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标准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对机械基础课程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课程目标。
机械基础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机械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基本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机械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知识;2.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包括机械零件的设计、装配和工艺等方面的知识;3. 熟悉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技术,包括机械加工、焊接、铸造等方面的知识;4. 具备基本的机械实验和测试技能,能够进行基本的机械实验和测试。
二、课程内容。
机械基础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包括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包括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装配原理和工艺原理等方面的知识;3. 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加工、焊接、铸造等方面的基本工艺和技术;4. 机械实验和测试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的机械实验和测试方法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
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灵活多样,既注重理论教学,又注重实践教学。
具体包括:1. 理论教学,通过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机械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习、设计等方式,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机械实验和测试技能;3. 网络教学,通过网络课程、网络资源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
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评价应当全面客观,既注重学生的理论水平,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具体包括:1. 理论水平评价,通过考试、作业、论文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践能力评价,通过实验、实习、设计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机械实验和测试技能;3. 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考核、综合实习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轮机工程基础》课程标准
《轮机工程基础》课程标准表轮机工程基础课程标准开发团队成员名单《轮机工程基础》是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属必修课。
其知识点是海船船员三管轮适任考试课程《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和《船舶辅机》的组成部分。
采用模块化教学,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轮机工程基础》的学习,有助于工程素质的培养,有助于提高专业分析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等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表3列出了本课程对接的工作岗位及应培养的岗位能力。
表2课程功能定位分析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使命感和认同感,树立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根据岗位能力确定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必需的轮机工程基础知识,达到STCW78/10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海船船员二/三管轮提出的与本课程有关的适任标准,提高职业发展能力,为成为船舶管理级轮机员打下基础。
四、课程目标D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具有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积极向上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意识。
(4)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生态环保;执行行业标准和法规,注重技术安全和劳动保护。
(5)与其他成员形成良好人际关系,善于团队协作。
(6)从学生的学习中进行思政教育,培养家国情怀。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通过保质保量完成作业教育学生对待科学要严谨,有理有据。
用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做人做事的态度,做什么事都要严谨认真,促进行为思政教育。
树立民族复兴的责任感,能为国家的海洋强国和航运强国战略尽到自己的职责;培育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知识目标:(1)掌握的静力学基本知识与基本公理。
(2)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拉伸曲线,掌握轴向拉压和剪切应力与应变计算,掌握虎克定律;(3)了解应力集中的危害和措施,了解机械振动基本知识,掌握机械振动中轮机中的危害及采取措施;(4)掌握常见机构与和通用机械的组成、特点及应用;(5)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塑性变形、铁碳合金相图的组成与应用,掌握常用碳钢、合金钢、铸铁和有色金属的牌号、成分、热处理、特点及应用,了解非金属材料在轮机中的应用,掌握轮机工程常见材料;(6)掌握机械制图基本知识、掌握基本体和组合体的读图、画图的基本知识,掌握轮机常用的立体投影图和展开图,掌握标准件、零件图和装配图知识;(7)掌握轮机常用量仪和仪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使用要点;了解轮机常用单位换算。
地基与基础课程标准(建工)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地基与基础课程标准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二〇一四年八月《地基与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地基与基础(二)课程类别:职业岗位平台课程(三)建议学时学分:60学时(含必开实习实训14学时),4学分(四)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二、课程定位《地基与基础》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职业素质平台课程,是支撑专业关键能力的基础课程之一。
《地基与基础》的任务是掌握建筑工程中土的分类和工程性质测试方法,掌握地基和基础的施工和检测方法,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工程、基坑工程、基础工程、边坡工程等施工及检验监测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它所对应的岗位是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及材料员、资料员等。
《地基与基础》的前修课程有《建筑材料试验与检测》、《建筑力学》、《建筑测量技术》等,同时也为后续课程《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结构构造与识图》、《建筑工程概预算与清单计价》等课程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工作任务与课程目标(一)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表1 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二)课程目标表2 《地基与基础》教学目标四、整体教学设计表3 《地基与基础》整体教学设计五、教学内容与要求表4 项目一教学内容与要求5678注:表中括号中内容为选开项目及组织方式,表5 项目二教学内容与要求9表6 项目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0表7 项目四教学内容与要求表8 项目五教学内容与要求表9 项目六教学内容与要求六、考核与评价采取项目平时考核(包括实践考核)与项目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平时考核按照每个项目平时考核内容(课堂提问、作业质量、学习态度、平时测验及实践考核等)确定成绩,其中实践考核是每个教学项目对应的实践教学内容的评定成绩(含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成绩);在同一教学项目中若有多个实训内容,取多个实训成绩平均值按比例计入该项目;校外实习涉及多个教学项目的,每个项目均按该实习成绩按比例计入。
项目期末考核采用试卷(闭卷)考核方式评定成绩。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标准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道桥工程技术专业开设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能综合运用这些原理和概念,掌握地基沉降计算、土压力计算及土坡稳定分析等基本理论和方法。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解决一般土力学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目的和任务:
进行土体地基应力计算与沉降计算、地基承载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和进行土坡稳定分析;掌握常规的土工试验技能和确定计算参数的方法,达到能自由运用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与土体有关的稳定、变形和渗流等工程问题,为以后从事专业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四、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时分配
教学重点:计算与沉降计算、地基承载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常规的土工试验技能和确定计算参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土中应力计算、地基沉降计算,土压力的分类计算、土力学在工程中的综合应用。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五、相关课程的衔接
学习前应完成《土质学》《建筑材料》《工程力学》《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后续课程为《公路工程》《桥梁工程》。
六、其它
考核方式为理论考核+过程考核。
考核内容除了考查学生对该门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外,增加了应用、创新知识的考核,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
其中:平时成绩占50%:(课堂表现、出勤占10%,课程设计成绩占20%、学习评价手册20%)、期末考试成绩占50%。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标准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材料工程基础》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材料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材料工程领域的基本素养,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材料工程的基本概念、材料制备工艺、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材料加工技术、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2. 要求:学生应掌握材料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制备、加工、表征过程中的问题,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材料加工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还应具备创新意识,能够不断探索新的材料制备和加工技术。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展示材料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工艺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实训:安排适量的实验实训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了解材料制备和加工的实践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材料工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1. 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实验实训表现等;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
2. 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回答质量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分,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1. 师资队伍:本课程应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扎实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主讲,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实验指导教师。
2. 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视频资料、实验指导书等。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实验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六、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本课程建议设置40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8学时。
具体分配如下:1. 理论课:包括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解、材料制备工艺和表征技术介绍等,共32学时。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标准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简介2.课程简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作用一是为后续课程《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奠定基础,二是为将来的就业——建筑施工技术奠定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土质及地基处理等问题的能力、识读建筑结构基础施工图的能力等。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的性质:《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是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重要基础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本课程包括土的分类及性质、土应力计算、地基变形计算、土坡稳定、岩土勘察、深浅基础、地基处理等内容。
通过学习,掌握地基基础的设计方法,掌握浅基础、深基础的计算过程,理解基础的构造要求,能正确识读基础结构施工图,并能处理建筑施工中的一般地基问题。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一)知识目标1、掌握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2、掌握土应力及地基变形的计算;3、掌握土坡稳定性的条件,能够分析挡土墙;4、掌握岩土勘察的流程及验槽所需注意的事项;5、掌握浅基础、深基础的计算过程及设计方法;6、掌握地基处理的各种方法。
(二)能力目标1、具有对地基基础计算进行理论简化的能力;2、具有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3、具有对岩土工程勘察流程进行有序工作的能力;4、具有对实际工程中地基基础进行处理的能力;5、具有通过实训课以增强工程实践和综合职业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1、通过对土应力及地基基础计算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结构严谨、一丝不苟的思维方式;2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具有严肃的科学精神和态度;3、培养遵循设计规范而创新的能力,设计规范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综合性技术法律法规,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灵活应用,处理遵守与创新能力的矛盾;4、培养学生能够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综合应用的能力,并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对待综合性技术问题,能够采用多途径解决工程技术方法的能力。
基础工程课程标准
《基础工程》课程标准表1 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代码2014112参考学时48 课程学分 3开设学期第6学期适用专业所有本科专业授课方式理论执笔人赵淑芹审核人XX制订时间2015.03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基础工程》作为一门土木工程专业必须学习的课程,其主要讲述了建筑物、构筑物基础的设计以及施工方法。
对于毕业后从事设计、施工工作的土木工程专业人员具有很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而且该门课程与《土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等课程密切相关。
所以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讲授理论和实际工程实例来是同学们掌握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使学生掌握:1. 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2.浅基础设计方法以及构造要求;3. 连续基础的设计方法以及构造要求;4. 深基础的设计方法以及构造要求;5. 地基处理的基本原理以及方法;6.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基本理论;7.特殊土地基的工程性质以及处理方法。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课堂讲授理论和实际工程实例来是同学们掌握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 知识目标(1)掌握浅基础、连续基础、深基础的设计方法以及构造要点;(2)掌握地基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处理方法;(3)掌握特殊土地基的工程性质以及采取的处理措施。
2. 能力目标(1)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利用基础工程的专业术语阐述工程中遇到的问题;(2)基础设计的能力:学会如何根据上部结构的类型来选择基础的类型并进行结构设计;(3)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所学的理论处理和分析实际工程问题;3. 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根据所学的理论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表2 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表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 浅基础1.浅基础的类型以及埋置深度的选择2.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3.基础平面尺寸的确定4、扩展基础、联合基础的设计方法5、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措施结合实际工程实例课堂讲授102 连续基础1.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2.地基计算模型;3.文克勒地基上梁的计算;4.柱下条形基础以及交叉条形基础设计基本方法以及构造要点5、筏形基础与箱形基础的计算方法以及构造要点。
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标准(建工版)
工程地质勘 察报告识读
土石方工程施
2
施工场地平整
工
土石方爆破
土方开挖
土方回填与 压实
3 基坑工程施工 强度理论
土压力与边坡稳 基坑开挖与支护
定
基坑降水
浅基础设计与 4
施工
地基验算
天然地基上浅基 础设计
浅基础施工
桩基础设计与
5
桩基础设计
施工
灌注桩施工
预制桩施工
质量验收
6 地基处理 换填地基处理 其他地基处理
压力计算;郎肯
识进行
3
边坡稳定
边坡稳定
施工
土压力理论、库
边坡稳
分析
伦土压力理论;
定分析
边坡稳定分析
3 基坑开挖 与支护
能够陈述 基坑支护 基坑开挖方案; 结构相关 基坑支护方案 知识;陈 选取、设计和验 述基坑开 算 挖相关知
2 土石方爆
爆破方
识;土石方爆破 的基本知
破
法并指
识
技术
导爆破
施工
给出任
多媒
务单,选
体教
择正确
2
室, 同上
的爆破
施工
方法
现场
土方施工准备
能读懂
编制某 多媒
熟练陈述
工作;开挖的一
并能编
基坑土 体教
土方开挖
3 土方开挖 般要求;土方开
制土方 4 方开挖 室, 同上
施工方案
挖施工中的质
开挖施
的施工 施工
的内容
的性能
2 指标对 教室 同上
分类
(按规范) 分类依据 土的工
土进行
程分类
分类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标准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则填无二、课程定位《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技术核心课程。
该课程以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为行动领域,贯彻建设行业标准,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思路,主要培养学生熟练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组织土石方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工、基坑工程、地基处理等岗位技能,以及初步培养作业现场基本的管理与控制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职业和素质能力基础。
通过基于施工过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
三、设计思路本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从“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本课程根据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工作项目为线索来设计典型案例,使其内容涉及到工程地质勘察、土石方工程施工、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与施工、桩基础设计与施工、基坑工程和软弱地基处理等几个学习项目。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训,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四、课程培养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利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进行一般浅基础设计;能够组织土方开挖与回填压实;能够编写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施工方案、桩基础施工方案,并具有指导施工的能力;能编制软弱地基处理方案;培养学生利用相关原理、概念、规范、标准等知识,结合有关力学与结构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常见的地基基础问题的能力,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独立思考、吃苦耐劳、勤奋工作的意识以及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为今后从事施工生产一线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标准
《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建议学时:64学分:4适用专业:建筑施工专业一、课程性质《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是研究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验收与评定的一门学科,中等职业教育建筑施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土建施工员等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是整个课程体系中“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该课程对建筑施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主要的支撑作用。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施工图识读与会审”培养学生正确识读基础施工图;本课程以“建筑工程应用数学”、“施工图识读与会审”和“建筑力学与结构”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
2.与后继课程的关系为学生后续“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工程项目造价分析”以及“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与交付”等课程相衔接,共同打造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
为学生后续报考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岗位证书、进行毕业实习及就业等打下专业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1.课程理念(1)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必须以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为基础,单纯改革某一门课程是无法达到对目标岗位(群)的整体认识的。
(2)课程和课程内容排序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以个人职业成长和个人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成长规律作为参照。
(3)采用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法,其核心是根据工作过程确定学习单元及其对应的工作任务。
从基础工程施工全过程分析出发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改造,理论实践一体化设计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4)模拟企业的实际工作情景和组织结构(环境和角色),采用“六步法”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沟通、协作、组织和管理能力。
(5)课程教学载体源于真实,高于真实,将真实的基础工程施工过程转换为教学过程,真实的任务转换为教学任务。
(6)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实施课程教学。
(7)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和施工验收规范,构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2024版《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
在张拉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并进行养护和保 护。
预应力损失控制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预应力损失,确保结构的安全 性和耐久性。
05
建筑装饰装修施工技术
抹灰与镶贴面砖技术
抹灰工程分类与组成
包括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介绍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抹灰材料与技术要求
讲述抹灰所需的材料、工具和技术要求,包括基层处理、抹灰层厚 度控制等。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 常见建筑施工工艺和技术,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施工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 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内容。
强夯法
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来夯实浅层填土地基,使表面形成一层较 为均匀的硬壳层,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减少沉降。
03
振冲法
利用振动器水冲成孔,借振动器的水平及垂直振动,振密填料、形成碎
石桩体与原地基构成复合地基,或不加填料在软弱土层中成孔后,靠振
动力使土振密挤实,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
桩基础施工技术
环保施工技术
采用环保型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07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管理
1 2
施工现场总平面图设计 包括临时设施、材料堆场、加工场地、施工机械、 道路、水电管网等布置。
施工现场管理 确保现场整洁、有序,实现文明施工,包括现场 围挡、标识标牌、消防设施等设置。
3
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噪音、粉尘污染,合理利 用资源,减少能源消耗。
《基础工程》课程标准
《基础工程》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课程编码:37671 承担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10.16审核:建工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2022.10.23批准: 批准日期2022.10.25(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施工员、地基基础设计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施工岗位的操作及基础设计的选型、基础底面积及内力计算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基础的分类及不同类型的基础设计的思路及具体内力计算方面的基本技能,并熟知地基处理的方法,了解特殊地基类型,及采取何种处理方法等反面的技能。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应用力学》、《工程地质》,《土力学》等。
2.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通过市场实际调研、以及施工现场的亲身参观,让学生参与工程实践、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大赛;从而全方面发展学生。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1)能够掌握地基基础的设计原理;(2)具有确定基础埋置深度的思路及计算能力;(3)熟悉基础的类型,及方案的选用;(4)具有计算基础底面尺寸的能力;(5)掌握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方法及思路;(6)掌握墙下钢筋混凝土基础的设计方法及思路;(7)掌握柱下钢筋混凝土基础的设计方法及思路;(8)熟悉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设计方法及思路;(9)熟悉筏板基础和箱型基础结构和构造要求、设计思路;(10)掌握桩基础的类型及构造、单桩轴向承载力的确定;(11)熟悉支护结构的类型,基坑工程设计的内容及设计原则等;(12)掌握地基处理的目的、类型及每种处理方式原理和施工工艺。
(13)熟悉特殊性的岩土及特征。
3.课程设计本课程以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基础施工及基础设计,基坑工程为载体,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
基础工程施工授课计划
基础工程施工授课计划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基础工程施工二、课程简介:基础工程是建筑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承载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旨在教授学生基础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践技能,帮助他们理解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性,掌握基础工程施工的基本技能,提升其在建筑行业中的竞争力。
三、适用对象: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土木建筑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
四、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基础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掌握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技术;3. 能够独立完成基础工程施工任务;4.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5.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设置:本课程包括以下内容:1. 基础工程施工概述2. 土方工程施工3. 础基工程施工4. 围护工程施工5. 基础与地下建筑施工6. 地基处理工程施工7.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第二部分:课程教学内容一、基础工程施工概述1. 基础工程的定义和分类2. 基础工程的施工流程3. 基础工程的施工安全4. 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二、土方工程施工1. 土方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2. 土方工程施工的方法和技术3. 土方工程施工的设备和工具4. 土方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三、础基工程施工1. 础基工程的施工原理和方法2. 础基工程的各种施工技术3. 础基工程的施工设备和工具4. 础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四、围护工程施工1. 围护工程的施工原理和方法2. 围护工程的各种施工技术3. 围护工程的施工设备和工具4. 围护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五、基础与地下建筑施工1. 地下建筑的基础施工2. 地下建筑的支护施工3. 地下建筑的防水施工4. 地下建筑的检测和验收六、地基处理工程施工1. 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原理2. 地基处理工程的各种施工技术3. 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设备和工具4. 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七、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1. 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2. 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术3. 分析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4. 总结案例分析的经验和教训,为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第三部分:课程教学方法一、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来加深学生对基础工程施工的理解和掌握。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入门课程,对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其后续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是为了规范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而制定的。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对机械基础课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课程目标。
机械基础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使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机械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和前沿动态。
2. 熟悉机械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3. 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制作和维修工作。
4. 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教学内容。
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工程基础理论,包括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2. 机械工程基本知识,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 机械工程基本技能,包括机械加工、机械装配、机械维修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4. 机械工程实践能力,包括实验操作、工程实习、工程项目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培养。
三、教学方法。
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创新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工程项目等。
2.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4. 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实验操作、工程实习和工程项目等方面的教学。
四、考核评价。
机械基础课程的考核评价应注重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考核,注重对学生实际表现的评价。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采用多种考核手段,如考试、实验报告、实习报告、工程项目报告等。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标准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适用专业:市政工程技术开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学时:64学分:4一、课程性质及作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是高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本专业的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提供必要的地基与基础工程设计与计算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土力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并结合课间实验,培养学生运用国家或行业现行标准、规范及规程,解决路基、堤坝、码头、岸坡、房屋建筑物及桥梁基础设计与施工中有关土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同时,掌握常用基础类型的设计原则与计算方法,了解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具备进行地基基础初步设计的能力。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应用高等数学、土建力学、市政工程识图与绘图、市政工程材料等;本课程的平行课程有:工程地质与水文勘测、结构设计原理、城市道路设计与施工、市政管道工程施工等;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桥梁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市政工程计价、市政工程资料管理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
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
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创设工作情境,以“工作项目”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以市政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市政工程技术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教学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思想,本课程按照在道路、桥涵、管道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用的工作任务进行课程内容安排。
(1)设计八个学习情境即:①地基与基础认知;②土中应力计算;③土的压缩及沉降计算;④ 土的强度及地基承载力分析;⑤ 土压力与土坡稳定分析;⑥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⑦桩基础设计;⑧地基处理与加固。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标准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以土力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地基与基础工程设计与计算问题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专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土建类专业课程。
课程目的: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土力学中土的物理性质、地基的应力、变形、抗剪强度、地基承载力和土压力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并能根据建筑物的要求和地基勘察资料选择一般地基基础方案,运用土力学的原理进行一般建筑的地基基础设计,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课题一绪论(共1学时,讲授1学时)1.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概念(重点)了解土力学基本概念及其内容,并要求对地基与基础有基本认识2.地基与基础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特点以及在本专业中的地位3.本课程基本内容与特点举例说明地基与基础的重要性课题二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共7学时,讲授5学时,实验2学时)1.概述土的成因;土的机构与构造;2.土的组成(重点)土中固相;土中液相;土中气相3.土的物理性质指标(难点)土的三相简图;三相指标的定义;三相指标的换算4.土的物理状态指标(重点)无黏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粉土的物理状态指标;黏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5.地基土的工程分类岩石;沙土;粉土;黏性土;人工填土课题三地基中的应力计算(共6学时,讲授4学时,其他2学时)1.概述2.土体自重应力的计算(重点)竖向自重应力的计算;水平自重应力的计算;地下水位变化对自重应力的影响;建筑场地填平时地基应力3.基底压力的计算(重点)基底压应力的分布;基底压力的计算;基底附加压力4.竖向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应力的计算(难点)竖向集中荷载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矩形面积均布荷载作用下土中竖向附加应力的计算;矩形面积三角形分布荷载角点下竖向附加应力;矩形面积梯形分布荷载角点下竖向附加应力;条形荷载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课题四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共4学时,讲授2学时,实验2学时)1.土的压缩性(重点)基本概念;压缩试验与压缩曲线;压缩指标2.地基变形计算(难点)分层总和法;《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推荐法;相邻荷载对地基沉降的影响;地基沉降与实践的关系3.建筑物沉降观测与地基容许变形值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地基允许变形值教学建议:了解土的压缩性及引起地基土产生压缩的主要原因,掌握土的压缩指标概念及试验测定方法.重点讲授地基规范法计算地基变形,要求强调分层总和法与地基规范法计算地基变形的主要异同点.了解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和技术要求,掌握地基变形分类及其允许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工程》课程标准
表1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代码2014112
参考学时48 课程学分 3
开设学期第6学期
适用专业所有本科专业
授课方式理论
执笔人赵淑芹
审核人XX
制订时间2015.03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基础工程》作为一门土木工程专业必须学习的课程,其主要讲述了建筑物、构筑物基础的设计以及施工方法。
对于毕业后从事设计、施工工作的土木工程专业人员具有很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而且该门课程与《土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等课程密切相关。
所以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讲授理论和实际工程实例来是同学们掌握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使学生掌握:
1. 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
2.浅基础设计方法以及构造要求;
3. 连续基础的设计方法以及构造要求;
4. 深基础的设计方法以及构造要求;
5. 地基处理的基本原理以及方法;
6.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基本理论;
7.特殊土地基的工程性质以及处理方法。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讲授理论和实际工程实例来是同学们掌握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 知识目标
(1)掌握浅基础、连续基础、深基础的设计方法以及构造要点;
(2)掌握地基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处理方法;
(3)掌握特殊土地基的工程性质以及采取的处理措施。
2. 能力目标
(1)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利用基础工程的专业术语阐述工程中遇到的问题;
(2)基础设计的能力:学会如何根据上部结构的类型来选择基础的类型并进行结构设计;
(3)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所学的理论处理和分析实际工程问题;
3. 素质目标
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根据所学的理论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表2 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
参考课
时
1 浅基础1.浅基础的类型以及埋置深度的选择
2.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3.基础平面尺寸的确定
4、扩展基础、联合基础的设计方法
5、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结合实际工程实例课堂讲授10
2 连续基础1.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
2.地基计算模型;
3.文克勒地基上梁的计算;
4.柱下条形基础以及交叉条形基础设
计基本方法以及构造要点
5、筏形基础与箱形基础的计算方法以
及构造要点。
结合实际工程实例课堂讲授10
3 桩基础1.桩的类型;
2.桩的竖向承载力和水平计算方法;
3.桩基础沉降的计算方法
4、桩基础承台的设计
5、桩的平面布置原则以及桩基础设计
的一般步骤
6、桩基础负摩阻力产生的原因
结合实际工程实例课堂讲授 6
4 地基处理1.地基处理的概念以及目的;
2.地基处理的方法;
3.各种地基处理的方法的基本原理以
及施工要点;
结合实际工程实例课堂讲授 6
5 挡土墙1.挡土墙的类型;
2.挡土墙的计算方法。
结合实际工程实例课堂讲授 6
6 基坑工程1.基坑支护的目的;
2.支护结构形式;
3、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
结合实际工程实例课堂讲授 6
7 特殊土地基1、常见的特殊土地基
2、特殊土地基的工程性质以及采取的
措施
结合实际工程实例课堂讲授 4
四、教学建议
1. 教学方法
(1)班级授课是目前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讲解,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要注意灵活性,可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探究式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
借用多媒体演示,对实例进行展示,提供给学生直观的理论印象。
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
(3)重视习题训练,通过习题,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深入理解,培养计算能力;注意总结归纳,把分部教学内容融合重整体,形成知识体系,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2.评价方法
本课程的评价方法是:卷一由教务处统一组织,采取教考分离的方式进行;卷二采取过程考核+闭卷考核的方式进行,其中作业、课堂表现、单元测试各占10%;综合大作业占20%,期末闭卷考试占50%。
3. 教学条件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设备要求:安装Microsoft office或WPS office。
4.推荐教材
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2013年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参考文献:
(1)山东省教育厅组.计算机文化基础[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0.
(2)宋长龙.大学计算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冯博琴.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电脑知识与技术[J]. 合肥:电脑知识与技术编辑部.
(5)计算机教育[J].北京:计算机教育编辑部.
6.参考网站:
(1)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网站:
/course/xnjp/jsjxy/dxjsj/
(2)山东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站:http://202.194.28.9:8001/
(3)河南中医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精品课程:
/2007jsjwhjc/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