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病理

合集下载

原发性肝癌病例讨论

原发性肝癌病例讨论
原发性肝癌病例讨论
• 病例介绍 • 病例分析 • 病例讨论 • 病例总结
目录
CONTENTS
01 病例介绍
CHAPTER
患者基本信息
01
患者姓名:张 三
02
年龄:52岁
性别:男
03
04
籍贯:中国
病情概述
症状:右上腹疼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下降 病程:3个月 诊断:原发性肝癌,肝右叶占位性病变
提高警惕
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肝癌的警惕性,特别是对于有 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肝癌筛查。
并发症预防
对于肝癌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 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ABCD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随访意识
加强患者的随访意识,提高随访率,以便及时发 现复发和转移。
诊疗过程
检查
腹部CT、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
治疗
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02 病例分析C来自APTER病理类型与分期
病理类型
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 合型肝癌。其中,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原发性肝癌 的80%-90%。
分期
肝癌的分期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数量、侵犯范围等因素进 行评估。常用的分期标准有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系统和美 国癌症联合会肝癌分期系统。
治疗方案与效果评估
治疗方案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 局部消融治疗、介入治疗、放疗和药物 治疗等。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 者的病情、肝功能状况和全身情况。
VS
效果评估
治疗效果的评估主要依据肿瘤大小、数量 、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以及患者症状的 改善程度。常用的评估标准包括影像学评 估、肝功能评估和生存期评估等。

肝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与分子标志物

肝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与分子标志物

肝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与分子标志物肝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其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分子标志物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肝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相关的分子标志物。

一、肝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肝癌主要分为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大类。

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组织的癌症,包括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类型,其病理特征主要包括肿瘤细胞呈现多形性、异型性增生和浸润性生长等。

胆管细胞癌则来源于肝内外胆管上皮细胞,其病理特征包括胆管样结构的形成和弥漫性浸润生长。

肝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还包括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肿瘤的分级是根据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分化程度来进行评估的,一般分为I到IV级,分级越高,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

肿瘤的分期则是根据肿瘤的大小、浸润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来评估肿瘤的扩散程度,常用的分期系统包括TNM分期和Barcelona分期。

二、肝癌的分子标志物肝癌的分子标志物是指在肝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特定分子,可以通过检测这些分子的表达水平来辅助肝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肝癌分子标志物:1. AFP(α-胎球蛋白):AFP是最常用的肝癌标志物之一,其在肝癌细胞中高度表达。

AFP的升高与肝癌的存在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以用于肝癌的筛查、诊断和预后评估。

2. P53蛋白:P53蛋白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产物,其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在肝癌中,P53基因常发生突变,导致P53蛋白的异常表达。

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以评估肝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3.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促进血管生成的因子,在肝癌中高度表达。

VEGF的高表达与肝癌的血管生成和转移有关,可以作为肝癌的预后评估指标和靶向治疗的标志物。

4. mi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核苷酸的小分子RNA,可以调控基因的表达。

在肝癌中,一些miRNA的表达发生变化,参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原发性肝癌诊断与鉴别

原发性肝癌诊断与鉴别

原发性肝癌:有肝区疼痛、肝脏肿大、黄疸、肝硬化征象、恶液质表现及转移灶相关症状。CT和(或)MRI等检查可资鉴别,若高度怀疑肝癌,建议做DSA肝动脉碘油造影检查,这种检查方法阳性率较高,可以发现1厘米左右的肝癌。病理诊断标准:肝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或肝外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
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在做出诊断以前,应进行鉴别诊断,需要排除一些疾病,主要包括继发性肝癌、肝硬化、活动性肝病、肝脓肿、临近肝区的肝外肿瘤及肝脏非癌性占位病变。
(一)继发性肝癌
原发于消化道、肺部、泌尿生殖系统、乳房等处的癌灶常转移至肝脏。在影像学上往往是多发的圆形或椭圆形,一般病情发展较缓慢, AFP 多为阴性。通过病理检查和找到肝外原发癌可确诊。
(二)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多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二者鉴别常有困难。若肝硬化病例有明显的肝大,质硬且表面高低不平的大结节,或肝萎缩变形且影像学又发现占位性病变,应该深入检查,这时肝癌可能性大。
(三)肝脏非癌性Βιβλιοθήκη 位病变 如肝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肿瘤,较常见,多单发。用增强 CT 有很好的鉴别意义。原发性肝癌在增强的时候,造影剂往往是快进快出。在延迟扫描的时候,在肝癌病灶里面没有造影剂的残留。而肝血管瘤是快进慢出,所以,造影剂在延迟扫描的时候,边缘向心性的出现造影剂的残留。另外肝血管瘤病人不会出现 AFP 增高。多囊肝、肝囊肿往往是液性的,通过超声或 CT 判断回声的强度容易鉴别。炎性假瘤通过 CT 、 MRI 、 AFP 可以确诊。当区别困难的时候,有时需要剖腹探查或者在腹腔镜下做穿刺才能确定。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一、定义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位年纪为40~50 岁,男女发病比例为 2~5:1。

我国肝癌年死亡率占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

二、诊疗1.临床体现1) 病史:慢性肝炎、肝硬化(病毒性、酒精性)病史。

2)症状:(1)肝区痛:为最常见症状,多为胀痛、钝痛或刺痛;可为间歇性,亦可为持续性。

病变侵及横膈或腹膜后时,可有肩背或腰部胀痛。

(2)全身和消化道症状:发热、消瘦、无力、上腹部不适,食欲下降,多为中、晚期体现。

(3)某些全身性反映:是癌组织产生某些内分泌激素物质所引发,如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类白血病反映、高血钙症等。

(4)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突发右上腹疼痛,可有循环系统变化。

3) 体征:(1)肝肿大:中、晚期肝癌最常见的体征。

呈进行增大,不规则、质硬、表面凹凸不平结节状,可有压痛。

(2)黄疸:可见于弥漫型肝癌或胆管细胞性肝癌。

(3)自发破裂出血时出现腹膜刺激征。

(4)晚期出现腹水呈进行性增加,恶病质,黄疸多由于胆管受压及肝实质破坏所致。

(5)其它肝实质损害的体现,如皮下出血、肝掌、蜘蛛痣等。

2.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1)肝功效:多呈慢性肝功损害体现。

(2)甲胎蛋白(AFP)测定:是诊疗肝细胞癌的相对特异性指标。

AFP 肝癌诊疗原则是:①AFP≥400µg/L,排除活动性肝炎、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妊娠等;②AFP 由低浓度逐步升高,持续不降;③AFP 在中档水平200µg/L 持续 8 周,阳性率 70%左右。

(3)HBsAg 多为阳性。

2)影像学检查:(1)超声检查: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所在部位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等,能发现直径 2cm 或更小的病变。

(2)CT 检查:可检出直径约 1.0cm 左右的早期肝癌,应用增强扫描有助于与血管瘤鉴别。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病因病因、病理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未明。

可能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菌、亚硝胺类致癌物、水土因素等密切相关。

大体病理形态可分为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三类。

以结节型多见,常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结节散布于肝内,多伴有肝硬化。

按组织学类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和混合型三类;我国以肝细胞型为主。

原发性肝癌容易侵犯门静脉分支,癌栓经门静脉系统在肝内转移。

肝外血行转移依次见于肺、骨、脑等。

淋巴转移主要累及肝门淋巴结,其次为胰周、腹膜后及主动脉旁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

此外,向邻近脏器直接蔓延或腹腔种植转移也常见。

临床表现早期缺乏典型表现,多数病人在普查或体检时发现。

肝癌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有肝区疼痛,半数以上病人以此为首发症状,多为持续性隐痛、刺痛或胀痛,夜间或劳累后加重,癌肿累及横膈时有右肩背部牵涉痛。

中、晚期病人的肝脏呈进行性肿大、质地较硬、表面高低不平、有明显结节或肿块。

癌肿位于肝右叶顶部者,肝浊音界上移、膈肌固定或活动受限,甚至出现胸腔积液。

伴发热、腹胀、食欲减退、乏力、消瘦等全身和消化道症状,晚期病人出现恶病质。

常见并发症有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癌肿破裂出血及继发性感染等。

部分病人可有癌旁综合征的表现,如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胆固醇血症及高钙血症;如发生肺、骨、脑等肝外转移,可呈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辅助检查1.定性诊断血清甲胎蛋白(AP)检测可用于普查,有助于发现无症状的早期病人,如AFP呈持续阳性或定量>500μg/L,并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等,应高度怀疑肝细胞癌。

血清酶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缺乏专一性和特异性,只能作为辅助指标。

2.定位诊断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和MRI、放射性核素扫描、血管造影。

B型超声检查是目前肝癌定位检查中首选的方法,能发现直径为2~3cm或更小病变,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肝静脉或门静脉有无栓塞等。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1.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指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2.病因:病毒性肝炎,食物及饮水。

3.病理:大体病理分型为块状型,结节型,弥漫型;组织病理为肝细胞肝癌,胆管细胞癌,混合型肝癌;转移途径为肝内转移和肝外转移,肝外转移又包括血行转移(最常见转移到肺),淋巴转移,种植转移。

4.临床表现: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临床症状明显时,大多已进入中晚期,本病常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或者以转移病灶症状为首发表现。

中晚期临床表现:肝区疼痛(最常见的症状),肝大,黄疸,肝硬化征象,全身性表现(进行性消瘦,乏力,发热,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恶病质等),伴癌综合症(指肝癌患者由于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组织对机体的影响而引起内分泌或代谢异常的一组症候群。

主要表现为自发性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还有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类癌综合征。

)5.并发症: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结节破裂出血,继发感染。

6.实验室检查:①肝癌标记物检测.:甲胎蛋白(AFP,是诊断肝细胞特异性的标志物,可广泛用于肝癌的普查,诊断,判断治疗效果及预测复发)②影像学检查:超声(US,首选),增强CT/MRI,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③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7.诊断:满足下列三项中的一项,即可诊断肝癌。

①具有两种典型影像学(超声,增强CT,MRI,或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表现,病灶>2㎝;②一种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病灶>2㎝,AFP>400ng/ml;③肝脏活检阳性。

8.鉴别诊断:继发性肝癌,肝硬化结节,活动性病毒性肝炎,肝脓肿,肝包虫病,其他(血管瘤,肝腺瘤)。

治疗:⑴手术治疗,⑵局部治疗:经皮穿刺瘤内注射无水乙醇(PEI),射频消融术(RF),肝动脉栓塞(TAE)。

肝癌的病理类型及分期标准

肝癌的病理类型及分期标准

肝癌的病理类型及分期标准肝癌是一种严重的肿瘤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了解肝癌的病理类型及分期标准对于医学人员来说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一、肝癌的病理类型肝癌主要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两种类型。

1. 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组织的恶性肿瘤。

根据肿瘤细胞的来源和组织学特征,原发性肝癌可分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CCA)和混合型肝癌等。

-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类型,约占肝癌的70-85%。

HCC起源于肝细胞,通常与肝硬化密切相关。

- 胆管细胞癌(CCA)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约占肝癌的10-15%。

CCA通常发生在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交界处,其病理类型多样,包括乳头状瘤、管状腺癌和黏液性腺癌等。

- 混合型肝癌是指同时具有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两种组织学类型的肝癌。

2. 继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是指肝脏转移性瘤,即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到肝脏形成的肿瘤。

常见的原发癌症有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等。

继发性肝癌的治疗策略与原发癌症有关。

二、肝癌的分期标准肝癌的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侵犯范围以及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情况来确定的。

目前最常用的分期系统是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制定的TNM分期系统。

1. TNM分期系统:- T(Tumor):用于描述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

- T1:单个肿瘤,直径≤2cm。

- T2:单个肿瘤,直径2-5cm。

- T3:单个肿瘤,直径>5cm;或多个肿瘤,最大直径>5cm。

- T4: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或腹膜种植。

- N(Node):用于描述淋巴结转移情况。

11肝癌

11肝癌

外科学肝癌概念:肝癌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原发性肝癌在大体病理上可分为巨块型、结节型和弥漫型三类。

其中以结节型最常见。

根据起源又可分为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

原发性肝癌极易侵犯肝内门静脉分支,长入肝内门脉分支及主干的癌组织经门静脉血流向肝内、外扩散,不仅加剧了门静脉高压症,而且形成肝内多发癌灶。

向肝外则多转移到肺、骨、脑及肝脏邻近器官如胃、胰腺等。

癌细胞还可经肝门淋巴结转移到腹腔,经胸导管转移到颈部及纵隔。

此外癌组织向横膈、右肾上腺、右肾及腹腔直接扩散及腹膜、大网膜种植也很常见。

(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转移部位是肝内播散)( zl2007-2-042;zy1999-3-038;zy2006-3-079)一、临床表现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

自行就诊患者多属于中晚期,常有肝区疼痛、食欲减退、乏力、消瘦和肝肿大等症状。

(一)肝区疼痛多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

肝痛是肿瘤增长快速,肝包膜被牵拉所引起。

如病变侵犯膈,。

痛可牵涉右肩,如肿瘤生长缓慢,则可完全无痛或仅有轻微钝痛。

肝表面的癌结节破裂,可突然引起剧痛,产生急腹症的表现。

如出血量大,则引起晕厥和休克。

(二)肝肿大肝呈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巨块,边缘钝而不整齐,常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肝癌突出于右肋弓下或剑突下时,上腹可呈现局部隆起或饱满,如癌肿位于膈面,则主要表现为膈抬高而肝下缘可不肿大。

(三)黄疸一般在晚期出现,可因肝细胞损害而引起,或由于癌块压迫或侵犯肝门附近的胆管,或癌组织和血块脱落引起胆道梗阻所致。

(四) 肝硬化征象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者可有脾肿大、腹水、静脉侧支循环形成等表现。

(五)恶性肿瘤的全身性表现进行性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

(六)转移灶症状。

(zy2008-2-076;zy2006-2-089;zy2005-2-088;zy2003-1-253;zy2002-2-030;zy2001-3-114)zy2007-3-067.原发性肝癌最多见的淋巴转移的部位是A.肝门B.胰周C.腹膜后D.主动脉旁E.锁骨上答案:A解析:原发性肝癌极易侵犯肝内门静脉分支,长入肝内门脉分支及主干的癌组织经门静脉血流向肝内、外扩散,不仅加剧了门静脉高压症,而且形成肝内多发癌灶。

2020原发性肝癌思维导图(内容清晰)

2020原发性肝癌思维导图(内容清晰)
我国肝癌年新发病例达到46.6万人,死亡42.2万人,分别达到全球的55.4%和53.9%。 有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长期酗酒(酒精性肝病)、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 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血吸虫病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病史以及有肝癌家族史。 近年的研究提示糖尿病、肥胖、吸烟和药物性肝损等也是 HCC 的危险因素,值得关注。 肝癌的预后很差,发病率与死亡率之比达到1:0.9;在北美国家和地区 5 年生存率 15%-19%,而在我国仅为 12.1%。
珍藏版
Ia期
单个≤5cm,无血管 侵犯、肝外转移; CPA-B,PS0-2
介入治疗
TACE(2A)
α-干扰素(2A)
免疫治疗
CIK细胞(2A)
手术切除(1A)
术后辅助治疗
胸腺肽a1(3类)
化疗和靶向治疗
单药或联合化疗(3类) 索拉非尼(2B)
现代中药制剂
槐耳颗粒(1B)
放疗(限中央型肝癌手术后窄切[切缘距肿瘤≤1cm]或切缘阳性患者)(3类)
4分
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5分
死亡
珍藏版
临床筛查
高危人群的筛查
超声检查或者血 清AFP 阳性患者
血清 AFP 等肿瘤标志物和肝脏超声检查,建议至少每隔 6 个月检查一次 超声检查可疑者,必须进行动态增强CT和/或MRI 扫描
AFP阳性:AFP≥400ng/mL,且排除慢性或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睾丸或卵巢胚胎源性肿瘤 及妊娠
血清 AFP(-)
参见临床筛查
珍藏版
病理诊断
肝穿刺活检 病理学诊断标准 病理学诊断规范 免疫组化指标
空芯针活检 细针穿刺
病理组织学和 / 或细胞学检查 结 合 HBV/HCV 感染史、肿瘤标志物以及影像学检查等 由标本处理、标本取材、病理检查和病理报告等部分组成 分子病理学检查(克隆起源、药物靶点检测、生物学行为评估以及预后判断等相关的指标) 常用的肝细胞性标志物有 HepPar-1、GPC-3、CD10、Arg-1和 GS 等

原发性肝癌的病理

原发性肝癌的病理

原发性肝癌的病理(一)病理分型1.大体形态分型(1)块状型:最多见,呈单个、多个或融合成块,直径≥5cm。

大于10cm者称巨块型。

多呈圆形,质硬,呈膨胀性生长,癌块周围的肝组织常被挤压,形成假包膜,此型易液化、坏死及出血,故常出现肝破裂、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

(2)结节型:较多见,有大小和数目不等的癌结节,一般直径不超过5cm,结节多在肝右叶,与周围肝组织的分界不如块状形清楚,常伴有肝硬化。

单个癌结节直径小于3cm 或相邻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小于3cm者称为小肝癌。

(3)弥漫型:最少见,有米粒至黄豆大的癌结节弥漫地分布于整个肝脏,不易与肝硬化区分,肝脏肿大不显著,甚至可以缩小,患者往往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2.组织学分型(1)肝细胞型:最为多见,约占原发性肝癌的90%。

癌细胞由肝细胞发展而来,呈多角形排列成巢状或索状,在巢或索间有丰富的血窦,无间质成分。

癌细胞核大、核仁明显、胞浆丰富、有向血窦内生长的趋势。

(2)胆管细胞型:较少见,癌细胞由胆管上皮细胞发展而来,呈立方或柱状,排列成腺样,纤维组织较多、血窦较少。

(3)混合型:最少见,具有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两种结构,或呈过渡形态,既不完全像肝细胞癌,又不完全像胆管细胞癌。

(二)转移途径1.肝内转移:肝癌最早在肝内转移,易侵犯门静脉及分支并形成癌栓,脱落后在肝内引起多发性转移灶。

如门静脉干支有癌栓阻塞,可引起或加重原有门静脉高压,形成顽固性腹水。

2.肝外转移(1)血行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肺,因肝静脉中癌栓延至下腔静脉,经右心达肺动脉,在肺内形成转移灶。

尚可引起胸、肾上腺、肾及骨等部位的转移。

(2)淋巴转移:转移至肝门淋巴结最为常见,也可转移至胰、脾、主动脉旁及锁骨上淋巴结。

(3)种植转移:少见,从肝表面脱落的癌细胞可种植在腹膜、横膈、盆腔等处,引起血性腹水、胸水。

女性可有卵巢转移癌。

原发性肝癌 ppt课件

原发性肝癌  ppt课件

诊断标准
01
02
03
典型症状
肝区疼痛、食欲不振、消 瘦等典型症状出现。
影像学表现
肝脏出现占位性病变,且 AFP等肿瘤标志物水平明 显升高。
排除其他疾病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肝脏占 位性病变的疾病,如肝转 移癌、肝血管瘤等。
CHAPTER 04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
切除肿瘤,包括部分或全部肝切除。 对于早期肝癌,手术切除是最佳选择 ,治愈率较高。
肝癌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如 出血、感染等,应密切观察患 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
症。
CHAPTER 06
原发性肝癌的案例研究
案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
总结词
早期发现是关键,及时治疗可提高治 愈率
详细描述
患者张先生,52岁,因右上腹疼痛就 诊,经检查发现早期原发性肝癌。经 过手术切除和后续治疗,张先生恢复 良好,定期复查未见复发。
原发性肝癌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病理 •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和护理 • 原发性肝癌的案例研究
CHAPTER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
肝移植
对于无法通过手术切除的肝癌,肝移 植是一种选择。通过移植健康的肝脏 来替换整个病变肝脏。
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
使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奥沙利 铂等。
靶向治疗
针对肝癌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或标记物,使用药物进行精准打击。例如,索拉非 尼是常用的肝癌靶向治疗药物。

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诊疗课件

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诊疗课件
治 疗
手术治疗 早期根治性切除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B超引导下经皮肤穿刺肿化疗。多采用放射介入或置化疗泵与肝动脉或门静脉行区域化疗和栓塞。常用的化疗药物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阿霉素等。其他
病因与病理
按肿瘤大小分为 微小肝癌(直径≤2cm),小肝癌(直径>2cm,≤5cm),大肝癌(直径>5cm≤10cm)和巨大肝癌(直径>10cm)。病理组织形态 为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和混合型三种。
病因与病理
转移①血行转移 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也最常见。②淋巴转移 多向肝门淋巴结转移。③种植转移 少见,从肝脱落的癌细胞可种植在腹膜、膈、胸腔等处引起血性腹水、胸水。
临床表现
肝区疼痛 是半数以上患者的首发症状。全身和消化道症状 乏力、消瘦、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低热等。晚期出现贫血、黄疸、下肢水肿和恶病质等症状。
临床表现
肝肿大 是中、晚期肝癌最常见的体征。原发性肝癌并发症 主要有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和继发感染。
原发性肝癌
精品PPT
目标与要求
掌握肝癌的临床表现肝癌的诊断肝癌的治疗原则熟悉肝癌的病因及病理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发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我国好发年龄为 40~50 岁,男多于女。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病因与病理
病因 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等化学致癌物质及地区水土因素相关。大体病理 形态可分为结节型、巨块型、弥漫型。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对中年以上,特别是有肝病病史的患者,如有原因不明的肝区疼痛、消瘦、进行性肝大等都要及时检查。
诊断要点
血清甲胎蛋白(AFP) 放射免疫法≥400μg/L,持续1月以上,可考虑肝癌诊断。影像学检查 B型超声检查,CT、MRI对检出小肝癌有重要价值;放射性扫描,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或肝动脉造影,肝穿刺行针吸细胞学检查。

病理学-原发性肝癌

病理学-原发性肝癌
病变: 肿瘤球型,分叶状,界清,切面均匀, 无出血坏死.
症状: 无明显临床表现. 诊断: AFP等特殊检查.
预后: 较好.
(2)中、晚期肝癌:分三个类型
巨块型 结节型 弥漫型
巨块型肝癌
*肿瘤为巨大肿块,直径常大于10cm, 多 位于一叶, 中心常有坏死出血。 *癌周常有卫星状癌结节。 *较少合并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
(一)组织来源:
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
(二)临床情况:
多见中年以上男性; 早期无症状,晚期肝大、肝区痛、消瘦等; 部分病人AFP升高。
(三)病理变化:
1、大体类型: (1)早期肝癌(小肝癌): 标准:瘤块直径<3cm,少于2个瘤结节.
脉分枝在肝内形成自身转移。 ②肝外转移:常见于肺、肾上腺、脑、骨等
处。 2、淋巴道转移:肝门淋巴结、上腹部淋巴
结、腹膜后淋巴结。 3、种植性转移:种植到腹膜和卵巢表面。
肝癌肝内转移
(五)病因:
1、病毒性肝炎: 2、肝硬化: 3、黄曲霉毒素: 4、亚硝胺类化合物: 5、华支睾吸虫
多结节型肝癌
*最常见。肿瘤为多个大小不等的 癌结节,散在分布。 *常合并有较严重的肝硬变。 *易侵犯门静脉分枝,形成癌栓。
弥漫型:少见
特点①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节小、弥漫分布。 ②常合并肝硬变。 ③肝脏多不增大。
2、镜下类型:分三个类型 肝细胞癌 胆管上皮癌 混合性肝癌
(四)转移和扩散:
1、血道转移:早期可通过血道转移 ①肝内转移:早期发生, 癌细胞常沿门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细胞型 由肝细胞发展 而来,此型约 占肝癌的90%。 癌细胞呈多角 形或圆形,排 列成巢或索间 有丰富的血窦 而无间质成分。
胆管细胞型 由 胆管细胞发展而来, 此型少见。癌细胞呈 立方形或柱状。排列 成腺体,纤维组织较 多,血窦较少。
混合型 上述二 型同时存在,或呈过 渡形态,既不完全像 肝细胞,又不完全像 胆管细胞,此型更少 见。
原发性肝癌的病理

Hale Waihona Puke 病分(一)理

大体形态分型 (1) 块 状 型 (2) 结 节 型 (3) 弥 漫 型 细 胞 分 型 (1)肝 细 胞型 (2)胆管细胞型 (3)混 合 型
(二)
块状型 最多见。 癌块直径在5cm以上。 大于10cm者称巨块 型,可呈单个、多个 或融合成块,多为圆 形、质硬,呈膨胀性 生长。肿块边缘可有 小的卫星灶。此类癌 组织易发生液化、坏 死和出血,引起肝破 裂、腹腔内出血等并 发症。
Thanks
结节型 为大小 和数目不等的癌结节, 一般直径不超过5cm 左右。结节多数在肝 右叶,与四周组织的 分界不如巨块型清楚。 常伴有肝硬化。 小肝癌:单个癌结节直
径<3cm,或相邻二个癌 结节直径之和<3cm者均 属此型。小癌边界清楚, 常有明显的包膜
弥漫型 有米粒至黄豆 大小的癌结节 散布全肝,肉 眼不易与肝硬 化区别,肝大 不明显,甚至 反可缩小。患 者往往因肝功 能衰竭死亡。 此型最少见。
转 移 途 径
肝内转移 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也最常见, 很容易侵犯门静脉分支形成癌栓。 肝外转移 血行转移 转移至肺的几达半数,其次为肾上 腺、骨、主动脉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肾、 脑。 淋巴转移 转移至肝门淋巴结的最多,也可 至胰、脾、主动脉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种植转移 少见,从肝脱落的癌细胞可种植在 腹膜、膈、胸腔等处引起血性腹水、胸水。如 种植在盆腔,可在卵巢形成较大的肿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