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篇一:柱层析实验报告柱层析分离色素一、【实验目的】1.了解柱层析的分类,掌握各种柱层析的原理。

2.熟练掌握吸附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叶绿体色素是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主要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

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是对其认识和了解的前提。

利用叶绿体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可用95%乙醇或无水乙醇提取。

分离色素的方法有多种,如纸层析、柱层析等。

柱层析法是色谱法中的一种,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固定相的吸附能力,以及对洗脱剂(即移动相)的溶解度不同将各组分分离。

常用的柱色谱有吸附色柱谱和分配柱色谱两类。

吸附柱色谱通常是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物质或粉状固体作为吸附剂(如氧化铝或硅胶),当混合物的溶液流经吸附柱时,就被吸附在柱的上端,然后从柱顶加入溶剂(洗脱剂)洗脱。

由于不同化合物在吸附柱上的吸附能力不同,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因此各组分随溶剂以不同速度下移,形成色带。

继续用溶剂洗脱,吸附能力最弱的组分就随溶剂首先流出,整个层析过程进行反复的吸附-解析-再吸附-再解吸。

用柱层析法可以分别收集各组分,并逐个鉴定。

本实验是把三氧化二铝填入玻璃管中(压成柱状)作为吸附剂,将叶绿体色素的石油醚提取液倾于吸附柱上,色素即被吸附。

由于色素的种类不同,被吸附的强弱不同,就在吸附柱上排列成为不同的色层,再利用吸附剂在不同溶剂中有不同的吸附力,用不同的溶剂进行洗脱,从而达到叶绿体主要的4种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分离。

三、【实验材料】原料:新鲜的菠菜叶试剂:1.无水乙醇或95%乙醇 5.三氧化二铝2.石英砂 6.饱和氯化钠溶液3.丙酮7.水硫酸钠4.石油醚(60-90℃) 8洗脱液:丙酮:石油醚=1:9 器材:层析柱(1×30cm),研钵,蒸馏装置,脱脂棉,天平,烧杯,过滤漏斗,玻璃棒,锥形瓶,分液漏斗,试管,铁架台四、【实验操作】1.色素的提取:20克菠菜,加少许石英砂,再加20毫升无水乙醇研磨成浆,脱脂棉过滤,保存滤液,滤渣再用无水乙醇提取一次,合并滤液,滤渣再加入30毫升石油醚提取一次,过滤,合并滤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再加入40毫升饱和氯化钠溶液震荡,弃去下层溶液,再分别加入20毫升水震荡洗涤几次,直至下层无色,保留上层溶液,转移至三角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5分钟,备用.2.样品的浓缩:将提取液放入蒸馏烧瓶中,蒸除多余的石油醚,至剩余液体5-8毫升左右,以备加样使用。

实验2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

实验2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

移动更快),从而将混合物分开,并且可根据产生的不同比移值Rf来
定性的鉴别化合物。
Rf =
溶质的最高浓度中心至原点中心距离(L1) 展开剂前沿至原点中心距离(L0) L1
L0
本柱层析实验用中性氧化铝为吸附剂,95%乙醇为 洗脱剂。最初吸附剂将荧光黄和碱性湖蓝 BB混合物中
各组分先吸附到其表面上,而后用溶剂洗脱。溶剂流
mg碱性湖蓝BB的95%乙醇溶液。
实验装置
薄层色谱 柱层析
实验步骤
点样
----薄层色谱
1.分别在距一端1 cm处用铅笔轻轻划一横线作为起始线。
2.取管口平整的毛细管插入样品溶液中,在一块板的起点上点1% 的偶氮苯的甲苯溶液和1%的苏丹Ⅲ甲苯溶液两个样点,样点间相 距1~1.5 cm。
3.如果样点的颜色较浅,可重复点样,重复点样前必须待前次样点 干燥后进行。样点直径不应超过2 mm。
1~1.5cm
1cm

展开
1.展开用9:1(体积比)的甲苯一乙酸乙酯为展开剂。 2.瓶的内壁贴一张高5 cm,环绕周长约4/5的滤纸,下面浸入展开 剂中,以使容器内被展开剂蒸气饱和。 3.待样点干燥后,小心放入已加入展开剂的250 mL广口瓶中进行 展开。点样一端应浸入展开剂0.5 cm。 L1
L0
4.盖好瓶塞,观察展开剂前沿上升至离板的上端1 cm处取出,尽 快用铅笔在展开剂上升的前沿处划一记号,晾干后观察分离的情 况,比较二者Rf值的大小。
经吸附剂时发生无数次吸附和脱附的过程,由于各组 分被吸附的程度不同,吸附强的组分移动得慢留在柱
的上端,吸附弱的组分移动得快在柱的下端,从而达
到分离的目的。
实验药品
薄层色谱:
1%偶氮苯的甲苯溶液,1%苏丹Ⅲ的甲苯溶液,硅胶板, 体积比9:1的甲苯一乙酸乙酯。

实验柱层析和薄层层析

实验柱层析和薄层层析

实验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层析法是通过分离混合物组分的一种方法,主要有柱层析和薄层层析两种。

本文将介绍它们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实验柱层析原理实验柱层析是一种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基于混合物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相互分配的差异进行分离。

实验柱层析一般采用正交试验法,即通过改变柱填料、流动相、流速和溶质质量浓度等参数,以缩小响应面,得到最佳分离条件。

步骤1.选择合适的柱径和柱高,并选用合适的柱填料。

2.准备流动相,并过滤除杂质。

将柱填料与流动相充分浸泡,使柱填料达到平衡状态。

3.将混合物加到柱顶,并开始淋洗。

此时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交替分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同时前进,终于分离。

4.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样品组分并计算出分离效果和纯度。

应用实验柱层析作为一种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学、生物学等领域。

常见的应用包括:1.分离蛋白质、核苷酸等生物大分子。

2.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和定量分析。

3.分离和提取天然产物和药物。

薄层层析原理薄层层析是一种比较简单、快速的分离方法,其原理与柱层析类似,只是采用了薄层硅胶或氧化铝等作为固定相,可直接对液态和固态样品进行分离。

步骤1.准备薄层柱。

2.准备固定相毛细管与混合样品。

3.在薄层柱上涂上一层液态固定相,然后将其晾干。

4.将样品分别点于薄层柱的一端,放入发展槽中,加入足量发展剂。

5.等到液面距离薄层柱顶端约0.5cm时取出,划线,停发展,晾干。

6.在笼罩于发展剂蒸汽中的小钵中烘干至静止。

应用薄层层析作为快速分离、纯化和检测生物和化学样品的一种常用手段,其应用包括:1.对合成的物质进行纯化和分离。

2.植物药的含量测定。

3.对复杂化学物质进行溶剂系统选择和定性分析。

实验柱层析和薄层层析都是常见的层析法,虽然原理类似但有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分离任务选择合适的方法。

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分离法

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分离法
根据原点至斑点中心及展开剂前沿的距离,计算比移值(Rf):
Rf = 溶质的最高浓度中心至原点中心的距离/溶剂前沿至原点中心的距离
薄层层析可适用小量样品(几到几十微克甚至0.01μg)的分离:也可用于多达500mg样 品的分离,是近代有机化学中用于定性,定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 仪器及试剂
硅胶薄板、展开缸、苏丹红乙醇溶液、间硝基苯胺乙醇溶液、苏丹红间硝基苯胺混合溶液、 乙酸乙酯:石油醚(5:95)
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分离法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色谱分离的原理及其应用。
2.初步掌握薄层色谱和柱色谱的操作技能。
二、 实验原理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 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份分开。 流动的液体称为流动相,流动相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固定不动的物质称为固定相,可 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需吸附在支持剂上)。根据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作用不同,分为吸附色 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等。按操作条件可分为柱色谱、薄层色谱、纸色谱、气相色谱和 液相色谱等。层析缸ຫໍສະໝຸດ 层析板 试样点展开剂
展开版
四、 操作要点和说明
1. 铺板 本实验直接使用购买的薄层硅胶板,每人一块
2. 点样 用毛细管点样,样点距玻璃板1cm,样点直径不超过2mm,三个样点间距5-6mm。
3. 展开 薄层色谱的展开,需要在展开缸中进行如图。展开方式采用倾斜上行法。
4. 计算Rf值 准确地找出原点,溶剂前沿以及三个样品展开后斑点的中心,分别测量溶剂前沿和样点 在薄层板上移动的距离(如图),求出其Rf值。
柱色谱是利用各组分在固定相上的吸附能力和流动相的解析能力不同,使混合物随流动相 流过固定相,发生反复多次的吸附和解析过程,从而使混合物各组分分离开。所用仪器为色谱 柱。纸色谱、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看教材。

实验六:薄层层析与柱层析

实验六:薄层层析与柱层析

实验六薄层层析及柱层析实验目的1.了解偶氮苯的光学异构反应,加深对光化学反应的理解。

2.掌握薄层层析的基本操作,薄层层析分离顺、反式偶氮苯。

3.了解柱层析分离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初步掌握层析柱装填和洗脱的操作方法4.采用柱层析分离反式偶氮苯及靛红的混合物实验原理偶氮苯是最简单的芳香偶氮化合物,众多偶氮染料的母体结构。

含有两个苯基分别及偶氮基–N=N–两端相连的结构。

偶氮苯有毒,易燃。

偶氮苯有顺(Z)-反(E)-异构体。

反式为橙红色棱形晶体,蒸气为深红色,溶于乙醇、乙醚、醋酸和水。

反式的热力学性质稳定。

当溶于乙醇的偶氮苯用一定强度的紫外光照射时,顺式的比例逐渐增大,直至达到平衡,形成顺反异构体的混合物。

偶氮苯的光致异构是很多偶氮类功能材料光响应的基础。

顺式为橙红色片状晶体,不稳定,在加热或可见光照射下能够变成反式。

色谱方法是通过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分配的不同而将物质分离开。

待分离混合物各组分在固定相上的吸附强度不同,及流动相一起移动的速度也不同,因此被分离开。

薄层色谱属于固-液吸附色谱。

薄层色谱板中的固定相中的微孔结构使得溶剂在毛细管作用下能够沿着色谱板向上移动。

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吸附剂(固定相)的吸附能力不同,当展开剂(流动相)流经吸附剂时发生无数次吸附解附过程,吸附力弱的组分随流动相迅速向前移动,吸附力强的组分滞留在后,由于各组分具有不同的移动速度,最终在固定相薄层析上分离。

TLC除了用于分离外,还可以通过及已知结构的的化合物比对,鉴定少量有机混合物的组成,它也是柱色谱寻求最佳展开剂的手段。

上图中红色化合物的R f等于竖直红线的长度除以竖直蓝线的长度。

柱层析也属于固-液吸附色谱。

在一根玻璃“分离柱”中进行。

管中装上适当的粉末作为国定相。

待分离或纯化物质的溶液(流动相)在重力作用下流经吸附剂时,不同物质对溶剂和吸附剂的亲和力不同,因而被吸附的程度不同,从而以不同速度流动,使化合物得以分离。

靛红及偶氮苯在极性上具有较大差异,从而可以使用极性适中的展开剂,通过柱层析将二者分离。

柱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分离色素一、【实验目的】1.了解柱层析的分类,掌握各种柱层析的原理。

2.熟练掌握吸附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叶绿体色素是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主要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

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是对其认识和了解的前提。

利用叶绿体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可用95%乙醇或无水乙醇提取。

分离色素的方法有多种,如纸层析、柱层析等。

柱层析法是色谱法中的一种,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固定相的吸附能力,以及对洗脱剂(即移动相)的溶解度不同将各组分分离。

常用的柱色谱有吸附色柱谱和分配柱色谱两类。

吸附柱色谱通常是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物质或粉状固体作为吸附剂(如氧化铝或硅胶),当混合物的溶液流经吸附柱时,就被吸附在柱的上端,然后从柱顶加入溶剂(洗脱剂)洗脱。

由于不同化合物在吸附柱上的吸附能力不同,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因此各组分随溶剂以不同速度下移,形成色带。

继续用溶剂洗脱,吸附能力最弱的组分就随溶剂首先流出,整个层析过程进行反复的吸附-解析-再吸附-再解吸。

用柱层析法可以分别收集各组分,并逐个鉴定。

本实验是把三氧化二铝填入玻璃管中(压成柱状)作为吸附剂,将叶绿体色素的石油醚提取液倾于吸附柱上,色素即被吸附。

由于色素的种类不同,被吸附的强弱不同,就在吸附柱上排列成为不同的色层,再利用吸附剂在不同溶剂中有不同的吸附力,用不同的溶剂进行洗脱,从而达到叶绿体主要的4种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分离。

三、【实验材料】原料:新鲜的菠菜叶试剂:1.无水乙醇或95%乙醇 5.三氧化二铝2.石英砂 6.饱和氯化钠溶液3.丙酮 7.水硫酸钠4.石油醚(60-90℃) 8洗脱液:丙酮:石油醚=1:9 器材:层析柱(1×30cm),研钵,蒸馏装置,脱脂棉,天平,烧杯,过滤漏斗,玻璃棒,锥形瓶,分液漏斗,试管,铁架台四、【实验操作】1.色素的提取:20克菠菜,加少许石英砂,再加20毫升无水乙醇研磨成浆,脱脂棉过滤,保存滤液,滤渣再用无水乙醇提取一次,合并滤液,滤渣再加入30毫升石油醚提取一次,过滤,合并滤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再加入40毫升饱和氯化钠溶液震荡,弃去下层溶液,再分别加入20毫升水震荡洗涤几次,直至下层无色,保留上层溶液,转移至三角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5分钟,备用. 2.样品的浓缩:将提取液放入蒸馏烧瓶中,蒸除多余的石油醚,至剩余液体5-8毫升左右,以备加样使用。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的操作技能;3.熟悉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在不同化合物分离和纯化过程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柱层析是基于分子在固体填充柱层析柱中的分配系数不同,使得溶液中的化合物能够以不同的速率通过柱层析柱,并在柱中相互分离的一种技术。

薄层层析是将待检样品加载在薄层层析板上,通过毛细作用使得样品在薄层上上升,并在薄层上相互分离的一种技术。

实验仪器和试剂:柱层析仪、薄层层析仪、柱层析柱、薄层层析板、溶液样品、色谱柱填充物、色谱溶剂、染色剂等。

实验步骤:1.柱层析(1)将填充好色谱柱的柱层析仪放置于实验台上并连接好流动相系统;(2)用适当的色谱溶剂预洗柱层析柱;(3)将样品加入柱层析柱并开启流动相系统,实时监测溶液流出;(4)根据溶液流出的情况和实验要求,采集柱层析柱流出的不同组分。

2.薄层层析(1)准备薄层层析板,标记好起点;(2)在薄层层析板上加载待测样品,并使其干燥;(3)将薄层层析板置于薄层层析仪中,并加入适当的色谱溶剂,使其与薄层层析板产生足够的接触;(4)升级薄层层析板,使样品在薄层上上升;(5)取出薄层层析板,根据实验要求,在带有紫外光源下观察色谱斑点,并记录下色谱斑点的相对迁移距离。

实验结果:1.柱层析实验结果展示了分离出的不同组分的溶液,并标记了每个组分的相对迁移时间和相对含量;2.薄层层析实验结果展示了在薄层上分离出的样品斑点,并根据相对迁移距离判断样品的相对含量和分离效果。

实验讨论:1.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在实验过程中的优缺点;2.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若不符合预期,可能的原因和改进方法;3.模拟实际应用场景,讨论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在不同化合物分离和纯化过程中的应用。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的原理和实验方法,熟悉了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的操作技能。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是分离和纯化化合物常用的技术手段,在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实验目的:了解薄层色谱和柱色谱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样品准备、修饰介质的选择、溶剂系统的优化和色谱分离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1.薄层色谱原理:薄层色谱是利用物质在其固、液相之间的分配作用而进行分离的一种色谱方法。

在底片上涂上液相,待液相挥干后,在底片上成薄层状(约为0.2mm之厚)液相,然后在高温、低压的条件下进行分离。

它主要应用于化合物分离和检验、药物分离和分析等领域。

2.柱色谱原理:柱色谱是把某种固体颗粒填充于管柱内部,然后加入适当的流动相使待检样品浸泡在固定颗粒中并与固相上的不同物质发生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样品的分离和纯化。

柱色谱主要应用于化合物分离、提纯和分析等领域。

实验步骤:1.薄层色谱:(1) 将样品用氯仿、乙酸乙酯等溶剂溶解。

(2) 取薄层色谱板,用细针在距离底端约0.5cm的位置上标记一个起始线,用相同距离的标记在另一侧标上终止线。

(3) 在起始线处使用毛刷将样品溶液均匀地涂在一个小片内,使样品呈现均匀的带状。

(4) 将板放在暗处让涂层彻底干燥,然后将板放入色谱槽,加入开发剂。

(5) 在开发剂移行至终止线前,拿出板晾干并进行显色。

在显色后,用各种方法对相应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和鉴别。

2.柱色谱:(1) 将柱子放入固定支架中,并用滴管加入几滴洗涤液进行洗涤,直至所有洗涤液从柱子底部滴出。

(2) 用吸管将样品溶液加入柱子中,并用滴管加入移动相。

(3) 将收集瓶放在柱子下方,并向柱子中加入移动相,使溶液垂直流过柱子,直至柱子底部没有液体时停止收集。

(4) 将收集物送入旋转蒸发器中,将其浓缩至一定程度后进行结晶或涂层。

实验结果:1.薄层色谱: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了薄层色谱对于化合物分离和检验等方面的应用。

在实验中,我们成功的运用了薄层色谱法来完成了对某些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别。

2.柱色谱: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柱色谱对于化合物分离、提纯和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实验报告(总结报告范文模板)

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实验报告(总结报告范文模板)

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学习薄层层析的基本原理和分离鉴别有机化合物的操作方法。

【实验重点和难点】学习薄层色谱法的原理及方法。

【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装置和药品】主要实验仪器:4块显微载玻片 50mL烧杯分液漏斗布氏漏斗研钵烘箱吸管玻璃板点样毛细管、大头针、直尺、玻棒无水硫酸钠主要化学试剂:95%乙醇石油醚(60-900C)丙酮乙酸乙酯菠菜叶0.5%羧甲基纡维素钠(CMC)水溶液硅胶G【实验装置图】【实验原理】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缩写TLC)薄层色谱又叫薄板层析,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属固-液吸附色谱,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一方面适用于少量样品(几到几微克,甚至0.01微克)的分离;另一方面在制作薄层板时,把吸附层加厚加大,又可用来精制样品,此法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小或较高温度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物质。

此外,薄层色谱法还可用来跟踪有机反应及进行柱色谱之前的一种“预试”。

薄层层析法是一种微量快速的分析分离方法。

它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等优点。

薄层层析的原理和柱层析一样,属于固一液吸附层析的类型。

通常是把吸附剂放在玻璃板上成为一个薄层,是为固定相,以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

实验时,把要分离的混合物滴在薄层析的一端,用适当的溶剂展开,当溶剂流经吸附剂时,由于各物质被吸附的强弱不同,就以不同的速率随着溶剂移动。

展开一定时间后,让溶剂停止流动,混合物中各组分就停留在薄层析上显示出一个个色斑的色谱图。

若各组分无色,可喷洒一定的显色剂使之显色。

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或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分开。

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量快速而简单的色谱法,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

最典型的薄层色谱法是在一块洗净干燥的玻璃片上均匀铺上一薄层吸附剂,制成薄层板。

柱 层 析、薄 层 层 析

柱 层 析、薄 层 层 析

柱色谱、薄层色谱一、实验目的1、了解色谱法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掌握柱层析、薄层层析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色谱法(Chromatography)亦称色层法、层析法等。

色谱法是分离、纯化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分配)的不同,或其亲和性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作用,从而使各组分分离。

色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分离混合物一些结构类似、理化性质也相似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一般应用化学方法分离很困难,但应用色谱法分离,有时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2、精制提纯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中含有少量结构类似的杂质,不易除去,可利用色谱法分离以除去杂质,得到纯品。

3、鉴定化合物在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纯粹的化合物在薄层色谱或纸色谱中都呈现一定的移动距离,称比移值(Rf值),所以利用色谱法可以鉴定化合物的纯度或确定两种性质相似的化合物是否为同一物质。

但影响比移值的因素很多,如薄层的厚度,吸附剂颗粒的大小,酸碱性,活性等级,外界温度和展开剂纯度、组成、挥发性等。

所以,要获得重现的比移值就比较困难。

为此,在测定某一试样时,最好用已知样品进行对照。

4、观察一些化学反应是否完成,可以利用薄层色谱或纸色谱观察原料色点的逐步消失,以证明反应完成与否。

吸附色谱主要是以氧化铝、硅胶等为吸附剂,将一些物质自溶液中吸附到它的表面上,而后用溶剂洗脱或展开,利用不同化合物受到吸附剂的不同吸附作用,和它们在溶剂中不同的溶解度,也就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吸附剂上和溶液之间分布情况的不同而得到分离。

吸附色谱分离可采用柱色谱和薄层色谱两种方式。

柱色谱常用的有吸附色谱和分配色谱两种。

吸附色谱常用氧化铝和硅胶为吸附剂。

分配色谱以硅胶、硅藻土和纤维素为支持剂,以吸收较大量的液体作为固定相。

柱色谱常用的吸附剂有氧化铝、硅胶、氧化镁、碳酸钙和活性炭等。

采用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法考察不同展开剂的层析效果

采用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法考察不同展开剂的层析效果

采用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法考察不同展开剂的层析效果目的研究探讨采用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法考察不同展开剂的层析效果。

方法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得到的青蒿素粗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薄层层析和硅胶柱层析的方法对不同展开剂的层析效果进行研究,选择最合适的展开剂。

结果观察五种展开剂下,青蒿素样品溶液经薄层层析后的结果,可见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80:20)和正己烷-乙醚(80:20)的情况下,溶质的溶解性和选择性都比较好,可以作为柱层析的洗脱剂。

观察两种洗脱剂下的柱层析分离效果,可见选择石油醚-乙酸乙酯(80:20)作为洗脱剂青蒿素的收率以及纯度等均显著高于正己烷-乙醚(80:20)为洗脱剂的情况。

結论在进行中药材的提取纯化过程中,通过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的方法对不同展开剂的层析效果进行考察,获得最优工艺条件,可以提高其纯化程度。

标签: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展开剂;层析效果中草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现代医学的体系下,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提取、鉴别与纯化是其发展的一个方向。

在其提取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层析法来进行初步的鉴定,而随着植化工作的不断深入研究,选择合适的展开剂是对药物的研究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剂的选择不恰当,不仅费时,还造成了药物的浪费。

利用薄层层析的方法研究不同展开剂的比移值,是物质鉴定的重要参数[1]。

这个参数的确定不仅与被测物质的极性、固定相吸附剂的吸附能力有关,也与展开剂的极性、洗脱能力等有关[2],本文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得到的青蒿素粗品作为研究对象,在被测物、固定相吸附剂等都确定的条件下,研究获得青蒿素纯品应选择的最佳展开剂。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对象:黄花蒿全草(经自然晒干后做粉碎、筛分处理)、青蒿素对照品(青蒿素的含量可达99.8%)。

试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正己烷、丙酮,均为分析纯。

实验材料和仪器:粗孔柱层析硅胶,粒度在100目~200目之间,为试剂级薄板、低压层析玻璃柱、电子天平、旋转蒸发器。

薄层色谱与柱色谱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与柱色谱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与柱色谱实验报告薄层色谱与柱色谱实验报告引言:薄层色谱和柱色谱是常见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两种色谱技术的实验比较,探讨它们的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一、薄层色谱实验1. 实验原理:薄层色谱是一种基于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的技术。

在薄层色谱实验中,我们将待分离的混合物在薄层平面上涂抹,并将其浸入流动相中,通过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2. 实验步骤:首先,我们准备好薄层色谱板和待分离的混合物溶液。

然后,将薄层色谱板放入色谱槽中,使其与流动相接触。

接下来,将混合物溶液涂抹在薄层色谱板上,然后将其放入色谱槽中,使其与流动相接触。

最后,观察薄层色谱板上的色斑,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3.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观察薄层色谱板上的色斑,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成分的迁移距离,并计算出它们的Rf值。

Rf值是指某一组分的迁移距离与流动相前进距离之比,是判断组分相对亲疏水性的重要指标。

通过比较不同组分的Rf值,我们可以得出它们的相对亲疏水性,从而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和鉴定。

二、柱色谱实验1. 实验原理:柱色谱是一种基于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的技术。

在柱色谱实验中,我们将待分离的混合物通过柱装填有固定相的柱子,通过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2. 实验步骤:首先,我们准备好柱子和待分离的混合物溶液。

然后,将混合物溶液注入柱子中,使其与固定相接触。

接下来,通过流动相的加入,使混合物在柱子中进行分离。

最后,观察柱子中的色斑,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3.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观察柱子中的色斑,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成分的保留时间,并计算出它们的保留因子。

保留因子是指某一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的程度,是判断组分在柱子中停留时间的重要指标。

通过比较不同组分的保留因子,我们可以得出它们的相对亲疏水性,从而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和鉴定。

叶绿素层析实验报告

叶绿素层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素提取和分离的方法。

2. 了解柱层析(薄层层析)的原理及其操作步骤。

3. 掌握天然色素的鉴定和分离技术。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光合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

这两种色素都含有镁离子,具有特殊的吸收光谱,对光的吸收能力较强。

在有机溶剂中,叶绿素可以溶解,从而从植物组织中提取出来。

柱层析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三、实验器材1. 新鲜植物叶片2. 研钵3. 漏斗4. 100mL三角瓶5. 无水乙醇6. 石棉板7. 层析板8. 硅胶9. 烧杯10. 移液管11. 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 叶绿素提取:- 将新鲜植物叶片洗净,晾干。

- 将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

- 加入少量无水乙醇,研磨至叶片完全破碎。

- 将研磨液倒入三角瓶中,用滤纸过滤。

- 将滤液转移至烧杯中,加入适量无水乙醇,搅拌均匀。

2. 柱层析:- 将层析板固定在石棉板上,并在层析板的一端涂上一层薄薄的硅胶。

- 将提取液用移液管滴加在硅胶层上,注意不要使液滴过大。

- 将层析板放入层析槽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作为流动相。

- 观察层析过程,当溶剂前沿接近层析板底部时,取出层析板。

- 将层析板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各色素带的颜色、位置和宽度。

3. 叶绿素鉴定:- 根据各色素带的颜色、位置和宽度,确定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位置。

- 叶绿素a呈蓝绿色,位于层析板较窄的位置。

- 叶绿素b呈黄绿色,位于层析板较宽的位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层析板上,成功分离出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种色素。

2. 叶绿素a的色素带位于层析板较窄的位置,颜色为蓝绿色。

3. 叶绿素b的色素带位于层析板较宽的位置,颜色为黄绿色。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和分离出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种色素。

柱层析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分离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天然色素。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在研磨叶片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破坏叶绿素结构。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篇一:柱层析实验报告柱层析分离色素一、【实验目的】1.了解柱层析的分类,掌握各种柱层析的原理。

2.熟练掌握吸附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叶绿体色素是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主要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

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是对其认识和了解的前提。

利用叶绿体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可用95%乙醇或无水乙醇提取。

分离色素的方法有多种,如纸层析、柱层析等。

柱层析法是色谱法中的一种,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固定相的吸附能力,以及对洗脱剂(即移动相)的溶解度不同将各组分分离。

常用的柱色谱有吸附色柱谱和分配柱色谱两类。

吸附柱色谱通常是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物质或粉状固体作为吸附剂(如氧化铝或硅胶),当混合物的溶液流经吸附柱时,就被吸附在柱的上端,然后从柱顶加入溶剂(洗脱剂)洗脱。

由于不同化合物在吸附柱上的吸附能力不同,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因此各组分随溶剂以不同速度下移,形成色带。

继续用溶剂洗脱,吸附能力最弱的组分就随溶剂首先流出,整个层析过程进行反复的吸附-解析-再吸附-再解吸。

用柱层析法可以分别收集各组分,并逐个鉴定。

本实验是把三氧化二铝填入玻璃管中(压成柱状)作为吸附剂,将叶绿体色素的石油醚提取液倾于吸附柱上,色素即被吸附。

由于色素的种类不同,被吸附的强弱不同,就在吸附柱上排列成为不同的色层,再利用吸附剂在不同溶剂中有不同的吸附力,用不同的溶剂进行洗脱,从而达到叶绿体主要的4种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分离。

三、【实验材料】原料:新鲜的菠菜叶试剂:1.无水乙醇或95%乙醇 5.三氧化二铝2.石英砂 6.饱和氯化钠溶液3.丙酮7.水硫酸钠4.石油醚(60-90℃) 8洗脱液:丙酮:石油醚=1:9 器材:层析柱(1×30cm),研钵,蒸馏装置,脱脂棉,天平,烧杯,过滤漏斗,玻璃棒,锥形瓶,分液漏斗,试管,铁架台四、【实验操作】1.色素的提取:20克菠菜,加少许石英砂,再加20毫升无水乙醇研磨成浆,脱脂棉过滤,保存滤液,滤渣再用无水乙醇提取一次,合并滤液,滤渣再加入30毫升石油醚提取一次,过滤,合并滤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再加入40毫升饱和氯化钠溶液震荡,弃去下层溶液,再分别加入20毫升水震荡洗涤几次,直至下层无色,保留上层溶液,转移至三角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5分钟,备用.2.样品的浓缩:将提取液放入蒸馏烧瓶中,蒸除多余的石油醚,至剩余液体5-8毫升左右,以备加样使用。

层析柱和TCL薄层分析

层析柱和TCL薄层分析

层析柱和TCL薄层分析柱层析和TLC是有机化学工作者必须下苦功夫的两项实验技术。

这两项技术掌握与否,对于提高实验的效率至关重要。

常见的例子是:在柱层析时,由于层析柱中的硅胶填料装得不均匀(没有填严实),使得柱子在淋洗过程中就因为出现太多气泡变花,导致分离效果不好。

更常见的例子是:层析柱虽然装得不错,但是由于淋洗剂选择不恰当,结果导致几十毫克产品,用了几百毫升淋洗剂都还没有完全分离。

分离同样的东西,熟手可能只需要半个小时,而一个层析技术不过关的人可能半天都不能得到纯品。

由此可见,这两项技术掌握与否,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从而对身心健康和环境保护都有明显的作用。

柱层析关键在于柱子是否装好和淋洗剂是否选择恰当。

而淋洗剂的选择则是通过TLC确定。

这里要指出的一点是:TLC的作用除了跟踪反应进程,检测试剂和原料纯度外,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为柱层析选择适当的淋洗剂。

首先谈柱层析:装柱子(添硅胶)时,有两种方法:即湿法装柱和干法装柱,二者各有优劣。

不论干法还是湿法,硅胶(固定相)的上表面一定要平整,并且硅胶(固定相)的高度一般为15cm左右,太短了可能分离效果不好,太长了也会由于扩散或拖尾导致分离效果不好。

湿法装柱是先把硅胶用适当的溶剂拌匀后,再填入柱子中,然后再加压用淋洗剂"走柱子",本法最大的优点是一般柱子装的比较结实,没有气泡。

干法装柱则是直接往柱子里填入硅胶,然后再轻轻敲打柱子两侧,至硅胶界面不再下降为止,然后再填入硅胶至合适高度,最后再用油泵直接抽,这样就会使得柱子装的很结实。

接着是用淋洗剂"走柱子",一般淋洗剂是采用TLC分析得到的展开剂的比例再稀释一倍后的溶剂。

通常上面加压,下面再用油泵抽,这样可以加快速度。

干法装柱较方便,但最大的缺陷在于"走柱子"时,由于溶剂和硅胶之间的吸附放热(可以用手摸柱子明显感觉到),容易产生气泡,这一点在使用低沸点的淋洗剂时如乙醚,二氯甲烷更为明显。

薄层,柱层析小结

薄层,柱层析小结

薄层层析及柱层析操作小结一:关于配制CMC-Na1.先将称好的CMC加入所需水量的8/10,让其充分溶涨后,在加热煮沸,然后将剩余水慢慢加入.这样在煮沸过程中不易形成颗粒,煮沸时间短.2.CMC溶液的浓度0.3-0.7%比较合适,实际操作中0.4%~0.5%最为实用,浓度高了将来显色时如果有加热过程稍不小心板子容易发黑,浓度低了铺出来的板子不结实,轻轻一碰就掉渣,不好保存,而且点样时会很紧张,容易出洞.3.0.5%CMC-Na与水浴溶涨至充分搅拌溶涨,如果不好溶涨,可在溶胀前加几滴乙醇,比较好溶,但是尽量不加,因为加入乙醇后使CMC-Na的粘合性降低。

充分溶胀后,用脱脂棉垫到布氏漏斗上抽滤。

封口冷藏待用。

4.(1)CMC-Na溶液煮了以后不能再用冷水兑,否则,几天以后就会变绿,起霉。

注意放置时间太长的CMC-Na溶液可能会发黄,而且可能有霉菌出现,绝对不能再使用。

(2)如果有抽滤装置你可以直接把CMC-Na溶液滤过,就可以不必等它沉淀再取上清液了(嘿嘿,我是急性子),还有两个好处一是节省CMC-Na溶液,二是倒滤过的CMC-Na 溶液的时候不必担心会把下层的不溶物倒出来了!)有个办法过滤CMC溶液,在布氏漏斗上平铺薄薄一层脱脂棉,千万保证每个小孔都没漏掉哦!用蒸馏水润湿脱脂棉,启动真空泵,抽紧后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倒CMC溶液了,保证滤过的溶液澄清透明,而且长时间放置不沉淀。

5.CMC-Na是一种高分子材料,而高分子材料的溶解必然都会有一个溶胀,溶解的过程,所以配制的时候,应该将称好的CMC-Na少量的撒在水的表面,让其自然沉降,注意要散开平铺,这样能够充分浸润,使其溶胀,之后可以置于水浴锅内加热溶解,当然如果你不是很急着用的话也完全可以,直接用水泡着放那,估计十天半月的也可以用了.6..CMC-Na的配制,大家也说了很多,我只是想说一下在CMC-Na的溶解过程中,可以使用可进行加热操作的磁力搅拌器,大概搅拌5小时,应该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薄层色谱和柱层析-

薄层色谱和柱层析-
chrome意为“色彩”,graphy源自希腊文,“写”。色谱为 层析的同义语,都是从英语chromatography译来的。
茨维特色谱图 (1906)
叶绿素的石油醚溶液流经 装有CaCO3的柱子,然后 用石油醚淋洗.
CaCO3对叶绿素各成分吸 附能力不同,而分离成为 色带.
叶绿素 叶绿素
叶黄素 ", " 叶黄素
薄层色谱和柱层析
色谱法
色谱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类分离技术,利用不同结构或不 同性质的物质在不相混溶的二相中分布不同而进行分离。当流 动相流过固定相时,这些物质被流动相带过,以不同速度向前 移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不同物质移动的距离有较明显的差 异,被分离成一条条的色带,从而可以取下、溶出,获得纯的 组分。
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酸、碱可以使某些极性物质斑点集中,提高 分离度,用粘度太大的溶剂时,需要加入一种溶剂以降低展开剂的粘 度、加快展开速度。
例:环己烷-丙酮-二乙胺-水(10:5:2:5)这个系统中,水是极性大的 溶剂,环己烷是极性小的溶剂,后者的加入可以降低分离物质的Rf值, 丙 酮起着混合整个系统及降低展开剂粘度的作用,少量二乙胺的加入
• 自动点样采用半自动点样仪或全自动点样仪,按 预设程序自动点样。
以点样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接触式点样和喷雾点样两种。
接触式点样:多采用定量毛细管、微量注射器手动点样, 有的仪器也可进行自动接触式点样。
接触式点样应注意: 正确选择溶解样品的溶剂 原点直径一般以3mm为宜 防止点样毛细管损伤薄层表面 尽量避免多次点样 防止点样环形色谱效应
到黄色斑点,不少化合物的检测灵敏度可达0.5~1μg。
② 10%硫酸乙醇液,喷雾后于105℃加热10~15min,日光或紫外光下 观察。大多数有机物呈有色斑点,如红色、棕色和紫色等,在炭化 以前,不同的化合物将出现一系列颜色的改变,被炭化的化合物常 出现荧光。

薄层层析、柱层析

薄层层析、柱层析

2、进样 待酒精全部浸润氧化铝,液面刚好流至 滤纸面时,立即用滴管从层析柱管中心加入 待分离样品溶液,当此溶液流至接近滤纸面 时,立即用少量溶剂洗下管壁的有色物质, 如此连续2—3次,直至洗净为止。 3、洗脱 依次用酒精和NaOH洗脱,控制流出速度。 整个过程都应有洗脱剂覆盖吸附剂。(每一 种试剂加入前,前一种都要刚刚浸过滤纸片)



石油醚 环己烷 四氯化碳 苯 氯仿 乙醚 乙酸乙酯 丙酮 吡啶 乙醇 甲醇 水 乙酸
对极性 有机物 的溶解 作用增 强
表2:各种展开剂对极性有机物的溶解能力

当一种溶剂不能实现很好的分离时,选择使 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分级洗脱。 如一种溶剂作 为展开剂只洗脱了混合物中一种化合物,对 其它组分不能展开洗脱,需换一种极性更大 的溶剂进行第二次洗脱。这样分次用不同的 展开剂可以将各组分分离。
常用吸附剂有氧化铝、硅胶、活性炭等(表1)。
纤维素、淀粉 硅酸镁 硫酸钙 硅胶 弗罗里硅土 氧化镁 中性氧化铝 活性炭

对极性 有机物 的吸附 作用增 强
表1:各种吸附剂对于极性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强度




色谱用的氧化铝可分酸性、中性和碱性三种。酸性 氧化铝pH约为4-4.5,用于分离羧酸、氨基酸等酸 性物质;中性氧化铝pH值为7.5,用于分离中性物 质,应用最广;碱性氧化铝pH为9-10,用于分离生 物碱、胺和其它碱性化合物等。 吸附剂的活性与其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低,活性 越高。脱水的中性氧化铝称为活性氧化铝。 硅胶是中性的吸附剂,可用于分离各种有机物,是 应用最为广泛的固定相材料之一。 活性炭常用于分离极性较弱或非极性有机物。 吸附剂的粒度越小,比表面越大,分离效果越明显, 但流动相流过越慢,有时会产生分离带的再重叠, 适得其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篇一:柱层析实验报告柱层析分离色素一、【实验目的】1.了解柱层析的分类,掌握各种柱层析的原理。

2.熟练掌握吸附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叶绿体色素是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主要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

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是对其认识和了解的前提。

利用叶绿体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可用95%乙醇或无水乙醇提取。

分离色素的方法有多种,如纸层析、柱层析等。

柱层析法是色谱法中的一种,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固定相的吸附能力,以及对洗脱剂(即移动相)的溶解度不同将各组分分离。

常用的柱色谱有吸附色柱谱和分配柱色谱两类。

吸附柱色谱通常是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物质或粉状固体作为吸附剂(如氧化铝或硅胶),当混合物的溶液流经吸附柱时,就被吸附在柱的上端,然后从柱顶加入溶剂(洗脱剂)洗脱。

由于不同化合物在吸附柱上的吸附能力不同,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因此各组分随溶剂以不同速度下移,形成色带。

继续用溶剂洗脱,吸附能力最弱的组分就随溶剂首先流出,整个层析过程进行反复的吸附-解析-再吸附-再解吸。

用柱层析法可以分别收集各组分,并逐个鉴定。

本实验是把三氧化二铝填入玻璃管中(压成柱状)作为吸附剂,将叶绿体色素的石油醚提取液倾于吸附柱上,色素即被吸附。

由于色素的种类不同,被吸附的强弱不同,就在吸附柱上排列成为不同的色层,再利用吸附剂在不同溶剂中有不同的吸附力,用不同的溶剂进行洗脱,从而达到叶绿体主要的4种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分离。

三、【实验材料】原料:新鲜的菠菜叶试剂:1.无水乙醇或95%乙醇 5.三氧化二铝2.石英砂6.饱和氯化钠溶液3.丙酮7.水硫酸钠4.石油醚(60-90℃)8洗脱液:丙酮:石油醚=1:9 器材:层析柱(1×30cm),研钵,蒸馏装置,脱脂棉,天平,烧杯,过滤漏斗,玻璃棒,锥形瓶,分液漏斗,试管,铁架台四、【实验操作】1.色素的提取:20克菠菜,加少许石英砂,再加20毫升无水乙醇研磨成浆,脱脂棉过滤,保存滤液,滤渣再用无水乙醇提取一次,合并滤液,滤渣再加入30毫升石油醚提取一次,过滤,合并滤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再加入40毫升饱和氯化钠溶液震荡,弃去下层溶液,再分别加入20毫升水震荡洗涤几次,直至下层无色,保留上层溶液,转移至三角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5分钟,备用.2.样品的浓缩:将提取液放入蒸馏烧瓶中,蒸除多余的石油醚,至剩余液体5-8毫升左右,以备加样使用。

3.层析拄的制备:15克碱性三氧化二铝加入30毫升石油醚搅拌,浸泡10min.。

在层析拄内加入一团棉花在底部,再加入石英砂0.5cm以上,然后用石油醚半充满柱子,再将浸泡好的三氧化二铝倒入柱内,倒时应该缓慢,重复使用下面的石油醚,直到装完。

用石油醚洗柱内壁,顶部加一小团棉花,然后再填入石英砂0.5厘米高。

3.样品的分离层析:吸附层析分离色素打开层析拄下部开关,向拄内加入2毫升浓缩液,至液体没入砂内,再加入石油醚冲洗拄壁,液体浸入砂内,加洗脱液开始层析,可以看到不同色带如图片1,直至第一条色带洗脱完毕,在拄下面用试管接收第一条色带的洗脱液,如图片2。

五、【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下图:图一:层析柱中出现黄色带图二:提取出的黄色胡萝卜素结果分析:洗脱过程中,首先有一条黄色的色带圈沿着层析柱下移,色带圈的各个方向的移动速度并不是完全相同,原因在于层析柱的制作过程并不完全均一,使层析柱内部不均匀,以至于色带各方向的移动速度不同。

最后收集得到亮黄色的胡萝卜素。

七、【注意事项】1、萃取时不要剧烈振荡,以防止发生乳化现象。

2、为了保持柱子的均一性,使整个吸附剂浸泡在溶剂或溶液中是必要的,否则当柱中溶剂或溶液流干时,就会使柱身干裂,影响渗透和显色的均一性。

因此要保证整个装样过程中溶剂要高于三氧化二铝的表面。

3、在吸附剂上端加入脱脂棉(或滤纸)是使加样品时不致把吸附剂冲起;在吸附柱下端加脱脂棉(或沙子)可以防止吸附剂细粒流出。

4、层析柱填装紧密与否,对分离效果很有影响,若各部分松紧不匀,会影响渗透速度和显色的均匀。

6、洗脱流速不宜过快,避免因此压紧凝胶,色素分离不开;也不要过慢,使柱装得太松,导致层析过程中,凝胶床高度下降,色素洗脱很慢。

因此应控制洗脱流速,以每分钟60~80滴为宜。

7、样品一定要足够浓缩,加样量不要过大,过大,分离条带过宽,如果层析拄不够长,各组分不易分开,易同时洗脱下来;加样量过少,色带不是很清楚,不易观察,效果不好。

8、层析柱粗细必须均匀,柱管大小可根据试剂需要选择。

一般来说,细长的柱分离效果较好。

若样品量多,最好选用内径较粗的柱,但此时分离效果稍差。

柱管内径太小时,会发生“管壁效应”,即柱管中心部分的组份移动慢,而管壁周围的移动快。

柱越长,分离效果越好,但柱过长,实验时间长,样品稀释度大,分离效果反而不好。

八、【实验小结】在该柱层析分离色素实验中,我了解了柱层析技术的相应方法和原理,学会了层析柱的制作和准备,进一步了解绿叶中色素的组成及各色素的颜色和性质、洗脱液的配比、层析柱的制作及洗脱液的流速是本实验成功与否的三大关键因素。

知识拓展:1、溶剂的选择:(1)吸附剂要求较纯,否则会影响样品的吸附和洗脱。

(2)溶剂和吸附剂不能起化学反应。

(3)溶剂的极性应比样品小,如果大了,样品不宜被吸附剂吸附。

(4)溶剂对样品的溶解度不能太大,否则影响吸附,但也不能太小,溶液的体积增加,易使色谱分散。

(5)可使用混合溶剂,如有的组分含有较多的极性基团,在极性小的溶剂中溶解度太小。

也可选用极性大的溶剂溶解,然后加入一定量的非极性溶剂。

这样既降低了极性,又减少了溶液的体积。

2、洗脱剂的选择:样品吸附在氧化铝柱上后,用合适的溶剂进行洗脱,这种溶剂称为洗脱剂。

如果原来用于溶解样品的溶剂冲洗柱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可以改用其他溶剂,一般极性较强的溶剂影响样品和氧化铝之间的吸附,容易将样品洗脱下来,达不到分离的目的。

因此常用一系列极性渐次增强的溶剂,既先使用极性最弱的溶剂,然后加入不同比例的极性溶剂配成洗脱溶剂。

常用的洗脱溶剂的极性按如下次序递增。

己烷和石油醚<环己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二硫化碳<甲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丙醇<乙醇<甲醇<水<吡啶<乙酸。

篇二:实验六:薄层层析与柱层析实验六薄层层析与柱层析实验目的1. 了解偶氮苯的光学异构反应,加深对光化学反应的理解。

2. 掌握薄层层析的基本操作,薄层层析分离顺、反式偶氮苯。

3. 了解柱层析分离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初步掌握层析柱装填和洗脱的操作方法4. 采用柱层析分离反式偶氮苯与靛红的混合物实验原理偶氮苯是最简单的芳香偶氮化合物,众多偶氮染料的母体结构。

含有两个苯基分别与偶氮基–n=n–两端相连的结构。

偶氮苯有毒,易燃。

偶氮苯有顺(z)-反(e)-异构体。

反式为橙红色棱形晶体,蒸气为深红色,溶于乙醇、乙醚、醋酸和水。

反式的热力学性质稳定。

当溶于乙醇的偶氮苯用一定强度的紫外光照射时,顺式的比例逐渐增大,直至达到平衡,形成顺反异构体的混合物。

偶氮苯的光致异构是很多偶氮类功能材料光响应的基础。

顺式为橙红色片状晶体,不稳定,在加热或可见光照射下能够变成反式。

色谱方法是通过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分配的不同而将物质分离开。

待分离混合物各组分在固定相上的吸附强度不同,与流动相一起移动的速度也不同,因此被分离开。

薄层色谱属于固-液吸附色谱。

薄层色谱板中的固定相中的微孔结构使得溶剂在毛细管作用下能够沿着色谱板向上移动。

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吸附剂(固定相)的吸附能力不同,当展开剂(流动相)流经吸附剂时发生无数次吸附解附过程,吸附力弱的组分随流动相迅速向前移动,吸附力强的组分滞留在后,由于各组分具有不同的移动速度,最终在固定相薄层析上分离。

tlc除了用于分离外,还可以通过与已知结构的的化合物比对,鉴定少量有机混合物的组成,它也是柱色谱寻求最佳展开剂的手段。

上图中红色化合物的rf等于竖直红线的长度除以竖直蓝线的长度。

柱层析也属于固-液吸附色谱。

在一根玻璃“分离柱”中进行。

管中装上适当的粉末作为国定相。

待分离或纯化物质的溶液(流动相)在重力作用下流经吸附剂时,不同物质对溶剂和吸附剂的亲和力不同,因而被吸附的程度不同,从而以不同速度流动,使化合物得以分离。

靛红与偶氮苯在极性上具有较大差异,从而可以使用极性适中的展开剂,通过柱层析将二者分离。

仪器与试剂分析天平,tlc,锥形瓶,毛细管,层析柱,棉花,量筒,硅胶,蒸发皿,展缸;etoac,ch2cl2, 石油醚,靛红;请自带尺子(用于计算rf值)颜老师在实验开始之前已经准备好的试剂:a. 偶氮苯的溶液(15 mg in 1ml etoh);b.靛红的溶液(15 mg in 1ml ch2cl2);c. 靛红与偶氮苯的均匀混合物(靛红1.4 g + 偶氮苯3.5 g)。

实验内容a) 光照异构化取0.1 g反式偶氮苯溶于5 ml无水乙醇中,将此溶液放于试管中,密封,置于可见光下二星期,以便与光照前的溶液进行对比。

b) 薄层层析取管口平整的毛细管吸取光照后的偶氮苯溶液,在离薄层板边沿约0.5 cm 的起点线上点样。

再用另一毛细管吸取未经光照的反式偶氮苯溶液点样。

待乙醇挥发后,将点好样品的薄层板放入内衬滤纸的展缸中。

展缸内已放置展开剂(乙酸乙酯/石油醚=1/40)。

薄层板的点样端在下方,浸入展开剂,展开剂不要没过起点线,也不要碰到样品点。

待展开剂前沿上升到离板的上端约1 cm处时,取出薄层板,立即用铅笔在展开剂上升的前沿处划一记号,置于空气中晾干。

可观察到薄层板上经光照后的偶氮苯溶液点样处上端有两个黄色斑点(哪一个斑点是顺式的?哪一个斑点是反式的?)。

计算异构体的rf值。

用上述相同的方法,采用ethylacetate : petroleum ether = 1:1为展开剂,对靛红与偶氮苯的混合物进行tlc,为下面的柱层析选择展开剂。

c) 柱层析1.将层析柱固定在铁架台上,一定要保持柱子竖直。

2.将层析柱洗净后在柱底部放入一小团脱脂棉花。

3.在锥形瓶中称重7g 硅胶(sio2),并用ethyl acetate : petroleum ether (1:40)调匀。

在层析柱的下方放置一个锥形瓶,以收集流下的液体。

加入少量洗脱剂于层析柱中,以润湿棉花,使其贴在柱子下端。

4.打开层析柱活塞,控制溶剂下流,将硅胶悬浊液沿柱子侧壁加入,并用少量的溶剂洗去残余的硅胶,并加入柱中。

用装有橡皮管或塞子由下向上轻轻敲击柱子外壁,将气泡赶出,使硅胶填装均匀。

并加压使硅胶紧密,以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轻轻敲击,使硅胶最上层成均匀平面,然后用药匙沿柱子侧壁,轻轻地、慢慢地在硅胶表面覆盖一层海砂(注意:不要破坏硅胶的上平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