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

合集下载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赏析PPT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赏析PPT

=v=~!
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 从大关系入手,体现大手笔。
建筑不能脱离环境,无论形态或功 能都要与其所处环境相互统一协调,
并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弥补。
注重功能和造型的结合。
细节对于建筑的作用很大,往往在 一些方面巧妙的细节构思简单
却能方便他人,且营造美妙的效果。
24
我们的收获
o(≧v≦)o~~好棒
LOGO
开口。最大的开口向内退 缩,并在左侧安置巨大雕 塑品,明显标示出入口, 而另两个开口是通向研究 中心。以门的大小位置与 雕塑品的设置使参观人员 不致闯入研究中心。
22
一些细节
5
光影效果 其中设置大
量玻璃顶,且是 用多个嵌架三棱 锥玻璃相互拼接 而成,天光垂泄 而下营造丰富光 影效果,采光充 足。
23
logo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赏析贝聿铭作品contents整体环境1形态3功能4一些细节5经典回放2外部环境经典回放经典回放经典回放经典回放经典回放经典回放形态功能一些细节1东西馆功能互补西馆餐厅改建空间东馆三分之一功能为后勤同时考虑周遭环境同时的餐饮缺乏2和谐统一东西馆虽建造时间不同但建筑材料与周遭相互统一但又用立面的斑驳色块突出从而凸显自身特色总之不失共性又独具特性一些细节yourtextyourtext3彰显功能艺廊与研究中心略分离之间又以三角中庭结合使两者似分实合一些细节4门的设置建筑物西立面有三个开口
建空间 东馆三分之一
功能为后勤,同时 考
但建筑材料与周遭相互统一, 但又用立面的斑驳色块突出从 而凸显自身特色,总之不失共 性又独具特性
20
一些细节
3
彰显功能 艺廊与研究中
心略分离,之间又 以三角中庭结合使 两者似分实合
21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
8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中心大厅内景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展厅之一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
10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展厅之二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一层平面图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二层平面图
2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五层平面图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七层平面图
4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
5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鸟瞰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外景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华盛顿美术馆老馆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由于用地范围仅限于“梯形”内,无法在地面上直接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老馆建于1941年,与美国国会大厦 通过建筑物表达新老建筑的关系,故采用开发地下空 相邻,是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在老馆东面白宫前最 间的方式,直接交通联系移置到地下,通过地下大厅, 后一块梯形空地上,国际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了东 既不影响地面的交通和人的活动,又恰当地将两馆联 馆,于1978年落成。东馆建筑体型由多个棱柱体和三 系起来。一方面保证了参观路线的连续性,另一方面 角体组成,内部几乎全是六角形或三角形的空间,在 也给观众创造了一处良好的休憩交流空间。而且,这 其中参观,有步移景异的效果。因为东馆是整个美术 个2.7万m2的新馆与旧馆只有通过地下空间的利用才能 馆的一部分,所以它的大门必须面向旧馆,并以东馆 达到体量上的均衡,又满足面积上的要求。地面上两 主体部分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之呼应,与旧馆构成轴 者之间的大型铺装广场通过中央不对称的喷泉、瀑布 线,很好地确立了两者的主从关系。 和散落的晶体状玻璃天窗,营造出一种内敛的空间氛

建筑的比例与尺度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

建筑的比例与尺度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简介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是美国国家美术馆(即西馆) 的扩建部分。 由建筑师贝聿铭设计。1978年完成。 造型新颖独特,平面为三角形。既与周围环境局部之间的数量关系。 造型比例:造型物各部分的长、宽、 高与整体的和谐关系 几何法则: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黄金矩形
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
三层平面
四层平面
五层平面
• 三角形丌只是美术馆的外部造型。美术馆的内部空间划分 也是符合三角形的几何比例,美术馆的内外部在同一种几 何比例下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3.从细部处理上去看美术馆的比例关系
天窗的处 理也是采 用三角形 的造型。
三角形元素的呼应运用
巨大的采光顶棚反复强调三角形 的基本构图要素。玻璃下面敷设 一层精细的铝合金管,不仅使光 线变得柔和,而且使建筑构造显 得无比精致细腻。
入口处的三角形建筑小品
对美术馆尺度的分析
• 尺度:是指建筑物整体和局部大小同它本身用途形影程度 和其大小不周围环境间相应特点相适应。通俗一点讲:尺 度就是人们看到建筑物所产生的一种大或小庄严肃穆或亲 切温馨的一种感觉。
建筑的内景和外景一 样要有尺度感,东馆 有一种亲切宜人的气 氛和宾至如归的感觉。 安放艺术品的应该是 “房子”而不是“殿 堂”。贝聿铭大师对 尺度感的把握十分精 准使观众来此如同在 家里安闲自在地观赏 家藏珍品。而且非常 具有方向感。
2.从局部上去分析美术馆的比例关系
• 新建筑物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主体建筑和一个直角三角 形部分做研究中心。两座楼既连又分。结果三角形成了东 馆建筑的基本元素,里里外外看到的都是三角形的空间和 实体。中央大厅是三角形的。天窗是三角形的网格,到处 都有锐角和钝角的体块。
形体生成

东馆案例分析

东馆案例分析

大师作品解析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

贝聿铭属于实践型建筑师,作品很多,论著则较少,他的工作对建筑理论的影响基本局限于其作品本身。

1、建筑师的背景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1917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1935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系学习师从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和布鲁尔。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

贝聿铭(Ieoh Ming Pei)(汉语拼音:bei yu ming) 美籍华人建筑师,同济大学名誉教授。

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

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

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所获奖项:1940年,麻省理工学院「阿尔法罗池奖章」(MIT Alpha Rho Chi Medal)1940年,麻省理工学院游学奖学金(MIT Traveling Fellowship)1940年,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师学会奖章」(MIT AIAMedal)1951年,惠尔赖特游学奖学金(Wheelwright TravelingFellowship)1975年,获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The American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终生院士1978至80年,当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首位建筑师背景的院长1979年,罗德岛设计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校长院士1984年,成为法兰西艺术院(L'Académie des Beaux-Arts de France)外籍院士1993年,获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名誉院士1997年,获选为法国建筑学院(L'Académie d'Architecture de France)海外院士1961年,美国艺术文学院「阿诺·布鲁纳奖」(The Arnold Brunner Award)1963年,美国建筑师学会纽约分会「荣誉奖章」(The Medal of Honor)1970年,美国波士顿国际学院「金门奖」(Golden Door Award)1976年,美国「汤玛斯·杰佛逊记念奖章」(The Thomas Jefferson Memorial Medal),表扬其「对建筑领域的卓越贡献」(for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1978年,美国室内设计师协会「埃尔希·德·沃尔夫奖」(Elsie de Wolfe Award)1979年,美国艺术文学院「建筑学金奖」(The Gold Medal for Architectur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1979年,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AIA Gold Medal),并命名一九七九年是“贝聿铭年”1981年,法国建筑学院「建筑学金奖」(La Grande Médaille d'Or)美国纽约市「艺术文化类市长荣誉奖」(The Mayor's Award of Honor for Art and Culture)1981年,美国国家艺术委员会「荣誉金奖」(Gold Medal of Honor)1983年,普利兹克奖1989年,日本高松宫殿下记念世界文化赏「建筑终身成就奖」1990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奖」1991年,美国柯尔贝尔基金会「卓越首奖」(First Award for Excellence)1994年,以色列贝扎雷艺术与设计学院(Bezalel Academy of Art and Design)「艺术与文学类耶路撒冷奖」(Jerusalem Prize for Arts and Letters)1994年,中国建筑学会「杰出成就金奖」(Gold Medal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Architecture)1994年,美国纽约州政府「艺术奖」(New York State Governor's Arts Award)1996年,意大利「新世纪金玫瑰国际奖」(Premio Internazionale Novecento La Rosa d'Oro)1996年,美国纽约市政艺术协会「贾桂琳·甘乃迪·欧纳西斯奖章」(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 Medal)1997年,美国布朗大学「独立奖」(Independent Award)1998年,美国麦克杜威部落「麦克杜威奖章」(Edward MacDowell Medal)1999年,美国纽约市历史地标保存中心「文化桂冠奖」(Cultural Laureate)2001年,美国哲学会「汤玛斯·杰佛逊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卓越成就奖章」(The Thomas Jefferson Medal for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in the Arts,Humanities,and Social Sciences)2003年,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库珀·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国家设计奖之终身成就奖」(National Design Award: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2003年,美国国家房屋博物馆「亨利·C·特纳奖」(Henry C. Turner Prize),表扬其「对建造技术创新的贡献」(for Innovation i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2006年,德国埃尔文·维克特基金会「东方与西方奖」(Orient und Okzident Preis)2009年,英国RIBA皇家金质奖章1984年,获法国政府授予艺术及文学勋章司令勋位1988年,获法国密特朗总统授与法国荣誉军团勋章骑士勋位1993年,升格为军官勋位1988年,获美国里根总统授与美国国家艺术勋章1993年,获美国乔治·布什总统授与美国总统自由勋章[2]人们称贝聿铭为建筑设计界的“奇才”、“现代派设计大师”,这绝非溢美之词。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详细案例分析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详细案例分析
东馆预留的扩建基地面临的难题?位于历史敏感地带如何融入城市取得与周边纪念性建筑群的协调?不规整基地的利用直角梯形?如何与罗马风格的老馆取得联系?业主的特殊要求亲切的外表活泼的空间空间有中心有方向感解决思路?对国会大厦杰弗逊纪念堂轴线的尊重导致梯形平面的切割?等腰三角形产生的轴线与西馆轴线的呼应?三角母体的使用及哥特式塔楼产生纪念性对罗马式的西馆进行一种历史风格的延续?构造和材质的极端追求?内部空间的丰富性和流动性建筑物的基本轮廓一个顺应环境的梯形国会大厦杰弗逊纪念堂轴线三角母体的加减法立面分析西馆的延续19度的模矩丰富的南立面地下一层平面一层平面二层平面四层平面五层平面三角形角隅处六边形的处理?众所周知光线在建筑中的重要性但机遇也是很重要的我在这个设计中正是有机会可以探索光线的丰富变化以及形态和空间的神秘性于是我进行了大胆尝试
天窗的由来
阳光透过蜘蛛网似的天窗,从不同的 角度射入,自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树的独特处理方法
纵 横 交 错 的 楼 梯 , 平 台 , 天 桥
动 态 雕 塑
动态的空间体验
中庭的空间,向四周和上 方延伸,它给各展览空间创造 了变化和衔接,给你的眼睛换 个花样,因为你会感到疲劳的, 不只是游客的脚,还有游客的 情绪。 ——艾佛森美术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 东馆
——大师贝聿铭
地理位置
西馆
最初规划
在市区中心偏东的仁金斯山上建设国会大厦,国会前是宽 阔的大草坪和林荫大道,在大草坪两侧设立博物馆和学术 机构;朗方的方案以国会大厦为中心,设计了一条通向波 托马克河滨的主轴线;又以国会和白宫两点向四面八方布 置放射形道路,通往各个广场、纪念碑、纪念堂等重要公 共建筑物,并结合林荫绿地,构成放射形和方格形相结合 的道路系统。并规定市内建筑都不得高于国会大厦,以象 片国会的权利高于一切。在市区将开辟13条斜向大街,以 美国独立时的13州命名。朗方规划,在市中心建立总统官 邸。官邸和国会之间要有一条最捷近的街道相连接这就是 今天华盛顿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街。

贝聿铭作品分析

贝聿铭作品分析

• 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贝氏一生的作品,如
伊弗森美术馆,狄莫伊艺术中心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 馆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点事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 自然融于建筑。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氏作品不可或缺 的元素之一,唯在手法上更着重在自然光的投入,使 内庭成为光庭,如香山饭店的常春厅,巴黎卢浮宫的 玻璃金字塔与比华利山庄创意艺人经济中心。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为了使这座建筑物能够同周围环境构成高度谐调的景色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著贝氏一生的作品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透过大厅开敞部分还可以看到周围建筑厅内布置树木长椅通道上也布置一些艺术品自然光经过天窗上一个个小遮阳镜折射漫射之后落在华丽的大理石墙面和天桥平台上非常柔和
•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
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出生于民初广东 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 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聿铭 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 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 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 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 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近期作品有卡 达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贝聿铭
Ieoh Ming Pei
Logo
• • • • • • • • • • •
中文名: 贝聿铭 外文名: Ieoh Ming Pei 国籍: 美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广东广州 出生日期: 1917年 职业: 建筑师 艺术家 毕业院校: 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 主要成就: 设计香港中银大厦 获普利兹克奖 代表作品: 香港中银大厦;北京香山饭店; 日本美秀美术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周全的⼀部份,⽽且是公众⽣活与艺术情趣之间⽇益增强联系的象征。

”美国总统卡特在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开幕仪式上如说,称贝⾀铭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在美国,能引起如此轰动的建筑在历史上寥若星⾠。

东馆的揭幕式成了可与⽕箭发射或是总统宣誓就职相提并论的全国性⼤事。

⼈们成群结队地前往,在⼤楼七星怪状的通道和丰富的艺术品之间穿⾏。

在开始的⼀个星期中,有⼀百多万⼈穿过低矮的前庭,抬头仰望那尊红⿊两⾊额考尔德雕塑在空中⾃如地旋转。

贝⾀铭的设计把⼈们引进⼤厅,踏上楼梯、天桥、平台,在各陈列室之间进进出出。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是原西馆的扩建部分,由著名美籍华⼈建筑师贝⾀铭主持设计,1978年落成。

东馆位于⼀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右图红⾊部分),东望国会⼤厦,南临林荫⼴场,北⾯斜靠宾⼣法尼亚⼤道,西隔 100余⽶正对西馆东翼。

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

该地形是建筑师颇难处理的不规则四边形,且三⾯临街,建筑必须以完美的姿态展现在公众的⾯前,且⼜要与周围的建筑取得⾼度的和谐。

建筑界⼈⼠普遍认为贝⾀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然融合。

⼆是空间处理独具匠⼼。

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

这些特⾊在东馆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造型与周围环境融合的三⾓型建筑该地块地处美国的权⼒中⼼,位置特殊。

要建的新美术馆需要有纪念感,同时也需要谦逊风度。

不远处就是⽩宫,如果太招摇过市会引来太多的注意⼒。

另外,对⾯是原来的西馆,贝⾀铭必须寻找⼀种优雅得体的⽅式,将新馆与它的旧馆连成⼀体。

贝⾀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条对⾓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形。

西北部⾯积较⼤,是等腰三⾓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

三个⾓上突起断⾯为平⾏四边形的四棱柱体。

东南部是直⾓三⾓形,为研究中⼼和⾏政管理机构⽤房。

对⾓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在第四层相通。

这种划分使两⼤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不失为⼀个整体。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贝聿铭童年在狮子园中度过, 他深受苏州园林设计的影响。
开阔的中庭为游览者提供方向 感。 内部景观与外部环境产生联系
内部空间
光线与空间的 魔术师
受老师马谢·布鲁尔的 思想影响
让光线来设计。 ——贝聿铭
以轻巧的玻璃顶代替沉重的天花嵌板,进一步解决室内幽闭的问 题,空间显得更加轻快。技术改造后的玻璃顶能引进柔和无差异的光 影,使室内中庭有效地成为室外林荫的延伸。
流线
天桥
贝聿铭主张安放艺术品的 应该是“房子”而不是“殿 堂”,要使观众来此如同在家 里安闲自在地观赏家藏珍品。
两边敞开的交通形式:二层 的天桥设计扩大了参观者的视觉 范围,空间的交错穿插使抽象艺 术作品与参观者共同分享了室内 空间,诉说艺术与人应有的亲近 关系。
内部空间
中庭——引入中式园林理 念
代表作品
1974年 1979年 1982年 1982年 2002年 1978年国家美术馆东馆,美国华盛顿 肯尼迪图书馆,美国波士顿 香山饭店,中国北京 1990年 中银大厦,中国香港 2006年,苏州博物馆,中国江苏苏州
设计主张
首先是建筑与环境的接合,其次是空间与 形式的处理,最后还要为使用者着想。
总结
将建筑与周围环境完美结合,但又不失自身提点。 以三角形为母题是空前的尝试。 古典中式园林思想与西方现代建筑的结合。
反思
形式VS功能 东馆的设计无不体现形式的美感,但于此同时也产生了很 多尴尬的空间。
如何平衡?
关于贝聿铭
贝聿铭(Ieoh Ming Pei)(1917-) 美籍华人,20世纪后期的美国建筑大 师。 他祖籍苏州,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 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 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 1935年赴美留学,1939年毕业于麻省 理工大学,1946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 位,1948年开始自己的建筑师生涯, 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 1983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 奖”——普里茨克建筑奖。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 共17页PPT资料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 共17页PPT资料

东馆的展览室可以根据 展品和管理者的意图调 整平面形状和尺寸,有 些房间还可以调整天花 高度,这样就避免了大 而无当,而取得真正的 灵活性,使观众觉得艺 术品的安放各得其所。 按照布朗的要求,视觉 艺术中心带有中世纪修 道院和图书馆的色彩。 七层阅览室都面向较为 封闭的、光线稍暗的大 厅,力图创造一种使人 陷入沉思的神秘、宁静 的气氛。
美•
美术馆东馆内部几乎全
是六角形或三角形的空间而
术 不用普通的矩形空间。中央 大厅上为玻璃枯,天光自上
馆 泻下,中间有纵横跨越的栈 桥,挑出或凹进的廊子,共
东 参观者其中走动,步移景异 ,空间景象变化万端。

华 盛 顿 国 家 美 术 馆 东 馆 模 型
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 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 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 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对西馆东 翼。四周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 公共建筑。贝聿铭用一条对角 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西 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 ,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 览馆。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 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东南部 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 行政治理机构用房。对角线上 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 通。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 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 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
东馆内部图
展览馆美术馆馆长J.C.布朗还认 为建筑应该有个中心,提供 一种方向感。为此,贝聿铭 把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展 览室围绕它布置。观众通过 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 桥出入各个展览室。透过大 厅开敞部分还可以看到周围 建筑,从而辨别方向。厅内 布置树木、长椅,通道上也 布置一些艺术品。大厅高25 米,顶上是25个三棱锥组成 的钢网架天窗。自然光经过 天窗上一个个小遮阳镜折射 、漫射之后,落在华丽的大 理石墙面和天桥、平台上, 非常柔和。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细致)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细致)

THE END
贝聿铭的设计完全符合朗方规划的初衷,并
且刚好补充了原有地块上的空白形成了以国 会大厦为制高点的视觉秩序。
8/22/2013
材质上的关系
东馆的外墙采用与西馆相同的大理石,将所有暗色石安 排在下方,淡色石置于上方,东馆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隐 喻着西馆。 而手法风格各异,旨趣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东馆内外所 用的大理石的色彩、产地以至墙面分格和分缝宽度都与西馆 相同。但东馆的天桥、平台等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用枞木作 模板,表面精细,不贴大理石。混凝土的颜色同墙面上贴的大 理石颜色接近,而纹理质感不同。
以主从分明而达到统一; 以不对称的均衡达到统一; 以相似形求得和谐统一。
高度上的关系
东馆的建筑物高度,保持与西馆以及宾州 大道上其他建筑物相同,
朗方的方案以国会大厦为中心,设计了一条通向波托马 克河滨的主轴线;又以国会和白宫两点向四面八方布置 放射形道路,通往各个广场、纪念碑、纪念堂等重要公 共建筑物,并结合林荫绿地,构成放射形和方格形相结 合的道路系统。在市区将开辟13条斜向大街,以美国独 立时的13州命名。朗方规划,在市中心建立总统官邸。 官邸和国会之间要有一条最捷近的街道相连接这就是今 天华盛顿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街。
1、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 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 特的风格 2、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利用内 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 3、不仅注重建筑单体的和谐,更注重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设计面临的问题
建设用地: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 段上,皮埃尔·查尔斯·朗方在1971城市规 划中造成最不规则的地块之一。 周边环境: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 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 对西馆东翼。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 建筑。 新老建筑间的关系:与罗马风格的老馆取得 联系。 馆长要求:亲切的外表(是房子而不是宫 殿),活泼的空间,空间有中心有方向感。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建筑设计解析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建筑设计解析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9)2520014202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建筑设计解析收稿日期:2009204215作者简介:蔡芝明(19772),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工程师,安徽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041蔡芝明摘 要:通过对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环境、功能、空间及几何性的分析,来解析贝聿铭设计东馆的手法,包括如何使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如何处理空间与形式、功能的关系,以提高人们对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认识。

关键词:环境,功能,空间,几何性中图分类号:TU242.5文献标识码:A “建筑设计有三点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是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其次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贝聿铭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是原西馆的扩建部分,由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主持设计的,1978年落成。

原西馆落成于1941年,两者前后时间差长达37年。

新老两馆的建筑风格和处理手法差异较大,但又能相互协调统一。

东馆的地理位置十分显要。

它东望国会大厦,西望白宫。

而它所占有的地形却是使建筑师们颇难处理的不规则四边形。

为了使这座建筑物能够同周围环境构成高度谐调的景色,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

东馆被誉为“现代艺术与建筑充满创意的结合。

建筑评论家赫克丝苔伯尔提到参观东馆没有一般“博物馆劳累”,而且它供给大量“肾上腺素”,以使客人们保持运动。

它鼓舞而不是削弱对艺术的兴趣,因为它不仅是一个为了物的所在,而且也同时为了人———这正是贝聿铭的愿望。

1 和谐统一东馆位于一块3.64hm 2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

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

老馆和东馆均位于华盛顿中心绿地的北侧。

城市轴线贯穿中心绿地,轴线东端是著名的国会山,西端是庄严的林肯纪念堂。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
东馆的展览室可以根据展品和管理者的意图调整平面形状和尺寸有些房间还可以调整犬花高度这样就避免了大而无当而取得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真正的灵活性使观众觉得艺术品的安放各得其所
建筑师:贝聿铭
华 盛 顿 国 家 美 术 馆 东 馆
• 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 (I.M.Pei, 1917-)的作品, 1978年落成。东馆是在原有 国家美术馆东边新添的一座 建筑。建筑体形由许多邻近的美国国会大 厦等古典建筑在对比中有配 合。 • 美术馆东馆内部几乎全 是六角形或三角形的空间而 不用普通的矩形空间。中央 大厅上为玻璃枯,天光自上 泻下,中间有纵横跨越的栈 桥,挑出或凹进的廊子,共 参观者其中走动,步移景异, 空间景象变化万端。
展览馆和研究中心的入口都安 排在西面一个长方形凹框中。展 览馆入口宽广醒目,它的中轴线 在西馆的东西轴线的延长线上, 加强了两者的联系。研究中心的 入口偏处一隅,不引人注目。划 分这两个入口的是一个棱边朝外 的三棱柱体,浅浅的棱线,清楚的 阴影,使两个入口既分又合,整个 立面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展览 馆入口北侧有大型铜雕,无论就 其位置、立意和形象来说,都与 建筑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制 作 人 员
展览馆美术馆馆长J.C.布 朗认为欧美一些美术馆 过于庄严,类若神殿, 使人望而生畏;还有一 些美术馆过于崇尚空间 的灵活性,大而无当, 往往使人疲乏、厌倦。 因此,他要求东馆应该 有一种亲切宜人的气氛 和宾至如归的感觉。安 放艺术品的应该是“房 子”而不是“殿堂”, 要使观众来此如同在家 里安闲自在地观赏家藏
东馆内部图
展览馆美术馆馆长J.C.布朗还认
为建筑应该有个中心,提供 一种方向感。为此,贝聿铭 把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展 览室围绕它布置。观众通过 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 桥出入各个展览室。透过大 厅开敞部分还可以看到周围 建筑,从而辨别方向。厅内 布置树木、长椅,通道上也 布置一些艺术品。大厅高25 米,顶上是25个三棱锥组成 的钢网架天窗。自然光经过 天窗上一个个小遮阳镜折射、 漫射之后,落在华丽的大理 石墙面和天桥、平台上,非 常柔和。

又一座丰碑——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又一座丰碑——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又一座丰碑——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1980年,一架飞向华盛顿的波音747大型客机就要从旧金山起飞了。

机械师作好了最后的准备工作,旅客们在空中小姐的招呼下陆续进入飞机,两旁的值班人员正在检查着旅客的行李和验登机牌,一位高个子戴着眼镜,穿着西装的先生径直拿着行李往前走。

“先生,请把您的行李打开,拿出登机牌。

”原来已经要上飞机了,他才从沉思中醒来,他把行李打开,可怎么也找不到登机牌。

这时站在后面的一位美国官员赶紧对着检查人员悄悄地说:“喂,你不认识他呀,他就是著名的建筑师贝聿铭先生。

”值班人员抬起头,细细端详起来,是他,正是他,这位其貌不扬的先生设计出了那像贵妇人一样雍容华贵,端庄美丽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他立即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旅客宣布:“先生们,你们应该感到荣幸,今天能够和两年前轰动美国的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在一起。

”他立刻带头鼓起掌来,我感到很荣幸,能够见到您,贝聿铭先生。

”他伸出手握了握贝聿铭的手,有几位空中小姐还争着和他亲吻,全体旅客热烈的鼓起掌来,为能和这位一流的设计师在一起。

也无怪他们如此的激动,两年前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落成对群众开放的头56天里参观者竟达一百多万。

而且获得了美国许多报纸、刊物的一致好评,这对于众说纷坛,变化多端的美国实在是一桩极其难得的事情。

就连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也参加了这栋楼房的落成典礼,并且称赞它不仅是首都华盛顿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位立在华盛顿的市中心,东可以见美国国会大厦,西可望美国的心脏——总统办公的白宫,隔着广场的另一边就是1941年的一幢左右对称,上有圆顶下有柱廊,墙面贴着桃红色大理石的古典建筑旧国家美术馆,而这个东馆却完全不同,它不但要求充分利用市中心这可贵的土地,而且还要使它和旧美术馆相协调,使这个城市更显得优美,但地面却只是一个直角的梯形。

贝聿铭先生经过3个月的实地测量和深思熟虑,终于设计出了现在这座楼的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Eastwing of National Gallery, Washington D.C. )
美国国家美术馆(即西馆)的扩建部分,1978年落成。

它包括展出艺术品的展览馆、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
机构用房。

贝聿铭设计。

东馆周围是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业主又提出许多特殊要
求。

贝聿铭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妥善地解决了复杂而困难
的设计问题,因而蜚声世界建筑界,并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
金质奖章。

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

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

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

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

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

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

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

展览馆和研究中心的入口都安排在西面一个长方形凹
框中。

展览馆入口宽阔醒目,它的中轴线在西馆的东西轴线
的延长线上,加强了两者的联系。

研究中心的入口偏处一隅,
不引人注目。

划分这两个入口的是一个棱边朝外的三棱柱体,
浅浅的棱线,清晰的阴影,使两个入口既分又合,整个立面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

展览馆入口北侧有大型铜雕,无论就其位置、立意和形象来说,都与建筑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东西馆之间的小广场铺花岗石地面,与南北两边的交通干道区分开来。

广场中央布置喷泉、水幕,还有五个大小不一的三棱锥体,是建筑小品,也是广场地下餐厅借以采光的天窗。

广场上的水幕、喷泉跌落而下,形成瀑布景色,日光倾泻,水声汨汨。

观众沿地下通道自西馆来,可在此小憩,再乘自动步道到东馆大厅的底层。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展览馆美术馆馆长J.C.布朗认为欧美一些美术馆过于庄严,类
若神殿,使人望而生畏;还有一些美术馆过于崇尚空间的灵活性,
大而无当,往往使人疲乏、厌倦。

因此,他要求东馆应该有一种亲
切宜人的气氛和宾至如归的感觉。

安放艺术品的应该是“房子”而
不是“殿堂”,要使观众来此如同在家里安闲自在地观赏家藏珍品。

他还认为建筑应该有个中心,提供一种方向感。

为此,贝聿铭把三
角形大厅作为中心,展览室围绕它布置。

观众通过楼梯、自动扶梯、
平台和天桥出入各个展览室。

透过大厅开敞部分还可以看到周围建筑,从而辨别方向。

厅内布置树木、长椅,通道上也布置一些艺术
品。

大厅高25米,顶上是25个三棱锥组成的钢网架天窗。

自然光经过天窗上一个个小遮阳镜折射、漫射之后,落在华丽的大理石墙面和天桥、平台上,非常柔和。

天窗架下悬挂着美国雕塑家A.考尔德的动态雕塑。

东馆的设计在许多地方若明若暗地隐喻西馆,而手法风格各异,
旨趣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东馆内外所用的大理石的色彩、产地以至墙
面分格和分缝宽度都与西馆相同。

但东馆的天桥、平台等钢筋混凝土
水平构件用枞木作模板,表面精细,不贴大理石。

混凝土的颜色同墙面上
贴的大理石颜色接近,而纹理质感不同。

东馆的展览室可以根据展品和管理者的意图调整平面形状和尺
寸,有些房间还可以调整天花高度,这样就避免了大而无当,而取得
真正的灵活性,使观众觉得艺术品的安放各得其所。

按照布朗的要求,
视觉艺术中心带有中世纪修道院和图书馆的色彩。

七层阅览室都面向较为封闭的、光线稍暗的大厅,力图创造一种使人陷入沉思的神秘、宁静的气氛。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