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火
李东垣“阴火”论观点临床运用浅析
创立“阴火”论。
阴火实乃内伤之火,其病因为饮食伤干扰心包。
人以胃气为本,受水谷之气以生,内伤脾胃,对证施治,往往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火与元气不两立”,提出益元阳与降阴火的辨证关系。
“阴火”乃脾胃气衰,元气不足,得以乘其土位,创制了“甘温除大热”的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
“阴火”的病因为饮食伤胃,劳倦伤脾,七情伤气。
该火因热自内生故谓之“阴火”。
《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云:“故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
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
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
”[1]由此可见,元气与阴火是有矛盾关系的。
元气升发温煦心肺,下济肝肾。
五脏之中,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肝随脾升,胆随胃降;心居上焦,肾居下焦,肾水上承,心火下降,水火既济,心肾相交;气机运行,全凭升降,而脾胃为升降之枢纽,推动了脏腑精气的循环化生。
东垣认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
若胃之气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他阐述了元气虽为“五脏六腑之本”,但有赖于后天脾胃的滋养。
“阴火”一论,后世有医家理解为“阴虚火旺”之意,也有认为其是“虚阳上越”,可谓见仁见智。
刘炳凡在其《脾胃论真铨》中提出,此火不是温煦机体新陈代谢的“少火”,“少火”与元气互相资生。
而离位的“阴火”,实为“食气的壮火”,故曰:“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称其为“元气之贼”[2]。
2 “阴火”的临床表现、治则及代表方剂《灵枢·五邪篇》云:“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
”胃为阳土,喜润,以通为用;脾为阴土,喜燥,以升为补。
阳有余,则胃气有余,相对而言,则脾阴不足,阳有余化为热中,热主化谷,则善饥。
清代医家叶天士,对脾胃学说进行发挥与创新,他提出“脾胃为病,最详东垣”,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治脾可宗东垣甘温升发,治胃则宜甘润通降”。
李东垣指出:“故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
“阴火”本质之再辨
・医师 笔谈 ・
“ 阴火"本质之再辨
冯保 斗
Hale Waihona Puke ( 广 东省 阳江高新 区人 民医院,广 东 阳江 5 2 9 5 3 3 ) [ 中图分类号 ]R 2 2 8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 0 0 4 — 2 8 1 4( 2 0 1 7) O 2 一 O 1 8 9 一 O 2
4 总 结
阴盛格 阳,逼阳外越所致 ”。明代医家李时珍在 《 本草 纲目・ 火部第六卷 》 中也首次对 阴火提 出了阴阳对
立 的描 述 : “ 五行 皆一 ,唯 火 有二 ,二者 ,阴火 、 阳火 也 。诸 阳火遇草而炳 ,得木而燔 ,可以湿伏 ,可以水 灭 ;诸 阴火不焚草木而流金石 ,得湿愈焰 ,遇水益炽 , 以水折之 ,则光焰诣天 ,物穷方止 ;以火逐之 ,则灼性 自消 ,光 焰 自灭 。” 指 出 了阴火 、 阳火 的概 念 ,指 明 了 治疗大法 。然阴火 除了阴证所生之火 这个概念 之本 之 外 ,应还需附加两个重要 的条件 … 。第一,它属于虚证 范畴 ,只能是虚证 ,具有 “ 得水则燔 ,得 日则散 ,补 阳 则消”的特性。第二 ,阴火只能以热药治疗 ,用药则唯 辛热之剂, 所谓以火治之 ,补阳即消。 2 郑 钦安 之 阴火本 质
郑 钦安在 《 医理真传 》、 《 医法 圆通 》中都 提到 “ 阴火 ”,认为 “ 阴火”由 “ 虚阳之气上奔”或 “ 真阳 上腾 ” “ 真 气上 浮 ”而致 。 肾阳上 浮 是 “ 阴 火 ”产 生 的 病机 。其 对 “ 阴火 ”理 论做 了大量 的研究 ,书 中共谈 及 “ 阴火”1 1 次,论及阴火之证也甚多 ,如在 《 医理真 传 》中列举 了3 1 种阳虚证 ,有1 6 种属于 “ 阴火 ” … 。 《 医理真传 ・ 坎卦解 》云 : “ 天一生水 ,在人身为肾, 点真 阳,含于二阴之 中,居于至阴之地 ,乃人立命之 根 ,真种子也。真 阳二字 ,一名相火 ,一名命门火 ,一 名龙雷火 ,一名无根火 ,一名阴火 ,一名虚火。发而为 病 ,一名元气不纳 ,一名元 阳外越 ,一名真火沸腾 ,一 名肾气不纳 ,一名气不归源 ,一名孤 阳上浮 ,一名虚火 上冲。”郑钦安 明确指 出,阴火产生的本质 ,就是 肾中 之虚阳向上或向外飞越 的现象。肾中之阳气 ,包涵在肾 中之阴精之中 J 。此火虽 已离位 ,但与真 阳同出而异 名 ,同气相求 ,随真阳之升浮沉降周流全身 ,但见身之 元气不足之处 ,即乘虚而人 ,欲救此处元气之不足 ,元 气不足则阳气不治 ,故 阴火代之。郑氏还指 出相火 的升 降是产生阴火证之主要 因素 , 《 医理真传 ・ 真龙约言 》 云: “ 一也者 ,真气也 ,天之体也 ,气虽在下 ,实无时 而不发 于上也。若离中真 阴,地体也 ,虽居于上 ,实无 时而不降于下也 。故 《 易 》日 “ 本乎天者亲上 ,本乎地 者亲下” ,此阴阳升降之要 ,万古不易之至理也 。”指 出君火是 以明 ,相火是以位 ,君火是不动的,水生木 , 水为阴 ,阴中有火才能生木 ,君相二火关 系的重点是升 降 ,相火在升 ,升到君火之后还要降 ,降的还是相火 , 是人体一气周流运动的本质 ,相火不降了,才会产生诸 多僭越 之证 。对 于阳气 须沉藏 的重要 性 ,郑钦 安也指 出: “ 真气 ,命根也 ,火种也 ,藏于 肾中 ,立水之极 , 为阴之根 ,沉潜为顺 ,上浮为逆。”告诫世人 阳气藏在
论阴火的病理实质及其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综 上可 见 , 氏立 说 , 以升 降 浮 沉 为 纲 , 阴盛 李 是 以
阳虚作为内伤病理概括 , 而谷气不升反降, 则是 内伤病 之证” 是对 内伤病理 的高度概括 , 是李 氏立说 的基本 理 的切 入点 , 这就 是李 氏脾 胃内伤 论 治 , 特别 强 调 阳气
点, 由于 阴 阳是一 个 多义词 而又 同义 连 用 , 之 学者 守 升 发 的理论 根据 , 阴火 学 说 就是 在 这 一 病 理 认 识 基 后 而 旧 因循 , 阳气 不 足 阴寒 独 盛 为 解 , 与 文 义 割 裂 , 础 上发 展起 来 的 。 以 既 又不符 病理 实 际 , 离 了李 氏立 论本 旨 , 究全 文 此处 2 阴盛则上 乘 阳分 。 阴道 不行 偏 详 而 阴盛 阳虚 的确 切定 义 , 以降 沉之气 有 余 , 浮之 气不 应 升 同篇李 氏又说 : 夫脾 胃不 足 , “ 皆为 血 病 。是 阳气 足解 读为 是 , 因李 氏立 言 以 阳主 升 浮 , 向上 向外 , 时应 不 足 , 阴气有 余 , 九 窍 不 通 。诸 阳气 根 于 阴血 中、 故 阴 春夏 ( 寓强 壮 ) 阴主降 沉 , : 向下 向 内 , 时应 秋 冬 , 寓衰 血受火邪则 阴盛, ( 阴盛则上乘 阳分 , 阴道不行 , 生 而 无
W ORL CHI S DI I S p e e . 0 , 16, o 5 D NE E ME C NE e tmb r 2 1 Vo . N . 1
阴火探微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 7 - 7 22 1 )3c-O 7 0 文 6 4 0 4 (0 oo () 1 - 1 2
李 东 垣 是金 元 四 大 家 之~ , 冶疾 病 以 重视 脾 胃享 誉 医 林 , 论 被
称为“ 土派” 代表。 补 的 阴火 是 李 东 垣 在 经 》 论 的 指 导 下 , 内 理 综
其 中而 升 其 阳 , 寒 以 泻其 火 ” 甘 以及 “ 诸 风 药升 发 阳 气 , …用 以 … 辛 甘 温 药 接 其 升 药 ” 治 疗 大 法 , 制 补 脾 胃泻 阴 火 升 阳汤 治 疗 的 创
火 土 二 家 之 为病 , 附 有加 减法 , “ 脉 缓 、 怠惰 嗜 卧 、 肢不 并 云 如 病 四 收 或 大 便 泄 泻 , 湿 胜 , 平 胃散 。 脉 弦 、 弱 自汗 、 肢发 热或 此 从 若 气 四 大 便 泄 泻 、 皮 毛 枯 槁 、 脱 落 , 黄 芪建 中汤 。 或 发 从 脉虚 而 弱 四物 于
怒 。 这 里 用 阴 阳这 对概 念 来 区 分 内伤 病 和 外 感 病 。 脾 胃虚 实传 ” 《
变论 》 说 : 阴 虚 则 内热 , 所 劳 倦 , 气 衰 少 , 气不 盛 , 焦不 中 “ 有 形 谷 上 行 , 脘 不通 , 下 胃气 热 , 气 熏 胸 中 , 为 内热 。 由此 可 见 , 垣 所 热 故 ” 东
“ 热 内伤 之 病 ” 湿 。
3 阴火 的 症状 和 治疗
按 东 垣 所 述 , 火 的 症 状 主 要 有 3 面 : 1脾 病 则 怠 惰 , 阴 方 () 气短
合 前 贤之 论 并 结 合 自己的 临 床 经 验 总 结 出 来 的理 论概 念 , 其 学 是
阴火概念、发生机理与治疗
推荐书籍(阴火)
《内外伤辨惑论》▪李东垣 《脾胃论》▪李东垣 《火神三书》▪郑钦安 《火郁发之》▪李士懋
谢谢
汇报人:WPS
东垣▪“甘温除大热”
元阳外越
一点真阳,为群阴阻塞,不能归根,必须荡尽群阴,乾纲复振,纳气归肾。
潜阳丹
封髓丹
西砂一两 附子八钱 龟板二钱 炙甘草五钱
黄柏一两 砂仁七钱 炙甘草三钱
伏火说
世多不识伏火之义,即不达古人用药之妙也。余试为之喻焉:如今之人将火煽红,而不覆之以灰, 虽焰,不久即灭,覆之以灰,火得伏即可久存。古人通造化之微,用一药,立一方,皆有深义。 若附子、甘草二物,附子即火也,甘草即土也。古人云:“热不过附子,甜不过甘草。”推其极也, 古人以药性之至极,即以补人身立命之至极,二物相需并用,亦寓回阳之义, 亦寓先后并补之义,
亦寓相生之义,亦寓伏火之义,不可不知。
虚阳外越
茯苓四 逆汤
通脉四 逆汤
天雄散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 炙甘草二两 干姜一两半
炙甘草二两 附子大者一枚
干姜三两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
天雄三两 白术八两 桂枝六两 龙骨三两
二加龙 骨汤
龙骨二分 炙甘草二分
牡蛎三分 桂心四分 芍药四分 大枣四枚 生姜五分 白薇三分 附子三分炮
脾胃气虚
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元气耗伤,升降失司。
《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云:“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 虚,湿气下流于肾,闷塞其下, 则闭塞气机,肾中相火不能升降出入, 失却其伴君游行于全身,辅君行事的功 能,相火郁而成火热,东垣把这种火称 为阴火。
致上僭而为病),近似实火,俱当以此法辨之,万无一失。
虚阳外越
《伤寒论》第69条:“发汗,若下后,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 之。”
阴火与相火的关系辨析
阴火与相火的关系辨析东垣著《脾胃论》一书,首先推出“阴火”一词,并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为元气之贼”的观点。
在治疗上制定“甘温除热”、“升阳”与“泻火”之法,首创“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等临床上用之有效的方剂,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然而在病机的阐述上尚欠清晰,特别对“阴火”的概念阐述不够明确,以致后世有“虚火”、“实火”、“浮火”之争。
我们对《脾胃论》进行了研究,并参考丹溪、景岳、养葵等各家之说,对此加以分析,以求正于同道。
1 水中之火,乃人生立命之根以“阴火”名者,自东垣始。
以后丹溪、景岳、养葵等皆指“阴火”即“相火”也。
相火为水中之火,肾中阴阳犹如水火,内寄于肾,故谓肾为“水火之宅”,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维持人体生命上的动态平衡。
相火者,守位禀命,代君行令,动而可见。
君以名,相以位,君相协调,阴阳平衡,水火有序,则机体生机勃勃。
《内经》云“少火生气”,所谓“少火”者,乃少阴之火也。
东垣《脾胃论》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旨在培补后天元气之本。
顾元气为生身之精气,而实祖于胃。
故胃气有谷气、营气、卫气、宗气、阳气之别名,其实皆元气之异称,而此气即《内经》“少火生气”之气也。
“少火生气”即为真阳生气,乃人生生命之根。
此火寄于肝肾,为水中之火,名曰相火。
相火者,因君火不主令(行),而代君以行,故曰“相火以位”。
元气在两肾命门之中,随三焦相火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蒸糟粕而化精微,是元气即相火之所化(《质疑录》)。
相火者生气者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
故相火实为生身立命之本。
2 离位妄行,乃损伤元气之本相火乃水中之火,水静火动,静而不止,动而不妄,则天能生物,人能有生。
天之火虽出于木,而皆本乎地。
故雷非伏,龙非蛰。
海非附于地,则龙雷不能鸣,不能飞,不能波也。
鸣也,飞也,波也,动而为火者也,此皆谓之相火。
周子曰:即发知矣,五性感物而万事出,有知之后,五者之性为万物所感,不能不动。
火有“虚实之分”,也有“阴阳之说”,一篇教你识“阴火”
火有“虚实之分”,也有“阴阳之说”,一篇教你识“阴火”“上火了!”这是许多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吃多了“热性”食物,通宵熬夜,加班休息不足,酒喝多了……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容易“上火”。
多数人上火了只知道“清火”,却很少关注上的究竟是什么火?“火”是“热”和“光明”的象征,用中医阴阳属性的归类来看,“火”自然地属于“阳”。
但阴阳是对立统一的,万物都有阴阳两方面的属性。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阴阳者,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所以,“火”分为“阳火”和“阴火”,“阳火”就是一般容易理解的“火热”之证象,而“阴火”则是指人体因为阳气虚弱导致体内阴寒过盛,从而把本来应该秘藏在体内温暖身体的生理之火逼出来,从而产生一系列所谓“上火”的症状,这一类因为阳虚阴盛而导致的“上火”,就称之为“阴火”。
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创始人,云南省四大名医之首,云南中医药大学首任院长吴佩衡先生,对“阴火”尤为重视。
为了把“阳火”和“阴火”进行鉴别,他特别提出“贼子”和“逆子”的概念,让人容易理解。
所谓“阳火”就是邪热之火,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真热证”,佩衡先生把这类邪热之火比喻为“贼子”,既然是“贼子”就是从外而入,此子当诛当灭。
所以治疗“阳火”应该运用清热泻火解毒之法,即运用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或滋阴清热类药物来进行治疗。
而“阴火”指的是没有在对位置的生理之火,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假热证”,佩衡先生把这类离位的生理之火比喻为“逆子”。
既然是“逆子”,则此子由内而生,是亲生之子,只是其不听话,没有在他该在的位置上,故此子绝不能诛灭,而当教当训,故应该采用温阳扶正、引火归元的方法来治疗。
现阶段人们社会生活习惯和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导致的众多“上火”症状中,属于“阳火”真热证的比率越来越小,而属于“阴火”假热证的比率却越来越多,而且占到了绝大多数。
如果不具备识别“阴火”假热证的能力,一遇到“上火”症状,不分阴阳,一律采用清热滋阴泻火的方法进行应对,就会犯诛杀无度之错,就会损伤到人体生理之火,造成阳虚证的出现。
读解“阴火”
2020年11月第26卷第11期November2020Vol.26.No.11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1601【理论探讨】读解“阴火”顾思臻,窦丹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1203)摘要:"阴火”一词出自《内外伤辨惑论》,阴火之"阴”或指下焦之火,或指心火伤阴,阴火之"因”源于"汴京大疫”,阴火之“机”为疫毒火热伤正、邪胜正衰,阴火之"证”症状纷繁,包括全身虚弱症状、肺系、胃肠系及神志精神症状。
由于疫病患者脾胃虚弱之症明显,正虚为重,前医攻下发表之法,祸不旋踵,犯虚虚之法,故李东垣虽误将"外感”辨为"内伤”,然从"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入手,扶正救治,确为求本,立辛甘温之剂补脾胃、味薄风药升阳气、滋阴清热泻阴火之法,根据病情轻重,诸药或独行或合参以治"阴火”,为后世救治疫病开辟了新的法门。
关键词:阴火;涵义;机证;治疗;风药中图分类号:R22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250(2020)11-1601-02“阴火”理论是李东垣脾胃学说的核心理论之一,李东垣对于“阴火”的阐发散在于各篇且语焉欠详。
然结合其成书背景,拟对该理论的含义、病机及治法方药等重新进行审视,现归纳总结如下。
1“阴火”释义初识“阴火”便心生疑窦。
火为阳,何有“阴火”之说?莫非如同伤暑,有“阳暑”“阴暑”之分?历来各家都以“内伤”为前提[1-5]并各执一词,大致可归纳为内火、虚火、邪火3种含义。
内火是指李东垣根据《素问•调经论篇》:“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二语发挥为“饮食劳倦,喜怒不节,始病热中”等,强调火热之症的产生源于脾胃内伤。
从阴火论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程度
血压控制情况
研究进展与展望
PART 05
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在从阴火论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包括新药物、新疗法等。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阴火论治的方法
PART 0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原则:以养阴泄热为主,兼顾脏腑功能。
常用药物:生地黄、玄参、女贞子、枸杞子等养阴药,黄芩、黄连等泄热药,以及茯苓、泽泻等健脾药。
注意事项: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在养阴泄热的基础上,可联合应用活血化瘀、利水渗湿等药物,以提高疗效。
非药物治疗
日常调理
饮食调理: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01
02
运动调理: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
情志调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可进行放松训练。Fra bibliotek0304
起居调理: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注意保暖。
阴火论治的优势与局限
PART 03
优势
经验总结:根据实践案例的介绍和分析,总结阴火论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THANK YOU
汇报人:
阴火论治的理论基础
阴火论治的原理
阴火论治是一种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内阴阳失调会导致疾病,其中阴火是体内虚火的表现。
01
02
阴火论治的理论基础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等中医学理论。
阴火论治通过调节人体内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结合临证 再探“阴火”
1763【理论探讨】结合临证再探“阴火”**基金项目: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2019034)-基于肠道菌群-TMAO 途径补脾胃泻阴 火升阳汤干预DMC 研究作者简介:崔翰博(1983-),男,医师,博士研究生,从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药临床与研究。
崔翰博,关 烽,魏青,任永丽(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摘要:李东垣提出“阴火”理论,“饮食失节,寒温不适”为其病因,脾胃亏虚、脾不升清致精微下流,令精微不能上呈心肺,心肺阴虚而生虚热为其病机。
“阴火”病位在心而火热之象多现于心肺,亦可涉及其他脏腑。
“阴火”并非一个固定证型,而是一系 列具有共同病机演变规律的证,脾虚内热是此类证的共同病理特点、,其中脾虚、湿停、心肺阴虚、心阴虚之火的侧重有所不同,加之虚火所伤之部位各异,因而此类病症之临床表现各异,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癌性发热、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慢性炎症等许多疾病 状态中。
治疗中取甘温除热法,以补脾土之虚、升清阳之陷、化湿浊之聚、润上焦之燥、清火热之余,令机体恢复左升右降之职,方能使阴火得除,诸疾得愈。
关键词:阴火;甘温除热;脾虚内热;李东垣中图分类号:R222. 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250(2020) 12-1763-02金•李东垣首提“阴火”理论,并立补中益气 汤、升阳散火汤、升阳除湿汤等方,发扬“甘温除热” 法以治疗一些虚热类疾病。
但因其对阴火的阐释颇 有跨越,如《内外伤辨惑论》载:“乃肾间受脾胃下流 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却未解释湿阻为 何导致阴火上冲?又言:“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 心火独盛”,却未指明心火是否为阴火,气衰又何以 致火盛?以致后世对何为阴火及其产生病机争论纷 繁。
或认为阴火为湿浊内郁所化之火[1],或认为是 人体气机因虚而致升降失利、气非其位所生之 火[2],或曰因“子能令母实”,意为脾土湿盛而令心 火旺即便在不同版本的中医教材中,亦有“气 郁生热”“气血虚损而发热” “中阳外越” “肾阴不 足、虚火上炎”“阳虚外感发热”等不同观点⑷。
李东垣“阴火”的因机浅探
李东垣“阴火”的因机浅探作者:陆万科冯珂纪立金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24年第03期【摘要】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等书对内伤脾胃病进行了充分的阐发,然而书中“阴火”这一概念不甚明确,后世医家认识也颇多不同。
文章从阴火之因、阴火之机、阴火之状、阴火之治四个方面进行较全面的剖析,由此认为阴火可分为原发阴火和继发阴火。
原发阴火产生的机制是由于脾胃虚衰、元气不足,最终谷气下流闭塞于肾间引动胞络之火向上向外布散;继发阴火是在原发阴火的基础上,局部元气不足而显现出局部的火。
【关键词】阴火;脾胃论;李东垣【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4)06-0112-03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06.zgmzmjyyzz202406024A Brief Exploration of the Cause and Mechanism of Li Dongyuan’s “Yin Fire”LU Wanke FENG Ke JI Lijin*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350122,ChinaAbstract:Li Dongyuan’s books, such as Nei Wai Shang Bian Huo Lun and Pi Wei Lun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 of internal injuries and diseases of the spleen and stomach. However,the concept of “Yin Fire” in th ese books is not very clear, and later medical practitioner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it.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Yin Fire from four aspects: the cause, mechanism, manifestation, and treatment of Yin Fire. It is believed that Yin Fire can be divided into primary Yin Fire and secondary Yin Fire. The mechanism of primary Yin Fire is due to spleen and stomach weakness and insufficient vital energy, which leads to the obstruction of grain and energy flow. The fire in the cell network is forced to spread upwards and outwards, and eventually becomes blocked between the kidneys. Secondary Yin Fire is manifested as local fire due to local insufficient vital energy on the basis of primary Yin Fire.Key words:Yin Fire;Treatise on the Spleen and Stomach;Li Dongyuan李东垣晚年集一生之所学所悟著成《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然而在其著作中并未专篇论述阴火,这导致后世医家对阴火的本质各执一词,至今未形成统一的观点。
老中医:阴火医案
阴火医案
彭某,女,77岁
2006年12月18日初诊。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服新癀片后出现呕吐、头晕半月,伴牙痛,心慌,嘈杂,口干,纳差,二便尚可,舌淡、少苔,脉沉细弦。
中医诊断:阴火,证属脾胃气阴不足。
治以清泻脾阴之火,予参苓白术散加减。
处方:
党参、荷叶、竹茹、麦冬、石斛、姜半夏、茯苓、扁豆各15g,山药、薏苡仁、谷芽各30g,木瓜、枇杷叶、炒白术各10g
6剂,每天1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症状大为好转,唯口干,舌痛,舌淡尖红、少苔,脉缓略弦。
治以健脾益气养阴。
处方:
太子参、北沙参、茯苓、扁豆、石斛、麦冬、竹茹、芦根各15g,乌梅、荷叶、枇杷叶各10g,慈茵仁30g,白术12g 续服6剂,未再来诊。
后随访诸症已愈。
历代医家对“阴火”的认识
≯ 峁詹 璧隧学嚣 础
200 8 V o . N o. 19 5
医 文 史献
必须解决什么是 ” 阴火” 。关于什么是 “ 阴火”傅沛藩 [ , 3 ] 认为“ 阴火” 因气虚下陷 , 是 湿流下焦 , 蕴为湿热 ; 也有认 为是阳气虚衰, 阳损及阴 ; 还有认为气损及血 , 阴血亏虚 而成热等 。现代一般认为包括 3 个方面 : 一是李东垣所 说 的脾 胃气衰 、 元气不足 , 独亢于心的心火 。 二是不能下 交于肾, 而反 冲于上的离位相火。因为它不仅无温养生 气作用 , 反而因脾 胃气虚而乘土位 , 这个离位相火 , 亦是
讨。
J 李东垣对“ 阴火” 的认识
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此处“ , 火邪” 即为阴火 。 因饮 食损 胃, 伤脾 , 劳倦 致使脾 胃气虚而生热 , 而劳倦过度亦 可引发 肾间阴火上冲。 内外伤辨惑论》 《 中说 :是热也非 “ 表伤寒邪 , 皮毛间热也 , 肾间受脾 胃下流之湿气 , 乃 闭塞 其下 , 致阴火上 冲, 作蒸蒸而躁热 , 上彻头顶 , 旁彻 皮毛, 浑身躁热。” 此种 热不甚 , 病程较久 , 时作 时休 , 时轻 时
金代医家李东垣 , 其学术思想 的主要 内容为脾 胃内
伤学说 , 阴火” 而“ 理论 为其 “ 胃学说” 脾 的核心内容 。由 于李东垣在其著作 中对“ 阴火 ” 论述较简 , 成后世 医家 造 对“ 阴火” 进行探讨 , 众说纷纭 , 莫衷一是 。 通过分析历代
医家 对 阴火 的 阐释 , 笔者 对 阴火 的 内涵进 行 了初 步 的探
生方法 , 强调顺应 自然界 阴阳的消长规律 以养生 , 即要 掌握 自然界 的变化规律 ,适应性地调节人 的生活起居 、
[] 3李应均. 《 黄帝内经》 中的入天观[ . : 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
“阴火”别见
《 胃论 ・ 中 益 气 汤 》 :如 时 头 热 躁 , 下 元 阴火 蒸 蒸 发 脾 调 云 “ 是
也 , 真 生 地 黄 二 分 、 柏 三 分 , 此证 则 去 之 ” 加 黄 无 。
Ⅸ 胃论 ・ 脾 清暑 益 气汤 》 :脾 胃既 虚 , 能 升浮 , 阴火 伤 其 生 云 “ 不 为
揣测李东垣 关于“ 火” 本意 , 有心得 , 阴 的 颇 自觉 此 见 解 可释 东 垣 义 理 , 喜 之 余 , 梓 成 文 , 同行 探讨 。 欣 付 与
1 对 “ 火 ” 不 同认 识 阴 的
历 代 医家 Biblioteka 所 以 对 “ 火 ” 阴 进行 广 泛 阐释 , 要 出于 对 下 列 文 主
火” 本质 , 百六十余年来 , 代医家不乏阐释之人 。 的 七 历 笔者 近 日 研 读 了《 胃论 》 文 , 重 研 究 了其 中 关 于 “ 火 ” 论 述 , 细 脾 全 着 阴 的 仔
耗, 心火炽动 , 脉沸腾 , 血病 , 阳气不治 , 火乃独炎上 , 而 血 则 而 阴 而走 于 空 窍 , 至 燎 于 周 身 ” 以 。 《 胃论 ・ 运 衰 旺 图说 》 :草 梢子 、 芩 补 肺 气 , 阴 火之 脾 气 云 “ 黄 泄 下行 。 苦 气 上 逆 , 食 苦 以泄 之也 ” 肺 急 。 《 胃论 - 食 劳 倦所 伤 始 为热 中论 》 :既 脾 胃 气 衰 , 气不 脾 饮 云 “ 元 足 , 心火独 盛。 火者 , 火也 。 于下焦 , 系系于心”又云 : 而 心 阴 起 其 ; “ 胃 气虚 , 脾 则下 流 于 肾 , 阴火 得 以 乘其 土 位 ” 又 云 :盖 阴 火 上冲 , ; “ 则 气 高 喘 而 烦 热 , 头 痛 , 渴 , 脉 洪 ” 为 为 而 。
李东垣笔下的热中解读“阴火”
——解读“阴火”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李东垣在构建脾胃内伤学说时,独创性地提出了“阴火”理论。但后世医家在阅读李东垣著了李东垣学说在临床上的更好应用,并且迄今为止,中医学界仍对李东垣所说的“阴火”概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重新认识李东垣笔下的“热中”证,或许会对“阴火”的正确认识有所帮助。
李东垣在《脾胃论·卷中》中专门写有一节内容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文中指出:“脾胃之证,始得则热中。”“热中”有什么临床表现呢?“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应该如何治疗呢?“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用方为补中益气汤加减。
气偏胜于内,似乎还没有说清“热中”的“热”的产生机理。李东垣紧接着又引用了一段话:“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曰内热。”这句话是岐伯回答黄帝的话,黄帝的问题是:“阴虚生内热奈何?”也就是说,这儿的热是“阴虚生内热”,其机理是劳倦损耗形气,加之饮食不及,水谷精气不能充盛,上焦之气不能宣发,下脘(有版本校正为“下焦”)之气不能通调,中焦郁滞生热,热气上熏胸中。前后对参,热气上熏胸中即“阴火上冲”。由于火的形成涉及到三焦,因此有心火、相火、包络之火等的不同表述,但热的形成主要源于中焦气虚。中焦气实则无热,气虚则有热。气虚一分,热即多一分。因此李东垣说“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下流于肾可理解为与“谷气不得升浮”同义。)
毫无疑问,补中益气汤及其方后的加减法,可以体现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的总的治则:补中、升清、泻阴火。“热中”是补中益气汤的主治证。
那么,解读“热中”形成的机理,或许会成为解读李东垣阴火学说的关键一点。李东垣对“热中”的认识来源于《黄帝内经》,文中主要引用了《素问·调经论》中的两段话以作佐证。第一段是:“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善怒。”这里“炅中”即“热中”,“并”解释为偏胜,“阴”、“阳”解作表里。从李东垣引用的这句经文中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李东垣笔下的“热中”产生的原因是“气并于阴”,也就是气偏胜于内。而“内伤脾胃,乃伤其气”,饮食劳倦所伤脾胃,怎么可能是气偏胜于内呢?再从前文对脾证始得诸症机理的解释中可以看到,“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前后对参,我们会发现,李东垣说的气偏胜于内是指阳气不得升浮外达,是相对阳气不达的“外”而言偏胜的,并非绝对偏胜。进一步推导,阳气不得升浮外达的原因是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似也顺理成章。
关于“阴火”理论之欧阳语创编
【摘要】关于“阴火”理论历代医家有不同解释。
经分析认为“阴火”是指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精神刺激三因素综合作用引起脾胃气虚而导致的内伤发热,是由于脾胃气虚,气机失常,致三焦气失机司所致,源于中焦,起于下焦,见于三焦。
【关键词】阴火;脾胃气虚;李东垣1 李东垣对“阴火”的认识李东垣在他的《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4部著作中,据统计共有40多处提到“阴火”,明确指出“阴火”为心火者2处,为肾火者5处,为脾火者3处,为胃火者1处,为肝火者1处,为肺火者1处,为经脉之火者6处,为五志化火者2处,为实火者1处,为虚火者6处等[1]。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今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此处“火邪”即为阴火。
因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致使脾胃气虚而生热,而劳倦过度亦可引发肾间阴火上冲。
《内外伤辨惑论》中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躁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
”此种热不甚,病程较久,时作时休,时轻时重,遇劳加重,一般上午多见,体温通常不会很高,多呈现躁热,休息后阴火回归肾间,则又呈现表阳虚的常态。
李东垣著作中多处提到阴火产生的病理机制,如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说“人之真气衰旺皆在饮食入胃,胃和则谷气上升”;在《脾胃论》中则说“阳气虚则不能上升,而脾胃之气下流,并于肝肾”;在《内外伤辨惑论》中又说“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肝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而“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内外伤辨惑论》)。
可见这里所说的“脾胃之气”是指脾胃元气,脾胃气虚,生化无源,致使清阳无力上行,脾虚湿聚,下陷下焦阴分,郁而化火。
由此可见“阴火”为脾胃气虚清阳不升,下陷下焦阴中,郁而化火上攻所致。
《脾胃论》中说:“阴虚则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为内热。
郑钦安之“阴火”观
郑钦安之“阴火”观【摘要】千百年来“阴火”一词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众说纷纭。
郑钦安分析“阴火”的实质,一语道出“阴火”乃阳虚阴盛,虚阳上浮也。
治疗上以扶阳抑阴为主。
【关键词】郑钦安;阴火;阳虚阴盛;虚阳上浮【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086-01“阴火”现象,是古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中发现的。
医学家李杲首次将此概念植入中医学中。
本文通过对“阴火”实质的分析,引出郑钦安的“阴火”观。
1.真气上浮,须识阴火临床上见到阳虚阴胜,‘满身纯阴’之证,由于证候单一,从辨识阴阳的‘实据’、‘真机’着眼,辨识并不困难。
但阳虚之证有很多变化,“往往多有与外感阳证同形,人多忽略,”或者“以为阴虚火旺”之证,容易惑人。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郑氏发挥经旨,揭示了肾阳的生理特性“先天之真阳,喜藏而不喜露,藏则命根永固,露则危亡立至”。
“真气命根也,火种也,藏于肾中……沉潜为顺,上浮为逆”。
在此基础上,他揭示了肾阳“上浮为逆”的病机,“反复推明虚火之由”:“若虚火上冲等症,明系水盛。
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
故经云:阴盛者,阳必衰。
即此可悟用药之必扶阳抑阴也……历代注家俱未将一阳潜于水中底蕴搜出,以致后学者懵然无据,一遇此证就滋阴降火,杀人无数,真千古流弊,医门之大憾也”。
这就从病机角度指明了虚阳上越的机理。
同时郑氏还指出,虚火上冲之证较纯阴之象病情更为严重。
“病至真气上浮,五脏六腑之阳气,已耗将尽,消灭削剥,已至于根也。
经云:‘凡五脏之病,穷必归肾’,即此说也”。
2.辨认阴火,必现阴象阴火是与阳火相对而言,阳火又称“实火”,指由邪热而产生的火症其病性与症象均属阳热,二者标本一致。
而阴火,阴证所生之火,是在全身“阴象”、“阴色”亦即阴证的基础上产生的局部虚热,乃假热之症,因此可以称之为“假火”。
阴火即阴中之火刍议
力日增。
甚至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开始给中医立法;美国、新加坡、印度等国则把中药作为一种战略产业发展 全球的中医药产值也是逐年直线增长。
但是极其奇怪的是,作为发源地的我国,却出现了中药出口额不足国际中草药市场的10%,栽培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中医药年产值规模仅占全球的3%的尴尬局面。
民族精华被世界排斥,同时世界又在掠夺着民族精华。
要改变这种局面,笔者认为还是要立足中国,走向世界。
只有中国人真正下决心排除干扰,充分地继承研究中医,才会有效地发扬揭示中医。
当中医药疗效日益发挥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受了益(包括经营中医药生意的人),会促使更多的世界的人民接受、相信中医,甚至掀起新医学的革命。
同时,国家政策还要对于中医药进行有效的保护。
中医科学可以是没国界的,但中医的专利成果是属于中国人民的。
这应该是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两个基本方面。
5 结合与独放结合,是指中西医结合;独放,就是中医或西医的单用。
中西医结合!、团结中西医!,是几十年以来国家提倡的政策,也是中医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中医发展的必然难题。
从哲学来看,结合属于矛盾的统一,独放是矛盾的对立。
结合是两点论!;独放是一点论!。
两点论!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
问题是,究竟如何操作促成结合?至今没有明确有效方案。
很多的结合!都是虚浮幼稚。
结果,中西医既没结合好,也没团结好。
笔者认为抛开中西医学术上怎样结合不谈,就从哲学上论证,对立!、统一!的互相转化∀∀∀它的转化条件是严格甚至残酷的。
条件应该是:当对立双方处在势均力敌的时候,即对立的成分应该是两强,才有真正的统一,抑或叫做结合!、和谐!。
因此,中医目前应该的路子只能是:中医人就是中医为主,能中不西!,大力运用本医学的独特理论经验,大力发掘治疗疑难病常见病的疗效,利用不断提高的有效率(尤其是西医达不到的有效率)来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那时才是中西医结合的成熟时期。
目前关于结合的说法争论甚多,但是从哲学最高级别的务虚来论证,似乎高屋建瓴,即先坚决独放,再两强结合。
太宰治《阴火》经典语录
太宰治《阴火》经典语录阴火,太宰治。
本命津岛修治,青森人。
11个小故事,私语风格。
诉说才是治愈的良药,在消沉抑郁的生活里,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也曾遇见阳光普照,但只是昙花一现,生活终究是乏味的,是绝望无望的循环。
无赖派文学的代表人物,由于领悟太多所以思想漫溢,在患得患失里学着和自己相处,还是逃不过宿命。
太宰治《阴火》经典语录1、之后我便观察如来与白象犹如纸张落入水中,倏地化为透亮,全部的元素烟消云散。
太宰治《阴火》2、行至桥头,男人原想就此折回,女人却径自宁静地走过桥去,男人于是也跟了过去。
太宰治《阴火》3、她在熟睡中面带微笑。
有恍惚的笑,侮蔑的笑,纯真的笑,做作的笑,谄媚的笑,喜悦的笑,还有破涕为笑。
她始终保持着微笑。
太宰治《阴火》4、我一边踉跄前行,一边重振旗鼓。
太宰治《阴火》5、不过我还是要说,由于我实在是想揍扁你那张道貌岸然的脸。
太宰治《阴火》6、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无论再怎么永恒的形象,从本质上说终究不过是些凡俗之物。
太宰治《阴火》7、人类所谓人类,不过是闹市里聒噪的苍蝇。
因此对我而言,作家才是一切,而作品则一文不值。
太宰治《阴火》8、我只想站在比你高的地方,用人类最纯粹的苦痛与苦恼给你一记洪亮的耳光。
太宰治《阴火》太宰治《阴火》简介:《阴火》是2021年4月一部由(日)太宰治所著书籍,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发行。
总有一群不幸的人们,免不了对恨得牙痒痒的异性关注有加。
那男子当然如此,女的亦如出一辙。
今日早些时候,女子到那男的家里访问,没来由地嘲讽起他往昔的言语。
这污辱使他决意反击,而她对此早有预备。
男子被逼上绝路,只气得全身颤抖,更促使这畸恋土崩瓦解。
男子几乎失去了理智,直至两人最终糊涂过来,才切实感受到双方的真情不再。
[1]这样的两人,虽始终并肩走着,却都不情愿向对方妥协而且,对彼此更厌恶了。
土堤下方,宽近两间的河道曲折流淌。
昏暗的暮色中,男子借着一点微弱的光线注视水面,正迟疑是否要折回之时,女子却埋着头径直往前走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上除考虑脾虚阴火发热证的特点外,还须与阴虚发热、阴盛格阳、阳明热证等相鉴别:脾虚阴火发热证和阴虚发热证,虽均为内伤所致,同有发热表现,但病机不同,阴火的主要矛盾是阳气不足,阴虚火旺的主要症结是阴液亏虚,火伤元气多责脾,阴虚火旺多责肾。脾虚阴火发热证和阳明热证似同实异,阳明热证起于外感,阳火为患,属邪火炽盛的胃中实热,身热口渴,汗出脉洪,必蒸蒸发热,必口渴而饮,必汗出而热,必脉洪有力;脾虚阴火发热证因于内伤劳倦,脾胃虚弱,阴火为患,属虚阳亢奋的胃中虚热,身热而烦,日晡反减,口渴不多饮,多饮则胀,汗出恶风,脉虽洪大而按之无力,特别是“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为阴火证所独有;两者临证用药截然不同,阳明热证,首选白虎,脾虚阴火发热证,首选补中益气汤,东垣在《内外伤辩惑论》作补中益气汤方解说“白术苦甘温,除胃中热” 正如李时珍说:“诸阳火遇草而焫,得木而燔,可以湿伏,可以水灭。诸阴火不焚草木而流金石,得湿欲焰,遇水益炽。以水折之,则光焰诣天,物穷方止,以火逐之,以灰扑之,则灼性自消,光焰自灭。” 阴盛格阳不仅见于外感伤寒的急性疾患中,也常见于内伤杂病的慢性疾患中,是因少阴阳衰已极,阴寒太盛,虚阳上浮外越,表现为面红如状,脉大按如丝,下元虚冷,两足逆寒的上假热下真寒之征象;脾虚阴火证和阴盛格阳都常见于饮食劳倦所伤后引起的慢性内伤杂病中,同是阴火为病,都可用甘温除热的方法治疗,但病机不同,治法和用药亦异,一为脾胃气虚甚,导致血虚,使气无所附,虚阳亢奋,而见脾虚发热的阴火证,矛盾症结在脾气虚,一是肾阳虚极,不能潜藏而反浮越,而见肾虚格阳的阴火证,关键是肾阳虚;前者宜用补脾益气的甘温除热法,如用炙甘草配合人参、黄芪、白术等组成补中益气汤及类方,后者宜用温肾回阳的甘温除热法,如用炙甘草配合附子、干姜、肉桂等组成的通脉四逆汤及类方,两者有补气和补阳的轻重缓急不同,都属于甘温除热法的范畴;
1、从阴火之名认识阴火含义
古人凡事必先正名,名正则言顺。东垣命名阴火,其用心良苦,分析其根据和道理有三方面。第一,东垣运用阴阳学说将人身生理之火分为阴和阳,《内经》称之为“少火”,同时又根据阴阳之中可再分阴阳,把属于人身阳气的生理之火又分阴阳,在《脾胃论》中引用《内经》原文“阳气者,若天与日,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作为立论之据,以区分阳气精和柔之不同作用,因此运用阴阳学说将生理之火分为“阴火”和“阳火”是顺理成章的;他在《内外伤辩惑论·吐法宜用辨上部有脉下部无脉》也说:“阳火之根,本于地下,阴水之源,本于天上。”这是从生理角度将水和火作为一对阴阳。阳气在人身是无处不在的,故五脏六腑都各自有其自己的火,此火在正常情况下,主要表现为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通常生理上将火分阴阳实际意义不大,因为无论阴火还是阳火,在人体都是阳气,都属《内经》所言的“少火”范畴,共同发挥温煦作用,所以他从生理上更突出地、多次的强调阳气和元气。同时他把人身病理之火也分为阴阳,《内经》称之为“壮火”,不论是阴火还是阳火,都是耗散元气的,他又称为“元气之贼”和“七神之贼”, 如《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说:“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又在《脾胃论-安心养神调治脾胃论》说:“《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凡怒忿悲思恐惧,皆损元气。夫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不安故也。心脉者,神之舍,心君不宁,化而为火,火者,七神之贼也。”可见他说的“元气之贼”的壮火,范围很广泛,自然包括内外伤因素所导致的实火、虚火、郁火和君相邪火等,如何区分这些邪火的来源、虚实,东垣以阴阳为纲分类,更便于指导临床治疗。第二,阴火之名,源于《素问》而又富含新意,可能是受《素问·调经论》“阴虚生内热”之文的启发,他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引用《素问·调经论》篇原文“‘阴虚生内热奈何?……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薰胸中,故内热。’脾胃一伤,五乱互作,其始病,遍身壮热,头痛目眩,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为热所伤,元气不能运用,故四肢困怠如此。”东垣为何不沿用《内经》“阴虚生内热”的通用称谓,推测是为了和阴液亏虚所致的内热区别,东垣临床认识到因七情和劳倦等内伤因素而致脾胃虚弱所导致的热中证,其主要病机是阳气不足,他在《脾胃论》中说“是以检讨《素问》《难经》《黄帝针经》中说,脾胃之源不足,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这虽和《素问·调经论》“阴虚生内热奈何?……”所述的病变过程相同,但其病机和阴血亏虚引起的内热完全不同,提出阴火概念似乎更为准确贴切。第三,从阴火的来源看,受《素问·调经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者,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于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的启发,将内伤病和外感病引起的发热,看成是生于阴者为阴火,生于阳者为阳火,这便于把因于外感六淫之邪的发热和内伤饮食劳倦的发热鲜明的区别开来,阴火概念自然产生,在他的著作中除更多强调“阴火”外,也提到“阳火”,其中在《内外伤辩惑论·吐法宜用辨上部有脉下部无脉》中是和阴水相对而提,其余皆指外感的情况。东垣在《内外伤辩惑论》中对外感和内伤引起的发热,在病因病机、舌脉症等方面作了分析和鉴别,“阴阳之证,不可不辨也”。
2、阴火产生的过程和机理
做临床之余读东垣书,细揣阴火产生的过程和机理有如下几点认识:(1) 气虚阳遏,阳气阻遏,火郁于中,阳气通行阻隔而气机不相顺接,即“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之故;脾胃虚损,阳气不升,精微不行,变生湿浊,壅滞之处,必有伏阳,即“五脏禀受气于六腑,六腑受气于胃”,“胃虚则胆及小肠温热生长之气俱不足,伏留于有形血脉之中,为热病”。(2)血虚津枯化火——脾胃气虚,气不摄津,津液不足,脾胃津亏燥热,即“若饮食不节,胃气不及,大肠、小肠无所禀受,故津液涸竭焉”,“精气不输于脾,不归于肺,则心火上攻,使口燥咽干,是阴气大盛……”,“饮食劳役所伤,自汗小便数,阴火乘土位”;脾胃气虚,不能升清,营血亏虚,心之阴火亢盛,即“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脾胃不足,皆生血病”,“津液不行,不能生血脉,脉中惟有火也”,“营血大亏,营气伏于地中,阴火炽盛”。(3)水谷之湿化火——脾胃气虚,水谷不化精气,不得上输于肺而下流,成为湿浊,郁结而生内热,即“谷气闭塞而下流,水谷之湿化热”“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4)情志郁结化火——怒忿悲思恐惧,心神不宁,七情不安,也能郁而化火,这是五志化火,即“凡怒忿、悲、思、恐惧,皆损元气,,夫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不安故也”,“若心生凝滞,七神离形,而脉中惟有火矣”。从东垣的诸多论述中可以看出,劳倦伤脾,中气不足,七情不安等因素,使气火失调,从而产生阴火,阴火又成为继发病因,阻滞气机,耗气伤津,产生气滞、气逆、气陷、郁火、湿热、血虚津亏等病理因素,影响和/或导致心肾脾胃等脏腑功能紊乱,形成阴火致病广泛的特点。
3、结合临床认识阴火证候
阴火证的临床特点以脾胃气虚和火热亢盛两大证候群互见为征,脾胃气虚症以形体不足和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表现为主,如发热,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气短,精神衰少,大便泄泻等,《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说:“脾胃一伤,五乱互作,其始病,遍身壮热,头痛目眩,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为热所伤,元气不能运用,故四肢 困怠如此。” 火热亢盛表现繁杂,归纳东垣对阴火所致发热的散在论述,有发热、恶热、烦躁、大渴不止、肌热不欲更衣,其脉洪大者;有四肢烦热、肌热、热如燎,扪之烙手,日高之后、阳气将旺,复热如火者;有虚而口渴者;平时形寒,发作躁热,寒热不齐;手心热甚于手背;诚如他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所说:“夫饮食 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脾证始得,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盖阴火上冲则气高,渴而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在《内外伤辨惑论》中亦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作须袒衣露居,近寒凉处即已,或热极而汗出亦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阴火的产生是以脾胃虚衰、元气耗损、虚阳亢奋为基础,因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所以阴火一旦产生,可影响或导致心肾多个脏腑功能紊乱,正所谓“脾胃一伤,五乱互作”。如阴火上冲于肺,则气高而喘,烦热,渴而脉洪;如阴火灼伤阴血,心无所养,则心乱而烦;如肝火挟心火妄行,则胸胁痛,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或多怒,淋溲,腹中急痛;如肾中伏火则躁烦不欲去衣,足不任身,脚下隐痛;如阴火挟冲、任、督脉之气上逆,则上冲头面,可见火热独燎其面,头痛项强,蒸蒸躁热,或见五官九窍积热等症。
4、脾虚阴火证的治疗
对脾虚阴火所致的热中证,东垣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原则,提出甘温除大热,创制补中益气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并谆谆告诫:“内伤不足之病,苟勿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以人参、黄芪益其元气而泻其火邪”,上两方都用黄芪、人参、炙甘草、升麻、柴胡补气升阳,不同的是前方兼有养血理脾,后方兼有清热燥湿,这是在补气升举前提下的变通范例。再看他在《脾胃论》中自拟的59方中,补中益气汤的8味药运用达20次之多,也是在补元气、消除阴火之源的前提下灵活变通。如何变通?更多的是针对阴火病机的复杂性加减,(1)根据阴火所在的部位和层次:若火郁上中下不同部位,每于补中升阳中加味,在上加羌活、防风、葛根、柴胡,升麻等风药发散透热;在中加神曲、石膏;在下加知母、黄柏。火在气血阴阳不同层次,亦在补中升阳中加味,热壅气分属实常加芩三(钱)连一,苦寒以泻之;热郁气分属实加辛寒之石膏、甘凉之甘草,神曲,辛凉和辛温并用以宣散通透;热伏阴分加辛、苦、咸寒之柴胡、知母、黄柏、生地黄 ;阳虚热越外浮加辛热之附、桂、姜以迎阳归舍,引火归源;血虚加当归,重用黄芪,仿东垣当归补血汤以补气生血;(2)根据标本虚实和兼夹:脾胃气虚是本,阴火是标,二者互为因果,又常见兼夹郁火、实火、湿热、瘀热、痰热、气滞、气逆、血虚津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