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

整理

件www.5yk

10《论语》十二章

、常识:《论语》是一部___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孔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_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__,鼓励人们________,即“出来做事”。开___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______人,身通六艺者_________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第一章

子曰:“学(学习)而(表顺承)时(按时(名词作状语))习(复习)之,不亦(也是)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了解)而(表转折)愠(生气)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

“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课文探究第1句讲:学习方法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第3句讲:个人修养

重点字词解释:

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

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时习:时常地复习。说:通假字,音yua,愉快.

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己。

愠:生气,发怒。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将学习乐趣。第三句讲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不断温习,(知识)方能牢固,学习之乐;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第二章:

背原文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吾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chuán)不习乎?”

背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曾子曰:“吾(我)日(每天,名词作状语)三(多次)省(反省)吾身:为(替)人谋(出主意)而(表转折)不忠乎?与朋友交而(表转折)不信(诚信)乎?传(传授的知识,名词做状语)不习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课文探究

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品德修养。

重点字词解释:

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三省(xǐng):多次反省。三,泛指多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为:替。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二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由此可见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思德修养。

第三章

背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吾十有(通“又”)五而(表顺承)志于学,三十而立(独立),四十而(表顺承)不惑(迷惑),五十而(表顺承)知天命(自然规律),六十而(顺承)耳顺,七十而(表顺承)从心所欲,不逾(超过)矩(规范)。”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课文探究

、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2、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3、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4、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重点字词:

(1)吾十有五:[yòu]

“有”通“又”。(2)三十而立:立,独立做事情。(3)四十而不惑:惑,迷惑,疑惑。(4)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5)六十而耳顺:耳顺,能听进不同的意见。(6)不逾矩:逾,越过,超过。矩,规矩,规范。

第三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第四章:

背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背译文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并从中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

重点字词:

故:旧的,原来的。此处指已学过的知识.而: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就。

知:领悟,获得。可:可以。以:凭借。为:成为,做。

第四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子曰:“温(复习)故(就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而(表顺承)知新(新的领悟),

可(可以)以(凭借)为(成为)师矣。”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课文探究本章谈学习方法

第五章:

背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背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示转折。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本意是危险,这里指有害。

子曰:“学而(表转折)不思则罔(迷惑),思而(表转折)不学则殆(有害)。划分句子停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