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复试分数线及复试经验分享

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复试分数线及复试经验分享
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复试分数线及复试经验分享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复试分数线

与教学论69

01.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

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题)

01-03方向属教育科学学院,招生人数15人,拟接收推免生

3人,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科目:课程与教学论

02.小学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

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题)

01-03方向属教育科学学院,招生人数15人,拟接收推免生

3人,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科目:课程与教学论

03.学习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

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题)

01-03方向属教育科学学院,招生人数15人,拟接收推免生

3人,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科目:课程与教学论

04.语文课程与教学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

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题)

04方向属文学院,不接受报考,只招收本校4+2推免生3人,

复试科目:语文教学艺术。

05.中学政治课程与教学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

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题)

05方向属政治与行政学院,招收2人,不接受报考,接收本

校推免生2名。复试科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06.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

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题)

06方向属历史文化学院,招生人数3人(拟接收推免生2人),

复试科目: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7.物理课程与教学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

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题)

07-09方向属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招生人数:19人(拟接

收推免生7人,含5名本校4+2模式推免生),复试科目:

电磁学与中学物理教学法。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8.实验物理课程与教学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

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题)

07-09方向属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招生人数:19人(拟接

收推免生7人,含5名本校4+2模式推免生),复试科目:

电磁学与中学物理教学法。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9.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

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题)

07-09方向属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招生人数:19人(拟接

收推免生7人,含5名本校4+2模式推免生),复试科目:

电磁学与中学物理教学法。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0.数学教学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

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题)

10-13方向属数学科学学院,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招生人

数12人(其中拟招收推免生不超过9人,含5名本校4+2

模式推免生),复试科目:《数学分析》《高等代数》。

11.竞赛数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

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题)

10-13方向属数学科学学院,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招生人

数12人(其中拟招收推免生不超过9人,含5名本校4+2

模式推免生),复试科目:《数学分析》《高等代数》。

12.数学教学心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

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题)

10-13方向属数学科学学院,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招生人

数12人(其中拟招收推免生不超过9人,含5名本校4+2

模式推免生),复试科目:《数学分析》《高等代数》。

13.数学问题的解决与心理学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

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题)

10-13方向属数学科学学院,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招生人

数12人(其中拟招收推免生不超过9人,含5名本校4+2

模式推免生),复试科目:《数学分析》《高等代数》。

14.化学课程与教学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

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题)

14方向属化学与环境学院,招生人数3人(含2名本校4+2

模式推免生),复试科目:有机化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5.汉语国际教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

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题)

(15)方向属于国际文化学院,招生人数5人。本方向拟接收推

免生1名,不招收同等学历考生;要求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

等。复试科目:汉语知识(笔试);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技能(面试)。

16.生物课程与教学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

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题)

16方向属生命科学学院,本专业不招收统考生,只招收本校推

免生2人,复试科目:细胞生物学(笔试);生物教育专业英

语及生物教学技能(面试)。

17.地理与可持续发展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

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题)

17方向属于地理科学学院,招生人数4人,含接收推免生3

名;复试科目:中国区域地理

18.英语课程教学与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

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题)

18方向属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复试科目:语言学基本知识。本

方向不招收统考生,只招收1名本校推免生

复试参考书:

01.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教学论学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01-03方向参考书)02.黄甫全王嘉毅《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01-03方向参考书)03.周小蓬主编.《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4方向参考书)04.陈建伟、周小蓬主编.《语文教学与学业评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04方向参考书)05.陈建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04方向参考书)06.邝丽湛等.《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05方向参考书)07.邝丽湛等著.《中学德育学科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5方向参考书)08.黄牧航著.《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广州:广东省教育出版社,2005(06方向参考书)09.朱绍候著.《中国古代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后各版本(06方向参考书)10.李新乡、张军朋主编.《物理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9年(07-09方向参考书)11.张军朋主编.《物理教学与学业评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07-09方向参考书)12.梁灿彬.《电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4年(07-09方向参考书)13.华东师范大学编,《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0-13方向参考书)14.北京大学编,《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0-13方向参考书)15.钱扬义著.《手持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及其心理学基础》.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14方向参考书)16.曾昭琼编.《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04年(14方向参考书)17.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04(14方向参考书)18.翟中和等主编.《细胞生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6方向参考书)19.孙儒泳等编.《基础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6方向参考书)20.韩渊丰、张加恭、张争胜著.《中国区域地理》(第二版).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7方向参考书)21.胡壮麟主编.《语言学教程》(英文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06(18方向参考书)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

学科门类(专业)名称A 类考生*

B 类考生*

备注

总分

单科(满分=100分)单科

(满分

>100分)总分

单科(满分=100分)单科

(满分>100分)哲学29040602803756*A 类考生:

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B 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工学照顾专业:力学[0801]、冶金工程[080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水利工程[0815]、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0819]、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核科学与技术[0827]、农业工程[0828]。

*中医类照顾专业:中医学[1005]、中西医结合[1006]。*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

①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或者

②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

经济学33045683204263

法学31544

66

30541

62

教育学(不含体育学)31542

126

30539

117

文学35055833405278历史学3104212630039117理学28538

57

27535

53

工学(不含工学照顾专业)28538

57

27535

53

农学25534

51

24531

47

医学(不含中医类照顾专

28538

114

27535

105

业)

军事

29038572803553

管理

33548723254568

艺术

32534513153147

体育

265341022553193

工学

照顾

27537562653451

专业*

中医

类照

2803711127034102

顾专

业*

享受

少数

民族

24530452453045

政策

的考

生*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

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为总分不低于245分。

考研几个误区:

误区一:以为自己考分高(>355)就高枕无忧了,也不准备复试,反正一定能上。

误区二:认为复试前与导师见面,会引起反感,对自己不利。

误区三:认为复试中笔试很重要,使劲看书!

误区四:认为口试时随便穿穿就行了。

误区五:觉得英语口试很难。

误区六:认为自己是外校的,老师一定会歧视。

=

英语口试:

英语口试一定要先做些准备,就算老师不会问到或者不会抽到相应的题目,对于

缓解紧张情绪也是很有好处的。建议大家准备一下的内容:

1.自我介绍(必须要准备的,最好自己写一下,偏重于自己的性格和能耐,少

说些履历和获奖就是了)

2.我的家庭(最好准备一下,你家几口人,都是作什么的,父母对你准备考研

的支持和帮助之类)

3.我的家乡(准备几句,多少年历史,有什么名胜,什么名人,什么特产)

4.为什么要考研(准备一下,最好说些中性的理由,比如提高自身知识基础,

寻求自我发展)

5.上了研后的计划(必须要准备,简单说两三条就行了,比如先打好理论基础,

再求实践问题)

6.你的原来所读学校,你大学时候所读的专业课(稍微准备一下)7.你对于报考专业理解(老师是想考核一下你专业的水平,准备一些简单的专

业词汇就好)

研究生复试技巧

研究生复试技巧很重要,在笔试成绩相同的情况下,复试表现好的学生被录取的可能性会更大,因此要好好准备面试,掌握基本的面试要求会让你在面试中脱颖而出。

方法/步骤

复试服装。

研究生复试虽然不像公务员面试那样要求服装那么严格,但是服装还是不要马虎的。虽然不一定穿正装,但是必须大方,得体。不要穿奇装异服,更不要留特别怪异的发型。记得一个学长说过,他的一个同学本来笔试成绩很好的,但是却在复试的时候被刷下来,只是因为她穿着紧身的靴裤区面试的。因为面试你的人中有的可能会成为你的导师,他们可能不喜欢这种装束,所以着装应该大方得体。

基本礼仪。

面试的礼仪必须要掌握好,免得在无意中影响到自己的得分和形象。比如进门之前要轻轻敲门,在得到允许后再进入;进入之后,面向考官要鞠躬问好,得到允许后在入座;回答之后要说回答完毕,谢谢考官等。这些基本的礼仪反应了一个人的素养,如果做不好,会影响到个人整体的形象。

知识扎实。

在研究生复试的考官会问道一些专业的知识,这就要求你在平时的学习中,知识掌握的扎实。可能有的学科对英语要求比较高的话,考官还会要求你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回答,比如用英语简短的自我介绍等,这些可以在复试前做好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实事求是。

在考官问到的一些问题中,尤其是专业方面的问题,应该实事求是的回答,如果

回答的幽默一点会取得想象不到的效果。我的一位同学专业方面的问题,她非常实在的说:“对不起,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但是以后跟着您,我不就知道了吗?”考官说:“小姑娘,你真可爱”。最终她当然是被录取了。

提前演练。

在面试中,很多人会觉得紧张,所以准备参加复试的同学,不妨在正式面试前,提前演练一下,找几个同学和老师,按照复试的方式坐在一起,想象复试的时候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彼此纠正对方的问题,这样在复试的时候可以将紧张感降低。

消除紧张。

复试一方面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则是考查学生的心理素质,所以复试的时候不紧张会让你提高成绩,可以多做几次深呼吸,自我暗示几次,这样效果会很好的。

END

研究生考试初试过后,漫漫考研征途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复试。在激烈的复试竞争中,考生的专业实力固然非常重要,但复试技巧也很关键。

四大必杀技

与学长交流了解导师兴趣点

小刘是去年某高校物理专业复试的第一名,他认为,复试成功最重要的条件是有

信息优势。“通过校园网或研招办得到复试的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是很容易的,真正的优势,是要能获得外校外专业考生不易获得的信息和机会,如提前与导师接触。当然之前要想好自己该说些什么,导师会问什么,该怎样表现。”

小刘表示,找导师之前要先了解导师的研究侧重点以及平时的思维习惯。而要得到这方面的信息,可直接去找上届师兄师姐打听。与师兄师姐交流,不仅可获得导师的相关信息,有时还可得到历年复试的大致程序、考查的重点、知识范围以及复试备考应考经验。

考完试立即电话联系导师

“复试最讲究细节!”中山大学研究生黄丽说起复试的成功经验时着重强调说:“考研除了要依靠实力,还要重视策略。尤其是在复试阶段,实力大家都相差不多,区别在于复试策略。”

据黄丽介绍,学校网站是一定要看的,复试形式和大致内容上面都有。同时一定要和师兄师姐多交流,不断改善自己的仪态。“面试时要谦虚谨慎,不要夸夸其谈。最好能面带微笑,显出你的自信。”

而对于如何与导师接触,黄丽也有着自己的体会:“初试结束后要尽快与导师电话联系,并发邮件表达自己希望读他的研究生的意愿,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

准备万能句型复试放慢语速

此外,针对英语口语复试,黄丽认为,考生可事先准备好几个万能句型,同时把语速放慢。“如果英语面试是自己口述而不是老师问问题,应尽量浓缩自己的英语介绍,而且语速千万不要太快。否则,当你介绍完自己后,老师就会毫不客气地把提问你的句子说得复杂而且速度非常快。”

4

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恶补”

从湖北大学考入华南理工大学的于慧是公费研究生,她认为复试最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比如针对自己相对薄弱的英语听力和口语,我专门做了一些强化

训练。”

于慧强调说:“网上关于复试的指导数不胜数,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对于不善言辞的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表现出自信。”

她认为,复试时要把初试成绩放在一边,初试成绩好的不要以为自己稳操胜券了,差一点的也不要灰心,因为大家都是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最重要的是亮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考研随着人们对知识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就业压力日益增加,选择考研继续深造的也成很普遍的现象。考研成绩出来人们开始关注复试,而复试中的面试,至关重要。初试中的考试代表你离成功迈进了一大步,只差一步之遥。如何在这最好一步做到最好呢,我下面就介绍一下我的经验吧。

注意项:

首先应该注意衣着,不要求多么的正式,价值不菲但最起码要干净整洁。干净整洁代表的是一直生活作风,生活态度。老师从这里可以大概认识你这个人,也可以从你对衣着的态度大概了解你对面试的重视。

礼貌待人,不论是否是考试这都是起码的为人之道。如果你是导师你会喜欢一个没礼貌的学生嘛,显然没人会希望自己的学生存在这种毛病

好吧,这些就不先说了。面试的时候一定要充满自信,你怎么说也是从成千上万考生中挑选出来的佼佼者,你能参加面试就能充分说明你有进这个学校的实力,面试只是导师在现实观察一下学生,没必要紧张

要诚实,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不是说所以老师的问题都能打上来,我面试的时候就被老师问的一愣一愣的,问到的问题我真的不知道,然后我就跟老师说这个我不没接触过不知道,老师也没说什么。后来才知道,这个就是老师在考察学生会不会瞎掰,其实这也算个人的品质考试吧。

专业课面试,一般你选择的导师的文章,著作你最好关注一下。这样能大概把握导师研究的方向,对导师的问题回答也能更接近他的要求。

英语面试,基本就是考口语,没什么好说的,多练习一下自己的口语,一口流利的口语会给你加分不少。还有提前做一份英语自我介绍,这个是必不可少的。

专业课我们要注意知识储备,没有理由就那么基本专业知识问题你都回答不上来,一下基础一点要重视,要不导师问的基础知识你都打不上来,导师会失望的

面试不要害羞,最好能把自己的相关的如优秀的毕业设计、发表的文章、比赛获奖证书或科研实践成果等show出来,这个时候没必要讲谦虚,这样只是给导师更了解你。

END

目前,考研已经进入了复试的准备阶段,很多估过分的考生都忙着开始准备复试了。虽然说初试基本是首战告捷,但是各位考生千万不能对复试掉以轻心。研招复试在政策上越来越注重对考生的思想素质的考核力度,同时重视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等等。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考试 复习资料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复习资料 一、选择填空题 1、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 2、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学科分支,研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做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3、《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4、“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乐经》。 5、语文课程目标的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显性呈现(横向)。 6、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隐性线索(纵向)。 7、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确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包括的五项内容:“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8、语文教材有泛指、特指和专指三种不同的概念。特指根据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供语文教学中师生使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习题册、练习册、教学挂图、音像教材、教学软件、选修教材、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等。专指在上述的语文教材系列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语文教科书,即课本。 9、语文教材的四个功能:德治启迪、语文历练、语言积累、知识扩展。 10、语文教材的内容有四种要素构成: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助读系统。 11、成功的板书和图示要做到:既是教学内容的艺术展示,又是教学思路的直观体现,能够揭示中心,突出重点,理清思路,启发思考。 12、板书图示的能力要素:1、硬笔书法能力2、一定的制图能力和绘图能力3、版面设计的能力4、文明的书写习惯 13、语文试卷的评析方法:基本方法:借题发挥; 具体的方法:1、抓住一点,讲清一类14、对照比较,讲清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关系3、改变题型,触类旁通。 15、解行识字法的要点:1、解行为本2、偏旁带字3、形音义结合

全国硕士研究生历年国家复试分数线

据悉,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合格资格线(见附表)已确定,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将全面启动复试、录取工作。今年初试合格资格线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保持相对稳定和政策连续。 为方便考生调剂,4月8日至5月15日,教育部继续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5818174413.html,,教育网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5818174413.html,)开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有调剂愿望的上线考生应及时上网了解调剂系统的使用方法,并按有关要求做好相关申请和确认工作。 另据介绍,北京大学等34所自划线高校已于3月下旬公布了其初试合格资格线,广大考生可通过相关高校网站和“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查询。 报考学科门类(专业) A类考生*B类考生*C类考生* 总分 单科(满 分=100 分) 单科(满 分>100 分) 总分 单科(满 分=100 分) 单科(满 分>100 分) 总分 单科(满 分=100 分) 单科(满 分>100 分) 哲学[01] 280 37 56 270 34 51 260 31 47 经济学[02] 315 47 71 305 44 66 295 41 62 法学[03](不含法律硕士 专业[030180]) 315 46 69 305 43 65 295 40 60 教育学[04](不含体育学 [0403]) 300 42 126 290 39 117 280 36 108 文学[05](不含艺术学 [0504]) 340 51 77 330 48 72 320 45 68 历史学[06] 290 40 120 280 37 111 270 34 102 理学[07] 280 38 57 270 35 53 260 32 48 工学[08](不含照顾专业)275 37 56 265 34 51 255 31 47 农学[09] 260 32 48 255 31 47 250 30 45 医学[10](不含中医学 [1005]) 285 39 117 275 36 108 265 33 99 军事学[11] 300 48 72 290 45 68 280 42 63 管理学[12](不含MBA 专业[120280]) 315 47 71 305 44 66 295 41 62 体育学[0403] 285 39 117 275 36 108 265 33 99 艺术学[0504] 320 42 63 310 39 59 300 36 54 中医学[1005] 275 37 111 265 34 102 255 31 93 法律硕士[030180] 315 47 71 305 44 66 295 41 62 工商管理硕士 [MBA][120280] 155 50 85 145 45 77 135 40 68 照顾专业(一级学科)* 260 37 56 250 34 51 240 31 47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 生* 240 31 47 240 31 47 240 31 47 备注: *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C类考生:报考地处三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一区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市); 二区系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 三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2012年考研国家复试分数线(专业学位)

2012年考研国家复试分数线(专业学位)2012考研国家复试分数线一览 2012年考研国家复试分数线(专业学位类) 专业学位名称A类考生* B类考生* 备注总 分 单科 (满分 =100 分) 单科 (满 分>1 00 分) 总 分 单科 (满分 =100 分) 单科 (满 分>1 00 分) 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34 50 75 33 47 71 审计15 41 82 14 36 72 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社会工作、警务31 5 42 63 30 5 39 59 *工程照顾专业: 冶金工程[] 动力工程[] 水利工程 [] 地质工程[] 矿业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安全 工程[] 兵器工程[]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航空工程[] 航天工程[] 教育、汉语国际教育30 40 60 29 37 56 应用心理30 40 120 29 37 111 体育26 5 34 102 25 5 31 93 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34 5 52 78 33 5 49 74 文物与博物馆28 5 38 114 27 5 35 105 建筑学、工程(不含工程照顾专业)、城市规划29 38 57 28 35 53 农业推广、兽医、风景园林、林业25 5 33 50 24 5 30 45 *临床医学照顾专业: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 五官科学[]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 学等)[]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临床医学(不含临床医学照顾专29 5 38 114 28 5 35 105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阅读参考书目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阅读参考书目 方法类 1、【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手册》(第八版),华夏出版社,2004年。 2、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3、【美】梅雷迪斯·D·高尔、沃尔特·R·博格、乔伊斯·P·高尔著,许庆豫等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思想类 1、【美】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华夏出版社,2001年。 2、【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 4、【法】埃米尔·涂尔干著,《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华夏出版社,1999年。 5、李亦园著:《文化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教育类 1、【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2、【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本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4、【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5、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6、胡德海著:《教育学院理》,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 课程与教学论类 1、【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2、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3、【美】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吴康宁校:《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4、Thomas L.Good and Jere E,Brophy 著,陶志琼、王凤、邓晓芳等译:《透视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50页。 5、【日】佐藤学著,忠启泉译:《课程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6、【前苏联】赞科夫著,俞翔辉、杜殿坤译:《教学论与生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7、【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8、【英】丹尼尔·劳顿著,张渭城译:《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9、【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10、【美】埃金、考切克、哈德著,王维城等译:《课堂教学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 11、【日】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长春出版社,2003年。 12、【美】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帕特里克·斯莱特里、彼得M·陶伯曼著,张华等译:《理解课程》(上、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

语文课程和教学论考研专用

语文学科发展 1.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产生了新的学制——“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起点,也是语文这门学科独立的起点。《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设“中国文字”科,高等小学堂、中学堂设“中国文学”科。 2.“语文”学科名称的确立:“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语文语文课本之时。 3.1956年,语文学科改为“汉语”“文学”分科教学。 4.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1世纪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式启动。 语文学科性质 学科名称的含义:“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是以汉民族言语为核心,以文学教育为重点,包含语言、文学、文章、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学科。 语文学科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的内涵: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基本工具;语文是基础课程,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定义:P84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基本标准,是规范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P84“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请按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价值理念: 1、一个根本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语文课程性质的二元融合,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融为一体。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定义:P138-139);

历年考研国家复试分数线汇总

2013年考研国家复试分数线(学术型) 学科门类(专业)名称 A 类考生* B 类考生* 备 注 总分 单科(满分 =100分) 单科(满分 >100分) 总分 单科(满分 =100分) 单科(满 分 >100分) 哲学 280 38 57 270 35 53 *A 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 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 山西、辽宁、吉林、黑龙 江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 河南 、湖北、湖南、广东、重 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 、青海、宁夏、新疆等 10省(区)。 *工学照顾专业:力学[0801]、冶金工程[0806]、 动力工 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7]、水利工程[0815]、地质资源与 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0819]、船舶与海洋工程 [0824]、航空宇航科学与 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 技术 [0826]、核科学与技术[0827]、农业工程[0828]。 *中医类照顾专业:中医学[1005]、中西医结合[1006] 。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①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 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 经济学 340 49 74 330 46 69 法学 315 42 63 305 39 59 教育学(不含体育学) 310 40 120 300 37 111 文学 350 54 81 340 51 77 历史学 295 40 120 285 37 111 理学 290 39 59 280 36 54 工学(不含工学照顾专业) 295 40 60 285 37 56 农学 255 33 50 245 30 45 医学(不含中医类照顾专业) 290 38 114 280 35 105 军事学 295 40 60 285 37 56 管理学 345 51 77 335 48 72 艺术学 320 34 51 310 31 47 体育学 265 34 102 255 31 93 工学照顾专业* 280 37 56 270 34 51 中医类照顾专业* 275 36 108 265 33 99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 245 30 45 245 30 45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 要求为总分不低于245分。

武汉大学2013年考研复试分数线

武汉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及相关说明学院、 中心、实验室学科或专业(领 域) 政 治 (管 理 类 联 考 综 合 能 力) 外 语 业务课一 业 务 课 二 总 分 联 系 电 话 备注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俄 语语言文学、法语 语言文学、德语语 言文学 55 6 95 95 3 5 5 日语语言文学55 6 95 95 3 8 5 外国语言学及应 用语言学 55 6 95 95 3 7 0 专业学位60 6 100 10 3 7

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学位60 6 100 10 3 6 5 专业学位60 6 100 10 3 6 0 北京班50 5 100 10 3 4 信息管理学院出版发行学、图书 馆学、 档案学、信息资源 管理 60 6 90 90 3 7 情报学、电子商 务、 管理科学与工程 55 5 5 90 90 3 6 5 出版(专业学位)55 5 5 90 90 3 6 5 图书情报(专业学 位) 90 5 5 1 7 经济与管理学院理论经济学(一级 学科) 60 6 100 10 3 6 应用经济学(一级 学科) 60 6 100 10 3 7 5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 60 5 5 100 10 3 5 工商管理(一级学 科) 60 6 100 10 3 6

会计、审计(专业学位) 120 6 5 2 1 5 工程管理、旅游管理位(专业学位)110 5 5 1 9 5 金融(专业学位)55 5 5 90 90 3 6 其他专业学位55 5 5 90 90 3 5 MBA(求是项目)90 5 1 6 MBA(弘毅项目)国家线 法学院学术学位 5 5 5 5 90 9 3 5 5 专业学位 5 5 90 9 3 2 5 WTO 学院世界贸易组织法 5 5 5 90 9 3 3 5 文学院文学类(学术学 位) 5 5 5 5 90 9 3 5 5 语言类(学术学 位) 6 6 95 9 5 3 7 5 汉语国际教育(专5590 93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专业简介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专业简介 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我校“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在全校90多个硕士点专业中,目前是最大的一个硕士专业点,其突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一是专业的培养方向数量最多,到目前为止有文理科等16个培养方向(教学论原理、课程原理、学科课程论、中小学教材比较研究、政治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历史教育、地理教育、生物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在招生,覆盖了学校各个师范教育专业。 二是专业研究生数量最多,目前本专业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规模基本保持在150—160名左右(不包括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每年专业的招生数量在50—60名左右。 三是专业导师数量在各个专业硕士点中也是最多的,目前16个培养方向的硕士导师有40位左右,其中教授13人。 四是本专业学校明确为“跨学院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采取集中与分学科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代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等三门专业公共学位课程统一在教育学院学习,其他课程由各个培养方向设计、组织和实施。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本专业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至今已经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时期。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当时独立的“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负责学校这一专业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并进行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验与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工作和研究生培养效果,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验与实践工作经验和研究论文,正式发表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办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核心期刊上。十多年来培养有一大批质量很好的研究生,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高校或中学学科教育和研究领域的骨干,他们当中已有二十多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高校以及英国、加拿大等国家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同时,硕士点的建设与发展也为本专业的博士点建设与博士点授予权的获得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近年来,围绕专业建设与发展、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全国和上海市新课程改革等工作,专业导师承担并主持进行了数十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上海市、上海市教委、各级横向研究课题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本专业的研究生导师组织带领研究生积极参与了全国和上海市的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工作,有多位导师承担了中小学新课程与教材建设的主编工作;近五年来本专业教师出版研究专著、高校教材近20部,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有多项成果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以及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成果奖,学科教育研究所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现任学术带头人蔡宝来教授。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全国中小幼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命题专家、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课程与教学论、初等教育、比较教育、优秀教师专业发展-卓越型教师培养。研究方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MOOC、翻转课堂与微课的开发与设计研究;课堂有效教学行为与有效学习指导策略;SDP课程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实验研究;混合学习与深度学习研究。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比较教育研究》等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主编教材1部,参编著作(教材)20余部。获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教育部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图书奖第八届全国高校出版社畅销书一等奖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两次“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三次、三等奖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课程教学论读书笔记 拉尔夫·泰勒是美国着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被誉为“当代课程理论之父”。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原理》一书,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是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他认为,我们如果要系统地、理智地研究某一计划。首先必须确定所要达到的各种教育目标。泰勒在书中未对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作很细致的区分。在他那里,这些术语基本上是同义词。根据泰勒的论述,他讲的教育目标大部分是指的本文所论及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学段中所要达到的标准,包括课程总体方案(教学计划)中的培养目标以及分科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分科目标两个层次的内容。 1教育认识 泰勒在它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木原理》一书中,系统发展了行为目标的理念,他认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目标既要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指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泰勒认为行为目标的作用是“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大多数课程理论认为,“行为目标”取向克服了普遍性目标取向模糊性的缺陷,在课程领域科学化的过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行为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当教学内容以“行为目标”的形式陈述的时候,教师能更加清楚地了解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控制教学过程,而且,“行为目标”还有利于教育者就教学内容准确地与教育督导、学生家长、学生展开交流,更重要的是它便于作出准确的评价。 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当中,课程目标取向应该反映职业教育的基木特征和内在要求,蕴涵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观。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这种人才直接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一线的工作岗位,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工作,首先要掌握的是某一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定性使得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活动应体现相关职业或职业群的专业知识要求和操作技术要求,这种要求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具体、明确的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要素所组成的。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以培养学生掌握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要素为宗旨。 在泰勒看来,对学习者本身信息的研究是获得行为目标的重要来源和有利途径,其方法主要是依靠对学习者的“需要”做调查研究。在此他提到“需要”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学习者目前的状况与公认常模之间的‘差别’或‘差距’,即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另一种则是心理学的概念,即把“需要”视作“有机体内部的张力,为了保持有机体处于正常、健康的状况,必须使这些张力恢复平衡,泰勒把课程的行为目标建立在第一种意义上的“需要”,

2013考研国家线硕士分数线

2013考研国家线硕士分数线 近日,各高校考研成绩纷纷出炉,34所自划线院校的复试线也陆续公布。虽然国家线还没有正式划定,但不少学生已经开始准备复试或调剂了。近日,各高校考研成绩纷纷出炉,34所自划线院校的复试线也陆续公布。虽然国家线还没有正式划定,但不少学生已经开始准备复试或调剂了。如何在复试中出类拔萃?如何把握好调剂机会?不管成功与否,2013年考研学子都需要最后一搏。■关于分数线专业硕士分数线波动更大截至3月6日,全国大多数高校硕士入学初试成绩都已经公布,北大、清华、北师大等北京高校也陆续公布了复试分数线。 34所高校校工科分数线政治英语专业一专业二总分数及变化趋势前者为2012后者为2013 北大50/50 50/50 90/90 90/90 325/320 降 上海交大50/50 50/50 90/85 90/85 340/330 降 大连理工50/50 50/50 75/80 75/80 335/320 降 天津大学50/50 50/50 90/85 90/85 335/330 降 南开50/45 50/45 80/80 80/80 320/310 降 北师48/48 48/48 80/80 90/90 310/300 降 吉林大学50/45 50/45 75/75 90/90 325/320 降 华科50/50 50/50 90/90 90/90 340/330 降

浙大55/50 55/50 90/85 90/85 340/330 降 东北大学50/45 50/45 80/75 80/75 330/315 降武大50/50 50/50 90/90 90/90 345/320 降 中南大学50/50 50/50 90/85 90/85 330/325 降重大50/40 50/40 90/75 90/75 330/316 降 北京理工45/45 45/45 68/68 68/68 325/320 降中山大学45/45 45/45 65/80 65/80 270/300 升复旦50/50 50/50 90/90 90/90 325/330 升 山大45/45 45/45 80/80 80/80 310/320 升 中科大50/50 50/50 85/85 85/85 320/325 升清华50/50 50/50 80/80 80/80 335/335 平 人大45/45 45/45 90/90 90/90 300/300 平 北航50/50 50/50 85/80 85/80 320/320 平 中国农大45/45 50/50 80/80 80/80 310/310 平同济50/50 50/50 90/90 90/90 330/330 平 东南大学50/50 50/50 90/90 90/90 330/330 平南京大学50/50 50/50 80/80 80/80 310/310 平华南理工50/50 50/50 85/85 85/85 330/330 平兰州大学40/40 40/40 60/65 60/65 285/285 平湖南大学50/50 50/50 95/95 95/95 335/335 平厦大50/50 50/50 80/80 80/80 320/320 平 川大50/48 50/48 75/72 75/72 315/315 平

课程与教学论(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计算机教学论以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探索计算机教育的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现代教育理论视野中的计算机课程与教育改革。研究内容包括: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的基本理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计算机教学与教育模式改革;多媒体教育技术;网络教育技术;人工智能等。 本学科的主要任务是认识计算机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计算机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计算机课程与教学实践,深入研究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实验教学,完成具有可操作价值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理论的构想和策略模型。 二、培养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遵纪守法,师德优良,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较高的文化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教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能力;具有对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做出判断和分析研究的能力;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够完成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硕士学位论文,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具有能够比较熟练的阅读本学科的外语文献的能力,毕业后成为适应社会要求、适应教育发展的计算机教育理论或实践工作者。 三、研究方向 本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基础和高等教育中计算机课程教材教法、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基础理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设计原理及实现技术、现代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及开发研究、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ICAI)的开发与设计以及网络多媒体技术与Web远程教育等。 四、学制年限及应修学分 学制年限一般为三年,至少应修满35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实行导师负责制与集体培养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7(科) 填空题(20分,每空一分) 1、语文教学论的学科性质表现为、、。 2、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三大课程流派分别为、、。 3、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 4、赫尔巴特教育学体系的核心是。 5、语文课程现象表现为、、。 6、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 7、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对“语文”一词的解释是:语文是以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 8、新中国第一部语文教学法著作是。 9、“红领巾”教学法的核心是、。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钦定学堂章程》 D、《中国亟宜遍设小学堂议》 2、下列不是“三百千”的是() A、《三字经》 B、《百家姓》 C、《千字文》 D、《千家诗》 3、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基本经验是() A、建立了成套的、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体系 B、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 C、建立了成套的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 D、从汉语汉文的实际出发、充分应用汉语汉文的特点来提高教学效率 4、以下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的“三个维度”的是() A、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B、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知识与能力、阅读、综合性学习 D、过程与方法、口语交际、知识与能力

5、把传统的听说能力改为口语交际的两个突出特点是() A、综合性、实践性 B、实践性、情感性 C、综合性、情感性 D、情感性、应用性 6、下列属于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的是()、 A、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发现与创新 B、阅读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于拓展 C、表达与交流、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 D、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发现与创新 7、下面不是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的是() A、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B、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C、重视规律法则的把握 D、适应社会需要 8、第一次把“语文”和“语文学科”两个概念区分开来的是() A、《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B、《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C、《语文课程标准》

中南大学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最低录取线和复试科目表

中南大学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最低录取线和复试科目表(05年-10年) ---很齐全啊 中南大学关于2005年硕士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 报考学科门类(专业)总分政治外语业务 1 业务2 哲学[01] 320 53 53 80 90 经济学[02] 330 57 57 86 90 法学[03] 335 56 56 84 90 教育学[04] 340 57 57 86 90 中国语言文学[0501] 345 56 56 84 90 外国语言文学[0502] 345 60 60 90 90 历史学[06] 315 50 50 75 90 理学[07] 305 50 50 75 90 工学[08](不含照顾专业)300 46 46 69 90 医学[10](不含临床医学[1002])310 51 51 77 90 临床医学[1002] 310 55 55 80 90 管理学[12](不含MBA[120280])330 55 55 83 90 工商管理硕士[MBA][120280] 170 55 110 艺术学[0504] 325 47 47 71 90 照顾专业(冶金工程[0806]、地质资源与 300 42 42 63 90 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0819])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相应学科门类(专业)分数线降5分(降单不降双)

中南大学06年考研复试分数线: 报考学科门类(专业)总分政治、外语业务1、业务2 哲学[01]3255380 经济学[02]3606192 法学[03]3556090 教育学[04]3606192 中国语言文学[0501]3606090 外国语言文学[0502]3656192 艺术学[0504]3305075 历史学[06]3405583 理学[07]3355380 工学[08](不含照顾专业)3255380 照顾专业(冶金工程[0806]、地质 3204872 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 [0819]) 医学[10](不含临床医学[1002])3255278 临床医学[1002]3355481 管理学[12](不含MBA[120280]、 3606192 不含公共管理[1204])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含高校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精读书目 Arnold, J.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Brown, H. 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Cook, V.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Johnson, K. 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7. Harmer, J. How to Teach Englis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Richards, J., et al.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陈琳, 王蔷, 程晓堂主编.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陈琳, 王蔷, 程晓堂主编.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王蔷. 英语教学法教程.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泛读书目 Arthur, H.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Krashen, 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1981. Gibaldi, Joseph. MLA Handbook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Larsen-Freeman, Diane,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Johnson, K. 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龚亚夫, 罗少茜. 任务型语言教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胡鉴明. 交际法和中国英语教学.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罗先达, 尹世寅. 初中英语新课程学与教.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束定芳, 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版).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序号 名称 1 叶澜《中国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郝德永《课程与文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 徐继存《课程论问题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 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9 钱理群《语文教学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 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1 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12 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14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5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6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7 曹明海《当代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丛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8 威廉·F·派纳《理解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 姚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20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 21

申小龙《语言的文化阐释》,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22 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河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 钟启泉《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4 王炳照等《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5 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6 伊塞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7 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8 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0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课程改革基础 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01年版。 0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钟启泉、崔允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3.《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日)佐滕学,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 04.《素质教育在美国》,黄全愈,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班主任工作基础 01.《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02.《育人三部曲》,(苏)苏霍姆林斯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03.《孩子是个哲学家》,(意)皮耶罗·费鲁奇,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04.《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05.《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张国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6.《班主任兵法》,万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4年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 0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0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0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4.《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05.《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6.《语文教育研究概论》,周庆元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07.《语文教育展望》,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复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_考研复习 一、填空题 (1)、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 (2)、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学科分支,研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做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3)、《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4)、“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乐经》。 (5)、语文课程目标的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显性呈现(横向)。 (6)、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隐性线索(纵向)。 (7)、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确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包括的五项内容:“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8)、语文教材:有泛指、特指和专指三种不同的概念。特指根据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供语文教学中师生使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习题册、练习册、教学挂图、音像教材、教学软件、选修教材、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等。专指在上述的语文教材系列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语文教科书,即课本。 (9)、语文教材的四个功能:德治启迪、语文历练、语言积累、知识扩展。

(10)、语文教材的内容有四种要素构成: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助读系统。 (11)、成功的板书和图示要做到:既是教学内容的艺术展示,又是教学思路的直观体现,能够揭示中心,突出重点,理清思路,启发思考。 (12)、板书图示的能力要素:1、硬笔书法能力 2、一定的制图能力和绘图能力 3、版面设计的能力 4、文明的书写习惯 (13)、语文试卷的评析方法: ㈠基本方法:借题发挥; ㈡具体的方法:1、抓住一点,讲清一类 2、对照比较,讲清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关系 3、改变题型,触类旁通。 (14)、解行识字法的要点:1、解行为本 2、偏旁带字 3、形音义结合 (15)、常见的对外汉字教学法:1、翻译法 2、古文字介入法 3、画图法 4、体态语教学法 5、偏旁部首带子法6、语音摹拟法 7、部件分合法 8、笔顺展示法 9、韵语教学法 10、信息化教学法 (16)、设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1、语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17)、安排语文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全面的发展4、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原则。 (18)、现代语文教学情境主要有: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多媒体教学、自主性教学、课外活动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