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急诊症状及鉴别诊断(一)
几种常见皮疹的鉴别诊断

疾病病因皮疹特点发热全身症状病毒性1、麻疹麻疹病毒红色斑丘疹,头面部→颈部→躯干→四肢,退疹后有色素沉着及细小脱屑发热3~4天,出疹期体温最高全身症状轻,耳后、枕部有淋巴结肿大,并有触痛2、急疹疱疹病毒红色斑丘疹,颈及躯干部多见,一天出齐,次日消退高热3~5天,热退疹出一般情况良好,高热时可有惊厥,耳后、枕部淋巴结亦可肿大3、肠道疾病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散在斑疹或斑丘疹,很少融合,1~3天消退,不脱屑,有时可呈紫癜样或水疱样皮疹发热时或热退后出疹发热、咽痛、流涕、结膜炎、腹泻、颈部和枕后淋巴结肿大4、风疹、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皮疹最先出现于面颈部,24小时内布满躯干及四肢,但手掌和足底无皮疹、淡红色细点状斑疹、斑丘疹、或丘疹,部分融合后类似麻疹。
躯干、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类似猩红热皮疹。
皮疹一般持续1~4天消退,发热、出疹前1~2日,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耳后、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病情较轻,预后良好。
5、水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初次感染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
皮疹分布以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
开始为粉红色帽针头大的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变为疱疹,多数疱疹数日后结痂。
部分皮疹仅6~8小时,皮疹发展快是该病待征之一发热1~2日即进入发疹期。
多数典型水痘患者皮疹不多,全身症状亦轻,较少发生严重并发症。
重型者则皮疹密布全身,甚至累及内脏(如肺部),全身症状亦重,热度高,热程长。
成人水痘常属重型。
细菌性1、猩红热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也均匀分布的弥漫充血性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褪色,伴有发热:多为持续性,体温可达3咽峡炎、可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中称为化脓链球菌)痒感。
皮疹一般于48小时达高峰,然后按出疹先后开始消退,2~3天内退尽。
9℃左右,毒症状;2、败血症金葡菌及各种细菌皮肤及黏膜可出现淤点、淤斑或其他皮疹。
中医儿科学 传染病 几种疹病的鉴别诊断表

附)一
二幼儿急疹治疗原则-----解表清热(病位在肺卫)
邪郁肌表-----银翘散(解表清热)
毒透肌肤---银翘散去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清热生津)
三风疹治疗原则-----疏风清热(病位在肺卫)
邪犯肺卫证----银翘散(疏风解表清热)
邪入气营-----透疹凉解汤(清气凉营解毒)
四猩红热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痧毒蕴于肺卫薰灼咽喉内伤血络外泄肌肤病机)邪侵肺卫---解肌透痧汤。
(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毒炽气营----凉营清气汤。
(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疹后阴伤----沙参麦冬汤。
(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增补)五水痘清热解毒利湿原则。
邪伤肺卫----银翘散(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邪炽气营----清胃解毒汤(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重点记忆)病机是邪郁肺脾,于内湿相搏,外泄肌表。
幼儿急疹有哪些症状?

幼儿急疹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幼儿急疹症状,尤其是幼儿急疹的早期症状,幼儿急疹有什么表现?得了幼儿急疹会怎样?以及幼儿急疹有哪些并发病症,幼儿急疹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幼儿急疹常见症状:典型症状:高热、惊厥、斑疹、玫瑰疹、斑丘疹*一、症状感染发病多在2岁以内,尤以1岁以内最多,四季均可发,一生感染2次以上者微乎其微。
潜伏期一般为5~15天。
临床特点是突然起病,病初即有高热,体温达39~40,持续3~5天而骤降,热退后疹出。
1、发热期常突起高热,持续3~5天。
高热时期可伴随惊厥、烦躁、咳嗽、呕吐、以及腹泻,有的患儿在高热时可出现抽风。
除此感冒症状不明显,精神和食欲尚佳,但会有咽部和扁桃体轻度充血和头颈部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
表现为高热与轻微的症状及体征不相称。
2、出疹期病程第3~5天体温骤然退至正常,同时或稍后出现皮疹。
皮疹散在,为玫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褪色,很少融合。
首现于躯干,然后迅速波及颈、上肢、脸和下肢。
皮疹持续24~48h很快消退,无色素沉着,也不脱皮。
在发热期诊断比较困难,不过从患儿全身症状轻微与高热表现不一致,周围血象中的细胞总数减少,应考虑之。
一旦高热骤退,同时出现皮疹,诊断就不难建立。
在出现症状3天内,可从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唾液中分离HHV-6,或用核酸杂交技术检测病毒基因进行病原诊断。
可以根据以下特点进行诊断:1、烧退疹出或疹出热退。
2、皮疹多不规则,为小型玫瑰斑点,也可融合一片,压之消退。
先见于颈部及躯干,很快遍及全身,腰部及臀部较多。
3、皮疹在1-2天内消退,不留色素斑。
4、该病在出疹前可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咽炎、腹泻,同时颈部周围淋巴结普遍增大,这对幼儿急疹的诊断很有意义。
*以上是对于幼儿急疹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幼儿急疹并发症,幼儿急疹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幼儿急疹常见并发症:*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幼儿急疹症状,幼儿急疹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幼儿急疹”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幼儿急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幼儿急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作者:刘芙蓉来源:《家庭医学》2022年第02期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常见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幼儿急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或7型(HHV-7)感染引起的.6-18月龄是发病的高峰年龄段。
发病以春、秋季节为多。
成人可携带人类疱疹病毒6型、7型,通过唾液将病毒传播给宝宝。
1.发病急,突然出现高烧,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甚至更高。
部分宝宝可能是人生中第一次发热,发热持续时间一般在3-5天不等。
此后,宝宝的体温骤降或逐渐降至正常。
少部分宝宝可能高热时发生惊厥。
2.宝宝的年龄,绝大多数为3岁以下的婴幼儿,3月龄以下的少见。
3.从精神状态的情况看,即便有高烧,多数宝宝精神状态良好,少部分宝宝会出现烦躁、食欲下降、轻微腹泻、轻微咳嗽等,检查常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4.从皮疹来看,发热3-5天热退同时或稍后出现皮疹,为躯干部红色的皮疹(直径2-5毫米),随后扩散到颈面部和肢体,按压褪色,皮疹持续1-2天后消退,皮疹消退后没有色素沉着或脱眉。
幼儿急疹的诊断一般是回顾性的臨床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进一步确诊呢?1.血常规。
幼儿急疹患儿血常规的特点是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者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和比例相对增多。
血常规检查简单方便,可以协助幼儿急疹的诊断。
2.血生化。
反复高热时可以检查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血糖,部分可能发生肝功能及心肌酶轻微损害。
3.病毒抗原检测。
检测外周血、唾液或病变组织中病毒抗原,可早期快速帮助诊断。
4.病毒抗体检测。
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测定人类疱疹病毒6型和7型的IgM和IgG抗体,是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
IgM抗体阳性,高滴度IgG以及恢复期IgG抗体4倍升高,说明感染存在。
当从脑脊液内测到IgM抗体或IgG抗体时,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存在。
IgM抗体一般产生于感染后5天,持续存在2-3周;IgG抗体于感染后7天产生,4周后达高峰,可持续较长时间。
5.病毒核酸检测。
宝宝急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宝宝急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宝宝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疾病,通常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内出现。
宝宝急疹一般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但对于父母来说,看到宝宝身上出现红疹还是会令人担心的。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宝宝急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宝宝急疹的症状主要包括:1. 皮疹,宝宝急疹通常从颈部开始,然后蔓延到躯干、四肢和脸部。
皮疹呈现为红色斑块或颗粒状丘疹,有时会伴有轻微的水疱。
2. 发热,宝宝急疹出现时,宝宝可能会伴有轻微的发热,但一般不会超过38.5摄氏度。
3. 精神状态,宝宝急疹出现时,宝宝可能会比平时更烦躁,睡眠质量可能会下降。
宝宝急疹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1. 保持清洁,保持宝宝皮肤的清洁,使用温水洗澡,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肥皂或洗涤剂。
2. 保持皮肤湿润,使用温和的婴儿润肤露或植物油来保持宝宝的皮肤湿润,有助于减轻宝宝瘙痒感。
3. 穿着透气衣物,选择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使用化纤或粗糙的衣物,有助于减轻宝宝的不适感。
4. 控制室内温度,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热或过冷的环境。
5. 注意饮食,宝宝急疹期间,注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海鲜等,以免加重宝宝的症状。
6. 就医咨询,如果宝宝急疹症状严重,伴有高热、呼吸急促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咨询,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总之,宝宝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疾病,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可以通过保持宝宝皮肤清洁、湿润,穿着透气衣物,控制室内温度等方法来帮助宝宝缓解症状。
如果宝宝出现严重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咨询,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祝宝宝健康成长!。
幼儿急疹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护理与思考

和软腭可见大 量疱疹 。 手足 口病 : 2~8岁 多见 , 除发 热 外 , 手( 腕关 节 以下 ) , 足( 踝 关 节 以下 ) , 口 周, 肛周有特有皮疹 。 小儿肺炎 : 5岁 以 下多 见 , 呼吸 系统 症状如 咳嗽 、 气促 、 呼吸困难 明显 , 查血 白 细胞升高 , 拍 胸片肺有炎性改变 。 治疗与护理 幼儿急疹为 自限性疾病 , 无特殊治疗
冲洗 吸去 积 血 , 显露 术 野 , 进 一步 认 出准
随着微创 手术 的迅 速发 展 , L C作为 腹 腔镜 外科 的标 志性手 术 已经为世 人所
2 胡 晓东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 三角入路 2 8 0
例 临床 分析 [ J ] . 医 学信 息 , 2 0 1 1 , 2 4 ( 5 ) :
目上钛夹 或 电凝 , 胆 囊 床损 伤出 血 , 多为 渗血 , 如 电凝不能控制可用 明胶 海绵压住 出血部位 , 如术 中处理 困难应及 时 中转开
腹。
术器械 的发展 , 经验 的积累 , 技术 的提高 ,
L C的应 用 会 越 来 越 广 泛 。 参 考 文 献
1 自凤桐. 腹腔镜胆囊 切除术 3 6 例 分析 [ J ]
擦浴 、 温水 擦浴 ; 外 用药 如 : J J , J L 解热 栓 、 退热贴 : 必要 时 适 当用 含 有 “ 布洛芬” 或 “ 扑热息 痛” 成分的婴儿 退热药 ( 如: 泰诺 林、 臣功再欣 等) 。 中药治疗 : 早期 宜用 疏 风解 毒药 , 出 疹期宜用清热凉血药 。
出疹 特点 : 3~ 5天 疹出热退 ( 或 者是
关键词 幼儿急疹
治疗护理
思考
幼儿急疹是 人疱 疹病 毒 6型感 染 引 起的 出疹性疾 病 ; 常见 于 6~ 1 0个月 婴幼
常见出疹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常见出疹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概述; 特异性皮疹常常是某种感染病的特征之一,近年来由于疫苗预防接种的普及,传统发疹性感染病明显减少,很少引起流行,临床上见到的发疹性感染病多是散发病例,且皮疹常常不典型,对论断带来一定的难度。
临床引起皮疹的疾病颇多。
常见于传染性疾病,如麻疹、猩红热、水痘、伤寒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亦可见于风疹、幼儿急疹、药疹等。
各种疾病的皮疹都具有一定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正确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但是,皮疹在每个患者身上因个体差异而表现又不尽相同,所以临床医师应该掌握发疹性疾病的时间、季节、规律和特点,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治。
现就围绕常见的各种感染病皮疹的形态特点、演变规律、形成机制、诊断思路、鉴别诊断、确诊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一、皮疹的定义及感染病常见皮疹的种类、形态特点皮疹(rash)是由病原体或其毒素直接或间接造成皮肤、粘膜的损害,使得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渗出或出血所致。
见于体表的叫外疹(exanthem),见于体内如口腔粘膜的叫内疹(enanthem)。
常见皮疹包括斑疹、丘疹、斑丘疹、玫瑰疹、淤点、淤斑、荨麻疹疱疹、红斑疹等。
—些感染性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常出现不同形态的皮疹,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因此,对皮疹的形态、大小、数目、分布及出疹顺序、演变、持续时间及退疹情况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斑疹; 表现为局限性的皮肤发红,压之退色,不隆起也不凹陷,可视见而不可触之,直径多在lcm以内。
常可演变为丘疹.病理改变在表皮或皮乳头层,见于斑疹伤寒等.2.五疹;为局限性高出皮面的坚实隆起,大多有皮肤炎症引起,也可由于代谢异常或皮肤变性所致,可见于水痘与天花早期。
病理改变在表皮或真皮上层,粟粒大小,形状多呈圆锥形,也有扁平或多角形。
顶端有小水疱者称疱丘疹,顶端有小脓疱者称脓丘疹。
3.斑丘疹; 为斑疹向丘疹发展的移行状态,为小片状红色充血疹,中间稍隆起,压之可退色,常相互融合,可见于麻疹等。
10 种儿童发热伴皮疹疾病鉴别要点

10 种儿童发热伴皮疹疾病鉴别要点儿童发热时常常伴有皮疹,病因多为感染或过敏性因素,但皮疹表现形式多样,给临床诊治造成困难。
本文介绍一些常见儿童发热容易伴发皮疹的疾病其皮疹的主要特点,希望有助于鉴别常见感染性疾病1.幼儿急疹(1)皮疹特点皮疹呈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直径1~3mm,周围有浅色红晕,压之褪色,多呈散在性,亦可融合,不痒。
皮疹1~2日内完全消失,不脱屑,无色素沉着。
(2)鉴别要点皮疹大多数出现于发热3~4日,体温骤退后,少数在热退时出现皮疹,是本病的主要特征;皮疹由颈部和躯干开始,1天内迅速散布全身,以躯干及腰臀部较多,面部及四肢远端皮疹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尤以枕后及耳后淋巴结较为明显,热退后可持续数周才逐渐消退。
2.手足口病(1)皮疹特点典型为红色小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润,疱壁较硬,内有少许液体,可破溃,除口腔外其余部位疱疹少有痛痒感。
疱疹数目不等,数个至数十个。
近年来不典型皮疹逐渐增多,可表现为大疱样皮疹,可伴有明显瘙痒,皮疹大,壁薄,易破溃。
消退后无色素沉着。
(2)鉴别要点皮疹早期出现,多分布与手心、足心及口腔黏膜,躯干及臀部、肛周亦可出现,离心性分布,皮疹分布特点具有诊断意义;部分不典型病例为大疱性皮疹,伴有明显痛痒感,薄壁疱疹,较密集,可有破溃,与典型病例不符,需要结合季节及病毒检测。
3.麻疹(1)皮疹特点皮疹形态多为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可融合成片。
疹退后可留下棕褐色色素沉着及糠麸样脱屑,1~2周后消失。
(2)鉴别要点前驱期为发热至出疹(3~4天),起病急,以发热、卡他症状、咳嗽、声音嘶哑等为主要症状,起病后2~3约90%患者口腔出现麻疹黏膜斑(Koplikspots);患儿出疹时多于发热3~4天开始,持续3~5天;皮疹出现具有明显顺序性,耳后-额面部-颈部-躯干-四肢-手掌和足底;出疹期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升高,咳嗽加剧,全身淋巴结、肝、脾可轻度肿大,肺部可闻及少量干、湿啰音,亦可出现各种并发症;4.风疹(1)皮疹特点皮疹形态为淡红色的斑丘疹,疹间皮肤无充血、手掌和足底常无皮疹,皮疹消退较快,不留色素。
常见出疹性疾病鉴别诊断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内七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临床表现 --典型麻疹 (二) 内七
? 出疹期 : 3-5 天 顺序:耳后发际 -额面-手脚心 (自上而下 ) 时间 : 3 天出齐 疹形 :1-4mm 、玫瑰色斑丘疹,高出皮面, 可融合,疹间皮肤正常 全身症状 :疹出热高伴嗜睡等;咳加重;肺 罗音,颈淋巴结肿大,脾轻肿大
病毒直接损伤 /免疫性损伤
?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
致死性慢性进行性脑退行性病变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SSPE) 内七
? 发病率百万分之一 ? 5-15岁起病 ? 智力和情绪改变,学习成绩忽然落后 ? 阵挛性肌肉抽搐 ? 晚期共济失调、昏迷、去大脑强直 ? 多在1-3年内死亡 ? 机制:病毒 M基因超突变 →病毒装配和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内七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内七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内七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临床表现 --典型麻疹 (三) 内七
? 异型麻疹 (疫苗后再感染 —缺乏 F蛋白抗体)
前驱期短,常无柯氏斑 出疹期长, 逆行出疹、多型皮疹 并发症多(肺炎、肝炎、胸腔积液)
全身中毒症状重,高热
恢复期血凝抑制和补结抗体滴度显著升高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并发症 (complications) 内七
? 肺炎:原发性 /继发性(细菌或腺病毒) ? 喉炎:原发性/继发性(细菌) ? 营养障碍 :营养不良性浮肿, VitA缺乏 ? 结核病恶化 ? 脑炎:病死率10-30%;20-40%后遗症;
出疹性疾病

临床表现--典型麻疹(二)
出疹期: 3-5天 顺序:耳后发际-额面-手脚心(自上而下) 时间:3天出齐 疹形:1-4mm、玫瑰色斑丘疹,高出皮面, 可融合,疹间皮肤正常 全身症状:疹出热高伴嗜睡等;咳加重;肺啰音; 颈淋巴结肿大,脾轻肿大
临床表现--典型麻疹(三)
恢复期:出疹3~5天后 按出疹顺序消退, 糠麸样脱屑,褐色色素沉着 全身情况好转
风疹
Rubella
(风疹病毒) 约1天或无 低热或无热 卡他症状轻 无 先面部,24h 内遍布全身 较小浅红色 斑丘疹 无 细小皮屑/无 无 白细胞多↓出 疹期淋巴细 胞较多
猩红热
Scarlet fever
(溶血性链球菌) 约1 天 常见高热 咽痛明显 无 先颈胸部,2~3d 遍布全身, 口周苍白圈 皮肤充血上鲜红 斑点疹 无 大片脱皮 有 白细胞总数和中 性粒细胞明显↑
隔离传染源:三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隔离至出疹后5天,伴肺炎10天 切断传播途径:紫外线、通风;晒洗 增强免疫:主动免疫(麻疹减毒活疫苗) 被动免疫(丙球3d内防病, 6d内减轻症状)
治疗 (treatment)
护理、营养、水电解质平衡 对症处理:切忌退热过猛 中医药治疗 并发症治疗 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体外抗麻疹病毒 免疫抑制者可试用
色沉着 脱屑 杨梅舌 血象
其他出疹病
鉴别要点
常无前驱期症状,突起高热,热退疹出 夏季多见,前驱期较短,皮疹在较短时 间内出齐但不如麻疹密集 咽扁桃体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显著,伴 肝脾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数和异型淋 巴细胞明显增多 球结膜充血,但卡他症状不显,一过性 颈部淋巴结肿大≥ 1.5cm,指趾端硬性 水肿和脱皮,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 粒细胞数增高 有相关药物使用史,皮疹伴瘙痒明显 一般无眼结合膜炎和明显卡他征,血清 特异性IgM检查有助鉴别
宝宝急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宝宝急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宝宝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儿疾病,通常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内
发生。
宝宝急疹主要是由于宝宝的皮肤对外界刺激产生过敏反应而
引起的,其症状包括皮疹、发热、瘙痒等。
了解宝宝急疹的症状和
治疗方法对于父母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宝宝。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宝宝急疹的症状。
宝宝急疹通常表现
为皮疹,这些皮疹可能是红色的、起疱的或者是干燥的。
宝宝可能
会感到瘙痒,因此会不停地挠抓皮肤。
除了皮疹,宝宝还可能出现
发热、食欲不振、哭闹不安等情况。
有些宝宝还会出现呼吸急促、
腹泻等症状。
如果宝宝出现了以上症状,父母应该及时就医,以便
及时进行治疗。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宝宝急疹的治疗方法。
首先,父母应该尽
量避免让宝宝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比如花粉、宠物毛发、化
学品等。
其次,可以给宝宝穿透气性好的衣物,避免过于紧身或者
是粗糙的衣物。
在洗澡的时候,可以选择温水,避免使用刺激性的
肥皂或者是洗发水。
另外,可以给宝宝涂抹一些舒缓皮肤的护肤品,比如含有芦荟或者燕麦成分的护肤品。
如果宝宝的症状较为严重,
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过敏药物或者是外用药膏来缓解症状。
总的来说,宝宝急疹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婴儿疾病,但是只要父母注意到宝宝的症状并及时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可以很快得到缓解。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还可以注意给宝宝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避免让宝宝接触过多的刺激性物质。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父母,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宝宝。
急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急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急疹,又称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主要症状是皮
肤发红、起疹、瘙痒等。
急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备受关注,下面就
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急疹的症状主要包括皮肤发红、局部肿胀、皮疹呈现红
色斑块或丘疹、瘙痒等。
这些症状通常会在几小时内发生,对患者
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扰。
另外,急疹还可能伴随着其他症状,如发热、头痛、喉咙肿痛等。
因此,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患者应及
时就医,进行确诊和治疗。
其次,急疹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等。
抗组胺
药可以有效缓解瘙痒和皮肤红肿,而皮质类固醇则可以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对于严重的急疹症状,医生还可能会考虑使用免疫抑制
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非药物治疗方面,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保
持皮肤清洁,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过度搔抓等。
这些措施有
助于减轻症状,加快康复。
总的来说,急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皮肤
发红、起疹、瘙痒等。
在治疗方面,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方法,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康复。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急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
儿科常见的皮疹疾病及鉴别诊断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儿科皮疹疾病概述 • 常见儿科皮疹疾病 • 鉴别诊断方法和步骤 • 鉴别诊断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儿科皮疹疾病概述
皮疹的定义和分类
皮疹
皮肤表面出现异常的形状、颜色 、质地改变,伴有或不伴有其他 症状。
分类
感染性皮疹、变态反应性皮疹、 自身免疫性皮疹、肿瘤性皮疹等 。
根据需要,进行特殊实验室检查,如免疫学检查、组织病理 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X线、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以了 解皮疹病变部位及性质。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深部组织的病变,为鉴别诊断提供 重要依据。
04
鉴别诊断案例分析
案例一:幼儿急疹与麻疹的鉴别诊断
幼儿急疹
由病毒感染引起,多发于6-18个月大的婴儿,表现为突然高热,持续3-5天后退热,出现红色斑丘疹,主要分布 在躯干和臀部,持续1-2天后消退,无脱屑和色素沉着。
VS
荨麻疹
由过敏反应引起,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色 或白色风团等皮疹,大小不等、形态不规 则,可伴有呼吸困难、腹痛等症状。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儿科常见的皮疹疾病包括湿疹、 荨麻疹、水痘、猩红热等,每种 疾病具有不同的病因、临床表现
和治疗方法。
皮疹疾病的鉴别诊断对于准确诊 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需要综合考 虑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
详细描述
水痘的典型特征是红色斑疹、丘疹和水疱,通常在躯干和头部出现。水疱在几 天内干燥并结痂,然后脱落。水痘通常在2周内痊愈,但可能伴随疼痛和瘙痒。
风疹
总结词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症状包括轻度发热、头痛、咳嗽和红疹。
儿童常见皮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非抗生素诱发的传单皮疹在 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更常见 (18-34%), 但在成人中相 对少见(小于15%),皮疹可 表现为弥漫性斑丘疹、荨麻 疹、瘀点-紫癜、结节性红斑。
• 多在发热期出现,以躯干部为著,要密切注意眼球结膜充 血,口唇皲裂、杨莓舌表现及手足症状、淋巴结肿大等表 现
药疹
•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 径进入人体而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的反应。出疹前有明确 用药史,注意常见易引发皮疹药物使用情况。
• 皮疹形态多样,可表现为斑丘疹,荨麻疹/血管性水肿( 又称巨大荨麻疹),多行性红斑,紫癜、水疱等多种形式 ,重症可有剥脱性皮炎,大疱性皮疹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松 解等。
鉴别要点
• 皮疹通常在发热24小时之内出现 ;首发于头面部,随后至躯干, 逐渐扩展至四肢,末端稀少,呈 向心性分布;
• 皮疹瘙痒明显,且全身会有红色 丘疹,并伴有透明水泡,一般的 疹子不会生长到头皮黏膜处及口 腔内、甚至是生殖器上,但是水 痘,这些地方则会有皮疹的发生 。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 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最为常见为 柯萨奇病毒 A16 型和肠道病毒 71 型,多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
• 皮疹为出血性皮疹,压之不退色。
川崎病
川崎病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是儿童常见的全身性中、小动脉 炎。表现为发热,皮疹,球结合膜 、口腔粘膜充血,手足红斑、硬性 水肿及颈淋巴结肿大等综合征,冠 状动脉损害在未经治疗的患儿中发 生率为15%~25%。本病多发生在5 岁以下儿童,6个月以下少见,男 多于女。
小儿常见皮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小儿常见皮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皮疹是一种皮肤病变。
从单纯的皮肤颜色改变到皮肤表面隆起或发生水疱等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儿科临床上有很多疾病伴发各种各样的皮疹,有时候诊断和鉴别诊断比较复杂,我们把这些疾病罗列在一起进行讨论,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一、皮疹的分类从皮疹的形状可以分为斑疹、丘疹、玫瑰疹、斑丘疹、荨麻疹等。
参见图示斑疹丘疹斑丘疹玫瑰疹荨麻疹紫癜出血性皮疹充血性皮疹斑疹是局部皮肤发红,一般不高出皮肤;见于麻疹初起、斑疹伤寒、丹毒、风湿性多形性红斑等。
玫瑰疹是一种鲜红色的圆形斑疹,直径2~3mm,压之退色,松开时又复现,多出现于胸腹部;对伤寒或副伤寒具有诊断意义。
丘疹直径小于1cm,除局部颜色改变外还隆起皮面,为局限、充实的浅表损害;见于药物疹、麻疹、猩红热及湿疹等。
斑丘疹在丘疹周围合并皮肤发红的底盘;见于风疹、猩红热、湿疹及药物疹等。
荨麻疹又称风团块,是由于皮肤、黏膜的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暂时性水肿;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皮肤损害,出现得快,消退也快,消退后不留痕迹;见于各种异性蛋白性食物或药物过敏。
皮疹也可以分为出血性皮疹和充血性皮疹;充血性皮疹是指小血管充血,没有血管内成分外漏出来,所以按压后皮疹颜色就会变淡或消失;出血性皮疹就是指有血液成分外漏到血管外,按压后皮疹的颜色、大小都不会明显改变。
从儿科临床实践中,我们也可以把皮疹分为感染性皮疹、过敏性皮疹、免疫风湿性疾病相关性皮疹,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皮疹。
我们将从这个分类详细描述。
二、儿科常见出诊性疾病(一)感染性皮疹幼儿急疹幼儿急疹,又称奶疹、假麻疹、婴儿玫瑰疹,是一种较轻的由病毒引起传染性疾病,传染性较弱,常见于6个月到1.5岁之间;一人一生只得一次,成年人不患本病,甚至1.5岁以上的小儿也不会患病;冬春季节最常见。
本病的特点是“热退疹出”。
患儿突然高烧,体温可升至39--41度。
幼儿各种疹子的症状及护理大全!教你分辨急疹、湿疹、风疹、麻疹和水痘!

幼儿各种疹子的症状及护理大全!教你分辨急疹、湿疹、风疹、麻疹和水痘!1、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
临床症状有: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1、体温达到39—40℃,但孩子状态良好。
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
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
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
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
幼儿急诊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应注意给孩子退烧,可给孩子洗温水浴,或者用温水擦身。
此病的恢复迅速,孩子在皮疹消失后很快能恢复正常。
2、幼儿急疹会传染吗?幼儿期常突发高热,退热后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令父母亲常困惑不解。
其实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是以突发高热起病,热度可高达39.5度以上,一般发热持续3~4天,后体温便突然降至正常。
退热时或退热后数小时至1~2天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
整个病程约8~10天左右。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所以是会传染的。
如果你的孩子与病儿密切接触,体内缺乏免疫力,就完全有可能被传染。
由于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是1~2周,所以,这段时间应密切观察你的孩子,如出现高热,应立刻采取措施暂时隔离,以免扩大传染。
如果2周后孩子仍安然无恙,说明没传染上幼儿急疹的病毒。
幼儿急疹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接触。
同时,应提倡和鼓励孩子增加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3、幼儿急疹及其护理有不少年轻的妈妈因孩子出了一身皮疹而前来就诊,经常被儿科医生诊断为“幼儿急疹”。
几种常见皮疹的鉴别诊断

汗、体温波动幅度大,
脉搏快速,头痛、全身痛等中毒症状明显;严重者可出现神志障碍、谵妄、昏迷及休
克。肝、脾常肿大,部分患者可发生黄
疽。
皮肤病1、湿疹
急性湿疹 为多数粟粒大红色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尚有明显
点状或小片状糜烂,渗液,结痂。损害境界不
3、肠道疾病
埃 可 病 毒、柯萨奇病毒
散在斑疹或斑丘疹,很少融合,1~3天消退,不脱屑,有时可呈紫癜样或水
疱样皮疹
发热时或热退后出疹
发热、咽痛、流涕、结膜炎、腹泻、颈部和枕后
淋巴结肿大
4、风疹、
风疹病毒(rubell a virus)、,
皮疹最先出现于面颈部,24小时内布满躯干及四肢,但手掌和足底无皮疹 、淡红色细点状斑疹、斑丘 疹、或丘疹,部分融合后类似麻疹。躯 干、背部皮疹密
热、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不适等症
状。
病程中可有腹痛或累及关节或肾脏。
2、川崎病
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
发热、临床常以高
热(39℃以
上)为最初表现,热程在5天以
上,
少数可产生并发症,特别是心血管并发症:冠状动脉扩张,严重的产生动脉瘤迁
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
布。开始为粉红色帽针头大的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变为疱疹,多数疱疹数日后结
痂。部分皮疹仅6~8小时,皮疹发展快是
该病待征之一
发热1~2日即进入发疹期。
多数典型水痘患者皮疹不多, 全身症状亦轻,较少发生严重并发症。重型者则皮疹密布全身,甚至累及内脏(如肺
部),全身症状亦重,热度高,热程
延数年。
其他、ITP
小儿急疹都有哪些症状

小儿急疹都有哪些症状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奶麻或第六病,好发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
那么通常小儿急疹都有哪些症状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小儿急疹的症状患上幼儿急疹的宝宝会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突发高热,体温可高达40℃~41℃,并持续3 ~5天。
此间服用退热剂后体温可短暂降至正常,然后又会回升。
高热持续3~5 天后,热度骤降,同时皮肤出现玫瑰红色斑丘疹,直径约2 ~5mm。
皮疹主要散在于颈项、躯干,偶见出现于面部和四肢,很少出现融合。
发疹后24小时内皮疹出齐,经3天左右自然隐退,其后皮肤不留任何痕迹。
幼儿急疹怎么办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尤其对高热病人应予以退热镇静剂;如果持续高热,就需要加强水分和营养供给,可以多喝白开水、菜汤、果汁等;如果出现腹泻等并发症,也是由于该种病毒引起的,腹泻时不可摄入白开水或者葡萄糖、含乳糖的食物(包括含乳糖的牛奶),应喝浓稠的米汤,加适量盐。
目前尚无十分肯定的抗病毒药,可服用比较温和的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对巨细胞病毒有用的抗病毒药可以在重症患者试用,有人用阿昔洛韦效果不显著。
认为更昔洛韦或膦甲酸钠效果较好。
本病一般不重,应着重一般处理,加强护理,卧床休息,多饮水。
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
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小量退热剂,哭闹烦躁试用镇静剂。
惊厥则及时止惊。
幼儿急疹可以洗澡吗幼儿急疹不能洗澡。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突起发热,热退出疹为特点,家长要让孩子卧床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同时需要多喝水,积极抗病毒治疗,期间不宜洗澡的,幼儿急疹一般3—5天左右可恢复的,恢复后再洗澡最好。
幼儿急疹注意事项1.幼儿急疹初期,宝宝体温超过38.5℃时,可为宝宝物理降温或服用少量退烧药,以防发生高热惊厥。
2.一定要让发热的宝宝多饮水,以防止出汗过多引起虚脱,同时也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泄,促进身体有效出汗,帮助降低体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常见急诊症状及鉴别诊断(一)头痛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在类似症状发生时,必须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性——如,当不同的患者发生呼吸困难时,儿童要考虑呼吸道异物、支气管哮喘和先天性心脏病;老年人考虑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和肿瘤等;孕妇要考虑羊水栓塞。
头痛头痛是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即眉弓以上至枕下部为止范围内的疼痛。
一、诊断(一)、病史询问要点1.发病年龄:典型偏头痛一般发生在青春期;丛集性头痛多发生在30~50岁;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性头痛和高血压性头痛,往往年龄偏大。
2.起病缓急:起病急骤,头痛剧烈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三叉神经痛、急性闭角性青光眼、中暑、颅脑外伤、脑出血等。
慢性反复性头痛,考虑血管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及高血压所致头痛。
慢性进展性头痛是颅内肿瘤、结核性脑膜炎的特征;长期慢性头痛,多见于神经衰弱、鼻窦炎、屈光不正和脑外伤后遗症。
3.头痛部位:额部疼痛多见于鼻窦炎、颅内高压、幕上占位病变、热性疾病;顶部疼痛考虑神经衰弱;枕部疼痛考虑幕下病变,枕大神经痛;一侧颞部搏动性头痛见于偏头痛;眼眶上部疼痛考虑闭角性青光眼;颈部疼痛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
全头疼痛见于全身性或颅内感染性疾病。
4.头痛性质:搏动性头痛见于血管性头痛、偏头痛、高热等;钝痛多见于肿瘤、发热等;胀痛见于颅内压增高、血管性头痛;压迫痛是肌收缩性头痛特征;电击样头痛,多见于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疼痛性质不定,变化较多,考虑神经衰弱。
5.头痛发生时间:晨起时疼痛加重见于鼻窦炎、颅内压增高等;午后疼痛加重,见于鼻窦炎、颅内高压等;夜间发生疼痛见于丛集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阅读时加重见于屈光不正,月经期间发病见于偏头痛。
6.加重、减轻或诱发头痛因素:咳嗽、打喷嚏、摇头、排便使头痛加重,见于颅内压增高、偏头痛等;吞咽、讲话时疼痛考虑舌咽神经痛;精神紧张、劳累后发生,多见于神经衰弱、肌收缩性头痛、高血压等;颈部运动时疼痛加剧,考虑颈肌急性炎症;直立时可缓解者见于丛集性头痛,麦角胺可缓解者见于偏头痛。
7.有无头部外伤史:急性头部外伤可见于急性头痛,可伴有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如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等,亦可出现慢性头痛而无肯定的体征。
8.是否有伴随症状:伴喷射性呕吐,多见于颅内高压;伴高热,多见于各种严重感染、中暑;伴眩晕,多见于内耳及小脑病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伴惊厥见于高热、癫痫。
伴精神症状者考虑脑炎。
伴神志障碍者,多见于高热、颅内出血、脑炎、脑膜炎等。
(二)体格检查除全面体格检查外,应注意:1. 头部检查:注意有无颅骨内陷,头皮血肿及局部压痛。
头面部各鼻窦投射区是否有压痛及颞部是否有压痛,从而判断有无脑外伤、鼻窦炎及颞动脉炎。
2. 眼部检查:注意视力、眼压是否正常,有无角膜炎、结膜炎,观察眼底视乳头情况,眼球是否突出,有无压痛,以判断有无眼源性头痛。
3. 面部检查:是否充血,面部充血见于酒精中毒、高热、脑卒中、CO2潴留;唇色绯红,见于CO中毒。
4. 神经系统体征:是否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视力突然下降,考虑视神经炎所致的头痛,有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或脑神经麻痹,提示颅内病变。
脑膜刺激征阳性者,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膜炎等。
一侧动眼神经麻痹、眼睑下垂,可能为动脉瘤。
逐渐出现一侧肢体无力者,考虑颅内肿瘤。
突发精神症状伴肢体抽搐,要考虑脑炎的可能。
意识障碍者多见于高热、颅内出血、脑炎、脑膜炎等。
5. 血压是否升高,血压升高者考虑高血压病或颅内压增高等。
(三)、辅助检查1. 血、尿、粪便常规;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等。
2. 头颅X线检查:包括头颅平片、鼻窦片、颈椎片、脑血管造影、气脑造影。
3. 头颅CT、MRI。
4. 脑核素检查、脑电图。
5. 必要时作脑脊液、血、尿、呕吐物、毒物检测。
二、鉴别诊断头痛要区别是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
继发性头痛是指有明确病因,且往往伴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一组头痛,主要包括: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病,颅内感染,颅脑外伤及眼、耳鼻科疾病。
而无明确病因及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者,称为原发性头痛,主要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精神性头痛等。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或呼吸急促,并出现呼吸用力,呼吸肌与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通气增加,呼吸频率、节律与深度都发生变化。
一、诊断(一)、病史询问要点1. 年龄与性别:儿童要考虑呼吸道异物、支气管哮喘和先天性心脏病;老年人考虑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和肿瘤等;孕妇要考虑羊水栓塞。
2. 发病缓急,以往有无类似发作,与季节、体力活动有无关系。
呼吸困难发生较急的有肺水肿、肺不张、呼吸系统急性感染、迅速增长的大量胸腔积液;突然发生严重呼吸困难者有呼吸道异物、高压性自发性气胸、大块肺梗死以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劳动后呼吸困难常是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严重时表现为端坐呼吸。
3. 诱发因素:劳动或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常是心衰的早期表现;剧烈咳嗽后出现伴胸痛,应警惕气胸;长期卧床、手术后、持续性心房纤颤者突然出现胸痛伴气急、呼吸困难要注意肺栓塞或肺梗死;精神刺激后要考虑癔症;吸入有害、有毒气体及过多、过快输血或输液要考虑急性肺水肿。
4. 伴随症状:有无咽痛、咳嗽、咯血、咳痰、胸痛、发热等。
伴发热咳嗽考虑为支气管肺脏疾病;咳铁锈色痰为肺炎;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考虑肺水肿;伴有胸痛考虑肺炎、气胸、胸膜炎、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咯血考虑肺梗死、肺脓肿、肺癌等;伴神经系统症状应注意脑部疾病。
5. 既往相关病史。
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等常以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各种心血管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积液等也可引起呼吸困难;糖尿病或尿毒症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是呼吸困难的重要原因;严重感染、创伤、胃内容物误吸、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要警惕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颅脑疾病如脑炎、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外伤等均可出现呼吸困难。
6. 工作环境有无粉尘,有无接触化学毒物等。
(二)、体格检查1. 患者体位、神态及精神状态。
端坐呼吸见于左心衰、重症支气管哮喘;患侧卧位,常见于胸腔积液;惊恐躁动,见于肺水肿;扪胸,痛苦表情见于急性心肌梗死。
重度一氧化碳或氰化物中毒、重度酸中毒或肺性脑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2. 颈静脉有无怒张,胸廓外形及扩张情况,注意有无胸廓畸形、不对称或胸壁压痛。
咽喉部有无脓肿、水肿或肿瘤等。
3. 皮肤黏膜有无皮下气肿和贫血貌。
4. 呼出气体有无特殊的气味。
如呼出气为烂苹果味要考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5. 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变化,有无三凹征。
呼吸深大,见于糖尿病或尿毒症酸中毒;呼吸表浅,见于肺气肿、呼吸肌麻痹或镇静剂过量;潮式呼吸见于脑动脉硬化或颅内压增高。
6. 有无肺部及胸膜病变的体征。
有无胸腹矛盾运动或两侧呼吸运动不对称,有无叩诊浊音或鼓音,有无干湿罗音,有无异常呼吸音。
7. 有无心脏病及心力衰竭的体征。
注意有无心界扩大、心音异常和病理性杂音等。
8. 有无大量腹水、有无脱水征。
9. 有无发绀、杵状指及下肢水肿。
(三)、辅助检查一般常规检查应作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血气分析和胸部X线。
其他应根据病情选作的检查包括:1. 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查血糖、尿酮体及二氧化碳结合力。
2. 疑尿毒症查血尿素氮、肌酐。
3. 疑心肌梗死查心肌酶谱、心电图。
4.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支气管、肺段及亚肺段的支气管病变。
5. 其他检查还包括超声心动图、肺血管造影及肺放射性核素扫描。
二、鉴别诊断(一)、根据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鉴别每分钟呼吸超过24次为呼吸频率加快,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贫血、发热等;每分钟呼吸频率在10次以下为呼吸频率减慢,是呼吸中枢受抑制的表现,见于麻醉、颅内压增高、尿毒症、肝昏迷等。
深大呼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呼吸变浅见于肺气肿、呼吸肌麻痹及镇静剂过量等。
常见节律是潮式呼吸或Cheyne-Stokes呼吸,见于颅内压增高、心衰、脑动脉硬化、糖尿病昏迷和尿毒症等。
(二)、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中枢性及精神性呼吸困难的鉴别吸气性呼吸困难,病变在上呼吸道,为各种原因引起梗阻所致,可见三凹征。
常见于喉头水肿、异物、白喉、喉癌等;呼气性呼吸困难,病变部位在小支气管,因水肿、痉挛、狭窄所致,常见于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混合性是指吸气呼气均感困难,常见于大面积肺炎、大量胸水、腹水、胸膜炎、肋骨骨折等。
中枢性呼吸困难为呼吸节律的改变;精神性呼吸困难表现为浅而快的呼吸,因过多的二氧化碳排出,发生呼吸性碱中毒,血Ca2+降低而出现手足抽搐。
胸痛胸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主要由胸部疾病引起,少数由其他部位病变所致。
因痛阈个体差异大,故胸痛的程度与原发性疾病的病情轻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
一、诊断(一)、病史详细询问病史并注意:1. 发病年龄:青少年发病,多见于流行性胸痛、心肌炎。
青壮年发病,多见于胸膜炎、肺炎、自发性气胸、心肌炎等。
中老年发病,多见于冠心病、肺癌、主动脉夹层、胸膜间皮瘤等。
2. 疼痛发生部位:心前区疼痛,多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肌炎、夹层主动脉瘤;胸骨后疼痛,多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肌炎、食管疾病、纵隔疾病等;一侧胸痛,多见于肺炎、胸膜炎、肺癌、气胸、膈下脓肿;后背痛,见于脊柱疾病、夹层动脉瘤、胆囊炎;放射痛,多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夹层动脉瘤。
3. 疼痛性质:持续性痛,多见于炎症性疾病,如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心肌炎、组织缺血坏死,如急性心肌梗死、肺梗死;阵发性发作性疼痛,多见于心绞痛、肋间神经痛;刀割样、针刺样剧痛,多见于肋间神经痛、夹层动脉瘤、肋骨骨折及胸部皮肤、肌肉损伤和食管破裂;胀痛,多见于胸膜炎、胸腔积液、心包炎、心包积液、气胸;闷痛,见于心肌炎、心包炎、心绞痛、肺癌;酸痛,见于肌痛或骨痛;压榨样疼痛,见于心绞痛、心肌梗死。
4. 发病缓急:骤然起病,多见于夹层动脉瘤、气胸、胸外伤等;突然起病,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梗死、食管破裂;慢性起病,多见于肺炎、胸膜炎、心肌炎、心包炎、肺癌。
5. 发病诱因及缓解因素:与劳累、饮食、情绪活动有关,多见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与咳嗽、深呼吸有关,多见于胸膜疾病、胸部肌肉及肋骨疾病;吞咽诱发多见于食管及纵隔疾病;运动后减轻,多见于心脏神经症;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减轻者,见于心绞痛;转动身体疼痛加剧者,见于脊神经后根疾病所致。
6. 伴随症状:伴发热,多见于炎症病变或组织坏死性病变,如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心肌梗死等;伴咳嗽,多见于胸膜及肺部疾病;伴咯血,多见于肺炎、肺癌、肺梗死;伴吞咽困难,多见于食管、纵隔疾病;伴反酸、烧心,见于反流性食管炎;伴低血压或休克,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梗死、急性心包填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自发性食管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