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可以永恒吗优秀教案
《生命可以永恒吗》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生命可以永恒吗》年级学科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生命可以永恒吗》来自七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主要包含两大内容: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
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短暂的,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但生命是有接续的,包括身体的生命和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
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起珍爱生命的情怀,培养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1、知识目标: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短暂的,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2、能力目标:理解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培养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培养热爱和珍视生命的情怀,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
重点:生命有时尽难点:生命有接续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初一学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探问“生命”,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但初中学生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并受自身的认知水平限制,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产生偏差。
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采用合作探究、体验式教学的活动方式,再通过导学案课前检测的方法设计预习。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感受大自然》,提问: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想?二、活动一听我讲故事,感受生命力量三、自主学习( 3 分钟)思考:结合课本的探究与分享,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
1.生命来之不易探究与分享:教材89 页:在故事中,两个女孩表达了哪些共同的感受?她们的分享使你对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教师归纳:在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生命竞相展现自己的活力,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
8.1 生命可以永恒吗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师提问:蝴蝶可以重新变成蚕蛹吗?生命的历程可以重来吗?
——生命是不可逆的
4.“白驹过隙”
“蚕的一生经历四个阶段,但是只有50天左右”
“人生不过区区三万天、地球的生命45亿年、中华民族的历史5000多年...”
师提问:这还体现了生命的哪个特点?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生命可以永恒吗”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探问生命”的内容之一。本课共两框,包括“生命可以永恒吗”、“敬畏生命”。本框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特性的理解,认识生命的传承和接续,激发对生命话题的探究兴趣,为“敬畏生命”的教学奠定基础。教学内容包括两目,第一目"生命有时尽",帮助学生感悟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不可逆和短暂等特点,理解生命有时尽。第二目"生命有接续",则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审视个人生命与人类生命的关系,理解生命有接续,初步培养学生作为个体生命的“我”在人类生命接续中的使命感,激发学生将自己的生命与家庭、祖国以及整个人类融为一体,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情景剧《蚕桑丝绸》: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江南的一户人家,他们世世代代以养蚕为生,家附近不远的田地有个大桑园,他们靠着这片桑园,养家糊口。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桑田采桑,除草翻土,为蚕宝宝喂叶除沙,日复一日,收获着辛勤劳作的果实......
结合桑蚕的蜕变过程谈谈生命有何特点?你身边有过哪些生命“蒙难”?
——生命来之不易
2.“各有特点”(展示图片)
虽然蚕宝宝都会历经蜕变,但是每个蚕宝宝都各有特点,他们体型短胖,长短不一,通常呈白色或淡黄色,有些品种也会出现淡绿色、淡褐色等...
生命可以永恒吗-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生命可以永恒吗-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的本质和意义;2.了解生命的运作机理和生命周期;3.探讨人类关于生命永恒的探索和未来可能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1.探讨生命的永恒性问题;2.探讨现代科技对生命永恒性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永恒性问题;2.帮助学生探讨人类关于生命永恒的探索和未来可能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生命可以永恒吗?向学生提出课题。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概念和生命周期。
2.授课环节(35分钟)◆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讲解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包括生命是什么,它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通过课堂问答、视频讲解、图片展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生命的运作机理和生命周期讲解生命的运作机理和生命周期,了解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通过探索生物的特点,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加深学生对生命的理解。
◆生命的永恒性问题探讨生命的永恒性问题。
介绍人类对于生命永恒的探索和科学研究,看看科学家们是否发现生命不灭、时间不止的真相。
通过讨论、PPT和名言解析,让学生了解生命的限制和未来的发展。
◆现代科技对生命永恒性的影响了解现代科技对生命永恒性的影响,学习生命工程研究和复活术等新兴领域的概念和应用。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更新和生命的续命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与视野。
3.互动环节(15分钟)结合教学内容和讨论材料,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与探讨。
1.生命可以永恒吗?人类是否会掌握生命的密码?2.生命的永恒与科技、社会的关系是什么?3.未来人类可能会出现哪些复活方式?4.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课程的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复杂性,并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珍惜生命。
五、作业1.请学生了解复活术,并写一篇关于复活术的300字左右的文章;2.请学生撰写关于中国“屹岸桥石人”的报道,长度500字左右。
六、教学评价该教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激发了学生对生命的探索和理解,以及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思考。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
生命可以永恒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有限性,认识到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3. 提高学生对死亡的认识,学会面对死亡,珍惜当下。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有限性:介绍生命的自然规律,探讨人类寿命的局限。
2. 珍惜生命:引导学生反思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激发对生命的敬畏。
3. 生命的意义:讨论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 面对死亡:教授学生如何面对亲人朋友的离世,学会坚强和勇敢。
5. 珍惜当下:引导学生珍惜每一天,活出精彩的人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有限性、珍惜生命、生命的意义、面对死亡和珍惜当下等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享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可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重要性,培养生命价值观。
4. 情感体验法:通过观看短片、分享故事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短片、故事等教学资源。
2. 设计好小组讨论的话题和问题。
3. 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短片,引出生命的有限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生命的有限性,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
3. 案例分析:分享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意义。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 总结讲解:讲解如何面对死亡,学会珍惜当下。
6. 情感体验:观看短片或分享故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生命的可贵和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思考题或作文,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生命的意义。
六、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生命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参观墓地、植树造林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有限性和宝贵性。
2. 邀请专家或心理医生进行讲座,帮助学生正确面对生命中的困难和挫折。
3. 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如生命作文比赛、生命绘画展览等,展示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一课时生命可以永恒吗一、教学目标:政治认同:理解个体生命与他人、社会、人类的关系,明确自己的使命。
道德修养: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初步具有自尊自强、坚韧乐观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具备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适应变化,不怕挫折。
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
法治观念: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自尊自信的人生态度,在生活中磨炼意志,形成良好的抗挫折能力。
健全人格:培养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进一步认识自己,培养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和敬畏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
培养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感,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预知性难点:生命有接续、寻找生命的意义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人云:“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本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水火有气息却没有生命,草木有生命却没有知觉,禽兽有知觉没有道义,人却兼而有之,所以是世界上最可贵的。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二)、讲授新课:运用你的经验:我们的生命可以永恒吗?如果不可以,为什么?如果可以,它将会怎么实现?生命不能永恒。
一、生命有时尽探究与分享:一天,两个女孩谈起她们对生命故事的感悟。
我有过四次“蒙难”呢:第一次,是我出生时体重太轻了,家里人都以为我活不了,还是奶奶把我养活了;第二次,是我小时候得了一种怪病,我爸爸从外地赶回来,给我输血,好不容易才救活了我;第三次,是我吃饭时不小心把鱼刺卡在喉咙里了,是我大姑姑想办法弄出鱼刺救了我;第四次,是我走路不注意,差点儿掉进一个深坑,幸亏我妈妈一把抓住了我,才没掉下去。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太婆去背伤员,身上的水壶被一颗子弹打穿了,水都流光了。
《生命可以永恒吗》一等奖教学设计
《生命可以永恒吗》一等奖教学设计XXX《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XXX:xx老师课题第八课探问生命(生命可以永恒吗?)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生命可以永恒吗》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的内容。
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认识自我”中的“自尊自强”。
引导学生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理解生命的独特性,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同时培养学生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理解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
本框有两目,教材“生命有时尽”引导学生对生命特性全面理解,从而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的情分析感;“生命有接续”帮助学生认识个体生命与家庭、社会及人类的关系,全面、立体地理解生命的传承。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中学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探问生命,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初中学学情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
因分析此,本课引导学生探问生命,对学生进行生命观、价值观的引领,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理解生命有时尽和生命有接续,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教学目标能力目标:了解生命的内涵和生命发展规律的难以抗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尊重生命发展规律的认识,珍爱生命、热爱生命;知道在生命的接续和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中,自己应该担当的使命,树立责任意识。
认识生命的特点理解生命有接续,知道在生命的接续和人类精神文明是发展中自己应该担当的使命。
1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策略身份定位运用自主研究、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展示交流、实践练的方法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师身份定位:教师是在学生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起的一座沟通的“桥梁”,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欣赏者和倾听者。
学生身份定位:学生是教室研究的主人,是介入研究的探索者、体验者、合作者、实践者。
1、每一个学生都有能力研究。
研究是“学生在研究”。
学生是研究的主体。
2、获得成功的课堂效果,应该在上课开始几分钟内提起学生的兴趣。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1《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1《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生命可以永恒吗》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有限性,认识到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激发他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对生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已经经历过一些挫折和困难,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一定的认识。
但同时,他们也可能存在对生命缺乏敬畏、不珍惜生命的情况。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有限性,认识到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到生命的宝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有限性,认识到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情感教育法: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素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纸笔等学习用品,方便学生做笔记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婴儿出生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开始。
然后提问:“生命可以永恒吗?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关于生命有限的案例,如自然灾害、疾病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脆弱和有限。
同时,提问:“这些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如何珍惜生命?”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
教案:生命的永恒性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终结的现有科学理论。
2. 探讨生命的永恒性是否可能存在。
3.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合作精神。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教师向学生提问:你认为生命可以永恒吗?为什么?
知识学习:
2. 教师简要介绍现有科学理论关于生命的起源和终结的观点,如进化论、宇宙大爆炸理论等。
讨论与合作:
3.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讨论生命的永恒性是否可能存在,并列举支持和反对的理由。
4.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来陈述他们的观点,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辩论。
展示和总结:
5. 每个小组派代表回答以下问题:
a. 你原来的观点是什么?是否发生了改变?
b. 你认为为什么生命可以/不可以永恒?
6. 教师总结各组讨论的观点和理由,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方法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作业:
7. 要求学生分析一些相关的科学研究和理论,如生命延长技术、意识转移等,并撰写一篇关于生命永恒性的论文。
评估:
8. 教师评估学生的参与度、思维深度和撰写的论文质量。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一等奖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一等奖《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发展的普遍性2、难点:发展的实质【教学方法】归纳法、探究法、分析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春天的故事》MTV。
《春天的故事》是一首颂歌,歌颂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万象更新,歌颂改革开放展开了中国发展的历史新画卷。
这从哲学上看体现了一个什么哲学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黑板板书: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二)自主学习:多媒体展示1、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2、社会形态的更替说明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3、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4、有人说:“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三)合作探究1、发展的普遍性合作探究内容:发展的普遍性教师提问:哲学把世界分为哪三大领域?学生回答: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教师设问:请同学们观察下列的三组图片分别属于哪一领域?多媒体逐步展示三组图片。
师生共同探究出三个结论:(1)自然界是发展的(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教师设问:同学们是怎样理解发展的普遍性的呢?由学生对发展的普遍性进行归纳。
学生回答:略自然界是发展的多媒体展示:发展的普遍性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教师总结:教师设问:我们这个时代是个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同学们也享受到了发展为我们所带来的实惠,那么同学们能否从以上三个方面分别举例说明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吗?学生举列:2、发展的实质合作探究内容:(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生命可以永恒吗?2. 课题所属模块:哲学思考3.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4.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5.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思考生命的永恒性这个问题。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生命永恒性的不同观点。
(2) 生命价值的认识。
2. 教学难点:(1) 生命永恒性的逻辑推理。
(2) 引导学生从哲学角度思考生命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永恒性的不同观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生命永恒性的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有关生命价值的案例。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哲学思考》等相关教材。
2. 辅助材料:关于生命永恒性的文章、案例等。
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生命可以永恒吗?为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引出课题。
二、讲授生命永恒性的不同观点(20分钟)1. 宗教观点:生命可以永恒,灵魂不灭。
2. 科学观点:生命无法永恒,但可以通过遗传延续物种。
3. 哲学观点:生命的永恒性在于其价值与意义。
三、小组讨论(20分钟)1. 分成小组,讨论各自对生命永恒性的看法。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四、讲授生命价值的重要性(20分钟)1. 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关爱与奉献。
2. 珍惜生命,发挥生命价值,让生命更有意义。
五、案例分析(20分钟)1. 呈现有关生命价值的案例,如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
2. 学生分析案例,分享感受,教师点评。
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分享对生命永恒性的看法。
2. 教师总结,强调生命的价值,提醒学生珍惜生命。
七、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生命永恒性的短文,阐述自己的观点。
2. 调查身边人的生命观,了解不同人群对生命永恒性的看法。
8.1《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初一学生已经开始探问“生命”,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
并受其自身的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
设计本课内容,引领学生探问生命,对学生进行生命观的引领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感,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实现人生的价值。
能力:能正确认识生命的短暂性和接续性,学会从容面对生命,担当一份使命。
知识: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教学重难点】重点:生命有接续难点:如何正确对待生命【教学过程】〖课堂导入〗自带一盆绿色植物,从绿色植物谈感受,引入绿色象征生命说起。
今天一起来探讨生命这个话题。
开启生命探索之旅,学习第八课探问生命。
齐读目标导学,知道重难点。
〖活动一:生命的感知〗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书本p89-90页的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问题1:生命有哪些特性?问题2:如何理解这些生命的特性?(要求:个人独立学习,勾画出主要观点,踊跃展示)学生回答(略)启发学生领悟对生命的来之不易,以及内在外在的条件等。
总结: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来之不易,每个生命是在无数次的偶然性中产生,生命是属于我们的幸运。
生命具有独特性,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生命短暂而且是不可逆的。
引导学生讨论虽然生命短暂,但因其来之不易,有时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要热爱生命。
合作学习:你遇到过“生命的意外”吗?假如有一天你遇到了将怎么面对?引导学生如何正确面对生命问题,从下面的视频从中得到启发。
请同学们观看“80后王越生前告别会”的视频,思考以下问题:问题1:王越是怎样面对?问题2:生命结束后她又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学生展示:每组派学生代表交流回答:引导学生:王越的捐献眼角膜,让受赠者替她好好活下去,这就是一种生命的接续。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生命的有限性和不可逆性。
2. 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
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有限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念。
三、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
2.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生命可以永恒吗?”
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
2. 概念解释(10分钟)
教师解释生命的有限性和不可逆性的概念。
生命的有限性指的是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命的不可逆性指的是一旦失去生命,就无法再回到这个世界。
3.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讨论生命的意义和重要性,并理解生命的有限性对于我们的意义。
4. 小组展示(10分钟)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将他们的讨论结果进行展示。
5. 教师总结(5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强调珍惜生命的重要性,并解释生命的意义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贡献社会。
6. 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生命意义的短文,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有限性和不可逆性,并能够正确对待生命、珍惜生命。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活动,学生能够培养合作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作业布置环节,学生能够进一步思考生命的意义,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
整个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生命可以永恒吗优秀教案
生命可以永恒吗优秀教案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目标:- 了解生命的定义和特点- 探讨生命的起源和终结- 讨论生命延续的可能性和限制-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教案步骤:1. 引入话题(5分钟)- 向学生提出问题:“生命可以永恒吗?”让学生思考并互相交流他们的想法。
-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定义和特点,例如有机体的结构和功能。
2. 解释生命的起源(10分钟)- 介绍生命起源的不同学说,如进化论和创造论。
- 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生命起源的可能性和证据。
3. 探讨生命的终结(15分钟)- 讲解生命的终结方式,如老化、疾病和死亡。
-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终结的原因和生命周期的不可避免性。
4. 讨论生命延续的可能性和限制(1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延续的方式,如繁殖和克隆技术。
- 引导学生讨论生命延续的限制,如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基因突变。
5. 总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如个体生命的目标和社会的进步。
-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珍惜和尊重生命。
教案延伸活动:1. 研究生命延续的最新科技进展,如基因编辑和干细胞研究。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科技进展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2. 邀请一位专业人士来讲授生命伦理学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伦理问题,如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3. 组织一次生命故事分享会,让学生分享一个对他们有重要意义的生命故事,并从中体会生命的珍贵和意义。
这个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定义、起源、终结和延续的问题。
通过讨论和探索,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第一篇: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感,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实现人生的价值。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生命的短暂性和接续性,学会从容面对生命,担当一份使命。
知识目标:了解生命的短暂性和生命的接续性。
【重点难点】重点:生命有接续。
难点:如何正确对待生命。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本课从视频“托马斯的故事”入手,引领学生以“生命可以永恒吗”为探究学习主线,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理解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同时培养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理解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2.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辩论法、情景陶冶法[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大家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在《西游记》中,有很多妖怪都想吃唐僧的肉,据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在现实生活中,人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生命可以永恒吗》这框题内容来解开这个迷。
播放视频《托马斯的故事》,引导学生在看的过程中了解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活动一角色换位假如我是妈妈,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同学的分享,使你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设计意图】使同学们明白生命来之不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大自然的奇迹,坦然接受生命教师在生命之树的节枝自然生命上板书“来之不易” 活动二角色换位假如我是托马斯,因为先天缺陷,即使出生,也会很快夭折,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同学的分享,使你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思考回答,使大家认识生命是不可逆的,是短暂的,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向死而生,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感恩生命,更加热爱生命。
教师在生命之树的节枝自然生命上板书“不可逆”“短暂”“自然规律” 活动三角色换位我们都是妈妈的双胞胎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使他们对生命持有敬畏之心。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懂得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努力、追求卓越。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价值观,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讲授新知(500字)
1.生命的有限与无限:讲解生命的起源、发展、衰老和死亡,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同时,强调生命在传递、繁衍中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2.生命的价值:介绍生命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
3.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讲解尊重生命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4.教师点评: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堂练习(500字)
1.练习内容:设计关于生命知识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2.练习目的: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生命问题的认识。
3.教师指导: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意外伤害的能力。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现象,思考生命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究。
2.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命的珍贵,培养关爱他人、关爱自然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学活动:播放一段关于生命成长和变化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课题生命可以永恒吗单元第四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七年级教材分析《生命可以永恒吗》分为“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两目内容。
第一目“生命有时尽”主要从思想意识上引导学生全面理解生命的特性,感悟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从而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第二目“生命有接续”,主要引导学生寻找个体生命接续的内涵和意义所在。
帮助学生认识个体生命与家庭、社会及人类的关系,全面、立体地理解生命的传承和接续。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理解个体生命与他人、社会、人类的关系,明确自己的使命。
道德修养: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怀。
法治观念: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他人生命。
责任意识:体会生命的价值,增强热爱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生命的特点;生命有接续的意义。
难点正确认识和对待死亡;生命的内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地球上生命的演化有一个漫长的历史,生命起源于三十多亿年前,几百万年前出现了人类。
古人云:“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明确:今天我们将走进探问生命的课堂——《生命可以永恒吗》。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运用文字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生命的起源,引发对生命的思考,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环节一:自主学习:课件展示预习提纲,引导学生预习教材并思考问题。
探究点一生命有时尽1.生命的特点。
2.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死亡?探究点二生命有接续1.生命有接续的意义。
2.生命的内容。
探究点一生命有时尽活动一交流分享“我的生命历程”孕育前:我们从两亿五千万个精子里脱颖而课件展示预习提纲,预习教材并思考问题。
阅读材料,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点形成自己的认识,养成独立思考、生成疑问、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加以引导、点拨。
设计意图:运出。
胎儿期:母体感染风疹病毒,约15%~20%的胎儿出现白内障和心脏畸形,还可出现唇腭裂、小头、小眼等畸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生命可以永恒吗》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感激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
2.能力目标形成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理解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
3.知识目标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
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理解个体生命与他人、社会、人类的关系,明确自己生命的使命。
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了解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
二、教学重难点生命可以永恒吗。
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开始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等哲学命题有了一些初步的思考。
受阅历和认知水平所限,学生的理解会有其局限性或片面性。
人的生命是以生物存在形式为基础,受精神支配、社会化了的存在方式。
它包括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种形式,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体。
生命可以永恒吗?人的肉体生命有时尽,但精神生命可以永恒;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短暂的,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肉体生命的接续和精神文明的传承。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臧克家的诗《有的人》思考:怎样理解“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引发思考,点明课题。
【新课讲授】【板书】一、生命有时尽学生活动:回忆“我的成长经历”──一件最令我难忘的事【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
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中产生的,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
【板书】1.生命来之不易学生活动:发掘“我的不同之处”──找到自己和别人不同的地方名人名言:著名科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生命是独特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板书】2.生命是独特的学生活动:请你在数轴上找到你从出生到现在的时间点。
(一个单位表示一岁。
)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吗?(时间不可逆,生命不可逆)名人名言: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8.1 生命可以永恒吗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七上《8.1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政治认同:通过黄令仪的事迹,引领学生感受重要人物对国家、人民的奉献,并思考为什么国士千古,永垂不朽?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全面认识,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健全人格:通过黄令仪从出生到死亡的事迹展示,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责任意识:通过黄令仪的家庭以及国科大校长和研究院同事心中的黄令仪,了解生命的接续,明白生命接续的意义,积极担当生命接续的使命和责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命来之不易,我们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教学难点:个体生命在实现人类的接续中担当使命。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新闻展示:通过视频简要介绍黄令仪的生平,并呈现黄老逝世的新闻。
【黄老生前的心愿听得好想哭】4月20日,黄令仪逝世,享年86岁。
2002年,#她带领团队打破国产计算机无芯可用困局#,研制出我国首款CPU芯片“龙芯1号”。
80多岁时,她仍奋战在科研一线。
团队成员曾劝她“把把关就好,别亲自干了”,黄老脱口而出:“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致敬,送别!教师提问:对于黄老的逝世,有些人说“痛别,巨星陨落”有些人说“国士千古,永垂不朽”。
这两个观点是否矛盾呢?我们的生命可以永恒吗?【设计意图】可以通过两个问题“生命不可以永恒,是什么不可以永恒?生命可以永恒,是什么可以永恒?”,对学生进行引导,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教师过渡】同学们的观点都很有道理,让我们继续带着这样的好奇,深入探讨生命这一话题。
(二)新课讲授总议题:生命可以永恒吗?环节1:痛别,巨星陨落——从青丝到白发,生命有时尽通过黄老的一生视频,填充“黄老的一生”时间轴,感受生命的特性1.展示黄老的生命瞬间1 ——幼年经历1936年,黄令仪出生于战火,全家一直在躲避战乱的路上,她也在硝烟炮火中度过了大半个童年,也曾亲眼目睹了防空洞口被炸死的无辜同胞。
202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上:4.1.1《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
8.1《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积极传承弘扬精神文明。
2.能力目标:能辩证看待生命问题,能在自己生命里找到位置,在自己的每个角色中担当起相应的使命。
3.知识目标:懂得生命的特点,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理解个体生命与他人、社会、人类的关系,知道生命具有接续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命有接续教学难点:生命有接续三、教学过程导入:提问导入——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师小结:到底生命可不可以永恒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时代楷模黄文秀的生命,通过她的生命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展示黄文秀相关材料(设计意图:抛出问题,学生根据经验回答,留下悬念,激发学生兴趣一起探讨)环节一生命有时尽探究一:生命的特点1.看材料,找观点:材料:文秀书记遇难情况的描述及他人的惋惜的文字材料提问:阅读材料,思考材料体现了生命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小结: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独特的、短暂的、不可逆的(通过直接给出材料,让学生总结观点,提升其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探究二:如何看待“生命有时尽”?2.提问:文秀书记因公意外牺牲,她父亲已肝癌晚期。
这说明了什么?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3.讨论:生命是短暂的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怎样活着才能不负自己的生命?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中去。
(通过设置讨论环节,让学生思考在有限的生命里怎样活着才有意义,激发其珍爱生命、参与社会生活、为生命奋斗和奉献的积极性,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环节二:生命有接续探究三:如何看待“生命有接续”?4.材料:对黄文秀所驻的百坭村村民的采访视频,以及相关材料提问(1):文秀书记真的是村民的女儿吗?村民为什么会把她称为“女儿”?教师小结: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可以永恒吗优秀教案
生命可以永恒吗优秀教案
导入:
1. 给学生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颗苹果树,一只蜜蜂,和一只蝴蝶。
问学生他们对这些生命有什么了解。
2. 引出探讨生命终结和生命永恒的话题。
主体: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生命的终结和生命永恒的观点。
每个小组要准备一份简短的报告。
2. 小组报告: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报告,并与其他小组分享他们的观点。
3. 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生命的终结和生命永恒的可能性。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 有没有生命可以永远存在?
- 是否存在重生、轮回、灵魂转世等概念?
- 生命的永恒是否与宗教信仰有关?
- 科学是否能提供证据来支持生命的永恒?
4. 观点整合:引导学生整合不同的观点,并总结出他们对生命永恒的看法。
拓展:
1. 推广讨论:引导学生将讨论的范围拓展到不同文化和宗教信仰中。
可以让学生研究和展示不同文化对生命永恒的理解和信仰。
2. 探索科学研究: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研究领域,如生命延长、克隆技术、基因编辑等。
让学生思考这些科学进展是否能够支持生命的永恒。
3. 表演和创作:鼓励学生用戏剧表演、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生命永恒的想法和观点。
总结:
在这个优秀教案中,学生将通过小组讨论、报告和整合观点的方式,探讨生命的终结和生命永恒的可能性。
他们将学会尊重不同的观点,并拓展自己的思维和知识领域。
通过进一步的探索和创作,学生将对生命永恒这一复杂而深奥的话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