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知识与练习答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含答案1. 选择题(1) 以下属于力的性质是: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面积答案:A、B、C(2) 能够使物体发生位移的只有:A. 摩擦力B. 重力C. 弹力和悬挂力D. 正确答案全部都对答案:C(3) 法拉第一定律指出的是:A. 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的速度将发生变化C.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将发生变化答案:C2. 填空题(1) 一个力从右往左作用于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
答案:从左往右(2) 一个力从上往下作用于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
答案:从下往上(3) 一个物体受到A力的作用产生加速度a,如果力A的大小不变,改变作用方向,则产生的加速度为______。
答案:-a3. 解答题(1) 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解答: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导致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
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大小表示力的强弱程度,方向表示力作用的直线方向,作用点表示力作用的具体位置。
(2) 什么是合力?如何求合力?解答:合力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的共同效果。
求合力的方法是将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按照大小和方向合成,可以通过向量法或图示法来求解。
(3) 描述牛顿第一定律,并用实例说明其应用。
解答: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例如,当我们用力推动一张光滑的桌子上的书时,如果力的大小和方向适当,书就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这说明物体在没有外力干扰时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发生变化。
总结: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主要涉及力的性质和作用、法拉第一定律等内容。
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通过解答题展开思考和拓展。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题库(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题库单选题1、在体育课上,某同学练习投篮,站在罚球线处用力将篮球从手中投出,恰好水平击中篮板,则篮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 )A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B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C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D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答案:C篮球上升,恰好水平击中篮板,运动到最高点,整个过程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
故选C 。
2、将一小球从地面上以12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小球每次与水平地面碰撞过程中的动能损失均为碰前动能的n 倍,小球抛出后运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定,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s 2,则n 的值为( )A .56B .16C .59D .49答案:B小球第一次上升的最大高度ℎ1=12(12+0)m =6m上升阶段,根据动能定理有−(mg +F f )ℎ1=−12mv 02v 0=12m/s下降阶段,根据动能定理可知碰前瞬间的动能为mgℎ1−F fℎ1=E k0=48m J第一次与地面碰撞的过程中动能损失ΔE k=E k0−12mv22=8m J则依题意有n=ΔE kE k1=16故ACD错误,B项正确。
故选B。
3、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方固定一水平平台,平台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H=2.2m,倾角θ= 37°的斜面体固定在平台上,斜面底端B与平台平滑连接。
将一内壁光滑血管弯成半径R=0.80m的半圆,固定在平台右端并和平台上表面相切于C点,C、D为细管两端点且在同一竖直线上。
一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斜面顶端,一质量m=1.0kg的小物块在外力作用下缓慢压缩弹簧下端至A点,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 p=2.8J,AB长L=2.0m。
现撤去外力,小物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脱离弹簧后的小物块继续沿斜面下滑,经光滑平台BC,从C点进入细管,由D点水平飞出。
已知小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80,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及细管内径大小,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知识点和题目练习(含答案)
中东知识点部分一、地理位置1.中东位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包括西亚的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2.中东包括除阿富汗以外的西亚各国、北非的埃及和土耳其的欧洲部分3.海陆位置:一湾两洋三洲五海之地4.纬度位置:大部分处在20°N~40°N之间,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二、自然地理环境1.地形特征(1)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小2.自然资源(1)石油资源: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工业发达、石油需求量大的东亚、西欧、北美洲(2)水资源:本区水资源匮乏,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河流稀少,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沙漠地区三、人文地理环境1.人口、民族与语言:中东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通用阿拉伯语,属于白种人2.宗教: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题目部分1.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A.东南亚B.欧洲西部C.中东D.墨西哥湾答案:C2.下面国家中,地跨欧亚两洲的是A.土耳其B.伊拉克C.伊朗D.叙利亚答案:A3.中东大部分地区属于A.温带大陆性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地中海气候答案:C4.中东石油的中心是A.地中海沿岸B.亚丁湾C.波斯湾及沿岸D.里海答案:C有人说:“20世纪中东曾为石油而战,21世纪,中东将为水而战!”据此完成5~6题。
5.本区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地区是A.红海沿岸B.两河流域C.波斯湾及其沿岸D.地中海沿岸答案:C6.为水而战,是因为中东水资源匮乏。
造成本区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是A.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冬春少雨B.本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C.人口增长过快,用水量过多D.石油资源过度开采,地下水位下降答案:B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阿拉伯世界是指中东的所有国家B.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被尊称为伊斯兰教的“圣城”C.中东位于五洲三海之地D.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最近通道是马六甲海峡答案:C8.近年来我国已成为石油进口国,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港,最近的航线要经过的海峡依次是A.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B.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C.马六甲海峡、琼州海峡、霍尔木兹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答案:D9.关于中东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地区是平原,地势坦荡,沙漠广布,很多地方是无流区B.大部分地区是高原,高原的边缘有较高的山岭耸立,平原面积狭小C.地形复杂多样,五种基本地形齐全,丘陵相对分布较广D.大部分地区是高原,如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等,海拔很高,气温很低答案:B10.世界上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最多石油最多的地区是A.中东B.俄罗斯C.美国D.墨西哥答案:A11.关于中东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B.淡水资源极为丰富C.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中东最大的平原D.地形以平原为主答案:C12.油轮自波斯湾起航,取捷径驶往西欧,需经过A.土耳其海峡B.马六甲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苏伊士运河答案:D13.阿拉伯人主要信仰的宗教是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道教答案:C1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数学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数学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二元一次方程组22x y x y +=⎧⎨-=-⎩的解是( )A .02x y =⎧⎨=-⎩B .02x y =⎧⎨=⎩C .2x y =⎧⎨=⎩D .20x y =-⎧⎨=⎩2.用加减法将方程组2311255x y x y -=⎧⎨+=-⎩中的未知数x 消去后,得到的方程是( ).A .26y =B .816y =C .26y -=D .816y -=3.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盈不足”一章中记载:“今有大器五小器一容三斛,大器一小器五容二斛,问大小器各容几何”.意思是:有大小两种盛酒的桶,已知5个大桶加上1个小桶可以盛酒3斛,1个大桶加上5个小桶可以盛酒2斛.问1个大桶、1个小桶分别可以盛酒多少斛?设1个大桶盛酒x 斛,1个小桶盛酒y 斛,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5352x y x y +=⎧⎨+=⎩B .5253x y x y +=⎧⎨+=⎩C .53125x y x y +=⎧⎨+=⎩D .35251x y x y +=⎧⎨+=⎩4.我市某九年一贯制学校共有学生3000人,计划一年后初中在校生增加8%,小学在校生增加11%,这样全校在校生将增加10%,设这所学校现初中在校生x 人,小学在校生y 人,由题意可列方程组( ) A .30008%11%300010%x y x y +=⎧⎨+=⨯⎩B .30008%11%3000(110%)x y x y +=⎧⎨+=+⎩C .()()300018%111%300010%x y x y +=⎧⎨+++=⨯⎩D .30008%11%10%x y x y +=⎧⎨+=⎩5.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题,大意是:100匹马恰好拉了100片瓦,已知1匹大马能拉3片瓦,3匹小马能拉1片瓦,问有多少匹大马、多少匹小马?若设大马有x 匹,小马有y 匹,那么可列方程组为( )A .10033100x y x y +=⎧⎨+=⎩B .10011003x y x y +=⎧⎪⎨+=⎪⎩ C .100131003x y x y +=⎧⎪⎨+=⎪⎩D .1003100x y x y +=⎧⎨+=⎩ 6.端午节前夕,某超市用1680元购进A ,B 两种商品共60,其中A 型商品每件24元,B 型商品每件36元.设购买A 型商品x 件、B 型商品y 件,依题意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6036241680x y x y +=⎧⎨+=⎩B .6024361680x y x y +=⎧⎨+=⎩C .3624601680x y x y +=⎧⎨+=⎩D .2436601680x y x y +=⎧⎨+=⎩7.《九章算术》是我国东汉初年编订的一部数学经典著作。
初一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8.1组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2. 已知 { x = 2, 是方程 kx − y = 3 的解,那么 k 值是 (
y=1
)
D.−1
A.2
答案: A
B.−2
C.1
3. 若方程组 { 3x + y = k + 1, 的解 x = −3 , y = 2 ,则 k 的取值是 (
x + 3y = 3
)
D.−6
A.−4
答案: C
B.−5
C.−8
初一数学下册(人教版)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Hale Waihona Puke 一、学习任务 1. 掌握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的概念. 2. 会判定所给的未知数的值是不是方程或方程组的解. 3. 提高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清单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三、知识讲解
解:A.
{
B. { x = 6,
y=1 D. { x = 2, y=3
四、课后作业
(查看更多本章节同步练习题,请到快乐学)
1. 下列各式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3x − 2y = 9
答案: A
)
C.
B.2x + y = 6z
1 + 2 = 3y x
D.x − 3 = 4y 2
1.二元一次方程(组) 描述: 二元一次方程 含有两个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1 ,并且等号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 程(linear equation in two unknowns).其一般形式是 ax + by + c = 0(a ≠ 0,b ≠ 0 ). 方程组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程的组合叫做方程组.能同时满足方程组中每个方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方 程组的解.求出它所有解的过程称为解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 有两个未知数,含有每个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1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并且一共有两个方程, 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s in two unknowns). 例题: 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 xy + 4x = 7 解:C. 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 xy = 1, B. π + x = 7 ) C. x + 3y = 2 D.
数学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数学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小明、小颖、小亮玩飞镖游戏,他们每人投靶5次,中靶情况如图所示.规定投中同一圆环得分相同,若小明得分21分,小亮得分17分,则小颖得分为( )A .19分B .20分C .21分D .22分2.小明去商店购买A B 、两种玩具,共用了10元钱,A 种玩具每件1元,B 种玩具每件2元.若每种玩具至少买一件,且A 种玩具的数量多于B 种玩具的数量.则小明的购买方案有( )A .5种B .4种C .3种D .2种3.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2323216ax by c ax by c -=⎧⎨+=⎩的解是42x y =⎧⎨=⎩,则关于x 、y 的方程组232232316ax by a c ax by a c -+=⎧⎨++=⎩的解是 ( ) A .42x y =⎧⎨=⎩ B .32x y =⎧⎨=⎩ C .52x y =⎧⎨=⎩ D .51x y =⎧⎨=⎩4.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方程x y =不是二元一次方程B .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只有一个解C .方程25x y -=有无数个解,任何一对x 、y 都是该方程的解D .21x y =⎧⎨=-⎩既是方程24x y -=的解也是方程231x y +=的解 5.如图,一个粒子在第一象限和x ,y 轴的正半轴上运动,在第一秒内, 它从原点运动到(0,1),接着它按图所示在x 轴、y 轴的平行方向来回运动,即(0,0)→(0,1)→(1,1)→(1,0)→(2,0)→…,且每秒运动一个单位长度,那么2020秒时,这个粒子所处位置为( )A .(4,44)B .(5,44)C . (44,4)D . (44,5)6.小明出门时身上带了100元,下表记录了他今天所有支出,其中饮料与饼干支出的金额被涂黑.若每瓶饮料5元,每包饼干8元,则小明不可能...剩下多少元?()A.4 B.15 C.22 D.447.如图,将正方形ABCD的一角折叠,折痕为AE,点B落在点B′处,B AD∠'比BAE∠大48︒.设BAE∠和B AD∠'的度数分别为x︒和y︒,那么x和y满足的方程组是( )A.4890y xy x-=⎧⎨+=⎩B.482y xy x-=⎧⎨=⎩C.48290x yy x-=⎧⎨+=⎩D.48290y xy x-=⎧⎨+=⎩8.某工厂现有95个工人,一个工人每天可做8个螺杆或22个螺母,两个螺母和一个螺杆为一套,现在要求工人每天做的螺杆和螺母完整配套而没有剩余,若设安排x个工人做螺杆,y个工人做螺母,则列出正确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为()A.; B.; C.; D.9.若x,y均为正整数,且2x+1·4y=128,则x+y的值为( )A.3 B.5 C.4或5 D.3或4或5 10.《九章算术》中记载一问题如下:“今有共买鸡,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意思是:今有人合伙购物,每人出8钱,会多3钱;每人出7钱,又差4钱,问人数、物价各多少?设有x人,买鸡的钱数为y,依题意可列方程组为()A.8374x yx y+=⎧⎨+=⎩B.8374x yx y-=⎧⎨-=⎩C.8374x yx y+=⎧⎨-=⎩D.8374x yx y-=⎧⎨+=⎩二、填空题11.已知点 C、D是线段AB上两点(不与端点A、B重合),点A、B、C、D四点组成的所有线段的长度都是正整数,且总和为29,则线段AB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 12.观察表一,寻找规律,表二、表三、表四分别是从表一中截取的一部分,则a+b﹣m=_____.13.綦江中学初二在数学竞赛活动中举行了“一题多解”比赛,按分数高低取前60名获奖,原定一等奖5人,二等奖15人,三等奖40人,现调整为一等奖10人,二等奖20人,三等奖30人,调整后一等奖平均分降低3分,二等奖平均分降低2分,三等奖平均分降低1分,如果原来二等奖比三等奖平均分数多7分,则调整后一等奖比二等奖平均分数多______分.14.中国古代著名的《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只闻隔壁客分银,不知人数不知银,七两分之多四两,九两分之少半斤.”大意为:“一群人分银子,若每人分七两,则剩余四两;若每人分九两,则还差八两,问共有多少人?所分银子共有多少两?”(注:当时1斤=16两,故有“半斤八两”这个成语)设共有x 人,所分银子共有y 两,则所列方程组为_____________15.已知三个方程构成的方程组230xy y x --=,350yz z y --=,520xz x z --=,恰有一组非零解x a =,y b =,z c =,则222a b c ++=________.16.为实现营养的合理搭配,某电商推出适合不同人群的甲、乙两种袋装混合粗粮.其中,甲种粗粮每袋装有3千克A 粗粮,1千克B 粗粮,1千克C 粗粮;乙种粗粮每袋装有1千克A 粗粮,2千克B 粗粮,2千克C 粗粮.甲、乙两种袋装粗粮每袋成本价分别为袋中,,A B C 三种粗粮的成本价之和.已知A 粗粮每千克成本价为6元,甲种粗粮每袋售价为58.5元,利润率为30%,乙种粗粮的利润率为20%.若这两种袋装粗粮的销售利润率达到24%,则该电商销售甲、乙两种袋装粗粮的数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0%⨯商品的售价商品的成本价商品的利润率商品的成本价) 17.一个自行车轮胎,若把它安装在前轮,则自行车行驶5000 km 后报废;若把它安装在后轮,则自行车行驶3000km 后报废,行驶一定路程后可以交换前、后轮胎.如果交换前、后轮胎,要使一辆自行车的一对新轮胎同时报废,那么这辆车将能行驶___km .18.如图,三个全等的小矩形沿“横﹣竖﹣横”排列在一个边长分别为5.7,4.5的大矩形中,图中一个小矩形的周长等于_____.19.若方程组2313{3530.9a b a b -=+=的解是8.3{ 1.2,a b ==则方程组的解为________ 20.若m 1,m 2,…m 2016是从0,1,2这三个数中取值的一列数,若m 1+m 2+…+m 2016=1546, (m 1﹣1)2+(m 2﹣1)2+…+(m 2016﹣1)2=1510,则在m 1,m 2,…m 2016中,取值为2的个数为____.三、解答题21.某生态柑橘园现有柑橘21吨,计划租用A ,B 两种型号的货车将柑橘运往外地销售.已知满载时,用2辆A 型车和3辆B 型车一次可运柑橘12吨;用3辆A 型车和4辆B 型车一次可运柑橘17吨.(1)1辆A 型车和1辆B 型车满载时一次分别运柑橘多少吨?(2)若计划租用A 型货车m 辆,B 型货车n 辆,一次运完全部柑橘,且每辆车均为满载.①请帮柑橘园设计租车方案;②若A 型车每辆需租金120元/次,B 型车每辆需租金100元/次.请选出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求出最少租车费.22.为了节能减排,我市某校准备购买某种品牌的节能灯,已知3只A 型节能灯和5只B 型节能灯共需50元,2只A 型节能灯和3只B 型节能灯共需31元.(1)求1只A 型节能灯和1只B 型节能灯的售价各是多少元?(2)学校准备购买这两种型号的节能灯共200只,要求A 型节能灯的数量不超过B 型节能灯的数量的3倍,请设计出最省钱的购买方案,并说明理由.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a b ,(,)B m n 分别是第三象限与第二象限内的点,将A ,B 两点先向右平移h 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C ,D 两点(点A 对应点C ).(1)写出C ,D 两点的坐标;(用含相关字母的代数式表示)(2)连接AD ,过点B 作AD 的垂线l ,E 是直线l 上一点,连接DE ,且DE 的最小值为1.①若1b n =-,求证:直线l x ⊥轴;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上有无数个点,每一个点的坐标(,)x y 都是这个方程的一个解.在①的条件下,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px qy k +=(0pq ≠)的图象经过点B ,D 及点(,)s t ,判断s t +与m n +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在坐标轴上,其中()0,A a 、(),0B b 满足|21|280a b a b --++-=.(1)求A 、B 两点的坐标;(2)将线段AB 平移到CD ,点A 的对应点为()2,C t -,如图1所示,若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9,求点D 的坐标;(3)平移线段AB 到CD ,若点C 、D 也在坐标轴上,如图2所示.P 为线段AB 上的一动点(不与A 、B 重合),连接OP 、PE 平分OPB ∠,2BCE ECD ∠=∠.求证:3()BCD CEP OPE ∠=∠-∠.25.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答后面的问题.已知方程组372041027x y z x y z ++=⎧⎨++=⎩,求x+y+z 的值. 解:将原方程组整理得2(3)()203(3)()27x y x y z x y x y z ++++=⎧⎨++++=⎩①②, ②–①,得x+3y=7③,把③代入①得,x+y+z=6.仿照上述解法,已知方程组6422641x y x y z +=⎧⎨--+=-⎩,试求x+2y –z 的值. 26.为了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实现攀枝花跨越式发展,我市花城新区建设正按投资计划有序推进.花城新区建设工程部,因道路建设需要开挖土石方,计划每小时挖掘土石方540m 3,现决定向某大型机械租赁公司租用甲、乙两种型号的挖掘机来完成这项工作,租赁公司提供的挖掘机有关信息如表:(1)若租用甲、乙两种型号的挖掘机共8台,恰好完成每小时的挖掘量,则甲、乙两种型号的挖掘机各需多少台?(2)请你设计一种方案,不仅每小时支付的租金最少,又恰好能完成每小时的挖掘量?【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设投中外环得x 分,投中内环得y 分,根据所给图信息列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出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设投中外环得x 分,投中内环得y 分,根据题意得2321417x y x y +=⎧⎨+=⎩, 解得:35x y =⎧⎨=⎩, 32332519x y ∴+=⨯+⨯=分即小颖得分为19分,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读懂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C【分析】设A 种玩具的数量为x ,B 种玩具的数量为y ,根据共用10元钱,可得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继而根据11x y x y ≥≥,,>以及x 、y 均为正整数进行讨论即可得. 【详解】设A 种玩具的数量为x ,B 种玩具的数量为y ,则210x y +=, 即52x y =-, 又x 、y 均为正整数,且11x y x y ≥≥,,>, 当2x =时,4y =,不符合; 当4x =时,3y =,符合;当6x =时,2y =,符合;当8x =时,1y =,符合,共3种购买方案,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方案问题,弄清题意,正确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B【分析】方程组232232316ax by a c ax by a c -+=⎧⎨++=⎩可化为213231216a x by c a x by c +-=⎧⎨++=⎩()(),由方程组2323216ax by c ax by c-=⎧⎨+=⎩的解是42x y =⎧⎨=⎩即可求得方程组232232316ax by a c ax by a c -+=⎧⎨++=⎩的解为32x y =⎧⎨=⎩. 【详解】方程组232232316ax by a c ax by a c -+=⎧⎨++=⎩可化为213231216a x by c a x by c +-=⎧⎨++=⎩()(), ∵方程组2323216ax by c ax by c -=⎧⎨+=⎩的解是42x y =⎧⎨=⎩, ∴142x y +=⎧⎨=⎩, 即方程组232232316ax by a c ax by a c -+=⎧⎨++=⎩的解为32x y =⎧⎨=⎩.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把方程组232232316ax by a c ax by a c -+=⎧⎨++=⎩化为213231216a x by c a x by c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D解析:D【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逐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 .方程x y =是二元一次方程,故错误;B .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无数个解,故错误;C .方程25x y -=有无数个解,但并不是任何一对x 、y 都是该方程的解,故错误;D.21xy=⎧⎨=-⎩既是方程24x y-=的解也是方程231x y+=的解,故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是解题的关键.5.A解析:A【分析】设粒子运动到A1,A2,…A n时所用的时间分别为a1,a2,…a n,则a1=2,a2=6,a3=12,a4=20,…,由a n-a n-1=2n,则a2-a1=2×2,a3-a2=2×3,a4-a3=2×4,…,a n-a n-1=2n,以上相加得到a n-a1的值,进而求得a n来解,再找到运动方向的规律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设粒子运动到A1,A2,…,A n时所用的间分别为a1,a2,…,a n,则a1=2,a2=6,a3=12,a4=20,…,a2-a1=2×2,a3-a2=2×3,a4-a3=2×4,…,a n-a n-1=2n,相加得:a n-a1=2(2+3+4+…+n)=n2+n-2,∴a n=n(n+1).∵44×45=1980,故运动了1980秒时它到点A44(44,44);又由运动规律知:A1,A2,…,A n中,奇数点处向下运动,偶数点处向左运动.故达到A44(44,44)时向左运动40秒到达点(4,44),即运动了2020秒.所求点应为(4,4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分析粒子在第一象限的运动规律得到数列a n的递推关系式a n-a n-1=2n是本题的突破口,对运动规律的探索知:A1,A2,…A n中,奇数点处向下运动,偶数点处向左运动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C【分析】设买了x瓶饮料,y盒饼干,求出买三餐所剩的钱数,对四个选项分别讨论,得到买饮料、饼干的总钱数,列出关于,x y二元一次方程,若这个方程有自然数解,则可能,反之,不可能.【详解】解:设买了x 瓶饮料,y 盒饼干,,x y 为自然数,买三餐还剩100-10-15-18=57元A. 若剩4元,则 58574x y +=-,有整数解9,1x y ==;B. 若剩15元,则 585715x y +=-,有整数解2,4x y ==;C. 若剩22元,则 585722x y +=-,无整数解;D. 若剩44元,则 585744x y +=-,有整数解1,1x y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读懂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把问题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的问题.7.D解析:D【分析】根据由将正方形ABCD 的一角折叠,折痕为AE ,∠B'AD 比∠BAE 大48°的等量关系即可列出方程组.【详解】解:.设BAE ∠和B AD ∠'的度数分别为x ︒和y ︒由题意可得:48290y x y x -=⎧⎨+=⎩ 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以及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寻找等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设安排x 个工人做螺杆,y 个工人做螺母,根据“工厂现有95个工人”和“一个工人每天可做8个螺杆或22个螺母,两个螺母和一个螺杆为一套”列出方程组即可得到95{16220x y x y +=-= . 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是弄清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9.C解析:C【解析】∵2x +1·4y =128,27=128, ∴x +1+2y =7,即x +2y =6.∵x,y均为正整数,∴22xy=⎧⎨=⎩或41xy=⎧⎨=⎩∴x+y=4或5.10.D解析:D【分析】一方面买鸡的钱数=8人出的总钱数-3钱,另一方面买鸡的钱数=7人出的总钱数+4钱,据此即可列出方程组.【详解】解:设有x人,买鸡的钱数为y,根据题意,得:8374x y x y-=⎧⎨+=⎩.【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根据买鸡的总钱数不变列出方程组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1.8或9【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可得图中共有线段6条,分别为AC、CD、DB,AD、BC、AB ,然后根据所有线段的和为29可得关于AB、CD的等式,继而根据所有线段的长都是正整数以及AB>CD利解析:8或9【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可得图中共有线段6条,分别为AC、CD、DB,AD、BC、AB,然后根据所有线段的和为29可得关于AB、CD的等式,继而根据所有线段的长都是正整数以及AB>CD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进行求解即可.【详解】如图,图中共有线段6条,分别为AC、CD、DB,AD、BC、AB,由题意得:AC+CD+DB+AD+BC+AB=29,∵AC+CD+DB=AB,AD=AC+CD,BC=CD+DB,∴3AB+CD=29,又∵所有线段的长度都是正整数,AB>CD ,∴AB=8,CD=5或AB=9,CD=2,即AB的长度为8或9,故答案为:8或9.【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等知识,正确画出图形,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2.﹣7【分析】由表二结合表一即可得出关于a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a 值;由表三结合表一即可得出关于b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b 值;在表三中设42为第x 行y 列,则75为第(x+1)行(y+2解析:﹣7【分析】由表二结合表一即可得出关于a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a 值;由表三结合表一即可得出关于b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b 值;在表三中设42为第x 行y 列,则75为第(x+1)行(y+2)列,结合表一中每个数等于其所在的行数×列式即可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x 、y 的值,将其代入m=(x+1)(y+1)即可得出m 的值,将a 、b 、m 的值代入a-b+m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表二截取的是其中的一列:上下两个数字的差相等,∴a-15=15-12,解得:a=18;表三截取的是两行两列的相邻的四个数字:右边一列数字的差比左边一列数字的差大1, ∴42-b-1=36-30,解得:b=35;表四截取的是两行三列的相邻的六个数字:设42为第x 行y 列,则75为第(x+1)行(y+2)列,则有()()421275xy x y ⎧⎨++⎩==, 解得:143x y ⎧⎨⎩== 或3228x y ⎧⎪⎨⎪⎩==(舍去), ∴m=(x+1)(y+1)=(14+1)×(3+1)=60.∴a+b ﹣m=18+35-60=-7.故答案为:-7【点睛】此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规律型:数字变化类,根据表一中数的排列特点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a 、b 、m 的值是解题关键.13.5【分析】设原一等奖平均分为x 分,原二等奖平均分为y 分,原三等奖平均分为z 分,根据总分不变,列出方程,求出原来一等奖比二等奖平均分多的分数,最后根据调整后一等奖平均分降低3分,二等奖平均分降低2解析:5【分析】设原一等奖平均分为x分,原二等奖平均分为y分,原三等奖平均分为z分,根据总分不变,列出方程,求出原来一等奖比二等奖平均分多的分数,最后根据调整后一等奖平均分降低3分,二等奖平均分降低2分列出代数式,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设原一等奖平均分为x分,原二等奖平均分为y分,原三等奖平均分为z分,由题意可得:5x+15y+40z=10(x﹣3)+20(y﹣2)+30(z﹣1)①,z=y﹣7 ②;由①得:x+y﹣2z=20 ③,将②代入③得:x+y﹣2(y﹣7)=20,解得:x﹣y=6,即原来一等奖比二等奖平均分多6分,∵调整后一等奖平均分降低3分,二等奖平均分降低2分,∴(x﹣3)﹣(y﹣2)=(x﹣y)﹣1=6﹣1=5(分),即调整后一等奖比二等奖平均分数多5分,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解析】【分析】题中涉及两个未知数:共有x人,所分银子共有y两;两组条件:每人分七两,则剩余四两;每人分九两,则还差八两;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详解】两组条件:每人分七两,则剩余四两;解析:7498x y x y+=⎧⎨-=⎩【解析】【分析】题中涉及两个未知数:共有x人,所分银子共有y两;两组条件:每人分七两,则剩余四两;每人分九两,则还差八两;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详解】两组条件:每人分七两,则剩余四两;每人分九两,则还差八两;解:7498x y x y+=⎧⎨-=⎩【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152【分析】先把xy-2y-3x=0,yz-3z-5y=0,xz-5x-2z=0建立三元方程组,再利用代入法求出x ,y ,z 的值,再根据x=a ,y=b ,z=c 求出a2+b2+c2的值.解析:152【解析】【分析】先把xy-2y-3x=0,yz-3z-5y=0,xz-5x-2z=0建立三元方程组,再利用代入法求出x ,y ,z 的值,再根据x=a ,y=b ,z=c 求出a 2+b 2+c 2的值.【详解】xy 2y 3x 0--=,yz 3z 5y 0--=,xz 5x 2z 0--=组成方程组得230350520xy y x yz z y xz x z --=⎧⎪--=⎨⎪--=⎩①②③, 由①得:x=23y y -④, 把④代入③整理得:-10y+6z=0,∴z=53y , 把z=53y 代入②得:253y -5y-5y=0, 解得:y 1=0 (舍去),y 2=6, ∴z=53×6=10, x=2663⨯-=4, 又∵x=a ,y=b ,z=c ,∴a 2+b 2+c 2=x 2+y 2+z 2=42+62+102=16+36+100=152,故答案为152.【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三元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建立三元方程组,再运用代入法进行消元求出方程组的解.16.【解析】【分析】先分别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甲、乙的成本,然后设设甲销售袋,乙销售袋使总利润率为24%,根据等量关系:(甲的成本+乙的成本)×24%=a 袋甲种粗粮的利润+b 袋乙种粗粮的利润,列出方程 解析:89【分析】先分别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甲、乙的成本,然后设设甲销售a 袋,乙销售b 袋使总利润率为24%,根据等量关系:(甲的成本+乙的成本)×24%=a 袋甲种粗粮的利润+b 袋乙种粗粮的利润,列出方程进行整理即可得.【详解】用表格列出甲、乙两种粗粮的成分:由题意可得甲的成本价为:130%=45(元), 甲中A 的成本为:3×6=18(元), 则甲中B 、C 的成本之和为:45-18=27(元),根据乙的组成则可得乙的成本价为:6+27×2=60(元),设甲销售a 袋,乙销售b 袋使总利润率为24%,则有(45a+60b )×24%=(58.5-45)a+(72-60)b ,整理得:2.7a=2.4b ,所以,a :b=8:9,故答案为89. 【点评】本题考查了方程的应用,难度较大,根据题意求出甲、乙两种包装的成本价是解题的关键.17.3750【解析】设每个新轮胎报废时的总磨损量为k ,则安装在前轮的轮胎每行驶1km 磨损量为,安装在后轮的轮胎每行驶1km 的磨损量为.又设一对新轮胎交换位置前走了x km ,交换位置后走了ykm .分别以解析:3750【解析】设每个新轮胎报废时的总磨损量为k ,则安装在前轮的轮胎每行驶1km 磨损量为5000k ,安装在后轮的轮胎每行驶1km 的磨损量为3000k .又设一对新轮胎交换位置前走了xkm ,交换位置后走了ykm .分别以一个轮胎的总磨损量为等量关系列方程,有+=50003000+=50003000kx ky k ky kx k ⎧⎪⎪⎨⎪⎪⎩,两式相加,得()()250003000k x y k x y k +++=,则x+y=21150003000+=3750(千米). 故答案为:3750.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求解.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的应用题一般情况下题中要给出两个等量关系,准确的找到等量关系并用方程组表示出来是解题的关键.18.8【解析】试题分析:设小矩形的长为x ,宽为y ,则,两方程相加,解得x+y=3.4,因此小矩形的周长为2(x+y )=6.8.解析:8【解析】试题分析:设小矩形的长为x ,宽为y ,则2 5.7{2 4.5x y x y +=+=,两方程相加,解得x+y=3.4,因此小矩形的周长为2(x+y )=6.8.19.【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整体思想,可设a=x+2,b=y-1,可发现两个方程组相同,因此可知x+2=8.3,y-1=1.2,解得x=6.3,y=2.2,即方程组的解为: .20.520【解析】试题分析:解决此题可以先设0有a 个,1有b 个,2有c 个,根据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设0有a 个,1有b 个,2有c 个, 由题意得, 解得,故取值为2的个数为502个考点:(1解析:520【解析】试题分析:解决此题可以先设0有a 个,1有b 个,2有c 个,根据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设0有a个,1有b个,2有c个,由题意得,解得,故取值为2的个数为502个考点:(1)、规律型:(2)、数字的变化类.三、解答题21.(1)1辆A型车满载时一次可运柑橘3吨,1辆B型车满载时一次可运柑橘2吨;(2)①共有4种租车方案,方案1:租用1辆A型车,9辆B型车;方案2:租用3辆A 型车,6辆B型车;方案3:租用5辆A型车,3辆B型车;方案4:租用7辆A型车;②最省钱的租车方案是租用7辆A型车,最少租车费是840元【分析】(1)设1辆A型车满载时一次可运柑橘x吨,1辆B型车满载时一次可运柑橘y吨,根据“用2辆A型车和3辆B型车一次可运柑橘12吨;用3辆A型车和4辆B型车一次可运柑橘17吨”,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①根据一次运载柑橘21吨,即可得出关于m,n的二元一次方程,结合m,n均为非负整数,即可得出各租车方案;②根据租车总费用=租用每辆车的费用×租用的辆数,即可求出各租车方案所需费用,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设1辆A型车满载时一次可运柑橘x吨,1辆B型车满载时一次可运柑橘y吨,依题意,得:2312 3417 x yx y+=⎧⎨+=⎩,解得:32xy==⎧⎨⎩.故答案为:1辆A型车满载时一次可运柑橘3吨,1辆B型车满载时一次可运柑橘2吨.(2)①依题意,得:3m+2n=21,∴m=7﹣23 n.又∵m,n均为非负整数,∴19mn=⎧⎨=⎩或36mn=⎧⎨=⎩或53mn==⎧⎨⎩或7mn=⎧⎨=⎩.答:共有4种租车方案,方案1:租用1辆A型车,9辆B型车;方案2:租用3辆A型车,6辆B型车;方案3:租用5辆A型车,3辆B型车;方案4:租用7辆A型车.②方案1所需租车费为120×1+100×9=1020(元),方案2所需租车费为120×3+100×6=960(元),方案3所需租车费为120×5+100×3=900(元),方案4所需租车费为120×7=840(元).∵1020>960>900>840,故答案为:最省钱的租车方案是租用7辆A 型车,最少租车费是840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列二元一次方程以及利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方案问题,正确理想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运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方案问题是本题解题的关键.22.(1)1只A 型节能灯的售价是5元,1只B 型节能灯的售价是7元;(2)当购买A 型号节能灯150只,B 型号节能灯50只时最省钱,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从而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题意可以得到费用与购买A 型号节能灯的关系式,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答本题.【详解】解:(1)设1只A 型节能灯的售价是x 元,1只B 型节能灯的售价是y 元,35502331x y x y +=⎧⎨+=⎩,解得,57x y =⎧⎨=⎩, 答:1只A 型节能灯的售价是5元,1只B 型节能灯的售价是7元;(2)设购买A 型号的节能灯a 只,则购买B 型号的节能灯200a (﹣)只,费用为w 元, 5720021400w a a a +-+=()=-,3200a a ≤-(),150a ∴≤,∴当150a =时,w 取得最小值,此时110020050w a =,﹣=答:当购买A 型号节能灯150只,B 型号节能灯50只时最省钱.【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不等式的性质解答.23.(1)C (a+h ,b-1),D (m+h ,n-1);(2)①见解析;②相等,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平移规律解决问题即可..(2)①证明A ,D 的纵坐标相等即可解决问题;②如图,设AD 交直线l 于J ,首先证明BJ=DJ=1,推出D (m+1,n-1),再证明p=q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由题意,C (a+h ,b-1),D (m+h ,n-1);(2)①∵b=n-1,∴A (a ,b ),D (m+h ,n-1),∴点A ,D 的纵坐标相等,∴AD ∥x 轴,∵直线l ⊥AD ,∴直线l ⊥x 轴;②相等,理由是:如图,设AD 交直线l 于J ,∵DE 的最小值为1,∴DJ=1,∵BJ=1,∴D (m+1,n-1),∴二元一次方程px+qy=k (pq≠0)的图象经过点B ,D ,∴mp+nq=k ,(m+1)p+(n-1)q=k ,∴p-q=0,∴p=q ,∴m+n=k p, ∵tp+sp=k ,∴t+s=k p, ∴m+n=t+s .【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二元一次方程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4.(1)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2,()3,0;(2)点D 的坐标是141,3⎛⎫-⎪⎝⎭;(3)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2)过点B 作y 轴的平行线分别与过点A ,C 作x 轴的平行线交于点N ,点M ,过点C 作y 轴的平行线与过点A 作x 轴的平行线交于点T ,根据三角形ABC 的面积=长方形CMNT 的面积-(三角形ANB 的面积+三角形ATC 的面积+三角形CMB 的面积)列出方程,求解得出点C 的坐标,由平移的规律可得点D 的坐标;(3)过点E 作//EF CD ,交y 轴于点F ,过点O 作//OG AB ,交PE 于点G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与已知条件得出3BCD CEF ∠=∠,同样可证OGP OPE ∠=∠,由平移的性质与平行公理的推论可得FEP OGP ∠=∠,最后根据CEP CEF FEP ∠=∠+∠,通过等量代换进行证明.【详解】解:(1)210a b --=,又∵|21|0a b --≥0, |21|0a b ∴--=0=,即210280a b a b --=⎧⎨+-=⎩, 解方程组2128a b a b -=⎧⎨+=⎩得23a b =⎧⎨=⎩, 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2,()3,0;(2)如图,过点B 作y 轴的平行线分别与过点A ,C 作x 轴的平行线交于点N ,点M ,过点C 作y 轴的平行线与过点A 作x 轴的平行线交于点T ,∴三角形ABC 的面积=长方形CMNT 的面积-(三角形ANB 的面积+三角形ATC 的面积+三角形CMB 的面积),根据题意得,11195(2||)232(2||)5||222t t t ⎡⎤=⨯+-⨯⨯+⨯⨯++⨯⨯⎢⎥⎣⎦, 化简,得3||42t =, 解得,83t =±, 依题意得,0t <,83t ∴=-,即点C 的坐标为82,3⎛⎫-- ⎪⎝⎭, ∴依题意可知,点C 的坐标是由点A 的坐标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4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从而可知,点D 的坐标是由点B 的坐标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4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点D 的坐标是141,3⎛⎫- ⎪⎝⎭;EF CD,交y轴于点F,如图所示,(3)证明:过点E作//∠=∠,则ECD CEF∠=∠,2BCE ECD∴∠=∠=∠,BCD ECD CEF33OG AB,交PE于点G,如图所示,过点O作//∠=∠,则OGP BPE∠,PE平分OPB∴∠=∠,OPE BPE∴∠=∠,OGP OPECD AB,由平移得//∴,//OG FE∴∠=∠,FEP OGP∴∠=∠,FEP OPE∠=∠+∠,CEP CEF FEP∴∠=∠+∠,CEP CEF OPE∴∠=∠-∠,CEF CEP OPE∴∠=∠-∠.BCD CEP OPE3()【点睛】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非负数的性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平行线的性质,平移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第(3)题巧作辅助线构造平行线是解题的关键.25.3【分析】根据题目的解法,把x+2y-z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解方程即可.【详解】。
高中物理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重点知识归纳(带答案)
高中物理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可知,机械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A.根据P=WtB.根据P=Fv可知,汽车的牵引力一定与其速度成反比可知,只要知道时间t内所做的功,就可知任意时刻的功率C.根据P=WtD.根据P=Fv可知,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答案:DA.做功越多,功率不一定大,功率大,说明做功快,故A错误;BD.当功率保持不变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故B错误,D正确;C.知道时间t内所做的功,就能知道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故C错误。
故选D。
2、如图所示,“歼15”战机每次从“辽宁号”航母上起飞的过程中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滑行的距离和牵引力都相同,则()A.携带的弹药越多,加速度越大B.携带的弹药越多,牵引力做功越多C.携带的弹药越多,滑行的时间越长D.携带的弹药越多,获得的起飞速度越大答案:CA.由题知,携带的弹药越多,即质量越大,然牵引力一定,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a质量越大加速度a 越小,A 错误 B .牵引力和滑行距离相同,根据W =Fl得,牵引力做功相同,B 错误C .滑行距离L 相同,加速度a 越小,滑行时间由运动学公式t =√2L a可知滑行时间越长,C 正确D .携带的弹药越多,获得的起飞速度由运动学公式v =√2aL可知获得的起飞速度越小,D 错误 故选C 。
3、已知高铁在运行时所受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则以速度v 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P ;若以2v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 ) A .P B .2P C .4P D .8P 答案:C当列车以速度v 匀速运动时,有P =Fv =fv =kv 2若列车以速度2v 匀速运动时,有Pʹ=Fʹ⋅2v =fʹ⋅2v =k ⋅(2v)2=4kv 2由此可知,发动机的功率为Pʹ=4P故选C 。
4、下列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大于零B.在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C.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无关D.物体的重力势能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无关答案:CA.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等于零、大于零、小于零。
(带答案)初中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总结例题
(带答案)初中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如下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吊在天花板下静止的电灯B.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小汽车C.弯道上沿曲线匀速运动的运动员D.空中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2、如果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该物体()A.一定加速运动B.一定减速运动C.可能匀速直线运动D.一定不能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3、体育课上有爬绳和爬杆两种运动,某同学先后以相同的姿势顺着绳子和杆匀速向上爬,受到的摩擦力()A.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是因为绳子粗糙B.爬绳和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C.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是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力要大些D.爬绳和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都向上4、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A、B的挂钩挂在一起,然后用手水平左右拉弹簧测力计的圆环,使其保持静止状态,当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4N时,则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及右手对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大小分别是()A.8N、4NB.4N、8NC.0N、8ND.4N、4N5、如图,向右匀速行驶的动车桌面上有杯水,一束光斜射到水面上,保持人射光方向不变。
动车减速时()A.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B.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小C.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大D.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小6、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练习滑板运动时,单脚蹬地,人和车一起向前滑行。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脚向后蹬地,人和车向前滑行,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蹬地时,脚对地的压力和地对脚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当人和车一起滑行时,若车碰到障碍物,人会向后倾倒D.停止蹬地后,车滑行一段距离会停下,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7、如图所示,篮球队员小明在进行上抛球训练,不计空气阻力,竖直向上抛出去的篮球()A.在向上运动过程中,篮球受重力和向上的抛力B.在向上运动过程中,篮球只受向上的抛力C.在向上运动过程中,篮球只受重力D.运动到最高点时,篮球不受任何力8、如图各选项中的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的是()A.静立枝头的鸟B.加速升空的火箭C.匀速行驶的汽车D.匀速下降的降落伞9、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头顶球,球在向上飞,若此时受到的力都消失,则球将会A.静止B.做匀速直线运动C.下落D.无法判断10、如图是人们采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松动的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的情景,这主要是利用了下列哪一个物体有惯性()A.凳子B.手C.锤柄D.锤头1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B.牛顿第一定律是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C.撞击锤柄下端使锤头套紧在锤柄上,是利用锤头的惯性D.环绕火星运行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中的物体没有惯性12、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是不断地提升、扩展的,古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微公式版知识总结例题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微公式版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如图所示,用细绳系住小球,让小球从M点无初速度释放,小球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 )A.若忽略空气阻力,则机械能不守恒B.若考虑空气阻力,则机械能守恒C.绳子拉力不做功D.只有重力做功答案:CA.忽略空气阻力,拉力与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A错误;B.若考虑空气阻力,阻力做功,则机械能不守恒,故B错误;C.拉力与运动方向即速度方向垂直不做功,故C正确;D.如果考虑阻力,重力和阻力都做功,不考虑阻力,重力做功,故D错误。
故选C。
2、2021年7月6日,我国成功将“天链一号05”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天链系列卫星为我国信息传送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图所示,卫星在半径为R的近地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远地点B时,再次点火进入轨道半径为5R的圆形轨道Ⅲ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卫星质量保持不变。
则()A.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则在圆形轨道Ⅲ的重力加速度为g05B.若在圆形轨道Ⅰ上运动的线速度为v0,则在圆形轨道Ⅲ上运动的线速度为√5v0C.卫星在椭圆轨道Ⅱ从A到B运动的时间是其在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周期的1.5√3倍D.卫星从轨道Ⅰ到轨道Ⅱ再到轨道III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答案:CA.卫星在地球表面时,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所以有mg0=G Mm R2解得g0=GM R2当卫星进入5R的轨道时,物体此时所受的重力等于其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所以有mg=GMm (5R)2解得g=g0 25故A项错误;B.卫星做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有G Mmr2=mv2r解得v =√GM r当r =R ,解得v 0=√GM r当r =5R ,解得v =√GM 5r =√55v 0故B 项错误;C .根据开普勒定律,有a 3T 2=k 因为卫星绕地球飞行,所以整理有r 13T 12=r 23T 22又因为卫星在椭圆轨道Ⅱ的半长轴为3R ,所以有上述式子可得,卫星在椭圆轨道Ⅱ的周期是圆形轨道Ⅰ周期3√3倍,卫星在椭圆轨道Ⅱ从A 到B 运动的时间是圆形轨道Ⅰ周期的1.5√3倍,故C 项正确; D .卫星从轨道Ⅰ到轨道Ⅱ再到轨道Ⅲ的过程中,变轨需要加速,即物体的动能增加,根据E 机=E k +E p所以机械能增加,故D 项错误。
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带答案易混淆知识点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带答案易混淆知识点单选题1、如图甲所示,质量0.5kg的小物块从右侧滑上匀速转动的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其位移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图线的0~3s段为抛物线,3~4.5s段为直线,(t1=3s时x1=3m)(t2=4.5s时x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B.传送带速度大小为 1m/sC.物块刚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为 2m/sD.0~4.5s内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为-3J2、如图所示,工厂利用足够长的皮带传输机把货物从地面运送到高出水平地面的C平台上,C平台离地面的高度一定。
运输机的皮带以一定的速度v顺时针转动且不打滑。
将货物轻轻地放在A处,货物随皮带到达平台。
货物在皮带上相对滑动时,会留下一定长度的痕迹。
已知所有货物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满足tanθ<μ,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A.传送带对货物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B.传送带对货物做的功等于货物对传送带做的功C.因传送物体,电动机需多做的功等于货物机械能的增加量D.货物质量m越大,皮带上摩擦产生的热越多3、如图所示,用细绳系住小球,让小球从M点无初速度释放若忽略空气阻力,则小球从M到N的过程中()A.线速度不变B.角速度增大C.向心加速度减小D.机械能增大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在沿平行于桌面方向的恒定外力F作用下,以初速度v0从A点开始做曲线运动,图中曲线是质点的运动轨迹。
已知在t s末质点的速度达到最小值v,到达B点时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垂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恒定外力F的方向与初速度的反方向成θ角指向曲线内侧,且sinθ=vv0B.质点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m√v02−v2tC.质点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0√v0−v2D.t s内恒力F做功为12m(v02−v2)5、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着一光滑的直角杆,水平杆和竖直杆上分别套有质量为m P=0.8kg和m Q=0.9kg 的小球P和Q,两球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开始时轻绳水平伸直,小球Q由顶角位置O处静止释放,当轻绳与水平杆的夹角θ=37°时,小球P的速度为3m/s,已知两球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则连接P、Q的轻绳长度为()A.0.8mB.1.2mC.2.0mD.2.5m6、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放置于水平地面上,碗内壁光滑。
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同步演练习题++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同步演练习题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2.天言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一只冰墩墩在空间站中抛出,冰墩墩沿着抛出的方向近似匀速直线前进到航天员叶光富手中,这是因为任何物体都具有,同时说明了物体的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3.如图所示,小红的妈妈陪弟弟在公园里荡秋千,假如弟弟荡到左边最高点时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他将会()A.继续向左运动B.从左向右运动C.竖直向下运动D.静止不动4.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说明衣服有惯性B.子弹离开枪膛,仍能向前飞行,说明子弹有惯性C.汽车突然快速启动,车上的人会向后倾,说明汽车有惯性D.运动员将足球顶出去,足球继续运动,说明运动员有惯性5.为保护驾车人员,汽车上有很多主动和被动的安全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转弯时拉住扶手,可以减小人的惯性B.行车过程中超速会使汽车惯性变大,不容易刹停C.座椅上的头枕,是为了减少车被追尾时导致的颈部伤害D.驾车人员系上安全带后可以减小撞车时惯性力带来的伤害6.民间一直有“二月二理发带来一年好运”的习俗。
理发时,为了避免发屑沾到衣服上,经常在身上围上一块布,理完发后,理发师用力抖动布将发屑去掉。
用四句话解释发屑被抖掉的过程:①发屑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②发屑和布一起保持静止状态;③发屑和布因此分开,发屑被抖下;④理发师用力抖动布,布在力的作用下改变原来的静止状态而运动。
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④①③D.①③④②7.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车运动得越。
第八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知识点题库与答案
第八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一、重点与难点1重点① 向量的基本概念、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模、方向角; ② 数量积(是个数)、向量积(是个向量); ③ 几种常见的旋转曲面、柱面、二次曲面;④ 平面的几种方程的表示方法(点法式、一般式方程、三点式方程、截距式方程) 的夹角;⑤ 空间直线的几种表示方法(参数方程、对称式方程、一般方程、两点式方程) 两直线的夹角、直线与平面的夹角;2、难点① 向量积(方向)、混合积(计算);② 掌握几种常见的旋转曲面、柱面的方程和二次曲面所对应的图形; ③ 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④ 特殊位置的平面方程(过原点、平行于坐标轴、垂直于坐标轴等; )⑤ 平面方程的几种表示方式之间的转化; ⑥ 直线方程的几种表示方式之间的转化;二、基本知识1、向量和其线性运算① 向量的基本概念:向量 既有大小 又有方向的量;向量表示方法:用一条有方向的线段(称为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 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 .;向量的符号 以A 为起点、B 为终点的有向线段所表示的向量记作表示 也可用上加箭头书写体字母表示例如a 、r 、v 、F 或a 、r 、v 、F ;向量的模 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模 向量a 、a 、AB 的模分别记为|a|、|a|、|AB |单位向量模等于1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向量的平行 两个非零向量如果它们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就称这两个向量平行向量a 与b平行 记作a // b 零向量认为是与任何向量都平行; 两向量平行又称两向量共线零向量 模等于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0或0 零向量的起点与终点重合 它的方向可以看作是任意的共面向量:设有k (k 3)个向量 当把它们的起点放在同一点时如果k 个终点和公共起点在一个平面上 就称这k 个向量共面;,两平面AB 向量可用粗体字母两向量夹角:当把两个非零向量a与b的起点放到同一点时两个向量之间的不超过的夹角称为向量a 与b 的夹角 记作(a :b)或(b :a)如果向量a 与b 中有一个是零向量 规定它们的夹角可以在 0与 之间任意取值;② 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加法(三角形法则):设有两个向量a 与b 平移向量使b 的起点与a 的终点重合 此 时从a 的起点到b 的终点的向量c 称为向量a 与b 的和 记作a+b 即 c a+b .平行四边形法则 向量a 与b 不平行时 平移向量使a 与b 的起点重合 以a 、b 为邻边作一平行四边形 从公共起点到对角的向量等于向量a 与b 的和a b向量的加法的运算规律(1)交换律abba(2)结合律(a b) c a (b c)负向量 设a 为一向量 与a 的模相同而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 的负向量 记为a把向量a 与b 移到同一起点 0则从a 的终点A 向b 的终点B 所引向量AB 便是向量b 与a 的差b a向量a 与实数 的乘积记作规定 a 是一个向量 方向当>0时与a 相同 当<0时与a 相反 当 向量这时它的方向可以是任意的a③ 空间直角坐标系在空间中任意取定一点 O 和三个两两垂直的单位向量 i 、j 、k 就确定了三条都以 O 为 原点的两两垂直的数轴依次记为x 轴(横轴卜y 轴(纵轴卜z 轴(竖轴)统称为坐标轴 它们 构成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称为Oxyz 坐标系注:(1)通常三个数轴应具有相同的长度单位(2) 通常把x 轴和y 轴配置在水平面上 而z 轴则是铅垂线(3) 数轴的的正向通常符合右手规则坐标面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 任意两个坐标轴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这种平面称为坐标面x 轴和y 轴所确定的坐标面叫做xOy 面 另两个坐标面是 yOz 面和zOx 面 卦限三个坐标面把空间分成八个部分每一部分叫做卦限含有三个正半轴的卦限叫做第一卦限它位于xOy 面的上方在xOy 面的上方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着第二卦限、 第三卦限和第四卦限 在xOy 面的下方 与第一卦限对应的是第五卦限 按逆时针方向还排列着第六卦限、 第七卦限和第八卦限 八个卦限分别用字母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表示向量的坐标分解式任给向量r 对应有点M 使OM r 以OM 为对角线、三条坐标轴为棱作长方体 有 r OM OP PN NM OP OQ OR向量的减法 向量与数的乘法: 它的模| a| | ||a|它的 0时| a| 0即a 为零运算规律(1)结合律 (a) ( a) ( )a ;(2)分配律()a a a ; (a b) a b 向量的单位化 设a0则向量看是与a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记为e a ,于是a |a|e a定理1 设向量a 0那么向量b 平行于a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实数设 OP Xi OQ yj OR zk 贝U r OM xi yj zk上式称为向量r 的坐标分解式xi 、yj 、zk 称为向量r 沿三个坐标轴方向的分向量点M 、向量r 与三个有序x 、y 、z 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M r OM xi yj zk (x, y, z)投影的性质性质1 (a)u |a|cos (即Prj u a |a|cos )其中 为向量与u 轴的夹角 性质 2 (a b)u (a)u (b)u (即 Prj u (a b) Prj u a Prj u b) 性质 3 ( a)u (a)u (即 Prj u ( a) Prj u a)有序数x 、y 、z 称为向量 r (在坐标系Oxyz )中的坐标 记作r (x y z) 向量r OM 称为点M 关于原点O 的向径 ④ 利用坐标作向量的线性运算设 a (a x a y a z ) b (b x b y b z )a b (a x b x a y b y a z b z ) a b (a x b x a y b y a z b z ) a ( a x a y a z )利用向量的坐标判断两个向量的平行设 a (a x a y a z ) 0 b (b x b y b z )向量 b//a b a即 b//a (b x b y b z )(a x a y a z )于是 bx b y axaybzaz⑤ 向量的模、方向角、投影 设向量r (x y z )作OM r 则 向量的模长公式|r| ..x 2 y 2 z 2设有点 A(x i y i z i )、B(x y 2 z 2) AB OB OA(x 2 y 2 Z 2)(X 1 y 1 Z 1)(X 2 X 1 y 2 y 1 Z 2 z”A 、B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 |AB| |AB|、(X 2 %)2 (y 2 yj 2厶 乙)2方向角:非零向量r 与三条坐标轴的夹角 称为向量r 的方向角设 r (x y z) 则 x |r|cos y |r|cos z |r|coscos 、cos 、cos 称为向量 r 的方向余弦cos x cos|r|从而(cos ,cos 1,COS ) F|r e r2 2 2cos cos cos 12、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① 两向量的数量积数量积 对于两个向量a 和b 它们的模|a|、|b|和它们的夹角 的 余弦的乘积称为向量 a 和b 的数量积记作ab 即a b |a| |b| cos数量积的性质⑴ a a |a| 2(2)对于两个非零向量 a 、b 如果a b 0贝U a b;反之如果a b 则a b 0如果认为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垂直 则a b a b 0两向量夹角的余弦的坐标表示设 (a 人b)则当a 0、b 0时有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设 a (a x a y a z ) b (b x b y b z )贝U a b a x b x a y b y a z b z 数量积的运算律 (1) 交换律 a b b a;⑵分配律 (a b) c a c b c(3) ( a) b a ( b) (a b)(a) (• b) (a b)、为数② 两向量的向量积向量积 设向量c 是由两个向量a 与b 按下列方式定出c 的模|c| |a||b|sin其中 为a 与b 间的夹角;c 的方向垂直于a 与b 所决定的平面 c 的指向按右手规则从 a 转向b 来确定那么 向量c 叫做向量a 与b 的向量积 记作a b 即c a b向量积的性质(1) a a 0(2) 对于两个非零向量 a 、b 如果a b 0则a//b 反之 如果a//b 则a b 0 如果认为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平行 则a//b a b 0数量积的运算律(1) 交换律a b b a (2) 分配律(a b) c a c b c (3) ( a) b a ( b) (a b)(为数)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设a (a x a y a z ) b (b x b y b z )a b (a yb z a z b y ) i ( a z b xa xb z ) j (a xb y a y b x ) kcosa xb x a y b y a z b z|a||b|X a 2 a z为了邦助记忆利用三阶行列式符号 上式可写成a yb z i a z b x j a x b y k a y b x k a x b z j a z b y ii j k a x a y a z b x b y b z(a y b z a z b y ) i ( a z b x a x b z ) j ( a x b y a y b x ) k③三向量的混合积混合积的几何意义: 混合积[abc]是这样一个数,它的绝对值表示以向量a 、b 、c 为棱的平行六面体的体积,如果向量a 、b 、c 组成右手系,那么混合积的符号是正的,如果a 、b 、c 组成左手系,那么混合积的符号是负的。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汇总(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汇总单选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外力作用下,斜面以加速度a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加速运动,运动中物体与斜面体始终相对静止。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支持力一定做正功B.物体所受摩擦力一定做正功C.物体所受摩擦力一定不做功D.物体所受摩擦力一定做负功答案:AA.由功的定义式W=Flcosθ可知,物体所受支持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小于90°,支持力一定做正功,故A正确;BCD.摩擦力的方向不确定,当摩擦力F f沿斜面向上,摩擦力做负功;当摩擦力F f沿斜面向下,摩擦力做正功;当摩擦力不存在,不做功,故BCD错误。
故选A。
2、如图所示,用锤头击打弹簧片,小球A做平抛运动,小球B做自由落体运动。
若A、B两球质量相等,且A球做平抛运动的初动能是B球落地瞬间动能的3倍,不计空气阻力。
则A球落地瞬间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角度为()A.30°B.45°C.60°D.120°答案:C设B落地的速度为v,则有E k B=12mv2设A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则有E k A=12mv02=3E k B=3×12mv2解得v0=√3v因A在竖直方向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故A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也为v,设A球落地瞬间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则有tanθ=v0v=√3解得θ=60∘故选C。
3、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从跳板上以一定的速度斜向上跳起,最后以一定的速度进入水中,若不计阻力,则该运动员在下降的过程中()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C.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答案:A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下降过程中机械能守恒,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精选试题附答案)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知识总结例题
(名师选题)(精选试题附答案)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DC 且AB =2DC ,点E 为线段BC 的靠近点C 的一个四等分点,点F 为线段AD 的中点,AE 与BF 交于点O ,且AO⃑⃑⃑⃑⃑ =xAB ⃑⃑⃑⃑⃑ +yBC ⃑⃑⃑⃑⃑ ,则x +y 的值为( )A .1B .57C .1417D .56答案:C分析:由向量的线性运算法则化简得到AO ⃑⃑⃑⃑⃑ ==(x −y 2)AB ⃑⃑⃑⃑⃑ +2yAF ⃑⃑⃑⃑⃑ 和BO ⃑⃑⃑⃑⃑ =(1−x)BA ⃑⃑⃑⃑⃑ +4y 3BE ⃑⃑⃑⃑⃑ ,结合B,O,F 三点共线和A,O,E 三点共线,得出2x +3y −2=0和3x −4y =0,联立方程组,即可求解.根据向量的线性运算法则,可得AO⃑⃑⃑⃑⃑ =xAB ⃑⃑⃑⃑⃑ +yBC ⃑⃑⃑⃑⃑ =xAB ⃑⃑⃑⃑⃑ +y(BA ⃑⃑⃑⃑⃑ +AC ⃑⃑⃑⃑⃑ ) =xAB⃑⃑⃑⃑⃑ −yAB ⃑⃑⃑⃑⃑ +yAC ⃑⃑⃑⃑⃑ =(x −y)AB ⃑⃑⃑⃑⃑ +y ⋅(AD ⃑⃑⃑⃑⃑ +DC ⃑⃑⃑⃑⃑ ) =(x −y)AB ⃑⃑⃑⃑⃑ +y ⋅(2AF ⃑⃑⃑⃑⃑ +12AB ⃑⃑⃑⃑⃑ )=(x −y)AB ⃑⃑⃑⃑⃑ +2yAF ⃑⃑⃑⃑⃑ +12yAB ⃑⃑⃑⃑⃑ =(x −y 2)AB ⃑⃑⃑⃑⃑ +2yAF ⃑⃑⃑⃑⃑ , 因为B,O,F 三点共线,可得x −y 2+2y =1,即2x +3y −2=0; 又由BO ⃑⃑⃑⃑⃑ =BA ⃑⃑⃑⃑⃑ +AO ⃑⃑⃑⃑⃑ =BA ⃑⃑⃑⃑⃑ +xAB ⃑⃑⃑⃑⃑ +yBC ⃑⃑⃑⃑⃑ =BA ⃑⃑⃑⃑⃑ −xBA ⃑⃑⃑⃑⃑ +y ⋅43BE ⃑⃑⃑⃑⃑ =(1−x)BA ⃑⃑⃑⃑⃑ +4y 3BE ⃑⃑⃑⃑⃑ , 因为A,O,E 三点共线,可得1−x +4y 3=1,即3x −4y =0,联立方程组{2x +3y −2=03x −4y =0,解得x =817,y =617,所以x +y =1417. 故选:C.2、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陶土工艺品,经典的有西施壶,石瓢壶,潘壶等,其中石瓢壶的壶体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圆台,如图给了一个石瓢壶的相关数据(单位:cm),那么该壶的容积约为()A.100cm3B.200cm3C.300cm3D.400cm3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圆台上底面半径为3,下底面半径为5,高为4,由圆台的结构可知该壶的容积为大圆锥的体积减去小圆锥的体积,设大圆锥的高为ℎ,所以ℎ−4ℎ=610,求出ℎ的值,最后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进行运算,即可求出结果.解:根据题意,可知石瓢壶的壶体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圆台,圆台上底面半径为3,下底面半径为5,高为4,可知该壶的容积为大圆锥的体积减去小圆锥的体积,设大圆锥的高为ℎ,所以ℎ−4ℎ=610,解得:ℎ=10,则大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10,小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高为6,所以该壶的容积V=13×π×52×10−13×π×32×6=1963π≈200cm3.故选:B.3、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经过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B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相互平行C .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D .如果两个相交平面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那么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答案:D分析:由三点共线判断A ;由线面、线线位置关系判断B ;根据等角定理判断C ;由线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以及性质判断D.当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可以确定无数个平面,故A 错误;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可能相交,故B 错误;由等角定理可知,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C 错误;如果两个相交平面α,β垂直于同一个平面γ,且α∩β=l ,则在平面α、β内分别存在直线m,n 垂直于平面γ,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知n //m ,再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m //β,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得出m //l ,则l ⊥γ,故D 正确; 故选:D4、在△ABC 中,AB =1,AC =2,∠BAC =60°,P 是△ABC 的外接圆上的一点,若AP⃑⃑⃑⃑⃑ =mAB ⃑⃑⃑⃑⃑ + nAC ⃑⃑⃑⃑⃑ ,则m +n 的最小值是( )A .−1B .−12C .−13D .−16 答案:B分析:先解三角形得到△ABC 为直角三角形,建立直角坐标系,通过AP⃑⃑⃑⃑⃑ =mAB ⃑⃑⃑⃑⃑ + nAC ⃑⃑⃑⃑⃑ 表示出m +n ,借助三角函数求出最小值.由余弦定理得BC 2=AB 2+AC 2−2AB ⋅AC ⋅cos∠BAC = 1+4−2×1×2×cos 60∘=3,所以BC =√3,所以AB 2+BC 2=AC 2,所以AB ⊥BC .以AC 的中点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易得A (-1,0),C (1,0),B (-12,√32),设P 的坐标为(cosθ,sinθ),所以AB ⃑⃑⃑⃑⃑ =(12,√32),AC ⃑⃑⃑⃑⃑ =(2,0),AP ⃑⃑⃑⃑⃑ = (cosθ+1,sinθ),又AP ⃑⃑⃑⃑⃑ =mAB ⃑⃑⃑⃑⃑ +nAC ⃑⃑⃑⃑⃑ ,所以(cosθ+1,sinθ)=m (12,√32)+ n (2,0)=(m 2+2n ,√32m),所以m =2√33sin θ,n =cos θ2+12−√36sin θ,所以m +n =2√33sin θ+cos θ2+12−√36sin θ =√32sin θ+cos θ2+12=sin (θ+π6)+12≥−1+12=−12,当且仅当sin (θ+π6)=−1时,等号成立.故选:B .5、如图是长方体被一平面所截得到的几何体,四边形EFGH 为截面,长方形ABCD 为底面,则四边形EFGH 的形状为( )A .梯形B .平行四边形C .可能是梯形也可能是平行四边形D .矩形答案:B解析: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判断EF 与GH 的平行、EH 与FG 平行.因为平面ABFE //平面CGHD ,且平面EFGH ∩平面ABFE =EF ,平面EFGH ∩平面CGHD =GH ,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可知EF //GH ,同理可证明EH //FG .所以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长方体截面形状判断,考查面面平行的性质应用,较简单.6、已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5,则此棱锥的侧面积为( )A .6B .12C .24D .48答案:D分析:首先由勾股定理求出斜高,即可求出侧面积;解: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5,则其斜高ℎ′=√52−(62)2=4,所以正四棱锥的侧面积S =12×4×6×4=48故选:D7、若直线a ⊥平面α,直线b ⊥平面α,则直线a 与直线b 的位置关系为( )A .异面B .相交C .平行D .平行或异面答案:C解析: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进行判断.由于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故当直线a ⊥平面α,直线b ⊥平面α时,直线a 与直线b 平行.故选:C.8、下图是一个圆台的侧面展开图,若两个半圆的半径分别是1和2,则该圆台的体积是( )A .7√2π24B .7√3π24C .7√2π12D .7√3π12答案:B分析:先计算出上下底面的半径和面积,再求出圆台的高,按照圆台体积公式计算即可.如图,设上底面的半径为r ,下底面的半径为R ,高为ℎ,母线长为l ,则2πr =π⋅1,2πR =π⋅2,解得r =12,R =1,l =2−1=1,ℎ=√l 2−(R −r )2=√12−(12)2=√32, 设上底面面积为S ′=π⋅(12)2=π4,下底面面积为S =π⋅12=π,则体积为13(S +S ′+√SS ′)ℎ=13(π+π4+π2)⋅√32=7√3π24. 故选:B.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两个面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②经过球面上不同的两点只能作一个大圆;③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四棱柱一定是正方体;④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腰三角形.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A解析:根据棱台、球、正方体、圆锥的几何性质,分析判断,即可得答案.①中若两个底面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并不能保证侧棱延长线会交于一点,所以①不正确; ②中若球面上不同的两点恰为球的某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则过此两点的大圆有无数个,所以②不正确; ③中底面不一定是正方形,所以③不正确;④中圆锥的母线长相等,所以轴截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④是正确的.故选:A10、如图,“蘑菇”形状的几何体是由半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组成,球的半径为2,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3,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D.26πA.18πB.20πC.22π3答案:A分析:由题意可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由半球的表面积加上圆柱的侧面积,再加上圆的面积即可解:由题意得,球的半径R=2,圆柱的底面半径r=1,高ℎ=3,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S=2πR2+πR2+2πrℎ=8π+4π+2π×1×3=18π故选:A.填空题11、如图,点P,Q,R,S分别在正方体的四条棱上,且是所在棱的中点,则直线PQ与RS是平行直线的图是________(填序号).答案:①②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结构特征,以及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根据正方体的结构特征,可得①②中RS 与PQ 均是平行直线,④中RS 和PQ 是相交直线,③中RS 和PQ 是是异面直线.所以答案是:①②.12、在正三棱锥S −ABC 中,AB =BC =CA =6,点D 是SA 的中点,若SB ⊥CD ,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答案:54π分析:通过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可得出SA ,SB ,SC 两两垂直,则可求出外接球的半径,进而求出球的表面积.设△ABC 的中心为G ,连接SG ,BG ,∴SG ⊥平面ABC ,∵AC ⊂面ABC ,∴SG ⊥AC ,又AC ⊥BG ,BG ∩SG =G ,∴AC ⊥平面SBG ,∵SB ⊂平面SBG ,∴AC ⊥SB ,又SB ⊥CD ,AC ∩CD =C ,∴SB ⊥平面ACS .∵SA,SC ⊂平面ACS ,∴SB ⊥SA,SB ⊥SC ,∵S −ABC 为正三棱锥,∴SA ,SB ,SC 两两垂直,∴SA =SB =SC =3√2,故外接球直径为√(3√2)2+(3√2)2+(3√2)2=3√6,故三棱锥S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4π×(3√62)2=54π.所以答案是:54π.小提示:本题考查三棱锥的外接球问题,解题的关键是通过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可得出SA,SB,SC两两垂直,即可求出半径.13、一个圆锥的母线长为20,母线与轴的夹角为60∘,则圆锥的高为________.答案:10分析:利用圆锥的几何性质可求得该圆锥的高.由题意可知,该圆锥的高为ℎ=20cos60∘=10.所以答案是:10.14、已知a,b表示两条直线,α,β,γ表示三个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α∩γ=a,β∩γ=b,且a//b,则α//β;②若a,b相交且都在α,β外,a//α,b//β,则α//β;③若a//α,a//β,则α//β;④若a⊂α,a//β,α∩β=b,则a//b.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答案:④分析:根据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出结果.解析:①错误,α与β也可能相交;②错误,α与β也可能相交;③错误,α与β也可能相交;④正确,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所以答案是:④15、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A′B′C′的底面边长为1cm,侧面积为9cm2,则一质点自点A出发,沿着三棱柱的侧面绕行一周到达点A′的最短路线的长为___________cm.答案:3√2分析:将三棱柱侧面展开如图,得到展开图的对角线即为最短距离,根据棱柱的侧面积求出高,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可得.解:将正三棱柱ABC—A′B′C′沿侧棱展开,其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依题意AB=BC=AA1=1cm,由侧面积为9cm2,所以C△ABC⋅AA′=9,则AA′=3cm,依题意沿着三棱柱的侧面绕行一周到达点A′的最短路线为|AA′1|=√AA12+A1A1′2=√32+32=3√2cm;所以答案是:3√2解答题16、两个全等的正方形ABCD和ABEF所在平面相交于AB,M∈AC,N∈FB且AM=FN,过点M作MH⊥AB于点H.求证:平面MNH∥平面BCE.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结合正方形性质可知MH//BC,即MH//平面BCE,同时AMAC =AHAB,又由条件可知FNBF=AMAC,即可判断NH//AF//BE,进而证明即可.证明:因为正方形ABCD中MH⊥AB,BC⊥AB,所以MH//BC,则AMAC =AHAB,因为BC⊂平面BCE,所以MH//平面BCE因为BF=AC,AM=FN,所以FNBF =AMAC,所以FNBF =AHAB,所以NH//AF//BE,因为BE⊂平面BCE,则NH//平面BCE因为MH⊂平面MNH,NH⊂平面MNH,MH∩NH=H,所以平面MNH//平面BCE17、如图,一个三棱柱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侧棱CC1⊥底面ABC,CC1=3.有一只小虫从点A沿三个侧面爬到点A1,求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答案:3√5分析:沿AA1将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可得到矩形AA1D1D,计算出该矩形的对角线AD1的长,即为所求. 解:沿AA1将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则展开后的图形是矩形AA1D1D,如下图所示:且AD=3×2=6,DD1=3,所以,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为AD1的长,且AD1=√AD2+DD12=3√5.18、某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12π,扇形的圆心角α[α∈(0,π)]的正切值为−√3,求圆锥的体积.答案:16√2π3分析:由扇形的面积公式与圆锥的体积公式求解设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r,母线长为l,高为ℎ.由扇形的圆心角的正切值为−√3,得扇形的圆心角为2π3.因为扇形的面积为12π,所以12×2π3l2=12π,解得l=6.又圆锥底面周长为2πr=2π3l=4π,解得r=2,所以圆锥的高ℎ=√l2−r2=√62−22=4√2,所以圆锥的体积V=π3×22×4√2=16√2π3.19、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矩形,PD⊥底面ABCD,M为BC的中点,且PB⊥AM.(1)证明:平面PAM⊥平面PBD;(2)若PD=DC=1,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23.分析:(1)由PD⊥底面ABCD可得PD⊥AM,又PB⊥AM,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AM⊥平面PBD,再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出平面PAM⊥平面PBD;(2)由(1)可知,AM⊥BD,由平面知识可知,△DAB~△ABM,由相似比可求出AD,再根据四棱锥P−ABCD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出.(1)因为PD⊥底面ABCD,AM⊂平面ABCD,所以PD⊥AM,又PB⊥AM,PB∩PD=P,所以AM⊥平面PBD,而AM⊂平面PAM,所以平面PAM⊥平面PBD.(2)[方法一]:相似三角形法由(1)可知AM⊥BD.于是△ABD∽△BMA,故ADAB =ABBM.因为BM=12BC,AD=BC,AB=1,所以12BC2=1,即BC=√2.故四棱锥P−ABCD的体积V=13AB⋅BC⋅PD=√23.[方法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垂直垂直法由(2)知AM ⊥DB ,所以k AM ⋅k BD =−1.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BC =2a(a >0).因为DC =1,所以A(0,0),B(1,0),D(0,2a),M(1,a).从而k AM ⋅k BD =a−01−0×2a−00−1=a ×(−2a)=−2a 2=−1.所以a =√22,即DA =√2.下同方法一.[方法三]【最优解】:空间直角坐标系法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设|DA|=t ,所以D(0,0,0),C(0,1,0),P(0,0,1),A(t,0,0),B(t,1,0).所以M (t 2,1,0),PB ⃑⃑⃑⃑⃑ =(t,1,−1),AM ⃑⃑⃑⃑⃑⃑ =(−t 2,1,0). 所以PB ⃑⃑⃑⃑⃑ ⋅AM ⃑⃑⃑⃑⃑⃑ =t ⋅(−t 2)+1×1+0×(−1)=−t 22+1=0. 所以t =√2,即|DA|=√2.下同方法一.[方法四]:空间向量法由PB ⊥AM ,得PB ⃑⃑⃑⃑⃑ ⋅AM ⃑⃑⃑⃑⃑⃑ =0.所以(PD ⃑⃑⃑⃑⃑ +DA ⃑⃑⃑⃑⃑ +AB ⃑⃑⃑⃑⃑ )⋅AM ⃑⃑⃑⃑⃑⃑ =0.即PD ⃑⃑⃑⃑⃑ ⋅AM ⃑⃑⃑⃑⃑⃑ +DA ⃑⃑⃑⃑⃑ ⋅AM ⃑⃑⃑⃑⃑⃑ +AB ⃑⃑⃑⃑⃑ ⋅AM ⃑⃑⃑⃑⃑⃑ =0.又PD ⊥底面ABCD ,AM 在平面ABCD 内,因此PD ⊥AM ,所以PD ⃑⃑⃑⃑⃑ ⋅AM ⃑⃑⃑⃑⃑⃑ =0.所以DA ⃑⃑⃑⃑⃑ ⋅AM ⃑⃑⃑⃑⃑⃑ +AB ⃑⃑⃑⃑⃑ ⋅AM ⃑⃑⃑⃑⃑⃑ =0,由于四边形ABCD 是矩形,根据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得−12|DA ⃑⃑⃑⃑⃑ |2+|AB ⃑⃑⃑⃑⃑ |2=0,即−12|BC ⃑⃑⃑⃑⃑ |2+1=0. 所以|BC⃑⃑⃑⃑⃑ |=√2,即BC =√2.下同方法一. 【整体点评】(2)方法一利用相似三角形求出求出矩形的另一个边长,从而求得该四棱锥的体积;方法二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直线垂直的条件得到矩形的另一个边长,从而求得该四棱锥的体积;方法三直接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和空间向量的垂直的坐标运算求得矩形的另一个边长,为最常用的通性通法,为最优解;方法四利用空间向量转化求得矩形的另一边长.。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知识测试答案
单选题(共计35分)1、[5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以往一切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这一点的制度性保障条件是()∙ A. 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B. 必须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C. 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D. 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2、[5分]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是()∙ A.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并存∙ B.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 D. 多种所有制并存3、[5分]按劳分配就是按()∙ A.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B. 劳动力价值分配个人消费品∙ C. 劳动者提供的才能和贡献分配个人消费品∙ D. 劳动能力分配个人消费品4、[5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 A.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B.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的∙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D.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决定的5、[5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民主专政∙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5分]生态文明的核心是()∙ A. 人类应该崇拜自然∙ B.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 C.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D. 人类应该畏惧自然7、[5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A.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B. 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D.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多选题(共计35分)1、[5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存在着国家的宏观调控∙ B. 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相结合∙ C. 存在着计划的指导∙ D. 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相结合∙ E.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5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 A. 它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B. 它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力∙ C. 它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D. 它符合中国国情3、[5分]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
电功率知识点及习题(带答案)
电功率知识点及习题(带答案)第八章电功和电功率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
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某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W=Pt;W=UQ(Q是电量);7.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8.计算电功率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9.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
当U<U0时,则P<P0;灯很暗,当U=U0时,则P=P0;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
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
高中物理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总结例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如图所示,用细绳系住小球,让小球从M点无初速度释放,小球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 )A.若忽略空气阻力,则机械能不守恒B.若考虑空气阻力,则机械能守恒C.绳子拉力不做功D.只有重力做功答案:CA.忽略空气阻力,拉力与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A错误;B.若考虑空气阻力,阻力做功,则机械能不守恒,故B错误;C.拉力与运动方向即速度方向垂直不做功,故C正确;D.如果考虑阻力,重力和阻力都做功,不考虑阻力,重力做功,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高台跳水项目中要求运动员从距离水面H的高台上跳下,在完成空中动作后进入水中。
若某运动员起跳瞬间重心离高台台面的高度为h1,斜向上跳离高台瞬间速度的大小为v0,跳至最高点时重心离台面的高度为h2,入水(手刚触及水面)时重心离水面的高度为h1。
图中虚线为运动员重心的运动轨迹。
已知运动员的质量为m,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员跳至最高点时速度及入水(手刚触及水面)时速度的大小分别是()A.0,√v02+√2gHB.0,√2g(H+ℎ2−ℎ1)C.√v02+2g(ℎ1−ℎ2),√v02+2gH D.√v02+2g(ℎ1−ℎ2),√v02+2g(H−ℎ1)答案:C从跳离高台瞬间到最高点,据动能定理得−mg(ℎ2−ℎ1)=12mv2−12mv02解得最高点的速度v=√v02+2g(ℎ1−ℎ2)从跳离高台瞬间到入水过程,据动能定理得mgH=12mvʹ2−12mv02解得入水时的速度vʹ=√v02+2gH故选C。
3、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37°,物体1放在斜面紧靠挡板处,物体1和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0.5,一根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轻质的小定滑轮,绳一端固定在物体1上,另一端固定在物体2上,斜面上方的轻绳与斜面平行。
物体2下端固定一长度为h的轻绳,轻绳下端拴在小物体3上,物体1、2、3的质量之比为4:1:5,开始时用手托住小物体3,小物体3到地面的高度也为h ,此时各段轻绳刚好拉紧。
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带答案基本知识过关训练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带答案基本知识过关训练单选题1、跳高是体育课常进行的一项运动,小明同学身高1.70m,质量为60kg,在一次跳高测试中,他先弯曲两腿向下蹲,再用力蹬地起跳,从蹬地开始经0.4s竖直跳离地面,假设他蹬地的力恒为1050N,其重心上升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小明从蹬地开始到最大高度过程中机械能的增加量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A.1830JB.1470JC.630JD.270J2、南宁的夏天温度较高,天气炎热,此时喝一瓶冰水降暑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用手握着瓶子运动,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能是滑动摩擦力B.摩擦力可能做正功C.摩擦力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D.摩擦力一定做负功3、关于机械能和机械能守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质量越大,其机械能越大B.机械能是标量,但可能取负值C.机械能守恒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D.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机械能增加4、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某高处自由下落,重力加速度取10m/s2,下落2s时(未落地)重力的功率是()A.300WB.400WC.500WD.600W5、用与斜面平行的恒力F将质量为m的物体沿倾角为θ的斜面运动一段距离,拉力做功W1;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将物体沿水平面拉动同样的距离,拉力做功W2,则()A.W1<W2B.W1>W2C.W1=W2D.无法判断6、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曲面上滑下,在到达高度为ℎ1的位置A时,速度大小为v1,滑到高度为ℎ2的位置B时,速度大小为v2,则()A.以A处为重力势能参考面,则小球在B处的重力势能为mgℎ2B.由于不清楚支持力做功,所以无法断定机械能是否守恒C.无论以什么位置作为参考面,小球在下滑中,重力做功W G=mg(ℎ1−ℎ2)D.以曲面顶部为参考面,则小球在B处重力势能比在A处的重力势能大7、质量为m的小球被系在轻绳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经济基础知识》第八章-练习题答案
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练习题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当使用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时,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应采用()。
A.期望价格B.现行价格C.公允价格D.不变价格【答案】D,P54;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2. 假定某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分别是0.4和0.6,劳动力和资本的年增长率分别是2%和5%。
如果该国在这一时期年经济增长速度为6%,则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是()。
A.2%B.5%C.6%D.2.2%【答案】D,P55;经济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 (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6%-(0.4×2%)-(0.6×5%)=2.2%。
3. 如果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以此为特征的经济周期通常被称为()。
A.增长型周期B.古典型周期C.大循环D.长波循环【答案】B,P56;如果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以此为特征的经济周期通常被称为古典型周期。
4. 经济周期有三种类型,其中现实生活人们最关注的是()。
A.短周期 B.长周期 C.中周期 D.全周期【答案】C,P56;在现实生活中,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大且较为明显的是中周期,人们最关注的也是中周期。
5. 扩张阶段可以细分为()。
A.复苏阶段和萧条阶段B.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C.衰退阶段和繁荣阶段D.衰退阶段和萧条阶段【答案】B,P56;扩张阶段可以细分为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复苏是扩张阶段的初期,繁荣是扩张阶段的后期。
6. 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轨迹的标志是()。
A.一致指标B.领先指标C.同步指标D.滞后指标【答案】B,P58;所谓先行指标,也叫领先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轨迹。
7. 下列指标中属于同步指标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知识与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德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确保其他各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德育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品德发展,并为体、智等的发展提供保证和动力,从而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
2、A【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3、B【解析】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4、A【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的总体规格要求,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5、A【解析】德育目标决定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
6、A【解析】礼,指的是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属于德育的内容。
7、C【解析】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或热爱态度。
国际主义教育主要指国际理解教育与世界和平教育。
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是理想和传统教育的内容。
8、B【解析】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题。
9、C【解析】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生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的品质;教育学生勤奋学习,将来担负起艰巨的建设任务,并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和分配。
10、D【解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是德育内容的最高层次。
它包括:认识人生、规划人生,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1、C【解析】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包括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
12、A【解析】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合称“三生教育”。
13、C【解析】生活教育来自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学校社会化”“教育生活化”“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
14、C【解析】安全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德育形式。
安全教育是向全社会普及安全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
15、A【解析】升学指导包括思想指导、复习指导和心理指导。
就业具体指导是就业指导的内容之一。
16、B【解析】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17、C【解析】德育过程是由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共同构成的,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18、A【解析】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包括直接和间接的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
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9、D【解析】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沟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或手段。
20、A【解析】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21、D【解析】德育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相互统一的过程,对其进行的提高过程不一定要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培养顺序,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最后达到四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22、C【解析】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长期直线提高的过程。
23、B【解析】从思想品德产生的根源上说,活动与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4、A【解析】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要求在品德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中不要操之过急,要经过多次的培养和矫正训练。
25、D【解析】德育活动寓于多种活动之中,表明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26、D【解析】德育过程的长期、反复、渐进的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长期一贯、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27、A【解析】本题考查德育原则的概念。
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矛盾、关系的准则或指导思想,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
28、A【解析】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德育工作要把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对学生的德育要求要同共产主义目标相联系。
29、A【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
这体现了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
30、D【解析】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将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题干中既注重提高思想道德认识,又注重培养行为习惯,符合知行统一的原则。
31、D【解析】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品德。
32、C【解析】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效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33、D【解析】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教育个人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34、A【解析】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
35、B【解析】题干意为孔子一步一步地由浅入深地教育弟子,用文化知识让弟子的常识渊博,用礼仪规范约束弟子的行为,受到这样的教育,会让弟子感到学习是很快乐的事,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永远不想停止。
这体现的是德育的疏导性原则。
36、B【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7、A【解析】德育必须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品德健康顺利地发展。
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38、C【解析】“力行”即身体力行、亲自实践。
这句话体现了知行统一的原则。
39、B【解析】德育途径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
40、A【解析】我国中学的德育途径多种多样,其中,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41、D【解析】德育方法是指为达到既定德育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参与德育活动时所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称。
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42、A【解析】说服教育法又叫说理教育法,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
43、A【解析】题中的描述属于说服教育法中的语言文字说服。
此题易误选D项,品德修养指导法重在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品德修养。
44、A【解析】说服教育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的方式,如讲解、报告、谈话、辩论、读书指导等;另一种是运用事实进行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参观、访问和调查。
45、D【解析】说服教育法是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运用很广,其他德育方法都需要综合运用这一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46、B【解析】说服教育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的方式,如讲解、报告、谈话、辩论、读书指导等;二是运用事实进行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参观、访问和调查。
47、C【解析】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德育方法。
48、C【解析】桃树、李树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
这体现了教师在德育中身教重于言教,体现了榜样示范法。
49、B【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树立榜样来影响学生的品德、情感和行为,它体现了德育方法中的“榜样示范法”。
50、A【解析】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题干中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体现了实际锻炼法的内涵。
51、C【解析】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52、D【解析】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实际锻炼法与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生活”的观点不谋而合。
53、C【解析】于老师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来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实际锻炼法的具体运用。
54、B【解析】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
情感陶冶的方式有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55、C【解析】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
“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发挥教育影响”体现的是情感陶冶法。
56、B【解析】从“人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可看出是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
57、B【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
品德评价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
58、C【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
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的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体现了品德评价法。
59、B【解析】本题考查品德修养指导法的概念。
品德修养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
60、D【解析】德育内容对德育方法有特定要求。
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德育内容需要采用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德育方法。
二、辨析题1、错误。
【解析】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