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系统复习资料(部分).docx
小学教育学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章1、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教育:广义的是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是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的科学。
学校教育: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1)教育者。
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
包括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2)受教育者。
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3)教育影响。
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3、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得总和。
4、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分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三种典型的学制类型。
5、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与国际交流。
6、什么叫“义务教育”?什么叫小学教育?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重、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4)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1. 导语小学教育学是培养小学教师必备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它涉及了儿童心理、教育方法、学习理论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小学教育学的复习资料,帮助您温习教育学的基础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2. 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小学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儿童的生理、心理、认知和社会发展。
以下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几个重要内容:2.1 儿童的生理发展•婴儿期:出生后到2岁左右,身体快速生长发育,进食、睡眠、运动等活动能力逐渐增强。
•幼儿期:2岁到6岁左右,身体协调性和生理功能进一步发展,语言和认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学龄前期:6岁到7岁左右,身体发育基本稳定,注意力、记忆力和社交能力逐渐提高。
2.2 儿童的心理发展•知觉和注意力:儿童的感知能力和注意力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熟,能够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和关注。
•记忆和思维:儿童的记忆和思维功能渐渐增强,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和记忆活动。
•情感和社会性:儿童的情感经历逐渐丰富和复杂化,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培养和发展。
2.3 儿童的认知发展•传感期:0-2岁,儿童通过感觉和运动与外界进行互动,从而获得基础认知能力。
•前运算期:2-6岁,儿童通过观察、比较以及简单操作认识到事物的属性和关系,开始发展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
•具体运算期:7-11岁,儿童开始能够进行逻辑思维和技巧性操作,并能够理解和运用抽象概念。
3. 教育方法与策略教育方法与策略是小学教育学的另一个核心内容,它包括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育方法和策略:3.1 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指定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概念和情感目标。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科特点,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测试、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质属性(一)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
(二)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一)教育者(二)受教育者(三)教育措施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两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存在于同一教育实践活动中,共同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复合体。
同时,二者具有互为客体的关系。
在教的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在学的过程中,受教育者是主体。
他们有共同的教育活动对象,即教育内容;他们也有共同的活动目的,即促进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的功能(一)从作用对象上看,教育功能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1、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2、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活动和系统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包括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人口功能。
(二)从作用方向上年,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20世纪50年代末,美社会学家默顿指出,功能是客观的,既可能是正向的促进作用,也可能存在负向的阻碍作用。
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作用(三)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显性和隐性是默顿分析功能的一个维度四、教育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一)教育的起源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法社会学家勒图尔诺提出生物起源说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美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心理学起源说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3、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二)教育的发展阶段1、原始社会阶段特点:没有阶级性;教育目的主要是传递生产经验,教育内容制造工具经验,公共生活规范,艺术和宗教教育;没有教育场所和专职人员,言传身教,口耳相传。
小学教育学复习参考资料(打印)
小学教育学复习参考资料湖南省2010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教育学(小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 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2. 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建立的标志是()。
A、《学记》B、《普通教育学》C、《教育漫话》D、《民主主义与教育》3. 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凯洛夫D、斯宾塞4. 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A、课程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教学参考书5. “揠苗助长”违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A、互补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6.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7. 教师不得随意私拆学生的信件或偷看学生的日记,否则侵犯了学生的()。
A、身心健康权B、人格尊严权C、人身自由权D、隐私权8. 师生关系平等平主要是指()上的平等。
A、知识B、心理C、能力D、人格9. ()不属于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
A、九年一贯制B、六三制C、五四制D、四五制10.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A、巩固知识B、领会知识C、引起学习动机D、运用知识11. 《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12. 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B、少先队活动C、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各科教学D、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13.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主要方法是()。
A、观察法B、测量法C、调查法D、书面材料分析法14. 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个人活动D、集体活动15. 在有关人的身心发展动因问题上持内发论观点的是()。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导言:
小学教育学是培养孩子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它涉及诸多教育
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论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帮助广大小学
教育学学习者巩固所学知识,本文整理了一份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的原理与应用、小学教育的特
点及教育方法等内容。
希望这份复习资料能够帮助教育从业者和教
育学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小学教育学知识。
一、小学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1. 教育学的定义与作用
小学教育学是研究小学教育的学科,旨在通过对教育理论和方
法的研究,提高教育者的教育水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学的
作用是指导教育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小学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小学教育学研究内容包括小学教育的宗旨与任务、小学教育的
素质教育、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小学教育的教育管理等。
二、教育心理学的原理与应用
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
其中,认知发展理论、情感发展理论、社会发展理论等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2. 教育心理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教师识别学生的学习障碍和心理问题,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它还可以引导教师设计适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三、小学教育的特点
1. 小学教育的普及性
小学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阶段,旨在普及基本文化知识,因此小学教育具有普及性的特点。
2. 小学教育的综合性。
《小学教育学》复习要点(电子版)(1)
16小教全科《小学教育学》复习要点注意:考试必须一个小时之后才能交卷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学记,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雄辩术原理2夸美纽斯的代表作及其地位夸美纽斯代表作:主要著作《大教学论》,还有《母育学校》《世界图解》《语言与科学入门》《泛智学校》等。
地位:捷克教育家,在1632年写成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他首创了班级授课制,提出统一学校制度,普及初等教育,扩大学科门类和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取知识。
他从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前提出发了,教学的直观性,系统性,自觉性和巩固性等原则。
3赫尔巴特代表作及其地位赫尔巴特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地位:是十九世纪中叶和末叶“赫尔巴特学派”的创始人,是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理论家。
赫尔巴特试图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形成了“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他不仅指明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指出了它同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而且提出了科学的术语、定义和分类。
4杜威的代表作?他的“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从做中学”教学教学的观点?代表作《哲学之改造》、《民主与教育》等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
他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式目标。
社会即学校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应该具有3个比较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简单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时可能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
”从做中学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入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
5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分别是?传统教育:赫尔巴特现代教育:杜威6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教育制度是?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是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绪论教育学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1、《学记》(先秦):孔子弟子整理——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学思结合、温故知新2、《雄辩术原理》昆体良(古罗马)——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比《学记》晚了400多年1、《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捷克):1632年——最早的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专著、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2、《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1776~1841)1806年出版,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旧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传统教育的代表教育学的作用:1、使学习者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指导教育实践;2、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鉴赏能力;3、使学习者巩固专业思想,献身教育事业。
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说观点: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代表人物:勒图尔诺(法)、沛西·能(英)勒图尔诺(1831-1902)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动物,尤其是略为高等的动物,完全同人一样,生来就有一种由遗传而得到的潜在的教育。
”沛西·能(198 7~1994)1923年在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的主席演说词《人民的教育》中指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错误: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二)心理起源说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1869~1947)孟禄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他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
”●错误:把全部教育归于无意识状态下的模仿行为,从而把有意识的和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排除于教育之外,走向极端。
小学教育学复习指导.doc
小学教育学复习指导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概念(广义、狭义)(1)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2)(一)1前制度化教育2制度化教育3非制度化教育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王寅学制)1904年《癸卯学制》(二)现代教育发展趋势三、教育发展过程(5)(一)古代中国(二)古印度、埃及、希腊、罗马(三)近代教育(16—19世纪)的特点(四)20世纪后的世界教育的特征四、孔子的教育学思想(11)五、《学记》的教育理论(12)六、苏格拉底三步问答法助产术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七、教育学的建立与发展(14)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卢梭《爱弥儿》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传统教育学的代表美杜威《民本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儿童中心主义现代教育的代言人第二章小学教育一、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20)二、义务教育的概念(22)三、义务教育的意义(23)四、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1986.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五、《义务教育法》的立法依据(24)六、《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25)七、《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26)1、指导思想2、实施对象及年限3、学制4、管理体制八、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27)九、小学教育日的(广义、狭义)(29)十、小学教育目的的意义(29)十一、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30)十二、我国现阶段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33)十三、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35)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一、身心发展的概念(38)二、身心发展的动因(39)和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动因:内发论外铢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因素:遗传素质社会生活条件教育及个体的时间活动三、身心发展的-•般规律(40)四、环境的构成及对人的作用(44)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五、学校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5)六、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中的独特作用(45)七、个体实践活动体系的三个层次(47)八、童年期儿童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48)九、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48)十、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50)十一、小学教育的总任务(50)十二、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51)第四章学生与教师一、学生的本质属性(52)二、《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及基本原则(56)三、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56)四、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57)五、教师职业的性质(60)六、教师职业的特点(61)七、教师的专业素养(63)八、教师的人格特征(67)九、学生和教师的关系(68)第五章课程一、课程的概念(广义、狭义)及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P72)课程类型(P74)三、课程设计的概念(P77)四、课程计划的概念(P77)五、教学大纲的概念(P80)六、教科书的概念(P82)七、课程计划制定的依据(77)八、课程计划的构成(78)九、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79)十一、教学大纲的指导意义(81)十二、教科书的结构(82)—般结构主体视听教材十三、教科书的编写原则(83)十四、教师如何正确使用教科书(85)十五、我国小学课程的性质(85)十六、我过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86)十七、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要达到的标准(87)十八、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89)第六章教学(上)一、教学的概念(90)二、教学的意义(91)三、小学教学的任务(92)四、教学过程的概念(94)五、教学过程的本质(95)六、教学过程的特点(96)七、教学过程的结构(100)第七章教学(下)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103) 二、 小学教学原则及运用(104)1宜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三、教学方法的概念(110) 四、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10) 五、常用的教学方法(110) 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演示法5、练习法六、教学组织形式有哪些(113) 七、班级授课的优点(114) 八、班级授课的类型(115) 九、 班级授课的结构(115) 十、班级授课的特殊形式(115)十一、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115)十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16)1、 备课 A 备教材 B 备学生C 备教法 A 学年教学计划B 单元计划C 课时计划(教案)2、 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一堂好课的标准 3、 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求:4、 课外辅导(集体辅导和个人辅导)十三、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119)十四、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120)第八章 德 育一、什么是德育(广义、狭义)、学校德育(122) 二、小学德育的构成(123) 三、小学德育的意义(123) 四、 小学德育的目标(125)五、小学德育的内容(126) 六、德育过程的概念(129) 七、 德育过程四要素(130)八、德育过程的特点(131)九、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134)十、德育的途径(137)十一、德育的方法(139)第九章班主任工作一、班主任的作用(142)二、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144)三、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145)1、了解学生(A观察法B谈话法C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D调查访问)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中心环节)3、建立学生档案(四环节:收集一整理一鉴定一保管)4、个别教育5、班会活动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8、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四、如何做好先进生和后进生的个别教育工作(148)五、主题班会的形式及组织过程(151)六、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52)七、班集体的教育作用(153)八、如何培养班集体(154)第十章课外活动一、课外活动的含义(157)二、课外活动的特点(157)三、课外活动的作用(158)四、课外活动的内容(161)五、课外活动的形式(162)六、组织课外活动的要求(166)。
小学教育学全册复习材料.doc
小学教育学全册复习材料(十二)•第四章教师——第三节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冇、教学活动屮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
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一、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关系在教冇活动中,教师处于教冇相教学的主导地位,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 学生是接受者。
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能否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水准和质量。
1.在知识上,教师是知Z较多者,学生是知Z较少者;在智力上,教师是较发达者;学生是较不发达者;在社会生活经验上,教师是校丰富者,学生是欠丰富者。
教师Z于学生有明显的优势。
教师的任务是发挥这种优势.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
但这一过程并不是单向传输过稈,它需要有学生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参与,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处教育成功的条件。
我们的教育所要培养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是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消极被动、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的下一代。
要培养主动发展的人,就必须充分调动个体的主动性,不能想象,消极被动的教冇能够培养出主动积极发展的人来。
另一方面,个体身心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地由外在因索施加煤响的结果,而是教师、家庭、社会等外在因索通过学生内在因索起作用的结果。
没有个体主动积极的参与,没有师生Z间的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屮的积极内化, 学生的主动发展是难以实现的。
因此单纯的灌输,消极的接受,是陈I口落后的教冇思想和教学方法。
3.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白主发展。
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Z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是要促成学生能够不再依赖于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而不是永远牵着他们的手。
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习的标准、道徳的标准、价值的取向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整个世界发展的基木特点Z—就是多元化。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一)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规律的学科,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借助教育方法和手段来促进人的成长和进步。
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关注教育的理论和原则,还关注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育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性: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很多其他学科的内容,如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等,这些学科的知识对于教育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实践性:教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实际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方法,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和现象。
3. 原则性:教育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原则和规律,这些原则和规律是教育活动的基础和指导。
4. 预测性:教育学的研究不仅关注当前的教育问题和现象,还要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对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和变化进行研究和预测。
二、教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教育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基本问题: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1. 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和目的。
教育目标主要包括个体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个体发展目标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使其实现自身价值;社会发展目标是指通过教育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2. 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指教育活动中所传授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内容应当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既要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也要符合社会的需要。
3. 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教育方法应当根据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要求来确定,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要注重个体的个性发展。
三、小学教育的特点和任务1. 小学教育的特点:(1)启蒙性:小学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有限,需要通过教育来进行启蒙。
(完整word版)小学教育学重点复习(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一章教育学及其功能•(一)基本概念:•教育学P3;教育现象P3;教育规律P4;教育科学P5;教育改革P21行动研究法P301、论述教育活动的外在形式。
•教育活动的外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概括地说,可从两个角度来认识。
•⑴从纵向上看,有原始教育现象、古代教育现象、近代教育现象、现代教育现象和当代教育现象。
•⑵从横向上看,教育的基本形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和自然形态的教育等形式。
2、论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特点•⑴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等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
•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阶段•教育学逐渐从哲学、宗教、伦理等学科中分化出来,在学科与内容上走向独立,形成了较为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⑶科学教育学的建立阶段。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使教育上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得到了科学的解释和论证。
3、学习教育原理的实践意义是什么?•⑴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⑵掌握教育工作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⑶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
•⑷教育原理可为继续学习教学原理、德育原理、学校管理学等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具有深化和奠基的作用。
4、学习和研究教育原理的方法论是什么?•⑴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⑵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⑶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础教育研究。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基本概念•生物起源论P35、心理起源论P37、劳动起源论P37、终身教育P64 •1、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⑴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⑵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
•⑶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⑷原始社会的教育手段是极端简单的。
2、古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⑴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⑵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doc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绪论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研究教冇活动,揭示教冇规律地科学。
二、识记:2、教冇学的萌芽阶段:教冇学还没有成为独立学科,其作为教冇思想常同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
此间的教冇专著是《学记》(屮国先秦)、《雄辩术原理》(古罗马昆体良)等。
3、教冇学的形成阶段:随着资木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批教冇专著的问世,标志着教冇学形成了独立的科学。
其中,夸美纽斯在1632年写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冇学若作。
徳国哲学家康徳于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首次讲授教冇学,使教冇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开设。
徳国教冇家赫尔巴特又把伦理学和心理学引入教冇学,于1806年发表了著名的《普通教冇学》,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总义上的教冇学著作。
杜威发表的《学校与社会》,强调“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S “从做中学”等教学原则,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课程S4、教冇学的科学化阶段: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
代表作有杨贤江的《新教冇大纲》和凯洛夫主编的《教冇学》。
5、教冇学的研究对彖,简而言之就是教冇。
三、简答题6、简扭我国当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和任务。
答: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1)教冇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冇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3)教冇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冇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4)教育学研究与教冇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教冇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冇学的元理论。
任务:改革“传统教冇”的思想和模式,实事求是地肯定其有利于系统地传授文化短识的枳极因索,批判其忽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的消极因索,就是我国当代教冇学学科发展和教冇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7、简述教育学的作用。
答:(1)使学习者掌握教冇基木理论,指导教冇实践;(2)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教冇观,提高鉴别能力;(3)使学习者巩固专业思想,献身教冇爭业。
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小学教育本《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1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随着大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D、班级教学2、《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激励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3、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现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不稳定性4、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A.全面发展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统一要求5、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 C.辅导 D.成绩评定二、简述题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表现在哪些方面?2、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学生观是什么?3、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4、教师的教育素质包括哪些内容?三、论述题1、论述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制度的关系。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B A BC B二、简述题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表现在哪些方面?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学生观是什么?学生是独立自主的人;学生有无限创造潜能;学生是完整的人和有差异的人。
3、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教学目的明确规定;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适当;教学过程紧凑;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4、教师的教育素质包括哪些内容?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实践能力;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三、论述题1、论述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制度的关系。
(一)教育与生产力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能再生产劳动力;教育能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和发展创新;(二)教育与政治制度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决定教育目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小学教育学全册复习材料
小学教育学全册复习材料前言《小学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性课程。
其目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进而揭示教育规律。
该课程对师范教育系学生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绪论第一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分为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学的发展和当代教育学的状况四个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教育认识成果主要有:柏拉图的《理想国》与《美诺篇》、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中国如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无名氏的《中庸》、朱熹的《四书集注》等等。
出现了一些教育专著、如《学记》、《大学》、韩愈的《师说》等。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明确地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这样一个具有永久思想魅力的教育问题,并第一次试图通过理性的思考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第一,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第二,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第三,从方法论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第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第五,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简答或多选)(1)著名的英国学者培根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1632年,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的科学分类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2)在教育学的创立过程中,捷克的宗教改革家夸美纽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他在1632年的《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这本书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但是,由于他的宗教立场和目的,人们又很难把它看成一本真正的科学著作。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一、引言小学教育是每个人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我们接受了基础教育的培养,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然而,由于学科众多和知识点繁杂,时不时地回顾和巩固知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为小学生及其家长提供一份全面的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帮助他们回忆和加强对小学教育学知识的理解。
二、教育学基础知识1. 教育学的定义和目标:介绍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和教育活动的一门学科,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格和全面的发展。
2.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介绍教育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如比较教育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3.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详细阐述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如社会性原理、主客观统一原理、因材施教原理等。
三、小学教育学课程内容1. 小学教育学概述:了解小学教育学的概念、历史背景和当前形势,让学生和家长对小学教育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儿童发展心理学:介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儿童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3. 小学教学法:介绍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小学教学法,包括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和情境教学法等,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4. 课程设计与评价:讲解小学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各种工具和标准。
四、小学教育学实践指导1. 课堂管理和教育心理学:介绍教育学中的课堂管理原则和方法,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如何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
2. 教育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探讨教育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包括多媒体教学、网上学习资源的运用等。
3. 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强调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五、小学教育学案例分析1. 聚焦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分析不同学生在小学教育学上的差异,深入理解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案例。
2. 教学策略与实施:提供小学教育学案例,涉及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实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策略对学习成效的影响。
六、小学教育学的未来发展1. 当前小学教育学的挑战:分析当前小学教育学面临的挑战,如教育技术快速发展、学生压力增加等。
(完整word版)小学教育学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小学教育学知识点,推荐文档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要紧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打算、有组织地经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妨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进展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进展正规教育的要紧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建立,又称制度化教育。
教育制度的进展记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阶段产生的人类早期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相关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别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进展的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一般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进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古代中国教育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往后,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往后盛行科举制度。
宋代往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殊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往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向来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4、20世纪往后世界教育的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进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妨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 (怎样教育)和(培养人)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3中国古代的《论语》、西方古代的《理想国》虽包含不少的教育论述,但仍算不上教育专著。
最早的教育专著是中国的《学记》一成书于先秦。
而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古罗马的昆体良写的《雄辩术原理》。
但它们都不具备较完整的教育学体系。
4 1623培根发表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在对学科的分类中,首次将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孔子-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大规模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宗旨。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
(温故而知新。
因材施教)6教育发展的对立阶段: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大教学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将其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开设:德国哲学家康德。
将伦理学,心里学引入教育学,出版了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一德国,1806年发表。
传统教学模式: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三中心(旧三中心,新的三中心由杜威提出:学生, 活动和经验)。
7夸美纽斯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人。
他首创了班级授课制。
8美国的教育家杜威(现代教育的代言人),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主张“从做中学”。
9当代教育学发展的总趋势:多样化。
节二1教育学研究的主题:“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2最早提出普及教育的年份:1904.最早实施普及义务教育的年份:1986学习教育学的作用(意义)1使学习者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指导教育实践。
2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鉴别能力。
3使学习者巩固专业思想,现身教育事业。
-W-—卫二怎样学习教育学(学习教育学的注意点)1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4注意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
章一教育教育起源说1神话起源说此点认为,教育与万事万物的起源一样,是由神或者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者天的意志,使人顺从于神或天。
2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勒图尔诺,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他们认为教育是本能行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例如乌反哺,羊跪乳等。
其基本错误就是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活动的界限,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性。
3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的无意识模仿, 模仿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人类的模仿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区别还在于有无意识性和目的性。
4劳动起源说(目前公认的起源说)它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的。
它的基本观点如下:①教育是人类社会活动,为人类所特有。
②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有意识和目的性是教育的本质特点之一。
③原始教育中,传递生产劳动经验虽不是全部,但仍属于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④当社会开始步入阶级社会是,教育也就具有阶级性了。
⑤教育不能忽视人的发展的需要的问题。
教育的功能1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①经济功能②政治功能③文化功能④人口功能)2教育的人的发展功能教育对人的发展功能主要是指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推进和形成作用。
一方面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教育的发展历程(阶段)一:以社会形态来划分教育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教育——(1教育活动与生产活动的不分化性;2教育的平等性和无阶级性;3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贫乏性和简单性。
)奴隶社会的教育——(1具有阶级性;2学校的产生3教育与生产劳动完全脫离)封建社会的教育——(封建的等级性,不同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
)中国在教育制度上,有官学、私学、书院。
教育内容为:经史子集,其中《四书》《五经》影响最大。
社会盛行“学而优则仕”,从察举到科举,从而进行晋升。
西方封建社会的教育只要是“教会教育”、“骑士教育”,教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教学内容是神学和七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哲学、文法、修辞)。
骑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骑士,教育内容为“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欧洲封建社会的僧侣教育和骑士教育都是脱离社会生产劳动的,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服务。
资本主义教育——(1教育成为培养资产阶级继承人的工具2教育全面普及3 教育系统开始发展完善4采用班级授课制5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6宗教对学教育有很大影响)。
社会主义教育——(1提出教育平等2实现了教学的科学性统一性3实现了教育的非宗教性)所以,以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划分,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
古代教育除原始教育外,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两个发展阶段。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教育概念的界定从广义而言:凡属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
从狭义而言: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不仅有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而且有很强的目的性、组织性、系统性。
因此,关于教育的概念,就学校而言(学校教育):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知道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者身心两方面)全面发展。
第二节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1生产性——(主要体现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生产、改造现代社会、全面发展的人的主要或者“唯一方法”)。
教育也是人才的大生产。
2民主性——(主要体现在世俗化、普及性和公平性上。
教育机会均等已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在不断地付诸实践)。
3科学性——(现代教育从内容到手段都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4革新性——(为了使教育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现代教育的浪潮席卷全世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出“学会生存”之后,又提出“学会关心”,指出现代人应有竞争意识之外,更强调要善于与人合作。
)、二: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知道方针1贯彻“三个面向”(1983年,邓小平为背景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现代化——①教育为现代化培养人才,为现代化服务。
②教育自身的现代化③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世界——①培养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公民②大胆学习国外经验,推动教育现代化未来——①教育具有超前性、预见性、长远的战略目标2实施科教兴国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使“科教兴国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实际行动,切实吧教育优先发展摆到战略地位上,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参与教育事业的发展。
” 3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第三节小学教育小学教育之所以重要,一是决定于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二是决定于(小学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启蒙作用)。
一、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抓起。
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具体表现如下:(一)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我国的学校教育体系,一般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阶段。
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中等教育即初中高中教育都属于普通基础教育,连贯性很强。
完好的小学教育,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其接受中等教育提供了条件。
(二)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从人生发展历程来看,小学阶段是最重要的,是长身体、长知识最旺盛的时期。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维敏捷,他们像海绵吸水那样,不断地汲取知识。
小学生的记忆力强,善于背诵,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牢记在心。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容易做到习久成性,在儿童时代养成的好习惯,可以牢固地保持一辈子;相反,小学阶段养成的不良习惯,到中学和大学时纠正起来就很困难了。
因此,在小学阶段,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发展智力,还要在学习上加强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思想品德上要有严格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王应麟——《三字经》朱熹——《童蒙须知》王守仁——《训蒙大意》都是宝贵的教育遗产。
小学教育是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在这个阶段,儿童将发生三个方面的具有人生启蒙意义的转变:1由随意游戏活动向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转化;2由个体和松散的群体活动向有组织、有规律的集体活动转化;3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转化。
一、小学教育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小学是儿童身体发展迅速的时期,儿童的身体比起诱幼儿来要强健得多,但是与繁重持久的学习任务相比还是比较稚嫩的。
因此关心儿童身体健康,增强儿童体质在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
儿童还不懂也不会意识到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各种器官,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的责任就更为重大,因为稚嫩的身体可以锻炼得结实,也容易受伤。
二、小学教育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独立完作业、检查订正作业等。
)2、小学生自信心的发展与其能否克服困难密切相关,也与教师的评价相关。
因此,小学教师在指导、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他们的关心和鼓励很重要。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成果的产生依存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这种思维和能力必须从小培养。
总而言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满足成就需要、培养创新技能。
三小学教育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关键要做到1 >言行一致,校内外一致2、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即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3、培养儿童叫宽广的认知兴趣和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1、全民性2、义务性3、全面性P27★第二章学校一、学校的定义及功能学校: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组织形式。
学校的基本功能:利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教育内容实施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德才兼备)。
学校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与学生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场地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队伍;有按照规定标准配置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学校的制度化与现代学制的产生1>现代教学制度——学制。
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欧洲。
2、学制:反映着各级各类学校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规定这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学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纵横关系。
3、现代学制的三种形式:单轨制、双轨制、介于二者之间的分支学制。
4、当代学制的发展趋势:①延长了义务教育的年限②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逐渐融合③高等教育层次化,多样化。
④逐步实现了终身教育体系学校的公益性特点(一)学校与企业的区别1、设置目的不同2、调节手段不同(经费来源)3、与政府的关系不同(办学时,政府对学校的权利和行为作出必要的限制,而企业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市场来进行调节的)4、产出不同(不可等价交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