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以什么为评价标准的道德主要依靠什么来发挥作用

合集下载

道德是否具有强制性

道德是否具有强制性

道德是否具有强制性本文认为,道德具有强制性,并且这种强制性伴随着道德一直存在。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说“道德是指在人类社会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标准评价的,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问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行为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即是说,道德主要依靠教育的力量,社会舆论的评价、谴责,以及人的觉悟或德性,即道德是自律实现的。

然而仔细一推敲,却不由产生了疑惑。

倘若一个社会出现了道德失范,诸如当社会成员在价值观、伦理观等观念倾向上以及道德行为取向上出现了偏差,个体越轨行为泛滥,或当社会的评价系统出现混乱时,那么,该如何保证道德的实施?道德的作用又该如何得以实现?由此,笔者认为道德可以有而且应该有强制性,这从时下讨论道德的法化、制度化等文章中已得到印证,因此,本文决定对道德强制性的含义、道德的强制性存在的理由等问题进行探讨。

那么,什么是道德的强制性呢? 所谓道德的强制性,就是将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具体化,使其成为人们在道德活动时应当遵守的“当然之则”,通过这些“当然之则”对一些社会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陈规陋习的“强化”训练,形成特定的行为“模式”,从而使这些陈规陋习绝迹。

一句话,道德的强制性强调的是道德的外在制约,即加大社会道德规范对人的制约力度,或加大道德他律的力度。

道德的强制性不同于法律的强制性,它与法律的强制性有原则的差别。

首先,它们的适用范围不同,道德的强制性比法律的强制性更宽泛。

道德强制性的适用范围是社会公共生活对社会个体的最基本的、是应该做到而且必须做到的行为要求。

所以,法律惩治的是轻法、违法、犯罪的行为;而道德处罚的是法律调整范围之外的缺德恶行。

其次,它们的强制力度不同。

法律的实施,由国家的强制力作保证,主要依靠军队、监狱、法庭等国家机器为代表的物质力量来实现;而道德的强制性实施则可由行政部门来执行,以经济处罚为主,辅以其它处罚手段,它的强制力的力度明显不如法律。

公民道德修养知识

公民道德修养知识

公民道德修养知识第一部分一、道德的本质和功能1.道德的含义:道德是指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以善恶为评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道德阶级性: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3.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相同:道德和法律都是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都是用来调整人们行为的。

区分:法律是外在于人的他律,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人们必须执行。

道德是内在于人自律。

①依靠信念、良心、舆论与教育的力量发挥作用。

②法律管辖的范围小于道德。

4.道德的功能①认识功能②调节功能③教育功能5、在道德问题上,要防止良种错误倾向:一是“道德万能论”二是“道德无用论”。

二、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1.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2.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要讲究道德)3.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4.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继承(继承+创新)三、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作用1.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2.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3.战胜腐朽道德的思想武器4.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二部分一、中华民族优秀的伦理思想1.强调整体精神和为社会、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中华民族精神之魂)“礼”、义(反利)以为上“以公灭私,民其吮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提倡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和人际和谐厚德载物:大地的德性博大宽厚,它养育着万物,胸怀若容。

3.提倡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爱国团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坚忍不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然有规律的刚健运行)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正义:公平公正,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它包括三要素:人、社会和物。

“舍生取义/大义灭亲/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以为上/见义勇为2.仁爱:尊重他人、同情人、帮助人、关心人(人道主义:妇女、儿童、残疾人、老人、军属)3.孝慈:①养育子女,(子女教育问题)“孟轲母择邻断机杼/郑板桥教子守礼恤贫”②正确处理父母同子女的关系“父子为纲(三纲:君子为纲、父子为纲、夫为妻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4.诚信:讲究信用、遵守诺言、诚实不欺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

2018版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练习题

2018版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练习题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单项选择题1、道德是以( B )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真假B.善恶C.是非D.美丑2、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B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B.人的自我意识C.社会分工的不同D.社会关系3、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 )。

A.社会关系B.人的自我意识C.生产实践D.人类的自我进化4、( A )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A.劳动B. 自然C.宗教D.合作5、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到底根源于( A )。

A.社会经济关系B.在法律上的反映C.全体人民的意愿D.统治阶级的意志6、( C )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道德的认识功能B.道德的规范功能C.道德的调节功能D.道德的导向功能7、在道德的历史发展中出现了多种历史类型,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A )。

A.原始社会的道德B.奴隶社会的道德C.封建社会的道德D.资本主义的道德8、《诗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尚书》也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两者都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A )的基本精神。

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9、孔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体现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 B )的基本精神。

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10、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 C )前后,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蓬勃发展的伟大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

A.义和团运动B. 太平天国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11、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D )。

道德论

道德论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

2)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3)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

4)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

道德特殊本质:首先,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

道德是一种由原则、规范、意识、信念和行为习惯构成的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具有特殊的规范性。

1)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2)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

3)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其次,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9全段掌握)。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形成和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品质。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1、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

2、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

3、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职业道德主要规范:1爱岗敬业,勤于职守。

2尽职尽责,奉献社会3遵纪守法,诚实守信4文明竞争,友好协作5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教育劳动的目的是培养人。

劳动对象向师性?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

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且是学生学习直接榜样。

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

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这种“向师性”具不同的特征。

教育对象的这种向师性,要求教师必须从育人高度注意自身劳动的示范性。

教师的榜样作用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任何教科书、任何奖罚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教育劳动是以人为对象的创造性劳动,但这一对象与其他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对象不同,他是一个有意识的、有思想的、有主动性的人。

道德发挥作用主要依靠什么

道德发挥作用主要依靠什么

道德发挥作用主要依靠什么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行为的规范。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一个是永恒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

人的道德观是在教育和舆论的长期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是道德绝对主义。

良知是指自觉遵守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我们不能强迫古人跟随现代人的道德,我们也不能强迫孩子按照成人的道德,我们也不能强迫妇女遵守道德的人,我们也不能强迫穷人跟富人的道德,我们也不能强迫发展中国家遵循发达国家的道德。

道德以善与恶为评价标准,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和规范;道德依靠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在信念来发挥其调节作用。

道德是一种选择的好习惯。

实践的原因不同于投机的原因。

前者更粗糙,后者更精确。

推测只能分为对与错,没有中间状态。

实践的本质在于选择,中间状态就是最好的选择。

道德定律与自然定律或逻辑定律不同,它不是一个百分之百确定的定律,这是由于道德定律对应的题材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所以也有人因此怀疑道德定律是否存在。

一个有教养的人只寻求与题材的确定度相匹配的定律,对于道德定律不可强求其确定度,关于道德的知识只要有助于我们的活动或实践也就足够了。

道德的含义及特点

道德的含义及特点

定义: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两个定语+ 一个标准+ 一个规范)如何理解?第一,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经济关系是最根本的社会存在。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必然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

具体地说,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类型的道德;经济关系改变了,道德会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道德又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它具有其他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所不具备的社会功能(如非强制性),并且它从原始社会产生之后,就一直在社会中发挥作用,到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仍然存在。

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而且是人们最普遍的行为规范。

中国封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三纲五常”。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为君、为父、为夫者为臣、子、妻做出表率。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的行为规范。

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20个字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三从四德”:“三从”指: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男人的新三从四德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错了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太太打骂要忍得。

第二,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调整人们关系的行为规范。

“善”与“恶”是评价人们道德行为的基本概念。

从伦理学的意义上说,所谓善,是指人们的某一行为或事件,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所谓恶,是指人们的某一行为或事件,违背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

考公公共基础知识道德篇

考公公共基础知识道德篇

公共基础知识-道德篇1.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主要依靠宣传教育、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

2.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3.道德的最基本功能:(1)认识功能;(2)调节功能;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道德评价。

(3)规范功能。

4.道德与法律的关系:(1)道德是对自我行为的约束,是自发自律的行为。

(2)法律是从外部对人的行为约束,是外发外律的行为。

(3)道德是法律的外延,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5.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6.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对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

7.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8.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9.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

10.推动践行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11.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一种沉淀和积累。

社会公德的特点:(1)基础性;(2)全民性;(3)相对稳定性。

12.推动践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13.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14.职业道德的特征:(1)职业性;(2)实践性;(3)继承性;(4)多样性。

15.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16.夫妻和睦是家庭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

师德知识点及其答案

师德知识点及其答案

一、道德及其本质。

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本质:1、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应2、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3、道德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二、教师职业道德及其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则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总和。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养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它既是教师人格特质化的品德,也是教师教育实践凝聚而成的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第一,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能使教师个人担负起教师角色的品质,是教师能充分实现其教育潜能的品质;第二,教师职业道德表现在教师在履行教育、教学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较强的道德意志;第三,教师职业道德表现在教师在对为师之道体验基础上所形成的内在的、运用自如的教育行为准则。

三、四有好教师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四、四个引路人1、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2、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3、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4、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五、四个相统一1、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2、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3、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4、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六、高校教师师德红线的主要内容—七条禁令1、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3、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4、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5、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6、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7、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六项内容: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八、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1)、坚定政治方向。

智慧树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见面课答案智慧树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见面课答案见面课:好人一生平安——大学生的道德修养1、道德是以( )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是非B.得失C.善恶D.成败正确答案:善恶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B.社会主义C.集体主义D.为人民服务正确答案:为人民服务3、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是()。

A.公平正义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D.效率优先正确答案:集体主义4、以下条目不属于社会公德的条目式()。

A.助人为乐B.保护环境C.爱护公物D.尊老爱幼正确答案:尊老爱幼5、以下条目不属于道德修养方法的是()。

A.创新思维B.学思并重C.积善成德D.知行统一正确答案:创新思维见面课:孝道的传承与发展1、以下哪个不是非孝论的观点:()A.孝道压制个人的独立人格B.孝道讲尊卑而不讲平等C.宣扬父母对子女无恩有爱D.宣扬子女应对父母感恩正确答案:宣扬子女应对父母感恩2、以下哪个不是拥孝论的观点:A.孝道核心意义与专制无关,孝道只是被专制利用的手段B.孝道是一种道德义务,而非权利C.孝道重在感恩D.父母对子女无恩正确答案:父母对子女无恩3、孝道古今之变的原因不包括:A.家庭结构的变迁B.社会结构的变迁C.思想观念的变迁D.服饰的变迁正确答案:服饰的变迁4、“非孝论”观点的错误主要在于忽视以下几点:A.孝是人类天性中的情感需要B.孝是从向下的关切扭转为向上的回望的道德力量C.孝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D.孝是现代公民德性的起点正确答案:孝是人类天性中的情感需要;孝是从向下的关切扭转为向上的回望的道德力量; 孝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孝是现代公民德性的起点5、“新孝道”的价值理念不包括:A.人格平等B.义务双向C.情理相济D.绝对服从正确答案:绝对服从见面课:法律、道德与美好生活1、道德的功能包括:A.认识功能B.规范功能C.调解功能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以上都是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包括: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爱护公物D.保护环境正确答案: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从以下哪几个方面推进: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正确答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4、德治发挥作用主要依靠:A.内心信念B.传统习俗C.社会舆论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以上都是5、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包括:A.法律至上B.权力制约C.公平正义D.权利保障正确答案: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见面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1、现代化却非西方化是可能的。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完整)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完整)

一、名词解释: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

它涵盖了职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工与领导、职工与职业、职业与职业之间等多重关系的调整和处理,是职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有的社会道德现象。

职业道德是促进人们自我完善的一个必要条件。

3良心:是指人们道德觉悟的综合表现,是指人们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应负的道德责任的自觉认识和评价,是人们在履行义务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心信念,通过自我评价的方式集中地体现人们的职业道德自律。

教师良心:是指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社会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认识,是个人对学生、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职责的道德责任和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能力。

4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调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本性要求,适用于教师职业活动的所有伦理关系和活动领域5人生观:又称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生命的存在、活动和过程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6人生目的:是指一个思维正常的人所从事的一系列有目的性的活动中存在的一种对人们具体行为目的起指导和支配作用的与一定人生观相联系的总的根本性的目的。

7人生意义:是主体对自己生命的存在及其活动所产生是积极、肯定、愉悦的体验和感受。

8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满足作为主体的人(他人、团体、社会等)的需要的事实和客体对自己需要满足状况的评价。

通俗地说,人生价值就是一个人在一生中为他人、团体和社会所提供的满足其需要的服务和劳动成果。

9人生理想:是指人们在现实基础上形成的对未来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以及经过这一追求和奋斗而实现的超越于既定现实的更为美好的状态或境界。

10职业理想:是指个人所希望从事的职业和在这一职业活动中希望达到的水平或成就。

教师理想: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前景以及自己对工作状态、贡献程度和发展水平的向往和追求,是教师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人生观在职业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它以期待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达、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身的卓越成就为主要内容。

精选最新版2020年大学期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题库(含答案)

精选最新版2020年大学期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题库(含答案)

2020年大学期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著名爱国人士(B)的诗句。

A陆游B林则徐C范仲淹D戚继光。

2.人才素质的基础是(A)A.德 B.智 C.体 D.美3.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者的关系是()。

A、两者完全对立B、两者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C、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D、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E、人生的自我价值是实现人生社会价值的基础4.在我国,司法机关包括()A检察机关 B审判机关 C公安机关 D安全局5.传统的国家安全观指()。

A、国家安全B、经济安全C、国防安全D、政治安全E、网络安全6.古人说:“人无志,非人也。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天行健,君予以自强不息。

”这些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A.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美德B.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美德C.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美德D.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美德7.道德发挥作用主要依靠(ABC)。

A.内心信念B.社会舆论C.传统习惯D.国家强制力E.法律法规8.一个真正认为共产主义是科学的人,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遭到暂时困难和曲折时,也不放弃自己追求的目标。

这说明(BD)A.理想信念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B.信念本身就表明着一种稳定的立场C.理想可以远离现实由人随心所欲地想象 D.信念可以成为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9.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是()A中国目前已经基本实现现代化B中国目前正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C中国目前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这会D中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属于(B)的范畴。

A民法商法B行政法C经济法D社会法1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提出和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在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ABC )。

道德主要依靠什么来发挥作用

道德主要依靠什么来发挥作用

道德主要依靠什么来发挥作用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标准人们的行为;道德依靠社会言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

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

理论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较为粗略,后者较为精细。

思辨只有对错之分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标准人们的行为;道德依靠社会言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

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

理论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较为粗略,后者较为精细。

思辨只有对错之分,没有中间状态,而理论的精华正在于选择,并且中间状态就是最好的选择。

道德的起源理论或活动起源于欲望,而非理性。

理性只能分辨对错,而不引起任何活动,欲望正好相反,它可以引起活动,却不能分辨对错。

欲望可以服从理性,也可以反对理性。

服从理性的欲望导致良好的选择,反对理性的欲望导致较差的选择,而道德正在于这种良好的选择,所以说道德从根本上起源于欲望和理性的统一。

进一步来讲,欲望是由感觉引起的,感觉又分为快乐和痛苦。

快乐来源于爱好,痛苦来源于讨厌。

凡热爱一事物者,该事物就可以给他以快乐,所以爱好道德者,道德也使得他快乐。

因此,道德与快乐并非不可兼得。

在没有养成习惯之前,做一个道德的人并不容易。

但是,良好的选择习惯一旦养成,道德的活动本身就可以带来快乐,这种快乐又诱导我们选择做道德的事情,所以做一个道德的人也可以说并不难。

特别要注意乃是从小就养成一个好习惯,因为好习惯既然特别有助于增进人的幸福,坏习惯自然也就特别可以损害人的幸福。

道德的功能但凡人的活动都是为了获得某种幸福,区别在于幸福的种类和完美的程度不同。

道德的活动既然是一种活动,当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为了追求某种幸福。

人类的灵魂可以粗略地分成三个局部,即营养和繁殖的局部、感觉和欲望的局部、心灵和理性的局部。

道德既然与理论和活动亲密相关,所以它的目的就在于追求人类灵魂中感觉和欲望局部的幸福。

医学伦理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伦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一)、道德l、道德的定义:道德是由经济关系决定,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依靠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持的,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体系。

(二)伦理:1.伦理的定义: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和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

2.伦理与道德的区别:二者都可指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

伦理特指行为应该如何的规律。

道德特指规范在人们身上形成的品德。

(三)、伦理学l、伦理学定义:是研究人类伦理道德的科学,是关于优良道德规范的制定方法、制定过程及其实现途径的科学。

伦理学又叫道德哲学。

(一)医学道德(医徳):是医务人员在医务工作中调整与服务对象以及相互之问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二)医学伦理学1、医学伦理学的含义:医学伦理学是关于医学职业道德的学说。

是由医学和伦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

2、创立:由英国医生托马斯·帕茨瓦尔在1803年首先创立,其标志是托马斯·帕茨尔的«医学伦理学»一书的发表。

2、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医学伦理学以医德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医德关系及反映出来的医德现象。

医德关系包括:医患关系、医际关系、医社关系。

医德现象包括:医德意识现象、医德规范现象、医德活动现象。

二、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1、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2、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体系。

3、生命伦学理难题。

4、医学伦理学的教育、评价和修养。

第二章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及发展一、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1、价值论的概念: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即价值)的认识,就是价值论。

2、生命价值论的概念:生命价值论是医学伦理学的基石。

生命价值论认为,人的生命是神圣的,人的生命具有宝贵的质量,能够创造社会价值。

3、生命价值论对医学伦理学的影响:要求医务人员不仅仅满足于保全病人的生命,更要注重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使医学造福于人类。

2022-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预测试题25(答案解析)

2022-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预测试题25(答案解析)

2022-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是非B.善恶C.荣辱D.美丑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雨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正确答案:本题解析:教师职业道德3.2014年10月9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划出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

“红七条”包括: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在教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行为;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意见指出,高校教师有违“红七条”情形的,依法依规分别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解除聘用合同或者开除。

对严重违法违纪的要及时移交相关部门。

建立问责机制,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推诿隐瞒,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高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吴起县第二小学四年级下册新编小学习题解答道法第五课

吴起县第二小学四年级下册新编小学习题解答道法第五课

吴起县第二小学四年级下册新编小学习题解答道法第五课1、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抢劫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最高可判()。

[单选题] *无期徒刑二十年有期徒刑死刑(正确答案)二十五年有期徒刑2、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综合。

*A、内心信念(正确答案)B、政治思想C、社会舆论(正确答案)D、传统习惯(正确答案)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是由()决定的。

[单选题] *法律的形式法律的内容法律的本质属性(正确答案)法律的结构4、【单选题】()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单选题] *A、爱国思想B、爱国行为C、爱国情感D、爱国主义(正确答案)5、34.进入中学后,小秦同学经常“离群索居”,也因此感到孤单寂寞,他很想改变自己的孤僻性格。

你认为小秦改变这种孤僻性格的最好办法是()[单选题] *A.埋头读书,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B.心里烦恼忧愁时,发一通小脾气C.走出个人活动的小圈子,投人到集体生活中(正确答案)D.控制情绪,等待别人主动关心6、选出下面不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词汇()。

[单选题]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道、仁义(正确答案)7、8.下列属于正确的人生态度的是()[单选题] *A.今朝有酒今朝醉B.浮生如梦C.知其不可而为之(正确答案)D.得过且过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单选题] *A、欠债B、受伤害C、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正确答案)D、未成年9、44.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

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

这句话体现了()[单选题] *A.集体生活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正确答案)B.在集体中可以展示自己的个性C.我们在任何事情中都应无条件服从集体D.集体提供了让我们超越他人的平台10、道德主要依靠()来发挥作用。

思想道德与法治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道德与法治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道德与法治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绪论单元测试1.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是()。

参考答案:学习2.思想道德和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都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上层建筑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 )伟大旗帜。

参考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是()。

参考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5.()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对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则予以确认,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

参考答案:法律6.下列关于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表述正确的有()。

参考答案: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体现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

;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人的基本素质。

;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7.法治素养的基本要素包括()。

参考答案:树立必需的法律观念;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8.下面关于思想道德和法律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9.青年大学生怎样才能做到“有担当”( )。

参考答案: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自觉树立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责任意识,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应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富有求新求变的朝气锐气,敢于站在变革前沿,引领潮流之先,以新的实践创造更大成就;应坚持实践第一、知行合一,求真务实、有为善为,勇于面对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挫折考验,勤奋刻苦、磨砺意志、脚踏实地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是对学生的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

高校师德修养实用教程

高校师德修养实用教程

《高校师德修养实用教程》知识要点1、道德的四层含义:(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即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具有不同的道德要求。

(2)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

(3)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4)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道德的基本功能:(1)自律功能。

(2)教化功能。

(3)调节功能。

3、职业道德的定义:是指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称,是人们在从事各种社会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4、职业道德的作用:(1)职业道德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2)职业道德对提高从业者道德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3)职业道德对弘扬社会道德风尚具有示范作用。

5、职业道德的形成:(1)原始社会后期—职业道德的萌芽阶段。

(2)奴隶社会—职业道德的形成阶段。

(3)封建社会—职业道德的初步发展阶段。

(4)资本主义社会—职业道德的迅速发展阶段。

6、职业道德的特征:(1)行业性与特定性。

(2)稳定性和连续性。

(3)灵活性和多样性。

(4)规范性与实践性。

7、何谓大学精神?(1)就内容来说,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价值取向。

(2)就形式来说,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独有神韵。

8、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1)积极开展教书育人活动。

(2)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3)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9、教师职业的主要角色:(1)社会的代言人(2)文化的传播者(3)学生的引路人10、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1)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教育活动的示范性(2)劳动对象的能动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3)劳动过程的长期性和教育影响的滞后性(4)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教育成果的集合性。

11、教师职业的三种存在状态:(1)生存型的教师(2)享受型的教师(3)发展型的教师12、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为“发展型”教师?(1)把教师看成是教育活动的研究者(2)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是以什么为评价标准的?道德主要依靠什么来发挥作用?
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

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

实践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较为粗略,后者较为精密。

思辨只有对错之分,没有中间状态,而实践的精髓正在于选择,并且中间状态就是最好的选择。

道德定律与自然定律或逻辑定律不同,它不是一个百分之百确定的定律,这是由于道德定律对应的题材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所以也有人因此怀疑道德定律是否存在。

一个有教养的人只寻求与题材的确定度相匹配的定律,对于道德定律不可强求其确定度,关于道德的知识只要有助于我们的活动或实践也就足够了。

扩展资料: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

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不可以强求古人遵循今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穷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发展中国家遵循发达国家的道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