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化浅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文化浅析

我对宝岛台湾的了解

丰富多元的历史背景,造就了多彩多姿的台湾文化。在此,我主要从多元的文化融合以及台湾独特的饮食文化来浅析台湾文化。

一.宝岛台湾与中华文化关联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两岸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台湾在历史上曾遭受过荷兰和日本的侵略,但是台湾的文化在吸取其有益部分的基础上仍然保持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色。

台湾和祖国大陆,使用共同的汉字、汉语和书面语。汉字相同,只是有简体繁体之区分。秦汉之际,中原文化已经流衍台湾,汉字亦随之传入台湾,尤其是伴随着祖国大陆大批汉民族移居台湾,已经定型化的汉字作为中原文化的载体亦大规模输入,成为台湾通行的文字。国民党退台后,台湾通行的汉字规范化,海峡两岸使用共同的汉字。台湾除了原土住山民外,绝大部分是祖国大陆汉民族的移民。所以,台湾和祖国大陆一样,既通行普通话,又流行方言。

梨园戏曲京剧是清代中叶崛起的一个剧种,是在徽班进京的影响下,又吸取汉剧、昆曲、梆子腔的精华而逐步形成的,被称为三大国粹之一。京剧在台湾被称为平剧或国剧,自清末开始传入台湾,清台湾巡抚刘铭传从内地请京剧团到台湾演出,因演员口音为京腔,而被台湾民众称之为京班。当前,台湾和祖国大陆一样,积极弘扬京剧艺术,把京剧的继承、创新和发展结合起来,使这一国粹在世界艺术之林继续放射出绚丽的光彩。其它地方戏曲如高甲戏、四平戏、布袋戏、歌仔戏等,也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戏剧艺术,是一种融说、表、音、美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台湾各种节庆祭祀活动,现代的加上传统的非常繁多。传统的岁时节俗与祖国大陆非常相近,只是有的更具地方特色,保留了更多的传统习俗。元宵节台湾和祖国大陆一样也非常讲究“正月十五闹元宵”,在著名寺庙举办的花灯比赛是“闹元宵”中非常热闹的节目。台北市龙山区的龙山寺、青山宫、祖师庙和北港妈祖庙等著名寺庙每年举办花灯比赛。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台湾一年中三大重要节日之一。家家户户吃粽子,是基于传统上的说法祭奠屈原。龙舟竞赛则是台湾端午节保留下来的一个重要的节日活动。城隍爷出巡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祭祀城隍爷,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活动之一。中秋节这是台湾一年中三大节日之一,大家互送月饼是显著特点,中秋夜晚,不少家庭也会在院中摆上月饼、瓜果、甜点祭拜月娘。

当然,台湾也存有本土文化,台湾本土文化的实质就是闽南文化。在宗教信仰方面,台湾和闽南地区都崇尚佛教,释迦牟尼佛,台湾和闽南均俗称为如来佛,农历四月初八是其诞辰日,俗称浴佛节。观音佛也是闽台地区最为普遍的崇拜对象,台湾各地的观音宫、观音寺极为普遍,台湾和闽南地区都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说法。在节庆上,台湾也继承了福建闽南地区的传统。福建沿海地区,自古以来地方戏剧活动十分活跃,所以闽南居民迁移到台湾后,把这种爱看戏、喜热闹的民风带到台湾。

台湾很多民俗和闽南地区是完全相同的。例如,闽南和台湾婚姻礼俗的基本内容相同。结婚基本上要有四礼,以“议婚”、“订婚”、“完聘”、“完婚”四礼为主,闽南和台湾都长期保留了这个习惯。台湾承继了闽南地区婚嫁奢侈习俗。在丧葬礼俗上,闽南和台湾都有始丧、入殓、出殡和做旬四个部分。

台湾各种节庆祭祀活动,现代的加上传统的非常繁多。传统的岁时节俗与祖国大陆非常相近,只是有的更具地方特色,保留了更多的传统习俗。拜天公正月初九日为最高神———天公诞辰,是台湾春节后第一个大的岁时节俗。是日家家制红龟果,即外染红色,打龟甲印,

以求人生长寿。此一节俗是以玉皇大帝为天公,是超人类祖先的天上皇帝。认为他有生成保育万物之德,特地敬奉红龟果以求赐福。妈祖过生日妈祖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居民信奉的水神。相传妈祖常往来于海上,称之为保母。清康熙33年,一位名叫树壁的和尚从福建蒲田县的湄洲奉妈祖神像渡海来台,并在北港建立一座小祠奉祀妈祖,从此妈祖在台“安家”。由于台湾四面环海,大陆居民渡海移民台湾时,多觉受到妈祖的庇佑,而且台湾居民许多以捕鱼为业,因此信仰妈祖的人很多。现在全台的妈祖庙总计达383座,其中以北港的朝天宫香火最旺盛。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是妈祖的生日。这一天,为妈祖过生日的进香活动热闹非凡。这一古老的祭拜活动,成为台湾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

二.台湾饮食文化

正如前文所说,台湾的文化本质上是闽南文化。所以台湾饮食文化以福建闽南饮食文化为主,同时又结合了中国大陆各地的饮食文化特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闽客饮食文化:台湾移民中闽南人移民时间最长、人数最多,所以闽菜可以说是台菜的主轴,是台湾最主要的饮食文化。闽菜以盛行汤菜和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称,尤以清鲜、和醇、荤香、不腻的风味特色,独树一帜,以偏甜、偏淡、偏酸的“三偏”为特色。

俗话说“台菜、闽菜一家亲”。一语道出台菜主要来自福建的历史渊源。他不仅在文化上带有浓厚的闽南色彩,烹饪风格也传承了闽菜“汤汤水水、精于调味”的特色,因此羹汤类料理向来是台式宴席的主角之一。此外,因台湾四面环海,养殖、近海和远洋渔业都相当发达,肥美新鲜的鱼、虾、蟹等海鲜料理,自然也成为了台菜的招牌之一,以清爽不腻、色鲜味美著称。闽客饮文化中,餐厅酒店多设佛龛,以求保佑发财。

另外,与福建一样,台湾具有浓厚的饮茶文化,喜欢冲饮壶茶,讲究茶具的精美和冲泡方法,特别流行“功夫茶”。在历史上,台湾还生产过供春、秋圃、潘壶等几种质坚耐热、外观雅致的紫砂名壶。如今,台湾茶文化也有了新的发展,喜欢饮茶的人越来越多,饮茶人口的年龄群降低,21-35岁的年龄占75.26%,而且饮茶人口的文化水平普遍很高,三分之二以上的饮茶人口是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为台湾茶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宗教对饮食文化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佛教了。近几年,佛教在台湾非常兴旺,不论是出家或在家居士的人口数都大量增加,吃素的专门餐厅,也就应运而生。许多喜宴场合,主人都另备素桌,招待吃素的客人。在烹饪上尽量做到“素质荤形,美观大方”,力求形似、味近、色香、美观。

台湾与大陆南方一样,饮食非常讲究食补,可以说是一种健康饮食文化。在台湾,养生防老,“阴阳互补”,“五行调和”等观念深厚。台湾民间常有以“四神汤”(淮山、芡实、莲子与茯苓)作滋补饮料,是著名的滋补小吃。民间食补习俗中最独特的是所谓的“半年补”,即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一,家家户户用米粉搓丸子,做成甜粢丸,吃后可除炎夏百病。另外,台湾还有“补冬”或“养冬”,即立冬日进补的习俗。目前台湾食物养生方式除了传统的药膳食补外,还有素食、生食、有机饮食、断食疗法等。

小吃文化:

台湾小吃的发源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最能诠释台湾本土文化、体现民间生活真实的一面。“就地取材”是个是小吃的特色。台湾四面环海,渔产丰富,因此“海鲜”经常是料理的主角之一,如蚵仔煎、生炒花枝、海产粥、鱿鱼羹等,鲜美的滋味,往往让人吃的大呼过瘾;至于在烹调手法上,不论清蒸、生炒、油炸、火烤,都使口味更加多变。林林总总的台湾小吃,不下1000余种,令人目不暇接、食欲大增。

扩大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是两岸文化界人士的共同心愿。同时真心祝愿我们的宝岛台湾特有的多元文化能够源远流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