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表刑罚的词汇

合集下载

古代刑法案例

古代刑法案例

古代刑法案例
1. 钉板刑:钉板刑又称铁板刑,是一种残酷的酷刑,在古代常用于惩治暴徒和反叛者。

罪犯身体被捆绑在两块铁板之间,然后用钉子钉在木板上,直到罪犯死亡为止。

2. 斩首:斩首是古代最常见的死刑之一,罪犯的头颅被砍下,以示警惕。

在古代,斩首一般用大刀或斧头进行。

3. 烧死:烧死是一种残酷的刑罚,在古代广泛应用于惩罚盗贼和叛乱分子。

罪犯被绑在柱子上,然后用火烧死,直到罪犯身亡为止。

4. 凌迟:凌迟是一种十分残忍的刑罚,被认为是最严厉的死刑。

罪犯的身体被切成碎片,然后公开展示以警惕他人。

5. 绞刑:绞刑是一种常见的死刑,罪犯的脖子被绑在绞索上,然后被提起来,直到死亡为止。

6. 拖车:拖车是一种古代刑罚,罪犯被拖在车后面,直到死亡为止。

这种刑罚通常用于惩罚贪污和叛乱分子。

7. 车裂:车裂是一种古代残忍的刑罚,罪犯的身体被切成碎片,然后被绑在车轮上,公开展示以警惕他人。

8. 剁手:剁手是一种古代刑罚,罪犯的手被砍掉,以惩罚那些经常偷窃的人。

9. 腰斩:腰斩是一种古代刑罚,罪犯的身体被切成两半,以警惕他人。

10. 钉耳:钉耳是一种古代刑罚,罪犯的耳朵被钉在墙上,以示警惕。

古代酷刑的成语

古代酷刑的成语

古代酷刑的成语古代酷刑,作为一种残忍的刑罚方式,多用于严惩罪犯、示众威慑的目的。

这些酷刑的成语以其凄厉的表述,生动地描述了古代刑罚的残酷与恐怖。

下面是一些描写古代酷刑的成语。

1. 五马分尸(形容极刑,五匹马拉开肢解):古代对君主叛逆者的惩罚,将罪犯的五脏六腑用五匹马分别拴住,然后驱驰马匹,将身体分成五块。

2. 千刀万剐(指多次剐刑并且每次剐都很多):古代对罪恶极大的罪犯的刑罚,剐刑的一种变形,以千刀万剐来形容其极度残忍。

3. 杀鸡儆猴(指用一个人的例子来警告其他人):古代用杀鸡的方式来儆猴,意为示范一个人的惩罚来警告其他人,使他们引以为戒。

4. 劈头盖脸(比喻残酷打击,毫不留情):古代用刀斧狠狠地砍人的头部、脸部的刑罚,形容打击非常严厉。

5. 揭竿而起(指人民拥护的行动):古代指农民以竿旗为号召,起义反抗压迫统治者的行动,这种起义往往伴随着残酷的厮杀。

6. 钉子椅(古代刑具,指囚犯坐在凿有钉子的椅子上):古代用于对待罪大恶极的罪犯的刑具,罪犯被迫坐在上面,直至皮肉鲜血直流。

7. 罪大恶极(形容罪行严重到极点):古代对犯下重罪的罪犯的形容,以表明罪犯恶行极其严重,不可饶恕。

8. 斩草除根(比喻彻底铲除恶势力):古代形容将坏人、坏事彻底清除,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9. 杀人如麻(指杀人无数,形容残忍):古代描述战场上或刑场上,大量的人被杀害,使得血流成河,形容残忍之极。

10. 剜心洗髓(古代一种残酷的刑罚方式,先用刀将罪犯的心脏割出来,再将骨髓洗净):此刑具极为残酷,令人毛骨悚然。

以上是一些描绘古代酷刑的成语,这些成语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古代刑罚的残酷程度,希望我们能够珍惜现代社会的法治与人权,摒弃任何形式的酷刑与暴力。

中国法律史名词解释汇总

中国法律史名词解释汇总

1.五听:五听是西周时期创立的审讯方式。

就是采用察言观色的方式进行审讯,进而判断受询者的供述是否属实的一种方法:“辞听”,通过观察,发现其言辞供述的虚假或矛盾;“色听”,观察其面部表情的变化;“气听”,观测其呼吸及心跳的反常表现;“耳听”,观察其听觉的失常之处;“目听”,观察其眼神或目光的反映。

2.五刑:中国古代的五刑是五种刑罚的统称,可分为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

奴隶制五刑是指墨、劓(音易)、剕、宫、大辟。

封建制五刑指笞、杖、徒、流、死。

奴隶制五刑在汉文帝之前通行,文景时期改革刑制,标志着奴隶制五刑开始向封建制五刑过渡,封建制五刑在隋唐之后通行。

3.三赦三宥:三赦三宥是西周时期的刑罚适用制度。

三赦指:对年幼无知的未成年人、年迈体衰的耄耋老人和有精神障碍的痴呆者等三种人的违法犯罪,除故意杀人的重罪外,可以免予追究刑事责任。

三宥指:对不能正确识别犯罪客体的误伤、不能恰当预见行为后果的误犯,以及没有主观故意的过失等三种违法行为,可以给予减轻刑事责任的宽宥处理。

4.春秋决狱:又称“引经决狱”、“经义断狱”。

是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等人提出的一种断狱方式,就是以儒家思想为断狱指导思想,要求司法官吏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用儒家经典,特别是《春秋》一书的“微言大义”作为分析案情、认定犯罪的根据,并按经义的精神解释和使用法律,是封建法律儒家化的重要过渡形式。

5.秋冬行刑:中国古代将死刑的执行安排在秋冬两季进行的制度。

这一制度源于先秦,受德刑时令学说的影响,该学说为汉代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理论根据,认为人们的任何行为都要符合天意,刑杀若不在秋冬进行会触怒天神而遭惩罚。

同时,秋冬行刑制度也考虑了不误农时的因素。

6.亲亲得相首匿:创立于汉朝的刑法原则。

指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或作证。

至唐代时发展为同居相隐原则,扩大了相隐的范围。

7.八议:创立于曹魏时期的《新律》。

所谓“八议”,即议亲(皇亲国戚),议故(皇帝故旧),议贤(德行修养高的圣贤),议能(才能卓越者),议功(功勋卓著者),议贵(高级权贵),议勤(勤谨辛劳者),议宾(前代国宾)。

2019届高三古文化常识积累——古代刑律名词(刘)

2019届高三古文化常识积累——古代刑律名词(刘)

会受到这样的羞辱?”张仪对妻子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他的妻子说,“舌头还在。”张泰西仪中学说,“那就够了!”
5
古代刑律名词
④刖yuè刑:将脚砍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
之,玉人日:‘石也。’王以和为诳(kuáng),而刖其左足。
及楚厉国王人薨和,氏武在王楚山即中位得,到和一又块奉未加其工璞的而玉献石之,捧武着王进。献武给王厉使王。玉 人厉相王之叫,玉又工曰鉴定:‘,石玉工也说。:“’是王石头又。以”和厉为王诳认为,和而氏刖是其欺右骗,足。 武夜因未武王,而加王薨泪刖工又,尽了的认文而他玉为王继的石和即左献氏之脚给是位以。武欺,血等王骗和。到。,乃王厉武而抱王王刖闻其死叫了之,玉他璞,武工的而使王鉴右哭人即定脚于位,。问楚,又武其和说王山故氏死:之“,是又,下石曰捧文,头着王:‘三。他即”天日的位,下三 之和刖氏者就多抱矣着,他的子玉奚石哭在之楚悲山之也下?大’哭和,日三天:‘三吾夜,非眼悲泪刖流也干,就悲 夫继宝续玉流而着题血之。文以王石听,到贞后士,派而人名问之他以哭诳的原,因此。吾说所:“天以下悲被也刖。'
⑦大辟pì :砍头。如“惟大辟无所要,然犹质其首。”
凡死刑狱上,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入索财物,名曰 “斯罗”。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其极刑,曰:“顺 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其绞缢,曰: “顺我,始缢即气绝;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惟 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用此,富者赂数十百金,贫亦罄 衣装;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狱中杂记》
12
古代刑罚
殷商时代的死刑,保留了不少原始部落享受人肉大 餐的习俗,烧、烤、蒸、煮,无不围着口腹之欲打转。 如"醢"是把人剁成肉酱,"脯"是把人做成肉干,"炮" 是把人绑在大火炉的金属外壳上烤成熟肉,而"镬烹" 则干脆把人扔到饭锅里煮成肉羹。

(摘)宫廷女子刑罚

(摘)宫廷女子刑罚

(摘)宫廷女子刑罚1、禁足:①、终身禁足:将会被永远禁足于自己的寝宫,足不出户,无侍女侍奉,留妃位,无上殿赦令,其余人等不可前去请安和看望。

此条只有皇上,皇后掌凤印者与侧后、懿月长公主可执行。

(适用于高位后妃)②、指日禁足:在指定的日子中,在自己寝宫中思过,贴身婢女在旁服侍,期限视情节严重与否而定,期限未到,不得擅自出门,也不得擅自与他人联系,无上殿赦令,其余人等不可前去请安和看望。

此条只有上殿、正一品以上的妃才可执行。

(适用于所有后妃,妃嫔惩罚不可超过三个月)2、罚抄、罚跪:在指定的日子里,抄好被罚的东西;或者在指定的时间里跪在地面上。

此条只有上殿,皇后,位及妃者才可执行(适用于所有后妃)3、掌嘴、掌脸:用戒尺或者吩咐宫女打脸,掌嘴,此条只有上殿,皇后、侧后与太妃,位及妃者,才可执行(适用于所有后妃)4、杖刑:用荆条或大竹板拷打腿部,分大杖、法杖、小杖三等,此条只有皇后及妃者才可执行(适用于所有后妃)5、笞刑:用以竹、木板责打背部,此条只有皇后,太妃,位及妃者才可执行(适用于所有后妃)6、拶刑:夹手指头,也就是所谓的“十指痛归心”,此条只有皇后,正一品以上妃才可执行(适用于所有后妃)7、降级、降位:贬降品级和位份,此条只有皇上,皇后,掌凤印者或侧后、懿月长公主可执行(适用所有后妃)8、贬奴:废除宫妃份位,贬为宫女,此条只有皇上,皇后可执行(适用所有后妃)9、冷宫:褥夺妃位,送进冷宫,终身不出;无皇上和太后赦令,其他人等也不可前去请安和看望,此条只有皇上,皇后可执行(适用于所有后妃)10、幽死:褥夺妃位,关进小黑屋闷死,无上殿赦令,其他人等也不可前去请安和看望。

此条只有皇上,皇后可执行(适用于所有后妃)11、刑舂:废除妃位,在施刑后押送官府或边境军营,服晒谷、舂米之劳役。

此条只有皇上,皇后,掌凤印者或侧后、懿月长公主可执行(适用重大犯错者)12、放刑:废除妃位(不受皮肉之苦),贬为庶民,永世不可踏入帝都。

秦汉时期的刑罚制度

秦汉时期的刑罚制度

秦汉时期的刑罚制度秦汉的刑罚制度,有死刑、族刑、肉刑、笞刑、徒刑、籍没、迁刑和徙边、罚金等不同的处分。

死刑死刑即剥夺生存权。

见于史籍和地下出土简册的秦汉时代死刑名称有枭首、腰斩、弃市、磔、车裂、凿颠、抽胁、镬烹、囊扑、具五刑、定杀等。

后来枭首、腰斩、弃市成为三种固定的常刑。

枭首,“枭谓斩其首而悬之也”①,即杀头示众。

如《汉书·高帝纪》:“枭故塞王欣头于栎阳市。

”《汉书·窦武传》:“枭首洛阳都亭。

”腰斩,“斫头曰斩,斫腰曰腰斩。

”②《史记·商君列传》称秦法“不告奸者腰斩”。

腰斩之罪,次于枭首。

《汉书·武帝纪》:“丞相屈氂下狱腰斩,妻子枭首。

”因为刘屈氂的妻子作巫蛊,是主犯,刘屈氂同坐,故腰斩。

磔,“谓裂其肢体而杀之”③。

秦简《法律答问》:“甲谋遣乙盗杀人,受分十钱,问乙高未盈六尺,甲何论?当磔。

”《史记·李斯列传》载:“十公主矺死于杜。

”矺就是磔。

汉初也还用磔刑,至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 年)始废,为弃市所代替④。

弃市,“市死曰弃市,市众所聚,言与众人共弃之也”⑤。

秦简《法律答问》有两处提到弃市:“士伍甲无子,其弟子以为后,与同居,而擅杀之,当弃市。

”又:“同母异父相与奸,何论?弃市。

”汉律盗高庙座前玉环者,“当弃市”⑥。

另外还有《铸钱伪黄金弃市律》等⑦。

族刑族刑实际上是死刑的扩大化,是把家属的连带责任强调到极端的一种最惨重的刑罚。

它的施刑对象一般为重大政治犯罪。

关于族刑的范围,见于史籍记载的有“七族”①与“九族”②等说法,但“夷三族”为法定常刑。

汉初“有夷三族之令。

令曰:‘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止,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

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

’故谓之具五刑。

彭越、韩信之属皆受此诛”。

③夷三族的施刑对象为犯有谋反罪的人,如李斯、赵高、韩信、彭越、新垣平等。

有材料证明,夷三族亦称夷宗族,而夷宗族是指从主犯上溯三世至祖父、下延三世及孙的男性世系亲属集团④。

古代16种刑罚全集

古代16种刑罚全集

古代16种刑罚全集古代16种刑罚全集1、宫刑:宫刑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死刑。

它是指皇帝发布诏令,以各种刑具折磨犯人,致使其死亡的一种刑罚。

2、鞭刑:鞭刑是中国古代一种刑罚,是指以鞭子、鞭棒等折磨被刑者,以致死亡或其他行为的罚刑。

3、绞刑:绞刑是一种中国古代的死刑,是指以绳索捆绑被刑者,再用绞车绞拽而死的一种刑罚。

4、灭口刑:灭口刑,是中国古代一种死刑,是指在处决被刑者之前,先将其口含砂子,以防止其言语的一种刑法。

5、重罪:重罪是中国古代一种死刑,是指皇帝发布诏令,以处决严重犯罪的被刑者的一种刑罚。

6、斩首刑:斩首刑是中国古代一种死刑,是指用刀把被刑者头颅斩断的一种刑法。

7、按地刑:按地刑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死刑,是指将犯人仰面押在地上,然后用山石镇压其腹部,使其死亡的一种刑罚。

8、飞蜡刑:飞蜡刑是中国古代一种死刑,是指用蜡把被刑者四肢粘住,然后把它从高处抛下,碰到地面后不再动弹的一种刑罚。

9、烹油刑:烹油刑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死刑,是指把犯人的身体装入烹油的锅内,以致死亡的一种刑法。

10、酷刑:酷刑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死刑,是指犯人体外捆绑,再将其裹入油毡和油毯中,一直烤到死亡的一种刑罚。

11、铅石刑:铅石刑是中国古代一种死刑,是指用铅块和石头,把被刑者装入铅箱或石箱中,然后重物压住而死的一种刑法。

12、活埋刑:活埋刑是中国古代一种死刑,是指把被刑者活埋在泥土中,以致窒息而死的一种刑罚。

13、投江刑:投江刑是中国古代一种死刑,是指把被刑者扔河中,以致被淹死的一种刑罚。

14、吊死刑:吊死刑是中国古代一种死刑,是指把被刑者吊在树上,以致窒息而死的一种刑罚。

15、砍头刑:砍头刑是中国古代一种死刑,是指用刀砍断被刑者头部,以致死亡的一种刑法。

16、生石刑:生石刑是中国古代一种死刑,是指把被刑者裹入生石中,以致死亡的一种刑罚。

司考法制史经典资料:中国古代重要的刑罚和罪名

司考法制史经典资料:中国古代重要的刑罚和罪名

司考法制史经典资料:中国古代重要的刑罚和罪名
司考法制史经典资料:中国古代重要的刑罚和罪名。

司法考试各个科目跨度比较大,涉及内容繁多,法律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重要知识点的讲义,希望大家在备考的时候多加研究,多做练习。

本文重点讲述中国古代重要的刑罚和罪名。

精彩链接:
司考法制史经典资料:中国古代重要的司法原则
司考法制史经典资料:中国古代重要法典的演变及其特色
司考法制史经典资料:中国古代重要的民事立法
司考法制史经典资料:法律思想
【真题提示】
1、秦始皇时期,某地有甲乙两家相邻而居,但积怨甚深。

有一天,该地发生了一起抢劫杀人案件,乙遂向官府告发系甲所为。

甲遭逮捕并被定为死罪。

不久案犯被捕获,始知甲无辜系被乙诬告。

依据秦律,诬告者乙应获下列哪种刑罚? 法律 敎育 网
A
B C
D
答案:A
2、关于唐律中五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B
C
D
答案:C
法律教育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汇总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汇总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汇总1.劓殄商朝的一种刑罚。

劓,割也,断也;殄,绝也。

即斩尽杀绝,把犯罪者连同其子孙后代都斩尽杀绝。

注意:不能与奴隶制五刑中的劓混淆。

2.炮烙商朝的酷刑。

即在铜柱上加上油脂,铜柱下燃起木炭,令有罪者在柱上走,因铜柱既滑又热,可使有罪者从铜柱上掉下,落人木炭中烧死。

相传商纣王是为了博妲己一笑而使用此刑罚手段处罚罪犯。

3.醢商纣王时的一种酷刑,即把人剁成肉酱。

相传在商朝末期,九侯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入之纣”,但九侯的女儿不喜淫,纣王发怒,就把九侯的女儿杀了。

九侯因此受牵连,被纣王处以死刑,行刑后被剁成肉酱。

4.脯商纣王时的一种酷刑,即把人杀死晾成肉干。

在商朝末期,商纣王醢九侯之后,鄂侯因对九侯案不满而与纣王发生争辩,被纣王处以死刑,行刑后晒成肉干。

5.坐嘉石西周的刑罚,指对于有罪过但尚不够判处徒刑的人,要给他们戴上刑具,强迫他们在官府门外左侧的嘉石(文石也,上刻嘉言,欲狱囚见之而悔悟也)旁坐一定的时间反省自己的罪过,然后把刑具去掉,由司空监督他们服一定期限的劳役。

坐嘉石的时间及服劳役的期限,根据罪犯罪过轻重而有所不同。

劳役期满,罪犯由其居住地的负责人担保,即可被释放回家。

坐嘉石类似于近世的拘役。

6.质剂西周时出现的买卖契约,《周礼?天官?小宰》“听买卖以质剂”。

据郑玄注释,把两份买卖的内容写在一片竹简上,然后一分为二,买卖双方各执一半,半而字全。

这种竹简分为两种,长的叫质,短的叫剂;大买卖,如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用长券,即用质;小买卖,如买卖兵器或食品用短券,即用剂。

7.傅别西周时出现的借贷契约。

《周礼?天官?小宰》:“听称责以傅别”。

称责指借贷,傅别即契约。

傅别的形式与质剂有所不同,傅别是在一片简犊上只写一份借贷的内容、然后从中央剖开,债权人和债务人各执一半,椟上的字为半文。

注意:在西周时期,民事案件的书状也叫“傅别”。

8.禹刑以禹命名的夏朝奴隶制刑法的总称。

据古书记载,夏朝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刑法和军法。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十):古代刑罚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十):古代刑罚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十):古代刑罚于老师说:最后一篇古代文化常识,明天开始练习打卡!你们要赶快调整状态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古代刑罚(一)普通刑罚1.髡(kūn)。

髡又称髡首,剃去犯人头发的刑罚。

2.黥(qíng)。

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

即用刀刺刻烦人额颊等处,再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用来惩治犯有轻罪的人。

古书记载:“臣不正君,服墨刑,凿其额,涅以墨”,指的就是墨刑,即黥刑。

3.劓(yì)。

劓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割鼻子的刑罚。

这种刑罚大约起于商代。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

”4.笞。

笞刑也是古代的一种刑罚,是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罚。

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一直沿用到清代。

5. 杖。

杖刑是一种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打臀、腿、背的兴发。

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沿用到清代。

6. 大辟。

大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砍头的刑罚。

周、商、春秋、战国等时期,为死刑的通称。

7. 弃市。

弃市是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的一种刑罚。

秦、汉、、魏、晋各代,这种刑罚极为流行。

隋唐两代以后,虽然没有列为刑罚种类,但是执行死刑,一般都用弃市。

8. 枭首。

枭首,将斩下的首级悬于高处示众。

(二)酷刑1. 刖(yuè)。

刖刑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是一种砍掉脚的刑罚。

“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一句中记载的就是这种刑罚。

2. 膑(bìn)。

膑刑是古代的一种剔去膝盖骨的酷刑。

《汉书·司马迁传》中“孙子膑脚”即指膑刑。

3. 宫。

宫刑是破坏人的生殖机能的一种酷刑。

司马迁曾受宫刑。

(黥、劓、笞、杖、刖、膑、宫这几种刑罚比较起来,一个比一个残忍。

黥刑最轻,宫刑最重。

)4. 炮烙。

炮烙相传为商代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

用炭烧铜柱使之热,令有罪者爬行其上。

人堕入火炭中被烧死。

5. 汤镬。

汤镬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是把人投入到滚烫中煮死。

汉朝刑罚体系

汉朝刑罚体系
罪犯予以源自众的死刑刑罚。“斩其首而悬之”
宫刑
减死之刑
肉刑
黥、劓、斩左右趾
文帝十三年废除肉刑
徒刑
髡钳城旦舂
徒刑中最重刑罚
刑期五年
完城旦舂
不髡不钳
刑期四年
鬼薪、白粲
这是强制罪犯从事为宗庙砍柴伐薪、择米一类的劳役。
刑期三年。
司寇、作如司寇
戍边服苦役
刑期二年。
罚作、复作
守边一岁
刑期一年;
隶臣妾
刑期一年,汉武帝后隶臣妾以罚作复作代替。
种类
刑罚
释义或执行方式
注释
死刑
族诛
夷三族
腰斩
斧钺斩其腰
“伏斧质(砧板)”
斩首
殊死
殊,绝也,异也,言其身首离绝而异处也。
磔刑
碎裂肢体而致死的刑罚。
“磔谓张其尸”;“裂其支体而杀之”
弃市
罪犯为众人所摒弃的死刑刑罚。
《汉书·景帝纪》引颜师古注:“弃市,杀之于市也。谓之弃市者,取刑人于市,与众弃之也。”
枭首
罚金刑
受贿者免官罚金二斤
身份刑
免官或贬官
剥夺或降低违法者官职爵位。针对王侯贵族的刑罚:削户、徙封、除国、免为庶人等。
夺爵或贬爵
禁锢
剥夺出任官吏的资格
流放刑
谪戍、迁徙或徙边

九刑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九刑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九刑的名词解释是什么九刑是一个历史上曾被广泛应用的刑罚制度,主要是指在古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对于犯罪行为的惩处。

九刑涵盖了九种不同的刑罚,分别是杖刑、徒刑、流刑、剥刑、宫刑、斩刑、腰刑、脚刑和死刑。

杖刑是指采用长棍或木板进行鞭打的刑罚,常应用于轻微犯罪分子身上。

这种刑罚主要通过鞭打来给予犯罪分子身体上的痛楚,以期起到警示和震慑的作用。

徒刑则是指被判罚者被迫长时间行走或驱使负重,用来让其感到疲惫和痛苦,以达到惩罚的目的。

相对于轻微罪行而言,这种刑罚会更为严厉。

流刑是指将罪犯被迫流放到遥远的地方,剥夺其回到家乡的权利。

这种刑罚通常用于指控犯有重大罪行的人,希望通过将其隔离出去避免其危害社会。

剥刑则是指将罪犯身体上的一部分皮肤剥去,使其经历极度痛苦,并永久留下瘢痕。

这种刑罚被认为是对严重罪行的惩罚,其残忍程度被广泛批评。

宫刑是指将罪犯送去宫廷,接受相应的惩罚。

这种刑罚的特点是将罪犯暴露在众人之下,公开示众,以示警戒。

斩刑是九刑中最严厉的一种,指将罪犯被斩首处死。

这种刑罚被视为对严重犯罪行为的终极处罚,以示法律的严肃和权威。

腰刑是一种针对犯有盗窃和贪污罪行者的刑罚。

制度规定,罪犯将被一根由铁制成的腰环套在腰上,重量根据罪行轻重而定。

犯人必须穿着这种腰环,长期承受内脏压迫和脊柱磨损的折磨。

脚刑是九刑中罕见的刑罚,主要用于对抗反叛或暴动分子。

具体而言,脚刑是指将犯人的脚肉被煮熟剥掉,或者将他们的脚骨砸碎。

最后,死刑是指最严厉的一种刑罚,指罪犯被处以死亡。

这种刑罚常被用于对待严重罪行,例如谋杀、强奸和叛国等。

死刑有多种执行方式,包括绞刑、斩首、枪决和注射等。

总的来说,九刑反映了古代中国刑罚严厉和残酷的一面。

尽管在当今社会,这些刑罚已经被淘汰或严重限制,但我们仍然需要回顾这段历史,以便在现代法律体系中更好地保护公民权益,并提高惩罚的人道性。

通过了解九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现代社会对于刑罚的使用方式,并寻求更为公正和人道性的惩罚手段,以确保社会的正义和法律的尊严。

古文词汇513

古文词汇513

古文词汇513法律类:1.古代刑法:笞:用竹鞭或竹板打。

仗:杖责,用棍子打。

流:流放徙:做劳役,苦役。

劓:割鼻子髠(kūn):削发,剃光头。

黥:面部刺字,用墨染黑,个别用朱色。

刖:砍脚跟膑:挖膝盖骨2.法律名称:三尺:指法律;按律:依照法律;狱:案件;具狱:审理完毕,案件审完放入宗卷,轻易不可推翻。

3、刑具:桎:脚镣;梏:手铐;枷:枷锁;关三木:颈手足都带上刑具,说明是重犯。

械:笼统之刑具;索:绳子,捆人;钳:束颈的铁圈。

4、法官:理:秦代法官。

廷尉:汉代中央法官;司隶校尉:汉代地方法官;功曹、议曹:办案人员;掾吏:牢头,狱卒;大理寺卿、少卿:唐宋中央法官;有司、案司;有关法律部门。

5、罪犯名:城旦:正在服苦役的罪犯。

元谋:主犯。

从而加功:从犯6、法律方面的词语:拘:捉拿;购:悬赏捉拿。

执:抓住;株:株连;绳:依法制裁,绳之于法;诛:杀或者批评;榜、杖:杖责;讼:告状;鞫:审问;摄:统治、治理;慑:威慑,震慑;劾:弹劾,当面揭发罪状;讦:揭发别人的隐私;勘:审查;赎:罚款。

赎金:罚金;楚:痛苦;坐:因……犯罪;当、论:判决;婴:缠绕或通“撄”,意触犯;末减:从轻论罪或减刑。

究:追查;罔加:受法律制裁;槛阱、圜墙:牢房;7.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演变一、早期的五刑1、五刑的渊源(1)三苗造刑(2)象刑*以特殊的服饰象征刑罚*刑罚形态的画像展示*象天道而作刑2、五刑的内容(1)墨,或黥:在面部刺字并涂墨;(2)劓:割鼻;(3)剕,或刖、膑,秦汉时称斩趾;(4)宫,或腐、淫、椓:破坏人的生殖机能;(5)大辟:辟,甲骨文中指灾祸。

大辟是最大的灾祸,即死刑。

3、西周的刑罚(1)圜土之刑“以圜土聚教罢民,凡害人者,寘之圜土而施职事焉,以明刑耻之。

”“司圜掌收教罢民,凡害人者弗使冠饰,而加明刑焉,任之以事而收教之。

能改者,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

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杀。

虽出三年不齿。

凡圜土之刑人也,不亏体;其罚人也,不亏财。

”(2)嘉石之刑“以嘉石平罢民,凡万民之有罪过而未丽于法,而害于州里者,桎梏而坐诸嘉石,役诸司空。

重罪,旬有三日坐,期役;其次九日坐,九月役;其次七日坐,七月役;其次五日坐,五月役。

其下罪三日坐,三月役。

使州里任之,则宥而舍之。

”(3)其他刑罚“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

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窜三苗于三危,殛鳏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4、西周刑罚的适用要求(1)简孚“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五辞简孚,正于五刑。

五刑不简,正于五罚。

五罚不服,正于五过。

五过之疵,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

其罪惟均,其审克之。

”(2)中刑“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抵德”“惟良折狱,罔非在中”“兹式有慎,以列用中罚”“在今尔安百姓,何择,非人?何敬,非刑?何度,非及。

”(3)考察主观心理《尚书·康诰》:“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

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

”《周礼·秋官·司刺》有“三宥之法”:不识、过失、遗忘5、早期刑罚的特点(1)成本低廉(2)残酷(3)侮辱性强(4)惩罚性和身份性并存(5)施用对象的选择性6、中国古代的慎刑传统(1)“《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引《夏书》:“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形容酷刑的成语

形容酷刑的成语

形容酷刑的成语鼎镬刀锯[dǐng huò dāo jù]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

泛指最残酷的刑罚。

刀山剑树[dāo shān jiàn shù]地狱酷刑之一。

刀锯之余[dāo jù zhī yú]犹刑馀。

指阉人。

笞杖徒流[chī zhàng tú liú]指古代的笞刑与杖刑。

交臂历指[jiāo bì lì zhǐ]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

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

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斧钺汤镬[fǔ yuè tāng huò]指各种酷刑。

鼎镬如饴[dǐng huò rú yí]饴:麦芽糖,糖浆。

受酷刑像吃糖一样。

形容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严刑峻法[yán xíng jùn fǎ]峻:严酷。

指极为严酷的刑法。

遁天之刑[dùn tiān zhī xíng]谓违背自然规律所受的刑罚。

屈打成招[qū dǎ chéng zhāo]无辜的人冤枉受刑而被迫招认强加罪名。

饱经风霜[bǎo jīng fēng shuāng]饱:充分地。

风霜:风和霜,比喻艰难困苦。

形容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

也作“饱经霜雪”。

严刑峻制[yán xíng jùn zhì]犹言严刑峻法。

隆刑峻法[lóng xíng jùn fǎ]指刑法重而严。

说文解字2五刑 我国古代的五种刑罚

说文解字2五刑 我国古代的五种刑罚

五刑我国古代的五种刑罚,通常指墨、劓、宫、大辟,也指笞、杖、徒、流、死墨中国古代五刑之一。

刺刻面额,染以黑色,作为惩罚的标记。

商周叫“墨刑”,秦汉叫“黥刑” [tattooing] 墨者,墨其额也。

――《白虎通·五刑》劓 <动>(会意。

从刀,从鼻。

刀割鼻子。

本义:劓刑。

割鼻的刑罪,古代五刑之一)宫刑古时一种残酷肉刑,阉割生殖器。

又称“腐刑”大辟古代五刑之一,死刑笞<名>古代用鞭子或竹板拷打的刑罚 [flog]。

如:笞杖(笞刑用的木杖);笞决(用刑决狱)杖用棍子打;拷打自隋开皇新律始定为五刑(笞、杖、徒、流、死)之一.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抽击人的背、臀或腿部徒刑,古代刑法名。

即拘禁使服劳役 [imprisonment]。

如:徒罪(徒刑之罪);徒系(囚犯);徒流(徒刑与流刑) 流放逐,流放,古代五刑之一 [banish]五行五,五行也。

――《说文》。

段玉裁注:“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

通“伍”。

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伍;行列 [troops]五霸其说法不一,一般指春秋时的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他们在诸侯中势力强大,称霸一时五保我国农村对无劳动能力、生活无保障的成员实行的社会保险,即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五个方面五彩泛指各种颜色(五彩,即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伦。

封建宗法社会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五城御史司坊指五城御史、五城兵马司及其属下十坊的监狱。

五城御史,巡查京城内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的官。

五城兵马司,指挥、掌管京城地区治安的官。

坊,京城分区单位的名称五代继唐之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统治中原,合称五代五帝传说中的五个古代帝王。

通常指黄帝、颛顼(专须)、帝喾(库)、唐尧、虞舜五毒,五毒儿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五短身材指四肢和躯干短小的身材五反指一九五二年我国在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开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运动五方[all directions (south,north,east,west and centre)] 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五更[the five periods of the night]∶旧时把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五更转又名“五更调”,民间曲调的一种,每首五叠,一叠十句五供祭祀时放供品的器皿,包括香炉、两烛台、一香筒、一灯盏五古每句五字的古体诗五官指耳、眼、鼻、口、身,通常指脸部器官五讲四美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五角大楼因美国国防部大楼外形为五角形,用作美国国防部的代称五戒佛教中在家的男女教徒所应遵守的五项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金指金属(五金即、金、银、铜、铁、锡)五经五部儒家经书,即易、书、诗、礼、春秋五代时始印五经。

高三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训练之古代刑罚

高三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训练之古代刑罚

高三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训练之古代刑罚
一、判断题
1、诏狱,指九卿郡守一级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能系狱的案子。

也指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

()
2、黥刑、刖刑、劓刑、杖刑、笞刑、髡刑等均是古代刑罚,轻重不一,其中刖刑比黥刑轻。

()
3、墨刑又称为黥刑,是在罪人面额或额头上刺字,再以墨染之。

《水浒传》中林冲就因罪被刺面颊,发配沧州。

()
4、弃市为死刑的一种。

《礼记》:”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即在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用于处决某些罪大恶极者。

()
5、秋决的做法始于西周,除了谋反等大罪可以立即处决外,一般死形犯都要等到秋天霜降后冬至以前才能执行。

因为秋决的人数多,又称大决。

()
二、选择题
6、(2021全国乙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犯颜,指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常常用于表示直言敢谏的执着态度。

B.抵极刑,抵刑即处刑,抵极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体示众的极端刑罚。

C.减膳,古代帝王遇到天灾等让自己感到内疚的情况时,常食素或减少肴馔。

D.大理丞,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大理寺是我国古代掌管刑狱的官署。

形容疼痛的词语

形容疼痛的词语

形容疼痛的词语形容疼痛的词语词语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文字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形容疼痛的词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形容疼痛的词语篇1【凌迟重辟】:凌迟:即剐刑,古代的一种酷刑;重辟:即大辟,古指死刑。

先砍断罪犯的肢体,然后再割断咽喉,使犯人受尽痛苦而死。

也泛指死刑。

【吼天喊地】:吼:大声叫。

大声喊叫,是指极为烦躁痛苦。

【呼天唤地】:哭天叫地,是指极为痛苦。

【求死不得】:是指处境险恶,痛苦之极。

【痛楚彻骨】:是指痛苦万分。

【恫瘝一体】:指对民间疾苦感同身受,看作是自己的痛苦。

【苦难深重】:遭受的痛苦和灾难既深又重。

【九曲回肠】:是指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

【楚楚可怜】:楚楚:植物丛生的样子,也是指痛苦的神情。

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是指女子娇弱的样子。

【切肤之痛】:切肤:切身,亲身。

亲身经受的痛苦。

比喻感受深切。

【剥床以肤】:剥:六十四卦之一,指伤害;床:卧具。

损害到肌肤。

是指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甘心忍受】:甘心:情愿。

情愿忍受痛苦。

【痛不堪忍】:痛苦得不能忍受。

【中心是悼】:悼:哀痛。

内心十分悲哀痛苦。

【酸甜苦辣】:指各种味道。

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种境遇。

【甘之如饴】:甘:甜;饴:麦芽糖浆。

感到象糖那样甜。

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创巨痛深】:创:创伤;痛:疼痛。

受了很大创伤,痛苦很深。

原指哀痛父母之丧,犹如体受重创。

后多比喻遭受很大的伤害和痛苦。

【长痛不如短痛】:长期痛苦还不如短期痛苦。

指果断处事。

【交臂历指】: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

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

是指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忧心如醉】:忧愁痛苦的情态就像喝醉了酒一样。

【苦不堪言】:堪:能。

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甘苦与共】:甘苦:欢乐和痛苦;与共:共同在一起。

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

【创深痛巨】:创:创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