包括禹州市、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魏都区、建安区6个县(市、区),国土面积4979平方公里,总人口500万。
党的十八大以来,许昌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3349.2亿元,已具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条件。
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聚焦花木、蜂产品、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培育形成10个省级农业产业集群。
长葛市产业集聚区、禹州市产业集聚区入选省首批智能化示范园区,智能制造走在全省前列。
转型升级发制品、超硬材料、电力装备、汽车零部件、电梯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0%。
农村改革纵深推进。
着力完善自然资源交易平台,初步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澄城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5)文本
![澄城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5)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e70c9d2f7375a417866f8f39.png)
1. 总则1.1受澄城县建设局的委托,特编制本总体规划。
1.2本规划的主要依据如下: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版)1.2.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版)1.2.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1.2.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1.2.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1.2.6《陕西省域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年)》1.2.7《关中城镇群规划(2007-2020)》1.2.8《渭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8-2020)》(送审稿)1.2.9《陕西省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纲要(2009-2012)》(陕西省人民政府,2009年3月2日)1.2.10《陕西省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纲要》(陕西省人民政府,2009年3月2日)1.2.11《陕西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1.2.12《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草案)》1.2.13《渭南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1.2.14《澄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2.15《澄城县城总体规划(1993-2020)》1.2.16《澄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1.2.17《澄城县矿产资源规划》(2003-2015)1.2.18《澄城县煤炭生产开发规划》1.2.19《澄城县“十一五”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规划》1.2.20《澄城县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2007)》1.2.21《澄城县各行政村农业基本情况统计册》1.2.22《澄城县志》1.2.23《澄城县国土资源》1.2.24《澄城年鉴》1.2.25 其它与澄城社会、经济、文化及城镇发展有关的技术资料和发展计划1.2.26 澄城县各有关部门对于县城未来发展建设的文件、谈话和会议意见等1.3本规划是适用于澄城城市总体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发展及开发建设的宏观指导性文件。
临颍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临颍城市总体规划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86c40fd026fff705cc170ae2.png)
项目名称:临颍县城市总体规划委托单位(甲方):设计单位(乙方):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资质等级:甲级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编号:[建]城规编字第021095号院长:俞孔坚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所长:轰伟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副所长:杨峥嵘高级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景观总工程师:凌世红景观设计师硕士编制时间: 二零零八年五月首席设计师:俞孔坚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设计总监:凌世红景观设计师、硕士轰伟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项目负责人:范辉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主要编制人:臧亚南城市规划师注册规划师林少华城市规划师唐江平城市规划师任宏城市规划师罗国华城市规划师硕士李婷婷景观设计师刘芳景观设计师硕士马纯静城市规划师硕士雷延艳城市规划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县域发展战略 (2)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2)第一节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2)第二节县域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3)第三节县域城镇职能定位 (3)第四节县域产业发展策略与布局 (3)第五节市域城镇空间布局规划 (4)第六节空间管制规划 (4)第七节区域综合交通规划 (6)第八节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6)第九节县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 (7)第十节县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8)第十一节县域供水设施规划 (8)第十二节县域供电系统规划 (9)第十三节通信工程规划 (10)第四章县城发展格局 (11)第一节县城发展目标 (11)第二节城市性质 (11)第三节城市规模 (11)第四节城市发展方向 (11)第五节城市总体结构规划 (11)第六节城区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11)第五章城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12)第一节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12)第二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13)第六章城市综合道路交通体系规划 (14)第七章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15)第一节居住用地规划 (15)第二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16)第八章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7)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17)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17)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 (18)第四节电信广电信息工程规划 (19)第四节燃气工程规划 (19)第五节热力工程规划 (19)第九章综合防灾规划 (19)第一节防洪防灾规划 (19)第二节消防规划 (19)第三节人防工程规划 (20)第四节防灾救护与生命线系统规划 (20)第十章环保环卫规划 (21)第一节环境保护规划 (21)第二节环境卫生规划 (22)第十一章城乡协调发展规划 (23)第十二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24)第一节期限和规模 (24)第二节近期建设目标与策略 (24)第三节近期建设重点 (24)第四节近期建设主要内容 (24)第十三章城市远景规划 (25)第十四章城市建设管理控制规划 (26)第十五章规划对策与实施建议 (26)第一节建设对策 (26)第二节实施建议 (27)附录 (28)附表一城区现状用地平衡表 (28)附表二城区近期建设用地平衡表 (29)附表三城区规划用地平衡表 (29)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指导城市建设活动,根据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同意修编临颍县城市总体规划的复函》的指导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对2000年编制的临颍县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特编制《县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5年)》。
集镇发展现状、规划、定位和发展思路
![集镇发展现状、规划、定位和发展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95b1fa0cbb68a98271fefa51.png)
**镇**城镇带发展现状、规划、定位和发展思路**镇被列为市**川道重点发展的“一体两翼”核心区域,按照省委、省政府出台的《陕西省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纲要》和县委、县政府做出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大决策,对**镇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联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我镇总体规划的修编指明了方向。
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现将“城镇带”规划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区域**镇位于石泉县东北部,距县城28公里,距安石二级公路和十天高速公路12公里。
东与**县**镇接壤,西与**镇相连,北临**镇,南与**镇毗邻。
县乡公路**路穿境而过,村村通水泥公路,对外交通条件相对比较便捷。
人口现状**镇辖16个行政村100个村民小组,3255户,11089人,其中非农人口185人,历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密度为112人/平方公里,2011年人均纯收入5459元。
地质地貌、气候**镇南北重峦叠嶂,中部河流纵横,呈“两山夹一川”之势,俗称“**”,汉江一级支流—池河由北向南横贯全境,属浅山、丘陵地带、土地肥沃。
主要气候特征属北亚热带气候区,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光热尚足,灾害天气频繁。
多年平均降水量877毫米,平均气温14.6℃。
现状土地构成**镇域土地面积10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27万亩,林地13.5万亩,工矿用地110亩,居住用地1100亩,交通用地989亩,水域360亩。
森林资源**镇有森林面积9万余亩(林地6万亩,棘地林和荒山3万亩),植被类型多样,目前已开发利用2万余亩。
农业资源**镇农业资源丰富,是石泉县粮食生产、油料、蚕桑、畜牧等主产区,其它农、林(香茹、木耳、板栗、天麻)、特色产品资源也比较丰富。
旅游资源**镇旅游资源有西沙河水库、湖广移民遗址、筷子铺水电站、流水养鱼基地等。
科教文卫**镇现有文化机构2处,分别为镇区文化站和裕民村文化室;教育机构主要有位于镇区的**中心小学、村级初小4所和**幼儿园;有镇级卫生院一所和16处村级卫生室。
镇规划标准
![镇规划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009011f03d8ce2f00662398.png)
东、中、西部差异
地区
东部 中部
数量(个)
8113 6207
比例(%)
41 31.3
密度(个/km2)
8.5 1.8
西部
5491
27.7
0.77
陕北:平均855KM2一个镇;江苏南部30KM2一个镇
珠江三角洲100个/万KM2,建设用地面积0.4万M2/1.5万M2
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城镇建设整体水平不高,重数量、轻质量 我国小城镇建设速度非常快,但建设水平低,规模偏小, 建设混乱。难以吸引周边资源,集聚、辐射作用不明显。在 规划中盲目扩大人口及用地范围,缺乏分类引导,盲目攀比, 建设无序。大量占用耕地。 二、小城镇规划建设引导不力,随意性大 建设用地粗放经营,浪费严重;论证不充分,规划不科 学;规划起点低,缺乏战略眼光;生产生活设施不配套;特 色不突出,个性不明显,缺乏严肃性,随意更改规划。有效 的城乡规划监督制约机制尚未建立,缺乏明确的行政责任追 究制度。
强制性条文
内 容 GB 50188-93 一 一 四 一 三 一 三 四 GB 50188-2007 三 二 七 一 二 二 三 三 3 镇村体系和人口预测 4 用地分类和计算 5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6 居住用地规划 7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8 生产设施和仓储用地规划 9 道路交通规划 10 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河南省《镇规划标准》CB 50188-2007培训
镇规划标准
Standard for planning of town
河南匠人国际建筑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河南省建筑职工大学 刘焱 2007年6月1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 第553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镇规划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镇规划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188-2007, 自2007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1、3.1.2、3.1.3、 4 .1 .3 、4 .2 .2 、5 .1 .1 、5 .1 .3 、5 .2 .1 、5 .2 .2 、 5 .2 .3 、5 .4 .4 、5 .4 .5 、6 .0 .4 、7 .0 .4 、7 ,0 .5 、 8.0.1(3)(4)、8.0.2(3)(4)、9.2.3、9.2.5(l) (2)、9.3.3、10.2.5(4)、10.3.6、10.4.6、11.2.2、 11.2.6、11.3.4、11.3.6、11.3.7、11.4.4、11.4.5、 11.5.4、12.4.3、13.0.1、13.0.4、13.0.5、13.0.6、 13.0.7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村镇规划标 准》GB 50188-2006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临颍县:绘就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临颍县:绘就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https://img.taocdn.com/s3/m/2cc4bbb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c.png)
临颍县:绘就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作者:董江涛来源:《资源导刊》2020年第06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全省试点县和新一轮产业集聚区总规划修编机遇,在坚守三条红线、推动‘多规合一’前提下,科学有序推进规划编制。
”在谈起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时,临颍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临颍县统筹谋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科学优化县城和乡镇要素布局,强化“扩、精、融”三项举措,坚持向存量要增量、化低效为高效,确保每一地块都能实现最大限度的精准利用,为全县高质量长远发展留足空间、提供支撑。
聚焦“扩”字绘蓝图临颍县大力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由主要领导牵头协调各个部门工作,提前谋划、精准实施,科学合理地布局县城与乡镇区域调整。
该县积极顺应人口向中心城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趋势,在不改变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区、杜曲现代家居园区、现代物流园区97500亩城区规划空间基础上,把建设条件差、开发难度大的约12270亩碎片地块(其中基本农田7470亩,高压线路、输油管道、高速高铁两侧4800亩)进行整合。
该县通过空间置换、性质调整方式,向开发条件较好、价值空间较大的新修城区南环、东环区域整合,实现布局优化、指标平衡,扩展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实际可利用空间。
同时,根据地理空间的地形地貌、自然生态、环境容量和基本农田等因素,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红线,将城镇开发边界从单纯控制城市蔓延、保护耕地,转向兼有控制城市扩张、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塑造新形势下国土空间的有力抓手。
实现了限制城市无序蔓延,保护城市外部开放空间、乡村与基本农田,高密度、更加紧凑的发展模式等多种目的。
瞄准“精”字优空间该县依托政府重点项目推进会、城建指挥部周例会、规委会三个例会,用好用足上级各项政策,立足内部挖潜,从有效利用建设用地入手,统筹实施县域内各项建设用地调整,加快推进现有存量建设用地的高效利用,实现存量与需求的有效对接。
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ba34246648d7c1c708a14554.png)
凤来乡乡规划(2009-202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背景为促进凤来乡社会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凤来乡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场镇的可持续发展,规范城乡规划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特编制《重庆市武隆县凤来乡乡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指导凤来乡各项场镇规划和建设,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各类建设规划和各项建设均应遵守本规划。
凡在本规划区范围内从事各项规划编制、进行场镇规划管理和开展各项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本规划依法批准后,各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各自权限按规划进行管理。
第四条乡域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乡域行政区,包括乡政府所在地、6个行政村,总面积约52公里。
第五条场镇规划范围场镇范围包括乡政府所在地,北起江家溪南崖家溪,东起晋家湾、四方碑一带,南起四方碑后山脊,西止于现凤来中心小学,场镇规划总面积约57.64公顷。
第六条在凤来乡进行各类规划编制和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规划外,还应符合国家、重庆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
第七条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村镇规划标准》;(四)《重庆市小场镇消防规划编制技术规定》;(五)《重庆市小场镇规划编制技术规定》;(六)《武隆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七)《武隆县县域体系规划》(2005—2020)(八)《武隆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十)其它相关规范及标准第八条规划指导思想(一)面向二十一世纪,高起点、高标准地确定各项规划目标,积极提高凤来乡的知名度和场镇的中心作用。
(二)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规划中体现城市设计思想,塑造凤来乡区整体空间环境,促进全区社会经济及城乡建设全面发展。
(三)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立足现实,着眼长远,集中紧凑布局,作好近期建设安排,综合安排村镇各类用地,处理好建设用地与其它用地的关系。
禹州市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5)
![禹州市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5)](https://img.taocdn.com/s3/m/bd9a0b08763231126edb1151.png)
禹州市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5)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发展目标与战略 (4)第三章产业发展与规划布局 (7)第四章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11)第五章城乡人口发展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14)第六章市域空间分区管制 (15)第七章村镇体系规划 (18)第八章市域村庄布点与建设导则 (26)第九章村庄发展布局分区规划 (31)第十章市域基础设施统筹规划 (37)第十一章城乡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44)第十二章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7)第十三章市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53)第十四章市域旅游发展规划 (55)第十五章市域综合防灾规划 (57)第十六章近期发展规划 (59)第十七章规划实施措施 (60)第十八章附则 (6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优化禹州市域村镇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制定《禹州市村镇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所称村镇体系,是指市域范围内的城市、镇、乡和村庄所有的居民点。
第三条本规划是禹州市村镇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市域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四条本规划之前的规划文件与本规划如有矛盾之处,以本规划为准。
第五条文本中加下划线的部分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强制性内容是对村镇体系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强制性内容的建设行为和管理行为,将依法进行查处。
第六条本规划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河南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技术细则》、《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导则》、《镇规划标准》、《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许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禹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第七条本规划的期限为:2009—2025年。
其中,近期:2009—2015年;远期:2016—2025年;远景:2021—2030年。
项目名称临颍县城市总体规划
![项目名称临颍县城市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8909232b941ea76e59fa04c6.png)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空间组织一体化。
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全社源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2%以上。
ZKZUQsUJed
第一节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第八条 在规划区内的一切规划建设及土地利用均应执行本规划。
2、由工业城市走向生态宜居家园
第九条发展目标
第二章县域发展战略
以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为前提,注重区域可持续发展;做好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
城区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宜居城市。TuWrU pPObX
3、由人口大县走向经济强县
县发展的总目标为:中原城市群的节点城市,许漯地区重要的生态宜居休闲旅游之都,
第一章总
贝y 1b5E2RGbCA P
第二章县域发展战略2p1EanqFD Pw
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DXDiTa9E3d
第一节城区绿地系统规划12zv pgeqJIhk
第一节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2RTCr pUDGiT
第十二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4v4bdyGious
第一节期限和规模24J0bm4qM pJ9
编制时间:二零零八年五月
项目名称:临颍县城市总体规划
设计总监:凌世红
景观设计师、硕士
城市规划设计资质等级:
甲级
轰伟
高级规划师
注册规划师
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字第021095号
项目负责人:范 辉高级规划师 注册规划师
主要编制人:臧亚南
城市规划师
注册规划师
院长:俞孔坚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村民自治 合理开发 临颍县驼铺村23年村庄未外延
![村民自治 合理开发 临颍县驼铺村23年村庄未外延](https://img.taocdn.com/s3/m/3490ede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2.png)
村民自治合理开发临颍县驼铺村23年村庄未外延
刘风明
【期刊名称】《资源导刊》
【年(卷),期】2008()6
【摘要】临颖县石桥乡驼铺村是一个拥有2300多口人,人均耕地1.7余亩的村庄。
1985年前,人称“三荒村”(荒沟多、荒坑多、荒片多)。
当时村内“三荒”高达100多亩,也是有名的“空心村”。
1985年以来,该村党支部、村委会从强化宅基地规划管理入手,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合理开发“三荒”,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总页数】1页(P23-23)
【关键词】村庄;临颍县;人均耕地;村党支部;村民自治;合理开发;空心村;宅基地
【作者】刘风明
【作者单位】临颍县国土资源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211;S829.2
【相关文献】
1.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村民自治参与惯性研究——基于对L村等部分村庄自治现状
的调查 [J], 张建国;程良才
2.村民自治合理开发临颍县驼铺村23年村庄未外延/二十年宅基地纠纷终化解/夜
查大石河 [J],
3.控制外延扩张促进可持续发展--临颍县城关镇董畦村治理"空心村"的做法 [J],
刘凤明;安延峰
4.党建引领村民自治打造平安和谐村庄——荆州市荆州区八岭山镇新场村小巷“微自治”效果显著 [J], 李玉兰
5.村民自治背景下村庄权力博弈的矛盾及其协调——以广东省S村和Y村为例 [J], 刘志鹏;王伯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临颍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8-2025)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1第三章村镇体系规划 2第四章村庄布点调整规划3第五章空间管制和资源利用规划4第六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6第七章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系统规划7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7第九章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8第十章给水设施规划9第十一章排水设施规划10第十二章电力设施系统10第十三章燃气与供热规划10第十四章通信设施规划11第十五章防灾规划11第十六章环境卫生设施规划11第十七章近期建设规划11第十八章实施对策与建议12第十九章附则1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临颍县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引导、调控临颍县域城镇建设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法律法规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依法制定的指导临颍县域城乡建设活动的法律性文件。
凡在规划范围内进行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要求,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对本规划的调整、修改,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条款执行。
第四条指导思想1. 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土地集约化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2. 坚持统筹发展原则,统筹考虑城镇和乡村、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从促进县域整体发展角度进行空间资源和各类公共基础设施配置。
3. 坚持控制和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从县域长远发展出发,确立以控制为主,适度引导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08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5)146号文发布)《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建规(2006)183号文发布)《河南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细则(试行)》(豫建村镇〔2007〕14号)《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中原城市群规划(2006~2020)》《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加快省25个重点县(市)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临颍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六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8~2025年,其中:近期2008~2015年,远期2016~2025年。
第七条规划范围本规划的范围为临颍县行政管辖范围,面积821km2。
第八条规划重点1. 结合发展条件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临颍县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和资源、环境保护利用策略,实现增长方式转变。
2. 统筹考虑城镇和乡村、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的发展,优化县域空间结构。
3. 预测县域城镇化水平,合理布局县域城镇体系和农村居民点。
4. 综合布局县域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
第九条文本中加下划线的内容为强制性条款。
第二章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第十条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依托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107国道等交通线和“中原城市群”发展轴线,通过建设产业基地、发展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推动工业走廊内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整合,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第十一条战略目标与步骤近期(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4亿元,年均增长13.3%左右,人均达到38500元以上;全县总人口控制在80万人以内,城镇化率30%,含乡驻地城镇化率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500元和9000元。
远期(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0亿元,年平均增长11.1%左右,人均达到89300元;全县总人口控制在84万人以内,城镇化率40%左右,含乡驻地城镇化率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元;人均预期寿命75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2%以上。
社会经济发展近期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远期基本实现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20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6亿元,年平均增长9.5%左右,人均达到58700元;全县总人口控制在82万人以内,城镇化率35%左右,含乡驻地城镇化率40%。
第十二条产业发展与结构优化1. 推进产业结构整体优化。
大力加强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强化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机械电器为主导的工业经济,依托良好交通优势推进物流产业的发展。
三次产业比例由现状的20:67:13调整到近期的10:72:18和远期的5:73:22。
2. 实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巩固粮食生产,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和养殖业。
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3. 落实中原城市群总体规划的战略任务,以提升工业化水平为核心,重点培育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机械电器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聚集。
4. 以扩大就业、繁荣市场、提高效益为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和生态旅游,完善公共设施配置。
第十三条产业布局1.以京广沿线产业带构建为主导,重点培育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机械电器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引导企业集聚,强化城关镇、杜曲镇在县域经济发展龙头地位和在工业化进程带动地区发展的作用。
2.推动县域北部乡镇和许昌市的联动发展,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县域南部应加强与漯河的联系,发展食品工业,推进产业经济和社会联系的广度和深度,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拉动地区。
3.在东西两侧以繁城、王岗为主要集聚点,强化其农业基础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第三章村镇体系规划第十四条县域人口全县总人口近期达到79万人,远期为84万人,2020年82万人。
第十五条城镇化水平近期县域城镇化水平达到30%,城镇人口达23.7万。
2020年县域城镇化水平达到35%,城镇人口28.7万人。
远期县域城镇化水平达到40%,城镇人口达33.6万。
第十六条城镇化水平(含乡驻地)近期含乡驻地的城镇化水平达到35%,乡镇镇区人口达27.6万。
2020年含乡镇驻地的城镇化水平达到40%,城镇人口32.8万人。
远期含乡驻地的城镇化水平达到45%,乡镇镇区人口达37.8万。
第十七条乡镇建制建议建议大郭乡撤乡建镇,其余乡镇建制不变。
第十八条空间结构规划根据对县域空间结构的分析,规划形成“一带、一轴、三区”的空间格局。
一带:南北向以京广铁路线、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形成的南北向交通走廊发展带,重点发展工业,成为临颍县交通走廊产业带。
以县城为中心,带动南北两侧的城镇和产业发展。
一轴:东西向贯穿全镇,由杜曲-城关-瓦店形成的贯穿县域的交通联系轴,同时也是服务县域农村地区的商贸发展轴。
三区:将临颍县分为三个空间片区。
中部片区:以县城所在的城关镇为中心,包括杜曲镇、石桥乡、王孟乡、固厢乡、巨陵镇、台陈镇和皇帝庙乡。
依托其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工业,成为中原城市群郑新漯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部片区:包括繁城镇和大郭镇。
该区集中了现状经济基础较好,规划以农业和地方特色产业为主导,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业。
东部片区:包括窝城、王岗、瓦店、三家店和陈庄,规划以王岗镇和瓦店镇为主导,王岗镇发展成为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贸城镇,瓦店应发挥其商贸优势,规划成为东部片区的商贸中心,窝城应利用邻近许昌和商贸发达的优势,可发展档发产业,强化商贸职能。
第十九条乡镇等级规模结构1. 等级结构规划将县域城镇分为中心城镇、重点镇、一般乡镇3个等级:中心城镇临颍县城,为县域中心。
重点镇繁城、杜曲、王岗。
繁城为西部的边界商贸城镇,社会文化特色显著;杜曲为近郊工业重点镇,经济实力较强,规划期内考虑作为以工业为主的重点镇,远景考虑并入县城;王岗镇在现有基础上加强乡镇经济发展,力争成为带动县域东部发展的中心。
一般乡镇一般乡镇包括其余11个乡镇,按照其规模又分为两个亚级:一般乡镇(I)和一般乡镇(II),因其差异主要体现在规模上而非空间上的隶属关系,因此在等级结构中仍视为一个等级。
一般镇(I)指发展条件较好的一般镇,包括瓦店、大郭和窝城,大郭为西部的三级城镇,窝城和瓦店为东部地区王岗南北两侧的三级镇。
一般镇(II)为其余8个乡镇。
2. 规模结构临颍县城人口规模为20~30万人,建议规模20万人;繁城、杜曲和王岗3个重点镇人口规模为2~4万人,其中王岗的现状规模较小,建议规模2.0万人,繁城和杜曲建议规模为3.5万人;瓦店、大郭、窝城为1.0~1.5万人,其余各乡镇规模为0.5~1.0万人。
表1 规划县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表(人口单位:万人)城镇等级数量人口规模城镇名称(建议规模)县域中心城120~30县城(20)县域重点镇32~4繁城(3.5)、杜曲(3.5)、王岗(2.0)一般乡镇110.5~1.5其中一般乡镇(I)31~1.5瓦店(1.5)、大郭(1.0)、窝城(1.2)一般乡镇(II)80.5~1石桥(0.8)*、固厢(0.65)、巨陵(0.8)、台陈、皇帝庙(0.65)、三家店(0.8)、王孟(0.8)、陈庄(0.65)*石桥乡集镇现状人口仅0.19万人,主要是因为镇区由老镇区搬迁至新镇区,规划考虑将新老镇区结合,因此增幅较大。
第二十条城镇职能类型结构综合型:临颍县城,1个。
工业型:杜曲镇、王岗镇,2个。
商贸型: 瓦店镇、窝城镇、繁城镇,3个。
集贸型:其余9个乡镇。
第四章村庄布点调整规划第二十一条村庄发展策略将村庄分为并入城镇村庄、集聚发展村庄、控制发展村庄和撤并村庄四类。
规划期末,共有除原有43个城中村以外,有57个村庄并入城镇,合计城镇范围内的村庄为100个,撤并14行政村,集聚发展村庄73个,控制发展村庄202个,行政村由367个调整为353个,详见附表一。
表2 村庄发展策略表与中心镇区/乡驻地距离<1.5km 与中心村距离<1.5km与中心村距离>1.5km>500人并入城镇村庄控制发展村庄控制发展村庄250-500人并入城镇村庄控制发展村庄控制发展村庄<250人并入城镇村庄撤并村庄(并入中心村)附近有基层村:撤并村庄(并入附近基层村)附近无基层村:控制发展村庄注:1 “距离”为两个居民点CAD形状几何中心的距离第二十二条村庄等级规模规划1.按照村庄等级,将乡镇驻地以下的村庄分为中心村和基层村两个层次。
表3 规划村庄规模等级表村庄等级层次村庄规模层次中心村(人)基层村(人)大型村>5000>2000中型村3000-5000500-1000小型村2000-3000<5002.中心村规划表4 规划中心村一览表乡镇名称中心村大型村(>5000人)中型村(3000-5000人)小型村(2000-3000人)总计73个中心村城关镇三里头村繁城镇面坊、锅壅口、尼庄村、司马庄、双路姚、吴刘大杜杜曲镇铁西中心(贾庄)、朱集、申安张王岗镇水牛宋、墩台李、寺后、赤鲤岗、岗李韩场、善庄阎、谢庄、承差桥台陈镇木锨吕、王曲、邓庙、临涯张、大沟桥裴墩、梁阁、祁庄、田庄巨陵镇潘庄、齐庄、纺车刘、大段瓦店镇龚庄、杨裴城、大李、十里头三家店镇邢庄安庄、平宁城、边刘郑庄窝城镇窦庄前胡、湖里曹、白坡大郭乡闫庄、李城、、葛岗、路西、社东胡桥、陈策皇帝庙乡商桥、大袁李小坡固厢乡小师、新赵石桥乡马庙驼铺、大吴、三角袁庄陈庄乡夏城洛程、大蒋庄、后研岗、贾太石王孟乡轩庄、娄王、华庄、陈留东、伍汲杜3. 中心村建设模式内部更新模式:适用于发展条件较好的村庄,通过原村庄的改造更新形成中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