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百家争鸣》公开课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名况,字卿, 赵国人,曾游学于齐, “三为祭酒”。战国末 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 政治家——韩非、李斯 都是他的入室弟子。
二、百家争鸣之何人“鸣”
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说说孔子的思想
材料一:子曰:“仁者爱人。” 材料二: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一、百家争鸣之为何“鸣”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百家争鸣的背景
①材经料济一::铁孔犁子牛弟耕子的冉推耕广字促伯进牛了,封司建马经耕济字的子发牛展,,晋为国文大化力的士繁姓荣牛提名
供了物子质耕基。础。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②材政料治二::分今封天制下崩诸溃侯、,宗方法欲制力衰争弱,,竞周招王英室雄衰,微以,自礼辅崩翼乐。坏此,乃诸得侯士 争霸,则各昌诸,侯失国士纷则纷亡招之贤秋纳也士。,士阶层崛起,—形—成《宽孔容丛的子学·术居氛卫围》。
3)宇宙观: 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怀疑鬼神的客观存在,主张 人应当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第一位。
4)教育观:①开创私学;② 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 范围;③注重人的全面发展;④整理文化典籍,编订“六经”。
二、百家争鸣之何人“鸣”
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概括孟子的思想
材料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百家争鸣》
考点要求: (1)概述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b-理解) (2)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c-分析)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学(儒家思想)
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
宋明理学
明末清初思 想活跃局面
春秋创立 战国发展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程朱理学 明清 陆王心学 批判继承
二、百家争鸣之何人“鸣”
1.孔子及早期儒学
孔子,名丘,字仲尼,
孟子,名轲,字子
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 舆,邹国人,是孔子之孙
学说的创造者,曾周游 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 张,屡遭冷遇后开始专
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 期著名的思想家,著有
《孟子》一书,被尊为 “亚圣”。后世将孔子和
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 孟子合称“孔孟”。
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说说孔子的思想 材料三: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供) 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材料四: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材料五:子曰:“有教无类。”
2)政治观:注重政治与人事,主张有为,“为政以德”,以德治 民,用德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荀子》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孔子
孟子
荀子
时期
仁的
同 思想
民本 思想
春秋 仁
战国中期 战国末期
仁政
仁义
以德治民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善论 性恶论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 的学说,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
二、百家争鸣之何人“鸣”
2.1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概括老子的思想
材料三:西周时的学术、教育由负责宗庙祭祀、记事和文书管理的
③思想祝文、化宗:、学卜术、下史移掌,管从,“而学民在间官没府有”私转学向。“东学周在时民,间王”室,衰私败学, 兴起 ,诸进侯而国出动现荡诸,子这百类家职,官思流想落自民由间。,于是就把知识带到了民间,
认识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材材1)料料他一二认::为道“生道一”是,世一界生的二根,本二,生是三永,恒三不生变万的物。。 2)事祸物兮具,有福向之相所反倚的;方福向兮转,化祸的之规所律伏,,蕴孰含知了 其材朴极料素?三辩:证法思想(思想精华) 材3)“料方天四法下:论莫原柔则弱:于以水柔,克而刚攻、坚以强弱者胜莫强之能先。” 4)政民治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 难其①治上“无,求为以生而之其治厚上”,之(是有提以为示轻,:死是老。以子难所治说;的民无之为轻,死主,要以 材是料指五::“无为而无不为”。不妄为、不胡作非为、 乐相不 ②其往“为小小俗来所国国。。欲寡寡邻为民民国。”。相)…望…,甘鸡其犬食之,声美相其闻服,,民安至其老居死,不
1)思想观: 提出了“仁”和“礼”的学说。 ①“仁”:“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 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用爱人之心调解和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礼”:狭义上指的是周礼,即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 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广义上指的是总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礼”要求人“克己复礼”,言行要符合等级名分制度。提倡 贵贱有序的社会等级秩序。
二、百家争鸣之何人“鸣”
2.2庄子的思想
1)把“道”作为世界的最高原则, 宣传天道和自然无为。
2)提出了“齐物”的观点,即齐一万 物,任何事物本质上相同,没有区别。
3)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 精神自由。
4)提出了“逍遥”的人生哲学,即 对事物变化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主张重视人的天性,顺其自然。
新课导入
请给这首歌 拟一个恰当的 标题。
百家争鸣
江山浮沉荡几重 指点天下定苍穹。 看百家,谁能笑傲,谁是英雄
修身齐家治天下,诗书不忘弓与马 儒 春秋著,君子成书,社稷便是家 家
一生不爱攻伐,兼爱众生无瑕
墨
既提三尺长剑,布衣四海任侠
家
百般革新为强国,何惧做薪燃烈火 法 法求新,若得天下,不惜此身殁 家
二、百家争鸣之何人“鸣”
1.3早期集大成者荀子的思想
1)哲学: “天行有常”,自然运行有客观规律。 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尊重客观规律,并主张发挥人
的主观能动性。
2)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3)伦理观:主张“性本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4)民本:“君舟民水”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孟子·公孙丑》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材料三: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章句上》
1.2孟子 的主要 思想
1)治国观:提倡“仁政”学说,反对苛政; 2)民本观: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3)伦理观:主张“性本善”;
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 儒家思想,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