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的由来与研究范围

合集下载

何谓“红学”?

何谓“红学”?

何谓“红学”?《红楼梦》一书问世之后,引起了许多文学研究者深入探索的兴趣,为此开创的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叫做“红学”。

“红学”一词开始出现,是在清代晚期李放《八旗画录》注中,书中记载:“光绪初,京师士大夫尤喜读之(指《红楼梦》),自相矜为红学云。

”民国初年,有个叫朱昌鼎的人,对《红楼梦》十分入迷。

有人问他“治何经”,他对人家说,他所治的“经”,比起一般的经,少“一横三曲”。

原来繁体字的“经”字去掉“一横三曲”,就是个“红”字。

可见《红楼梦》在当时文人心目中占据着极高的地位。

研究《红楼梦》的现象由来已久,可以说自从《红楼梦》开始创作的那一天起,红学的研究就开始了。

脂批的作者脂砚斋可以说是最早的红学家,虽然关于脂砚斋的真实身份,红学界至今尚无定论,但脂评牵涉到《红楼梦》的思想、艺术、作者家世、素材来源、人物评价,是标准的而且十分可贵的红学资料。

五四以后,胡适、俞平伯等用现代的考证方法来研究《红楼梦》,把红学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因此,人们把五四以前的红学称为“旧红学派”,而把胡适、俞平伯所倡导的红学叫做“新红学派”。

二百多年来,红学产生了许多流派,有索隐派、考证派、评点派、评论派、题咏派等。

“旧红学派”中影响最大的索隐派盛行于清末民初,主要是用历史上或传闻中的人和事,去比附《红楼梦》中的人物和故事。

其代表作有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及邓狂言的《红楼梦释真》等。

当代红学研究中仍有这一类的著作问世,如刘心武在《秦可卿之死》中提出的“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之说,他从秦可卿这一小说人物入手,索隐出《红楼梦》中的部分情节影射了清廷复杂的政治斗争。

索隐派红学以其离奇的故事性、传奇性,满足了多数普通读者的猎奇心理,迎合了大众文化的消费趣味,故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考证派则注重搜集有关《红楼梦》作者家世、生平的史料和对版本的考订。

此派重要著作繁多,除了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之外,还有俞平伯的《红楼梦辨》、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等等。

宋代红学的发展与演变

宋代红学的发展与演变

宋代红学的发展与演变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

在当时的文化领域中,红学是一个备受瞩目的领域。

红学是对《红楼梦》的研究和探讨,它主要探究的是小说的历史渊源、文化渊源、文学价值、社会背景及其影响等问题。

本文将从宋代红学的发展与演变这个主题出发,对它在宋代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进一步阐述。

一、宋代红学的兴起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小说形式逐渐成熟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众多的文化学者开始对小说文体进行探讨和研究,红学作为研究小说的一种形式也由此应运而生。

宋代红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红楼梦》的创作时期。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珍品,不仅在文学形式上具有开创性的创新,而且在内容上揭示了中国社会的深层次问题,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宋代,文人们对这部小说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读,正是他们的工作促进了红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宋代红学的特点1.注重小说的文学价值。

宋代红学在探究《红楼梦》时更加注重小说的文学价值,尤其是对小说中的形式和技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些文学名家批评小说的文学价值不高,而在宋代红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家们认为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

2.注重小说的历史渊源。

宋代红学对小说的历史渊源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不仅仅注重《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和诞生时间,而且还注重小说的文化渊源,这些研究为后来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注重小说的文化影响。

宋代红学对小说的文化影响也非常注重。

他们认为小说作为文化产品不仅仅是娱乐读者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对当时社会的文化贡献。

因此,他们致力于探究小说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三、宋代红学的成就与局限宋代红学在文化领域中取得了很多成就,其研究成果对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宋代红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受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限制,在红学研究中往往会透露出政治色彩,这种政治色彩的出现会对红学的研究造成重要的影响。

其次,宋代红学研究的范围始终比较狭窄,对于一些相关文化领域的研究并不深入。

红学最经典的研究

红学最经典的研究

红学最经典的研究
红学是中国文化研究的一个分支,以研究中国传统红色文化为主要方向。

红学作为一门学问,其研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红色文化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表现等方面,更涉及到其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等多个领域。

红学研究源远流长,最经典的可以追溯到清代学者李东阳的《红楼梦题解》、邵晋涵的《石头记校注》等传世之作。

这些经典著作不仅对《红楼梦》的文字、结构、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世纪50年代以来,红学研究经历了一段低谷期。

但是随着中华文化自信的提升,近年来红学研究又逐渐成为学术热点,多位学者对《红楼梦》、《西游记》等古典作品的研究和传承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除了文学研究以外,红学研究还广泛涉及了书画、戏曲、文物、文化遗产等多种领域。

比如对康有为、梁启超等名人的书法作品进行研究,探讨其与红色文化的关系;对昆曲、京剧等传统戏曲的研究,深入挖掘其红色文化内涵。

总之,红学研究不仅是对红色文化的探究,也是对中华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它所展现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将汇聚成我们民族文化的珍贵财富。

红学何时休

红学何时休

一.红学的发展“红学”一词来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的一则笑话,松江士人朱子美(昌鼎)只喜欢看小说,对《红楼梦》尤其着迷。

有朋友问他:“你为什么不研究经学。

”朱答:“我也研究经学,不过我研究的经学比别人少一画三折。

”因为翻体“经”做“經”,少一画三折即为“红”。

另外,李放的《八旗画录注》里有这样的记载:“光绪初,京朝大夫尤喜读《红楼梦》,自相矜为红学云。

”此时,《红楼梦》只是一些人的精神蕴藉品,这些人读之,只是寻求一种心里上的寄托。

而“红学”一词延用了下来。

“红学”真正被引入不轨路的是从胡适开始的。

20世纪20年代胡适与陈独秀倡导文学革命,要通过鲜活的民间文化来取代陈腐的古典文化,要把小说推到崇高的文化地位上去。

1921年,胡适的《红楼梦考证》问世。

他的当是考证派红学的开山之作。

此后的俞平伯、张爱玲、周汝昌等对《红楼梦》有研究。

“红学”也兴盛了起来。

再后来,就到了解放后。

1954年,山东大学毕业生李希凡与蓝翎发表了《关于<红楼梦>考证及其他》提出要正确分析和评价《红楼梦》,让广大群众更好地欣赏它,让文艺工作者正确地学习它。

可是,很遗憾,他们把曹雪芹的自然为文看成了是“革命者”的有意为之。

把曹公当作了纯粹的革命者。

这样《红楼梦》从文化场直接引入到政治角斗场。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亲自批阅。

红学政治学,红学阶级斗争随之成立并实施开来。

到如今,被大家炒的火热的刘心武所开创的“秦学”研究。

经过互联网的传播,“红学”研究更是红的发紫。

二、红学研究浅谈《红楼梦》的问世已有二百多年,其间。

红学研究绵绵不绝,但无一例外,其研究几乎都是对《红楼梦》反面“秘史”的探讨。

下面来说一下红楼的几个派别。

(一)索隐红学索隐红学把《红楼梦》附会为“康熙朝政治”的秘史。

其立论的基础,就是抛开《红楼梦》的小说本质,把它当作一部居心叵测、用意深刻的“隐射”历史记录来研究。

最初据有带表性的是“顺治董小宛说”“太后下嫁说”废太子胤衽说”到后期则属蔡元培的“康熙朝政说”。

红学书目一-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红学书目一-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红学书目一-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红学作为一门研究文化和历史的学科,对于深入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红学书目是红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它搜集和整理了大量有关红色文化、红色历史、红军精神等方面的著作和研究成果。

通过阅读红学书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挖掘其中的精神力量和启示,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研究红色文化的方法和途径。

在红学书目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不同领域的学者和专家的贡献和智慧。

红学书目涵盖了历史学、文学、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其中既有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历史著作,也有对红色文化符号和意义进行诠释和分析的文学著作,更有探讨红军精神和红色意识形态的哲学和社会学论著。

这些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红色文化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思路。

红学书目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过去的回顾和总结,更能够为今天的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借鉴和启迪。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的伟大创造,蕴含着智慧和力量。

通过研究红学书目,我们可以了解红色文化的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从中汲取红军精神的力量和滋养,激励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在红学书目的研究中,我们不仅可以回顾红色文化的过去,更可以对未来进行展望。

我们可以思考红色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启示,探索如何将红军精神和红色信念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

同时,我们也可以思考红学书目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方法。

总之,红学书目是一份宝贵的研究资源,它代表了对红色文化研究的深入和广泛。

通过认真研读红学书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从中获取智慧和启示,同时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了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整体框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本文。

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可以使文章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使读者能够迅速抓住核心内容,并且方便读者在需要时查找某个具体主题。

红学研究什么

红学研究什么

红学研究什么
红学研究是一门专注于红楼梦的学术研究领域,涉及文学、哲学、历史、人文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

红学研究主要关注红楼梦这一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创作背景、文学风格、人物形象、思想内涵以及对社会、历史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首先,红学研究关注红楼梦的创作背景。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家族和社会背景与当时的社会形势密切相关。

红学研究通过对历史文献、社会背景的考察,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一些细节、事件的真实含义以及作者的创作用意。

其次,红学研究还关注红楼梦的文学特色。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其描写手法、语言运用以及文学结构等方面都体现了曹雪芹的创作才华。

红学研究通过对小说的文学形式、艺术手法的研究,探究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三,红学研究还关注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各具特色,个性鲜明。

红学研究通过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深入剖析曹雪芹刻画人物的技巧和审美观念,了解人物形象背后的文化内涵。

最后,红学研究还关注红楼梦对社会、历史的影响。

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化瑰宝,对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红学研究通过对红楼梦的影响历史进行考察,可以探究小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流传与接受,以及其对后世文化与价值观
的塑造。

总之,红学研究是一门以红楼梦为核心的综合性学科,旨在深入探究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文学特色、人物形象以及对社会、历史的影响。

这些研究不仅能加深对红楼梦这一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也对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

、“红学”一词指的是“考索”

、“红学”一词指的是“考索”

、“红学”一词指的是“考索”“小说评论派”欺世盗名冒充“红学”35年闹剧,该收场了(之二)二、“红学”一词指的是“考索”——“小说评论”被排除在外(一)“红学”一词出现于清末光绪年间,其意系指“考索”出现“红学”这个词是在光绪时期。

李放《八旗画录》在谈及“曹雪芹”时,援引《绘境轩读画记》说:“所著《红楼梦》小说,称古今评话第一。

”此句下面,有注云:“光绪初,京朝士大夫尤喜读之,自相矜为‘红学’云。

”[1]孙雄《道咸同光四朝诗史一斑录》收录徐兆玮《游戏报馆杂咏》一首绝句:说部荒唐遣睡魔,黄车掌录恣搜罗。

不谈新学谈红学..,谁似蜗庐考索..多。

[2]这首绝句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谈之“红学”有明确所指:“考索”。

即所谓“红学”范畴是指考证、索隐。

在这首绝句下面有注云:都人喜谈《石头记》,谓之“红学”。

新政风行,谈红学者改谈经济;康、梁事败,谈经济者又改谈红学。

戊戌报章述之,以为笑噱。

鄙人著《黄车掌录》十卷,于.红学..颇多创获....,惜未遇深于此道者一证..........之.。

这里的“经济”一词意指:治理国家。

笑噱:带有轻蔑味道的贬词。

黄车:指小说。

“于红学颇多创获,惜未遇深于此道者一证之”一句意为:在红学方面的“考索”很多,可惜“考索”得都十分简单,没有一种说法有充足的证据,能够说服人。

再一次说明“红学”即指“考索”。

《文艺杂志》1914年第八期刊载均耀的《慈竹居零墨》写道:华亭朱子美先生昌鼎,喜读小说。

自言生平所见说部有八百余种,而尤以《红楼梦》最为笃嗜。

精理名言,所谭极有心得。

时风尚好讲经学,为欺饰世俗计。

或问:“先生所治何经?”先生曰:“吾之经学,系少三曲者。

”或不解所谓,先生曰:“无他。

吾所专攻者,盖红学也。

”[3]繁体的“经”为“經”,“少”右侧“三曲”,即“红”字。

均耀之文发表于民国初年,所记朱昌鼎之人之事,是发生在清末。

从上述资料可以得知:1、在清末光绪、宣统年间,《红楼梦》已十分流行,谈论《红楼梦》在文人、士大夫中间已成为一种时尚,被称作“红学”。

红学发展历程

红学发展历程

红学发展历程
红学是对红楼梦及其研究的领域,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19世纪末,清朝末年的文化环境下,包括曹雪芹的《红楼梦》在内的古代文学作品开始受到 literati(文人)和封建专制文化的质疑。

这个时期的文化运动为红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20世纪初,随着近代学问的引入,红学正式成为独立的学科
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以《红楼梦》为核心的研究体系。

著名的红学家如陈寅恪、谢觉哉等开始致力于对《红楼梦》的文本批判和研究。

1950年代后,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红学研究逐渐获得了更
多的政府和学界的关注。

这一时期,对《红楼梦》的研究开始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哲学等学科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了对《红楼梦》的理解。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浪潮为红学的发展
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方面,中国学术界对西方理论和方法的引进使得红学研究受到了国际视野的影响;另一方面,新的历史背景下对《红楼梦》的解读与讨论不断涌现,红学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展。

到了21世纪,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红学研究逐渐与互
联网技术相结合。

红学研究者利用互联网资源的丰富性,开展了更为广泛的文本比对、批评及文献调查等工作,为红学的发
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从红学的发展历程来看,红学不仅是对《红楼梦》的文本解读,更是涉及到文学、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红学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红学常识

红学常识

红学常识1.红学的由来红学是研究《红楼梦》及其作者的学问。

“红学”的名称来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的一则笑话:松江士人朱昌鼎只喜欢看小说,对《红楼梦》特别着迷。

有朋友问朱昌鼎:“你为什么不研究经学?”朱答:“我也研究经学,不过我研究的经学,比别人的少一画三折。

”繁体的经字少一画三折就是红字(事见均耀《慈竹居零墨》)。

另外,李放的《八旗画录注》里有这样的记载:“光绪初,京朝士大夫尤喜读之(按指《红楼梦》),自相矜为红学云。

”由这些记载,也可看出清代研读《红楼梦》风气之盛。

2.红学的流派及其代表作二百多年来,红学产生了许多流派,有评点、评论、题咏、索隐、考证等。

以考证派代表作、胡适的《红楼梦考证》的出现为界,一般又划分为旧红学和新红学。

旧红学比较重要的流派是评点派和索隐派。

评点派的代表人物是清代的王雪香、张新之和姚燮等人,他们主要采用圈点、加评语等形式,对经过了程伟元、高鹗续补的120回本《红楼梦》进行评点。

索隐派盛行于清末民初,主要是用历史上或传闻中的人和事,去比附《红楼梦》中的人物和故事,其代表作有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及邓狂言的《红楼梦释真》等,至今仍不断有这一类的著作问世。

考证派则注重搜集有关《红楼梦》作者家世、生平的史料和对版本的考订,重要著作繁多,除了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之外,还有俞平伯的《红楼梦辨》、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张爱玲的《红楼梦魇》等等。

此外,还有不少红学家从《红楼梦》本身出发,研究它的写作方法、文学特色、思想意义等。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就是运用西方哲学理论对《红楼梦》进行全面评论,在红学研究中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部著作。

3.旧红学、新红学与当代红学红学是指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它随《红楼梦》的写作和流传而产生,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两百多年间红学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大致将其分为三个时期:从清代乾嘉年间至1921年以前,称为“旧红学”时期;从1921年“新红学”的出现到1954年为“新红学”时期;从1954年批判《红楼梦》研究中的资产阶级思想至今为“当代红学”时期。

红学的名词解释

红学的名词解释

红学的名词解释红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的是关于中国古代红色文化、红色文化产物以及红色文化符号的现象与内涵。

一、红学的起源与发展红学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以描述中国文化界对红色文化的研究。

当时,中国正经历着一系列社会变革,以及对于历史审视与文化认同的思考。

红色文化象征着中国革命历史,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具有重要的内涵和情感价值。

因此,红学逐渐成为了人们研究红色文化的专业领域,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二、红学的研究范畴红学的研究范畴十分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红色文化符号的解读:红学通过解读红色文化的符号体系,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例如,红旗、红星等红色符号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意义,以及对于现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2. 红色文物的保护与研究:红色文物是红学研究中的重要实物证据,包括文化文物、纪念馆及其藏品等。

红学家通过对这些红色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展示,努力还原红色文化的历史脉络和精神价值。

3. 红色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红学研究还探讨了红色文化在文学、艺术、音乐、电影等艺术领域的表现形式。

例如,《红楼梦》中红色文化的韵味,红色歌曲的创作与传唱,都是红学研究的重点。

4. 红色文化的社会影响与传承:红学研究还关注红色文化的社会影响与传承问题。

中国的革命历史与红色文化对于国家和民众的认同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何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精神财富,是红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红学的研究方法红学的研究方法多样,既有传统的文献考证与实物分析,也有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方法的运用。

红学研究不仅限于学术界,还广泛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借助多样的研究手段,力图全面而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四、红学的意义与价值红学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与总结,更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红学的研究使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了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力量。

红学研究也在不断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领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

红学

红学

◆ 1987年以来 ,受经济大潮和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影响,逐渐呈现出经济性、消费性和大 众化的特点。 在文献学研究方面,索隐派在大陆再起波 澜,刘心武《秦可卿之死》(1994年),《刘心 武揭秘红楼梦》系列(2005年);考证派红学亦 出现不少异说新论。王国华的《太极红楼梦》 (1995年)。 在文本研究方面,传统方法的研究仍在继 续,也有用西方理论来研究《红楼梦》,信息时 代的科技成果也被引入红学研究。
三、红学流派及代表人物、作品
1.流派:二百多年来,红学产生了许多流 派,有评点、评论、题咏、索隐、考证等。 2.分期: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a.从清代乾嘉年间至1921年以前,为“旧 红学”时期; b.从1921年到1954年,为“新红学”时期; c.从1954年至今,为“当代红学”时期。
a.“旧红学”时期(1754-1921) 旧红学比较重要的流派是评点派和索隐派。 旧红学中比较流行的观点:“清世祖与董鄂妃故 事说”、“纳兰成德家事说”、“宫闱秘事”, “排满说”“自传说”,“色空”、“梦幻”说、 等。
3.“红学”的概念 a.一般认为凡是有关《红楼梦》的学问,都 可纳入红学的范畴。 b.周汝昌先生却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只 有对《红楼梦》的作者、版本、脂砚斋评以及 “佚稿”的研究,才算是真正的红学。
二、红学分支
1.曹学:通过研究曹雪芹的生平、经历来了 解《红楼梦》,如索隐派 、考证派。 2.版本学:研究《红楼梦》的版本流传情况。 3.探佚学:由周汝昌提出,就是探寻《红楼 梦》丢失的部分 。 4.脂学:以脂砚斋的批语为主要研究对象, 给读者和研究者提供《红楼梦》的相关信息。
①.评点派 脂砚斋:《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王希廉:“《红楼梦》一书全是梦境,余 又从批之,真是梦中说梦,更属荒唐,钛三千大 千世界,古往今来人物,何处非梦?何人非梦? 如余梦之人,梦中说梦,亦无不可。” 张新之 :“盗众书而敷衍之是奇传 ” 姚燮:“秦,情也。情可轻,而不可轻, 此为全书纲领。”

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学问

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学问

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学问
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学问通常被称为“红学”。

它是对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进行深入研究的一门学科,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文化等多个领域。

红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对《红楼梦》的作者、版本、成书过程、文学价值、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艺术、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研究。

红学家们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分析和探讨,试图揭示《红楼梦》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文化内涵。

红学的研究方法也非常多样化,包括文本分析、历史考证、文化解读、比较研究等。

红学家们通过对不同版本的比较、对历史背景的考察、对文化传统的解读等方式,来深入探究《红楼梦》的意义和价值。

红学的发展历程也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

自 20 世纪以来,红学研究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吸引了众多学者和读者的关注。

如今,红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总之,红学是一门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学科,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红楼梦》这部经典之作,也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文学传统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红学”形成于1914

“红学”形成于1914

“红学”形成于1914“小说评论派”欺世盗名冒充“红学”35年闹剧,该收场了(之三)三、“红学”形成于1914—1923年(一)1914年王梦阮和沈瓶庵《红楼梦索隐》出版1914年出版王梦阮和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

该书在“例言”及“提要”中写了如下一些内容:1、认为《红楼梦》一书“无一妄发之语,无一架空之事”“例言”中写道:下走不敏,却于是书融会有年,因敢逐节加评,以见书中无一妄发之语,无一架空之事。

即偶尔闲情点缀,亦非关合映带,点睛伏脉,与寻常小说演义者不同。

[1]2、对《红楼梦》中“真”与“假”关系的看法《索隐》认为:开卷第一回中,即明言“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云云。

可见铺叙之语,无非假语;隐含之事,自是真事。

儿女风流,闺帷纤琐,大都皆假语之类;情节构造,人物升沉,大都皆真事之类。

不求其真,无以见是书包孕之大,不玩其假,无以见是书结构之精。

[2]3、认为《红楼梦》是纪事之作,而非言情之作《索隐》作者认为:其书大抵为纪事之作,非言情之作。

特其事为时忌讳,作者有所不敢言,亦有所不忍言,不得已乃以变例出之。

假设家庭,托言儿女,借言情以书其事,是纯用借宾定主法也。

[3]全书以纪事为主,以言情为宾,而书中纪事不十之三,方情反十之七,宾主得毋倒置?不知作者正以有不敢言,不忍言之隐,故于其人其事,一念唯恐人不知,又一念唯恐人易知。

[4]《索隐》作者认为:《红楼梦》是一部纪事之作,非言情之作。

为了掩盖其纪事,从表面看,言情部分所占比例较大,占大约“十之七”,而纪事部分则少些,为“十之三”。

为什么产生这种情况呢?是因为《红楼梦》作者“有不敢言,不忍言之隐,故于其人其事,一念唯恐人不知,又一念唯恐人易知”。

4、《红楼梦》作者能将“真事”隐进小说中,盖因极为博学《索隐》作者认为《红楼梦》作者集丰厚的中华文化于一身,曰:(《红楼梦》)作者实有得于经旨处,其美剌学《诗》,其书法学《春秋》,其参互错综学《周易》,其淋漓痛快学《孟子》。

红学名词解释

红学名词解释

红学名词解释红学是关于“红色”的一种学术思潮,旨在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体制。

自20世纪60年代起,红学以海外学者涌现,主要针对“红色”文化、思想和政治进行系统研究。

最近几年,红学通过各种学术论文和讨论会以新的视角重新解读中国近代史。

对于深入了解红学,了解其名词有助于改善理解红学的视角。

本文给出了常见的红学名词的解释,帮助读者更加深入的理解红学内涵和理论视角。

一、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是将共产主义理论与民主政治结合起来的思想。

其目的是通过建立一个新的政治体制,把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公平地分配,来实现民主制度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实践是指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过程。

它是由国家机器指导实践,旨在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平等、自由、平衡的发展。

三、文化革命:文化革命是新民主主义思想流派下的一个运动,旨在通过改变西方思想模式和中国传统文化,达到实现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化的目的。

四、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指改革开放和改善生活的实践,在这个进程中,针对当代国家和社会面临的问题,倡导革命者和社会主义研究者应该把它们考虑在内,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五、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概念,强调劳动实践的历史性及其重要性,推动社会进步的发展。

六、共产主义理想化:共产主义理想化是指一种将共产主义社会和经济观念作为未来指导思想的思潮,认为未来的社会可以实现最高程度的公平、和谐和和平。

七、共同体意识:共同体意识是指一种以改善社会和人类福祉为重点的思潮,认为在理想的社会模式和文化教育下,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贡献力量,以获得共同发展,这是红学最重要的思想内核。

以上就是关于红学名词解释的一个简单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红学所涵盖的思想和理论。

红学虽然受到西方学者质疑,但却不可否认的是,红学的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新的视角。

明朝的红学研究

明朝的红学研究

明朝的红学研究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它建国之初,号称中华正统,史称“洪武之隆”。

然而,明朝虽然是一个伟大的朝代,但在它的历史长河中,却曾经经历过多次重大的事件,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红巾起义”。

红巾起义是在明朝初期爆发的一场农民大规模反叛,它的规模之大、影响之深,震惊了当时的世界,也使得明朝政权险些覆灭。

如此激烈的反叛,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相关历史学家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门新的学问——红学。

红学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许多学者开始重新审视历史,希望能够找到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方法。

在这个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开始对明朝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希望找到那些曾经导致红巾起义爆发的深层次原因。

这些学者发现,在红巾起义爆发之前,明朝社会正处于农民起义频繁、天灾人祸不断的困境中,社会矛盾极其突出,这也导致了红巾起义的爆发。

同时,这些学者发现,由于当时的官僚腐败严重、贪污盗窃猖獗,使得当时的农民生活异常困苦。

这些问题的解决,成为明朝政府非常迫切的任务,也是红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红学研究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对明朝历史的搜集整理和论述,并且对红巾起义爆发前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

这个阶段主要由两位学者引领,他们分别是梁启超和郭沫若。

梁启超和郭沫若都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在中国文化领域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们通过文献考证、历史分析和哲学思考等方法,对明朝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对明朝社会历史的研究。

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贾樟柯,《明史纪事本末》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成果。

贾樟柯在这本书中,详细阐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政治环境,通过对明朝历史的深入剖析,揭示了红巾起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深入探讨了明朝政府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红学派别

红学派别

红学派别一概念红学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而这一切又都可以归结为对《红楼梦》的文本和作者的研究和考证。

红学的概念本来是很清楚的,一般认为凡是有关《红楼梦》的学问,都可纳入红学的范畴。

对《红楼梦》主题的研究、人物的研究;对《红楼梦》作者生平的研究;对《红楼梦》版本的研究,《红楼梦》与其它古典名著的相互影响等等,都可称为红学。

然而,周汝昌先生却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认为对《红楼梦》思想、艺术的研究,不能算到红学的范围里。

只有对《红楼梦》的作者、版本、脂砚斋评以及“佚稿”的研究,才算是真正的红学。

二学派自《红楼梦》诞生的那一天起,红学的研究就开始了。

五四以后,胡适、俞平伯等用现代的考证方法来研究《红楼梦》,把红学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因此,人们把五四以前的红学称着“旧红学派”,而把胡适、俞平伯所倡导的红学叫做“新红学派”(1)旧红学派①评点派评点派的特点是卷首有批序、题词、读法、问答、图说、论赞等,每回有回前回后批的眉批、夹批、批注等。

他们主要采用圈点、加评语等形式,对经过了程伟元、高鹗续补的120回本《红楼梦》进行评点。

代表人物脂砚斋是《石头记》最早的评论家,他写下大量评点式评语,因而使《石头记》获得《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一专有名称。

脂砚斋的批语随《红楼梦》抄本的正文保留下来。

王希廉,字雪香,号护花主人。

王雪香抓住《红楼梦》的纲领即是“色空”,关键是“真假”,这也是唯心主义的文学批评观点和方法。

王雪香评《红楼梦》的总论是:“《红楼梦》一书全是梦境,余又从批之,真是梦中说梦,更属荒唐,钛三千大千世界,古往今来人物,何处非梦?何人非梦?如余梦之人,梦中说梦,亦无不可”。

可见,王雪香承袭了脂批的色空论而来,不仅抒整个《红楼梦》的人和物,而且把整个人生归结为一个字——“梦”。

张新之,号太平闲人,又号“妙复轩”。

太平闲人把巨著《红楼梦》和低级庸俗、露骨性描写的《金瓶梅》看成是一路货色,而且“较《金瓶梅》尤造孽”,这完完全全曲解了《红楼梦》!太平闲人花了三十年时间,写了三十万字的评论,归根到底把《红楼梦》看成是“盗众书而敷衍之是奇传”,是暗《金瓶梅》。

“红学”这一提法究竟始于何时

“红学”这一提法究竟始于何时

“红学”这一提法究竟始于何时从清末以来,汉学中出现了三大显学——甲骨学、敦煌学、红学。

所谓“显学”就是一门大的高深的学问。

甲骨学研究的内容是夏商盛世的古文古史。

敦煌学研究的是大唐盛世的艺术哲学,而红学又是研究什么呢?这一命题我们将做专题讨论。

首先要弄清楚“红学”一词的来源以及众人对这一名词的看法。

红学的诞生起码可以从1754年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算起,其评点即最早的红学。

但就“红学”这一名词的出现却晚的多。

那么,“红学”这一提法究竟始于何时,这里有四条史料可资参考:其一,依据李放的《八旗画录》转引《绘境轩读画记》的一条小注记载:“光绪初,京朝士大夫尤喜读之,自相矜为红学云。

”此小注意思是说清代光绪初年,京城里的官僚和文人学士尤其喜欢读《红楼梦》,他们互相自夸为“红学”。

据现在所知,“红学”这个词最早就是出处于此。

其二,依据均耀《慈竹居零墨》“红学”条记载说:华亭朱子美先生昌鼎。

喜读小说。

自言生平所见说部有八百余种。

而尤以《红楼梦》最为笃嗜。

精理名言,所谭(谈)极有心得。

时风尚好讲经学,为欺世俗计。

或问:“先生现治何经?”先生曰:“吾之经学,系少三曲者。

”或不解所谓。

先生曰:“无他。

无所专攻者,盖红学也。

”其三,依据徐珂《清稗类钞》记载了同一个故事,但文字略有异同,哉云:一日,有友过访,语之曰:“君何不治经?”朱曰:“予亦攻经学,第与世人所治之经不同耳。

”友人诧。

朱曰:“予之经学,所少于人者,一画三曲也。

”友瞠目。

朱曰:“红学耳。

”盖“經”(按即“经”的繁体)字少“”,即为“红”。

上述两种记载同说的是一个故事,讲的是清代乾隆以后,“红学”考据之风日盛,许多学者埋头在四书五经的研究之中,但有一个叫朱昌鼎的人不肯趋附这风气,偏爱读小说,而且特别喜欢〈红楼梦〉,并把它研究的非常精熟。

一天有人问他现在钻研什么“经学”,他说:“我研究的经学是少一横三曲的。

”那人不明白,他便解释说:“'經’字去掉一横三曲不是一个'红’字吗?我所专门研究的是'红学’啊。

清代的红学研究与文化传承

清代的红学研究与文化传承

清代的红学研究与文化传承中国的文化深厚丰富,其中之一就是红学。

红学包括了对红楼梦的研究和对清代社会的了解。

在清代,红学是一门重要的学问,它不仅在学界重要,更在文化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清代的红学研究以及它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清代红学研究的历史进程清代的红学研究历史渊源流长。

早在清代初年,已经有一些文化人对《红楼梦》进行过研究。

例如康有为于清乾隆年间创作的《石头记钞注》即是一部《红楼梦》的注释研究书籍。

但是到了乾隆年间,红学真正开始兴起。

当时有一部分人物在文化上开始研究《红楼梦》,不断对这部巨著进行解读和补充,如琼瑶派祖师爷钱锺书所著的《红楼梦识》就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

在钱锺书的带领下,一批红学研究家在琼瑶派出版社下陆续创作了《批注红楼梦》《儒林外史断章》等一系列红学著作,将红学研究带向了更为广阔的领域。

清朝晚期的红学研究,主要是由一些古籍学者和学院派的知识分子开创的。

他们主要是从古籍中发掘关于《红楼梦》的相关资料,对其进行整理和解释。

那个时候,红学的研究范围还不仅仅是《红楼梦》,许多跨足文化、历史及民族的大咖也陆续加入其中。

到了20世纪初期,红学研究成了真正的学问。

其中的人物有李叔同等人,他们主要从文学和哲学的角度探讨了《红楼梦》中各种角色的哲学思想,将之具体化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思想。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围绕《红楼梦》的文学、艺术和文化研究开始分枝了出来,其研究领域也更加丰富和广泛。

红学研究对文化的传承红学的研究不仅仅是红楼梦的研究,它更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修复。

红楼梦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其中的发生的各种情节,都可被首席红学家一一梳理,并从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

正如钱锺书所言:“红楼梦一本书,即一本艺术史,也是一本思想史。

”红学的研究一直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红楼梦是中国小说的珍品,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地位。

它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和人性的内在动态,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系统和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学”的由来与研究范围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著名的长篇章回小说。

从其问世至今二百多年以来,一直引起读者和文人学者的广泛兴趣。

《红楼梦》在乾隆年间问世后,即被人们视为珍品,以手抄本形式流传了三十年。

“当时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价,得金数十,可谓不胫而走者矣!”(程刻《红楼梦》程伟元序)今存有多种手抄本:较早的手抄本是乾隆十九年(1754)的甲戌本,残存16回;较完整的手抄本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的庚辰本,存78回;乾隆四十九年(1784)的甲辰本存80回,书名首次题为《红楼梦》。

至1791年程伟元、高鹗的活字印刷本出版后,《红楼梦》很快流行南北,“士夫几于家有《红楼梦》一书”,“家弦户诵,妇竖皆知”。

(见道光年间《文章游戏》初编卷六《红楼梦歌》后按语)以至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之说,甚至有邹弢和许绍源“论此书,一言不合,遂相龃龉,几挥老拳”的情况发生(邹弢《三借庐笔谈》)。

《红楼梦》研究的出现与《红楼梦》的问世几乎同步。

在乾隆年间《红楼梦》尚未完成及以手抄本流传时,脂砚斋等人即对其批注评点,脂砚斋可谓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

此后二百多年来,为此书作序跋评点、进行研究评论者,前呼后拥,代不乏人,有关专著和论文数不胜数,从而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_______“红学”。

“红学”一词最早出现时带有半开玩笑的性质。

清代道光年间有个小有名气的学者朱子美(昌鼎),对乾隆以来文人们所热衷钻研的《易》、《诗》、《书》、《礼》、《春秋》等“经学”不感兴趣,而喜欢看小说,对《红楼梦》更是爱不释手,无比精熟。

有一次,朋友问他:“你怎么不研究‘经学’?”他说:“我也在研究‘经学’,少‘一画三曲’而已。

”友人不解,问他研究的经学少“一画三曲”是怎么回事。

他笑着说:“我研究的‘经学’少‘一画三曲’就是‘红学’呀!”原来,“经”字在当时写作“經”,他研究的“经学”少了“一画三曲”,自然便是“红学”了。

据李放《八旗画录》注记载:“光绪初,京师士大夫尤喜读之(指《红楼梦》),自相矜为红学云。


什么是“红学”?“红学”研究的范围是什么?本来是一个很清楚的问题_________ “红学”是文人学者研究《红楼梦》所形成的一种专门的学问。

大多数学者认为,凡是有关《红楼梦》的学问,都可纳入“红学”研究的范围,如《红楼梦》作者的家世、生平,《红楼梦》的版本、探佚、脂评,《红楼梦》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艺术价值、创作经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以及《红楼梦》在国内外的传播情况等等,都可纳入“红学”研究的范围。

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对“红学”的含义却引起了很大争议。

这种争议起于周汝昌。

争议双方的代表人物是当代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和复旦大学教授、博导应必诚。

1980年周汝昌写了《红学辨义》一文,在辽宁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此文收入1985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献芹集》),认为红学的范畴应归结为“曹学、版本学、探佚学和脂学”,且坚持红学真正的本体是探寻曹雪芹的这部小说是写的谁家的事,即“本事”,探寻本事的学问,才是红学的本义,才是红学的正宗。

周汝昌的观点引起学者们的质疑。

1982年,周汝昌又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发表《什么是红学》一文,认为“红学”有它自身的独特性,不能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来研究《红楼梦》。

“红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和主要范围是指曹学、脂学、版本学、探佚学,对《红楼梦》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艺术成就等方面的研究不属于“红学”的范围,应属于“小说学”。

随后,复旦大学教授应必诚在1984年第3期《文艺报》发表《也谈什么是红学》一文,对周汝昌的观点提出了系统的批评。

应必诚说:“红学有它的特殊性,但是,不能以此来否定对《红楼梦》本身的思想艺术的研究。

……《红楼梦》本身的研究不仅不应该排除在红学研究之外,相反,它应该是红学的最主要的内容,而且周先生提出的四个方面的研究也不能脱离《红楼梦》本身的研究。


周汝昌很快又于1984年第6期《文艺报》以《“红学”与“红楼梦研究”的良好关系》为题,发表反批评的文章,他把曹学、脂学、版本学、探佚学和《红楼梦》本身的研究比作一个是“耘麦”,一个是“植桑”,一个是“修路”,一个是“盖房”,认为二者是有良好关系的两回事。

接着,北京大学赵齐平在《文艺报》在1984.8期又发表《我看红学》一文,对周汝昌的观点进一步加以驳难。

但周汝昌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在《北京大学学报》1995.4期发表《还“红学”以学》一文,坚持主张“红学”的特殊性。

应必诚于《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3期发表的《红学三题议》中再次批评周汝昌对红学的界定,应必诚认为:“‘红学’就是‘《红楼梦》研究’,‘红学’就是人们对《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的欣赏、解读、认识和研究,‘红学’的历史,也就是人们欣赏、解读、认识和研究《红楼梦》的历史。

‘红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材料文献的发现和研究,比如曹雪芹家世生平和版本材料的发现和研究等;二是《红楼梦》本身的研究。

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周汝昌先生所说的‘耘麦’和‘植桑’,‘修路’和
‘盖房’那样的关系,而是统一的‘红学’内部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红学’材料、文献的发掘和研究可以推动和深化我们对《红楼梦》的认识和研究,而《红楼梦》本身的研究对材料、文献的研究起规范和指向的作用。

”(见《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12)应当说,应必诚的观点得到学术界比较广泛的认同。

二百多年“红学”的演进发展史,可谓乱麻一般,千头万绪。

按历史时期来划分,可大致分为“旧红学”(清代乾隆中期—1921年以前)、“新红学”(1921年—1954年)和当代红学(1954年以后)三个阶段;按研究性质与方法来划分,主要可分为评点派、索引派、考证派和文学批评派。

百度搜索——红学:
红学主要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即对《红楼梦》的作者、版本、脂砚斋评语以及“佚稿”的研究。

(这基本上是周汝昌的观点)自《红楼梦》诞生的那一天起,红学的研究就开始了。

五四以后,胡适、俞平伯等用现代的考证方法来研究《红楼梦》,把红学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因此,人们把五四以前的红学称为“旧红学派”,而把胡适、俞平伯所倡导的红学叫做“新红学派”。

二百多年来,红学产生了许多流派,有评点派、题咏派、索隐派、考证派、解梦派、辩伪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