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写)八岁起就在本村一个小学读书,直到 13岁:可引经据典和父亲辩论了。(P51) (具体写)年轻时喜读《岳飞传》、《水浒传》、 《反唐》、《三国》、《西游记》等书:深受书中 “造反故事”的影响。(P52) (2)离开“村小”在家务农时读了一本叫《盛世 危言》的书:接触西洋的东西,继续引发求学的欲 望,开始厌恨田里的工作。(P53) (3)读了一个谈到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开始有了 一些政治认识,为我祖国的将来担心,开始认识大 家都有救国的责任。(P54)

(10)在“北大”做图书佐理员时参加哲学和
新闻研究会,借此旁听大学的课程。(P63) (11)第二次到北平读了《共产党宣言》《阶 级斗争》《社会主义史》三本书:转变为马克 思主义者。(P65)
读书学习让毛泽东的思想有了很大 的改变,而改变之后的毛泽东就显得更 加叛逆。
思考与探究
1、从文中归纳出 表现毛泽东“叛逆” 性格、“反抗” 精神的典型事例,并请同 学们思考这些事件对毛泽东的思想产生了 怎样的影响。 (课文里面有十几处之多,尽量用原文 原句来回答)
(1 )
第三段:“罢课”事件:给“我”的印 象极深(反抗竟能取得如此效果) (2)第一段:和父亲辩论:能引经据典进行辩 论,“读书”肯定好处多。 (3) 第三段:“跳塘”事件:明白了公开反 抗来保卫自己权利时效果更好。 (4) 倒三段:和父亲争执,脱离家庭:走上 了外出求学的道路。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 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 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 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 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 遏飞舟? 1925年 时年32岁
(5)
倒二段:同情“暴徒”,钦慕“激进” 教员:是求学才有了这样的认识。 (6) 第二段:违背父志考进“激进”学校: 第一次远离家乡。 (7) 第二段:剪去发辫事件:政治观念是如 何地可以转变一个人的观点啊! (8) 第四段:决心加入黎元洪革命军:使自 己认识到学生军不如正规军。
(9)
2、毛泽东的叛逆性格是有的,但他在叛逆 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先是反抗父亲,再是同情 “暴徒”,后是亲自组织革命,最终成为一个坚 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有一个什么重要原因呢?
现在就请同学们按照上面的样子,归纳对 毛泽东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读书、学习活动,并 思考这些事件对他的思想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课文里面有十几处之多,尽量用原文原句来 回答)
写作背景
该文原名《毛泽东自传》。毛泽东是上世纪二三十 年代南京蒋介石反动政府通缉名单上的第一号“赤匪”, 蒋介石悬赏二十五万元银洋不论死活要缉拿到他,国民 党多次在报纸说他已经被击毙了。当时,作者斯诺和成 千上万的人一样,脑子里总是在想,毛泽东究竟是一个 怎样的人?他的来历如何?这一连串的问题,是斯诺百 思不得其解的。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确切答案和谜底,惟 一的办法,就是必须亲自到红色根据地去走一趟。后来, 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终于到达陕北,成功采访了毛泽东。 斯诺根据他的谈话记录整理而成这篇《毛泽东自传》。 在选入教材时,改为现题,且有删节。
倒一段:不和父母之命的媳妇园房(属 插叙)、和嫖妓青年绝交:只谈天下大事。 (10) 第一段:反对、驱逐张敬尧:逐渐认 识到学生运动及团体的厉害。 (源自文库1) 第二段:在北平组织反军阀运动:使 自己更加认识到政治团体的力量。 (12) 第三段:将工人组织起来革命:第一 次领导工人阶级,走上革命道路。
毛泽东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
笔名子任,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 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和中 国共产党领导人。 毛泽东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 之一。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埃德加·斯诺简介
埃德加·斯诺,1905年生于美国,享誉 世界的著名记者。1936年7月到达中央苏区陕 北保安,成功采访了毛泽东等大批中共高层 领导人,写成《红星照耀中国》(译名《西 行漫记》),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毛泽东和 我党苏区的“妖魔化”宣传,轰动世界。他 把一生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 事业,他以自己的行动,在中美两国人民之 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导语
同学们,提起毛泽东,对中国人来
说可谓家喻户晓,那么一个普通农 民的孩子为什么能成为一代伟人, 成为中国人民的大救星,少年时代 的毛泽东是怎样的一位少年呢?
(美)埃德加· 斯诺 永远的中国情结
提问:课文的题目引自哪一首词? 是什么意思?
《沁园春·长沙》不寻常的日子是很 多的。毛泽东青年时期与何叔衡、蔡和 森、张昆弟等革命挚友一起谈论天下, 探求革命道路。或撰文评论时政,或下 乡访问农夫,或读书寻求真理,或泛舟 抒发豪情,这便是“峥嵘岁月”。

(4)读了康有为关于改革运动的两本书和梁启超编 的《新民丛报》:认识了一些政治但还没有成为反君 主的人。(P55) (5)读一本叫《世界大英雄传》的书:读到拿破仑、 林肯等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受到民主思想影响。 (P56) (6)第一次读到报名为《民力》的报纸:受到“民 族主义”派的影响,开始发表政见(P57) (7)当兵时读了《湘江日报》:接触到“社会改良 主义”。(P58)

(8)短暂上了“商业学校”和“省立一中”不适 就自修,读到世界历史和世界地理:第一次开始放 眼看世界。(P59) (9)(总写) 选择上“湖南师范学校”:我的政治观念 开 始确定。这一时期,我的头脑是自由主义、民主改 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混合物。(P60) (具体写) 自己写了一篇题为《心力》的文章;一个教员 常给我看旧《民报》:愈加清楚同盟会的活动和会 纲。(P61) 开始阅读《新青年》杂志:陈、胡成了我的模 范,代替我已经厌弃的康、梁。(P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