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合集下载

配位场理论和络合物结构

配位场理论和络合物结构

配位化学之配位场理论与络合物结构络合物的价键理论价键理论是三十年代初由L.Pauling在杂化理论基础上提出的。

他认为:络合物的中央离子与配位体之间的化学键可分为电价配键和共价配键,相应的络合物称电价络合物和共价络合物。

一、电价配键与电价络合物带正电的中央离子与带负电或有偶极矩的配体之间靠静电引力结合,称电价配键。

中央离子与配位体间的静电作用不影响中央离子的电子层结构,所以中央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和自由离子一样,服从洪特规则。

如:[FeF6]3-、[Fe(H2O)6]2+、[Ni(NH3)6]2+、[Co(NH3)6]2+等,它们在形成络合物前后,自旋未成对电子数不变(分别为n=5,4,2,3),分子的磁性由中央离子的电子排布决定,所以电价络和物是高自旋络合物。

二、共价配键和共价络合物中央离子以空的价轨道接受配位体的孤对电子所形成的键叫共价配键。

从络合物的几何构型看,中央离子提供杂化轨道。

过渡金属元素的离子,(n-1)d ns,np能级接近,(n-1)d部分占据,ns,np为空的,可以形成:d2sp3 dsp2d4sp3杂化几何构型:正八面体、平面正方形、正十二面体此外还有sp3sp2 sp 杂化正四面体正三角形直线型为了形成尽可能多的配键,d轨道电子重排,使自旋未成对电子个数减少,一般为低自旋络合物。

如[Fe(CN)6]3-自由Fe3+3d5 __ __ __ __ __————3d 4s 4p当它与六个CN-配位时,五个d电子被挤到3个轨道,空出两个d轨道形成d2sp3杂化轨道。

参加杂化的基函数为:dx2-y2、dz2、s、px、py、pz。

因为如果把中心离子位于八面体中心,六个配体位于x、y、z轴的正、负方向上,则dx2-y2 和dz2 是直接指向配体的轨道。

形成的六个杂化的空轨道指向正八面体的六个顶点,可接受六个CN-中的π电子形成六个共价配键。

这种违背洪特规则的电子排布,会使体系能量有所升高,但形成六个d2sp3杂化空轨道,形成6个共价配键,使体系能量大大降低。

络合物_百度百科

络合物_百度百科

[编辑本段]概述络合物 complex compound配位化合物的旧称。

按英文名称,络合物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分子中含有配位键的化合物;另一种是不含配位键,而由特有的相互反应形成的聚集体,例如淀粉与碘形成的蓝色物质,抗原与抗体分子的结合物等。

前一种化合物按照1980年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命名原则》应称“配位化合物”。

后一种宜称复杂化合物,简称复合物。

络合物之一络合物通常指含有络离子的化合物,例如络盐[Ag(NH3)2]Cl、络酸H2[PtCl6]、络碱[Cu(NH3)4](OH)2等;也指不带电荷的络合分子,例如[Fe(SCN)3]、[Co(NH3)3Cl3]等。

配合物又称络合物。

络合物的组成以[Cu(NH3)4]SO4为例说明如下:(1)络合物的形成体,常见的是过渡元素的阳离子,如Fe3+、Fe2+、Cu2+、Ag+、Pt2+等。

(2)配位体可以是分子,如NH3、H2O等,也可以是阴离子,如CN-、SCN-、F-、Cl-等。

(3)配位数是直接同中心离子(或原子)络合的配位体的数目,最常见的配位数是6和4。

络离子是由中心离子同配位体以配位键结合而成的,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复杂离子。

在形成配位键时,中心离子提供空轨道,配位体提供孤对电子。

络离子比较稳定,但在水溶液中也存在着电离平衡[1],例如:[Cu(NH3)4]2+=Cu2++4NH3因此在[Cu(NH3)4]SO4溶液中,通入H2S时,容易生成CuS(极难溶)络合物之二含有络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络合物。

我们早已知道,白色的无水硫酸铜溶于水时形成蓝色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铜的水合离子。

铜的水合离子组成为[Cu(H2O)4]2+,它就是一种络离子。

胆矾CuSO4·5H2O就是一种络合物,其组成也可写为[Cu(H2O)4]SO4·H2O,它是由四水合铜(Ⅱ)离子跟一水硫酸根离子结合而成。

在硫酸铜溶液里加入过量的氨水,溶液由蓝色转变为深蓝。

化学反应中金属络合物的形成与解离机理

化学反应中金属络合物的形成与解离机理

化学反应中金属络合物的形成与解离机理金属络合物是由金属离子与配体形成的稳定化合物。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离子可以通过与配体发生络合反应形成金属络合物,也可以通过与配体发生解离反应解离成金属离子和配体。

这种形成和解离的机理是化学反应中重要而复杂的过程。

本文将对金属络合物的形成与解离机理进行探讨。

一、金属络合物的形成机理金属络合物的形成机理主要涉及金属离子和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金属离子具有正电荷,而配体则是带有负电荷或可提供孤对电子的分子。

下面将分别介绍两种常见的金属络合物形成机理。

1. 配位键形成机理在金属络合反应中,金属离子通过配体的配位键与金属离子结合。

常见的配位键形成机理有配位作用和配位亲和力。

配位作用是指配体中的主要配位原子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常见的配位作用包括配位键的共价作用、配位键的静电作用和配位键的桥键作用。

配位亲和力是指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亲和力。

金属离子的亲和力取决于金属离子的电荷、电子云大小以及配体的性质。

亲和力越大,金属离子与配体形成络合物的能力越强。

2. 配位环境形成机理金属离子在形成络合物时,需要满足一定的配位环境。

配位环境受到配体的数目、尺寸和几何排列的影响。

配体的数目是指金属离子周围配位原子的数量。

金属离子常常形成八面体或四方形配位环境,所需的配体数目取决于金属离子的价态。

配体的尺寸是指配体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空间相容性。

较大的金属离子常需要较大的配体来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配位环境的几何排列是指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形成的空间排列。

常见的几何排列有正方形平面、四面体和八面体等。

二、金属络合物的解离机理金属络合物的解离机理主要涉及金属离子和配体之间的解离过程。

解离反应可以被分为两类:溶液中的解离和固体中的解离。

1. 溶液中的解离在溶液中,金属络合物可以通过水合离解反应发生解离。

水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水合物,使其解离为金属离子和配体水合物。

水合离解反应的速率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水合离解反应的配位键强度、水合离解反应的反应物浓度和水合离解反应的温度。

络合物(配合物)

络合物(配合物)

9.3溶液中的络合平衡 9.3溶液中的络合平衡
复盐:在溶液中几乎全部离解为简单离子。例如:KAlSO412H2O在水溶液中全部 解离为K+、Al3+和SO42 — 络合物:在溶液中得到较为稳定的络离子。例如:[Cu(NH3)4]SO4在溶液中解离 为[Cu(NH3)4]2+和SO4。
9.3.1络离子的稳定常数 9.3.1络离子的稳定常数Kf 络离子的稳定常数K
总稳定常数是逐级稳定常数之积。 即Kf=K1× K2 × K3 × K4 且K1> K2 > K3 > K4 做一般计算时,只考虑Kf
9.3.2有关稳定常数的计算 9.3.2有关稳定常数的计算
(1)根据Kf计算络合体系中有关离子的浓度 例如:在0.01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使生成[Ag(NH3)2]+络离子,当 溶液中有过量NH3的浓度为0.01mol/l或4.0mol/l时,分别计算溶液中Ag+的浓度。 解: Ag+(aq)+2NH3 [ Ag(NH3)2] 开始浓度/mol L— 0 0.010 0.010 平衡浓度/mol L— x 0.010+2x 0.010 - x 带入稳定常数式 [ Ag(NH3)2]/[Ag+][NH3]2=(0.01 - x)/ x( 0.010+2x )2 =1.07 ×107 在过量NH3存在下, [ Ag(NH3)2] 的解离很小,故可做近似处理, 0.010-x ≈0.01, 0.010+2x ≈0.01。即 (0.01 -x)/ x( 0.010+2x )2 ≈0.01/ x0.0102=1.07 ×107 解得x= [Ag+]=9.3 ×10—6molL— [Ag+]占加入量为9.3 ×10—6/0.01=9.3 ×10—4 在过量4.0 mol L— NH3存在下,做近似处理, [ Ag(NH3)2] =0.01 -x ≈0.01mol L [NH3]=4.0+2 x

络合物(配合物)

络合物(配合物)
●●
C— O—
●●
在螯合物中,中心离子和鏊合剂的分子比一般不叫配位数,而叫鏊 合比。例如:一个中心离子和一个配体结合,螯合比为1∶1。 例如: 在[Zn(en)2]中,Zn2+:en的螯合比为1∶2, 在[Zn(EDTA)]中,Zn2+:en的螯合比为1∶1
Hale Waihona Puke 9.2.2螯合物的性质 9.2.2螯合物的性质
螯合物比普通络合物要稳定得多,五元环或六元环的螯合物最为稳定, 四元环、七元环和八元环的螯合物比较少见,形成螯环的数目越多,稳定 性也越大。 金属螯合物不仅有较高的稳定性,还常常是难溶于水的或带有特征颜 色的化合物,在分析工作中利用这一特点可作为离子的分离和检验试剂。
例如:丁二酮肟是鉴定Ni2+的特效试剂,它与Ni2+在稀氨溶液中生成樱桃红色 的沉淀,生物学中测定蛋白质用的二缩脲反应也是利用二缩脲与Cu 2+生产特殊的兰 色螯合物。 生物中的血红素是Fe2+的螯合物,叶绿素是Mg2+离子的螯合物,配体都是卟啉。 土壤中直接施加磷肥,P会和Fe3+,Al3+等金属离子形成难溶解的AlPO4 FePO4,不能被作物吸收。当施加磷肥后,在施加有机肥,其中的羟基酸,如柠檬 酸、酒石酸等与Fe3+,Al3+等金属离子形成易溶解的螯合物,可提高可溶性P的肥效。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几乎全部以螯合物的形式吸收和利用。
带入稳定常数式 [ Ag(NH3)2]/[Ag+][NH3]2=(0.01 -x)/ x(4.0+2x )2=1.07×107 x=5.8 ×10—11molL— 结论 在AgNO3溶液中NH3过量的越多,所剩余的Ag+越少。 解此题时可知,由于Kf比较大,所以先假定溶液中的AgNO3与过量NH3完全生成[ Ag (NH3)2]。然后再按此络离子的解离进行计算。 (2)络合与沉淀交错 例1:在上例的溶液中加入KCl(s),使Cl—(aq)的浓度为0.01 molL—时,能否生 成Ag Cl沉淀? 解:在此发生了络合平衡和沉淀的多重平衡,即NH3和Cl—同时竞争Ag+。 Ag++2 NH3 [ Ag(NH3)2] + Cl— Ag Cl 可以写成 [ Ag(NH3)2]+ Cl— 2 NH3+ Ag Cl 已知溶液中c(Cl—)=0.01 molL—,即可求出离子积Q 在0.01molL—NH3溶液中: Q= c(Cl—) c( Ag+ )=9.3 ×10—6 ×0.010=9.3 ×10—8> Ksp 所以能生成沉淀。

化学实验中的络合反应

化学实验中的络合反应

化学实验中的络合反应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和验证化学理论,并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在化学实验中,络合反应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络合反应是指在溶液中,由于配体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的过程。

下面将从络合反应的定义、应用和实验操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络合反应的定义络合反应是指在溶液中,配体(通常为有机物)与金属离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的过程。

在络合反应中,配体通过与金属离子形成化学键来稳定金属离子。

这种化学键通常是配位键,即通过配体中的一个或多个原子与金属离子形成的共价键。

络合反应具有以下特点:1. 配位数:络合物中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化学键的数量称为配位数。

不同的金属离子具有不同的配位数,常见的配位数有2、4、6等。

配位数的大小对络合物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2. 配位键的性质:配位键的性质决定了络合物的稳定性和反应性。

通常,配位键越稳定,络合物越稳定。

3. 配体的选择:不同的配体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不同的络合物。

选择适当的配体对于实验的成功非常重要。

二、络合反应的应用络合反应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金属离子的分离和富集:络合反应可以用于分离和富集金属离子。

通过选择合适的配体和调节反应条件,可以将目标金属离子从复杂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金属离子的富集。

2. 催化剂:络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可以作为催化剂,加速某些化学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降低反应能量,从而节省能源。

3. 药物研究:络合反应在药物研究中也有重要应用。

通过设计和合成特定的络合物,可以增强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靶向性,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三、络合反应的实验操作在进行络合反应的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配体的选择:选择适当的配体对于实验的成功非常重要。

配体的选择应考虑其配位能力、稳定性和溶解性等因素。

2. 反应条件的控制:反应条件的控制对于络合反应的进行至关重要。

化学配位化学的络合物分子结构与配位键性质

化学配位化学的络合物分子结构与配位键性质

化学配位化学的络合物分子结构与配位键性质化学配位化学是研究配位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的领域。

配位化合物是通过配位键将中心金属离子与其他原子或分子团连接在一起的化合物。

在配位化学中,了解络合物分子结构和配位键性质对于理解其化学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络合物分子结构络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体形成配位键而形成的化合物。

络合物的分子结构可以通过X射线结晶学、核磁共振等实验手段来表征。

根据分子结构的特征,络合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单核络合物:单核络合物由一个中心金属离子与一个或多个配体形成配位键,形成一个独立的分子。

例如,六配位的八面体形态的[Fe(H2O)6]2+是一种典型的单核络合物。

2. 簇合型络合物:簇合型络合物是由许多中心金属离子与相同或不同的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而形成的。

簇合型络合物具有较复杂的分子结构,例如,酸化钨酸铵((NH4)10[H2W12O42])就是一种簇合型络合物。

3. 桥联型络合物:桥联型络合物是由桥联配体连接两个或多个中心金属离子而形成的络合物。

桥联配体通常通过两个或多个配位原子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桥联型络合物在催化、磁性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二、配位键性质配位键是将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体连接在一起的化学键。

配位键的性质直接影响着络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配位键性质:1. 配位数:配位数是指一个中心金属离子周围配位原子或离子的个数。

不同的金属离子对于不同的配体具有不同的配位数。

例如,八面体形态的六配位络合物的配位数为6。

2. 配位键键长和键能:配位键的键长和键能决定了配位键的强度和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配位键的键长较短,键能较大。

这是因为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键是通过电子云的重叠来形成的。

3. 配位键的极性:配位键可以是极性的。

通常来说,金属离子的电子云密度较低,而配体具有较高的电子云密度。

因此,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形成的配位键通常是极性的。

4. 配位键的方向性:配位键可以是方向性的。

螯合剂和络合物的区别

螯合剂和络合物的区别

螯合剂和络合物的区别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511 更新时间2007-11-21 一、螯合剂的概念由一个简单正离子称为中心离子和几个中性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位体结合而成的复杂离子叫配离子又称络离子含有配离子的化合物叫配位化合物。

在配合物中中心离子与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

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通常的共价键是由两个成键·原子绷出一个电子形成共同电子对的而在配位键中是由一个原子提供电子对另一原手提供攀删道形成的。

为了区别把共价键用“一”表示如H··HHHH—H配位键奶删“←”表示箭头指向提供空轨道的原子如CuNH3CuNH3Cu←NH3。

如果配位体中只有一个配位原子则中心离子与配位体之间只能形成一个配位键。

而有些配位体分瑚中含有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而且这两个原子间相隔着两至三个其他非配位原子时这个硼体就可以与中心离子或原子同时形成两个以上的配位键并形成一个包括两个配位剿五元或六元环的特殊结构把这种配合物称为螯合物。

螯合物比一般配合物更稳定。

把能形成螯合物的配位体叫整合剂。

螯合剂包括无机和有机两类。

它们在清洗过程中蕉着重要用途。

二、无机金属离子螯合剂聚磷酸盐螯合剂的缺点是它们在高温下会发生水解而分解使螯合能力减弱或丧失。

而且其螯合能力受pH值影响较大兰般只适合在碱性条件下作螯合剂。

一般说来这些无机螯合剂对重金属离子特别是铁离子的螯合能力较差。

由于以上缺点使无机螯合剂的用途受到限制通常只用于对钙、镁离子螯合所以常作为硬水软化剂。

三、有机金属离子螯合剂能与重金属离子起螯合作用的有机化合物很多如羧酸型、有机多元膦酸等。

1羧酸型在清洗剂中使用的羧酸型螯合剂主要有氨基羧酸类和羟基羧酸类等。

1氨基羧酸类氨基羧酸用作螯合剂的有乙二胺四乙酸EDTA氨基三乙酸又称次氮基三乙酸NTA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及其盐等。

它们对钙、镁离子均有较强的螯合作用。

从单位质量的三种酸螯合钙离子的数量看以NTA螯合最多ZDTA其次DTPA再次。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讲义)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讲义)

在不同场中的分裂情况:正方形>八面体>四面体
四面体场
八面体场
四方形场
分裂能与中心离子的关系电荷Z增大,增大;主量子数n 增大, o增大,3d < 4d < 5d。 例如:
[Cr(H2O)6]3+ o /cm-1 o /cm-1 o /cm-1 17600 [Fe(H2O)6]3+ 13700 [Cr(H2O)6]2+ 14000 [Fe(H2O)6]2+ 10400
[CrCl6]313600
[MoCl6]319200
分裂能与配位体的关系:光谱化学序列
[CoF6]3- [Co(H2O)6]3+ [Co(NH3)6]3+ o/cm-1 13000 18600 22900 [Co(CN)6]334000
各种配体对同一中心离子的晶体场分裂能的值由小到大的 顺序:
4.价键理论的局限性 配离子的杂化轨道类型,说明了配离子的空间构型和 配位数,以及配合物之间稳定性的差异。 (1)可以解释[Co(CN)6]4- 易被氧化[Co(CN)6]3- 但无法 解释[Cu(NH3)4]2+结构稳定的事实。 (2)对配合物产生高低自旋的解释过于牵强。 (3)无法解释配离子的稳定性与中心离子电子构型之 间的关系,未考虑配体对中心离子的影响。
二、 晶体场理论
晶体场理论要点: 在配合物中,中心离子M处于带电的配位体L形 成的静电场中,二者完全靠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 配位体对中心离子的影响 (a)中心离子M与配位体L成键时,配体的静电 场对中心离子的d 轨道电子的不同排 斥作用力, 使d 轨道能级发生了分裂。
(b)过渡金属的中心离子的5个d轨道在假想的球形 场(均匀电场) 中能量是简并的, 受到配位体负电 场作用时,会发生d 轨道的能级分裂。 晶体场理论的核心是配位体的静电场与中心离子 的作用引起的d轨道的分裂和d电子进入低能轨 道时所产生的稳定化能。 分裂类型与空间构型有关。

络合物化学基础

络合物化学基础
!
(4)φ的数学表达式结合量子数,决定了原子轨化剂
络合物化学-45-
3.1.2 四个主量子数
对于原子核外的电子,可用n,l,m三个量子数表征它的波函数φ,也就 是描述电子的轨道运动状态。
1.主量子数 n
决定轨道能量高低和电子层。 n=1,2,3,4,5,⋯ n越大,电子层离核越远,电子势能越高。 用符号表示电子层,与主量子数对应的符号为K,L,M,N,O,⋯
金金属有机催化剂
络合物化学-47-
3.磁量子数m 决定电子运动轨道在空间不同亚层的方向。 ! m数值受l值的限制,其数值可以取+1到-1,包括0在内的整数。
l,m取值与轨道名称的关系
l 0 1 2
m 0 -1,0,+1 -2,-1,0,+1, d
轨道名称 s p d
亚层中轨道数 1 3 5
金金属有机催化剂
dx2-y2是沿x和y轴的轨道,φ的符号沿x轴为“+”,沿y轴的为“-”。 d z2沿x轴分布,φ的符号为“+”,沿x轴中间还有一个φ的符号为 “-”的环形轨道。
金金属有机催化剂
络合物化学-51-
原子轨道是指由三个量子数n,l,m确定的电子运动区域,而电子运动的 状态则要由n,l,m, ms四个量子数来描述。 原子轨道的能级按ls<2s<2p<3s<3p<4s<3d<4p<5s<4d⋯⋯顺序增加 电子按照能量最低原理、Pauli不相容原理和Hund规则填充。

!
E是体系的总能量 V是体系的电子势能 m是电子的质量,体现了电子的微粒性 φ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函数,称为波函数,体现了电子的波动性
金金属有机催化剂
络合物化学-44-

络合物和螯合物的区别

络合物和螯合物的区别

络合物和螯合物的区别络合物络合物之一络合物通常指含有络离子的化合物,例如络盐[Ag(NH3)2]Cl、络酸H2[PtCl6]、络碱[Cu(NH3)4](OH)2等;也指不带电荷的络合分子,例如[Fe(SCN)3]、[Co(NH3)3Cl3]等。

配合物又称络合物。

络合物的组成以[Cu(NH3)4]SO4为例说明如下:(1)络合物的形成体,常见的是过渡元素的阳离子,如Fe3+、Fe2+、Cu2+、Ag+、Pt2+等。

(2)配位体可以是分子,如NH3、H2O等,也可以是阴离子,如CN-、SCN-、F-、Cl-等。

(3)配位数是直接同中心离子(或原子)络合的配位体的数目,最常见的配位数是6和4。

络离子是由中心离子同配位体以配位键结合而成的,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复杂离子。

在形成配位键时,中心离子提供空轨道,配位体提供孤对电子。

络离子比较稳定,但在水溶液中也存在着电离平衡,例如:[Cu(NH3)4]2+Cu2++4NH3因此在[Cu(NH3)4]SO4溶液中,通入H2S时,由于生成CuS(极难溶)络合物之二含有络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络合物。

我们早已知道,白色的无水硫酸铜溶于水时形成蓝色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铜的水合离子。

铜的水合离子组成为[Cu(H2O)4]2+,它就是一种络离子。

胆矾CuSO4·5H2O就是一种络合物,其组成也可写为[Cu(H2O)4]SO4·H2O,它是由四水合铜(Ⅱ)离子跟一水硫酸根离子结合而成。

在硫酸铜溶液里加入过量的氨水,溶液由蓝色转变为深蓝。

这是因为四水合铜(Ⅱ)离子经过反应,最后生成一种更稳定的铜氨络离子[Cu(NH3)4]2+而使溶液呈深蓝色。

如果将此铜氨溶液浓缩结晶,可得到深蓝色晶体[Cu(NH3)4]SO4,它叫硫酸四氨合铜(Ⅱ)或硫酸铜氨,它也是一种络合物。

又如,铁的重要络合物有六氰合铁络合物:亚铁氰化钾K4[Fe(CN)6](俗名黄血盐)和铁氰化钾K3[Fe(CN)6](俗名赤血盐)。

配位场理论和络和物结构

配位场理论和络和物结构
讨论:
(1) 0 P, Ea Eb , (A)态稳定,弱场时高自旋排布稳定。 (2) 0 P, Ea Eb , (B)态稳定,强场时低自旋排布稳定。
八面体络和物:
八面体络合物, d轨道分裂成eg和t2g, 能级差为Δ0, 电子排布受Δ0和P 的相对大小的制约。
当Δ0>P时, 即强场, 电子尽可能先占据低能的t2g轨道, 即强场低自旋稳定。
★有时中心原子和配位体直接结合成不带电的中性配位化合物分子。
●单核配位化合物: 一个配位化合物分子(或离子)中只含有一个中心原子。
●多核配位化合物: 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中心原子。
●金属原子簇化合物: 在多核配位化合物中,若M—M之间有键合称为金属原子 簇化合物。
2. 配位化合物结构理论的发展
阐明配位化合物结构的重要理论: ●价键理论(VBT) ●晶体场理论(CFT) ●分子轨道理论(MOT) ●配位场理论
由上可知,分裂能值大小与配体和中心原子之间σ键及π键 的成键效应有关。 1、如果配体为强的π电子给予体,形成配体→ 金属的π配键,则
分裂能减小,所以I- 、Cl-等离子是弱场。 2.如果配体为强的π电子接受体,形成金属→配体的π配键,使分
裂能增大,因此 CN-、CO 等配体是强场。而不能提供π轨道的 如H2O、NH3等配体属于中强场配体。 这样就很好的定性解释了光谱化学序列。
似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的静电作用。
当L接近M时, M中的d轨道受到L负电荷的静电微扰作用, 使原 来能级简并的d轨道发生分裂。按微扰理论可计算分裂能的大小, 因计算较繁, 定性地将配体看作按一定对称性排布的点电荷与M的 d轨道电子云产生排斥作用。
一、d轨道能级分裂
在自由的过渡金属离子中, 5d轨道是简并的, 但五个d轨道的空间 取向不同 。所以在具有不同对称性的配位体静电场的作用下, 将受到 不同的影响, 使原来简并的5个d轨道产生能级分裂。

络合物分析

络合物分析

络合物清洗小组/2012.11.11一、络合物的基本概念络合物又称配位化合物。

定义:由形成体与配体以配位键结合而成的复杂化合物。

具体来讲,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含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作配位体,与具有空的价电子轨道的中心原子或离子结合而成的结构单元称络合单元,带有电荷的络合单元称络离子。

电中性的络合单元或络离子与相反电荷的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都称为络合物。

形成体:在配合物中接受配体孤电子对的原子或离子。

配体:在配合物中提供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

配位原子和配位个体:配体中与形成体直接相连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由形成体结合一定数目的配体所形成的结构单元称配位个体。

配位数:在配位个体中与一个形成体成键的配位原子的总数称为该形成体的配位数。

内界 [Cu(NH3)4]2+外界 SO42-中心离子2+3)外界K+内界Fe(CN)64-中心离子2+-)[Cu(NH3)4]SO4 K4[Fe(CN)6]配位数形成体配位数图 1二、络合物的化学键理论1、络合物的价键理论中心离子(或原子)提供空轨道,配位体提供孤对电子,以配位键结合;中心离子(或原子)参与成键的空轨道都是杂化轨道,具有一定的饱和性和方向性;中心离子(或原子)提供杂化轨道接受配位体的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时,由于采用的能级轨道不同,形成的络合物分为外轨型和内轨型。

2、晶体场理论认为中心离子和配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静电作用。

主要内容为:中心离子原来简并的d轨道在配位体电场的作用下,发生了能级分裂,有的能量升高,有的能量降低。

分裂后,最高能量d轨道和最低能量d轨道之间的能量差叫分裂能。

要点:a、中心离子和配体阴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类似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排斥和吸引,而不形成共价键;b、中心离子的5个能量相同的d轨道由于受周围配体负电场不同程度的排斥作用,能级发生分裂,有些轨道能量升高,有些轨道能量降低;c、由于d轨道能级的分裂,d轨道轨道上的电子将重新分布,体系能量降低,变得比未分裂时稳定,给配合物带来了额外的稳定化能。

络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络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络合物的化学键理论张军(西北大学化学系05级材料化学专业 西安 710069)摘要:现代物质结构的实验研究方法和量子力学的化学键理论的发展促使络合物化学的研究更向前进,而化学键理论的研究重点也已转向络合物,并在络合物的领域中发现了许多新型的化学键。

络合物的化学键理论主要有静电-极化理论,配位键理论,晶体场-配位体场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

关键词:络合物静电极化理论配位键理论晶体场-配位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近些年来络合物化学正处于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新的络合物类型,新的实验研究方法,新的理论和新的应用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1]。

多年来在络合物领域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了许多新型的化学键,络合物的化学键是指络合物中央离子(或原子)与配位体之间的化学键。

因此,络合物的化学键理论是说明中央离子(或原子)与配位体之间结合的本质的理论。

络合物的化学键理论主要有静电-极化理论,配位键理论,晶体场-配位体场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

一、络合物的静电-极化理论单纯的静电理论认为,中央离子与作为配位体的阴离子或极性分子间的静电作用,是形成络离子的本质。

根据计算,配位体为-1价阴离子,中央离子M n+的电荷数n分别为1、2、3、4、5,配位数p分别为1、2、3、…… 8时的络合能如表1。

表1:中央离子M n+与一价阴离子络合时的络合能n p=1p=2p=3p=4p=5p=6p=7p=81 2 3 4 51.00 1.503.501.274.277.270.324.328.3212.323.128.1213.1218.122.048.0414.0420.044.9011.9018.902.2412.2420.24 从单纯的静电理论看,当配位体一定时,中央离子的电荷愈大,半径愈小,则络合能力愈强,形成的络离子越稳定。

但事实上不符合这个原则的络合物也不少,这就是单纯静电理论的局限性。

我们知道,电荷相反的两个离子相互接近时,阴阳离子都要或多或少地变形而产生所谓的极化现象。

络合物的价键理论

络合物的价键理论

成果,阐明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它与纯粹的
分子轨道理论有一定的差别,故称配位场理论。
络合物的共价和电价理论
价键理论的内容:
根据配位化合物的性质,按杂化轨道理论用共价
配键和电价配键解释配位化合物中金属离子和配体间
的结合力。
1.电价配键
定义:中心离子与配位体之间依靠中心离子的正
电荷与配位体的负电荷之间的静电引力结合起来的。
1937年,姜和泰勒指出:在对称的非线性分子中,
同族过渡金属相同电荷的金属离子: 主量子数n愈大, Δ0愈大
Δ0/cm-1
[Cr(H2O)6]3+ 13600
[MoCl6]319200
② 配体:配合物构型相同条件下,各种配体对同一中 心离子产生的分裂能值由小到大的顺序(光谱化学序 列): I- < Br- < Cl-~SCN- < F- < OH- < C2O4 2-< H2O < NCS-< EDTA < NH3 < en < bipy < phen < SO32- < NO2< CN-,CO 引起分裂能小的配体称为弱场配体(H2O以前的) 引起分裂能大的配体称为强场配体(如CN-,CO) H2O与CN-之间的配体是强场还是弱场,取决于中 心离子,可以结合配合物的磁矩来确定。 ③ 晶体场类型:不同晶体场引起的分裂能大小不同。 八面体场 Δ0=10Dq 四面体场 Δt=4.45Dq 平面正方形场 Δs=17.42Dq
M (g) 6H2O MH2O6 (aq)
2 2
原因
[M(H2O)6]2+是弱八面体场,高自旋态,d1-d3填入 t2g, CFSE逐渐增大,故水化热比虚线高,d4,d5填入 高能的eg轨道,CFSE逐渐降低,水化能相应减少。 d6d10重复以上规律,故呈双峰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络合物的化学键理论络合物的中心原子(或离子)与配体之间的化学键称为配位键(简称配键)。

早期的络合物化学键理论有价键理论,后来发展出配位场理论,配位场理论包括两个部分:晶体场理论和络合物的分子轨道理论。

§3-1 价键理论价键理论认为:中心原子(或离子)与配体之间的化学键可分为电价配键和共价配键,相应的络合物称电价络合物和共价络合物。

㈠电价配键和电价络合物带正电的中心离子与带负电或具有偶极矩的配体之间靠静电引力结合,形成电价配键。

相应的络合物称为电价络合物。

♦通常,配位原子的电负性和中心原子相差很大时,容易形成电价配键。

含有卤素和氧的配体(如F-、H2O 等)常与金属离子形成电价配合物。

NH3也可与金属离子形成电价配合物。

♦在电价络合物中,中心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和自由离子相同,服从洪特规则,络合物中具有较多自旋平行的电子,是高自旋络合物。

【例】[FeF6]3-[Fe3+, d1d1d1d1d1]⋅6F- (中心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和自由离子相同)[Fe(H2O)6]2+[Fe2+, d2d1d1d1d1]⋅6H2O[Ni(NH3)4]2+[Ni2+, d2d2d2d1d1]⋅4NH3㈡共价配键和共价络合物中心原子或离子以空的价轨道接受配体的孤对电子,形成共价配键。

相应的络合物称为共价络合物。

当中心离子为过渡金属离子时,价轨道为(n-1)d、ns和np轨道。

其中(n-1)d被价电子部分占据,ns和np 为空轨道。

按照杂化轨道理论,部分空的d轨道可以和s、p轨道组成杂化轨道,常见的杂化轨道为d2sp3和dsp2杂化。

此外,还有dsp3、d4sp3杂化。

s和p轨道还可以组成sp、sp2、sp3等杂化轨道。

过渡金属离子杂化轨道类型和配合物几何构型的对应关系如下:【例】[Fe(CN)6]3-八面体构型自自Fe3+ 自3d5(d1d1d1d1d1)CN-自自自[Fe(CN)6]3-自[Fe3+, d2d1]·【例】[Ni(CN)4]2-平面正方形构型自自Ni2+ 自3d8 (d2d2d2d1d1)CN-自自自[Ni(CN)4]2-自[Ni2+,d2d2d2d2]·4CN-♦在上例中,为空出d轨道参与杂化,d电子被挤入较少的d轨道中自旋配对,自旋平行的电子减少,所以共价络合物为低自旋络合物。

【例】[Co(CN)6]4-正八面体构型自自Co2+ 自3d7 (d2d2d1d1d1)6自d自自自自3自3d自自d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Co(CN)6]4-自[Co2+,d2d2d2s1]·6CN-♦如上例所示,有时少数d电子会被激发到较高能级的轨道中。

位于高能级的电子容易失去,[Co(CN)6]4-具有强还原性,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变成[Co(CN)6]3-。

①含d4、d5、d6离子的共价络合物,中心离子采取d2sp3杂化,为八面体几何构型。

②含d7离子的共价络合物,如Co2+,6个d电子重排进入3个d轨道,剩下一个电子激发到高能的5s轨道上去,中心离子采取d2sp3杂化,为八面体几何构型。

该络合物不稳定,激发到高能轨道上的电子易失去。

③含d8离子的共价络合物,中心离子采取dsp2杂化,为平面正方形构型。

④含d9离子的共价络合物,如Cu2+,一个电子激发到高能的4p轨道上去,中心离子采取dsp2杂化,为平面正方形几何构型。

⑤含d10离子的共价络合物,d电子不必重排,中心离子采取sp、sp2、sp3杂化等。

㈢络合物的磁性如果具有自旋未成对电子,络合物具有顺磁性。

通过测络合物的磁化率,可以算磁矩μ,B n n μμ2)+(= μB ,为玻尔磁子,n 为成对电子数以此为依据,可以判别电子是否发生重排,并推测络合物的几何构型。

㈣ 价键理论的缺陷【问题】实验证实[CuCl 4]2-的几何构型为正方形,根据价键理论:d 电子在d 轨道中重排,并且1个d 电子激发到4p 轨道中去,Cu 2+采用dsp 2杂化。

① 卤素离子和金属离子形成电价络合物,怎么会使d 电子发生重排? ② 激发到4p 轨道中的d 电子容易失去,Cu 2+易被氧化?络合物的价键理论虽然能说明络合物的磁矩、空间构型和配位数,但也存在许多不足。

如 ① 不能解释过渡金属络合物所表现出来的颜色。

② 不能解释络合物的热稳定性与金属离子中d 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③ 不能解释络合物几何构型的变形。

④ 不能解释络合物的电子光谱。

⑤ 将络合物截然划分为电价和共价与实验事实不符,电价络合物有时也表现出共价络合物的特征;高自旋态和低自旋态也不能作为电价结合或共价结合的依据。

§3-2 晶体场理论㈠ 晶体场模型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观点:络合物的中心原子(或离子)和周围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纯粹的静电作用。

♦ 这种化学键类似于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间的静电作用,不具有共价键的性质。

在自由的过渡金属离子中,5个d 轨道是能量简并的,但在空间的取向不同。

下面的角度分布图画出了各个d 轨道的空间取向,xyd xyxzd xzyzd yzxyd x 2-y2xzd z2在电场的作用下,原子轨道的能量升高。

① 在球形对称的电场中,各个d 轨道能量升高的幅度一致。

能量自由原子中的d 轨道球对称电场中原子中的d 轨道② 在非球形对称的电场中,由于5个d 轨道在空间有不同取向,根据电场的对称性不同,各轨道能量升高的幅度可能不同,即,原来的简并的d 轨道将发生能量分裂,分裂成几组能量不同的d 轨道。

配体形成的静电场是非球对称的。

配位场效应:中心原子(或离子)的简并的d 轨道能级在配体的作用下产生分裂。

㈡ 晶体场中的 d 轨道能级分裂 ⑴ 正八面体场(O h )中的d 轨道能级分裂① d 轨道的分裂六个配体沿 x,y,z 轴的正负6个方向分布,以形成电场。

配体的孤对电子的负电荷与中心原子d 轨道中的电子排斥,导致d 轨道能量升高。

∙ 如果将配体的静电排斥作用进行球形平均,该球形场中,d 轨道能量升高的程度都相同,为E s 。

∙ 实际上各轨道所受电场作用不同, d z 2和d x 2-y 2的波瓣与六个配体正对,受电场的作用大,因此能量的升高程度大于在球形场中能量升高的平均值。

而d xy 、d yz 、d xz 不与配体相对,能量升高的程度相对较少。

自由原子xy yz xzd 22d 2(d g 或e g )(d e 或t 2g )高能量的d z 2和d x 2-y 2轨道(二重简并)统称为d g 或e g 轨道;能量低的d xy 、d yz 、d xz 轨道(三重简并)统称为d e 或t 2g 轨道。

前者是晶体场理论所用的符号,后者是分子轨道理论所用的符号。

e g 和t 2g 轨道的能量差,或者,电子从低能d 轨道进入高能d 轨道所需要的能量,称为分裂能,记做D 或10D q 。

D q 是分裂能D 的1/10。

八面体中的分裂能记做D O 。

② d 轨道的能量量子力学指出,在分裂前后,5个d 轨道的总能量不变。

以球形场中d 轨道的能量为零点,有⎪⎩⎪⎨⎧=+D =-03222g g g g t e Ot e E E E E解方程组,得到分裂后两组d 轨道的能量分别为 ⎪⎪⎩⎪⎨⎧-=D -==D =q O t q O e D E D E gg 4526532⑵ 正四面体场(T d )中的d 轨道能级分裂① d 轨道的分裂坐标原点位于上图所示的立方体(红色线条)的中心,x,y,z 轴分别沿立方体的三条边方向。

配体的位置如上图所示,形成正四面体场。

♦ 在正四面体场中,d xy 、d yz 、d xz 离配体近,受电场的作用大,因此能量的升高程度大;而d z 2和d x 2-y 2的能量则较低。

自自自自自自自222(d g 自e )(d e 自t 2)正四面体场中的分裂能记做D T 。

♦ 正四面体场中只有四个配体,而且金属离子的d 轨道未直接指向配体,因而,受配体的排斥作用不如在八面体中那么强烈,两组轨道的差别较小,其分裂能D T 只有D O 的4/9。

q O T D 94094=D =D ② d 轨道的能量以球形场中d 轨道的能量为零点,有⎪⎩⎪⎨⎧=+D =-02322e t Te t E E E E 解方程组,得到分裂后两组d 轨道的能量分别为 ⎪⎪⎩⎪⎪⎨⎧--=D -==D =q T t q T e D E D E 67.25378.1522⑶ 正方形场中的d 轨道能级分裂坐标原点位于正方形中心,x和y轴沿正方形对角线伸展,z轴垂直于正方形。

配体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

♦在正方形场中,d x2-y2位于xy平面内,并正对配体,能量升高的程度最大;d xy也位于xy平面内,但不正对配体,能量次高;d z2有一个环形波瓣位于xy平面内,其能量低于d xy;d yz和d xz受配体的排斥作用最小,能量最低。

即,d x2-y2 > d xy > E s > d z2 > d yz, d xz自自自自自自自d xyd yzd xzd x2-y2d z2♦在正方形场中,d x2-y2和d xy之间的分裂能较大。

㈢d轨道中电子的排布——高自旋态和低自旋态⑴影响分裂能D大小的因素①中心离子A)中心离子的电荷数:随着金属离子电荷的增加,其对配体的静电作用加强,并且使配体更靠近金属离子,从而对d轨道产生较大影响,导致D值较大。

B)中心离子所在的周期:对于同族同价的金属离子,周期数越大,则分裂能越大。

如,第二周期过渡金属比第一周期过渡金属分裂能增加40~50%。

第三周期过渡金属比第二周期过渡金属分裂能增加20~25%。

②配体当中心离子固定时,分裂能D随配体而发生变化。

配位场强度的顺序如下I- < Br- < Cl- < F- < OH- < -ONO- < C2O42- <H2O < NH3 < en < NO2- < CN-, CO以上顺序称为光谱化学序列。

可以看出,Δ值随配位原子半径的减少而增大:I < Br < Cl < S < F < O < N < C⑵成对能依洪特规则,电子分占不同轨道且自旋平行时能量较低。

如果迫使本来自旋平行分占不同轨道的两个电了挤到同一轨道上去,必使能量升高,这升高的能量为电子的成对能,记做P。

⑶电子在分裂后的 d轨道中的排布设一组态为d 4的过渡金属离子处于八面体场中,d 电子将由两种可能的排布方式自3自自自自自自自4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P 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D 自自自自自自(B)(A)⑴ D >P (强场)电子尽可能先占据低能的d 轨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