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优秀导学案及答案

合集下载

《李商隐诗两首》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李商隐诗两首》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李商隐诗两首》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李商隐诗两首》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李商隐诗两首》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引言:唐代诗人李商隐是我国历史上大家名人之一,他是唐代文学史上唯一的一位同时出现在《全唐诗》和《文选》两部重大著作中的人物。

李商隐的诗歌风格长于写意,他的诗歌多风味独特,意境深远,多富有象征意味。

这篇文章将会探究《李商隐诗两首》的导学案,以及其在人教版高一必修三教材中的重要性。

一、导学目标1. 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作品;2. 理解李商隐作品中的意境及文化背景;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导学步骤1. 课堂导入学生可能对李商隐这个名字比较陌生,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导入,让学生对李商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比如,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及成就,简单介绍唐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等。

也可以播放一段李商隐诗歌的朗诵或者配上相关的图片、视频素材,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意境。

2. 研读《李商隐诗两首》本次导学案聚焦于《李商隐诗两首》,可以选用《无题》和《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进行研读。

在研读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展开:(1) 教师给出诗歌的简要介绍和注释,并进行语段分析。

学生可以根据注释和语段分析对诗歌内容有更清晰的认识。

(2) 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用不同的字词和行文方式,尝试重组文本的意义。

可以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了解不同的阅读方法对意义的分析和理解。

(3) 分享收获。

让学生进行分享,分析其对文本的理解,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和互相启发。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思考文本中的少数派文化背景,尝试揣摩李商隐通过这些文化背景进行的内容及情感表达。

3. 表现和评价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李商隐的诗歌和他心灵世界的感受。

同时,应让学生进行个人写作,以其所读的诗歌为主题完成一篇有关李商隐诗歌的总结和评价。

教师可以在文学鉴赏、文化理解、诗歌表达等方面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 7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 7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7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7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7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李商隐诗两首》【学习目标】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2、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3、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特点。

4、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目标重、难点】目标2、4【学法指导】诵读探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任务一阅读诗歌和《红对勾》【相关知识链接】,完成下面练习1.诵读诗歌,给加点的字注音.锦瑟.()弦.()柱惘.( )然马嵬.()未卜.()宵柝.( ) 晓筹.( ) 驻.( )马2.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

⑴望帝春心tuō()杜鹃⑵cāng()海月明珠有泪⑶只是当时已wǎng()然⑷空闻虎旅传xiāo()柝⑸如何四jì()为天子3.李商隐,字( ),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他和杜牧合称“”,与()合称为“温李"。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作品集有()()。

任务二、1。

朗读《锦瑟》2.揣摩《锦瑟》各联所传达的意境,结合自己的理解,加以简要描述。

3.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4.《锦瑟》一诗用典较多,请分析诗人借此表达的情感。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练习答案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练习答案

一、参考答案:中间两联共用了四个典故1、是庄周梦为蝴蝶的典故,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2、是用望帝魂化杜鹃的典故,意为曾经害过相思,有过殷切的思念。

3、是用南海鲛人的故事,意在说梦想和思想都破灭后所得只是满眼的泪水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4、是用传说中蓝田产玉的故事,意在说梦想和思情破灭后的迷惘。

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

二、参考答案:《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

世人对它的主题便有多种理解,有“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有“对亡妻的深情悼念”,有“作者的自伤”等。

(这是一个开放题,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三、参考答案:因为李商隐的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比如《锦瑟》,世人对它的主题便有多种理解,比如“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对亡妻的深情悼念”,“作者的自伤”等。

尽管如此,这其中朦胧的境界,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就是梁启超所说的它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为了表现惆怅莫名的情绪,李商隐善于把心灵中的朦胧图像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

《锦瑟》中所呈现的,就是一些似有而实无、虽实无而又分明可见的一个个意象: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

这些意象所构成的不是一个有完整画面的境界,而是错综纠结于其间的怅惘、感伤、寂寞、向往、失望的情思,是弥漫着这些情思的心象。

马嵬一、参考答案:对比,颔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颈联写出了玄宗“当时”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

“此日”是“六军同驻马”,要求“赐”死杨妃。

尾联把贵为天子多年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对比寻常百姓却能给莫愁幸福。

二、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咏史诗,以马嵬事变、唐玄宗被迫赐死杨贵妃为题材,批判唐玄宗荒淫失政而招致祸乱败亡的结局,抒发了诗人对这一历史悲剧的认识,讽刺现实政治,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第1课时)导学案

7李商隐诗两首【学习目标】 1、掌握诗意,理解诗人的感情和诗的要旨。

2、训练诵诗能力,领会李商隐诗境界高远、语言华丽、情深意浓的特点,背诵这两首诗。

3、理解《锦瑟》的典故和《马嵬(其二)》的对照。

【学习要点】 1、理解诗人的感情和诗的要旨。

2、表达技巧的运用及其作用【学习难点】领会李商隐诗境界高远、语言华丽、情深意浓的特点。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知人论世,借助“教材助读”对李商隐的作品特点及诗歌感情基调有整体性的掌握。

2、联合课下说明疏导文意,初步感知诗人的感情,能正确断句和有感情地朗读。

3、用 15分钟左右达成“整体感知”和“预习自测”的题目,并对有关的知识进行频频记忆,仔细达成。

【教材助读】一、走进作者1、作者简介:李商隐幼年时就死了父亲,家境十分贫穷,作为长子,他还未成年就不得不与母亲一同担发迹庭的重任,19 岁因文才深得牛党要员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欣赏,引为幕府巡官。

25 岁进士及第。

26 岁受聘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辟为书记。

王爱其才,招为婿。

他所以遇到牛党的排挤,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世都是郁郁不得志,贫病交迫,怀才不遇,最后抑郁寡欢而死,死后葬于郑州荥阳。

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2、作品特点:①思想内容,一是反应残忍的社会现实,责备时政,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二是经过写爱情,揭露出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实,抒写诗人的理想、遭受、感触,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

②艺术特点,一是构想周密,情致深蕴,较少采纳直抒胸臆的方式,力避平直之语,诗中大批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造成一种缠绵顿挫,缜密深曲的特点;二是精准的对偶,工丽深细的语言,和美委宛的乐律,外形特别漂亮,意义常常隐晦;三是擅长用典,精工贴切,含而不露,能够令人产生更多的联想。

二、写作背景1、《锦瑟》大概作于作者暮年,是他回想旧事,对一世崎岖而发的感触。

只管描绘委婉,旨意模糊,但明显有其寄望。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参考答案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参考答案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参考答案一.预习部分(一)略(二)(1)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2)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3)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托付(4)难道,哪能(5)迷惘,茫然(6)没有根据,空海外徒闻更九州(7)预料(8)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9)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10)指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9)(11)为什么,四十八年(12)还有(13.)嘲笑(三)答案:(1)青春年华,此指一生(2)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美好事物的怀念(3)迷惘,茫然(四)1.端:缘由正,直右端指一种2.托:托付假托,假借3.更:还有再更加改变4.筹:报时用的竹签计策,办法谋划5.可:难道,哪能大约可以(五)梦:名词作动词(六)李商隐名句集锦:(1)课外①东风无力百花残。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③心有灵犀一点通。

④一寸相思一寸灰。

⑤人间重晚晴。

⑥只是近黄昏。

⑦碧海青天夜夜心。

⑧雏凤清于老凤声。

(2)课内略二.《锦瑟》文本赏析(一)整体感知(1)翻译诗句大意(略)(2)明确:内容之眼-------思华年(3)明确:情感之眼--------惘然(二)(1)1.明确: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情绪强烈浓重,迫切需要宣泄。

2.明确:华年,往事的繁多。

起兴,联想(2)明确:“庄生梦蝶”寄托:美好却又飘渺的心灵寄托。

“杜鹃啼血”寄托: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心绪与愤慨。

“晓”“春”可以理解为:对人生之路光明与生机的一种期盼。

(3.)1明确:沧海明月明珠珠泪意境:难以分辨,可望而不可即带有哀婉的妙境。

2.明确:蓝田日暖玉生烟意境: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只能远观,不能把握,不能亲近。

小结:阴阳冷暖不同境界,展现改接情感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惆怅(4)明确:直抒胸臆,回环往复表达自己的怅惘痛苦。

三.《马嵬》文本赏析(一)整体感知1、明确: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2、明确: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知识2、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二、过程和方法1、引导学生学习文言知识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2、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学习重点】诗歌意境与诗歌情感【学习难点】诗歌意境与诗歌情感【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锦瑟》一、预习案1、借助工具书,给重点的字注音。

未卜()马嵬()晓筹()驻马()惘然()沧海()琴瑟()宵柝()弦柱()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 )(2)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 )(3)望帝春心托杜鹃春心( ) 托()(4)此情可待成追忆可()(5)只是当时已惘然惘然()(6)海外徒闻更九州徒()(7)他生未卜此生休卜()(8)空闻虎旅传宵柝宵柝()(9)无复鸡人报晓筹鸡人()(10)此日六军同驻马驻马()(11) 如何四纪为天子如何()四纪()(12海外徒闻更九州更()(13)当时七夕笑牵牛笑()3、解释古今异义词语中的古义。

(1)一弦一弦思华年华年:(2)望帝春心托杜鹃春心:(3)只是当时已惘然惘然:二、合作探究1.根据自己的理解,思考《锦瑟》每联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你是如何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的?3.诗中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作用?三、当堂检测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4题。

《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 对李商隐的《锦瑟》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由锦瑟引起的诗人对华年所历纷繁人生境遇与人生感受的追怀。

B.颔联用庄周梦蝶、杜宇化鹃的典故表达失落、困惑之感。

C.颈联描写了沧海之中,明月之下,鲛人滴泪,化为明珠。

D.尾联“此情”与“惘然”相照应,“惘然”因“思华年”而产生,末两句表达了全诗主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及答案

8 李商隐诗两首 1 二中白群霞《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高一语文编写人:白群霞审稿人:2009年6月20日【学习目标】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2、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3、训练诵诗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特点。

4、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5、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目标重、难点】目标2、4【学法指导】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鉴赏法、总结法【知识链接】1、解析题目:《锦瑟》本诗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

“锦瑟”是指绘有花纹的瑟,这里是对瑟的美称,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两个字。

《马嵬》本诗以“马嵬”命题,重点写唐玄宗在马嵬驿被“六军”所逼,亲赐爱妃杨玉环死一事。

马嵬驿是一个地名,在今陕西兴平县以西的地方。

诗人咏叹这一历史事件的诗有两首,都是讽刺唐玄宗的,本篇是第二首。

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2、作者简介:李商隐(813—约858),。

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

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

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和《樊南文集》。

3、探寻背景:《锦瑟》: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

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的感觉。

这首<锦瑟),题目依<诗经)旧例取自首二字,实际上也可视作“无题”诗;虽然旨意朦胧、笔调含蓄,但显然有所寄托。

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学习方针】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安然平静创作特色。

2.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感情和浮现方式。

3.训练诵诗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特点。

4.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5.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重点难点】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安然平静创作特色。

2.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法指导】学习李商隐的诗作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知人论世,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对李商隐的生平有个比力全面的了解,这对理解他的诗作是很有必要的;二是必需正确对待李商隐诗歌中的象征、比兴手法,防止穿凿附会式的主观主义的分析和鉴赏;三是不求对李商隐诗歌的字句上的甚解,重在领略他的诗作的通体之美,以得精神之享受。

清末民初大学者梁启超的读法,值得我们深刻体会:“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感觉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浮现的感情》)【知识链接】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保举,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暗中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分外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学习过程】一、实词1.一词多义①迷⎩⎪⎨⎪⎧ 庄生晓梦迷.蝴蝶 迷.不知吾所如 棋迷. 以迷.天下之主②莫⎩⎪⎨⎪⎧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提示:①迷恋,沉醉/分辩不清/沉醉于一物一事的人/迷惑②不能/没有谁2.古今异义①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诗两首 导学案+课后练习(含答案)

李商隐诗两首 导学案+课后练习(含答案)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一、文学常识1.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________,祖籍怀州河内,出生于郑州荥阳,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________合称为“温李”。

2.李商隐的诗歌流传下来的约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触及时政题材的占了相当比重。

李商隐的________有很高的成就。

________是李商隐独具一格的创造。

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转,辞藻精丽,声调和美且能疏密相间,读来令人回肠荡气。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锦瑟.( )沧.海( )未卜.( )晓筹.( )琴弦.( )惘.然( ) 马嵬.( )宵柝.( ) 三、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

⑴望帝春心tuō()杜鹃⑵cāng()海月明珠有泪⑶只是当时已wǎng()然⑷空闻虎旅传xiāo()柝⑸如何四jì()为天子四、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马嵬(wéi)惘然(wǎn)宵柝(chè)B.弦柱(xuán) 驿馆(yì) 眉睫(jié)C.栩栩(xǔ) 金钗(chāi) 痴心(chī)D.自缢(shì) 厮守(sī) 哗变(huá)2.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B.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

C.海外徒闻更九州徒:空。

D.如何四纪为天子四纪:四十年。

导学案答案一、文学常识1、樊南生;温庭筠;2、咏史诗;无题诗;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锦瑟( sè )沧海( cānɡ )未卜( bǔ )晓筹( chóu )琴弦( xián )惘然( wǎnɡ )马嵬( wéi )宵柝( tuò )五、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

精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第2课时)导学案

精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第2课时)导学案

李商隐诗两首第二课时课前预习【教材助读】一、写作背景《马嵬(其二)》天宝十五年(756),安史之乱,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避难,走到马嵬坡的时候,随行的将士发动兵变,杀死了权相杨国忠,并迫使唐玄宗赐死了杨贵妃,史称“马嵬之变”。

唐人写马嵬之变,往往把责任推到杨贵妃身上,以“红颜祸水”为唐玄宗开脱。

李商隐却把矛头指向了唐玄宗,借唐玄宗荒淫腐败而招致祸乱败亡的历史教训,抒写诗人对这一历史悲剧的认识,进而讽刺现实政治,以古鉴今。

【预习自测题】一、文学常识(1)李商隐是晚唐诗人,他的诗艺术成就较高,因而他与杜牧一起被人称为“”。

(2)我国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格律诗两种,格律诗又包括和;律诗共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句,绝句共句;律诗句押韵,绝句句押韵。

二、整体感知结合注释,试着翻译《马嵬(其二)》全诗,了解大意。

写出诗眼句。

译文:诗眼句:课内探究【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一、文本理解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马嵬(其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诗句表现手作用法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二、精句赏析分析“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的内涵三、综合探究分析《马嵬》章法结构的特殊之处。

【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完成课后p44第2题第二题:【课后反思】课后训练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琴弦.船舷.谄.媚垂涎.三尺鲜.为人知B、沧.海苍.茫怆.然创.巨痛深满目疮.痍C、宵柝.拓.展落魄.拓.扑学唾.手可得D、畴.昔胡诌.雏.形未雨绸.缪踌.躇满志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缘分凄婉意蕴栩栩如生B、惆怅苍海逍遥恬不知耻C、消逝蝴蝶住军白雪皑皑D、决别悼念缱绻面面相觑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C、海外徒.闻更九州徒:空B、一弦一柱思华年..为天子四纪:..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 D、如何四纪四十年4、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A、庄生晓梦迷蝴蝶B、蓝田日暖玉生烟C、空闻虎旅传宵柝D、不及卢家有莫愁5、默写。

人教版高中语文全套教案导学案2.7《李商隐诗两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人教版高中语文全套教案导学案2.7《李商隐诗两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李商隐诗两首》学案学习要点:进一步培养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一、名句填空1、夕阳无限好,2、身无彩凤双飞翼,3、何当共剪西窗烛,4、春蚕到死丝方尽,二、文学常识李商隐(约813—约858),诗人字,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和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三、阅读鉴赏《锦瑟》1、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典丽精工是李商隐诗歌的特点之一本诗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3、你认为本诗的主旨是什么?《马嵬》:4、《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5、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6、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加上“不复”,又能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7、“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8、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9、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10、这样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来写玄宗痴心梦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1、对于这些诗人李商隐发出了“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慨叹从内容上看前后句有什么特点?从语气上看又有什么特点?12、《马嵬》这首诗先有“马嵬之变”,而后才有“玄宗之悲”,最后才有“义山之叹”,但诗歌在某篇布局上却不是这样的,说说《马嵬》诗的叙事结构上的特点?《李商隐诗两首》学案参考答案一、略二、晚唐义山《李义山诗集》无题诗咏史诗三、1、明确: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了自己的美好的青年时期这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2、中间两联共用了四个典故一是庄周梦为蝴蝶的典故,意为曾经有过梦想,曾经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二是用望帝魂化杜鹃的典故,意为曾经害过相思,有过殷切的思念三是用南海鲛人的故事,意在说梦想和思想都破灭后所得只是满眼的泪水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四是用传说中蓝田产玉的故事,意在说梦想和思情破灭后的迷惘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三所涵一致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诗中美好的境界是什么,殷切的思念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而落泪,为什么而迷惘,都难以知晓,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这恰恰给了人们无穷无尽、异彩纷呈的想象空间3、此诗内容很有争议有人认为“锦瑟”是令孤楚家婢女名,这是首爱情诗;有人认为是追怀他死去的妻子王氏而作,是首悼亡诗;还有人说瑟有适、怨、清、和四种声调,诗的中间四句每句各咏一调,则这又是一首描绘音乐的咏物诗现在认为较为合理的解释是:本诗为李商隐晚年追叙生平,自伤身世之辞如诗人执著一念的美好情感破灭;或自己卓越才德不为世用的悲哀等4、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5、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6、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7、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8、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不甚明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9、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10、思杨妃之切,故有异常之举这种举动正是极尽曲折写出玄宗之悲11、——对比,贵为天子多年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对比寻常百姓却能给莫愁幸福——反问贵为天子能保护自己的子民,何况自己心爱女人,但“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一问问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情况,问得有力,令人掩卷深思,其讥讽之意愈明12、——倒叙,从整体上倒叙使尺幅之间,一波三折;从局部上看倒叙突出因果。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带答案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带答案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带答案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婉约清丽、含蓄深沉而著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李商隐的诗作《夜雨》和《夜泊牛渚怀古》。

通过导学案的设置,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两首诗。

1. 《夜雨》原文:天微凉,月初上,小庭空院,忍焚垂柳愁。

细雨晓润,前村杂犬吠珠沉梅。

孤灯飞彻,秋千院里事!自嗟丽那日,垂今悲。

解析:李商隐笔下的夜雨,给人一种凄凉清冷的感觉。

描写了夜晚细雨霏霏,月色微寒,空院孤庭,萧然凄寥之景。

情感浓烈,境界深远。

在细腻的笔触中,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题目一:根据诗中描写的情境,你是如何理解“小庭空院,忍焚垂柳愁”这句诗的意境的?答案一: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安静空旷的小庭院,垂下的柳条如同在忍受火烧一般,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整个画面通过柳条的形象描绘出人们心中的苦闷和痛楚。

题目二:诗中提到“前村杂犬吠珠沉梅”,这句诗的意象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答案二:这句诗描写了夜晚村前犬吠的场景,寓意着冷清的夜晚孤寂无人。

珠沉梅的意象暗示着漆黑的夜色中珍珠似的鸡皮梅花,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

2. 《夜泊牛渚怀古》原文:牛渚西江里,渔艇行复止。

知渡非杨业,数禹过属陲。

尚怀故国赋,对此觉车马。

殷勤水上人,应共小山语。

解析: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夜晚泊船在牛渚的江面上,感怀古代传说的情怀。

以“牛渚”牵引出《尚书》中“禹会牛渚”、“车驾龙堂”、《楚辞》中的“湘夫人坐道左”的典故。

诗人怀古思今,留连忆往昔之情。

真实再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繁荣与人民生活情感、景物结合、统揽古今的大气概。

题目三:诗中提到“知渡非杨业,数禹过属陲”,这两句诗的意境如何?你是如何理解的?答案三:这两句诗表达诗人在牛渚西江上,想起古代传说中的禹船过属陲的情节。

渡江非马具的杨业,渡江不用车马,显示了古代治水英雄的智慧与力量。

尚怀故国赋,是在感叹古代英雄的豪气与励志。

导学案到此结束,通过对李商隐的这两首诗作的解析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领略李商隐的诗歌艺术,也有助于我们在学习古诗文时提升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 7课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及答案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 7课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及答案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导学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读过的诗,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艺术创作。

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3.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4.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早读精粹案金句银段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代赠二首之一》李商隐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

《宫辞》李商隐东府忧春尽,西溪许日曛。

月澄新涨水,星见欲销云。

柳好休伤别,松高莫出群。

军书虽倚马,犹未当能文。

《夜出西溪》李商隐长长汉殿眉,窄窄楚宫衣。

镜好鸾空舞,帘疏燕误飞。

君王不可问,昨夜约黄归。

《效长吉》李商隐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柳》李商隐举家忻共报,秋雪堕前峰。

岭外他年忆,於东此日逢。

粒轻还自乱,花薄未成重。

岂是惊离鬓,应来洗病容。

《九月於东逢雪》李商隐本为留侯慕赤松,汉庭方识紫芝翁。

萧何只解追韩信,岂得虚当第一功。

《四皓庙》李商隐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李商隐花将人共笑,篱外露繁枝。

宋玉临江宅,墙低不碍窥。

《高花》李商隐无赖夭桃面,平时露井东。

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

《嘲桃》李商隐写作金库如果我是诗人诗人,一个多么神秘、多么浪漫的称呼啊!从我刚开始认字时,父母便教我读诗背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小时候的我便爱上了诗,每当读起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时,心中总对这些诗、这些诗人有无限向往。

上了小学,真正接触到了古诗文,诗的作者、背景、年代、意境无一不吸引着我。

不知道是谁看透了我的心思,传来一阵遥远的声音∶“想做一名诗人吗?想做一名怎样的诗人呢?”是啊,我想做怎样的诗人呢?如果我是诗人,我想像李太白那样自由、飘逸。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预习导案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预习导案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预习导案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第一讲:作品预习及讲解1.【提问】如何理解《锦瑟》的意境。

【明确】第一联,毫无疑问是起兴之笔。

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

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

“一弦一柱”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

第二、三两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

但诗人究竟在苦恋什么呢?他表达得太委婉了,只是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

“庄生晓梦迷蝴蝶”,说的是迷惘之情——他曾留恋的梦境。

庄子“梦蝶”,不知哪种状态是真实的自我了。

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尽管那是当局自迷,尽管欢乐是那样短暂,但也足以让他珍惜一生一世。

“望帝春心托杜鹃”,更转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来——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是怎样的悲哀啊,希冀以来生继今世,永结情缘。

接着,诗意又转,柳暗花明,开出另一新的境界来: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美好的事物总是遭到“嫉妒”,不能美满。

这里是指佳人红颜命薄,还是指诗人才命相妨?(李商隐在《有感》一诗中说:“古来才命两相妨”,意为才气与命运不能两全)我们无从知晓。

最后一联,以感叹作结。

“此情可待成追忆”,表明作者到老还是很珍重这份“感情” 的,无需“追忆”,分明已然在追忆。

“此情”为单称表述,则大体可以推定前面所指为一件事。

“只是当时已惘然”反迭前句,言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捉摸不到了。

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

2.【提问】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明确】《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

所以,至今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做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

李商隐一生,固然是在党争的政治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过长期的失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7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5)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7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5)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色。

2.要参照课文注释,疏通基本文意。

3.能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4.最好能熟读成诵。

诵读时,要注意情感的调适,要读出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来。

(二)过程与方法1.诵读法:兼顾诵读技巧和诗歌感情基调,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2.问题合作探究:以学生自己的阅读、感悟为主。

3.启示法:就诗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作一些必要的提示。

4.借助教材和多媒体等教学设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锦瑟》中作者的情感。

2.《马嵬(其二)》篇中作者的兴亡之叹。

二、教学重难点1.《锦瑟》这首诗意象朦胧,意境凄迷,对诗意的理解存有分歧。

2.理解《马嵬(其二)》“讽意至深,用笔至细”的写作特色。

三、课型略读课。

四、课时1课时。

五、课文概述《李商隐诗二首》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单元是唐诗单元。

第六课是由李商隐的两首诗《锦瑟》和《马嵬(其二)》组成,这两篇都属于略读课文,所以作为略读课文,本课的教学要以学生自己的阅读、感悟为主,教师只就诗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做一些必要的提示,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不要纠缠于细枝末节的问题,课后练习虽然没有做朗读和背诵的要求,但最好能熟读成诵。

诵读时,要注意情感的调适,要读出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来。

律诗的自然节奏虽然大体相同,但也要读出快慢疾徐来。

《锦瑟》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六、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让学生回忆学过李商隐的哪些诗。

2.借用PPT展示《嫦娥》及相关注释。

3.找同学说说对诗作及作者的了解。

【设计意图】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过李商隐的诗歌《嫦娥》,小学阶段的诗歌教学与高中不同,高中生再次面对此诗,能够有理性的认知,初步体会李商隐的诗歌特点,为体会《锦瑟》的朦胧之感和《马嵬(其二)》的兴亡之慨做准备。

高一语文必修3《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

高一语文必修3《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
(1)本诗是以马嵬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为主要内容,哪几句诗写了马嵬之变这一事件?
(2)杨妃被“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之悲?
(3)对于以上内容,诗人李商隐发出了什么感慨?
三、预习自测
1、字音识记
锦瑟()弦()柱惘()然马嵬()
未卜()宵柝()晓筹()驻()马
2、下列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他生未卜此生休:在另一世界无法卜知这一世界的欢乐。休,欢乐。
B.庄生晓梦迷蝴蝶:此句用庄子梦为蝴蝶不辨物我的典故,写琴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琴声的这种境界也是作者如梦似幻的身世的象征。
C.沧海月明珠有泪:此句用了海底鲛人泪变珍珠的传说和狄仁杰沧海遗珠的典故,托寓自己的才能不被世用的悲哀。
李商隐诗歌的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表现手法,善于用典,工于比兴,象征、暗示的写作技法比比皆是;二是语言方面,绮丽典雅,辞藻繁艳;三是构思严谨,意境含蓄隽美。
二、整体感知
1、《锦瑟》
(1)自由诵读,体悟节奏与情感基调,把握诗作内容,找出能表明主要内容的三个字。
(2)找出表明情感的两个字。
2、《马嵬(其二)》
【学习反思及总结】
自我检测,自我评价,自我管理!
5、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诗歌鉴赏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2、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3、训练诵诗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特点。

4、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5、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目标重、难点】目标2、4【学法指导】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鉴赏法、总结法【知识链接】1、解析题目:《锦瑟》本诗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

“锦瑟”是指绘有花纹的瑟,这里是对瑟的美称,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两个字。

《马嵬》本诗以“马嵬”命题,重点写唐玄宗在马嵬驿被“六军”所逼,亲赐爱妃杨玉环死一事。

马嵬驿是一个地名,在今陕西兴平县以西的地方。

诗人咏叹这一历史事件的诗有两首,都是讽刺唐玄宗的,本篇是第二首。

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2、作者简介:李商隐(813—约858),。

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

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

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和《樊南文集》。

3、探寻背景:《锦瑟》: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

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的感觉。

这首<锦瑟),题目依<诗经)旧例取自首二字,实际上也可视作“无题”诗;虽然旨意朦胧、笔调含蓄,但显然有所寄托。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说:“此义山年登五十,追溯平生而作也。

”可予认同。

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至马嵬(陕西兴坪),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求处死杨贵妃。

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

史称“马嵬之变”。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是一首政治讽刺诗。

诗作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 )故事为抒情对象,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学习过程】一、品读全文,要求度准字音(A级)1、诵读诗歌,给加点的字注音。

锦瑟.()弦.()柱惘.()然马嵬.()未卜.()宵柝.()晓筹.()驻.()马2、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

⑴望帝春心tuō()杜鹃⑵cāng()海月明珠有泪⑶只是当时已wǎng()然⑷空闻虎旅传xiāo()柝⑸如何四jì()为天子二、文学常识:⑴李商隐,字,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他和杜牧合称“”,与合称为“温李”。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作品集有。

三、李商隐名句集锦:,东风无力百花残。

,蜡炬成灰泪始干。

身无彩凤双飞翼,。

春心莫共花争发,。

天意怜幽草, 。

夕阳无限好, 。

嫦娥应悔偷灵药,。

桐花万里关山路, 。

四、合作探究:(C级)阅读《锦瑟》思考问题1.揣摩《锦瑟》各联所传达的意境,结合自己的理解,加以简要描述:2.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3.《锦瑟》一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分析说明:阅读《马嵬(其二)》思考问题4.谈谈你如何理解《马嵬(其二)》的意境和情感。

5.《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上有何特点?三、拓展探究.谈谈你对李商隐诗中用典的看法:学习小结:课后反思:【作业布置】1、对《马嵬》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贵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海外九洲,不过是徒然留恋罢了,“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

B.颔联追述玄宗仓皇出逃,夜宿马嵬的景况:他彻夜难眠,只听到军营中报更的梆子声,再也听不到宫廷中鸡人报晓的声音。

C.“此日”是禁军驻马不前,要求诛杀杨贵妃之日。

“当时”意为在这危急之时。

“笑牵牛”指玄宗贵妃笑牛朗织女不了解他俩朝夕相伴,永不分离。

D.末联,诗人以冷峻的诘问结束全诗: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①—③题。

赠柳李商隐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①.古时有临别赠柳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是“柳”字谐音“”字。

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

②.怎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③.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品味典故】品典一:庄生晓梦迷蝴蝶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

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品典二: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

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品典三:沧海月明珠有泪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

诗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品典四: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

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

与典三所涵一致。

★常识补充诗词鉴赏艺术手法包括: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3、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等。

【参考答案】1、sè xián wǎng wéi bǔ tuò chóu zhù2、⑴望帝春心tuō(托)杜鹃⑵cāng(沧)海月明珠有泪⑶只是当时已wǎng(惘)然⑷空闻虎旅传xiāo(宵)柝⑸如何四jì(纪)为天子3、文学常识:⑴义山、玉谿生、小李杜、温庭筠、《李义山诗集》4、李商隐名句集锦: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寸相思一寸灰人间重晚晴。

夕阳无限好碧海青天夜夜心雏凤清于老凤声二、合作探究:阅读《锦瑟》思考问题1.【明确】第一联,是起兴之笔。

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

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

“一弦一柱”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

第二、三两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

但诗人究竟在苦恋什么呢?他表达得太委婉了,只是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

“庄生晓梦迷蝴蝶”,说的是迷惘之情——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情感的追怀,尽管欢乐是那样短暂,尽管时隔多年一切都变得朦胧凄迷,但也足以让他珍惜一生一世。

“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达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是怎样的悲哀啊,希冀以来生继今世,永结情缘。

接着,诗意又转,柳暗花明,开出另一新的境界来: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

美好事物的消逝与毁灭,给人以无限的悲伤无奈与怅惘。

这里具体是指佳人红颜命薄,还是指诗人才命相妨?(李商隐《有感》一诗中说:“古来才命两相妨”,意为才气与命运不能两全)我们无从知晓。

最后一联,以感叹作结。

“此情可待成追忆”,表明作者到老还很珍重这份“感情”。

“只是当时已惘然”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捉摸不到了。

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

2.【明确】《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至今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做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

李商隐一生,固然是在党争的政治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过长期的失意。

但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悲欢,未必用这样朦胧的诗歌来表现,不能硬把中国古典诗歌“香草美人的传统”(以爱情隐喻君臣际遇)往这里套。

我们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

其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悟不可支离,须从大处读之。

3.【明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来表达情感。

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也有区别。

比喻像人间的桥梁,一般有两个硬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则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系的对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带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

像《锦瑟》一诗,无论是起兴的“锦瑟”,还是主打的“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可以猜想出来,却极难追究其具体所指。

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阅读《马嵬(其二)》思考问题4.【明确】写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意味深长。

首联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钧。

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

有人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

诗人用“徒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了这虚妄之说。

接着,诗人又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

意为:来世渺茫难求,可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的事实。

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

第二、三两联,都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

马嵬之后,唐玄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的服务了。

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发”,当年盟誓长生殿、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而今都成悲痛!诗的最后一联,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5.【明确】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

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