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本位: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意涵

合集下载

5、现代学校制度

5、现代学校制度
15
案例
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
分析目前我国部分区域教育失衡的根本原因,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教授张天雪指出,可以从非教育层面和教育层面两个角度来归因。从非教 育层面看,我国教育失衡是社会二元结构下的必然产物,是城乡差异和阶 层差异等在教育上的反映,是长期“城市中心”、“精英主义”及“效率 优先”等观念的外显;从教育层面看,教育失衡是教育政策及制度安排的 衍生物,尤其像“重点校”政策、“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政策”和“教育督 导与学业水平评价城乡双重标准”政策使失衡更加严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董泽芳教授也指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推动,而不均衡发展却能给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带来实 实在在的“政绩”。一个地方的教育工作抓得好不好,往往是根据有多少 学生考上大学、多少学生考上重点高中、多少学生取得学科竞赛奖励等各 种与考试有关的硬指标来评价的。在这种教育政绩观的引导下,地方教育 主管部门热衷于通过集中力量办重点学校来快速出成绩,加大了教育发展 的不均衡性。
(2)基于对传统学校制度反思所理解的现代学校制度 是相对于传统学校制度而言的,是学校制度自身发展的新阶段。
2
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和价值取向
(3)基于转型时期对学校制度价值的重新认识所理解的现代学校制度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 求。
(4)基于综合角度所理解的现代学校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符合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坚守教育本真,构建学校法人 制度以确立学校的主体地位,以学校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新型政校关 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制度。
8
案例
教育市场化、教育产业化的种种表现: 宁夏:10万择校费逼死“差生” 据新华社电 2005年7月,宁夏银川市13岁的小学毕业生秀秀(化名)永远地离开 了人间。在她留给父母的短短100多字的遗书里说,“我是个差生”,“我死了可以 帮您节约10万元”等字眼,深深地刺痛着人们的心。 辽宁:12名校长因乱收费受处分 据新华社沈阳2005年12月21日电 辽宁省日前通报了辽宁今年查处的10起教育乱 收费典型案件。这10起教育乱收费案件共违规收费700余万元。目前,部分违规收 取的款项已退还给学生,12名校长、副校长受到了免职、警告等相应处分。 兰州理工大学:让欠费学生停课打工挣钱 本报讯 据西部商报12月22日报道,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绝不让一个考上 大学的大学生因为家庭贫困上不了学”。然而在兰州理工大学,少数学生因没能交 上 “学费”,学校通知他们办理停学手续,否则将给予“退学警告”。兰州理工大 学宣传部的腾部长表示,学校以“停学创业”的方式,让没有付清学费的学生打工 挣 回学费。

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3篇)

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3篇)

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现代学校制度是指经过规范化、体系化和法律化的教育体系,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需求而设立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目标和质量评估:现代学校制度明确教育的目标和使命,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核心位置。

通过质量评估来衡量学校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学校管理体制:现代学校制度建立了专门的管理体制,包括学校领导团队、教师队伍和行政支持。

学校管理体制通过分工和协作,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以保障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3. 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现代学校制度注重提供全面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包括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同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互动式教学、实践教学和个性化教育等,以适应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4. 学生评价和支持体系:现代学校制度通过学生评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发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以促进他们的学业成就和全面发展。

同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学业规划等支持服务。

5. 学校与社区合作:现代学校制度与社区合作,积极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促进他们与社会的交流和融合。

总之,现代学校制度是一个综合性、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教育体系,它旨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全面的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2)现代学校制度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在一定的法律、政策和规范下,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培养人才,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学校制度。

它涉及到学校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

一、历史演变和发展进程现代学校制度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演变。

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中,教育主要以传统方式进行,例如家庭教育、宗教教育和徒弟传授等。

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一、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分析现代大学制度包括理论研究以及实际运作两个层面的内容。

( 1) 从理论研究上讲, 现代大学制度是一种理念, 是对于高校既保持自身的学术自由同时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模式的探索。

有研究者认为理想的大学制度本质在于能够妥善地处理大学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平衡、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学术发展的关系和大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袁贵仁认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 大学面向社会, 依法自主办学, 行民主管理。

别敦荣认为我们今天所要建立的现代大学制度是针对我国大学所承担的现实使命, 在解决数十年来大学制度存在积弊的基础上, 建立起来的新大学制度。

我国的现代大学制度是在大学发展的外部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基本建立,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正在进行中逐渐成熟的一种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文化的一部分。

它的发展完善都刻上了社会主义特色的烙印。

( 2) 从实践上讲, 我国现行大学制度就是一种现代大学制度。

一般认为现代大学的开端是以19 世纪洪堡主持的与社会和科技发展建立联系的柏林大学为标志的。

洪堡第一次把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重要功能, 并且形成了一些基本价值和制度特征, 如学术自由这样的价值和传统。

概念在公立高校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这一根本性原则下的大学制度研究,方可称之为“现代大学制度”二、要探析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必须深入其“制度内核”———权力和利益。

1. 现代大学制度的权力本质制度作为影响人类行为的规则体系和权利关系,它的形成及其影响程度是由权力所决定的。

,权力结构决定着制度结构,权力直接影响制度供给,权力运行的表现形式便是制度。

权力不仅决定着制度的形成及其约束强度,而且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

因为权力主体决定着资源配置,从而决定着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的组合。

现代大学制度作为关于大学的规则体系和权利关系,它的形成及其影响程度是由权力决定的。

康宁认为,“高等教育资源是三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政府、市场和学术力量”。

现代学校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

什么是现代学校制度【浏览字体:大中小】2012-08-17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网友:现在大家都在提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到底什么是现代学校制度呢,它与以往我们所提的学校制度有什么区别呢?专家: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建设学校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实施路径。

日前,教育部又发布了《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将现代学校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引向深入。

在当前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对于促进和保障各项改革事业的顺利推进具有关键作用。

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学校制度安排。

我们通常所提的学校制度是指国家各级各类教育的制度安排,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学校之间的关系,属于“宏观”的学校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强调的是制度安排的“现时性”,它是一种“好的、先进的、能适应时代要求的”学校制度。

当前,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就是要求改革者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设计和构建与各方面改革相适应的规则体系。

因此,现代学校制度通常是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关注点。

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制度安排。

制度是一种约定成俗的规定,它的生成和重建始终围绕特定领域的变化。

现代学校制度将“学校”作为自己的本质规定,更加重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以此作为构建整个学校制度的法则。

在现代学校制度的框架下,所有的规则体系都是围绕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来构建的,从而更加凸显了教育的独立性和学校的自主性。

正如梅兰芳剧团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让梅兰芳唱好戏一样,现代学校制度也是为了促进教师更好地教和学生更好地学。

因此,现代学校制度主要是为学生更好的发展搭好舞台,系统构建学校教育的核心制度和外围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协调校内和校外关系的制度安排。

制度是人们在调节各种关系时形成的一种规定。

现代学校制度把学校视为一个开放的组织,它不仅关注学校内部的运作过程,而且也重视学校与家长和社会的互动过程。

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
29
精品资料
英国(yīnɡ ɡuó)模式
❖ 3、在大学内部,英国大学一般由校、院、系三级
结构组成,每级结构都有一定的自主权,形成了一
套有序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分治、能够

效(yǒuxiào)地发挥整体优势的制度。通过董事会
、理事会等组织将大学与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使
大学成为社会的一部分,并促使教育市场化。
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 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 ❖ 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 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精品资料
二、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jiànshè) 的进程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
❖ 1.政府对学校管得过多过细; ❖ 2.社会监督和学校自律机制不完善; ❖ 3.高校办学自主权没有落实到位; ❖ 4.高等学校内部治理(zhìlǐ)结构不完善,行政化倾向
严重。
精品资料
❖ 我国高校在校生数世界第一 ❖ 校均规模世界第一 ❖ 生师比世界第一 ❖ 班级(bānjí)规模世界第一 ❖ 教学周数世界第一 ❖ 教学总时数世界第一 ❖ 课程总时数世界第一 ❖ 一门课程时数世界第一 ❖ 必修课比例世界第一 ❖ 专业课时数世界第一
27
精品资料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ōu zhōu)模式
❖ 3、学校内部的组织管理上则典型体现了教授治校的特点, 其组织结构由大学评议会、学部、讲座三级构成,越向下一 级延伸,拥有的权力越大。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基本由讲 座教授负责,讲座教授不仅拥有领导研究所、设置课程、组 织考试和自主进行研究的权利,而且直接从政府获得研究资 金与设备,完全拥有资金的支配权。

学术本位: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意涵

学术本位: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意涵
正 式与非 正式 约 束要素 , 而 这俱 以学 术 本位 为基本 原则 。
学 制度 显现 出如 何复 杂的 制度 特征 , 学 术 本位 都是 大学 制 度 改革 的 不变 法 则。当前 我 国要 构建 中国特 色 的现 代 大学 制 度 , 就 要 以尊 重、 维 护 和 促 进学 术 本位 为根本 的指导 原则 。
学术本位 :现代 大学制度 的基本意 涵
口 张继 明
学 术本 性 或学 术 本位 为 制度 建 构 的基点 , 同时也以 此 为制 度 实践 的 归宿 , 这 是现 代大 学 制度 的基 本意
涵。 无 论 如 今 的 大学及 其 所处 的环 境 如 何复 杂 , 大
摘 要: 大学制度改革必须立足于大学的学

辑上 奉 行 学 术 本位 , 大 学 制 度 的变
革 必须 遵循 学术 本 位这一 大学根 本 逻辑 。 现代 大 学 制 度实 质上 就 是 基
个 既 定 的存 在 。 例如, 有 的 术 本位 的大 学 制 度 。 以 大学 的
度是 由l 8 1 0 年 在洪 堡 主 导 下 建 立 的 德 国柏 林 大 学
现 代 大 学 制 度 的 研 究 现 状
现 代 大 学 制 度 是 我 国高 等 教 育 研 究 的 重要 内
容 。原 国 家 教 委 王 冀 生 研 究 员 在 建 设 有 中 国 特 色
关键 词 :现代大学制度; 学术本位; 大学
逻 辑
的现 代 大 学 制度 中较早 提 出了 “ 现 代 大学 制 度” 概念 …。 2 0 0 1 年 ,( ( 现 代大 学 教 育 首 期 开设 “ 学 者
人手 : 一 是 何 为现 代 大 学 制度 , 一 是 如 何构 建 现代

2024年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

2024年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

2024年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现代学校制度需要适应社会的变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2024年的现代学校制度应该具备以下几个重要的概念。

1. 终身学习的理念:现代学校制度应该强调终身学习的观念。

学校不仅仅是为了提供基础教育,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持续学习和适应社会的变化。

学校应该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和机会,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2. 创新教育的实践:现代学校制度应该运用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应该建立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提供创新教育的资源和支持。

3. 个性化教育的实施:现代学校制度应该注重个性化教育的实施。

学校不应该把学生都看作是相同的,而是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不同的兴趣、才能和潜力。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支持,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需求。

学校可以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进行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和评估。

4. 融合教育的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应该推进融合教育的发展。

融合教育是指把不同类型的学生纳入到同一教育体系中,关注他们的特殊教育需求和权益保障。

学校应该提供包容性和多样性的教育环境,创设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资源。

学校应该实施终身教育体系,把融合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推动教育的公平和包容。

5. 全球教育的普及:现代学校制度应该促进全球教育的普及。

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使他们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学校可以引入国际课程和教育资源,组织学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项目,帮助他们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社会,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综上所述, 2024年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包括终身学习的理念,创新教育的实践,个性化教育的实施,融合教育的推进和全球教育的普及。

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范文(3篇)

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范文(3篇)

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范文一、引言学校制度是指为了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保障学校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秩序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规范。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学校制度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范本。

二、教育目标制度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是教育目标制度。

学校应当明确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全面发展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制度应明确教育目标的具体要求,包括知识、能力、素质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要求。

三、课程设置制度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设置制度。

学校应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设置制度还应注意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

四、师资队伍建设制度现代学校制度还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制度。

学校应制定明确的师资招聘、使用、培养和评价机制,确保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五、教育评价制度现代学校制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教育评价制度。

学校应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学业水平,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包括考试评价和综合评价等。

评价制度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避免过分强调分数和应试教育。

六、校园管理制度现代学校制度还需要健全校园管理制度。

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和行政管理等。

校园管理制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

七、家校合作制度现代学校制度还应强调家校合作制度。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两大重要环境,应加强双方的沟通和合作,形成良好的育人合力。

家校合作制度应促进学校和家庭的互动,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问题,共同协作提供学校教育。

八、学校文化建设制度现代学校制度还应关注学校文化建设制度。

学校应着力塑造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学校文化氛围,培育和践行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学校文化建设制度应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现代大学制度:理念、内涵及构建途径

现代大学制度:理念、内涵及构建途径

现代大学制度:理念、内涵及构建途径李旭炎;林祥柽【摘要】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学术本位、民主开放构成了现代大学制度重要的理念基础和价值取向.落实和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推进大学章程建设,完善大学内部领导体制,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加强民主管理,构建大学与社会的新型关系,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着力点.【期刊名称】《中国轻工教育》【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3页(P8-10)【关键词】大学;现代大学制度;大学理念【作者】李旭炎;林祥柽【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7尽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问题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在进入21世纪后引起广泛讨论,但直至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才第一次在国家政策层面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方向。

目前,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进一步厘清现代大学制度的理念基础和价值取向,明确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涵和构建途径。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理念基础考察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世界各国现代大学制度在具体形式上形态各异,但在一些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上却是高度一致的。

1.大学自治“欧洲大学最根本的学术价值观,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自治权和学术自由。

”[1]自治是大学最悠久的传统之一。

在现代社会,大学的独立法人地位更是普遍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

尽管大学自治从来都是有限度的,但自治依然被视为现代大学治理的核心所在。

人们甚至认为,失去了自治,高等教育就失去了精华。

[2]这是因为,只有让大学保持自治,才能使大学按照学术逻辑而不是政治逻辑、市场逻辑来运行和发展;也只有让大学按照高等教育规律依法自主办学,才能使大学保持本真、实现使命。

2.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指的是大学师生在教学、研究、学习方面的自由。

2024年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二篇)

2024年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二篇)

2024年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什么是现代学校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是指能够适应向知识社会转轨及知识社会形成以后的社会发展需要,以完善的学校法人制度和新型的政校关系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观为指导,学校依法民主、自主管理,能够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简而言之,现代学校制度是促进教师更好地教与学生更好地学的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应体现以下特征:传承性。

新的制度都是在传统制度的基础上形成、改造、变革和发展起来的。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不单要借鉴国外教育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做法,还要在立足传统教育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制度建设的实际,通过在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与研究中不断汲取传统制度上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使之不断健全完善。

操作性。

现代学校制度不是单纯逻辑上的制度,而是在实践中能改进学校工作的与时俱进的好的制度,它不仅存在于理论或逻辑中,而且也存在于现实操作中,永恒不变的现代学校制度和教育理念是不存在的。

就是说这种制度是现实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是适合学校发展意愿的。

法理性。

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就是通过理论、政策的研究,制定出现代教育管理的规章、条例、制度、形成区域性现代学校法律体系。

使政府、学校、社会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依法管理,营造法治化教育环境。

这种“法理性”原则,既是现代学校制度研究与设计的依据,又能保障构建的新制度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执行力。

包容性。

现代学校制度不单包括学校内部要素的关系,同时还包括学校与政府、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等关系问题。

如果将学校制度孤立于社会这个统一体之外,这种制度绝不是一种现代的制度。

只有注重现代学校制度的包容性,才能充分考虑到学校未来发展与变化的趋势。

体系性。

现代学校制度是建立在学校法人基础上的制度体系,具有法定____机构及由此而构成的学校管理及其运作规程。

这种制度保证了学校教育改革,并能促进学校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机制,使学校在面向社会和市场的依法自主办学的过程中,主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国民教育的需求。

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

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

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
现代学校制度是指基于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由政府或教育机构制定和管理的一套学校组织和管理体系,旨在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现代学校制度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1. 平等与普及:现代学校制度追求教育的平等和普及,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教育,并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2. 综合教育:现代学校制度注重学科的整合和综合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学习方法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

3. 个性化教育:现代学校制度注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长,注重个性化教育,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和教育选择,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发展。

4. 值域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强调价值培养和品德教育,通过课程设置、校风建设、教育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

5. 信息技术应用:现代学校制度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网络和数字化教育资源,以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6. 教育评价与监测:现代学校制度强调教育评价和监测,通过考试、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改进教育质量。

现代学校制度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试论现代学校制度

试论现代学校制度

教育创新是解决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问题的重要途径,教育创新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起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制。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振兴行动的主要目标之一。

现代学校制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增强学校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一、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解读对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首先是界定其核心概念及其内涵。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有人认为现代学校制度指的是一种适应社会化大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以学校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教育管理专家经营为特征,以学校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以及新型的政校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学校体制(黄兆龙)。

也有人认为现代学校制度特指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以完善的学校法人制度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学校依法自主、民主办学,能够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及所在社区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整套的制度体系。

学校作为教育系统的中心,应当是现代学校制度建立和运作的依托。

因此,现代学校制度应以学校运作机制的研究为重心,并向影响学校运作的其它因素辐射,避免把现代学校制度变成笼统的现代教育制度,或者将其理解为狭义的学校经营和管理。

学校的运作机制包括学校投资方式、办学形式、管理模式以及组织机构等,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体现在:(一)反映市场经济和学习型社会条件下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市场经济条件是我国教育体制变革的宏观背景,它催生出我国办学体制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虽然学校要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的研究与实践尚未成熟,但作为培养人、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已具备了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征,必将朝着学习型组织发展。

(二)以学校法人制度为前提和以教育管理专家负责经营学校为基础学校法人制度是对学校财产所有权形式的规定,学校具备独立的法律人格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建立学校法人制度是为了确立起学校的主体地位,使学校拥有法人财产,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实现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统一。

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几点理解

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几点理解

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几点理解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纳入社会建设范畴。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对于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推进社会建設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就“如何认识和理解现代大学制度及影响其建立完善的关键因素”展开论述,以期为高校推进现代大学制度提供有益参考。

标签: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学术一、引言与问题的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纳入社会建设范畴,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对于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推进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探讨分析如何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加以重新研读,之所以追溯于文本,绝非陷入所谓的文本主义争辩,而是要寻找和发现问题提出确立的综合研判。

从《教育规划纲要》文本来看,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以单独要点的方式加以阐述,并进一步细化了治理结构、章程建设、社会合作及专业评价四个方面,但如若仅以此作为理解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难免有所偏颇和狭隘。

那到底应该如何认识制度本身的科学内涵呢?统观《教育规划纲要》表述的全文来看,文本对于高等教育来讲,其核心是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并进一步明确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中心任务。

如以此作为问题深入讨论的切入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诸多改革,其最终的组织和实施者皆与高校的管理密切相关,而高校的管理最核心的莫过于对管理决策层的管理,这才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中心问题所在。

但如果这样的讨论就此止步,仍不失带有一丝视野上的浅显和单薄,因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进一步深化和推演是高校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的深度回应,对此问题的细致品味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基础。

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由来及内涵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现代大学制 度的建立有三个关系: 一是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大学 实行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尊 重教授在治学中的重要作用,完善教职工代表 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 三是大学和社会的关系。探索建立董事会或者 理事会的制度。


二、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进程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张力主任: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 权,关键在于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包括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探 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 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 的长效机制,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等。

二、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进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提到当前高校:
1.政府对学校管得过多过细; 2.社会监督和学校自律机制不完善; 3.高校办学自主权没有落实到位;


4.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行政 化倾向严重。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教育部:《教育规划纲要》就 社会关注度高、影响教育改革 发展全局的20个重大问题继 续公开征求意见

(三)现代大学制度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
“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 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 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 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由来及内涵

张应强认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意义在于: 通过协调、规范大学组织的外部关系,以保证 大学的文化地位,从而使大学更好地履行其文 化传承及文化创造的职责”
二、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进程

论大学学术本位的基本内涵及其规定性

论大学学术本位的基本内涵及其规定性
如亚 里士 多德 所强 调 的 .学 术 价值在 学 术 自身而 不
基金项 目: 山东 省教 育 科 学 “ 十二 五 ” 规划重点课题“ 现代大学制度视角下山东省高教强省战略研究” ( 2 0 1 3 G Z 0 0 6 ) 作者简介 : 张继 明 ( 1 9 7 9 一) , 男, 山 东 潍坊 人 , 讲 师, 博士 , 主要 从 事 高 等 教 育 理 论 与 管 理 研 究 。
张 继 明
( 济 南大 学 高等教 育研 究 院 , 山东 济 南 2 5 0 0 2 2 ) 摘 要: 大 学的 学术本 性 决定 了大学 的组 织逻 辑是 基 于 学术 本位 的 。 大 学学术 本 位 既是 知 识
活动规 律 的 内生性要 求 . 也 是 大 学作 为 学术机 构 的组 织规 则要 求 . 它要 求大 学以 实现 学术价 值作 为 根 本价值 导 向 , 并建构 起相 应 的理念 、 规 则及 制度 体 系 , 保 障 大学始终 以追 求知 识进 步 为基本 使命 。
内在 逻辑 所 谓大 学学 术本 位 主要包 含三个 方 面 的
涵义。 其一 . 大学作 为学 术 主体 , 以学 术价值 为 根本
二、 大 学 学 术 本 位 的若 干 规 定 性
( 一) 学术 主体 以追 求知 识本 身为 首要 目标 大学 是一个 围绕知识 展 开活 动 的组织 .包 括知
但 大 学学术 本位 作 为大 学运行 的 自在 法 则 . 并不排 斥一 定 的社会 规 范与合 理 的外 来干预 。 也 即符 合 学术本 位根 本要 求 的外在 法 则 同样是 大学有序 运 行 的必备 条件 。 关 键词 : 大学 ; 学术本 位 ; 内涵 ; 规定 性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7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3 — 1 9 7 2 ( 2 0 1 4 ) 0 5 — 0 1 1 2 — 0 4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解析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解析

2018.9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学者在特殊的政治权力结构、特殊的教育体制、特殊的文化传统、特殊的发展阶段下,根据中国高等学校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现代大学制度的理念。

一、大学自治作为学术机构,大学最早出现于12世纪的法国和意大利。

古代中国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大学,19世纪末期,清政府进行改革,引进了西方的大学制度,此后,中国的大学才逐渐发展。

大学从出现之日起,就逐渐获得了诸多自治权,如选择校址、聘任教师、授予学位、授课内容等。

在我国,严复最早提出“大学自治”,当时的大学就有了学科设置、课程设置、学位授予等权力。

所谓大学自治(U ni ver si t y A ut onom y )是指大学不受公权力、宗教势力或其他权力干预,进行自主独立办学。

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代,自治权有着不同的内涵,并不是所有大学的自治都是整齐划一的,自治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也就是说自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这些条件对自治形成了一定的约束。

大学要受到政府、社会或世俗力量的某些限制,但自治理念与自治权却不能丧失。

中国并没有“大学自治”一词,法律和办学实践采用“自主权”和“自主办学”的表述。

大学自治应由学校提出,“自主权”和“自主办学”则由政府提出。

大学自治体现的是学术自由,学校不受政府或其他机构的干预。

政府提出自主办学,那么高校的学术权力就来自政府,而不是来自学校。

这种做法实际是对学校的限制,结果是大学沦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大学并无法人地位。

大学自治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属性,大学只有自治才能正确处理与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大学才能做到“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

二、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是学术信念与学术价值观。

学术自由真正付诸实施是在1810年成立的柏林大学。

学术自由是教师学术兴趣、学术理念、学术倾向、学术研究的自由以及学生学习方向、学习趣味、学习价值的自由。

其一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自由。

2023年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

2023年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

2023年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2023年的现代学校制度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做出更好的准备。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3年现代学校制度的概念,包括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等方面。

一、教育理念: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教育2023年现代学校制度的教育理念是以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教育为核心。

全面发展意味着要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个性化教育则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和培养。

学校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具备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跨学科和实践导向2023年现代学校制度的课程设置将更加强调跨学科和实践导向。

学科之间的划分将更加模糊,注重知识的整合和综合应用。

学生将接受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此外,学校将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例如社区服务、实地考察和创新科研等,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和信息化2023年现代学校制度的教学方法将更加灵活多样和信息化。

传统的教学形式将不再是主导,教师将更多地充当辅导员和指导者的角色。

学生将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制学习和互动教学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信息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学生可以通过电子平台和网络资源获取知识,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

四、学生评价:多元化和综合考核2023年现代学校制度的学生评价将更加多元化和综合考核。

传统的单一考试模式将逐渐被改变,学校将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考核。

评价方式将包括学科成绩、作品展示、口头表达、团队合作和社会实践等方面。

此外,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也将被重视,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五、教师发展:专业化和创新能力2023年现代学校制度将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本位: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意涵摘要:大学制度改革必须立足于大学的学术组织属性,符合学术本位的大学逻辑;现代大学制度即基于学术本位的大学制度体系;从普遍所指来看,现代大学制度是以大学内在的学术价值为本、以满足其外在的社会价值为辅的制度体系;从具体涵括而言,现代大学制度包含了普遍与本土元素、正式与非正式约束要素,而这俱以学术本位为基本原则。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学术本位;大学逻辑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1-0011-05收稿日期:2012-11-04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大学制度原理与中国大学模式建构”(11jjd880021);厦门大学基础创新科研基金研究生项目“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中的大学章程研究”(201222g010)。

作者简介:张继明(1979—),男,山东潍坊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10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大学的组织特性要求大学在逻辑上奉行学术本位,大学制度的变革必须遵循学术本位这一大学根本逻辑。

现代大学制度实质上就是基于学术本位的大学制度。

以大学的学术本性或学术本位为制度建构的基点,同时也以此为制度实践的归宿,这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意涵。

无论如今的大学及其所处的环境如何复杂,大学制度显现出如何复杂的制度特征,学术本位都是大学制度改革的不变法则。

当前我国要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就要以尊重、维护和促进学术本位为根本的指导原则。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现状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原国家教委王冀生研究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中较早提出了“现代大学制度”概念[1]。

2001年,《现代大学教育》首期开设“学者沙龙”,专门讨论现代大学制度问题,拉开了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序幕。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后,提出了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方案和方向,引起了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高潮。

学界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何为现代大学制度,一是如何构建现代大学制度。

关于第一个研究主题,研究者从“域外视角”、“历史视角”、“本土论视角”、“建构论视角”、“效能论视角”、“规则论视角”等若干视角,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进行解析。

关于第二个主题,研究者亦见仁见智,如正确处理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和建立科学的大学内部运行及管理机制;坚持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等经典大学理念,皈依大学精神;尊重大学的本质和逻辑;构建科学的治理结构,协调大学权力关系;引入市场思维和借鉴企业模式;立足我国本土,尊重文化传统和体制环境;等等[2]。

从研究整体来看,对现代大学制度内涵的界定普遍存在“既成论”特征,即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是一个既定的存在。

例如,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是由1810年在洪堡主导下建立的德国柏林大学奠定的;有的学者强调现代大学制度的时间“现代性”,认为与旧式学堂相对应、在移植西方大学模式基础上建立的近代大学被作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初建的标志,例如蔡元培时代的北大、梅贻琦时代的清华及部分私立大学、教会大学;还有学者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是在解决数十年来大学制度存在积弊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学制度;如此等等。

“既成论”的现代大学制度观是一种静止的观点,忽略了大学始终处于演变的事实和大学制度永远处于变迁的特征;忽略了大学发展历史的国别差异和不同国家大学发展的当下问题之不同。

其它的视角和观点,如规则论与效能论视角,则并没有充分关切大学作为一个教育机构、作为一个学术机构和文化机构的属性要求,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泛化的规则论”和“工具性实用性的效能论”。

总的来说,关于第一个主题的研究普遍缺乏对现代大学制度内涵的一般性概括和抽象,因而对现代大学制度所为何物缺少一个基本性的共识,导致现代大学制度研究没有明确的依据和规范性。

关于如何构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亦存在若干值得改进和完善之处:其一,对大学的本质关照不足,因而出现了过度市场化和企业化的思维。

显然,市场跟教育、企业跟大学都是有着质的区别的,过于强调市场逻辑,将导致大学进一步深陷到经济利诱的陷阱之中,加速大学的异化;其二,对我国大学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问题关照不够,研究缺乏明确的问题意识,提出的方案针对性不足,我国大学目前面临的诸种困境理应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现实出发点;其三,很多研究仍停留在对“现在”大学制度的抽象、概括,或对国家政策文本的诠释、复制,这种现代大学制度理论“并非是一种在自然性研究基础上、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论,而是在诠释性研究基础上产生的权宜性教育理论”,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必须致力于现有范式的突破和新思想、新理论的产生[3];其四,最为重要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主体是大学这一特殊的社会组织,现代大学制度与企业等其它社会组织的制度必然不能同性同构,那么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逻辑是什么?这是现代大学制度研究所亟待回答的最关键的问题。

毋庸置疑,关于现代大学制度主题的现有研究都在某些层面、角度给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但从研究的角度而言,要提高该主题研究的效益,还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

例如,现代大学制度基本理论的探索,现代大学制度中国化的探索,从文化及政治的角度对大学制度的探索,以及现代大学制度如何增强执行力的探索等等,这是提高现代大学制度研究效益的要求。

然而,对上述领域的探索,首要任务就在于廓清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意涵和根本逻辑。

二、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遍所指大学制度的意义在于维系大学的价值基础。

大学的价值则体现于大学的功用,即传承与创造知识、促进个体自由和解放、推进国家和民族进步,以及塑造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公共标准,引领社会文化的走向等。

对于大学制度而言,就是要服务于大学功用的发挥。

由于大学作为一个复杂组织,且大学与环境之间存在极其复杂的关系,大学作为客体一直承载着作为主体的人的不同且不断变化的期望,所以作为一种反应主客体关系的大学制度,其本身也常常表现出矛盾性。

当大学制度反应了大学运行的本真逻辑、促进了大学的功用,便是好的大学制度;反之,当大学制度背离了大学的应有逻辑,不利于大学的功用,则是亟需变革的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是对反映大学应有逻辑的大学制度的特定称谓,“现代”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时间概念。

从大学发轫于中世纪至今有千余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的角色与职能在不断发生变化,既反映了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的内在需要,也反映了人、社会与大学关系的历史变迁。

在每一个历史阶段,大学具有不同的角色与功用,对大学制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在漫长的大学发展史上,大学制度始终处于变化发展之中。

我们并不能因为今天发达的大学系统而否认历史上的大学及其价值,也不能以今天的大学制度标准衡量历史上的大学制度。

当大学在其雏形时期,行会组织形式确保了大学的独立和自治需要,我们说行会的组织架构适应了当时大学的需要,这种行会性质的制度就是好的制度。

当大学只具有传承知识和培养人才的职能时,我们不能因为洪堡柏林大学创立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原则、从而开启了大学创造知识的新时代而否定纽曼的大学理念,因而也不能否定纽曼时代的大学制度。

同样,美国赠地学院或者说威斯康辛思想开启了大学的另一时代,我们也不能以基于大学三大职能建立起的大学制度来否定历史上的大学制度。

每个阶段的大学制度都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只是随着大学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大学制度由适应变为不适应,先进性逐渐丧失甚至成为大学进步的阻碍。

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更加复杂,大学的结构与功能体系也空前复杂化,因此今天的大学制度必然要发生深刻变革。

我们所说的现代大学制度就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能够适应今天的大学角色与结构变化、并促进大学正向功能发挥的大学制度的一种称谓和指代。

而大学制度的这种适应性、先进性存在于大学制度变迁的每个阶段,所以“现代”不应是与“古典”、“近代”相对应的时间概念。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大学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延续变革的趋势,相应地,大学的制度也会一直处在制度变迁之中,这体现了大学制度变化的永恒性。

所以,现代大学制度并不是一个具有明显边界的框架,也不是一个可以通过数字来计量的固定程式,它是“一个不断建构的事实”[4],具有优秀的适应能力使自身不断通过制度完善来解决大学及大学与外界间的矛盾。

然而,由于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其本质属性是稳定的,这决定了大学制度在建构的过程中亦具有某些稳定的基本要素,在这些基本的制度要素与制度变迁的可能性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

反过来,也正是这些稳定的制度因素决定了大学能够作为一个独特组织而存在,并发挥其特殊的、其它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功能,即大学本质的稳定性。

因此,大学制度的变化是永恒的,同时大学制度的某些基本因子的不变同样是永恒的。

而大学的基本属性首先便是作为学术共同体的本性,这决定了大学制度无论如何变化,都必须是在大学学术性所要求的范畴之内。

也就是说,大学制度在理想层面上的变革是基于学术逻辑的,此即大学制度永恒不变的遗传因子。

如此,现代大学制度也就是反映大学学术逻辑、保障大学学术本位,维系大学学术本性,从而促使大学正向功能充分发挥的大学制度。

在这个基础上,它确保大学作为一个自组织时能够按照自身应有的逻辑从无序走向有序,当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时能按照自身应有的逻辑来处理与外界的关系,实现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

简言之,现代大学制度是基于大学学术本性的、具有卓越适应性和自我完善能力的大学制度。

正如日本学者青木昌彦所指,“制度是关于博弈如何进行的共有信念的一个自我维系系统。

制度以一种自我实施的方式制约着参与人的策略互动,并反过来又被他们在连续变化的环境下的实际决策不断再生产出来”[5]。

现代大学制度就是要维系大学的基本逻辑,它调节、规范着大学各利益相关主体的行为选择,同时在此过程中它本身又为适应大学角色、功能的变化而进行着自我调节,实现着制度的变迁。

在《何为启蒙》中,福柯(michel foucault)把“现代性”归纳为一种态度,一种把自己与未来关联起来的态度。

这种态度的背后,是一种进化的、进步的精神,以及着眼于未来的意识[6]。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性、适应性正体现了这种指向未来的现代性。

同时,现代大学制度还蕴涵着对历史传统的尊重,并关切当下的时代特征、社会发展及其对大学的要求。

所以,现代大学制度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并是指向未来的。

三、现代大学制度的具体涵括(一)现代大学制度中的普遍元素中世纪大学从一开始就表现出鲜明的个性。

对知识的热情使得来自不同国度的学者相聚,知识成为大学的逻辑起点,自由探索知识成为大学的基本品性。

行会作为大学形成的组织基础,从一开始就珍视独立和自由,为此大学通过与外部权力集团的斗争获得了一系列自治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