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两次重大变革
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
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经济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农村也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当时的中国农村经济是一个几乎完全由集体经济主导的农业生产体系。
农民无论耕作面积多少,收入都是平均分配的,这种集体经济的长期实施,导致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产出效率低下,农民生活水平低下,农村贫困现象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领导人开始了农村改革的尝试。
1979年,农村全面复产复耕,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通过承包责任制,农民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农作物进行种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都得到了提高,农村经济开始有了转机。
二、农村改革的持续深化19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个时期,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农村改革政策,包括土地承包制度、定向扶贫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产出得到了显著提高,农村经济开始进入了相对繁荣的时期。
1990年代,农村改革进入了深化阶段,中国政府提出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开始把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放在重要位置。
1993年,中国实施了农田水利建设法,同时,全面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2000年代,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改革也进入了新阶段。
2014年,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乡村振兴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通过乡村振兴战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的支持力度,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措施,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功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首先,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问题,不断出台优惠政策,为农村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
其次,中国农村改革是一个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国政府制定的政策得到了基层农民的积极响应,农村改革得以深入开展。
此外,中国农村改革在思想理论上也有所突破,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先关注农村的发展,不断创新农村改革的理念和制度,为农村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支持。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近四十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这一切都离不开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
本文将对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和基本经验进行介绍和总结。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改革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乡村承包责任制试点(1978-1982年)。
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即“包产到户”,这一制度改革的实施,在当时的中国农村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变革。
农村基层组织逐渐从生产大队、生产队向农户个体转变,农民在生产上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劳动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
第二阶段,乡村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1982-1984年)。
1982年开始,全国大部分农村开始了乡村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广,这一制度的实施,为农民赢得了更多的自主决策权和经营权。
生产队和大队逐渐被取消,土地承包的规模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效益得到较大的提高。
第三阶段,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985-1990年)。
在乡村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我国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开始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合作的积极性得到了更大的释放,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率进一步提高。
第四阶段,农业产权制度改革(1992年至今)。
1992年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又进入了农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新阶段,分别成立了各级各类股份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效率和效益。
二、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1. 尊重农民主体地位。
我国农村改革一直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推行承包经营制度。
农村土地私有化是我国农村改革的核心,通过土地流转和承包经营制度,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论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三次重大变革
论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三次重大变革尹世尤沈其新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农村建设的进程中经历了三次重大土地制度变革。
第一次变革是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它根本改变了我国农村的社会关系,为我国现代农村奠定了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第二次大变革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第三次变革是鼓励和推广了土地流转制度,它有利于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
三大变革都已经并将继续推动我国农村建设的大发展。
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互助合作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流转作者尹世尤,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沈其新,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沙410082) 。
土地制度是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土地制度的变革是我国农村改革的核心。
历史上我国农村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是以土地制度的变革为先导和核心的。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一、互助合作:我国农村“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我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①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在我国广阔的农村确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在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础上第一次具有深远和长久意义的重大历史变革,为我国农村未来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第一,通过互助合作,我国农村确立了集体所有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了崭新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我国农村的全面进步。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彻底变革。
它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土地私有制度(土地改革后建立起来的农民个体经济本质上仍然是私有经济) ,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度,成为推动农村生产力和农业生产发展的直接动力。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重大变革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重大变革作者:王丙銮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版》2009年第02期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整个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四次重大变革。
第一次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广大的新解放区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同年冬起,在广大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四千六百多万公顷土地和大量的生产资料。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第一次实现了中国农民千百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梦想,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已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但农业生产仍面临许多困难,发展受到限制,农民面临三个急需解决的问题:(1)贫困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
(2)一家一户的农民难以抵御自然灾害。
如水灾、旱灾、虫灾等。
(3)农民所掌握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落后。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1953年,党中央正式颁布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全国普遍试办初级生产合作社。
1954年春,初级社发展到5.5万个,到1955年初发展到48万个,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把农民土地私有制度改造为集体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这是土地制度的重大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文综历史真题(含答案)
(2)[参考答案]影响:通过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铁路建设扫清了一些障碍;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铁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铁路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农奴制改革,为俄国铁路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A.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B.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
C.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D.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
4.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
A.“百姓日用即道”B.“心外无物”C.“存天理,灭人欲”D.“工商皆本”
A.促进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
C.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D.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9.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
该地图后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约翰·萨利斯获得,辗转落到了约翰·塞尔登(1584—1654)手中。塞尔登是英国律师,下议院议员,东方学家,是对波斯、阿拉伯以及中国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英国学者之一。在他那个年代,海洋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塞尔登比同时代的人更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正经历海洋变迁的时代。他主张海洋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由国家行使管辖权。在去世前夕,他将该地图捐赠给母校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塞尔登中国地图》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
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国农村改革历程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项重要改革,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本文将对中国农村改革历程进行回顾,并探讨其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背景和起因中国农村改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源于农村土地问题。
在农民大量要求土地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中国政府作出了决策,对土地制度进行了改革。
此后,中国农村改革日渐深入,形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改革体系。
二、改革内容和过程农村改革主要包括土地制度和农村经济制度两方面。
1.土地制度改革中国农村改革中最重要的就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改革前的土地制度是集体所有制,耕地由集体组织统一分配。
由于土地分配不平等和贫富差距,导致产出不稳定、农村社会矛盾严重。
改革后,农民通过土地承包,获得了长期合法占有和使用耕地的权利,并获得了对土地经营收益的控制权,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土地制度改革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2.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农村经济制度改革主要包括农村集体企业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乡镇企业等的设立,以及规定农民可以自由流动的政策。
通过这些改革,农民得到了相应的技术、资金和组织支持,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三、意义和影响中国农村改革不仅改善了农村经济状况和农民收入水平,也促进了中国的城乡一体化和社会稳定。
1.改善农村经济状况和农民收入水平通过农村改革,中国农村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同时,农民个人的承包土地和农村集体企业的设立使得农民自身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增强。
2.促进城乡一体化农村改革促进了城乡一体化,有效地减少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差距。
同时,逐渐建立的农村市场促进了农村经济活力的提升。
3.维护社会稳定农村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土地问题和农民的收入问题,进一步稳定了社会环境和安全,从而增强了国家的政治稳定。
四、未来发展方向尽管农村改革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在一些方面问题仍然突出。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近几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等方面。
这些改革的意义在于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强了农村的发展活力,推动了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发展。
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过去的土地制度限制了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流转权,导致了农村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农民可以流转土地,扩大土地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土地制度改革还解决了土地承包期限问题,增加了农民对土地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认同感。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的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不够明显,缺乏市场竞争力。
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农民可以自愿加入农村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经营和管理农业生产。
这种集体经济组织的改革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
农村金融改革也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过去,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农民很难获得贷款和金融服务。
通过农村金融改革,农村金融机构得到了发展,农民可以获得更多的贷款和金融服务,提高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和创业能力。
农村金融改革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在于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改革,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农民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农村的发展活力也得到了释放,农村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农村的农民也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也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和劳动力,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还在于提高了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通过改革,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得到了改善,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得到了提高。
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得到了保障。
[整理版]浅谈三大改革的农业改革
浅谈三大改造的农业改造文章摘要: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后,解放了全中国后,人民百姓获得了有史以来的自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但是新中国的建立后,新中国只是个新生儿,在国外的各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的情况之下,面临着即将被扼杀在摇篮中的危险,中国共产党积极寻求新中国的发展道路,在经过各方面的思路的汇集,中国共产党决定进行新中国的三大改造。
这个的新生儿在共产党的精心呵护下,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全党和全民族都为之兴奋的成就。
关键词:三大改造,农业改造,影响在1949年的10月1号,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的城楼上,庄严而激动地向全国和全世界,新中国正式建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从此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中国的历史从此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历程,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新中国的建立,对于全中国的人民百姓来说,是期盼了一个世纪的重大的事件,是举国同庆的兴事,全中国的人民都会为之激动,心潮澎湃。
但是相对于国内的激动人心的场景,西方列强却是为之担忧不已,因为新中国的建立,和毛泽东同志的坚定的信念,以及制定的外交政策,而使他们的既得利益受到严重的损伤,因此,他们随即做出的对我国的各方面的封锁政策,来企图遏制我国的发展,来达到他们扼杀我国这个新生儿于摇篮的目的,然后再重新再中国扶持他们在中国的傀儡,从而继续从中国攫取对他们有利的利益。
但是,新中国的建立,就已经做好了迎接来自各方面挑战和破坏的的准备了,对于西方列强的封锁政策应该是在意料之中的,所以,新中国并没有因此而被弄的手足无措,而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中心的第一代党中央的的睿智领导下,我国关起门来,自己搞发展。
在汇集了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呼声后,坚持民主集中制,最后决定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中就有在历史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的“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是指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就是为了实现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知识点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知识点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是指在我国农村地区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措施和政策。
自1978年开始,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经历了多个阶段和重大变革。
本文将从农村经济体制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背景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和集体农业经济的长期结果。
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经济长期受到限制和束缚,导致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长期较低。
另外,农村集体农业经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效率低下、农民权益受损等。
农村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土地制度、农村经济组织、农村金融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
首先,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体制的核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土地的所有权由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
随着土地流转的出现,土地利用方式单一、效率低下等问题逐渐显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开始,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其次,农村经济组织是农村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在农村,农民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农业生产和经营。
然而,长期以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效率低下、机制落后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经济组织的目的是激发农村活力,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提升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率。
此外,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体制的重要一环。
农村金融体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缺乏金融服务、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农村金融主要包括建立农村信用社、发展农村中小企业信贷、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等措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
最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受到限制,导致农民技能水平低下、人才流失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要包括农民职业培训、农民技能提升、引进外来人才等措施,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农村经济组织效率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等。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回顾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回顾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是指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
这一历史性转型的目的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
下面将回顾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历程,并探讨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2年)1978年,中国领导人决定启动改革开放,打破计划经济的桎梏,引入市场机制。
这一阶段,中国先后实行了农村包产到户、城市企业改革等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
改革的焦点是农村经济和城市企业。
在农村方面,农村包产到户政策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此外,农村改革还推动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
在城市方面,中国开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企业自主决策和市场化运作。
城市企业改革包括放宽对企业的行政控制、实行利润挂钩工资制度等。
这些改革为城市企业带来了市场化的活力,提高了效益。
二、第二阶段:市场化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1992年-2002年)1992年,中国进入第二阶段的经济体制转型,主要任务是市场化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此时,中国实行了“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大力吸引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企业管理经验。
在市场化改革方面,中国推进了价格市场化、货币金融市场化、劳动力市场化等一系列改革。
这还包括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等。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转型的重点和难点。
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包括改革国有企业的产权、职工福利制度的改革、国有企业重组和优化等。
这些改革为国有企业注入了活力,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三、第三阶段:市场监管和产业结构调整(2002年-至今)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转型进入了第三阶段,重点是市场监管和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相继推出了反垄断法等一系列法规措施,以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同时,中国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新经济形态的支持力度。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
1.土地制度改革:取消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实现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土地,并逐步推行土地流转和股份合作制。
2.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加强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发展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
3.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建设农村市场体系,促进农村市场化经营,支持农村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推进农村电商等新型经营模式。
4.农村社会保障改革:建立健全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
5.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
6.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鼓励农民子女回乡创业,推动农村人口流动和城乡融合发展。
7.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产权制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发展。
- 1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指对农村经济组织、产权制度、农村市场体系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其目的是通过改革,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实现农民的增收致富。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取消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土地制度,鼓励农民流转土地经营权,推动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农民的经营活力。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还包括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的内容。
通过改革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鼓励农民参与农村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和经济活力。
3.农村金融改革:农村金融改革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市场,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农村市场体系改革:农村市场体系改革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通过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推动农村产品流通,提高农村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1.提高农民收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通过改革,农民可以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农村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2.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
通过改革,可以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实现农村地区的经济繁荣。
3.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减少农村劳动力的闲置。
4.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通过改革,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农村科技水平,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
5.增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增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影响与新时代改革的新方位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影响与新时代改革的新方位作者:张占斌杜庆昊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2018年第11期[摘要]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探索,我国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回顾经济体制改革历程,总结经济体制改革宝贵经验,有助于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逐步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1949 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 年来,党和人民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经济建设等各项事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旗,将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
可以说,改革发展了中国,改革成就了中国,改革也挽救了中国。
特别是在经济领域,我们持续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综合国力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持续向好,不但成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还形成了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回顾过去,总结经验,面向未来,继续改革,奋力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第一次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逐步从新民主主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第二次发生在1978 年之后,逐步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特别是在邓小平南行谈话之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快车道。
( 一)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调整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前,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设纲领是根据毛泽东在1940 年提出、1945 年党的七大确立的分“两步走”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制定的。
即在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以后,建立“中国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和“新民主主义经济”。
常识积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历程
常识积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历程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三次重大变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三次重大变革。
第一次重大变革是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通过无偿的方式平均地权,将农村土地由地主所有制改为农民所有制。
第二次重大变革是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将土地的农民所有制改变为土地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并在后来的人民公社体制中,形成“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生产小队为核算单位,实行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成员按所挣的工分分配劳动成果。
第三次重大变革是发生在40年前的以家庭承包为特征的农村改革,这一改革的核心是把农业的经营单位从生产队变为农户家庭。
在这三次土地制度变革中,土地所有权首先由地主所有变为农民平均私有;随后的合作化运动将土地所有权集中在集体手中,并实行集体统一经营;最近的一次重大改革则是保留了原有土地所有制,改变了土地经营制度。
二、1978年以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化梳理(一)改革初期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生于40年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革是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开,把以生产小队为单位的集体统一经营改为以农民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农民家庭重新成为农业的基本经营单位。
“大包干”使得农民家庭在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同时,也获得了经营剩余索取权。
这一经营制度实际也被概括为“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
(二)第二轮承包时的制度变化第二轮承包,大多数地区是在1995年前后进行的,基本沿用了第一轮承包的做法,但在一些地区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由于《土地管理法》(1988年修订版)第八条明确指出“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所以有些地区在第二轮承包时,改为以行政村为单位发包土地。
(三)《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后土地制度的变化《农村土地承包法》于2003年3月1日起施行,致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生了如下变化:第一,该法明确规定“耕地承包期为三十年”,并且“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
1978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1978 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及影响1978 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展开了序幕。
这一年,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举动打破了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此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1978 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 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核心是土地改革,它将土地归还给农民,让农民拥有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
这一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2. 财政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财政体制改革的支持。
1978 年,国家开始实行“分税制”改革,将税收分为国税和地税,并建立了独立的财政体制。
这一改革提高了政府的财政能力,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支持。
3. 金融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要金融体制改革的支持。
1978 年,国家开始建立农村信用社,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国家还开始实行贷款制度改革,提高了银行贷款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1978 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1.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归还给农民,让农民拥有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这一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2. 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民获得了更多的收入来源,包括农业生产、手工业、畜牧业等。
农民收入的增加极大地改善了生活质量。
3. 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此后,中国开始实行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包括对外开放、国企改革等,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1978 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及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它打破了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将土地归还给农民,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农村改革开放的内容和意义
农村改革开放的内容和意义农村改革开放是中国在改革开放政策下对农村经济、社会和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它包括了以下内容和具有重要意义:1.农业生产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开放的核心是农业生产体制改革。
通过取消农业集体化经营,引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使农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2.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农村改革开放还引入了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确保农民有土地经营权,并鼓励农民流转土地,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这一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土地基础。
3.农村社会经济改革:农村改革开放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农村企业和农村合作社等新型经济组织的兴起给农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就业选择。
同时,改革开放也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改革开放注重改善和发展农村基础设施。
投资用于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的条件,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5.农业科技进步:农村改革开放鼓励农业科技的应用和创新,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引进先进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6.农村治理体系改革:农村改革开放也涉及农村治理体系的改革。
通过推进村庄自治、村民自治和农民权益保护,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
农村改革开放的意义在于,它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通过给予农民更多的自主权和创业机会,农村改革开放鼓励了农民参与市场经济,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它也改变了农村的面貌,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减少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此外,农村改革开放提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为中国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村改革
1953-1956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大改造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 动
土地集体所有制 (公有制)
“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 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1978年(十 一届三中全 会以后)
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土地集体所有制,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 迅速发展 农民承包使用权 (公有制)
• 内容:主要内容是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同时 统筹推进粮食流通体制、征地制度和农村金融等方面的改 革。
• 目标: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
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以及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 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第一步:“大包干”
• 安徽省“大包干”引起了社 会广泛争论,争论的焦点是 包产到户到底姓“资”姓“ 社”的问题,大部分人对安徽的做法持反对意见。 • 1980年1月24日,时任安徽省委书记万里来到小岗,对 小岗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 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了 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 • 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 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 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此后,我国 政府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浅谈农村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改革
时间
1950-1952年 底
方式
土地改革
制度
由地主土地所有 制转变为农民土 地所有制(私有 制) 实行农业生产合 作社(土地集体 所有制)(公有 制)
意义
1952 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 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 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 展。 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 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9年10月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Oct,1999第5期(总第81期)J ournal of shandong Youth Admi nistrati ve Codres College No.5Ser.No.81谈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两次重大变革马传福(菏泽地委党校,山东荷泽274000)摘要:在4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历经了两次重大变革: 一大二公经济体制的出现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的诞生。
对这两次重大变革涵盖着的经验教训进行认真总结与思考,对推动我国农业在21世纪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经济;改革中图分类号:F3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05(1999)05∀0063∀03!!一、 一大二公经济体制的出现50年代末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这场变革的最大后果,是产生了 一大二公的 人民公社经济体制。
历史上发生的一切都有它出现的依据,在这场变革中出现的经济体制也不例外,概其所要有以下几点:(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初始建设阶段的要求。
刚刚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面临着从无到有的现代化工业建设的艰巨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但当时的条件是:中国现有的极其落后的旧工业,根本不能为这一建设任务提供大量积累;资本主义世界对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又实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多余的力量援助我们。
因此,逻辑的要求要有更大范围的农业公有制和更加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与之相配套。
于是,国家便采用了 超经济的行政办法,通过自上而下的运动形式,在高喊总路线、大跃进万岁的口号声中,于1958年夏季开始,只短短几个月的时间, 一大二公高度集中的 人民公社体制这面 红旗,便插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可见,这场变革和变革中产生的经济体制,是和当时国民经济大体系中的工业化建设联系在一起的。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贫困的良好愿望。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消灭贫困,把农民引上共同富裕之路,始终是我们党坚持的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就当时来看,党中央的主要努力方向是提高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和农业机械化水平。
1957年冬到1958年春,中央号召农民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了便于协调和统一指挥,毛泽东在1958年3月提出了小社并大社的改革建议。
4月,中央便正式发出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指出: 我国农业正迅速地实现农田水利化,并将在几年内逐步实现耕作机械化,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合作社如果规模小,在生产的组织和发展方面势将发生许多不便。
为了适应农业生产%%,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
8月下旬,中央政治局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认为 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此可见, 一大二公的 人民公社体制的产生已不可避免。
(三) 左倾错误思想的严重影响。
一大二公经济体制的产生,虽然反映了当时部分农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要求,但轻率地在全国实行 人民公社化,则远远超过了广大农民的觉悟水平。
当时由于我们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缺乏对经济规律的认识,缺乏对社会主义所处阶段的深入了解,加之中央和地方的许多领导,对 一五时期所取得的成就过于乐观,于是,骄傲自满,不讲条件,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的 左倾思想便滋长蔓延起来。
当时 左的主要表现,一是盲目追求 一大二公。
大,就是追求 人民公社的规模大。
公,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程度越公越好。
二是急于消灭私有制残余,强迫个体农户加入公社,取消社员自留地、自留畜和家庭副业,关闭集市贸易等。
三是急于把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认为快的三、四年,慢的五、六年便可以完成,并提出共产主义在我国很快就会实现,要积极运用 一大二公的 人民公社体制,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由上可见,50年代末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和 一大二公的经济体制产生不是偶然的。
!!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诞生的必然性!!70年代末,中国农村兴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新的经济体制改革大潮,改革的最大成果是在农村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济体制,这场新的伟大变革决不是偶然的,它从民族命运的召唤和9亿农民的实践中生长起来,它的必然性饱含在中国社会的现实和客观规律的要求之中。
(一)新体制适应现阶段中国农业生产力的水平和发展要求。
首先,就生产力的物质要素来看,生产力的物质要素仍处于落后状态,社会化的生产工具和设施还很少,手工工具仍占生产力物质要素的主体地位。
其次,就农业的分工分业来看,农业仍以种植业为主,畜牧养殖没有形成专门的产业,经营比较单一;种植业内部的各个生产环节,很少因工具与技术进步而成为专业。
再次,就生产力的主观因素来看,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普遍较低,整体素质差。
就文化水平看,至1995年农民家庭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占了78%,文盲半文盲占了15%,受过中高等教育的农民很少。
可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是由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力的状况和性质决定的,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
(二)新体制适应农业生产的特点。
农业劳动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它具有分布空间广、生产周期长、易受自然环境和病虫害影响的特点。
在整个生产周期内,不管是劳动时间还是非劳动时间,均需要劳动者根据自然条件的变化,及时作出切合动植物实际要求的保护决策,它需要劳动者具有高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当机立断独立决策的自主性。
拥有经营自主权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完全适应农业劳动对象的这一特点。
同时,由于农业劳动对象易受风、雨、旱、涝等自然条件和病虫害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又不是对着一家一户的,经常是大面积或跨区域的,抗御这些灾害,分散经营的农户是无能为力的。
这一特点又要求在适度的范围内,由国家或集体出面进行统一地组织和安排,在 统的这个层次上形成合力,战胜自然灾害。
因此,在我国搞分田单干,单纯的搞个体经济此路不通,而反对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追求高度的集中统一也不符合中国国情。
从9亿农民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则较好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农业中的统分关系,它既符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
(三)新体制符合农民的愿望。
在 一大二公的经济体制下,农民经过20多年的努力,辛勤劳动忙碌耕作,他们的愿望就是想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结果不但没有富裕起来,反而连温饱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
农民开始觉悟了,他们从生存需要出发,于1978年在农村勇敢地搞起了承包经营责任制。
农民的这一创举得到了当时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决支持,在改革的实践中,这一创举逐步完善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
这一新体制引发了两个重大变革:首先,把剥夺了的农民自主权又还给了农民,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自农村新体制诞生以来的20年间,中国粮食产量先后登上了35000万吨、40000万吨,45000万吨三个台阶,成功地实现了粮食总量供需平衡的目标,基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粮食短缺问题。
其次,使农民告别了饥饿,走上了致富之路。
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带来了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1997年与1978年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近15倍,已有8项生活指标达到了小康水平,目前全国农村从总体上进入了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基本上满足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愿望。
(四)新体制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没有9亿农民的主动参与是难以成功的,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则为农民主动走向市场提供了条件。
首先,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实现了生产者与经营者的统一,为农民成为市场主体创造了前提条件。
其次,责任制使农户变成了自负盈亏的基本生产单位,把农民的注意力引向了市场,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自动地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合理组织生产要素流动。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创造的这些条件,促使农村经济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
综上所述,70年代末中国农村进行的伟大改革,是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强烈呼唤的必然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用新的经济体制代替旧的传统经济体制,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三、农村经济体制两次重大变革的经验教训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经济体制两次重大变革的经验教训,对我们更加自觉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农业在新世纪的宏伟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确的选择经济体制,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旧体制的选择与产生,归根到底是脱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恢复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依据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在农村奠定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政策基石,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改革政策,才能正确的选择和确立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二)农民的积极性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根本。
中国是一个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民是积极还是消极,决定着社会经济是发展还是停滞;农民是拥护还是反对,决定着所有政策的成功与失败。
在旧体制下,由于农民丧失了经营自主权,物质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失民主权利受到了削弱,农民不满意,最终导致了旧体制的破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从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出发,果断废除 一大二公的经济体制,并制定了一系列维护农民物质利益,保障农民民主权利的方针政策,受到了农民的热烈拥护,长期蛰伏的农民积极性,如火山爆发一样喷发出来,不仅推动了农业的大发展,而且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积累。
(三)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农村改革取得胜利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群众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70年代末以来的农村改革之所以获得了成功,总的来说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观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充分尊重农民在实践中创造的生产责任制形式,并及时进行正确引导,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受到了农民的热烈拥护。
如果离开了群众和实践,就不会有改革的成功,不会有新体制的确立,不会有农村经济的历史性跨越。
可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群众、尊重实践,是我们党赢得事业成功的根本工作路线。
坚持这条工作路线,党的农村政策的制定与出台,农民就满意、就高兴、就赞成,农村各项事业就兴旺发达,否则,农民就不满意、不高兴、不赞成,农村的各项事业就停滞萎缩,这是实践揭示的一个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