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合集下载

黏膜免疫名词解释

黏膜免疫名词解释

黏膜免疫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来聊聊黏膜免疫!你知道吗,黏膜免疫就像是身体的一道超级防线!咱就拿咱的嘴巴、鼻子、肠道这些地方来说吧,它们的表面可都有着黏膜呢。

想象一下,黏膜就像是城墙,而黏膜免疫呢,就是城墙上的卫兵。

当有敌人,也就是那些病菌啥的想要入侵的时候,这些卫兵就会立刻警惕起来,奋勇抵抗!比如说,当你呼吸的时候,空气中可能会有一些病菌想从鼻子进入你的身体,这时候黏膜免疫就会发挥作用啦,它可不会轻易让这些病菌得逞!
黏膜免疫可不仅仅是简单的抵抗哦,它还超级智能呢!它能分辨出哪些是“自己人”,哪些是“敌人”。

就好像你能一眼认出你的好朋友和陌生人一样,黏膜免疫也有这样的本事。

“哎呀,那黏膜免疫到底是咋工作的呀?”你可能会这么问。

嘿嘿,它有好多厉害的招数呢!它会产生一些抗体,这些抗体就像是专门对付病菌的武器,能把病菌给抓住或者消灭掉。

而且黏膜免疫还会和身体的其他免疫系统合作,一起对抗那些坏蛋病菌。

你再想想,要是没有黏膜免疫,那我们得有多容易生病呀!稍微有点病菌来袭,我们可能就倒下啦。

所以说呀,黏膜免疫真的是太重要啦!
我觉得黏膜免疫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无名英雄,一直在默默地守护着我们,我们可千万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呀!。

免疫学-黏膜免疫

免疫学-黏膜免疫

粘膜淋巴细胞及其与上皮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图中所示粘膜淋巴细胞主要指位于粘膜上皮细胞间和上皮细胞基底层一侧的T 淋巴细胞,包括固有类T 淋巴细胞和NK细胞。此类细胞不仅分布 部位特殊,而且功能发挥皆受控于上皮细胞表面各类MHC分子与其受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意义的是,除了经典的MHC I 类和II 类分子,上 皮细胞还表达范围广泛的各种非经典MHC分子,包括TL、HLA-E、MIC-A/-B、MR1和进化上与之高度同源的CD1d 分子,激活多种粘膜淋巴细胞。
BCR
上皮 细胞
配体
TL
受体 CD8
MHC II
CD4 TCR
MHC I
CD8 TCR
TL
CD8 TCR
MIC- MIC A/-B A/-B
NKG2D
HLA-E
CD94/ NKG2A
B
CD1d/ -GalCel
TCR
MR1 TCR
粘膜 淋巴 细胞
分泌 因子
TCR CD8
TGF-
TCR CD4 T
IFN-,IL-4
Epithelial cells have a crucial role in innate defense against pathogens. TLRs are present in intracellular vesicles or on the basolateral or apical surfaces of epithelial cells, where they recognize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invading bacteria. NOD1 and NOD2 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 are found in the cytoplasm and recognize cellwall peptides from bacteria. Both TLRs and NODs activate the NFB pathway leading to the generation of pro-inflammatory responses by epithelial cells. These include the production of chemokines such as CXCL8, CXCL 1 (GROa), CCL 1, and CCL2, which attract neutrophils and macrophages, and CCL20 and -defensin, which attract immature dendritic cells in addition to possessing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The cytokines IL-1 and IL-6 are also produced and activate macrophages and other components of the acute inflammatory response. The epithelial cells also express MIC-A and MIC-B and other stress-related nonclassical MHC molecules, which can be recognized by cells of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IB, inhibitor of NFB.

肠道微生态关联脑神经功能机制及相关中医药研究进展

肠道微生态关联脑神经功能机制及相关中医药研究进展

综述肠道微生态关联脑神经功能机制及相关中医药研究进展▲叶倩伶1彭林峰1毛德文2王明冈『(1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宁市530222,电子邮箱:******************;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广西南宁市530023)【提要】近年来肠道菌群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备受关注,肠道和中枢神经之间存在双向通信系统即"肠-脑轴",沿着"肠-脑轴"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肠道菌群至少可通过迷走神经、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等途径参与脑功能的生理和病理进程,但如何动态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及代谢功能,进而维持正常脑神经功能甚至防治脑神经退行性疾病仍面临巨大挑战。

中医药能促进肠道菌群的自我恢复,维持肠道正常微生态平衡,这为动态调节肠道菌群提供了重要的操作手段。

本文就肠道菌群影响脑神经功能途径的研究进展及中医药在这一领域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以深入了解肠道菌群影响脑神经功能机制,拓展对脑活动调控机制的认识,探索中医药对肠道菌群调节的作用机制及途径,为防治脑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肠道菌群;脑神经机制;肠-脑轴;中医药;综述【中图分类号】R741;R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304(2020)19-2566-04DOI:10.11675/j.issn.0253-4304.2020.19.22肠道菌群是位于肠道的数万亿微生物,又称为肠道微生物群,其对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至关重要,并与诸多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1](近年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脑部发育及神经生理功能具有密切关系,肠道菌群可直接影响血脑屏障、髓鞘、神经的形成及小胶质细胞成熟等基础性神经发育进程,调控多种神经生理活动[2]。

许多脑神经系统疾病,如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症、慢性疲劳综合征、帕金森病等均存在微生物群失调现象,提示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或可治疗脑神经疾病[3]。

已有研究证实,中医药可以调节肠道菌群⑷。

微生态制剂对新生仔猪小肠绒毛形态结构和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影响

微生态制剂对新生仔猪小肠绒毛形态结构和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影响

《 龙 江 畜 牧 兽 医 》2 1 (9 :6 6 黑 ,0 1 1 )6 — 8
果寡 糖对 断 奶前 仔猪 粪样 中微 生物 和有机 酸 浓度 的影响
以 断 奶 前4 (4d新 鲜 粪 样 为接 种 物, 寡 ̄ (OS为 底 物 , 外 研 究F 对 断 奶前 仔 猪  ̄ 1 1 果 F ) 体 OS 肠 道 微 生物 产 气量 、 乳 酸 茵和 大肠 杆 菌数 量 、 发 性 脂 肪 酸 ( F ) 乳 酸 浓 度 及p 产 挥 V A和 H值 的 影 响 。 结 果 表 明 :OS 总 产 气 量 、 I  ̄ = 产乳 酸 茵 数 量 、 总挥 发 性 脂 肪  ̄( F ) 度 及 乳 酸 浓 度 均 显 tV A 浓 t 著 高 于 对 照 组 (< . ) 酸 占tF P 0O , 5丁 v A比例 显 著 高 于 对 照 组 (< . )乙酸 占t F P 0 5, 0 v A比例 显 著低 于 对 照 组 (< . )= , 大 肠 杆 菌 数 量 和发 酵液 p P 0 5,OSI 0 I  ̄ t H值 均 显 著低 于对 照组 (< . ) 提 示:oS P O 5。 0 F 可
微 生态 制剂对 新 生仔 猪小肠 绒 毛形态 结构 和黏 膜 免疫相 关细胞 的影 响
为 了明 确微 生 态 制 剂 乳 猪 壮 防 治仔 猪 大肠 杆 菌病 的效 果.试 验 采 用 不 同剂 量 乳 猪 壮 口 腔 灌服 新 生仔 猪 . 测 其 小肠 绒 毛 形 态和 黏 膜 免 疫 相 关 细胞 的形 态和 分 布 。 果表 明: 观 结 小肠 绒 毛 形 态 结构 『 毛 高 度 、 窝深 度 、 毛 长度 与 隐 窝深 度 的 比 值 (/ ) 值】 黏 膜 免 疫 细 胞 数 绒 隐 绒 vc比 和 量( 皮 内淋 巴细 胞 、 状 细 胞) 十 二 指 肠 、 上 杯 在 空肠 和 回肠 对 乳 猪 壮 呈剂 量 依 赖 性 增 长 , 中 以 其 4mL t 壮 组 各 项指 标增 加 最 为 明显 ,  ̄猪 , 显著 高 于 生理 盐 水 组 和硫 酸 庆 大霉 素 组 (< . ) P O 5。 O

肠道黏膜免疫研究进展_丁轲

肠道黏膜免疫研究进展_丁轲

动物医学进展,2007,28(10):67-71Progress in Veterinary Medicine肠道黏膜免疫研究进展丁 轲,余祖华,王天奇(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摘 要:黏膜免疫是当前免疫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尤其是肠道黏膜免疫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分别探讨了肠道黏膜组织结构、肠道菌群及黏膜疫苗对黏膜免疫的作用及影响,研究表明,肠道黏膜组织结构中主要是M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进行抗原摄取和转运,对起始黏膜免疫起着重要的作用。

肠道菌群在免疫过程中主要是促进抗原的分泌和调节各种细胞因子的产生。

合适的黏膜疫苗能够有效地激发黏膜免疫反应,具有方便、快捷、安全、有效、持续等优点。

文章重点阐述了肠道菌群对黏膜免疫的影响及黏膜免疫的优点,并指出了制约黏膜免疫发展的关键因素、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黏膜免疫;肠道菌群;黏膜疫苗中图分类号:R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038(2007)10-0067-05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药物投递系统等的发展及对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黏膜免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从当前免疫学发展的方向看,黏膜免疫是一种理想的免疫途径,将是未来发 收稿日期:2007-07-30 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N o2007Q N023) 作者简介:丁 轲(1977-),男,河南永城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动物微生态学与动物传染病学研究。

[14] Kobin ger G P,Feldm ann H,Zhi Y,et al.C himpanzee adeno-viru s vaccin e protects again st Zaire Ebola viru s[J].Virology,2006,346(2):394-401.[15] Dai S Z,Kong S F,H uang L L,et al.Cons tru ction andpack age of the exp ression plasmid pAdEasy-1system enco-ding the hu man papillom aviru s16E7gene and the gene's in-fluence on H eLa cells[J].Zhong Hua Fu Chan Ke Za Zhi,2006,41(9):612-617.[16] Gong N,Dong C,C hen Z,et al.Adenovirus-mediated anti-sense-ERK2gene therapy attenuates chronic allog raft ne-ph ropathy[J].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2006,38(10):3228-3230.[17] Peterson B,Zhang J,Iglesias R,et al.H ealing of criticallysized femoral defects u s 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m esenchy malstem cells from human adipose tissue[J].Tissue Eng,2005,11(1-2):120-129.[18] H an Z S,li Q W,Zhang Z Y,et al.High-level ex pres sion ofhum an lactoferrin in the milk of goats by using replication-de-fective aden oviral vectors[J].Protein Expr Purif,2007,53(1):225-231.[19] 何秀苗,秦爱建.动物腺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4,25(2):22-24.Advance in Adenovirus VectorDING Chang-gen1,2,LIU H ui-Li1(1.Institute o f Animal S 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S hangh ai Acad emy o f A gr iculture S ciences,Sh angha i,201106,China;2.College o f Veterinary Medicine,Nanjing Ag riculture Un iver sity,Nan jin g,J ian gsu,210095,China)A 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gene therapy and gene imm unity has been a m ajo r m eans for so lving the pro blem s in the biolo gical field.The desig n,sy 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therapeutic agents have created the need fo r the re sea rch and development of mo re sophisticated gene delivery tools.Adenovirus vecto r (Adv)has been o ne o f general virus v ectors due to its w ide ho st range and low pathog enicity,stabilization of viral particles,low geno me rear rangement.H owever,targe ting fo r cells and host imm une respo nse have limited the applicatio n of Adv.People constantly fo cus on improving and consum mating and pay ex tensive-ly attention to its potential value.The article reviewed the character,develo pment and prospect fo r appli-catio n of Adv,w hich provide references fo r optimizing and using of Adv perfectly.Key words:Adeno virus;construction of vecto r;applicationDOI:10.16437/ ki.1007-5038.2007.10.028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粘膜免疫

粘膜免疫

儿童肠道微生态的特点
• 婴幼儿时期因为肠道免疫功能不健全, 而且 肠道菌群也处于生理性演替过程中, 其肠道 定植抗力等生理功能也处于相对不稳定时 期, 年龄越小, 特别是婴幼儿肠道微生态平衡 稳定性非常脆弱, 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如分娩 方式、喂养方式、年龄、生活习惯、卫生 环境、过敏、疾病和抗生素的应用等)的影 响, 导致严重的肠道微生态紊乱
• 肠道微生物群落可分为三大部分: ( 1)与宿主 共生的生理性细菌, 为专性厌氧菌, 是肠道的 优势菌群, 占到99% ~ 99. 9% , 如双歧杆菌、 类杆菌、优杆菌和消化球菌等是肠菌群的 主要构成者; ( 2)与宿主共栖的条件致病菌, 以兼性需氧菌为主, 为肠道非优势菌群, 如肠 球菌、肠杆菌, 在肠道微生态平衡时是无害 的, 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侵袭性, 对人体有害; ( 3)病原菌, 大多为过路菌, 长期定植的机会 少, 生态平衡时, 这些菌数量少, 不会致病,如 果数量超出正常水平, 则可引起人体发病, 如 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和韦氏梭菌等。
一、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多源性、多效性、高效性、速效性、自分泌与旁分泌性、瞬时性
细胞因子作用的特点:多效性、重叠性、拮抗与协同效应。
二、主要的细胞因子及作用:
(一)白细胞介素(IL) (三)肿瘤坏死因子(TNF) (五)生长因子(GF)
(二)干扰素(IFN) (四)集落剌激因子(CSF) (六)趋化性细胞因子
• 所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即沿着呼吸道、 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并存在于 上皮下的淋巴组织。粘膜免疫系统按功能 不同可分为两个部位:IgA诱导部位和粘膜 效应部位,前者主要以GALT中的Peyer's patches(PP)研究最多,BALT中也存在着 相似的结构,在上呼吸道具有类似功能,

动物胃肠道黏膜免疫简述_续_丁辉景

动物胃肠道黏膜免疫简述_续_丁辉景

动物胃肠道黏膜免疫简述(续)丁辉景张力张明珠甘肃农业大学制病原体在黏膜表面的黏附及减少病原体的着生,并在黏膜腔内和黏膜下参与行使效应功能。

IgA经肠上皮细胞间隙内与上皮细胞产生的分泌片段结合,形成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

S-IgA释放入肠腔,既可与相应抗原结合,抑制细菌增殖和中和毒素,保护肠黏膜,又能抵抗蛋白溶解酶作用,从而保护肠黏膜以防被消化。

S-IgA是黏膜组织免疫应答的特征,S-IgA抗体可通过阻碍黏膜与细菌和病毒的接触从而给黏膜表面提供特殊的免疫屏障。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中S-I gA超过80%。

黏膜免疫系统可通过远距离位点的黏膜表面诱导抗原特异性S-I gA分泌。

S-IgA还可穿越上皮组织,在上皮内显示其抗微生物能力。

S-IgA以单体和二聚体2种分子形式存在。

单体存在于血清中;二聚体由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黏膜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是有2个单体经1条J 链连接构成的二聚体。

二聚体以受体介导方式及黏膜上皮或基底膜表达的pIGr或IgAFc段结合,介导该结合物的内吞,并转运至细胞顶膜,经酶解使结合有IgA的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胞外区脱落,并分泌至黏膜腔。

此外,由局部黏膜上皮细胞所合成的分泌成分SC在IgA通过黏膜的上皮细胞过程中,分泌成分与之结合形成S-IgA。

SC不仅具有促进上皮细胞积极地从组织中吸收S-IgA,并将其释放于胃肠道和呼吸道内的作用,同时分泌成分可防止S-IgA在消化道被蛋白酶降解,同时它的多链性、黏膜亲和性及抵抗蛋白酶的作用均有助于与病毒和细菌亲和,从而使S-I gA充分发挥免疫作用。

6动物肠道免疫的影响因素6.1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在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等生理过程及黏膜免疫中淋巴细胞归巢和急慢性炎症等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细胞因子中干扰素-C(IFN-C)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对IgA的分泌有下调作用,IL-4、IL-5、IL-6和IL-10对I gA的分泌有增强和诱导作用,分泌这些因子的细胞主要存在于固有层内,与IgA浆细胞有着密切的空间关系。

M细胞在肠黏膜免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_闫文慧

M细胞在肠黏膜免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_闫文慧

作者简介:闫文慧(1987-),女,研究生,从事寄生虫研究,Email:814345208@qq.com通讯作者:崔昱,Email:dlcuiyu@dlmedu.edu.cn ·综述·M细胞在肠黏膜免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闫文慧,秦元华,任一鑫,郑莉莉,戴晓冬,崔昱大连医科大学寄生虫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44摘要:M细胞是肠道一种免疫细胞,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抗原运转细胞。

M细胞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特点,与肠黏膜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目前认为,位于肠淋巴滤泡上皮中特化的M细胞是大多数黏膜病原体侵入机体的靶细胞,它能特异性的结合肠道大分子物质及微生物,并将其摄取、转运至位于其下的APC 进行识别、处理,并激活T、B淋巴细胞,继而激发肠道黏膜免疫应答作用。

本研究就目前国内外学者所做M细胞在肠黏膜免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M细胞;病原体;肠黏膜免疫中图分类号:R392.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376X(2014)03-0361-05DOI编码:10.13381/j.cnki.cjm.201403031Role of M cells in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e:research progressYAN Wen-hui,QIN Yuan-hua,REN Yi-xin,ZHENG Li-li,DAI Xiao-dong,CUI Yu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Dalian116044,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CUI Yu,Email:dlcuiyu@dlmedu.edu.cnAbstract:Objective M cells are a kind of immune cells in the gut,and also a kind of special antigen-transporting cells.With special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M cell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e function.At present,the specialized M cells located in intestinal lymph follicle epithelia are the target cells of the body which most of the mucosal pathogens invade.They can specifically bind to the intestinal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nd microorganisms,uptake and transport them to the following APC to be recognized,processed and activate T/B lymphocytes,and then stimulate the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e response.In this review,the research progress that the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made on M cells in the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e function was reviewed.Key words:M cell;Pathogen;Intestinal mucosal immunity有研究显示,95%以上的人类或动物疾病感染发生在黏膜或通过黏膜入侵,黏膜组织有一套严密的感染防御体系即黏膜免疫系统,后者是宿主抵御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免疫屏障。

微生态制剂兽医临床使用注意事项

微生态制剂兽医临床使用注意事项

中国动物保健2024.05摘要:微生态制剂主成分为益生菌、益生元等,能帮助防控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刺激黏膜免疫和提升饲料适口性;临床使用时应避免与抗生素联合配伍;饮水时需注意多观察水线,以防发生堵塞;拌料使用需在最短时间内用完,防止菌种失效;根据菌种类型和所饲养的动物种类确定合适的使用频率;购置产品时需了解菌种来源,确保能适应本场动物,拌料时菌浓度不能低于106个/g ,使菌种效果发挥最佳。

关键词:微生态;益生菌;养殖;注意事项微生态制剂兽医临床使用注意事项李晓利(南乐县农业农村局河南濮阳457400)收稿日期:2023-04-19作者简介:李晓利(1981.12—),女,河南南乐人,兽医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相关工作。

微生态制剂是养殖生产中常用的一种饲料添加剂,主要成分为益生菌、益生元和载体,长期使用能起到防控疾病,促进饲料消化,刺激黏膜免疫以及提升饲料适口性等作用[1]。

微生态制剂只有科学使用才能发挥理想效果,本文就此为题和大家作一下交流。

1禁止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抗生素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但临床研究表明,除了致病性微生物外,很多抗生素对有益菌也能产生抑制和杀灭。

因不同抗生素都有各自的抗菌机理,而抗菌作用的发挥是无选择性的,对有害菌和有益菌都一样。

如果将微生态制剂和抗生素联合使用,则抗生素会因有益菌的消耗而效价下降,益生菌也会因为抗生素的抑杀而数量减少,最终导致出现“1+1<2”的效果。

养殖场在防控保健时,如果确实需要将二者共同使用,建议通过以下方法解决。

首先,将所使用的抗生素制备成药敏片,再将益生菌通过固体培养的方式接种于培养基表面,之后在合适温度下进行培养扩增,通过抑菌圈大小来判断该抗生素是否对益生菌有抑杀作用,如果未形成抑菌圈则能联用,如果有较大抑菌圈则不可联用。

除了药敏片法外,也可通过“试管法”来测定药物对该益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进而判断是否能联合使用。

肠道内分节丝状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宿主黏膜免疫系统的关系_廖宁波

肠道内分节丝状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宿主黏膜免疫系统的关系_廖宁波

【收稿日期】2009-02-15【作者简介】廖宁波(1982-),男,硕士研究生,从事肠道微生态学,E m a i l :8150060@163.c o m ;王欣,通讯作者文章编号:1005-376X (2009)05-0477-03【综 述】肠道内分节丝状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宿主黏膜免疫系统的关系廖宁波1,孙国昌2,王欣2(1.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00)【关键词】 分节丝状菌;肠道微生态;肠道黏膜免疫系统【中图分类号】R 379.9 【文献标识码】A 脊椎动物肠道内存在着近千种,数量以百兆计算的细菌。

这些肠道细菌与脊椎动物共同进化了上亿年,建立了密切的互惠互利的关系。

对任何高等动物而言,实际上是动物本身和细菌的共和体[1]。

细菌能够大量存在动物肠道中的直接原因是因为这些细菌的基因库中包含了大量的功能基因,而且这些功能基因为宿主动物本身所不具有,能够为宿主提供一系列独特的、宿主缺乏而必须的生理功能。

分节丝状菌(S e g -m e n t e df i l a m e n t o u s b a c t e r i a ,S F B )是广泛存在于人、多种脊椎动物及无脊椎动物肠道内的一类形态结构特异的“原著”细菌。

这种细菌和宿主的免疫成熟息息相关,影响到宿主肠道黏膜免疫系统中s I g A 的分泌,从而引起了肠道微生物学家对该细菌研究的热情。

本文对S F B 的研究近况做一简要概括,着重介绍S F B 在宿主免疫调节与免疫成熟方面可能扮演的角色。

1 生物学特性1.1 生存环境及生活史 早在1849年L E I D Y 等人观察到在白蚁肠道内生长着一种微生物,其形状像植物纤维,L E I D Y 称之为“e n t e r i c f l o r a ”。

至上个世纪60年代,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观察到这类菌群的存在,1965年H A M P T O N 等人根据形态学方面的独特特点,称其为F i l a m e n t o u s s e g m e n -t e dm i c r o -o r g a n i s m s ,之后又有学者称之为S e g m e n t e df l a m e n t o u sb ac t e r i a 简称S F B [2],1995年许益名等首次将其在国内的刊物中译为分节丝状菌[3]。

中药对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调节

中药对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调节

中药对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调节张旭力;张丽娟【摘要】肠道黏膜免疫是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当机体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紊乱时,就会产生肠道炎症性疾病、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肿瘤.中药通过调节淋巴细胞亚群平衡、淋巴因子平衡、免疫球蛋白及肠道菌群平衡来调节免疫功能,本文就中药对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调节进行综述.%The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e function is the body's first line of defense.When there is the immunity function disorderof intestinal mucosa,it can cause intestinal inflammatory diseases,peptic ulcer and gastrointestinal tumors.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M) regulate the immune function by regulating immunoglobulins and the balance of lymphocyte subgroups,lymphatic factors and the intestinal flora.This paper reviews the effec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the immune function of intestinal mucosa.【期刊名称】《实用药物与临床》【年(卷),期】2017(020)004【总页数】4页(P480-483)【关键词】中药;淋巴细胞;淋巴因子;免疫球蛋白;肠道菌群【作者】张旭力;张丽娟【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武汉 430071;武穴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武穴435400;武穴市妇幼保健院,湖北武穴 435400【正文语种】中文在抵御病原微生物及非己抗原机体时,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发挥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消化道不发病;但在异常情况下,可以产生一些疾病,如肠道性炎症性疾病、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肿瘤等。

肠道粘膜免疫应答机制综述

肠道粘膜免疫应答机制综述

肠道粘膜免疫应答机制摘要:人体肠道内的黏膜是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间直接交流的主要界面。

肠道黏膜不仅是营养吸收及水分、矿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许多病原体感染或起始感染的主要位点。

肠道粘膜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近年发现了病原体、肠道菌群、免疫疫苗、免疫载体在其免疫调节的机制发挥着极其的重要地位。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是由肠相关淋巴组织组成的复杂网络,具有完善的免疫反应机制和严格的免疫调控机制。

可以说,肠道黏膜免疫系统是机体抵御肠道病原体感染的第1 道防线,同时,也在宿主与外环境间黏膜稳态的建立和维持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简要综述简要介绍肠道黏膜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进展以及介绍这些影响因素在肠道粘膜免疫的作用。

关键词:肠道黏膜免疫细胞应答机制肠道粘膜免疫病原体肠道菌群免疫疫苗免疫载体研究进展1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简介黏膜免疫系统由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及某些外分泌腺(如唾液腺、泌乳的乳腺等)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共同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由于其所处的解剖位置相分布部位的特殊性,粘膜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系统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具有其相对独立性。

传统观念认为淋巴细胞是来自骨髓或胸腺,在中枢淋巴器官巾分化、成熟后经淋巴循环定居于周围淋巴器官,担负免疫监视功能。

近年来大量的资料[37]显示脏器巾的淋巴细胞不完全由淋巴器官移入,存在着固有淋巴细胞,并统称为组织相关性淋巴细胞。

胃肠道黏膜不仅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而且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与呼吸道的淋巴组织共同构成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2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组成肠道黏膜免疫系统,也称之为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直接参与和调控肠道黏膜免疫调节,也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有以下部分组成:肠上皮细胞(IEC),肠上皮细胞间淋巴细胞(IEL),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LPL),肠粘膜下集合淋巴结(PP),以及黏膜组织内各种单核淋巴细胞,如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DC)等[35]。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胃酸、胆
盐等分解
破坏,难
以进入肠 道。
企 技术优 业 势:
产 品 肠溶型包
被,防止
胃酸及胆
盐分解破
坏,可在
肠道缓释 定植。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第42页
第10页
③对有害菌产生生物拮抗作用
短链挥发性脂肪酸等产生
对病原菌和腐败菌有杀伤物质 产生(包含活性小分子肽)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第11页
短链挥发性脂肪酸等产生
短链脂肪酸
主要有乳酸,乙酸对病原菌及腐败菌拮抗 (环境pH值,解离常数pK值和其摩尔浓度 是决定乳酸和乙酸在肠道中抑菌作用主 要原因)
(2).对机体免疫功效调整 (3).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4).改进喂养环境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第5页
(1).能合理调整菌群和改进肠
道功效,降低疾病发生
①促进有益菌增殖,恢复菌群平 衡
②降低肠黏膜与毒素及病原菌粘 着素结合
③对有害菌产生生物拮抗作用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第6页
①促进有益菌增殖,恢复菌群 平衡
酶巯基
第15页
双乙酰(2,3-丁酮)
酵母
双乙酰
G-
精氨酸 双乙酰
死亡
G-
酵母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第16页
细菌素
Ⅰ类:羊毛硫抗生素
Ⅱ类:热稳定小分子肽 Ⅲ类:热不稳定大分子蛋白
Ⅳ类蛋白复合体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第17页
Ⅰ类:羊毛硫抗生素
本质:含有罕见脱水氨基酸和硫醚氨基酸
小肽,由转录后修饰形成.
第8页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第9页

11-1黏膜免疫(1)

11-1黏膜免疫(1)
抗原的摄取和提呈:M细胞,EC,DC和MØ B、T细胞致敏: 致敏B、T细胞通过淋巴管离开淋巴组织,经胸导管进行
血液循环,达全身黏膜组织,B细胞定居分化为IgA浆 细胞 IEL和LPL的免疫应答
sIgA占黏膜组织产生的所有抗体的80%以上。
sIgA 的功能
阻抑黏附作用 免疫排除作用 中和毒素 中和病毒 促进天然抗菌因子
(二)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
na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 Conjunctiv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 眼结膜相关相关淋巴
组织CALT) 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 bronchus-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抗体sIgA
免疫诱导部位
淋巴滤泡(lymphoid
follicle):又称淋巴小 结(lmphoid nodule), 淋巴结浅皮质区内由大量 B细胞聚集而形成的结构。
分为初级淋巴滤泡和次级
淋巴滤泡。
派尔集合淋巴结(PP结/肠道集合淋巴结/Peyer patch)
淋巴滤泡内的淋巴细胞
一、粘膜免疫系统的构成
(一)黏膜上皮组织
生理屏障功能 在sIgA分泌中的作用 在黏膜免疫细胞的发生、分化及定居中作用 抗原提呈功能 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肠道ຫໍສະໝຸດ 障示意图益生菌与消化道免疫
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 促进黏液层的形成 促分泌抗菌肽和防御素等抗菌因子 促进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 竞争黏附肠道上皮细胞 增进紧密连接形成

黏膜免疫你知道多少?让我们来揭开黏膜免疫系统的种种......

黏膜免疫你知道多少?让我们来揭开黏膜免疫系统的种种......

黏膜免疫你知道多少?让我们来揭开黏膜免疫系统的种种......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疫苗应⽤黏膜免疫是近⼏年来⼈们研究的热点内容,黏膜是与抗原接触的第⼀个部位,黏膜局部免疫和全⾝系统免疫对于防御病原体进⼊机体⾄关重要。

随着分⼦⽣物学、细胞⽣物学和遗传学的渗透,现代免疫学深⼊到分⼦和基因⽔平。

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20世纪50年代黏膜免疫概念产⽣以来,黏膜免疫系统(MIS)就⼀直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

动物机体内存在强⼤的黏膜免疫系统,约占机体淋巴组织的50%以上。

黏膜免疫系统(MIS)独⽴存在于全⾝免疫系统之外,是抵抗病原微⽣物从黏膜⼊侵机体的主要屏障,也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

黏膜免疫系统主要由⼀些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包括⽀⽓管相关淋巴组织、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和眼结膜相关淋巴组织以及微褶细胞(M细胞)组成,这些上⽪淋巴组织结构统称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猪体的⼝腔、⿐腔、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泌尿⽣殖道的表⾯被黏膜组织所覆盖,其表⾯积达400m2,这些黏膜上存在着⼤量的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黏膜免疫的机理绝⼤多数的病毒感染是通过黏膜途径,病毒感染的细胞和上⽪细胞的黏膜⾯接触后发⽣的病毒穿胞运输是病毒侵⼊黏膜的重要⽅式之⼀。

病毒通过穿胞⽅式穿过黏膜屏障,然后经由黏膜下的树突状细胞将病毒散布到相应的靶细胞。

体外研究表明,黏膜免疫诱导体液免疫应答效应的主要过程是产⽣分泌型免疫球蛋⽩A(sIgA),sIgA主要存在于唾液、乳液、胃肠液、呼吸道分泌液等是黏膜部位抵抗病原微⽣物和有害物质的第⼀道防线。

sIgA主要通过阻抑黏附、免疫排除、溶解细菌、中和病毒等机制来⾏使其多种⽣物功能。

sIgA除了为黏膜表⾯提供⼀个免疫屏障防⽌微⽣物的黏附外,还具有抗炎症和调理作⽤。

机体免疫细胞中绝⼤部分是黏膜免疫细胞,⽬前已知有多种细胞参与黏膜免疫,第⼀,上⽪内淋巴细胞,主要功能是对病原体⼊侵及上⽪细胞变性作出快速反应。

根据对⼩⿏的研究,推测上⽪内淋巴细胞具有特异的免疫效应功能,包括细胞杀伤性活性、分泌⼲扰素,使上⽪细胞的主要相容复合体MHC-II类抗原表达增加;第⼆,固有层是黏膜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场所,黏膜固有层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然杀伤细胞和辅助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其他免疫细胞有粒细胞和肥⼤细胞等。

黏膜免疫系统

黏膜免疫系统

黏膜免疫系统黏膜免疫系统粘膜免疫系统(Mucosal immune system,MIS)是指广泛分布于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粘膜下及一些外分泌腺体处的淋巴组织,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场所。

系统简介粘膜免疫系统是机体整个免疫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独立免疫体系,它在抵抗感染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粘膜表面与外界抗原(比如食物、共生菌、有害病原体等)直接接触,是机体抵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而且,实验证明,通过粘膜免疫后,粘膜局部的抗体比血清抗体出现的早、效价高且维持时间长。

粘膜免疫系统构成了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将外来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外来抗原在侵入机体组织之前被消灭,不至于对机体组织造成损伤。

现将动物粘膜免疫系统作一简要概述,错误和不足之处请读者指正。

构成粘膜免疫系统由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GALT)、支气管粘膜相关淋巴组织(BALT)、眼结膜相关淋巴组织(CALT)和泌尿生殖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UALT)四部分构成,它们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谓粘膜结合淋巴组织,即沿着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及某些外分泌腺(哈德氏腺、胰腺、乳腺、泪道、唾液腺分泌管等)分布并广泛存在于上皮下的淋巴组织,是粘膜接触并摄取抗原和最初免疫应答产生的部位。

功能粘膜免疫系统担负着哨兵的责任,区分无害与有害以决定是放过去(耐受)还是拦下来(免疫反应)。

粘膜免疫系统主要是通过产生分泌型IgA(sIgA)和IgM发挥作用, sIgA可以阻止微生物在粘膜上皮层驻扎繁殖,禁止它们进入上皮层。

特殊的位置、极其重要的作用使粘膜免疫系统形成与外周免疫系统迥然不同的解剖学结构、淋巴细胞和免疫反应分子机制。

从数量上说,粘膜免疫系统是免疫系统中最大的,这里淋巴细胞的数量比其他部分的总和还要多,60%T细胞的工作岗位在粘膜。

性质粘膜免疫系统的淋巴组织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接近抗原,二是诱导和效应位点的区域化,以消化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为例:消化道相关淋巴组织由Peyer结(PP)、肠系膜淋巴结(MLN)以及分散在粘膜固有层(LP)和肠上皮中的大量淋巴细胞组成。

胃内微生态系统结构特点和潜在致病菌

胃内微生态系统结构特点和潜在致病菌

胃肠病学ZOZO 年第25卷第3期-171 -•综 述•胃内微生态系统结构特点和潜在致病菌刘金哲、,**薛艳5周丽雅2DOI : 16. 3969/j. isse 1008T125. 0222.53. 508* Email : nzaX2523@ b/h. edu. ca# 本文通信作者,Email : zhodmeP@ 122. com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内科1 (102218)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2摘要胃内所有的微生物和胃内环境共同构成胃内微生态系统,各个组分之间相互作用,包括幽门螺杆菌与 其他胃内菌群的相互作用、胃内菌群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胃内菌群与胃黏膜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胃内微生态 系统保持稳定能促进人体健康,反之则会导致疾病发生、发展。

本文就胃内微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潜在致病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揭示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

关键词 胃炎;幽门螺杆菌;胃内微生态;免疫,黏膜Charocterishcs of Gastric Microeccsystem Composition and Potentiai Pathogens LA Jinzhn 1,2, XUE Yan 2, ZHOULiya .1 DenartmecO of Gastroenterolofo , TsPighua UniversPa Bering Tsinyhoo Changyuag Hospital , Bering(102218) ; ;Denartmeni of (Mstroenterolodo , Peking UnmersPa TTirO Hospital , BeringCorrespondencc to : ZHOU LRy, Email : ***************Abstred Gastric microecosys/m is composed of all the microbes and the microenvironment in the stomach. Acomp/ca/d wed of in/rac/ons ; incluPina interactions between Helicobactes p-ylof and other aas/ic bac/Pa : bac/Pa andbac/Pa , and bacteria and mucosal immune system is invelved in the homeostasis of the aasWic microecosys/m. Main/inina the balance of microecosys/m in the stomach can promo/ human health , while imbalanced aasWic microecosys/m can leapto a vvPety of diseases. The aXvances in s/Py on charac/Pstics of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aas/ic microecosys/m and ao/n/al pathogen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article /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the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aas/itis.Key wo O s Gastritis ; Helicobactes p-ylof ;Gastric Microecosys/m ; Immunity , Mucosal39余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证实,幽门螺杆菌(HkddnCs iylon, Hp)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早期根除Hp 可降低胃癌发病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增加血清及黏膜表面IgA的表 达量
27
资料
连续口服微生态6-10后,进行正常 免疫,其抗体产生的时间较对照组 提前了1.5-3倍,同时抗体的滴度较 对照组提高了3-5个滴度.
28
2.有益菌细胞壁中的胚溶素 (Blastolysin)
其主要成分与PSPG相似,具有特异性 的抗肿瘤作用,通过遏制与瘤变酶 的活力,和诱导Th-cell产生IL-α和 IFN-γ,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而不 影响正常机体功能,可使15%的小 鼠肿瘤完全消退,消退率达70%.
17
Ⅰ类:羊毛硫抗生素
本质:含有罕见的脱水氨基酸和硫醚氨基
酸的小肽,由转录后修饰形成的.
A型(螺旋型) B型(球型)
18
Ⅱ类:热稳定小分子肽
30-100Aa, 耐热,非转录修饰
片球菌素类
双肽细菌素类
次级信号依赖 细菌素类
(激活巯基肽)
19
Ⅲ类:热不稳定大分子蛋白 主要是胞外裂解酶:
溶血素和胞壁质酸酶(溶菌酶)
氢氟酸降解去磷酸化破坏胚溶素功能 31
(3).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纤维素分解酶(李氏木霉)
淀粉酶(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麦芽糖酶(枯草芽孢杆菌)
果胶酶(黑曲霉)
植酸酶(米曲霉,黑曲霉)
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黑曲霉)
脂肪酶(黑曲霉)
双歧杆菌,乳酸菌和肠球菌还能产生VB1、2、6、
N-乙酰胞壁酰胺酸酶能破坏胚溶素功能29
毒素
有益菌
病毒
诱变因素 胚溶素
自由基
+
-
瘤变酶
正常细胞
瘤细胞形成
肿瘤形成
肿瘤消退
胚溶素 Th-cell
IL-α IFN-γ
巨噬细胞
30
3.有益菌产生的胞外多糖
促进脾脏和肠道粘膜底层Peyer’s 斑中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大量分化、 增殖,增强机体免疫特别是局部 免疫功能提高.
12,vc及Aa
提高饲料消化率和利用率32
(4).改善饲养环境
1995年,薛艳秋等在断乳仔猪饲中 加0.1%乳酸菌: 平均日增重;饲料 转化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5.6%和 14.53%;而干物质和氨排放降低 了12.6%和4.2%.
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33
2.产品特点
①正确的来源和多菌株的组合。 ②具有定植和粘附力。 ③在酸性和高胆盐环境中的生存能
H2O2 双乙酰 细菌素 低分子量抗菌物质
14
H2O2
超氧化物歧化酶
H2O2
辅酶Q
乳酸菌
超氧化阴 离子OH-
OH·
蛋白质
核酸
细胞膜脂质氧化
蛋白质
核酸
酶巯基
15
双乙酰(2,3-丁酮)
酵母
双乙酰
G-
精氨酸 双乙酰
死亡
G-
酵母
16
细菌素
Ⅰ类:羊毛硫抗生素 Ⅱ类:热稳定小分子肽 Ⅲ类:热不稳定大分子蛋白 Ⅳ类蛋白复合体
激活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吞噬功能.
促进脾脏和肠道粘膜底层Peyer’s斑中淋 巴细胞和浆细胞大量分化、增殖,增强 机体免疫特别是局部免疫功能提高,分 泌型IgA的分泌增加,从而抵御感染。
24
能明显提高小白鼠单核细胞吞噬 功能(P<0.01)
25
对吞噬细胞吞噬功能影响
吞噬 细胞 在吞 噬正 常死 亡细 菌
细胞膜的破坏作用)
12

CH3-COO CH3CHOHCOO—
CH3-COOH
+
H CO2
CH3CHOHCOOH
H2O
pH
+
H
细菌 pH

HCO3
细菌 pH
环境pH值,解离常 数pK值和其摩尔浓度
死亡
乳酸菌 酶系
糖类
氧化磷酸化 底物转化
13
对病原菌和腐败菌有杀伤物 质的产生(包括活性小分子肽)
力。 ④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⑤产品中稳定的活菌数。
34
(1).正确的来源和多菌株的组合
(强化本著细菌)
乳酸杆菌(1)
乳酸杆菌(2)
乳球菌





杆 菌
35
(2).具有粘附和定植力
肠道菌的黏附试验
36
肠道菌的定植观察
37
(3).在酸性和高胆盐环境中的 生存能力
3-羟基环氧丙烷 Reuterin
蛋白质 水化单体
环状二聚体
抗细菌 抗真菌 抗原虫 抗病毒
2-焦苄胺咯啶-5-羧基酸
焦谷氨酸 PCA
22
(2).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 节
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促进 作用
对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调节
23
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有益菌 活性成分
1.有益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 (PSPG)成分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 作用机理
大连三仪生物工程研究所 庄国宏
1
目录
一.黏膜免疫 二.病原菌致病机理 三.微生态作用机理 四.产品开发思路
2
一.黏膜免疫
3
二.病原菌致病机理
4
三.微生态作用机理
(1).能合理肠道调节菌群和改善 肠道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2).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 (3).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4).改善饲养环境
对病原菌和腐败菌有杀伤物质 的产生(包括活性小分子肽)
11
短链挥发性脂肪酸等的产生
短链脂肪酸
主要有乳酸,乙酸对病原菌及腐败菌的拮抗 (环境pH值,解离常数pK值和其摩尔浓度 是决定乳酸和乙酸在肠道中抑菌作用的 主要因素)
二氧化碳
它的产生能增强乳酸菌的抗菌作用 (替代环境中的氧,引起胞外pH值下降,和对
5
(1).能合理的调节菌群和改善
肠道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①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恢复菌群 平衡
②降低肠黏膜与毒素及病原菌粘 着素的结合
群平衡
芽孢杆菌的生物夺氧
O2
O2
O2
CO2+H2O
7
通过有益菌对肠黏膜表面 的黏附,竞争性地抢占位点
双歧杆菌等有益菌能通过其细胞上 的磷酸基团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特异 性结合,从而占据肠粘膜表面,形 成与肠上皮细胞相连接的细菌生物 膜,阻止各种致病菌、条件致病菌 的定值、入侵。
8
9
②降低肠黏膜与毒素及病原性 大肠杆菌粘着素的结合
双歧杆菌等有益菌产生的蛋白因 子可以阻止大肠杆菌毒素与神经 节束释放的四聚体神经酰胺结合, 保护肠粘膜,抗感染。
有益菌刺激机体产生sIgA,它能凝 集细菌或封闭其Ⅵ型菌毛,使其 失去粘附能力。
10
③对有害菌产生生物拮抗作用
短链挥发性脂肪酸等的产生
Ⅳ类蛋白复合体 要脂链或糖链的参与
20
羊毛硫抗生素 热稳定小分子肽
热不稳定大分子蛋白
蛋白复合体
死亡
质粒
细菌 素
细 菌 素 的 表 达
细 菌 素 释 放 蛋 白
磷 酸 脂 酶
A
释放
代谢紊乱 生物学改变
病 原 菌
细菌 素
形态改变
细菌 素
病 原 菌
21
低分子量抗菌物质 干扰细
胞壁,
DNA,
单体 R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